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幼儿教育

德国幼儿教育

德国幼儿教育
德国幼儿教育

德国幼儿教育简介

德国提倡的口号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因为孩子是一个活泼的、完整的人。德国幼儿教育的特色是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认为婴幼儿阶段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人。

德国宪法明文规定: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力和义务。政府对幼儿教育站在辅助的立场。真正担任教育责任的是父母。幼儿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还未纳入学校教育系统'由少年军领导管理。

他们认为:

1、孩子是一个人,但他需要时间去发展成为一个人;

2、孩子是一个历史的人,他总是出生在某个空间,社会的某个阶层以及某个时代背景'他还面对未来不断变化的历史;

3、孩子是生活在一个与他互动的社会空间,他需要与同伴、成人、社区以及乡土文化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非常重视幼儿的社会性);

4、强调孩子生活在一个与他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中,海水、太阳、石子、树林、沙子等等都是他所要探索和利用的(所以很重视孩子发展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德国的幼儿教育突出的有两点:

1、家长是教育的主人;

2、孩子就是孩子,幼儿园是孩子发展的地方,要对孩子提供帮助,支持、鼓励、引导孩子用自已的方式来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看似“不近人情”的德国式育儿

德国爸爸Dirk的首度“不近人情”是对待孩子的发烧。宝宝Charles第一次发烧的时候,Dirk主张让宝宝靠自身的免疫力来战胜疾病。他认为发烧是孩子身体内部的病菌在捣乱,如果用抗生素把病菌压下去,免疫力就会减弱,如果用自己的免疫力去压制病菌,免疫力就会提高……这个观点看上去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Charles后来再也没有得过大病,只是长牙的时候发过烧,靠他自己的免疫力很快就好了。现在他的身体状况很好。中国妈妈Ginny如今也认同了不能滥用抗生素这个科学的观点了。

在德国人聚集的社区,每个周五,妈妈们会带上自制食物,聚会交流,孩子们则在一起游戏。Charles第一次去时,大家一起唱着歌,欢迎新朋友。那次聚会让Charles和快两岁的邻居Lily成了好朋友,Lily曾当过教师的德籍妈妈也和Ginny成了好朋友。两国妈妈交流育儿经,Ginny说中国家庭添了宝宝,不只拴住了爸爸妈妈,同时被拴住的还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会有5、6个人围着宝宝团团转。Lily妈妈很惊奇,她说,在德国,绝不会有这么多人围着孩子转,只有妈妈带孩子,即使是在职女性有了孩子后,也会有一段时间放弃职业,专心养育孩子,等孩子大些再出去找工作。

Lily经常找Charles玩沙。一次,Lily居然抓了一把黄沙放进嘴里,当即呛得眼泪直流。Ginny将这“重大事件”告诉Lily妈妈,没想到她只是随意耸耸肩:“这很正常,她知道沙子不好吃,以后就不会吃了。”德国妈妈主张实验式的教育,鼓励孩子自己去认识事物。当看到Ginny对Charles说“不许”,Lily妈妈就会提醒Ginny不要强制地对孩子说不许,哪怕是很小的孩子也应征求他自己的意见。

在德国的时候,因为环境相对比较干净,Ginny和Dirk让Charles随便爬。到了国内,Dirk 还是让他到处爬,到了宾馆就把他往地上一扔。Ginny觉得有的地方比较脏,就想把宝宝放在学步车里面,可是Dirk说:“干吗他还不想走的时候让他走?他要想走的话,站起来就会走的,你不要强行让他在一个东西里面走,这对他的发育不是特别好。”一开始Ginny

有点不接受老让孩子那么爬,结果有一天孩子突然就站起来了,咚咚咚咚连走了4步。事实再次证明德国爸爸说对了。

Charles很有忍耐力,即使尿布已经很湿了,但是他见爸爸妈妈很忙,就会先忍着,等他们不忙了,他才会出声提醒该处理他的尿布了。这也和Dirk的教育很有关系,小时候当他在那儿哭的时候,如果大人们正吃饭,Dirk会对Ginny说:“亲爱的,你也很重要,你不能因为有了孩子就把自己的时间都牺牲了,你把你的饭慢慢地享受完,让他知道他是我们集体中的一员,但不是中心。”慢慢地,Charles就明白了,他可以等。从小他就睡在另一个屋里,早上醒来一看爸爸妈妈那边很安静,他就自己坐在床上玩,听到有了动静,他才会出声和爸爸妈妈打招呼。这个很能融入三口之家的小小人,让妈妈Ginny觉得他从来不是个负担。Ginny也从来不和孩子撒谎,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告诉他,并且说到的事情一定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就会明说,烦的时候则会说:“现在妈妈心里很难过。”这样Charles就会安静,不打扰妈妈啦。

德国父母育儿:让他做完整的人

德国是原料缺乏的国家,今天它所取得的经济成就虽然主要依靠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力量,但家庭教育与职业引导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

德国提倡的口号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因为孩子是一个活泼的完整的人。德国幼儿教育的特色是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认为婴幼儿阶段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人。德国宪法明文规定: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力和义务,政府对幼儿教育站在辅助的立场上,真正担任教育责任的是父母。

德国80%以上的孩子对自己的印象颇好,特别是他们感激父母在人格、修养方面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欣赏的共同特征可概括为:勤奋、认真、按计划办事、言而有信并值得信赖。

尽管德国家庭普遍较富裕,但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相对独立的习惯。与东方的孩子相比,他们较少有依赖他人的意识。大部分孩子在中学阶段就有打工挣钱的经历,特别是在假期。中学毕业或到一定的年龄后,孩子们会在父母的指导和自己的选择下离开家庭或家乡到外面去开创自己的生活道路。

父母们在家教中十分注意孩子成长关键时期的指导。

1、孩子出生后,父母便给孩子一个银行账户(在德国5马克即可开一账户)。为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财以便懂事后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和打工钱。

2、从蹒跚学步起就开始注重孩子坚强性格和参与意识的培养。孩子跌倒后,父母不是赶紧去扶,而是不断地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为陶冶情操,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特别是手工活动,如家庭布置、花园布局以及机器维修。

3、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遇到的个人问题和烦恼增多,父母注意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既说出自己的观点,又尽量去理解孩子。

4、在择业问题上,尊重孩子意愿并加以适当引导,确保孩子有一个自己喜爱的职业。

一个德国人成功育儿的八条经验

德国人卡尔威特的一个孩子,在不满14岁时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他教育孩子的经验是:

1.不浪费孩子的智力。当孩子咿呀学语时,就教他正确的语言,而不要把小猫说成“喵呜”。

2.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经常提出问题,让孩子独立思考解答。

3.锻炼孩子的记忆力。给孩子讲完故事后,要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复述。

4.培养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有时父母故意做一些违反常规的小事,让孩子来纠正。

5.开阔孩子的视野。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孩子接受新事物,增长见识。

6.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7.激发鼓励孩子的学习热情。父母应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决不敷衍。

8.从小对孩子严格要求,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

中国妈妈和德国妈妈最大的区别

我只生了1个乐乐,从她出生就有姥姥、姥爷、小姨、姨夫、姑姑、爷爷、奶奶甚至还有我的叔叔、姑姑、以及我84岁的奶奶——乐乐的太姥姥,轮班照顾。对了,还有走马灯一样更换的11个保姆。而我认识的第一个德国妈妈依丽莎白,生了凯瑞丝、哈娜和苏依三个女孩,她在柏林一个亲戚都没有,就是自己一个人快乐地带着3个孩子。

离开伟大的老人,我必须尽快转变成“德国妈妈”,独立而从容地养育孩子。

18个月的乐乐在适应新生活方面,远比我这个30多岁的中国妈妈出色得多。突然离开那么多亲人的我,在德国最初的几个星期,简直如同跌入18层地狱。我由衷地想念我的妈妈。从乐乐出生的那一刻起,她就和我们住在一起,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爱,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和乐乐。我们要离开北京时,妈妈瘦得只剩下45公斤了,这样的母亲在德国是不存在的!

在西方国家,祖父母或亲戚最多只是临时帮忙照看一下孩子,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全职”照顾孙子,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的“适应期”足足持续了3个星期。我几乎每天都要给妈妈打电话,总希望她能来柏林和我们一起住一段时间。怎么也想不到,在职场上能拼能杀的我,作为妈妈却是如此脆弱。现在,每周四下午,我带着乐乐和依丽莎白的三个孩子一起聚会。看她从容地带着3岁半的、2岁的和2个月的三个孩子,我发现我必须要彻底转变,变成“德国妈妈”,才有出路。

要想成为“德国妈妈”,必须扭转自己对孩子的那种无时无刻的紧张感……

想成为“德国妈妈”,首先不能太关注自己的孩子。中国独生子女的一大弊端,就是孩子从一出生就变成家庭的核心,父母对他的感受、需求、喜怒哀乐,甚至每个表情都要做出应答。

2岁的哈娜玩累了,自己躺在地板上就睡着了,她的妈妈继续干别的事情。18个月的乐乐睡个觉就费劲了,要一边喝着奶,一边听我唱儿歌、讲故事,家里其他人还不能出半点声音。现在上了幼儿园,中午12点,老师TINA把窗帘一拉,所有孩子自己上床睡觉,睡不着的自己坐在床上玩,不许出声。乐乐在幼儿园只能睡不到半个小时的午觉,我担心这会影响她的大脑发育。TINA听到后笑着对我说,“别担心,中午不睡觉,晚上能睡得更好!”

