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7
2024年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一、引言____年,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本文将总结____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并分析其对教育事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概述____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____年,全国各级教育机构普遍实现了校园宽带全覆盖,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得到普及和更新,计算机、平板电脑、云服务器等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同时,学校配备完善的网络设施,支持无线网络应用,学生只需携带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就能轻松接入网络。
2.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成果通过全国各级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全面覆盖。
教育部门与各高校、教育科研单位、教育出版社、企业等合作,大量优质教育资源被数字化、电子化,形成了集教材、课件、教学视频、电子图书等多种形式的资源库,极大地丰富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资源。
3.智慧校园建设成果智慧校园建设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智慧校园平台的建设,学校的行政、教学、管理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平台查询成绩、考勤、课表等信息,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在线作业、在线评价等,实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信息共享和互动。
4.在线教育成果在线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____年,全国各级教育机构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在线教育活动,包括网络课程、远程培训、在线讲座等。
在线教育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也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对教育事业的影响____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对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借助信息技术改善教学质量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五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优秀成果评选结果的通知各省辖市、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直属各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五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教电教〔2018〕355号),各单位积极组织、层层评选推荐,共上报作品2126件。
经我厅组织专家评审,共评出获奖优秀成果957个,其中,优秀论文315篇,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535节,优秀教育电视节目107个。
希望获奖教师总结经验,再创佳绩;全省广大教师刻苦钻研,努力培养教育信息化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2018年第五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优秀成果获奖名单2018年9月14日附件2018年第五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优秀成果获奖名单一、优秀论文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
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一等奖优秀作品展示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一等奖优秀作品展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也逐渐走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
为了推动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信息化交流活动。
本文将以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一等奖优秀作品展示为题,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特点和成果。
我们来看一下优秀作品的特点。
这些作品在教育教学信息化方面做出了创新和突破,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其中,一些作品通过开发教育教学软件和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动,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另一些作品则通过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实现了教育教学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监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
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作品取得的成果。
优秀作品的展示吸引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关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通过这些作品的展示和分享,教育界探索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信息化解决方案,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同时,这些作品的实际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教育教学更加灵活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些优秀作品。
其中一项作品是一所中学开发的在线学习平台。
该平台集成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教材、课件、习题和视频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
平台还提供了在线作业和测评功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通过该平台的应用,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另一项作品是一所小学开发的虚拟实验室。
该实验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了各种科学实验的场景和过程,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虚拟实验室还配备了智能化的实验数据分析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实验数据,提供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虚拟实验室的应用,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一、信息化应用教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应用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趋势。
教学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化的信息化改造,使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便捷、精准。
信息化应用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在教学中,信息化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师将教学内容、教案、习题、课件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随时随地进行教学活动。
2.网络化教学: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包括网络视瓶教学、上线答疑、网络作业等。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包括教学PPT、教学视瓶、教学动画等。
4.智能化教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包括智能教辅、智能测评、智能辅导等。
5.信息化管理教学: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管理,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
信息化应用教学的优势在于:1.提高教学效率: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节约时间和精力,提高教学效果。
2.个性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3.拓展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促进教学改革:信息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5.方便快捷: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教学资源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信息化应用教学方面,本校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信息化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服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业绩。
二、科研情况除了信息化应用教学,本校还注重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1.学科建设:本校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
2.科研项目:本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突破。
