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克里特和迈锡尼建筑
- 格式:ppt
- 大小:911.00 KB
- 文档页数:7
1、早王国时期:(约公元前3100——前2686)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前2181)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前18世纪)新国王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后期(约公元前1085——前332)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约公元前332——公元395)2、古王国时期的(吉萨金字塔群)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
3、新国王时期在曼都赫特普三世陵墓的北边建造了女皇(哈特什帕苏墓)4、(奥西里斯柱)是皇帝祀庙特有的。
5、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一个是(大门);一个是(大殿)6、(山岳台)的体制同天体崇拜的宗教观念相结合。
7、新巴比伦帝国的新巴比伦城的伊什达城门。
8、(亚述帝国)最重要的建筑是(萨艮二世王宫)9、(波斯帝国)最重要的建筑是(帕赛波利斯)10、克诺索斯宫殿柱头特点是(上粗下细)11、(古风时期)形成了希腊圣地的代表性布局。
12、(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13、(帕提农神庙)是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高代表14、希腊古典柱式有3种: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15、(帕提农)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建筑的最高成就16、:多立克柱式的代表是帕提农神庙爱奥尼柱式的代表是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科林斯柱式早期的代表是奖杯亭17、(券拱技术)是罗马建筑最伟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是它对欧洲建筑的最大贡献。
18、罗马五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罗马柯林斯柱式、塔斯干柱式、复合柱式19、《建筑十书》的作者是(维特鲁威)。
三原则是:坚固、适用、美观20、图拉真广场的底部横放着图拉真家族的乌尔比亚(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后的(纪功柱),柱子(是罗马多立克柱式)的。
21、古代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是(角斗场)22、东方最大的矩形庙宇是叙利亚的(巴尔贝克)的大庙23、(新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代表;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24、最早的大型公共浴场是罗马城里的(阿格里巴浴场)。
外国建筑史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1、克里特文化与迈锡尼文化:相同点:①都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置②工字形平面的大门③上粗下细的石柱不同点:迈锡尼——粗犷雄健,有较强的防御性克里特——纤秀华丽,毫不设防实例:克里特文化——克诺索斯宫殿(“众城之城”)迈锡尼文化——泰仑卫城,狮子门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2、柱式(Ordo):是建筑的各个构成部分——檐部、柱子、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形成定型做法,这种特定的柱梁结构的艺术形式叫做柱式。
3、多立克柱式(Doric)———————————————爱奥尼柱式(Ionic)三柱子比例粗壮(柱高是柱径的4~6倍);柱子比例修长(柱高为柱径的9~10倍);开间较小(高约为柱高的1/3);开间较宽(2个柱底径);檐部有三拢板;檐部连续;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头有轻巧柔和的涡卷;柱身有20个尖齿凹槽;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无柱础;有柱础;柱身收分、卷杀明显;柱身收分、卷杀不明显;极少有线脚,偶有之也是方线脚;多种复杂的曲面线脚,线脚上串着雕饰;台基是三层朴素台阶,中央高四角低,略有隆起;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都有线脚,无隆起;高浮雕,甚至圆雕,强调体积;薄浮雕,强调线条;沉重、粗苯,反映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秀美华丽,比较轻快,开间宽阔;具有男性气质特点,棱角分明,线条刚毅;具有女性气质特点;(除以上两种柱式外,还有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它的柱头宛如一棵旺盛的忍冬草,其余部分与爱奥尼式相同。
)4、雅典卫城:雅典卫城的群体建筑的布局特色:(1)利用地形高低错落,没有轴线。
(2)照顾各个观赏角度。
(3)按祭祀路线组织空间:室内空间不发达,室外空间丰富。
(4)建筑雕刻交替成为构图中心。
(5)两种柱式混用。
(6)主次分明,对比和谐。
(7体现了建筑设计的时空观。