另外,中国父母养孩子和养猪的标准差不多,一味地追求胖。乐乐出生时5斤7两左右,其实完全正常,但所有亲戚都觉得她“先天不足”。从此以后,我永远被“乐乐太瘦”这个问题所困扰。到了德国我才惊讶地发现,乐乐在他们班上比2岁的孩子还要高和壮!中国家长要求孩子小胳膊小腿胖得都要象“藕节”一样,可以做米其林轮胎的“形象代言人”。而我从1996年第一次到德国,10年以来还没发现一个德国“藕节婴儿”……

入园第一天,我嘱咐TINA:“乐乐胃口不好,中午饭一定要让她多吃。”TINA却笑着告诉我,孩子自己最清楚什么时候吃饱了,不用管。这也是中国妈妈无法接受的事情。德国孩子很规矩,真是“食不言,寝不语”,一声不吭地把土豆和面条往嘴里塞。而乐乐一边吃,一

边说话,一边玩,还总是拿小勺给旁边的孩子喂饭。几分钟以后,TINA把小饭碗收走,乐乐几乎什么都没吃呢,午餐结束了!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我好像已经逐渐开始变成一个“德国妈妈”了。有一天,乐乐爸爸和我一起数钱。突然,他严肃地对我说:“以后你可得省着点儿花,我们得把钱攒起来将来全留给乐乐,要送她去美国留学,总得给她买一套房子吧……还有,将来乐乐有了孩子,我们当姥姥姥爷的,可得帮她带孩子啊。”

我听得目瞪口呆,这个地道的“中国爸爸”,急待改造……

德国育儿重视科学实验

一个硕大的肥皂泡,在夕阳下变幻着斑斓的色彩,比这色彩更绚丽的,是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这是我去年暑假在德国威兹勒小镇看到的一对年轻夫妇和孩子嬉戏的情景。

这对叫约克里的夫妇,正在自己家里和两个儿子做大肥皂泡的实验。他们先将各种洗涤剂以一定比例混合倒在一个澡盆中,然后用金属丝弯成一个大圆圈,在肥皂水里蘸一下再抬起来,一个大大的肥皂泡便诞生了。

接着约克里又让他的两个儿子站到澡盆中间。这次,他们用砂布将呼啦圈缠起来代替金属丝,然后夫妻俩一起慢慢转动蘸着洗涤剂的砂布呼啦圈,一瞬间,夕阳下就出现了一个犹如彩虹般绚烂的大肥皂泡。惹得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叫着,也不由得吸引了我们。

在这个实验游戏里,约克里夫妇让孩子们了解了光的折射原理,以及在配比洗涤剂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不过,当我们走上前去,约克里操着不是很流利的英语对我们说:“其实,我不必马上让他们学会这些知识,只要能和他们一起玩耍,孩子们自然会产生兴趣。有多大投入,就会有多大收获,即使这些实验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来说,却有相当大的帮助。”

如今,德国小学课本中那些有趣的实验,往往会成为一些私立学校的入学考试题目。心理学家查理?哈代就经常带着儿子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里开心地做实验,他们拆过自行车,做过小马达,每一次实验成功,父子俩都会无比地兴奋。他们曾按照儿子的课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加热烧瓶,使烧瓶里的水沸腾后盖上盖子,然后将烧瓶底部浸入冷水中,使其停止沸腾。最后用冷水从烧瓶的顶上浇下来,看烧瓶里的水会怎样。

课本里的正确答案是“水会再次沸腾”,并给出了正确解释。在实验中,当水再次沸腾的瞬间,他看到了儿子脸上那又惊又喜的表情。

在访德期间,我们还见到了一位三十出头的玛丝女士,听说她小时候是远近闻名的“捉虫女王”,一天最多曾捉过101只蝉。现在,她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了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女儿丽娜。

现在,丽娜不但能应付各种各样的昆虫,就连捉蛇都不在话下。她可以轻易地叫出各种昆虫的名字,甚至还能分辨出它们的年龄。

实际上,只要父母教育得法,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可以培养他们对社会科学的兴趣。

德国人怎样教孩子学音乐

德国有8千多万人口,合唱团有4万个,还有2.5万个业余或专业乐团和舞蹈团,大约每4个德国人就有1人会熟练地演奏一种乐器或在合唱团唱歌。很多德国人对声乐、器乐都很在行,可以说德国是音乐之邦。这与德国人在儿时所受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德国孩子是玩多学少,但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家长与客人津津有味地谈论音乐作品时,当他们演奏自己钟爱的乐器时,当他们

领着孩子参加音乐会时,孩子对艺术的爱恋便产生了。

德国家长普遍认为,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要比用棍棒压迫儿童苦学有效得多。但前提是要成功地创设能够让孩子感受音乐美的家庭环境,以促进儿童参与其中的欲望。

快乐的学校音乐教育德国幼儿园里见不到孩子们正襟危坐的模样。老师主张音乐课先要让孩子去接触能够发出声音的东西,如三角铁、铃铛、木琴、鼓号等,老师放手让孩子去摸摸、敲敲、弹弹、吹吹,让孩子利用一切机会感受音长、音色、音高、音准以及噪声与寂静等。老师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与乐曲的理解,进行即兴的动作表演,或出一些有关音乐表现的题目,如“美丽的春天”、“冬天的滑雪场”等,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用动作、琴声、模仿的音响,表现一幅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音乐图画。德国的音乐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它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理解音乐,享受音乐。

多彩的社会音乐活动德国通常每年要举办100多个音乐节,广场音乐会随处可见。一天,慕尼黑皇宫前的广场贴出海报: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为今晚的音乐会执棒。当晚,广场上站满了人,有不少是全家而来的听众,他们静静地凝神谛听,孩子们安静地坐在家长身边,接受神圣的音乐洗礼。这种场景充满了音乐的感召力,儿童的心灵在这里得到深深的滋润。德国的教堂一般都有儿童唱诗班,这也是孩子得到音乐熏陶的一种方式。当他们用纯净甜美的童声合唱进行赞美和祝福时,不仅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也让周围的成人受到强烈的感染。

德国育儿:善良教育每一天

汉斯是典型的德国人,虽然生活在广州,但生活方式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却一直沿袭着德国人的做法。

在女儿雪丽很小的时候,汉斯家里就养了只猫。那是汉斯在结婚前收养的,他来到中国,也把猫带到了中国。雪丽刚会走路,汉斯就送给她一只小兔子,雪丽爱它如珍宝,刚会写一点字,就开始为它作生长记录,自觉地担负起了喂养它的责任。后来,汉斯还让她养了一只鸟和一只小乌龟。好多中国朋友都劝他,不要让孩子养宠物,一方面是孩子接触宠物不卫生,另一方面是如果宠物有个三长两短,孩子稚嫩的心灵会承受不住。但汉斯却认为,只要家长掌握尺度,让宠物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孩子就不会因宠物而染病;宠物出现生老病死的情况,这是自然规律,孩子早晚都要明了这一真相。除掉这些顾虑,孩子养宠物,为的就是培养其善良的天性:孩子本身就是弱小的,让他们学着照顾宠物,其实也就是在学习照顾比自己还要弱小的生命。

汉斯的善良教育,在雪丽身上开展得比较顺利。不过,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有一次,我陪汉斯一家逛街,在街拐角处,有个跛腿的小乞丐,一把拉住雪丽的衣襟,把破盆子递到雪丽面前。雪丽慌了,打掉小乞丐的手:“干什么?!这么脏,你赔我衣服!”

“雪丽!”汉斯的脸沉了下来,“到我这儿来。”

雪丽不情愿地走到汉斯身边。那个小乞丐也跟着走过来,把破盆子伸到汉斯面前。汉斯掏出些零钱,放进去。随后,汉斯拉着妻子和雪丽回家。后来汉斯告诉我,那天回家后,他召开了家庭会议,严肃地批评了雪丽的做法,告诉她,每个人都有尊严,都需要尊重。如果你没有零钱,没关系,你可以不帮他,但你不能因此就训斥他,伤害他的自尊心。

我听了他的转述,觉得他有点小题大做,这种事情用得着这么一本正经吗?汉斯严肃地说:“这是为了孩子有颗善良的心,善良的心是金子。”

雪丽在幼儿园有个好朋友。雪丽过6岁生日时,特意请她到家里来做客。那个小朋友送给她一个公仔玩具。本来,气氛还算融洽,两个小朋友玩得非常开心。吃过生日蛋糕,雪丽把自己的小兔子抱了过来:“看,它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兔子。”

那个小朋友听了,白了雪丽一眼:“不,我家的白白比它漂亮100倍。”

“你把白白抱过来比比。”雪丽也急了,“没有比我的兔子更可爱的小动物。”

小朋友哼了一声,没说什么,打电话回家,让父母来接他。小朋友走了,雪丽还在生气:“哼,我明天就让所有的小朋友都不理她,看她还敢说我的兔子不好。”

