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3.74 MB
- 文档页数:2
土木工程概论复习重点1、现代土木工程有哪些特点?时间跨度为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
其特点表现为:2.3.1 土木工程功能化即土木工程日益同它的使用功能或生产工艺紧密结合。
2.3.2 城市建设立体化20世纪中叶以来,城市建设有三个趋向:⑴高层建筑的大量兴起⑵地下工程高速发展:⑶城市高架公路、立交桥大量涌现。
2.3.3 交通运输高速化⑴高速公路的大规模修建⑵高速铁路的建成与发展⑶长距离的海底隧道的出现2.3.4土木工程发展的新趋势土木工程的功能化、城市建设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的高速化必然使得构成土木工程的三个要素:材料、施工、理论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1)建筑材料的轻质高强化(2)施工过程中的工业化、装配化(3)设计理论的精确化、科学化2、土木工程专业的知识构成有哪些?3、土木工程中四大主材是哪些?谈谈各自的优缺点。
主要有钢材、砼、砌体、木材四大类。
3.1 钢材钢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铸造、锻压、焊接、铆接和切割,便于装配。
材质均匀、强度高、塑性好、便于加工安装;缺点是耐火性差,易于锈蚀,维护费用较高。
3.2 砼优点:具有耐久性、耐火性、整体性,可塑性好、节约钢材,可就地取材。
缺点:自重大、抗裂性差、现场浇筑受季节性气候条件的限制、补强修复较困难。
3.3砌体易于就地取材、价格低、施工简便、隔热保温及耐火性、耐久性好,但强度低、自重一般较大,且粘土砖与农田争地,应限制使用。
3.4 木材结构自重小、制作容易,架设简便,工期快,造价便宜;但易燃、易腐朽,结构变形较大等。
4、地基土的分类有哪些?岩石碎石土砂土粉砂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杂填土、冲填土5、土木工程浅基础和深基础分别有哪些型式。
根据基础材料的受力性能和构造形式分为: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桩基础、沉井、沉箱基础6、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几种?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无非是:“挖”、“填”、“换”、“夯”、“压”、“挤”、“拌”七个字。
土木工程概论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土木工程的重要地位土木工程的含义: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既是工程建设的对象,也指所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和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
第二节土木工程的发展史一、古代(17世纪中叶前)代表作:埃及金字塔都江堰长城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赵州桥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河北赵县安济桥万神庙是古代最大的圆顶庙二、近代(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代表作:埃菲尔铁塔——钢材料家庭保险公司大厦——现代高层建筑的开端三、现代1、代表作:纽约帝国大厦(102层,381米)——保持41年纪录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悬索桥日本多多罗大桥——世界大一斜拉桥石油双塔楼——世界最高的双子楼瑞士大狄克逊坝——世界最高的重力坝俄罗斯英古里坝-----世界最高的双曲坝2、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1)土木工程功能化2)城市建设立体化3)交通运输高速化4)工程设施建设大型化第二章土木工程材料第一节概述一、建筑材料的分类1、按基本成分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非金属材料:无机材料: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如:石灰、石膏、水玻璃水硬性胶凝材料,如:水泥有机材料:沥青、塑料、涂料、橡胶2、按用途分类:结构材料、构造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3、按发展时期分类:传统材料、近代材料、现代材料第二节石材、砖、瓦砖(一种最为常用的砌筑..材料)(一)、砖的分类:按生产工艺分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按有无孔洞分为多孔砖、空心砖、实心砖(二)常用砖:烧结普通砖的技术性质1、规格:外形:直角六面体标准尺寸:240㎜×115㎜×53㎜2、强度等级:例:MU30 表示抗压强度为30兆帕的砖3、抗风化性能:定义:它是指在干湿、温度、冻融变化等物理因素作用下,材料不破坏并长期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
4、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1、烧结多孔砖:孔洞率≧15﹪作用:多用于砌筑六层以下的承重墙或高层框架结构填充墙2、烧结空心砖:孔洞率≧30﹪作用:多用于非承重墙瓦(主要用于屋顶)第三节石灰、水泥、砂浆一、胶凝材料1、定义:凡是在物理作用或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成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统称为胶凝材料。
2024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大纲全面概览岩土工程师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专业,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为了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被设立并不断更新。
本文将对2024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的大纲进行全面概览,帮助考生了解考试内容并做好备考准备。
一、岩土工程基础知识1. 岩土工程概论- 岩土工程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岩石与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 岩土工程中的重要参数和指标2. 岩土力学- 土的力学性质与理论- 岩石的力学性质与理论- 岩土体受力分析与计算3. 岩土工程勘察与测试- 岩土勘察的方法与技术- 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二、岩土结构工程1. 岩土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地基基础与基坑工程- 岩土边坡与土石体工程- 地下工程与岩土支护工程2. 岩土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岩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岩土支护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岩土地基与基础的设计与分析三、岩土工程中的专题研究1. 岩土侵蚀与防治- 岩土工程中的侵蚀机理与工程措施 - 非饱和土与膨胀土的侵蚀特性研究2. 岩土地震工程- 岩土地震响应与抗震设计-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监测与预警技术3. 岩土与环境工程- 岩土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 岩土工程中的环境问题应对措施四、岩土工程的法规与规范1. 岩土工程相关法律法规- 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的法律法规- 岩土工程责任与安全的法律要求2. 岩土工程规范与标准- 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规范要求- 岩土工程试验与监测的规范要求以上所述仅为2024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大纲全面概览的一部分内容,详细内容请参阅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
