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16
《行政领导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
2.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关系、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体。
3.决策树:“决策树”法就是把决策过程用树状图来表示。
它的分析步骤是:①绘制决策树图;(4)计算收益期待值。
计算各状态结点的收益值,将各分枝的收益值(或损失值)分别乘以各概率枝上的概率,最后将这些值相加,求出状态结点的期待收益值。
4.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1.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大约有(A )的知识是在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
A.90% B.70% C.60% D.50%2.领导者素质在内外环境与矛盾的共同作用下,会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走向( C )。
A.正方向B.负方向C.正负两种方向D.不分正负方向3.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 A )。
A.梅奥B.马斯洛C.弗洛伊德D.赫茨伯格4.缩小应有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而制定的总体设想是(A )。
A.决策目标B.方案选择C.发现问题D.备选方案5.不属于渐进决策模型的特点有(D )。
A.渐进主义B.积小变大C.稳中求变D.最佳原则6.按决策问题的出现概率分类有(A )。
A.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B.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D.程序性决策和宏观决策7.人力资源区别于物质资源的根本所在是由于它的(D )。
A.开发性B.增值性C.时效性D.能动性8.提出公平理论的人是(A )。
A.亚当斯B.杜拉德C.弗洛姆D.洛克9.( C )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A.职位B.组织C.权力D.权利10有效预防和避免危机事件的方法是( A )。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参考答案公共行政学作业1一、名词解释1、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是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关。
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 )。
A.普耳B.斯密C.欧文D.斯图亚特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A )。
A.里格斯B.古立克C.德鲁克D.高斯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4.公共行政环境的( D )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A.约束性B.复杂性C.不稳定性D.特殊性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C )。
A.前资本主义B.由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D.当代资本主义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
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制7.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 C )。
A.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 A )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行政领导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1、柔性领导。
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2、不充分授权。
也称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3、矩阵式。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4、文化生态学。
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
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1.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 B )。
A.民本思想B.人本思想C.谋断分离的思想D.重视纳谏的思想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 C )。
A.经济力B.外交力C.领导力D.军事力3.在(D )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A.原始社会B.转型社会 C.现代社会D.传统社会4.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 A )组织结构。
A.直线式B.职能式C.混合式D.矩阵式5.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D )。
A.集权制与分权制 B.完整制与分离制C.层次制与职能制D.一长制与委员会制6.任务结构是指( D )。
A.任务的明确程度B.对任务的负责程度C.任务的执行程序和方法D.任务的明确程度和对任务的负责程度7.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C)。
A.精神文化B.制度文化C.物质文化D.历史文化8.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B)。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作业形成性考核1_0001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演变而来的。
A. 稳定性2. 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C. 农业社会3. 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政府职能4. 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的地方政府。
C. 德国5. 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
D. 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6. 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B. 价值观7.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A. 高斯8. 在我国,( )是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D. 为人民服务9. 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体制。
D. 自治体地方政府10. 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B. 亚里士多德11. 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C. 垄断资本主义12. 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
D.2913. 美国早期的政治家和政治学家主张政治与()分离,这是公共行政学产生的主要推动力。
D. 行政14. 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D. 上述三者,即ABC15. 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
A. 自由资本主义16. 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上。
C. 非赢利性17. 公共行政环境的()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上。
D 特殊性18. 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 英国19.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D. 泰勒20 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