XX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总结根据“我区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文件精神,为有力推动我校办学水平理性发展、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从而在内涵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我校自2018年就开始制订《XX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8-2020)》以及分年度规划。
学校现有机房两间,每间办公室配备相应数量的电脑,校内已经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实现了教师办公、备课信息化。
一、不断推进基础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以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助推教学改革我校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工作规划和培训方案,工作规划的制定保证了信息化建设有章可循。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硬件是基础,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关键。
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培训方案的制定保证了教职工不落伍。
学校还组织人员参加暑期区教育局举办的信息化工作培训。
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由三通两平台公司业务员来校讲解如何使用的培训。
学校在此基础上又相继举办了三通两平台的操作、维护等各级培训。
这些活动的开展对老师们创新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引领和帮助作用。
二、加强多维度培训,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与融合创新我校大力推进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研、科研、学习交流活动,有力推进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提升。
学校为每位教师在办公室配备一台电脑,要求每位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以及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具备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和使用电子白板教学的能力。
同时,学校教务处不定期进行巡课,检查教师是否课上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随着“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成和完善,校园达到了无线、有线网络的全覆盖,由此充分保障了教师和学生能随时随地的利用各班配备的多媒体设备:如电子白板等,随时上网进行教学资源的搜索和使用。
课题组成员在会议室进行课题研讨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直接联网查阅相关文献,大大提升了科研的时效性。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成果第22卷第1l期2006年11月甘肃科技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V of.22No.11NOTJ.2006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成果郭朝明(兰州城市学院传播系,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起源,定义,特点和作用,以及我国在实施的这几年中所取得的主要成绩,论述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我国教育及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影响和作用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化;网络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教育现代化中图分类号:G64国家正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建设,此工程是《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的六大重点工程之一,旨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这一工程内容包括:加快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的升级扩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与建设,促进建立国家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校园网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推动示范性网络学院,数字化校园,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研究开发数字化实验和虚拟实验系统,创建网上开放实验系统;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l教育信息化的定义"信息化"(informationization)一词最早于2O世纪6O年代出现在日本的一些学术文献中,当时对"信息化"这一概念主要是从产业角度进行阐述和界定的.2O世纪7O年代,德国,欧共体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家及国际组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和发展的规划,这些规划都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重要一环.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l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在其带动之下,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从而带动了全球信息化建设的浪潮.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也由此迅速加快.在西方国家,极少使用"信息化"的提法,他们通常用ITE(ITinEducation),指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信息化"这一概念基本上是东方语言思维的产物,西方国家的文献中极少使用"信息化"之类的说法,而在许多东方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则大量使用"信息化"的概念,并且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英译法:Informatization,Informational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在我同,9O年代以来,特别是9O年代末以后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提法陆续出现,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之一,"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随之出现.教育部于2000年1O月在北京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会议的主题是: "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部署了教育信息化的两大战略措施: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这次会议被认为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动员,誓师大会.2001年7月,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正式把教育信息化写入了正式文件,并把其列为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的战略要点,教育信息化从此被提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获得了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2004年2月10日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里,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将以更加惊人的速度大步迈进.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258甘肃科技第22卷"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南国农)"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李克东)"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远程教育及校园网建设全书》中定义)2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多媒化也即是信息表现的多元化:使得各种信息展现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限制少,互动性强,便于合作.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教育信息化既具有"技术"的属性,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开放性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社会化,终生化,自主化;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它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互性能实现人一一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一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一一人,人一一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3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所以教育信息化应当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部门,各领域广泛应用,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这也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核心是在先进的,符合时代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使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充分的应用,具体内容主要有教育信息环境的完善,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和使用.