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0种特色小吃ppt
- 格式:ppt
- 大小:6.37 MB
- 文档页数:7
上海( Shanghai) 排名前50味的特色美食6301收集网络资料编制2013/12/061.南翔小笼——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鲜、形美著称。
起始于清代同治,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对于小笼而言,自然新鲜的汁水是其精髓。
吃小笼可先在底边上咬破一小口,吮吸两口汁水,然后将小笼入口咀嚼品味,如此既可尽享美味不至浪费,也可防止汁水溢出,弄脏衣物。
有口诀这样唱到:“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
”2. 上海生煎包——上海生煎包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其特点为:皮酥、汁浓、肉香、精巧。
轻咬一口,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
由于上海人习惯称“包子”为“馒头”,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称为生煎馒头。
3. 大饼油条——上海四大金刚之一和之二。
一根油条一折为二,放在大饼中央;再把大饼对叠,油条就成了馅。
小时候,早饭有油条蘸蘸酱油是改善的浇头。
听父辈们说,如果每天早上都是一副大饼油条,再加一碗淡浆或者是甜浆,那就“资产”得一塌糊涂。
每天早饭有“四大金刚”,曾是那时一个小康的理想。
4. 咸豆浆——上海四大金刚之一。
咸浆里有油条片、榨菜末、虾皮、葱花——过去还有紫菜,加一小匙兑了一点醋的鲜酱油。
豆浆煮得烫嘴,加上高冲而下的姿势,碗里的咸浆就会起花。
喝起来不光味道鲜美,而且赏心悦目。
5. 粢饭——上海四大金刚之一。
用粢饭包热油条捏紧,或可加其他配料,如:榨菜等,热吃甚美,且经济实惠。
用糯米蒸制成饭,裹油条包捏而成。
特点软、韧、脆,边吃边捏,别具风味。
6. 包脚布——所谓“包脚布”,就是鸡蛋饼夹油条,里面再加甜面酱抑或辣椒酱、适量的榨菜、香菜,包起来象旧时的铅笔盒一样,是上海街头的经典小吃。
7. 锅贴——追根溯源,锅贴可算饺子的堂弟,但人家锅贴是坚持生胚下锅,不光用油,还要用水,洗桑那一般“蒸腾”几个来回才成为熟物,所以锅贴吃到嘴里皮子有股僵感。
在上海,要吃到口味正宗的锅贴一定得拜访那些藏匿于街角、弄堂口的点心铺,他们通常很专心,只贩卖一两种食物。
上海特色小吃1、南翔小笼包南翔小笼包又叫南翔小笼馒头,是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的传统名吃,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鲜、形美著称,是上海深受国内外顾客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
南翔小笼的馅心是夹心腿肉作成肉酱,仅撒少许姜末和肉皮冻、盐、酱油、糖和水调制而成,皮是用不发酵的精面粉制作而成的。
蒸熟后的小笼包,小巧玲珑,形似宝塔,呈半透明状,晶莹透黄,一咬一包汤,满口生津,滋味鲜美。
南翔小笼包及其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还成功入选全国传统面食制作技艺。
南翔小笼包更是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上海榜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还被中国旅游协会评为"中国金牌旅游小吃"。
2、上海生煎包上海生煎包简称为生煎,又称生煎馒头,是流行于上海的一种地方传统小吃,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上海著名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
上海生煎包外皮底部煎得金黄色,上半部撒了一些芝麻、香葱。
闻起来香香的,咬一口满嘴汤汁,颇受上海人喜爱。
成品面白,软而松,肉馅鲜嫩,中有卤汁,咬嚼时有芝麻及葱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
上海生煎包更是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上海榜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
3、上海蟹壳黄上海蟹壳黄是上海市风味小吃之一,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其特点是形似蟹壳,色呈金黄,油多不腻,香脆酥松,糖馅甜醇,咸馅味鲜。
它采用油酥面加酵面制坯,做成扁圆形饼,饼面粘上一层芝麻,贴在炉壁上经烘制而成。
馅料有咸有甜,咸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
因饼形似蟹壳,熟后色泽如蟹壳背一样深红,所以称为"蟹壳黄"。
上海蟹壳黄以上海萝春阁和吴苑饼家烹制的蟹壳黄比较出名。
上海蟹壳黄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上海榜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
4、素菜包素菜包是上海地区特色传统小吃之一,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以面粉为制作主料,素菜包的烹饪技巧以蒸菜为主,是用精白面粉作皮,馅心则是用青菜、面筋、冬菇、冬笋、五香豆腐干剁碎后配以香油、糖等调味品制成。