汉斯觉得问题严重——雪丽竟然开始预谋报复了。他打电话到那个小朋友家,了解情况。原来,那个小朋友心情不好,因为她养的小兔子,在前两天已经死了,所以今天才和雪丽闹翻。了解这些情况后,汉斯建议雪丽和她朋友通个电话,两个孩子在电话里聊起来。聊着聊着,雪丽竟然哭了起来。原来,知道好朋友顶撞她的原因后,雪丽觉得,自己很对不起朋友:“她一定很伤心,我……我要送给她一只小兔子,和白白一样,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

雪丽哭了,汉斯却暗暗地感到欣慰:无论孩子以后是否能成功,至少她有颗金子般的心。其实,这只是汉斯教育女儿的几个小故事,更多的故事,融入在每天的细节里。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不是讲两次大道理就能做到的,需要每天,甚至每时每刻。

中德联姻家庭的不同育儿观念

德国爸爸和中国妈妈达成共识:孩子适合在中国上小学和幼儿园,在德国上中学

清晨8时左右,一名漂亮的中德混血小女孩骑着自己的木制自行车,出现在成都某幼儿园门口。门口的保安亲切地跟她打着招呼:“万耐莎,早上好!”早在2005年10月,因为爸爸工作需要,2岁半的万耐莎和父母、哥哥从德国来到成都。跟在万耐莎后面的儒雅女士,是她的妈妈徐弘,上海人,德国经济学硕士。

德国爷爷问: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中国外婆问: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

在路上,万耐莎就告诉妈妈,今天早晨不想吃早饭。徐弘很爽快说:“不想吃就不吃,这没什么的。”将万耐莎送进“风车一班”教室后,徐弘正想跟老师沟通一下,转身听到一名家长正在叮嘱生活老师:“乖乖在家里只喝了一杯牛奶,请老师一定让她再吃点东西。”眼前的一幕,让徐弘会心一笑。

万耐莎和父母刚到成都,外公外婆就特地从上海过来照顾他们,每次接到万耐莎和哥哥,外公外婆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在幼儿园吃的是什么?”前一段时间,万耐莎的爷爷奶奶从德国来看望他们,徐弘观察到,爷爷奶奶一见到孙儿孙女,问的则是,“今天在幼儿园过得开心吗?”

徐弘认为,问候语的不同,体现出对幼儿教育的不同关注点,德国人比较关注孩子们的心理,而中国人比较看重幼儿的生活质量。这个教育观念真的是差别很大啊!

“由于家长这种观念的不同,导致幼儿园的关注点也不同。中国幼儿园很注重小孩子身体上的需求,比如温饱啊;在国外,幼儿园老师不会太在意你每天吃多少,穿得暖不暖,也许也关注,但绝不是重点,他们可能更注重孩子智力培养方面的,注意观察跟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关注个人能力和心理方面。”这方面徐弘感触最深。

幼儿园有一本小册子《家长报告册》,上面登记着孩子每天的体温和每天三餐的饭量。徐弘说:“我婆婆从德国来,一见到这个册子,就觉得不可思议,饭量上老师填的有“0.8”和“1.2”,她无法理解这两个数字。我就告诉她,0.8可能就是比正常的孩子少吃了一口,1.2可能就是比正常的孩子多吃了一口。她马上就问:“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对身体发育有什么影响呢?”

徐弘说,每个小孩跟大人一样,好吃她就想多吃一点,不好吃她就少吃一点,对身体没有什么质的影响,万耐莎有时候早晨去幼儿园,不想吃东西,我就随便她,我觉得不要太刻意去关注某一天的细节。

中国幼儿园:按课程表上课

德国幼儿园:想玩啥就玩啥

在风车一班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贴着本周的教学安排,分为教学活动、区角游戏以及游戏活动三类,每天都有这三种安排,几点该上什么课很明确。这天上午,万耐莎和小伙伴要学一首新的儿歌。

徐女士认为,这是中国和德国幼儿教育的另外一大不同。德国的爷爷奶奶第一次看到这个课程表的时候,大吃一惊,无法理解:幼儿园居然就有课程表啊?

到中国之前,万耐莎的哥哥马克思在德国上了近两年的幼儿园。每天早晨,马克思到幼儿园给老师说一声“我来了”,告诉老师,“我今天想做海盗。”之后就到一个专门教室,那里有各种用品,马克思可以把自己打扮成海盗,然后和同学一起玩海盗游戏。

德国幼儿园按主题分班,大孩子小孩子都在一个班上,都是类似海盗间这样的主题房间,过家家、理发、户外攀爬、海盗、图书馆,孩子想玩什么就到相应的主题房间去。想到户外,就给老师说,我今天就呆在户外玩攀爬;想搭积木,就到放着很多大型积木的教室去;想看书了,就到图书馆去,每个教室都有老师指导。在德国的幼儿园,老师只是玩的伙伴和朋友,而不是国内的幼儿园那种传道授业的老师。遇到困难的时候,孩子们才会去寻求他们帮助。因此他们叫老师不是叫“老师”,而是喊名字。每周五有班会,老师会集中讲这一周发生了什么事情。

徐弘分析说,德国这种能安排是因为德国人比较少,德国幼儿园一个班上最多20多个孩子,配置2个半教师。幼儿园人数一般在200人,最多不超过300人。而国内的幼儿园通常人数较多,如果像德国一样,估计会乱成一锅粥。

下雨了德国孩子照样进森林

下雨了中国孩子取消体育课

徐弘走出了幼儿园,看了看天色。今天,马克思所在的龙江路小学南区要外出活动。早晨,马克思就担心因为天气不好,取消外出活动。

前不久,因为下雨,学校就将户外课取消改看了一场电影。马克思感到很遗憾,他回家告诉妈妈:“讲好的,怎么会因为天气就改变了呢?”

徐弘非常能理解,她说,刮风或者下雨了,国内幼儿园肯定会改变安排,这是根据中国人的生活习性来决定的,跟整体的硬件和软件的条件都是相关的。而德国的孩子,一般都有两套雨具,一套在幼儿园,一套在家里,刮风下雨,照样进行该做的活动。

国外小孩在户外的活动时间很多,马克思在德国上的幼儿园,每周三都有一节森林课,哪怕是下再大的雨,幼儿园都是直接将孩子送到森林里,但是必须穿上雨衣雨靴。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各种颜色的叶子,他们的老师就在森林里教孩子认识各种动植物,观察森林的变化。

“家长会有安全上的担忧吗?”徐弘思考了一下,肯定地说没想过,因为幼儿园组织这个活动,已经成为了传统,很有经验,所以家长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徐女士说,国内很在意安全隐患,但是有矛盾的地方。中国父母一方面注重安全,经常把小孩抱在手上,但是公共场所设施的安全观念就很淡薄,很少注重孩子的安全。90%给大人活动的地方,比如健身路径,都是硬的地面和铁的设备,没有考虑到小孩玩耍的需要。在国外,很多儿童接触到的设施都是木制的。

中国老人:为孙辈放弃个人生活德国老人:只愿做孩子临时玩伴

下午,马克思要给在德国的爷爷奶奶打电话。昨天晚上,他和妈妈在谈论回德国后的生活时,他提出能不能请爷爷奶奶也到自己家里,像外公外婆一样陪他们。徐弘说,那你打电话给爷爷商量一下吧。

几分钟后,马克思沮丧地放下了电话,“爷爷说他们不来!”“爷爷有没有告诉你不来的理由呢?”“他说他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朋友,离不开他的家。”徐弘开导儿子:“爷爷不是不爱你们,只有他们有他们的事情。”马克思很快又开心起来了。

徐弘这样评价说:“他们都爱小孩,但是关注点不同。德国的爷爷奶奶,就是孩子的玩伴,他们可以每周打两个国际长途,告诉孩子们,今天我又发现了一个很漂亮的公园,又看到了一个很好玩的虫子,等你们回来度假的时候再带你去玩!但是不会放弃自己的生活来无条件地照顾孙子们。而外公外婆和孩子的关系,就是中国传统的祖孙关系,对晚辈生活上呵护备至,放弃了自己的一切来成都甚至去德国,照顾小孩。回来近三年时间,我父母一直在成都帮我照顾小孩,我们回德国度假的时候,他们才回上海,基本以我们为中心。但是我公公婆婆不是这样的,他们每年有自己的度假计划,每年要和朋友一起出去玩。”

针对中德教育的不同,徐弘认为,很多都是中国人口众多,导致资源相对较少造成的。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对教育关注度加大,一些差距会逐步减少,中国教育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上海妈体验不一样的德国育儿观

本文作者的网名是“雷根斯堡小兄妹”,上海人,她现在和丈夫、一双混血儿女居住在位于德国多瑙河畔的雷根斯堡。那是一个很古老的旅游城市,2005年11月12日,儿子童一出生在那里;2007年12月2日,女儿童心也顺利降生。

2007年,女儿童心降生时,她发现当地医院不主张立刻给新生儿洗澡,这种新的育儿理念带给她不少影响。

“雷根斯堡小兄妹”是一位非常尽职的母亲,她现在是电视媒体从业者,上班时间跟新闻打交道,而下班回家就对付可爱的混血儿女,并兼职担任摄影师,她的亲子照片拍得尤其出色。

