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地理 选择性必修三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18
2024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练习题第三章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2023·辽宁大连期末]一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而太平洋南部的岛国图瓦卢,却因海平面上升而即将被淹没,计划举国搬迁。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图瓦卢国家安全的环境问题是()A.全球变暖B.海洋灾害C.环境污染D.生态退化2.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图瓦卢国家安全的途径是()A.造成财产损失B.损害环境服务功能C.触发军事冲突D.导致疾病传播下图是我国某年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从图中看出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Ⅴ类水质B.Ⅲ类水质C.Ⅱ类水质D.Ⅰ类水质4.下列我国的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最严重,构成环境安全问题的是()A.海河B.澜沧江C.塔里木河D.松花江下图为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①位于城市密集区②气温年较差大③降水集中④植被破坏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对长江、黄河流域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A.①③B.②④C.③⑤D.④⑤[2023·浙江绍兴期末]环境安全有双重属性: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环境安全问题及环境安全风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影响国家安全的环境安全问题发生概率小B.一国的环境安全问题只可能产生于本国C.环境安全风险与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有关D.环境安全风险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抵抗能力有关8.下列不属于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的是()A.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国家安全B.成为能源安全问题的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C.通过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D.成为军事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影响国家安全不同环境安全问题发展演变过程不同。
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环境安全问题1.(原创)下列事件或现象中说明环境安全的是( )A.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B.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C.动植物种群大量灭亡D.人们对森林的采育结合2.(原创)下列关于环境安全临界值,说法合理的是( )A.其数值是固定不变的B.因不同需求而变化C.越过临界值后不会恢复D.任何临界值都可以量化读我国地表水质状况及各主体安全用水范围图,回答下面两题。
3.(原创)图中安全用水范围最大的是( )A.农业用水B.工业用水C.生活饮用水D.养殖用水4.(原创)图中显示的我国地表水状况不包括( )A.水质型缺水B.水污染较严重C.水资源分布不均D.因需求差异而对水质的要求不同7月16日,大连新港一艘利比里亚籍30万吨级的油轮在卸油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陆地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并引发原油泄漏。
直到7月22日,泄漏油罐才被基本堵死。
此次事故至少污染了附近50平方千米的海域,影响范围达100平方千米。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5.(原创)大连新港原油泄漏事件属于环境安全问题中的( )A.资源短缺问题B.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C.大气污染环境安全问题D.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6.(原创)该事故的主要特点有( )①短时间内危害大②污染程度小③需采取紧急响应④处理难度小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题组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干旱缺水,生态恶化,楼兰地区土地沙化严重,已经不再适宜人们生活居住,于是人们慢慢迁移,最终楼兰古城失去了往日的繁华,逐渐深埋沙漠腹地。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7.(原创)材料中导致楼兰古城消失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A.植被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气候变冷D.水资源短缺8.(原创)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是通过影响楼兰国家安全( )A.造成财产损失增大B.损害环境服务功能C.导致军事冲突加剧D.加快疾病传播速度9.下列为降低环境安全问题采取的措施中合理的有( )①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承受能力②环境安全问题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处理③在环境脆弱区加大人为干预,提高环境再生能力④增强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澳大利亚官方宣布,自7月澳大利亚进入林火季以来,高温天气和干旱是林火肆虐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环境安全问题的概念、表现及成因。
2.举例说明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途径和措施。
目标1环境安全问题1.环境安全(1)概念:又称________________,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2)表现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________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________________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________,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2.环境安全问题(1)含义: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__________不同,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2)类型环境安全问题产生原因特点影响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___________、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导致能够在____________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大多数事件的影响随着事件的结束而消失,环境重新回到安全状态。
但是,有些事件的影响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无法___________,导致环境长期处于不安全状态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______________逐步加剧导致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________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这类环境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其影响会___________3.从环境安全到国家安全4.我国主要环境安全问题主要环境安全问题内容国土安全问题国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国土资源的多少和优劣是决定一个国家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
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等,严重影响了国家安全水资源安全问题我国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且现有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河流污染由局部逐步发展到整体,由城镇发展到乡村,由地表发展到地下生态安全问题人类的生命是适宜环境的产物,当环境质量发生不良变化时,人类的健康也就相应受到影响,甚至难以生存。
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1.了解环境安全的含义及理解的两个角度。
(综合思维) 2.举例说明环境安全问题的形成及主要的表现类型。
(地理实践力)3.结合资料分析,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综合思维)一、环境安全问题1.环境安全(1)含义: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2)两个角度①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②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2.环境安全问题(1)界定: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2)主要类型①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是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污染事件导致的。