B. 公共性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参照答案(1-4)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名词解释1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法律或原则划分政府组织形式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设置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且净盈余不得分派,由志愿人员构成,实行自我管理,独立,公共或民间性质组织团体3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和社会目,通过多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4公文管理: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一种完整周期中,以特定措施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能行为或过程二、单项选择题1-5 C;A;A;B;C 6-10 A;C;A;B;A三、多选题1-5 BCDE;BCDE;AD;ABCDE;ABCDE四、简答题1,公共行政环境特殊性重要表目前哪些方面答:(1)公共行政环境特殊性首先表目前多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差异性上多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老式,宗教信奉和风俗习惯差异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老式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2)这种特殊性还表目前一种国家不一样地区公共行政环境差异这些差异重要表目前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奉,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下等方面2,简述机能制长处和缺陷答: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一样职能目划分为不一样职能部门组织类型(1)机能制长处是:①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管理职能②专业分工,有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③分权管理,有助于调动专业人员工作积极性(2)机能制缺陷是:①职能分化过多,会导致政府机构过多,因而会导致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后果②分工过细,会导致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后果五、论述题1,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就必须对界定政府在社会中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答:要实现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就必须对确定政府在社会中角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处理好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关系(1)对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是政治学关键问题,也是公共行政学研究重要问题管理目和宗旨都是为社会服务,任何背离这一主线价值政府行为都必然减弱政府合法性因此,政府在社会中作用应当定位在除了政府必须行使政治统治职能之外,社会管理职能是有程度,政府只管理社会依托自身力量无法处理社会事务,而那些但凡社会可以进行自我管理领域,政府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管这就规定政府不能垄断所有社会权力,不能包揽所有社会事务,必须分权给社会,否则政府就会既管不了,管不好(2)对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是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重要内容政府与市场在各自领域所起作用是不能互相替代市场是以利润为基础,它在资源配置方面优于政府;政府是以权力为基础,它在规范市场和公平方面优于市场政府对市场管理是依法管理,是宏观控制和间接管理,是按市场规律进行管理,是低程度干预同步,政府必须弥补市场失效,不能常常用行政手段去干预市场,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也许建立起来(3)对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规定企业作为独立法人资格进入市场,面对剧烈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有灵活应变能力,要有自主权和自决权政府除了管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外,其他权力都应当偿还给企业政府与企业分开,政府不再饰演企业经营者角色,有助于廉政建设政府一般不直接从事以获利为目生产经营活动,由于行政权力进入市场是没有竞争对手,必然导致垄断(4)对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关系事业单位是我国比较特殊现象,这些年来,政府对它们进行了改革在我国除了保证基础教育和基础科学研究之外,其他都可以走入市场事业单位面临老大难问题是单位制就是单位办社会目前必须进行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伴随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这些问题将会逐渐得到处理(5)对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关系这里所说社会组织是指除了企事业单位之外其他社会组织在改革开放之后,此类社会组织发展很快,在社会中作用也越来越大,可以减轻政府承担许多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社会事务都由它们承担它们是社会自组,自助,自理组织尤其是社会中介组织,起着沟通与桥梁作用既减轻了政府承担,又以便了公众政府放手让中介组织承担某些社会责任这些社会组织虽经授权有行政管理职能,但它们并不是政府,也不是变相政府(6)对处理政府与公民关系在任何社会中,政府为公民提供服务,公民离不开政府尤其是现代社会,许多事情公民更无法离开政府,必须靠政府予以处理或予以协助但政府对公民责任是有限,不能像在全能政府条件下,政府包揽一切事务,政府必须挣脱那些不应当由其管理而应当由公民自理事情,只有那些确实依托自身力量不能处理,不能自理自立,政府应当予以协助政府不能对公民负责一切,公民也不能事事依赖政府责任有限,公民必须自立自理2,怎样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答: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法律地位和担任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前提另一方面,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权力,它是行政职位所具有一种由法律规定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必要根据第三,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处在一定职位,具有一定职权,就要承担国家所委托一定工作任务,并对国家负有责任,这就是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责任作为领导者,责任是第一位,权力是第二位,权力是尽责手段,责任才是行政领导真正属性行政领导者决不仅仅是掌权者,管人者,而首先要对自己本职工作负责,忠实于自己责任,以工作成绩和奉献表明自己责任心,表明自己对工作胜任,否则,就不是一种称职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完毕工作任务,也是对国家应当承担一种义务,对失职,失职和不称职行政领导者要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必要处理,在行政领导者中树立起责任观念公共行政学作业2答案一、案例分析答:1重庆市政府通过《暂行措施》实行官员问责制度内容,重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行政工作责任行政领导者行政工作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自己岗位责任即行政领导者担任某一职务所应承担义务和应尽责任行政领导工作责任详细内容有:(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决定;(2)主持制定当地区,本部门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重大问题;(4)对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2行政领导者责任重要有如下几种方面:(1)政治责任政治责任一般是由直接或间接选举行政首长对国家宪法和立法机关以及对公众负责任(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违反或触犯有关法律所形成责任,根据所导致后果轻重不一样,受到法律惩罚与制裁这是行政主体与管理对象发生法律关系(3)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务时,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所形成责任行政责任是一种管理责任(4)道德责任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守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假如违反了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将受到处分在案例中,所欠缺是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