对于考生而言,备考之前要详细分析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
同时,要坚持自主学习和辅导班的结合,通过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只有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才能在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优秀的岩土工程师。
岩土工程50讲1. 岩土工程概论2. 岩土工程中的土力学基础3. 岩土工程中的岩石力学基础4. 岩土工程中的水文地质学基础5.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流动和渗透问题6.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动力学基础7. 岩土工程中的振动理论及其应用8. 岩土工程中的土质地基基础9. 岩土工程中的岩石地基基础10.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结构基础11. 岩土工程中的边坡稳定分析12. 岩土工程中的隧道和地铁工程13. 岩土工程中的基坑支护与降水14.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压力及其防治15. 岩土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16. 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17.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灾害防治技术18.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空间利用技术19. 岩土工程中的抗震设计与加固技术20. 岩土工程中的大坝工程21. 岩土工程中的隧道灌浆技术22. 岩土工程中的沉降观测与分析23.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位控制技术24. 岩土工程中的土石方工程25.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爆破技术26.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锚固技术27.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动力学分析软件28. 岩土工程中的环境土力学问题29. 岩土工程中的隧道通风与烟气控制技术30.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污染与治理技术31.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工程施工管理32. 岩土工程中的高速公路路基工程33. 岩土工程中的港口码头工程34.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管道工程35. 岩土工程中的沉降补偿技术36.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障碍物处理技术37.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仓库与地下车库38.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垃圾填埋场39.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库与水源工程40.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电站与地热工程41.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城市与地下文化遗产保护42. 岩土工程中的海底隧道工程43. 岩土工程中的水下工程44. 岩土工程中的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45.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工程实验与测试技术46.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47.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工程案例分析48.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工程创新与发展趋势49.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工程安全与风险管理50.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工程未来发展展望。
第一章1.土木工程的含义: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涉及的工程材料和设备相关的勘测、设计、施工和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如房屋、道路、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
2.土木工程的分支:结构工程、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测量工程、岩土工程。
3.结构工程:结构工程是与建筑和桥梁结构设计及建造相关的科学技术。
4.水资源工程:水资源工程涉及水供应和水系网络、洪水和洪涝灾害的控制、水利和水质相关的环境问题以及水质环境的遥感预测的规划、管理、设计和营运等。
5.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不仅涉及水的环境问题,还包括空气质量和土地的使用。
6.交通工程:交通工程是采用某种方式将人群或物体有序高效地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科学技术。
7.测量工程:测量工程是对地表进行精密测量以获取工程项目所在位置的可靠信息。
8.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处理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中与土、岩石和地下水相关的专门技术。
9.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工程是创造性地应用科学原理来进行结构、机械、仪器设备或者整个制造工艺的设计和生产,其设计和生产的内容可以是其中单一个体,也可以是许多单体的组合,所有的东西都可依据设计重复制造生产出来,其在特定使用条件下的性能是可预知的,并符合产品的功用、经济性和安全性要求。
技术是人运用自己的知识,采用工具或其他方式使人们生活得更方便或舒适。
科学和技术常常是密切关联的,科学是技术得以存在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理论的应用,科学和技术进步相辅相成。
10.土木工程师的工作范围:1.丈量和测绘地表2.设计并指导桥梁、隧道、房屋、堤坝和海岸结构的施工3.道路、公路、铁路和机场的规划、设计和施工4.高效交通流程和控制的系统设计5.水利灌溉和防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6.给水排水体系以及废弃物处置7.管理大型工程项目。
11.土木工程师的工作步骤:1.工程设计,包括收集资料、与业主交流、出图2.造价,对设计进行调整、限额设计3.施工,按图施工4.指导工程设施的正常使用和日常维护工作。