②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
[特别提醒]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这里的“某个临界值”主要是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影响而没有破坏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为标准来衡量的。
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1.环境安全的地位2.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
(2)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3.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1)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少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成为环境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2)人类要尽量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
1.水体污染不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 2.控制住人口增长就能保障区域环境安全。
第三单元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本节课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环境安全进行讲解。
首先介绍了环境安全的概念以及环境安全问题的分类。
其次介绍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通过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途经着手,让学生结合案例更好地理解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为本章后面的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利用图表,理解环境安全问题产生的本质,认识不同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
2.运用图文资料、实例分析,理解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的途径,了解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通过思维导图,建立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概念框架,形成环境安全风险与危机意识。
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从国家安全的视角认识环境安全。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分析环境安全问题。
3.地理实践力:绘制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的思维导图,。
4.人地协调观:说明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环境安全问题临界值的差异2.不同类型的环境安全问题3.环境安全问题的应对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老师】在上一章讲到的两个教授打赌的故事中,赌输了的埃尔里奇联合同事,于1995年就事关环境与人类未来的趋势再次与西蒙打赌。
埃尔里奇虽然认为未来全球气温将升高、大气污染将加剧、热带雨林将缩减等,但还是希望自己是打赌中输掉的一方。
思考:埃尔里奇为什么希望在打赌中输掉?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不是越来越不安全?【老师】陈述:答案就在今天这节课的内容里,让我们一起来通过对的学习领略不同区域的风采。
首先我们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板书: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展示:教学目标【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一、环境安全问题(板书)【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环境安全,环境安全又从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所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学习本章之后,能够运用地理工具或实地调查身边的环境状况,分析问题及成因,有理有据提出可行性对策(地理实践力)。
能够综合分析各种区域性或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能够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校及专业2020~2021年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环境科学专业排名高校名称水平1 北京大学5★+2 北京师范大学5★+3 南京大学5★4 复旦大学5★5 浙江大学5★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排名高校名称水平1 青海大学5★+2 北京师范大学5★3 河海大学5★4 厦门大学5★-5 华东师范大学5★-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内容标准可参考“内容标准”3.5、3.6、3.7、3.8。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结合实例,说明环境安全问题的概念、表现及成因。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举例说明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途径和措施。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一、环境安全问题1.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物种减少或灭绝、全球气候变化等。
2.环境安全(1)概念: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2)表现①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②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3.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
4.不同类型的环境安全问题[微思考]大气污染是怎样形成的?其主要成因是什么?提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大量粉尘和废气进入大气层,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若超过一定标准并持续一段时间,就会造成大气污染,对人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严重的大气污染与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密切相关。
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1.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
(2)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2.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两个途径(1)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少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为环境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2)尽量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
[微思考]针对机动车大量增加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提示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缓解交通拥堵;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环保出行,近距离可步行、骑自行车等。
看情景生物多样性减少据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
许多能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的宝贵物种,已经无可挽回地灭绝了。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
研案例遭到毁坏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尽管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7%,但所拥有的物种却占到地球物种总量的一半以上。
热带雨林正在被大规模地毁坏。
据保守估计,全球热带雨林年均损失约0.6%,倘若照此速度,两个世纪内,地球上的热带雨林将损失殆尽。
热带雨林的毁坏,直接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减少。
探究点一环境安全问题情境探究[情境] 公元3世纪以前,楼兰及其周围地区河湖众多,胡杨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但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的名字突然从中外文献中销声匿迹了。
如今,人们看到距塔里木河尾不远处,楼兰古城的遗址默默静卧,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沧桑。
[探究](1)(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楼兰为什么会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提示塔里木河给楼兰地区带来丰富的水源,大片胡杨林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发展了绿洲农业,使之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2)(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分析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