1)卫城布局特点:①群体布局体现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庆典活动的路线,不对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安排顺应地势,主次分明,以雅典娜像作为构图中心,延边布置建筑,照顾了山上山下观赏;②突破了小城邦国家和地域局限,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
古希腊建筑特征:精致、秀美、典雅的气度和宜人的艺术特色。
爱琴文化建筑(克里特、迈锡尼)1)相同点:①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②以分散的院落通风采光③不规则布局,设有中轴线④工字形平面大门,上粗下细的石柱2)不同点:①克里特:纤秀华丽,毫不设防②迈锡尼:粗旷雄健,有极强的防御性√柱廊的艺术特色:①使庙宇四个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宇在建筑群中的位置要求;②形成丰富的光影和虚实变化,消除了封闭的墙面的沉闷之感;③使庙宇同自然相互渗透,关系和谐;④其形象适合于民间自然神的宗教观念,适合圣地上的世俗节庆活动。
√风格的成熟:①独特性:有易于辨识的鲜明特色,与众不同;②一贯性:其特色贯穿它的整体和局部;③稳定性:其特色不只是表现在几个建筑物上,而是表现在一个时期内的一批建筑上。
√古希腊柱式:1)母度:古希腊柱式中,主子最下部的半径为一个母度,是古希腊柱式和建筑的基本度量单位。
一旦确定便决定了建筑的大部分尺寸。
2)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柱式:√雅典卫城:艺术特色及特征:①为纪念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建造;②建筑艺术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③充分地考虑到地形的变化和山上山下的观赏角度,主要建筑沿西、南、北三边布局;④雅典娜神像为整个卫城的构图中心,卫城的主体建筑为帕提农神庙,多立克与爱奥尼柱式交替使用;⑤雅典卫城在高低起伏的台地上,构筑出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形态优美、统一完整的建筑艺术形象,表明古希腊建筑艺术达到一个灿烂的高峰,也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和审美理想的完美体现。
√卫城山门:①雅典卫城的入口,大理石建筑②东高西低,屋顶断为两部分,以保持两立面的完整构图③主体使用多立克柱式,室内通道两侧采用三对爱奥尼柱式,这种处理方式是古典时期建筑成熟的一个标志④建筑外观简洁朴素,内部装饰华丽√胜利神庙:1)位于卫城山门南侧,规模小、前后廊式,采用爱奥尼柱式2)艺术特色:①起到点题作用,即雅典卫城是为庆祝波希战争胜利而建②位于山门南侧,其布局与山门取得了构图上的均衡作用③向山门处的扭转,将最佳视角朝向由山下拾级而上的观赏者√帕提农神庙:艺术特色:①由白色大理石砌筑,位于卫城最高处,有很好的观赏距离②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③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也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最高形制④主立面朝东,迎着太阳而背向卫城中心⑤圣堂内部采用上下两层多立克柱子重叠而成,以此反衬神像的高大和内部的宽阔帕提农神庙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建筑的最高成就。
外建史名词解释简答狮子门的名词解释:有个3.5m宽、3.5m高的“狮子门”,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
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根象征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这块高3.5m的正三角形的浮雕石板最薄处只有5.1cm厚,工艺很精湛。
迈锡尼建筑风格和克里特的比较:一个粗狂雄健,一个纤秀华丽;一个极具防御性,一个毫不设防。
共同点: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以分散的院落通风采光,布局不规则、没有轴线,工字形平面的大门,上粗下细的石柱等。
中王国时期府格里斯河边哈特帕苏墓的名词解释:第二层坪台之上,柱廊的每根柱子前面有一尊女皇的立像,穿着彼岸之神奥西里斯的服装。
哈特什帕苏墓的柱廊比例和谐,柱高在柱宽的5倍以上。
柱间净空将近柱宽的2倍。
帕提农庙:帕提农神庙作为建筑群的中心,从几个方面去突出它。
第一,它位于山门的最高处,据山门80m 左右,一进山门,有很好的观赏距离。
第二,它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8柱*17柱。
第三,它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形制是最隆重。
第四,它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全用白大理石砌成,铜门镀金,山墙尖上的装饰物是金的,陇间板、山花和圣堂墙垣的外檐壁上满是雕刻。
帕提农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建筑的最高成就。
万神庙:新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万神庙平面是圆型的,穹顶直径达43.3m,顶端高度也是43.3m。
穹顶象征天宇。
中间开一个圆洞,从中射进来的柔和的漫射光,照亮空旷的内部,有一种宗教的宁谧气息。
《建筑十书》的名词解释:公元前20年完稿。