上海美食简介上海美食如下:一、水晶虾仁水晶虾仁是一道传统名菜,属于沪菜。
曾被评为“上海第一名菜”。
奇香四溢,晶莹剔透,赛如明珠。
主料有虾和鸡蛋。
清炒虾仁不加任何配料,满满一盘虾仁,鲜明透亮,而且软中带脆。
40年代上海静安宾馆名厨从粤、闽菜引来清炒虾仁”,并在烹饪技艺上进行改革创新,加之选料上乘,制作严格,风味独树一帜。
“水晶虾仁”上席,奇香四溢,晶莹剔透,赛如明珠。
难怪静安宾馆每年光虾仁就要吃掉十几吨呢。
二、松江鲈鱼久负盛名的上海松江鲈鱼,沪菜经典名菜,其味鲜美,其肉细嫩,再加上特殊的烹饪技艺,历来被视为上乘珍馐。
据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松江鲈鱼之后,封它为“江南第一鱼",从此松江府年年向朝廷进贡。
被视为“鱼中珍品”。
三、上海生煎包上海生煎包是流行于上海的一种地方传统小吃,简称为生煎,上海生煎包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其特点为由于上海人习惯称“包子”为慢头”,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称为生煎馒头。
上海生煎包外皮底部煎得金黄色,上半部撒了一些芝麻、香葱。
闻起来香香的,咬一口满嘴汤汁,颇受上海人喜爱。
成品面白,软而松,肉馅鲜嫩,有卤汁,咬嚼时有芝麻及葱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
四、八宝鸭八宝鸭是上海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属于沪菜苏菜。
但以上海城隍庙上海老饭店烹制的为最佳,故被美食家誉为席上一绝而驰名中外。
八宝鸭是用带骨鸭开背,填入配料,扣在大碗里,封以玻璃纸蒸熟,鸭形丰腴饱满,原汁突出,出笼时再浇上用蒸鸭原卤调制的虾仁和豆,满堂皆香。
五、上海红烧肉上海红烧肉是一道上海本帮菜经典美食,由五花肉、酱油、酒、糖等材料制作而成。
上海人做红烧菜的统一特征是:“一手酱油瓶,一手糖罐头”。
上海红烧肉带有浓油赤酱、丝丝甜味的红烧肉,简直把本帮菜的特色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这道菜能体现出浓油赤酱的特色,靠伙候功夫,可以做出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甜而不粘、浓而不咸的味道来,是本帮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菜色之一。
第一课:上海民间小吃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收集、品尝各种上海小吃,提高对老上海饮食文化的认识。
2、培养学生热爱上海的情感。
教具准备:1、准备各种上海名小吃的图片及介绍。
2、学生准备简单的小吃、上网查找的资料等。
教学时间:1.5课时。
教学过程:一、简介上海小吃的特点:1、上海小吃特点是品种繁多,兼具南北风味;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应节适令,因时更变;供应方便灵活。
2、学生品尝常见的传统小吃—油条、粢饭糕、豆浆,并交流感受。
二、了解上海的“十大”著名小吃:1、蟹壳黄:蟹壳黄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
蟹壳黄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圆形小饼,外沾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
此饼味美咸甜适口,皮酥香脆。
有人写诗赞它“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
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
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
2、排骨年糕: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历史。
排骨年糕选用常州、无锡等地的猪脊骨肉,用酱油腌渍后,再放入用酱油、油、糖、葱姜末、酒等混合的油锅中氽,氽至色呈紫红、肉质鲜嫩、味道浓香时取出。
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煮熟后,放在石臼里用榔头反复捶打,待捶打至米已无整粒后取出,每500克切20根,每根里裹一小块已经氽过的排骨,再入酱汁油锅中煮氽,吃时,洒上五香粉,则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十分可口;“鲜得来”的排骨年糕是将面粉、菱粉、五香粉、鸡蛋放在一起搅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
这种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
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与红酱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酱,浇上辣椒酱即可。
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
3、生煎馒头:生煎馒头是上海的特色风味小吃。
这种小吃是以发酵后的精白面粉作皮,用熟鸡脯肉丁、猪夹心肉末和肉皮冻加香油等多种调料作成馅心。
包捏好的馒头尖上还要蘸上葱花和芝麻,表层刷上素油,放入油锅中煎熟。
该品形态饱满,上半部有黄澄澄的芝麻和碧绿的葱花,松软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