提示自然因素:深居温带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温带荒漠分布广,容易引起沙漠扩张。
人类活动的原因:长期以来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里的人们堵坝扒堤,引水漫灌,使塔里木河流量锐减,造成大片胡杨林枯死;人们还砍伐胡杨林,毁林开荒,虽然取得了暂时的经济效益,却使森林资源衰竭,淡水资源匮乏,沙漠不断扩张,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古城的消失。
(3)(综合思维)造成楼兰古城消失的环境安全问题属于哪一类?提示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素养凝练1.生态安全的含义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通常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指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功能是否健全;二是指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即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2.生态安全的特征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事故具有突发性,往往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二是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例如我国重庆川东油田特大井喷事故、深圳清水河化学品仓库的燃烧大爆炸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素养应用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之后,土壤污染问题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相对“看得见”的雾霾天、水污染,“看不见”的土壤污染更容易被人们忽视,且危害性更大。
下表为我国土壤污染现状数据图。
(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重,耕地土壤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土壤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
解析土壤污染的来源主要从工业三废,农业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等角度进行回答;土壤污染的危害主要从降低土壤生产能力、影响产品质量数量,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等角度进行回答。
答案来源:固体废弃物堆放于土壤表面,有害废水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有害气体最终随雨水沉降在土壤中;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
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品质降低;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危害人体健康。
探究点二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情境探究[情境] 2020年7月18日,埃及首都开罗附近一条输油管道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并引发火灾,造成至少17人受伤。
根据埃及石油和矿产资源部声明,事发输油管道沿开罗郊外一条高速公路铺设,途经车辆火花引燃泄漏原油,引发大火。
当地媒体援引目击者的话说,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有多辆汽车起火,造成多人受伤。
现场交通已经中断。
[探究](1)(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指出此次石油泄漏事件可能带来的危害。
提示造成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造成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给当地居民的正常工作和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造成交通中断。
(2)(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提出针对油品泄漏问题的防治措施。
提示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督,加强设备维护;加强环境保护监督,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加强环保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素养凝练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降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1)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
(2)及时发现和治理环境问题,避免其恶化为环境安全问题。
(3)积极应对已发生的环境安全问题,降低其危害程度。
2.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
(1)避免在环境高危地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
(2)提升人类社会对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
(3)增强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
素养应用例2工厂、矿山、垃圾填埋场等由于化学物质的排放和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常州A厂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下图为该厂污染造成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图。
注:污染羽是指污染物随地下水移动从污染源向周边移动和扩散时所形成的污染区域。
指出A厂土壤污染造成人群健康风险的途径并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从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角度分析A厂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从加强监测、加强管理、提高技术及提高防御意识及设施等方面来回答对污染的防治措施。
答案途径:①土壤污染区地表土壤通过皮肤接触影响厂区人群;②土壤污染区有机污染物通过挥发进入大气,通过呼吸影响厂区人群;③有机污染物由地表土壤污染区经降雨淋滤进入地下水,流入下游水井,影响饮用厂区下游井水的居民。
防治措施:加强污染监测和预报;加强化学物品管理,防止泄漏和人为泼洒;工人应穿工作服,戴手套,避免穿短袖和短裤上班等。
知识微网核心要点1.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物种减少或灭绝、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环境问题。
2.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3.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临界值不同。
4.环境安全问题分为突发性和累积性两种类型。
5.环境安全问题既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也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6.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降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朴素、最根本的需求,现如今,餐桌却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毒大米、毒蔬菜的惊呼不绝于耳。
随着2009年中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项目的正式启动,土壤污染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受到社会关注最多的污染问题之一。
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土壤污染主要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清除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城市工矿区周围污染较轻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化肥②农药③污水灌溉④垃圾焚烧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③使用高效化肥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第1题,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发的,从分布来看,城市周围工矿区污染更为严重。
第2题,垃圾焚烧主要是污染大气。
第3题,使用高效化肥,使用农药防治虫害,都有可能使蔬菜和水果受到污染。
答案 1.D 2.B 3.B2018年1月6日,巴拿马油轮“桑吉”号与香港货船相撞,“桑吉”号沉没后,导致大面积原油密布在我国东海海面。
据此完成4~5题。
4.石油大量泄漏会导致水污染区域水生生物死亡的原因有()①油膜覆盖阻挡光照②油膜覆盖水面,水中缺氧③水污染严重,鱼类中毒④油比水黏稠,鱼类难以游动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石油泄漏的油污处理措施中,对水体环境影响最小的是()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B.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解析第4题,泄漏的石油主要覆盖在水面上,不会影响鱼类游动;光照主要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