政治责任即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因违反特定政治义务或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导致政治上否认性后果,以及所应受到训斥和制裁法律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因违反法律规范所应承担法律后果或应负责任3增强官员责任心;增进干部作风转变;增进政府依法行政;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陋习;有助于整肃吏治等(开放性问题)二、答:“学而优则仕”,在孔子时代,只是儒家一种政治口号,它所代表是儒家内圣外王政治理想《论语·子张》有语:“学而优则仕”在许多国人看来,做公务员就是入仕;去创业则是从商概言之,假如说西方国家人们观念是”学而优则商”,我们不少人则仍是“学而优则仕”其中区别,值得深思作一种不尽恰当辨别,假如把优秀分子多集中在政界或社会管理部门社会称为“政治精英社会”话,那么,优秀分子大都集中在商界和经济管理领域社会就可以称为“经济精英社会”了一般地说,当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时,维持一种强有力政治统治力量以保证社会稳定是最为重要而当商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后来,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多元化将使政治主导一切必要性日益减少因此“政治精英社会”往往是与老式农耕社会相适应,而“经济精英社会”只能是商品经济发到达一定程度后才也许出现伴随老式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社会稳定基础自然地要由政治稳定向经济稳定转移,社会管理重要任务也必然要由政治管理向经济管理演化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构造深刻变动,人民生活日益多元,创业机会日益增长不过为何还会出现“学而优则仕”热潮这既阐明中国老式文化价值观影响之深,更阐明了目前我国企业家创业环境还不容乐观操作手续啰嗦,技术设施不先进,法律金融环境不完备等等都成为创业者“拦路虎”另首先,公务员“高含金量”有越来越趋高之势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务员在获取公共信息资源,话语权,工资外福利待遇等方面机会更大,而他们需要承担风险却是相对较低于是,竞考公务员被许多人认为是“最优选择”,“考公务员热”涌动也就局限性为奇了一国竞争力高下区别,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来讲,往往就在于社会中最优秀人做事不一样样竞争力相对强,是由于它有一种好制度环境,使得社会中最优秀人去创业;而竞争力相对弱,往往是最优秀人都挤着往做官路上奔,社会缺乏创业精神怎么让人们观念从“学而优则仕”更多地转向“学而优则商”怎样增进这个转变这是一种值得我们深思问题。
《领导学基础》形考作业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1、柔性领导: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2、不充分授权:也称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3、矩阵式: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4、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
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1.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 B )。
A.民本思想 B.人本思想 C.谋断分离的思想 D.重视纳谏的思想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 C )。
A.经济力 B.外交力 C.领导力 D.军事力3.在( D )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A.原始社会 B.转型社会 C.现代社会 D.传统社会4.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 A )组织结构。
A.直线式 B.职能式 C.混合式D.矩阵式5.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D )。
A.集权制与分权制 B.完整制与分离制C.层次制与职能制 D.一长制与委员会制6.任务结构是指( D )。
A.任务的明确程度 B.对任务的负责程度 C.任务的执行程序和方法D.任务的明确程度和对任务的负责程度7.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 C )。
A.精神文化 B.制度文化 C.物质文化D.历史文化8.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 B )。
《行政领导学》形成性考核册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经管教学部丰云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自然性影响力。
又叫非权力性影响力,源于个人自身的特点,通过潜移默化的自然过程,转化为某种动机的形式而发生作用。
2.领导行为方式。
是一种具有权威性与结果性的组织行为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是领导主体以其特定的作风、习惯、性格、态度、倾向、思想和教育素质在特定的领导环境制约下形成的、对领导客体做出反应并施加影响的基本行为方式。
3.模拟测评法。
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测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让被测评的领导者进入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要求他按照既定的条件进行模拟操作,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观察他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等,并根据这些观察的结果来评价他的领导效能。
4.虚拟政府。
是电子政务最重要的涉及精髓,是跨越时间地址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
虚拟政府是在以网络建设,政府与公民互动、垂直整合、水平整合阶段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最终得以公民为中心“一站式”和无缝的公共服务,即公民能够在网站上方便地实现所有与政府打交道的事物。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是首先提出“创新”概念的学者,他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以( C )为核心对“创新”进行了论述。
A.制度创新 B.文化创新 C.技术创新 D.文艺创新2.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概括了九个有利于创新活动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他认为其中最根本的是( C )。
A.对不同观点的容纳 B.对文化刺激的开放C.文化手段的便利 D.无差别地让所有人自由使用文化手段3.组织的公共沟通首先必须( A )。
A.分析相关利益者B.选择钉效的沟通C.及时与受众沟通D.建立沟通渠道4.领导者把自己的意图按照可以理解的方式传递给收讯者是( A )。
A.领导沟通 B.领导协调 C.领导控制 D.领导指挥5.生动活泼的领导艺术形象,一般都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 C )A.创新功能 B.反思功能 C.审美功能 D.感染效应功能6.( B )是取得领导效能的前提,是领导效能的中心线。
《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作业一(绪论~第五章)一、填空题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2000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_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二种取向是政治倾向,它产生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公共行政脱离政治的批判。
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_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
这是我国的公共行政与其他国家的公共行政的最大区别,也决定了我国公共行政的独自特点。
4、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等,其中_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5、要正确地界定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的水平。
6、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上。
7、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是英国地方政府形式。
8、中国的国务院体制是在总结我党革命根据地政权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前苏联的_部长会议制,与1954年形成的。