我家的两个孩子都是在德国出生的。在这短短两三年时间里,我惊讶地发现德国的育儿方式与中国竟有着天壤之别。今天我就专门写跟婴儿洗澡相关的内容。

我知道中国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现在都流行请月嫂,而月嫂对婴儿每天的护理重点之一就是给婴儿洗澡。小宝贝一出生就要洗澡,一些家庭条件好的还专门购置塑料充气的小游泳池,这样婴儿可以每天在家游泳一次。

这些婴儿清洁护理的理念和知识,应该都是专家灌输和培训的。但是,我在德国生儿育女后,所接受的育儿理念似乎完全不同,这真得让我一开始有点犯晕了。

德国以及许多欧联盟国家在内,从2006年起,就在相关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在广大的医院开始普及婴儿洗澡的新知识:为了减少皮肤过敏和皮肤癌,要尽量给婴儿少洗澡。

女儿童心是2007年底出生的,当时我虽然在产床上还觉得晕头转向,但是我已经发现了这个变化。

因为儿子童一是2005年出生的,我记得他一生下来就被抱去洗澡,接着是称体重、量头围,然后在胳膊上扣上标签,干干净净地抱到了我的手里。

但是两年后,在同一个医院,小女童心一生下来,医生先告诉我孩子的性别,然后就在暖台上用毛巾把孩子身上的羊水轻微擦干,称完分量就直接抱给我了。

我当时还疑惑,怎么不洗澡就给我了?童心的小头发间隙还看得到胎脂呢!

进了病房后,医生也没来给童心洗澡。由于这是我的第二次生产,所以护士连传授换衣服、换尿片的常识课也免了。

我忍不住问护士:“你们怎么不给婴儿洗澡啊?“

护士说:“现在规定不可以给小BABY洗澡了,你们父母也不要洗,一定要等到孩子脐带自然脱落了才可以第一次洗澡!”

我当时心想,脐带脱落要等一周左右呢,孩子7天不洗澡,肯定得臭了!

等到第7天,童心的脐带自然脱落,我发现这个可爱的小胖妞根本没有臭,哈哈!

我分析原因可能是德国气候比较干燥,而且婴儿刚生下来时,汗腺包括泪腺都没发育好,孩子每天唯一的运动就是吃奶、小便、拉臭臭,然后就是呼呼大睡,所以环境比较单一、干净,同时婴儿也有自身清洁系统。我记得第一天在宝宝的发隙、耳窝、手心看到的胎脂,很快也都消失不见了。

我最近看到过类似的科研结果:孩子离开子宫、脱离羊水环境后,由于他的皮肤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并不适宜立刻被放到水中洗澡。而且各个国家、各个城市的水质不同,自来水所加的消毒剂种类和剂量也不同,婴儿对不同水质的适应程度也不同,科学家认为越来越多的孩子皮肤过敏可能也和过早、过多的洗澡有关。

童心的儿科医生关照我,每周给孩子洗两次就足够了,洗澡时水温应该保持在38度左

右,室内温度不低于22度,婴儿在水中时间不超过5分钟,否则孩子皮肤容易干燥和过敏。同时洗发香波和沐浴露要少用,因为它们会洗掉婴儿身体表面的油脂,而这层油脂对于婴儿的保暖、防止感染及外部刺激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任何精制的油脂所无法替代的。雷根斯堡小兄妹

(以上育儿经验纯属作者的个人体会,没有对比和求证的企图,仅供大家参考)

德国育儿专家谈婴幼儿急救

孩子好奇又好动,而危险无处不在。不论在卧室还是在游乐场,父母都应该学会应对紧急情况,比如孩子摔跤、误服了药片或将手指头插进了电源插座。

德国红十字会为家长开设急救课程的儿科专家达妮埃拉?施文克说,孩子刚刚会爬的时候,危险最多。她建议父母在此阶段给家里的抽屉、柜子尤其是电源插座上锁。

如果孩子触电尚未脱离电源,手里仍拿着插入电源插座里的毛衣针,施文克建议:“直接接触不行。首先给孩子盖上毛毯抱出危险区。如果知道保险丝在哪里,立即拿掉。”呼叫孩子,如果仍有呼吸,就让孩子侧着躺。如果没有呼吸,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和实施心肺复苏,同时尽快叫医生。

一旦孩子烫伤,必须立即脱掉湿衣服。她建议:“应该把烫伤的部位放在温水里。”每隔10分钟降温一次。

窒息是孩子面临的又一危险。施文克说:“绝不能给小孩吃口香糖、葡萄或坚果等食物。这些东西很易堵住呼吸道。这种情况下,家长必须尽量用手指伸到孩子喉咙里,疏通呼吸道,或者将孩子头朝下拎着。”

对于膝盖擦伤,施文克建议:“用水清洗伤口,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一下。”她告诫说,要时刻预防伤口感染,很小的创伤也要注意。孩子还会经常摔伤头部,如果摔伤后几小时或几天后,孩子疼痛不减、哭闹、呕吐或昏迷不醒,就需要送医院救治。X光能够检查出头骨挫伤,大脑受伤的信息只能通过CT扫描获得。

毒药对孩子来说尤其危险。植物、日用品和药片可能造成孩子中毒。误吞药物,尤其是治疗血液循环疾病和高血压的药物,通常会造成严重后果,但误喝一口洗涤液通常不会有太大危险。如果孩子吞吃了药片,一定要请医生评估中毒程度以及会造成多大危险。

德国:幼儿教育也需要人性化

德国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美的系统著称。可是对于儿童,严谨的德国人似乎多了些宽容,他们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甚至于对于那些在常人眼里的儿童,他们也能找出孩子闪光的一面。

下面是2个儿童教育科研工作者考察德国时看到的德国教育片断,也许能作为一个例证,帮助大家了解一种优秀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是如何深入地渗入到教育各个环节的。

随意进出的安静角

在德国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室里,都有一个独立的区域,称为安静角。

幼儿园的安静角是半开放和安全的,里面有柔软的垫子和抱枕,还有洋娃娃,3~6岁的孩子可以在里面翻跟头,也可以在里面与洋娃娃相拥,满足自己肌肤贴近的要求。

小学的安静角倾向于封闭,一般三面是柜子,一面是布帘,里面有沙发、桌子和书籍。在上课期间,如果哪个孩子想独处,可以自行进入这个区域,老师不会干涉他,但老师会格外关注这个学生,因为他的行为暴露了他心理上的需求。

我们曾经与在安静角独处的学生聊天,他们的回答是其他学生也是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

这种制度让我们感到非常新鲜。这种设计至少起到帮助孩子们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同时也给老师提供了可观察的外部行为,为进一步的支持性帮助提供了可能。记得在一本关于德国大学精神的书中,提到了寂寞,作者认为德国大学的杰出成就与耐得寂寞有关系,而基础教育安静角的设计,其实已经把对独处的需求合理化了。独处是精神的放飞,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

圣诞节的小马

在一个特殊的小班里,10个可爱的孩子围着一位老师上泥塑课。因为圣诞节马上要来到了,老师正神采飞扬地给孩子讲耶稣在马槽里诞生的故事。桌面上摆满了各种不同造型的小马玩具,这堂课的主题就是用泥巴做一只小马。一个可爱的金发小男孩吸引了我们,他专注地摆弄着泥巴,其他孩子的嬉戏一点也干扰不了他,完全沉醉于自我世界之中。我坐在他旁边,静静地观察他的制作过程:揉、搓、拍、捏我不由伸出大拇指,给小男孩一个无言的赞美。

课后,这个班级的老师告诉我,这些孩子都是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儿童,经过心理医生的测试作出判断后而组成这样一个需要特殊辅导的班。这些孩子并无智力问题,他们甚至是智力超常的儿童,他们专注某样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并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与天分,但面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大脑便会出现一片空白,无法正常听老师讲课。这种教学班除了有正常教学的老师以外,还配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这些孩子经过一到两个学期有效的训练后,百分之百都可以进入正常班级学习,而做圣诞小马的那个金发小男孩便是一个很有绘画天分的孩子。积极鼓励孩子天分的张扬,而又采取措施极早纠正我们称之为的学习行为,这是德国教育中人性化感人的一面。

德国孩子怎样防近视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已近60%,居世界第二位,而作为医疗大国的德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却不足15%。这归功于德国青少年眼睛保护协会在教育部门成立了专门防治近视眼的机构,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建立青少年视力档案,发现视力降低者,及时进行检查矫正。

近视150度以上要戴眼镜。协会认为,目前配戴合适的眼镜是矫正真性近视的主要方法。很多父母不希望孩子戴眼镜,这样孩子总眯眼看东西,反而加深了近视度数。所以,如果孩子近视在150度以上,就要考虑戴足度眼镜。物理治疗、按摩、眼保健操等手段主要针对假性近视,对治疗真性近视的效果并不明显。

预防胜过治疗。德国青少年眼睛保护协会提醒大家,1分的预防胜过10分的治疗。

首先,从营养学上讲要增加肉类、维生素、牛奶、水果等的摄入,对预防近视会起到一定作用。平时在饮食上应做到3点:1.补充营养,除蛋白质、维生素外,钙、铬等元素已被证实是眼睛发育必需的物质;2.限糖,糖可消耗体内的钙,诱发近视;3.保证充足的睡眠,使眼睛整体处于非疲劳状态。

