相关史事
明朝时,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商品贸 易兴盛, 在地理上又靠近日本, 因此成为倭寇侵扰 的对象。当时明朝的不少官僚、富豪也下海经商, 其中一些官僚、奸商以及沿海海盗与倭寇相勾结, 为虎作伥, 趁火打劫, 使倭寇更为嚣张。
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郑和像
人物扫描
郑和, 原姓马, 回族, 云南人 。12岁丧父, 在流离中被明军掳去, 送进皇宫当了太监。后来跟随燕王朱棣, 屡建战功。朱棣称帝, 是为明成祖。明 成祖十分器重他, 提拔他为内宫太监, 并赐姓郑。1431年, 明朝第五位皇帝 明宣宗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一.郑和下西 3.郑和下西洋的经
红海沿岸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榜葛剌进麒麟图》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 后来榜葛剌国王两次 来到中国进献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兽麒麟。
一.郑和下西 4.郑和下西洋的意
洋
义
郑和的远航, 时间之长, 规模
之大, 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
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而且开创了
二.戚继光抗 倭3.经
过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 明王朝派年
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临危受 命, 南下浙江抗倭, 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彻底打败倭寇, 戚 继光大力整顿军队, 并招募农民和矿工10 000多人, 进行严格训练, 操练新阵法。他 统领的军队, 由于训练有素, 纪律严明, 能征善战, 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
通网,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