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量表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执教者资料课题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观察者资料观察中心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观察记录学生表现评分备注1. 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 52. 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昂? 53. 有否倾听老师的讲课,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54. 有否倾听同学的发言,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45.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56.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47.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48.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5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510. 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511.12.评价与建议在梅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活动积极进取,良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学生学习主动,对课程很感兴趣,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时,出现吵吵闹闹、课堂气氛嘈杂甚至失控的现象是难免的,但有两点原则必须把握好:一是吵闹的东西必须是讨论话题相关的,二是吵闹要不影响别人和教学进程。
违反了这两个原则,教师就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课堂观察量表二(教师行为等级量表)执教者资料课题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观察者资料梁帅观察中心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观察记录视角评分备注1. 能否有效调控学习气氛 52. 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3. 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54. 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呈现是否合理,效果怎么样?55. 是否指导学生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否有效?56. 是否倾听学生发言,是否作出即评价? 57. 能否通过恰当问题(如评价等)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58. 媒体(板书, 课件等)呈现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49. 教态是否自然,沉稳、愉快? 510. 教学机智表现如何 511.12.评价与建议梅老师个人教学素质很棒,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适合新课堂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观课报告1苏芬教学过程:一、信息发布,感知百分数(6分钟)在课的起始环节,梅老师的导课简单清晰、干净利落,通过生活中的另一种数,直接将学生引入本节课来“大家有兴趣去了解下吗?”然后通过出示图片,准备好的百分数,老师读,然后找学生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后,揭示本课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紧接着与学生互动,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数吗,直接将问题交予学生,同时与学生实现了互换,主导老师和主体的互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找到的一些数,很好的将学生以前关于这部分的内容实现了整合,而且也很好的帮助老师掌握学生的知识经验。
二、质疑问难,明确学习目标(3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梅老师让学生自己提问“同学们想知道有关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通过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的是主体想知道的信息,并且教师在学生没有说出两者之间的区别时,教师恰当的提出区别,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展现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
三、自学释疑,达成共识(12分钟)此环节学生用自学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始打开课本,让学生融入课本中去寻找本课的重点,难点,想要了解的知识,我们需要解决的知识,然后通过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讨论重点问题,紧接着老师带领大家释疑解答,通过每组选取一个问题来重点讨论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梅老师加以引导各个问题,并且不流于形式,不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顺序去学习,非常好。
并且在谈到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不同时,通过一组课件,及其简单明了的将二者之间的区别通过学生的整理很明确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四、检查学习,加深理解(10分钟)练习设计层次清晰,可操作性强,考查本课的重点学习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观察记录: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时间:8.20地点:云龙报告厅观察者资料:XXX,6岁,3年教龄,XXX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研究方式的转变——自主研究、探究研究、合作研究观察中心:1单位评分项:1、研究兴趣是否浓厚。
2、研究情绪是否高昂。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对教师态度。
5、能否在研究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6、积极思考,深入探询。
7、合作研究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研究需要。
8、研究中,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9、研究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10、研究中,能否反思自己的研究行为,调整研究策略。
评分: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好,1分。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师行为等级量表)时间:8.20地点:云龙报告厅观察者资料:XXX,6岁,3年教龄,XXX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学生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评分项:1、教学态度是否沉稳、愉快。
2、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3、对教室秩序的管理是否到位。
4、研究前是否就研究目标与方法与学生讨论。
5、能否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有效调控研究气氛。
6、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7、对学生反应的注意。
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
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研究主题的深入思考。
10、能否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与学生平等交流。
视角得分: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好:1分。
课堂教学观察表三(师生互动等级量表)时间:8.20地点:云龙报告厅观察者资料:XXX,6岁,3年教龄,XXX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互动的转变——以问题推进互动,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
评分项:A、教师提问类型:1、描述性问题;2、判断性问题;3、论证性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执教者资料课题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观察者资料观察中心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观察记录学生表现评分备注1. 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 52. 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昂? 53. 有否倾听老师的讲课,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54. 有否倾听同学的发言,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45.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56.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47.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48.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5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510. 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511.12.评价与建议在梅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活动积极进取,良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学生学习主动,对课程很感兴趣,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时,出现吵吵闹闹、课堂气氛嘈杂甚至失控的现象是难免的,但有两点原则必须把握好:一是吵闹的东西必须是讨论话题相关的,二是吵闹要不影响别人和教学进程。
违反了这两个原则,教师就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课堂观察量表二(教师行为等级量表)执教者资料课题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观察者资料梁帅观察中心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观察记录视角评分备注1. 能否有效调控学习气氛 52. 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3. 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54. 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呈现是否合理,效果怎么样?55. 是否指导学生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否有效?56. 是否倾听学生发言,是否作出即评价? 57. 能否通过恰当问题(如评价等)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58. 媒体(板书, 课件等)呈现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49. 教态是否自然,沉稳、愉快? 510. 教学机智表现如何 511.12.评价与建议梅老师个人教学素质很棒,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适合新课堂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好,1分。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师行为等级量表)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课堂教学观察表三(师生互动等级量表)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课堂教学观察表四(资源应用)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课堂教学观察表五(学生活动记录表)
专业技术参考资料。
课堂教学观察量表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师生互动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观察表三(教学结构记录)
说明:
1.使用本记录单请事先准备好计时工具。
“课堂环节”主要记录一节课中大
的板块,“具体内容”指各板块中的具体指向。
本表中不够记录的条目可以自行增加。
2.本记录由1人完成,除了填写下表外,并记下各个环节转换的承接语附后。
课题:授课人:授课时间:
课堂教学观察表四(教学活动转换记录)说明:
1.把课堂中发生的教学活动分为四类:教师讲授(A)、师生交流(B)、
学生合作(C)、学生独立思考(D)。
按照教学展开过程,对各种教学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每种活动的持续时间加以记录。
2.在得到一系列A-C-B-A-D-B….后,有两种观察办法:①结合教学内容观
察各种活动发生和转换的频率;②对每种活动的内容在时间上进行累加,观察本课主要采用了何种教学活动形式。
3.使用本记录单请事先准备好计时工具,由1人完成。
课题:授课人:授课时间:。
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分配观察量表执教教师工作单位执教课题走进商场--观察物体观察者工作单位观课维度教学环节的设计观察中心整节课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有利于模型思想的渗透主要教学环节时间分配环节描述简评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四、课堂总结备注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表(二)观察时间观察者执教教师课题观察角度行为评价观察环节课堂参与度情景导入探究新知反馈练习积极人数平淡人数被动人数自主学习行为表现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热烈人数认真人数自信人数消极人数学习效果掌握计算方法拓展应用学生收获目标达成度达成目标人数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有效性观察量表(三)执教者姓名单位课题观课者姓名单位观课维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观察中心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否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观察记录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有效性备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独立解决初步感知三、观察比较猜测验证四、分析概括总结规律五、巩固拓展应用规律六、课堂总结回顾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观察表(四)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授课人:记录人:时间:教学环节提出问题问题来源解决途径主体问题记录价值度学生教师观察操作想象其他独立互助教师A B C观察操作想象其他讲解演示活动导入1 2探究新知123,4应用1 2 3合计()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