9、新公共行政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有依附于效率原则的技术主义倾向,甚至把效率原则当作基本价值观。
新公共行政提出许多替代与补充,其中社会公平是核心的概念。
10、传统组织是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二、名词解释1、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2、市场体制是指不经过中央指令而凭借交易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种制度。
3、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4、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是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关.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三、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C)。
A.普耳B.斯密C.欧文D.斯图亚特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A)。
A.里格斯B.古立克C.德鲁克D.高斯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
作业1一、名词解释1、柔性领导理论。
柔性领导理论认为,领导活动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思想与动机上的互动的过程,组织和社会的发展是由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推动的,而不是主要由领导者推动的。
因此,现代领导者要善于通过沟通、协调、激励等方法,依靠其非权力影响力实现下属内心的服从和认同,实现平等、理解、尊重基础上的心灵感召和互动。
2、文化。
是在人的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条件、方式、状态和结果的综合体。
3、不充分授权。
也称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4、矩阵式。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二、判断题1、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公共关系方面的专家。
(×)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军事力。
(×)3、对领导者的研究和对领导活动的研究是彼此独立,毫不相关的。
(×)4、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无关。
(×)5、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超前性原则。
(×)6、领导环境是领导活动中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集合。
(×)7、领导权力的主要内容包括权力的主体、客体和目标。
(×)8、根据在授权时所凭借的媒介的不同,可以将领导授权分为正式授权和非正式授权。
(×)9、智能式组织结构有利于高效完成临时性的重大攻关任务。
(×)10、领导体制的特征包括适应性、系统性、稳定性和灵活性。
(×)三、简答题(含辨析题)1、简述内部领导环境的内容。
答:内部领导环境的内容:(1)组织的性质与类型(2)职位权力(3)任务结构(4)领导者的特质(5)组织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6)领导关系。
请同学们在完成本毕业综合大作业之前 认真复习一下本专业的所有核心课程 然后再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 勿庸置疑 对于我们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 弄清楚行政管理这个词语的含义 至关重要 这也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甚至这个专业的第一步。
关于行政管理的定义 通过在网上的搜索 大致找到了这样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行政管理就是当官的去管老百姓的行为 另一种认为行政管理就是企业中的后勤部门、办公室等所从事的工作。
那么 行政管理到底是指什么呢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行政管理定义的理解。
___行政管理定义行政管理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
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
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 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 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 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 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行政管理职能从行政管理过程来看 它主要有四项基本职能。
计划。
包括制定计划、下达指示、作出决议、进行安排等。
组织。
把已经确定的计划和决策付诸实施。
组织活动还包括对机构的设置、调整和有效运用,对人员的选拔调配、培训和考核。
协调。
通过政策、法令和各种具体措施 不断改善和调整组织之间、人员之间、活动之间的各种关系。
使各项工作分工明确、配合密切、步调一致 以共同实现预定目标。
控制。
即监督、检查的职能。
可以通过统计资料和实时信息的分析 如人事、组织、财务等情况进行控制。
现代行政管理的含义最广义的 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执行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 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 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
狭义的 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又称为公共行政。
行政管理特点1、一切行政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权力相联系 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
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四-国开(陕西)-参
考资料
1. 行政管理学概述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公共行政及其管理问题的学科。
它研究公共行政的本质、原则、方法以及公共机构的组织与运作管理等内容。
2. 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是指政府机关和其他公共组织在行使职权和管理资源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其目的是推动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保障公众的权益。
3. 公共行政的特点
- 公共性:公共行政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存在的。
- 法律性:公共行政活动必须依法进行。
- 政治性:公共行政与政治密切相关。
- 多样性:公共行政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4. 公共行政的原则
- 合法性原则:公共行政活动必须合法合规。
- 公正性原则:公共行政活动应该公平公正。
- 效率性原则:公共行政活动应该高效经济。
- 公众参与原则:公共行政应该促进公众参与。
5. 公共行政的方法
- 规范方法: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来引导行政行为。
- 行政管理方法:通过组织、计划、领导、控制等手段来实现行政目标。
- 法律手段:通过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
- 信息技术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以上是行政管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内容,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行政组织学》作业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6次政府机构改革,请你查阅资料,把6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进行简单归纳,总字数不少于1800字。
答: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1982年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
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改革。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