书分十卷,主要有:建筑师的修养与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庙宇、公共建筑物和住宅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的性质、生产和使用,建筑构造做法,施工和操作,装修,水文和供水,施工机械和设备等等,内容十分完善,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第3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一、爱琴文化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爱琴文化产生于古希腊文化前期。
爱琴海沿岸地区和岛屿,在公元前三千年时曾经出现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其中心先后在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二、爱琴文化的建筑1.克里特岛的建筑(1)社会历史状况①经济发达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克里特的手工业和航海业很发达,从事海盗活动,比较富有。
②城市发达克里特岛有90~100座城,最重要的是克诺索斯城,称为众城之城。
③宗教衰弱文化中宗教因素很少。
(2)建筑①性质世俗性,没有神庙。
②类型住宅、宫殿、别墅、旅舍、公共浴室、作坊等。
③代表性建筑a.克诺索斯宫殿第一,位于丘阜上,内部空间复杂。
第二,以长方形院子为中心,小天井和周围房间自成一组。
第三,房屋开敞,房屋布局采用正厅形制。
第四,宫殿大院的西侧是仪典性部分。
第五,宫殿大门形制是在中央工字型横墙上开门洞。
第六,出现最早的露天剧场遗迹。
b.费斯特宫殿第一,墙的下部用乱石砌,以上用土坯。
第二,土坯墙面露出木骨架,涂成深红色。
c.特征第一,内部空间不大不高,尺度亲切,风格平易,形式玲珑轻巧,变化突兀。
第二,宫殿内部富有装饰。
第三,纹样以植物花叶为主要题材,壁画题材多样。
第四,宫殿里广泛使用小巧的木质圆柱。
(1)城市布局迈锡尼卫城坐落在高地上,卫城外围一道石墙。
(2)建筑①宫殿中心是正厅,正厅是独栋,四周是杂乱的建筑物。
②迈锡尼卫城a.城墙有狮子门,门上过梁中央厚约90cm,两端渐薄。
b.门上有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承重。
c.叠涩券里填石板,浮雕一对狮子,保护中央柱。
③阿特鲁斯墓a.墓室前有长达35m的羡道。
b.墓室呈圆形,直径14.5m,用叠涩的穹顶覆盖。
c.墓室内壁贴铜皮,节点用黄金的团花装饰。
3.克里特和迈锡尼建筑的比较(1)不同点①迈锡尼建筑粗犷雄健,克里特建筑纤秀华丽。
②迈锡尼建筑具有极强的防御性,克里特建筑毫不设防。
①宫殿建筑群的布局以正室为核心。
②以分散的院落通风采光。
希腊文化遗产克里特岛的迈锡尼文明遗迹希腊文化遗产:克里特岛的迈锡尼文明遗迹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是希腊的最大岛屿。
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保存着令人叹为观止的迈锡尼文明遗迹,这是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克里特岛上的迈锡尼文明遗迹,以及它们在希腊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1. 克里特岛及其历史背景克里特岛是希腊最大的岛屿,也是希腊历史最悠久、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在迈锡尼文明出现之前的青铜时代,克里特岛上就存在着先进的文明,例如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岛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中心,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
2. 迈锡尼文明的兴起迈锡尼文明是公元前14至12世纪在希腊克里特岛兴起的文明。
它取名自关键遗址——迈锡尼城堡,这座城堡建于一座山顶上,控制着克里特岛的东部地区。
迈锡尼文明是克里特岛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希腊古代文明的奠基石之一。
3. 迈锡尼文明的特点及遗迹迈锡尼文明以其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强大的武力闻名。
迈锡尼城堡是该文明最重要的遗迹之一,其建筑结构精巧,由巨大的石头组成,城墙高达6米,并有多重防御系统。
此外,迈锡尼城堡的宫殿、寺庙以及壁画都展示了迈锡尼文明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水平。
这些遗迹的保护和保养对于研究迈锡尼文明和了解希腊古代文化至关重要。
4. 迈锡尼文明的历史贡献迈锡尼文明的出现对希腊古代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迈锡尼人以其军事与商业实力崛起,建立起一个繁荣的城邦网络,也促进了希腊东西部文化的交流。
迈锡尼文明还对后来的古希腊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希腊语言、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
5. 迈锡尼文明的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迈锡尼文明的遗迹,希腊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和规定,限制了游客的参观和接触,并采取了措施修复和保养这些古迹。
同时,希腊政府还与国际组织和学者合作,进行研究和保育工作,以确保迈锡尼文明能够得到传承并为后人所了解。
6. 克里特岛文化遗产的意义克里特岛上的迈锡尼文明遗迹无疑是希腊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