三个内容实际上都是围绕信息社会人才培养这个现实目标.教育系统信息技术的利用只是手段,它并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带动教育系统内的各个方面的变动;借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来培育信息文明.教育信息环境的完善,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只是手段,追求的培育高度的信息文明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利用广泛的资源与开放的环境培养创新人才.这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4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信息化人才这个要素有两层含义,第一,教育信息化要有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做贡献的专门人才.第二,教育系统担负着为整个社会信息化培养信息化人才的任务,信息化人才的含义更深入一些.即信息化人才培养包括三个层面:提高全民信息化意识和素质,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 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我国已经在相关政策方面有了规定,相关措施方面采取了行动,如出台了开办信息教育专业,教师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在高校广泛开设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和信息技术课程,加大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设立了示范性软件学院35所,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应用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80个和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举办了各种师资培训,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总的来说,信息化人才培养规模在不断扩大,水平在不断提高.第l1期郭朝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成果259 5教育信息化的作用(1)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支撑环境.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限制,推动教育体制,思想,观念,内容,方法,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探索并推广以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肚fl:,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为特征的新型信息化教育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整合,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条件和基础支撑环境.(2)为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提供条件保障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加快了科研环境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资料,仪器设备等各种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应用系统的互通操作,营造深层次共享的基础条件平台,提高师生和科研人员获取科技信息的速度和质量,提高网上科研协作水平,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从而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条件保障. 6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成果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1)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l999年末,教育部宣布我国中小学从2001年9月份开始逐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次年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O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2000年5月,教育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颁发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 2000年底,教育部科技司联合清华,北大等十余所高校成立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2001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2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以及关于"校校通"工程的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师教育技术技能标准的政策指导性内容等等.(2)网络建设显出成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覆盖全国,互联互通,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我国第一个下~代互联网CERNET2开通运行,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取得重大进展,为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大学校园网工程建设成效湿着,在东中部地区,高等学校校园网建设采取国家投资("211"工程二期)和学校自筹,企业投资等多种方式完善和全面提升高校校园网,实现与CERNET的高速连接."校校通"工程,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等项目也取得了很大进展.(3)数字资源建设初具规模.教育部先后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 和"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开发了一批基础性,示范性网络课程,案例库,试题库,课程平台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根据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 2003年教育部组织了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教材资源遴选,展示活动,共遴选优秀网络课程,资源库, 多媒体课件,卫星电视教材,文本教材和光盘等200 多套.2004年,教育部提出的免费向农村中小学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计划得到顺利实施,向社会征集, 遴选,审核了34家出版单位选送的1l16个条目, 5272盘片的教学光盘,并成立了负责基础教育资源建设规划与协调,需求信息收集与发布,资源征集, 引进,开发和整合等工作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已建成1.8万门网络课程. 并有部分试点高校实行了校内外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初具规模的数字资源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成果,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持续深入发展的必要条件.(4)打造了西部和农村教育的新格局.在西部地区,通过项目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开展远程教育,缩小了东西部差距.2001年国家投资9亿元,实施"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2所高校的校园网,并实现了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高速链接.2000年--2003年,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投资1.6亿元,联合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在西部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部分中小学建设了l万个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示范点,直接接收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的资源信息.2001年开始,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设立了"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示范工程".在天地网结合,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网络教学等方面,成功解决了阻碍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建立起了"天地合一"的远程教育教学平台.利用该平台,东部的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浙江大学三校合作,向西部的宁夏大学,西藏大学等西部高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创(下转第219页)第l1期郁德山:试论水电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219 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绝不可以单打一.4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方法合理地确定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值以后,就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投资进行控制.设计阶段控制投资的方法有:执行设计标准,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推行限额设计及标准化设计. 这些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同时对没计阶段控制投资确实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水电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首先须对工程项目各部分建筑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在满足建筑物功能的前提下,体现经济优势,以期取得最满意的设计方案.