其次,科学用眼是预防近视的重要途径。12岁到18岁是近视高发期,由于教育制度不同,德国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并不重,相反他们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和远游。同时德国学校和家庭很

注意创造良好的视环境,如充足的照明环境、远离电视等从小处着手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德国发现:电视儿童能力差

看电视过多的儿童,在语言和阅读能力方面的发展比较差,这是德国伍尔茨堡大学新近的一项研究结果。

伍尔茨堡大学的心理学家沃尔夫冈?施奈德教授领导的一个小组对该市及附近地区330个家庭的孩子进行了长达6年的观察,在此间对参加试验的儿童进行经常性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注意力等项目的测试。研究结果证明,看电视时间特别长的孩子,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注意力的发展明显比其他孩子差。

电视占用了儿童的阅读时间,电视里播放的娱乐节目比书本更有吸引力,而活动的图像又干扰儿童的注意力,这些对儿童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德国的幼儿园是怎样的

在德国,大部分幼儿园由教会、福利机构以及城市社团来管理,有些幼儿园也由企业和协会负责。幼教人员的中心任务是给孩子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创造一种学习氛围,让他们将来能够发展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幼儿园教育应对家庭教育起到辅助补充作用,帮助消除儿童发育缺陷,给他们提供各种广泛的教育、发展和培训的机会。

政府对幼儿教育高投入

在德国,幼儿教育机构可以分为州立、私人或教会举办等几种类型。所有幼教机构的运作经费绝大部分由国家提供。政府在制定教育收费时,考虑到了不同家庭的收入以及各家庭的幼儿人数情况。家长将个人收入的3%交给区教育行政部门,就可以送孩子入园。

德国法律规定,必须给3~6岁的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德国3~6岁的幼儿入园率能够达到90%。德国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关幼教的行政法规,对幼儿园的设置予以规划、调控,对幼儿园的规模、招生数及工作人员的数量予以监管。另外,他们还要提供幼儿园的经费预算上交议会,为议会下拨经费时提供依据。

幼儿园的环境

走进德国的幼儿园,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到了一个有一大群孩子的家庭里,安全卫生、舒适温馨而丰富多彩。幼儿在这里干着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显得很愉快。德国幼儿园的门面一般都很小,从外看很难发现这是一所幼儿园,但推门进去,你会觉得豁然开朗,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幼儿园一般都是两层楼的建筑,室外有大片的活动场地。幼儿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活动量都很大,胆子也很大,爬高上梯,一点也不含糊。老师只是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

活动室内墙上贴的、挂的都是幼儿自己的作品,看上去有些零乱,但对幼儿来讲很亲切。大盆大盆的绿色植物随意放在橱柜上。桌子上,给活动室带来不少绿意和生机。

幼儿园内的混龄编班

在德国,“幼儿园”这个概念与我们的有所不同。德国幼儿园招收0~10岁的儿童,包括0~3岁的婴幼儿。3~6岁的幼儿和6~10岁的小学生。一个班内,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他们一般将年龄不同的孩子分成不同的组,每组有不同的老师负责。幼儿园里也招收上了小学的儿童,就像中国的“小饭桌”一样。中午小学生放学后,到幼儿园来用餐,下午放学后,到幼儿园来做作业,做完作业可以在幼儿园玩足球等游戏。通常幼儿园每个班墙上都有一张表格,记录着每位小学生放学时间、所在学校、联系电话等,便于班上老师对他们进行管理。

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混龄编班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以及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他

们认为:大小孩子在一起,大孩子会感到很骄傲,同时知道要去爱护小弟弟、小妹妹,而小孩子也可以向大孩子学到很多东西。

教育活动的组织

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对孩子们来讲最重要的是玩,通过玩来教他们,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帮助者,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这一点在德国幼儿园的实践中表现得尤为彻底。

德国幼儿园是以小组和个别活动为主的,至于进行什么活动,幼儿自己决定,可以画画,听故事,可以去娃娃家,可以到户外玩。对于午餐和午睡,老师也很尊重幼儿的意愿。比如,有的幼儿园提供三个午餐时间――中午12:00.下午1:00、下午2:00,由幼儿自己决定何时用餐。另外,幼儿园提供专门的地方供幼儿睡觉,每人一块海绵睡垫,有的幼儿躺下去20~30分钟仍未睡着,他就可以起来出去玩。

学前班幼儿教育规定

难道德国幼儿园老师就是天天带幼儿玩?一份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前班幼儿教育规定的资料显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主要有:

(1)要培养幼儿有自己独立的观点,有主见,不是老师怎么说,别的幼儿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

(2)要培养幼儿敢于说,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克服个别幼儿的害怕心理。

(3)要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的环境,如认识信箱,他可以把要寄的信放进去;认识电话亭,可以用来打电话。

(4)培养幼儿手工劳动的能力,如写字、拿针等,可以锻炼幼儿的手,训练幼儿四肢的技能。

(5)教幼儿认识厚薄,认识颜色,学认l~10的数字,认识具体的国家,认识不同材料制品。

(6)对幼儿进行音乐方面的训练,学唱歌、跳舞、培养节奏感。

(7)培养幼儿熟悉马路上的交通规则,知道如何过马路、看红绿灯。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德国幼教界很重视幼儿独立性似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只不过他们的培养方式是玩,通过玩来教会孩子。

德国幼儿教育“以儿童为本”

在德国的幼儿园里,没有大、中、小班的区分,所有的幼稚园不分公立还是私立的,全部采用混龄编班的体制。德国的幼教界一致认为,幼儿在混龄的班级里更有利于成长,这样孩子可以熟悉各种社会行为,而且能够培养孩子互助友爱的品质。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时代里,混龄编班能够让孩子体会到大家庭中兄弟姊妹一起成长的感觉,也使孩子懂得礼让,懂得分享,使孩子们相处更加的融洽、和谐。(德国幼稚园不以认知教育为主要的教育目标,所以混龄编班不至于影响课程的安排。)

在德国大部分的幼稚园只提供半天班。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更加充分,使孩子真正体会到亲子的乐趣。德国幼教界非常强调亲职教育,并认为它是无法通过幼稚园教育来取代的。鉴于此,幼稚园尽量只提供半天班,只有少数的幼稚园提供全天班,帮助那些因是单亲家庭、或双亲均为大学生、亦或父母正在接受职业训练家庭照顾和教育幼儿。一般家中有0~3岁幼儿的父亲或母亲可以向所属工作单位申请长达三年的教育假,留职停薪,而政府在此段时间内每月发给父母教育津贴,因此在德国收0~3岁幼儿的托儿所数量并不多。有3~6岁幼儿的家庭通常父母亲中会有一方只上半天班,所以读半天班的幼儿下午可以在家中接受家庭教育。在这种福利体系下,德国的幼稚园只要提供半天班即可满足大部分家长的需要。

在德国的教育中,非常强调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的方式,因此幼儿园中对孩子并不进行分科教学。而且幼儿在未进入小学之前,也不要求得会写字母,认识字和计算简单地加减法,幼儿回家后也没有必须要做的作业。他们更加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以及孩子在玩耍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锻炼。

德国的幼稚园把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作为出发点,根据孩子直线思维、重复思维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园内以角落主题布置为主,便于孩子通过情境更好的认识大自然、接触事物。德国的幼稚园还特别注重幼儿的社会行为能力的发展,如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互助合作的能力的等等。

德国慕尼黑国家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冯纳斯基斯教授是教育学、人类学博士,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已长达25年,他的研究成果在德国政府作相关决策时具有一定影响力。他认为:

父母角色应有区别

家庭中,父母双方经常争论“到底谁该管孩子多些”、“家庭教育中,父亲与母亲哪一方占优势”。冯纳教授的研究表明,实际上,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作用旗鼓相当,具有相似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仅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能力有高下,他们在各方面对孩子的角色影响也有区别:孩子的自我价值、受教育程度及心理问题,都是父亲影响大于母亲;在亲子关系方面,母亲的影响远甚于父亲。

夫妻关系影响孩子

冯纳教授说,许多调查表明,“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经济条件”、“父母学历高低”等都对孩子的成长没有直接影响,但父母的社会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特别是夫妻关系的

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2.幼儿园教育应以()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学 B.上课 C.玩耍 D.游戏 3.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A.鹤琴 B.宗麟 C.雪门 D.陶行知 4.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A.成熟

B.生长 C.遗传 D.发育 5.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 6.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贝尔 7.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日而发展的 8.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础教育

B.启蒙教育 C.属于义务教育 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9.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10.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德可乐利 D.凯米 11.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 A.陶行知 B.鹤琴 C.宗麟 D.雪门 12.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是()。