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第二次政府机构改革:1988年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
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
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
改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
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第三次政府机构改革:1993年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方案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共59个,人员减少20%。
1993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
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
请认真阅读完再下载:预览的题目顺序完全和您自己的试题顺序完全相同再下载!行政管理学#形考1-0001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3309031 参考资料试卷总分:100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开始说明: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2分)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
A、自由资本主义B、前资本主义C、当代资本主义D、垄断资本主义参考答案:A2.(2分)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体制。
A、三权分立制B、民主集中制C、行政体地方政府D、自治体地方政府参考答案:D3.(2分)公共行政环境的()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上。
A、约束性B、复杂性C、不稳定性D、特殊性参考答案:D4.(2分)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A、行政权力的划分B、公共组织的设置C、政府系统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D、以上三者都是参考答案:D5.(2分)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A、工业社会B、原始社会C、农业社会D、信息社会参考答案:C6.(2分)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上。
A、公平性C、非盈利性D、普遍性参考答案:C7.(2分)美国早期的政治家和政治学家主张政治与()分离,这是公共行政学产生的主要推动力。
A、立法B、司法C、政党D、行政参考答案:D8.(2分)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的地方政府。
A、瑞士B、俄罗斯C、德国D、古巴参考答案:C9.(2分)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A、组织观念B、价值观C、道德感情D、法律意识参考答案:B10.(2分)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A、前资本主义B、自由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D、当代资本主义参考答案:C11.(2分)在我国,()是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A、丰富B、效率C、公平D、为人民服务参考答案:D12.(2分)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演变而来的.A、稳定性B、继承性D、系统性参考答案:A13.(2分)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作业一(绪论~第五章)一、填空题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2000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_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二种取向是政治倾向,它产生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公共行政脱离政治的批判。
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_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
这是我国的公共行政与其他国家的公共行政的最大区别,也决定了我国公共行政的独自特点。
4、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等,其中_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5、要正确地界定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的水平。
6、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上。
7、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是英国地方政府形式。
8、中国的国务院体制是在总结我党革命根据地政权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前苏联的_部长会议制,与1954年形成的。
9、新公共行政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有依附于效率原则的技术主义倾向,甚至把效率原则当作基本价值观。
新公共行政提出许多替代与补充,其中社会公平是核心的概念。
10、传统组织是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二、名词解释1、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2、市场体制是指不经过中央指令而凭借交易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种制度。
3、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4、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是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关.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A.执行国际经济政策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C.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D.提高经济效率E.改善收入分配3、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AD)。
A.墨西哥B.德国C.新加坡D.埃及E.丹麦4、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ABCDE)。
A.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B.监督市场C.监督政府D.中介作用E.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5、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ACE)三种权力。
A.立法B.监察C.行政D.考试E.司法五、简答题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
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
(2)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
2、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
答: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1)机能制的优点是:①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
②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
③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机能制的缺陷是:①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因而会造成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后果。
②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的后果。
六、论述题1、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答:要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就必须正确确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管理的目的和宗旨都是为社会服务,任何背离这一根本价值的政府行为都必然削弱政府的合法性。