浅析土木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引言纵观人类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功能、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
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地基处理技术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
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2.土木工程的涵义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
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
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岩土工程、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
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己取得显著成就,无论是岩土和结构的力学分析,还是岩土与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岩土与结构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在高层、大跨结构、土动力学上动应力应变模型以及土壤固化剂方面成绩显著。
但展望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3.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
新的高楼大厦、地铁、铁路、公路、桥梁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
发展之快,数量之巨,已经在世界排名中位于前列。
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一绪论1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发展2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基本概念3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研究内容4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研究现状1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发展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渐渐凸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今世界的十大环境问题①大气污染严重②温室效应加剧③地球臭氧层减少何谓臭氧?臭氧层的高度?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减少的危害?④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土地退化土地由于人为活动和自然作用而不再能正常地维持其经济功能和原来的自然生态功能的现象和过程沙漠化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现象植物生长、农业发展、气候变化⑤水资源短缺⑥海洋环境污染恶化近几年海上污染事故增多,大多是溢油污染,给渔业生产和海洋生态造成损失和破坏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⑦“绿色屏障”锐减每一棵大树一天可以吸收0.1千克的二氧化碳,产生0.75千克的氧气人们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每40000双一次性木筷需要一棵大树的木材⑧生物种类不断减少目前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率是人类活动之前的100到1000倍按照中等范围的全球气候变暖情形,到2050年,占地球陆地表面积20%的区域中,有15%~37%的物种注定消亡⑨垃圾成灾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近年来还在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⑩人口增长过快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今年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统计显示,目前世界总人口为64.647亿,人口增长率为1.2%。
其中发达国家人口为12.113亿,增长率是0.3%;发展中国家人口为52.535亿,增长率是1.4%到2050年,全球总人口将达到91亿,其中发达国家人口将停留在12亿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将达到79亿国内学者的观点胡中雄《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一门应用岩土工程的概念进行环境保护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第一类称为环境工程,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于天灾引起的环境问题,如洪水、滑坡等第二类称为环境卫生工程,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各种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城市垃圾填埋处理等第三类是指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一些环境问题,如开挖隧道引起的地面变形等龚晓南《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岩土工程与环境科学密切结合的一门科学,它主要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技术和方法为治理和保护环境服务罗国煜《论环境岩土工程及其环境地学研究》环境岩土工程属于环境地质学范畴,由于岩土工程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叫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它为环境岩土工程的主体施斌《关于环境岩土工程》观点用岩土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防止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岩土环境的恶化,分析和评价环境与各类岩土工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改善城市和人类环境的运行和生活质量,保持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岩土工程除了需要力学基础外,还需要化学、环境科学、地质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环境岩土工程学中6个基本观念观念1 地球本质上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观念2 地球是人类合适的栖息地,但它能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资源并非很丰富;相反人口不断增长造成资源的相对缺乏人的寿命延长,无计划生育等造成人口爆炸不切实际地盲目增加生产造成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地球的矿产开采接近极限环境不可逆的破坏造成的风险越来越大观念3 物质演变过程是通贯整个地质年代起作用,但演变进程(量和频率)受自然和人为诱发变化支配研究今天可推测未来知道过去可以更好了解今天可持续发展观念4 自然在不断地演化,而且经常危害着人类,但是,这些灾害是可以认识和可能躲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