学前教育学第四章教案

学前教育学第四章教案 一、课题:学前教育学第四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二、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特别是关键期对于学前儿童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探讨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学前教育应坚持的原则。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目标的类型以及特点以及学前教育的原则,重点理解游戏作为儿童基本活动的重要性。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学前教育价值 1、儿童受教育的可能性(领会) 2、儿童发展的特点(记识) 3、儿童发展的两种观点(应用) 4、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应用) 5、学前教育的价值(领会) 第二节、学前教育目标 1、学前教育目标(领会) 2、学前教育目标的功能(领会) 3、学前教育目标类型及特点(应用) 第三节、学前教育的原则 1、坚持儿童本位(应用)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应用) 3、培养儿童的个性化(应用) 4、重视游戏在学前期的重要性(应用) 五、教学重点 本章主要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学前教育目标和学前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在本章中重点掌握儿童发展的特点、儿童发展中的关键期、学前教育的目标类型以及坚持个性化、游戏的教育原则。通过本章的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领会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会在实践中运用。 六、板书设计 见PPT 七、教学过程 ★导入:从谚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导入学前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价值,同时这句谚语中也包含了关键期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也可以明白该句谚语的合理性。以这句谚语导入本章节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价值 一、儿童受教育的可能性 1、生理基础:人的大脑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会使用工具,会劳动,这一切都依赖于人的大脑的复杂性。

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2.幼儿园教育应以( )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学习 B.上课 C.玩耍D.游戏 3.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 A.陈鹤琴 B.张宗麟 C.张雪门 D.陶行知 4.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 A.成熟 B.生长 C.遗传 D.发育 5.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 6.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倍尔 7.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8.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基础教育 B.启蒙教育 C.属于义务教育 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9.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10.“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针对幼儿教育界普遍出现的( )倾向提出来的。 A.幼儿教育多元化 B.幼儿教育制度化 C.幼儿教育小学化 D.幼儿教育特色化 11.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幼儿教育学基础》

《幼儿教育学基础》作者:李季湄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变革以及与此连动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幼儿园教育迫切需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一定教育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幼儿教师。 绪论 一、幼儿教育学(概念):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从人们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二、案例分析: 情景一:父母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认为不适合他,不给他买。于是孩子往地上一躺,哭闹起来,父母怎么劝告都无效,场面难以收拾……孩子为什么变的这么任性?是孩子生性犟脾气、不听话吗?对这样任性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父母迁就顺从,要啥买啥,或者打骂威胁,强令其顺从就能解决问题吗?你对这个案例子怎么看? ——幼儿的任性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贯不当造成的恶果。父母不从根本上改变“溺爱”、“专横”等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性是难以纠正过来的,孩子个性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个性。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 (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完整版)学前专业-幼儿教育学第4章精编试题

第四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一. 1.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 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2.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创造力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B.智育C.德育D.美育 4.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A.幼儿的特长B.幼儿的智力C.幼儿的社会性 D.幼儿的能力5.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A.使幼儿掌握美学的知识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 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D.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6.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A.学校教育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C.家长的教导D.社会的帮助7.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以()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 A.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 B.幼儿目前的发展状况 C.幼儿的潜力D.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 8.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入手。 A.情感B.意志C.行为D.认识 9、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所规定的幼儿 教育的任务。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幼儿园管理条例》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教育法规 10、对于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B.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求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平均的发展。 C.全面发展,对于不同幼儿来说,有可能各有所长,但各方面的发展应该是协调的。 D.体智德美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11、下列哪个俗语不能体现“体育为幼儿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A.“载知识之车”和“寓道德之舍” B.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C.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体育不好是“废品” 12、布鲁姆研究发现,()岁之前是幼儿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A.3岁以前 B.5岁以前 C.7岁以前 D.12岁以前 13、()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 A.婴儿期B幼儿期 C.学龄期 D.青春期 14、人体的生长发育、体型和身体姿势是() A.体质 B.体格 C.体能 D.适应能力 15、一个人是否健康,应综合考察与评价() ①体质②体格③体能④适应能力⑤心理因素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6、关于幼儿体育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让幼儿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 B.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我看德国的学前教育

我看德国的学前教育 【摘要】德国是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国家。德国重视教育,并将其民族的严谨性体现在教育中。追溯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源与历史,探索其发展的原因,从中汲取有益经验,能够给我国的学前教育的发展一定的启示,对我国的学前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德国;学前教育;比较 一、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 德国的学前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世纪初期就出现了慈善性质的幼儿保育和教育机构。在英国幼儿学校的影响下,德国也曾出现了幼儿学校运动,并开始了幼师培训工作。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福禄贝尔创办幼儿园以后,对西方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德国重视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两者的紧密联系。政府历来主要把学前教育视为福利事业,交给教会、慈善团体和私人办理,不对学前教育作硬性规定。学前儿童教育注重通过游戏和其他自由活动的方式来进行,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政府日益重视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制,作为初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19世纪前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的最初20年,为解决父女劳动力就业,幼儿无人看管的问题,各地建立了不少私立的、冠以各种名称的学前教育设施,其目的在于保护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且多为季节性设施。其中,最早且最富盛名的是侯爵夫人巴乌利美开设的保育所。第二阶段是20世纪初至战前阶段。这一阶段,德国的学前教育政策有一定的进步性,德国的幼儿园继续朝着多轨的方向发展。1924年,德国政府颁布了《青少年福利法》,规定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俄优先地位。该法案基本上定下来现代德国学前教育的基调,即把学前儿童的教育视为青少年福利事业,并规划青少年福利部门管辖。第三阶段是战后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战后,德国一分为二,两个国家遵循着不同的发展路线。在东德,幼儿教育被纳入统一的学校教育系统,成为公立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西德,幼儿教育又恢复了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传统。同意后的德国保持了西德的学前教育传统。 二、德国学前教育的现状 1、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及其管理。在德国,学前教育机构名目繁多,形式各异,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传统幼儿园,即幼儿一般按年龄分组进行活动,1岁前的婴儿分为一组,1~3岁幼儿为一组,3~6岁幼儿为一组。传统幼儿园在形式上主要以混合组的形式,将不同年龄的儿童合在一起活动。二是幼儿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三是根据不同的教育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幼儿园,如蒙台梭利幼儿园。德国幼儿园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幼儿园主要是由联邦各州的青少年福利局或其他相应的组织直接主办的。私立幼儿园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益性质的,是私立幼儿园的主体;另一类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德国所有的学

幼儿园有哪些教育模式

幼儿园有哪些教育模式 幼儿园有哪些教育模式!现在的家庭普遍只有一个孩子,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给自己的孩 子,幼儿教育便是家长们面临的头等大事。传统的经验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时代的需要,家长们必须找到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幼儿教学法让自己的孩子与时俱进、健康成长。下 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目前全国最热门的五大幼儿教学法排行榜吧! 幼儿园有哪些教育模式! 1、“三维立体幼儿教育法” “三维立体幼儿教育法”是中国著名教育专家、西周少儿教育研究院创始人徐西周教授在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中,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技术打造的一套全新的幼儿教育法。“三维立体幼儿教育法”通过行为调节课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有序的逻辑思维、传授符合成长规律的学习方法、拥有超常知识;侧重培养孩子的立体思维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拥有超出一般孩子的学习能力,健全孩子的人格品行! 2、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丽亚·蒙台梭利女士所提倡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孩子秩序感、专心度、手眼协调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 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教学法拥有一套蕴含无限教育价值的学具,利用幼儿感觉的敏感性,透过这些教具,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在操作中探索,在探 索中吸收许多抽象的概念;尊重幼儿重复练习的特性,所有学具幼儿可以反复操作,满足幼儿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3、方案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起源于意大利北方的小镇瑞吉欧。它主要是依照孩子的兴趣来发展一系列的活动或方案。老师的工作是透过和孩子以及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来发现其兴趣,并进一步引导孩子去做资料的研究、查询和相关材料的收集。方案教学强调孩子自主性的学习,

幼儿教育学-陈幸军-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学前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教育”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意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作用;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学前教育学。 2、在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并能根据本课程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计划,明确资料摘录和分类的方法,会做学习卡片。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学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课时:3课时 主题一什么是学前教育,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等概念;理解“学前教育”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意义。 2、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准备:学前园活动录像片段;CAI课件(古今中外教育家论教育,学前教育案例);各种版本的《学前教育学》教材。 教学重点: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育和教育学 (一)教育——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主要手段 【经验陈述】 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谈谈什么是“教育”? 【理论研讨】 教育史上,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解释。《教育学》对教育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如学前园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它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由专业的教师承担,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很强,是一种可控性很强的、规范的教育,因此一般来说效率、效果也更好。 【观点辨析】

幼儿教育学试题以及答案解析

幼儿教育学试卷以及答案解读2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地目标是指( >. A.全园教育目标B.中期目标C.近期目标D.行为目标 2.(>是我国一贯地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B.全面发展C.局部发展D.智力发展 3.(>是教育目地在学龄前儿童阶段地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B.学前教育手段C.学前教育启蒙D.学前教育内容 4.<)是我国学前教育所特有地一条原则.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5.学前教育地实质就是<). A.综合教育 B.启蒙教育 C.独立性教育 D.适宜性教育 6.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地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7.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 A.独立自主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保教结合原则D.综合性原则 8.活动性原则源自于( >地“做中学”. A.皮亚杰B.夸美纽斯C.福禄倍尔D.杜威 9.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地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地是(> .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B.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D.英国幼儿教育协会 10.幼儿教育发展地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水平D.环境因素11.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地活动主要指(>. A.教师设计和指导地活动B.儿童主动积极地活动 C.儿童地自选活动D.儿童地游戏活动 12.社会要求与(>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地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B.教育机构C.政府D.父母 13.(>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地人员. A.园长B.阿姨C.保育员D.幼儿教师 14.保育员应具备心理素质与( >. A.合作精神B.爱心C.专业素质D.丰富地知识 1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地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地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 A.发挥一日生活地整体功能原则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D.实践性原则 16.幼儿园教育地任务是(>. A.为儿童将来地职业做准备B.培养儿童成为专家