因此,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应当定位在除了政府必须行使政治统治职能之外,社会管理职能是有限度的,政府只管理社会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社会事务,而那些凡是社会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的领域,政府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管。
这就要求政府不能垄断所有的社会权力,不能包揽所有的社会事务,必须分权给社会,否则政府就会既管不了,也管不好。
(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
政府与市场在各自领域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市场是以利润为基础的,它在资源配置方面优于政府;政府是以权力为基础的,它在规范市场和公平方面优于市场。
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是依法管理,是宏观控制和间接管理,是按市场规律进行管理,是低限度的干预。
同时,政府必须弥补市场的失效,不能经常用行政手段去干预市场,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求企业作为独立法人资格进入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要有自主权和自决权。
政府除了管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之外,其他的权力都应该归还给企业。
政府与企业分开,政府不再扮演企业经营者的角色,有利于廉政建设。
政府一般不直接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生产经营活动,因为行政权力进入市场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必然造成垄断。
(4)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
事业单位是我国比较特殊的现象,这些年来,政府对它们进行了改革。
在我国除了确保基础教育和基础科学研究之外,其余的都可以走入市场。
事业单位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是单位制。
就是单位办社会。
现在必须进行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5)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社会组织是指除了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
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类社会组织发展很快,在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能够减轻政府的负担。
许多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事务都由它们承担。
它们是社会自组、自助、自理的组织。
尤其是社会中介组织,起着沟通与桥梁的作用。
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方便了公众。
政府放手让中介组织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这些社会组织虽经授权有行政管理职能,但它们并不是政府,也不是变相的政府。
(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在任何社会中,政府为公民提供服务,公民离不开政府。
尤其是现代社会,许多事情公民更无法离开政府,必须靠政府予以解决或给予帮助。
但政府对公民的责任是有限的,不能像在全能政府条件下,政府包揽一切事务,政府必须摆脱那些不应该由其管理的而应该由公民自理的事情,只有那些确实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不能自理自立的,政府应该给予帮助。
政府不能对公民负责一切,公民也不能事事依赖政府。
政府责任有限,公民必须自立自理。
2、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答:公共组织的作用主要在以下方面:第一,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第二,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第三,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第四,政府是国民经济的政策制旋定者和协调者.第五,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作业二(第六章~第十章)一、填空题1、在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布莱克和莫顿于1964年提出了_领导方格图理论。
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将__四方图理论和不成熟-成熟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三维空间的领导模型。
3、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个序列。
4、在我国,实行地区回避的主要是__县级以下的地方人民政府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5、行政机关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它包括文件资料、电文、手稿、传真、照片、画片、音像制品、技术图纸等,其中___文字档案是其主要形式。
6、办公室自动化系统有事务处理层办公自动化系统、__管理信息层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决策支持层办公自动化系统三个功能层次构成。
7、对行政决策权的合法性的监督一般由_立法机关进行。
8、行政执行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9、___确定控制标准是行政控制过程的起点。
10、评价总结包括撰写评估报告和总结评估工作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名词解释1. 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的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2. 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的提出解除与其所服务的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的制度。
,`.a8B,c-_+@ 3. 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4. 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作出决定的过程。
三、单项选择题1、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A)的核心内容。
A.行政道德B.社会公德C.职业道德D.社会行为规范2、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B)。
A.归属权B.决策权力C.合法权力D.奖惩权力3、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于(A)类型。
A.部外制B.部内制C.折中制D.当统一领导制4、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B)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法B.美C.中D.英5、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C)。
A.选任制B.考任制C.委任制D.聘任制6、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D)。
A.法国B.美国C.中国D.英国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D)。
A.积极方案B.追踪方案C.应变方案D.临时方案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D)。
A.信息支持系统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C.专家咨询系统D.领导决策系统9、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D)。
A.明确评估目的B.选择评估标准C.培训工作人员D.确定评估对象1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A)。
A.横向沟通B.纵向沟通C.无反馈沟通D.网上沟通四、多项选择题1、美国学者西拉吉和华莱士提出领导者除应具有身体特点特质外,还应具备(ABCDE)等特质。
A.社会背景B.智力C.个性D.任务定向E.社会技能2、我国国家公务员调配的基本形式是(ABCD)。
A调任 B.转任 C.轮换 D.挂职锻炼 E.借用3、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程序应注意的环节有(ABCDE)。
A.计划安排工作B.组织实施工作C.协调控制工作D.检查总结工作E.奖惩教育工作4、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AB)。
A.程序性决策B.非程序性决策C.理性决策D.科学决策E.直觉决策5、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