第四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学前教育学

第四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 1 、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素养要求,能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2 、理解幼儿的特性、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幼儿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儿童发展观 3 、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涵义和意义,理解幼儿园环境的功能和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原则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我国创设幼儿园环境教育改革的历史发展,树立大环境观、大教育观的思想。 4 、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并能运用此原则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问题,培养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运用教师能力素质要求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2、正确认识幼儿的发展特点,并能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儿童发展观; 3、正确理解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原则,能运用环境创设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象。 ◆教学难点: 1 、掌握教师能力素质要求的具体运用 2 、理解幼儿的特性及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 、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适宜性原则;理解教师在环境创设中

的地位。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1、下园调查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状态、 2、教师准备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图片资料; 3、课前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收集资料,获得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初 步印象。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师 一、通过教育现象的描述和研讨,帮助学生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社会地位。 【现象描述】 幼儿园教师工作面面观: 1.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状况 幼儿园教师对工作的总体压力感反映了幼儿园教师对工作压力状况的总体感受和看法。本次调查发现,74.7%的被调查者认为,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自己的工作压力较大或很大。 2.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来源

幼教机构的商业模式

早教机构商业模式各有特点 虽然主流早教机构的门店数量众多,但是彼此之间却极少“打架和抢饭碗”,这是因为各家寻找不同的市场,早教市场在不断细分中升级,新爱婴、金宝贝等综合型早教机构领军行业挥旗驰骋,瑞思、创艺宝贝则异军突起,或攻英语,或主艺术。以东方爱婴等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和以金宝贝、神奇英语等为代表的知名外国品牌纷纷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这些早教机构的商业模式各有特点。 一体化教育:亲子园+幼儿园 ●企业:红黄蓝 1998年,史燕来带领团队创办中国第一家0~6岁亲子园———红黄蓝亲子园。经过10多年的发展,至今红黄蓝开设了200家亲子园以及16家幼儿园,每周上课的宝宝超过5万人。“这得益于红黄蓝的亲子教育与幼儿教育互动发展的商业模式。”史燕来说。 史燕来认为,孩子0~6岁的一体化教育非常重要。“0-6岁的儿童教育是不可割裂的,不同的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一脉相承,红黄蓝立体教育方案就为0~6岁的儿童提供了全程教育解决方案。比如0~3岁主要训练孩子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并且开展音乐课程、幼儿园入园过渡课程等教育方案。而3~6岁则更加注重对孩子们语言、数学、科学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的引导和教授,帮助和培养宝宝提高思维和其他能力。在同一个早教机构就能完成0~6岁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上完亲子园再上幼儿园,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从而提高了红黄蓝的综合效益,与其它经营单一教育项目的机构相比,红黄蓝更能够有效缩短成本回收期。”史燕来表示。 史燕来告诉记者,最初的3年,红黄蓝只在北京开办了3家亲子园,广泛调研和探索早教市场的需求。“2001年,在我们的现金流和营业模式良好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红黄蓝亲子园是一个可复制的模式,便以直营加特许的方式开始向全国拓展。”迄今为止,在全国红黄蓝亲子园中,加盟园所占较大的比例。为了保证加盟亲子园的管理和教育质量,红黄蓝设立了督导体系,通过督导师、督导园长等岗位设置帮助和扶持加盟商的管理,提高教育品质。另外,红黄蓝还建立了一套标准化服务管理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园所评级。 2008年9月,红黄蓝宣布获得美国Hagerty公司首期战略投资,虽然双方均没有透露具体投资数额,但确认这是早教行业获得的最大一笔投资。借着这笔投入,红黄蓝计划在省会和一线城市以直营发展为主体,二、三线城市有选择性地开办加盟园,加大亲子园和幼儿园的互动发展,重新建构红黄蓝发展格局。 ●模式点评:拥有亲子园和幼儿园两条产品线的红黄蓝形成师资、教材、客户等资源互动的模式,是早教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全价值链拥有者。红黄蓝对0~6岁的婴幼儿教育形成了自主知识体系,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但它面临扩张的压力,从直营到特许,大量加盟商的进入,会对红黄蓝的品牌形象造成潜在的威胁。 家长也是市场开发对象 ●企业:新爱婴、东方爱婴 新爱婴中国总经理周汉民认为,一个系统性的早教,包括“早教中心、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因此在新爱婴的孩子除了参与专业课程外,还可免费参加早教中心的各种活动,比如混龄社交活动、奥尔夫亲子音乐游戏活动、每月的主题亲子活动等。同时,新爱婴还开创了家庭教具体系,把专业的早教延伸到家庭。

幼儿教育学复习资料 (1)

幼儿教育学基础 绪论 一、幼儿教育学(概念):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从人们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二、案例分析: 情景一:父母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认为不适合他,不给他买。于是孩子往地上一躺,哭闹起来,父母怎么劝告都无效,场面难以收拾……孩子为什么变的这么任性?是孩子生性犟脾气、不听话吗?对这样任性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父母迁就顺从,要啥买啥,或者打骂威胁,强令其顺从就能解决问题吗?你对这个案例子怎么看? ——幼儿的任性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贯不当造成的恶果。父母不从根本上改变“溺爱”、“专横”等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性是难以纠正过来的,孩子个性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个性。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 (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1、学校诞生时间: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 义者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2、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被世界誉为“幼儿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 3、(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 4、我国幼儿教育机构: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创办 的湖北幼稚园。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 5、幼儿园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锐抨击的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 三是富贵病 6、1989年6月,国家教委制定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 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二、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1

《幼儿教育学》(第三版)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幼儿教育学是研究我国3-6岁幼儿教育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幼师班的主要专业学科之一。教学目的在于以幼儿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武装幼师学生,培养他们运用理论知识于教育实践的基本技能,同时提高幼师学生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幼教事业并具有研究幼儿教育的兴趣和能力,应注重树立学生正确的教育思想,以便将来在工作实践中能批判与抵制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这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二、教学内容编写原则 (一)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指导思想,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幼儿教育实践的经验,并吸取了国内外幼儿教育的科研成果,努力做到既反映幼儿教育科学的新成就,又突出我国幼儿教育的特色。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练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以及新的历史时期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新任务;联系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突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培育中幼儿教师的作用以及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三)从幼师专业的实际出发,照顾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特点。论述教育和教学的基本理论时,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揭示幼儿教育及幼儿园教学工作的规律。 (四)力求内容充实,论述基本理论通俗易懂,又有一定深度,既着重用正确教育思想武装学生,又教给学生从事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既要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又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五)为了帮助学生自学,每章结束后要有学习重点与思考题,便于学生自学,做好预习、复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注重反映现代教育、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注意结合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幼儿教育的特点;注意把理论的阐述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现象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意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以增进学习教育理论的兴趣。

幼儿教育学第四章

第四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1.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 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 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2.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创造力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 4.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A.幼儿的特长 B.幼儿的智力

C.幼儿的社会性 D.幼儿的能力 5.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A.使幼儿掌握美学的知识 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 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 D.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6.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A.学校教育 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C.家长的教导 D.社会的帮助 7.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以(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 A.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 B.幼儿目前的发展状况 C.幼儿的潜力 D.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 8.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入手。

A.情感 B.意志 C.行为 D.认识 9、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幼儿园管理条例》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教育法规 10、对于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B.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求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平均的发展。 C.全面发展,对于不同幼儿来说,有可能各有所长,但各方面的发展应该是协调的。 D.体智德美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11、下列哪个俗语不能体现“体育为幼儿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A.“载知识之车”和“寓道德之舍” B.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幼儿教育学 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思考与练习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的理解。 2、幼儿教育有什么意义?谈谈你打算如何学习幼儿教育学。 3、实例分析:阅读下面的案例,联系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了解谈谈你的感受。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的理解。 答: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在人们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2、幼儿教育有什么意义?谈谈你打算如何学习幼儿教育学。 答:5岁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幼儿教育的意义是有利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幼儿期是儿童形成各种行为、习惯和性格的重要时期;有利于人的认知发展,幼儿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家庭生活的和谐幸福。 如何学习幼儿教育学:首先,钻研教材,作好课堂学习笔记;其次,广泛阅读,善于积累,善于反思,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利用“情境学习法”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3、实例分析:阅读下面的案例,联系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了解谈谈你的感受。 答:略。

第二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发展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恩物、五指活动、儿童中心主义 2、谈谈你对卢梭的自然教育和佩斯泰洛奇和谐发展教育的理解。 3、谈谈你对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解。 4、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的发展有什么启发? 5、试比较蒙台梭利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异同。 6、福禄贝尔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7、简述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8、选择题: (1)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是( ) A.幼稚园 B.小孩察物学堂 C.蒙养园 D.蒙养院 (2)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期出现在( ) A.1—4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3)()认为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儿童的身上,以儿童为中心,因此儿童在托幼机构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均应根据儿童的兴趣来进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不受任何拘束。()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维果茨基 D.戈尔曼 (4)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并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 B.夸美纽斯 C.蒙台梭利 D.维果茨基

幼儿教育学第四章

第四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1.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 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2.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创造力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B.智育C.德育D.美育 4.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A.幼儿的特长B.幼儿的智力C.幼儿的社会性 D.幼儿的能力 5.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A.使幼儿掌握美学的知识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 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D.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6.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A.学校教育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C.家长的教导D.社会的帮助 7.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以()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 A.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B.幼儿目前的发展状况 C.幼儿的潜力D.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 8.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入手。 A.情感B.意志C.行为D.认识 9、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幼儿园管理条例》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教育法规 10、对于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B.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求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平均的发展。 C.全面发展,对于不同幼儿来说,有可能各有所长,但各方面的发展应该是协调的。 D.体智德美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德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德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源自静怡的博客 德国的义务教育始于6岁。此前,上学是自愿的,也非公共教育中的一部分。然而约75%的3岁儿童与80%的5岁学童都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在德国的历史悠久,而且十分发达。德国是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自1837年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创建幼儿教育机构后,德国的学前教育就对世界各地的幼儿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德国的学前教育源远流长,在福禄贝尔之前就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它可以一直追溯到文艺复兴之前。 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中,母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一直到中世纪结束、文艺复兴前期,家庭教育始终是幼儿早期教育中的主导形态。 16世纪,最早发生于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革期间,德国宗教派别共同体(再浸礼派)中出现了最早的集体幼儿设施。再浸礼派根据所有不带有信仰的圣礼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认为对刚刚出生无信仰能力的幼儿举行洗礼是徒劳的,强调生下来就进行教会洗礼的幼儿待到成人期,必须接受再洗礼。为躲避宗教迫害,再浸礼派迁移到南麦伦地区。因为世俗的压力和贫困,他们创办了共同的教育设施,对所有教徒的幼儿实行共同教育。在这个机构里,他们注意幼儿独立自理能力的培养,强调幼儿健康和幸福的公共责任,这在德国当时的幼儿教育中是一个亮点。在其他地区,学龄前的教育仍主要在家庭中进行。 进入18世纪,德国主要实施强迫教育。在一些法令中明确要求5岁儿童就必须到学校接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这样,学龄前儿童(5、6岁)就提前进入到正规学校接受不同于学前教育的正规教育。 18世纪末,泛爱主义出现于德国。泛爱主义者接受卢梭的思想,反对压抑儿童身心发展的经院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教育,强调教育的最高任务在于增进人类现世的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的健康乐观的人。和卢梭一样,泛爱主义者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要求热爱儿童,以顺乎天性为出发点来安排学生生活,让儿童得到自由发展。在泛爱主义者所办的学校中,以鼓励儿童的积极性为教育的主要凭借,以奖励好的行为来代替体罚;它的教学方法在于使学习变成有趣的游戏,特别是语言教学;法文和拉丁文要通过日常应用来学习;户外活动和游戏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对德国后来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18世纪到19世纪初,德国出现一批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如康德、赫尔巴特,他们都对幼儿教育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康德认为:教育是塑造新人并进而改良社会的重要工具。他批判了家庭教育的弊端,主张发展公共教育,要求挑选受过良好教育并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办理学校教育;他同意泛爱派的主张:重视幼儿的保育,重视儿童的游戏,认为游戏是实施儿童体育、智育、德育的重要方法与途径之一;另外,康德对儿童德育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受卢梭自由教育思想的影响,反对对儿童进行“奴性的约束”,但儿童的自由必须是有节制的,因为儿童的本性除了善的倾向外,还有一种动物性冲动,如果听任野性的冲动自由发展,儿童就会成为一个无理性的人。康德的思想对后来一些教育家(如赫尔巴特)产生了重要影响。赫尔巴特在其晚期著作《教育学讲授纲要》第四部分按年龄阶段论述了普通教育,其中第一、二章专门论述了婴、幼儿(0——8)教育。他主张0——3岁的教育主要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尤以体育为重,智育包括有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德育则强调把握分寸和服从成人;4——8岁则主要进行德育和智育教育。 19世纪上半期,冠以各种名称的幼儿教育设施已遍布德国各地,其中最应给予关注的有1802年被称为“巴乌利美设施”的保育所和1819年瓦德蔡克设施。从1824年《一般学校新闻》上重登伦敦幼儿学校协会的创立宗旨,1826年J?威尔托哈伊马用德文翻译并出版维罗达斯比的著作开始,德国的幼儿教育受到了英国的重大影响,引起了德国幼儿教育设施真正发展的开端,开创了幼儿教育论的高潮时期。

学前教育课程模式

海伊斯科普课程 开始于1962年,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的学龄前儿童摆脱贫苦的学前教育方案。 (一)理论基础 课程设计者们声称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 该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程设计者将关注点放在对儿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第二阶段,课程设计者接受了儿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观点,尝试把那些代表该儿童发展阶段水平的技能教给儿童;第三阶段,皮亚杰的儿童作为知识建构者的思想在课程中得到了体现,从那时起,课程设计者将儿童看成是主动学习这,认定儿童能在其自己计划、进行核反应的活动中获得较好的学习。 (二)目标、内容和方法 课程发展的第二阶段,课程设计者强调的是运算要素,制定的总目标是教“皮亚杰式技能”,课程目标是根据日内瓦研究课题——分类、排序、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而制定的。 第三阶段,总目标依然是认知性的,但发生了几方面变化:保留认知发展的关键经验,但增加了主动学习的部分,设计者们强调他们的意图是将结构化的目标隐含在儿童活动的背景中;具体的目标领域发生了变化;考虑了儿童社会情感方面的目标。 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课程设计者们确定了49条关键经验,以此作为制定课程和进行评价的指标。关键经验包括:创造性表征、语言和文字、主动的社会关系、运动、音乐、分类、排序、数字、空间和时间等几方面。关键经验可被教师用作为安排和解释课程的一种组织化的工具,是教师指导儿童活动及评价儿童发展的框架。(具体的关键经验请阅读教材第207页到第209页) 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做(工作)-回忆”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组成。这三个环节是课程实施的最重要部分,通过这些环节,儿童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所参与活动的打算,也能使教师密切地参与到整个活动过程中。 (三)教师的作用 主要是儿童解决问题活动的积极鼓励者。教师可通过以下方法鼓励儿童主动解决问题: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活动,使儿童能对材料和活动进行选择;明确要求儿童运用某种方式决定计划和制定目标,并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找到河评判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提问、建议和环境设计,为儿童创造与其思维发展、语言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关的关键经验的活动情景。但,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与儿童自发的活动之间求得平衡。 (四)对海伊斯科普课程评价 不要求购置和使用特殊的材料,唯一的花费在于为儿童设置学习环境。在众多的学前教育方案中,是一种一直能高质量地服务于儿童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教育方案。同时,这一课程能使教育者自身的倒很好的教育和训练。长期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该课程对人的未来生活产生的影响方面,有其明显的长处。 凯米-德芙里斯课程 课程的目标 最终目标:儿童的“发展”。“发展”是获得高层次的认知和道德的惟一方法。 长期目标:发展儿童的“自律或自主性”,培养未来的具有批判性、创造性思考能力,不盲从既成的权威和价值的人。 近期目标

幼儿教育学(概念)

1.教育的概念: 日常用法分类 ①作为一种过程中的教育; ②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 ③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2.教育的词源:陈桂生先生从探寻该词的原始涵义入手进行研究。 3.中国古代教育,强调“学”;英文“education”起源于拉丁文“educa”“引出”。 4.黄人颂提出:“学前教育是指从初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 梁志燊认为:学前教育是对“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5.狭义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段)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6.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1999年);全国师范院校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2002年)教育的界定: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7.学前教育的意义 ①促进生长发育(体);②促进智力发展(智); ③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德);④培养幼儿的美感(美)。 8.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①学前家庭教育:单独性,随机性,随意性,长久性,隐性。 ②学前社会教育: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阶段性,显性。 9.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问题,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10.人类历史第一部教育著作中国古代的《学记》,乐正克撰写,共1229字。 11.中国最早的幼教机构:1903年湖北武昌幼稚园,是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清朝政府建立,抄袭日本模式,有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 12.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古罗马《论演说家的培养》。 13.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①首先,他指出学前教育是很重要的,他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②其次,他指出学前教育要全面; ③再次,他指出学前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 他指出要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就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遵循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 ④最后他指出学前教育要注意游戏化; A.他认识到活动对于儿童的成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B.他指出“游戏、学习和工作”这些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C.“游戏给儿童带来无限的欢乐、自由、满足、休息、平安。” D.“幼儿的游戏是他们未来生活的胚芽” E.所以,福禄培尔创立了一个独特的游戏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操作“恩物”。 F.他认为游戏是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表现,他可以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儿童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良好品德。 G.儿童是通过自我活动实现内部发展,教师首要任务是尊重并唤起儿童的主动性。 ⑤此外,他指出要加强对学前儿童的指导。 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儿童发展个体中已有的学习的内部能力。所以,教师是儿童经验和活动的设计者,给儿童引导和保护,而不是命令、强制和干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