某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把控制工程投资理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先后进行了l0余项的设计优化. 节约工程投资几百万元.其次,在设计各个阶段进行限额设计,以上一个阶段的各项工程量投资控制下一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力争达到随着设计阶段的加深,设计工作越细和各建筑物设计更加优化,但在实际工作中,当设计概算超出批准的投资估算时,某些设计负责人往往只片面要求造价工程师单纯地从投资上寻找原因,以盲目地降低单价和费用指标为代价来降低工程投资,而不是在设计的细微之处寻找降低工程量及施工措施费的途径.这样就违背了限额没计的初衷,缺乏合理性及科学性,限额设计也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投资控制的作用.再次,应加强设计监理工作,因为设计监理对项目投资的控制是事前控制,比过程控制中的施工监理对投资控制有着更重要的作用.有的比较大的水电项目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定的效果, 但并未完全落到实处.执行起来很难请到满意的设计监理工程师.可喜的是投资方已认识到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当前要强调的是:加强对设计阶段方案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的管理和审查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实际中经常发现有的方案估算不够完整,有的限额设计的日标值缺乏合理性,有的概算不够正确,有的施工图预算或者标底也有不正确的地方.总之,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看似简单,其实也并不简单,整个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它也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充分认识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是关键,创造适宜的条件,合理确定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搞好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参考文献:[1]《建设工程投资控制》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2003年1月第一版-●…-●…?●…●…-●…●.."●…一●…●…?●"??●…-●…?●?…●…?●…'●…?●…一●…-●…-●??"●…一●…?●-…●…?●…●….●…?●…?●?一一-●.."●…-●…?●…?●…?●…?●…?●-●…-●…?●-…●?"●…-●…●-…●….●…?●"'●…一●"(上接第259页)了"东西互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共享"网络联合办学的新模式,缩小了东西部之问的教育差距.到2004.年,西部23所高校自愿加入了共享平台,联合签署了"合作创建优秀教育资源西部共享体系框架协议",进一步充分整合优秀或特色课程资源,构建基于天地网的优秀教育资源西部共享网站及支持服务体系.2003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投资100亿元,在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38.4万所农村小学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3.75万所农村初中建设计算机教室,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育教学应用水平不断提高.(5)培养出信息化人才.据2002年统计,全国7O9/6高校设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高校信息化类专业的在校生达127.8万人,相关专业点数达2021个.截至2002年.全国共有计算机信息技术学校14.00所,近5000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专业,为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自起步到现在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还存在硬件投入过大与应用不足之间,地区及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教师培训模式与内容滞后等的矛盾, 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真正实现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参考文献:[1]桑新民等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3[2]张情苇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1. 中国电化教育2005.1l[3]钟绍春关于教育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
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展示方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了充分展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成果,促进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展示方案。
一、展示目的本次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展示旨在:1、展示教育信息化在教学、管理、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
2、促进教育信息化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3、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4、向社会各界展示教育信息化的成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二、展示内容1、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展示基于在线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模式的优秀教学案例。
介绍利用虚拟实验室、教育游戏等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经验。
2、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展示优质的数字化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介绍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情况。
3、教育管理信息化展示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和应用,如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系统。
介绍利用大数据进行教育决策和教学质量监测的案例。
4、智慧校园建设展示智慧校园的基础设施,如校园网络、智能教室、电子图书馆等。
介绍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教学、生活和服务一体化应用。
5、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展示教师参加信息化培训和教学竞赛的成果。
介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的案例。
6、学生信息化能力培养展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成果。
介绍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情况。
三、展示形式1、成果展览设立专门的展厅,通过展板、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全面展示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按照不同的展示内容设置展区,如教学模式创新展区、教学资源建设展区、教育管理信息化展区等。
2、现场教学观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化教学课堂,组织现场教学观摩活动,让参观者亲身感受信息化教学的魅力。
安排授课教师进行现场讲解和答疑,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
3、专题讲座与报告邀请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和报告,介绍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实践经验。
河南省教育厅教电教〔2016〕722号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三届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结果的通知各省辖市、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直属各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学校:根据我厅《关于举办第三届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教电教〔2016〕319号),在各地教育部门积极组织、层层评选推荐的基础上,经我厅组织专家评审,共评出获奖优秀成果716个,其中,优秀论文193篇,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420节,优秀教育电视节目类103个。
希望获奖教师总结经验,再创佳绩;全省广大教师也应再接再厉,刻苦钻研,努力培养教育信息化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附件:2016年第三届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获奖情况2016年9月6日—2—附件2016年第三届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获奖情况一、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证书编号获奖等次优质课名称授课教师单位指导教师豫教〔2016〕18563号一等奖画风王聪驻马店市第十小学庞春红豫教〔2016〕18564号一等奖看书李玉华鹤壁市第四小学郭爱军豫教〔2016〕18565号一等奖荷花姬婷婷许昌市文化街小学张育红豫教〔2016〕18566号一等奖雨后的森林贾丽娜鹤壁市第四小学郭爱军豫教〔2016〕18567号一等奖倾斜的伞吴黎霞信阳市胜利路学校张孝成豫教〔2016〕18568号一等奖语言活动藏在哪里了李亚开封市群英幼儿园李亚豫教〔2016〕18569号一等奖蒲公英的梦涂雨信阳市第十三小学葛敏豫教〔2016〕18570号一等奖咏华山庞薇河南省实验小学苏霞豫教〔2016〕18571号一等奖雨铃铛王军豪长垣县芦岗培森小学张春莲豫教〔2016〕18572号一等奖笋芽儿孙素敏开封市马市街小学豫教〔2016〕18573号一等奖鸭子和白兔请客高俊贤洛阳市龙门第五小学张继峰豫教〔2016〕18574号一等奖生活中常见的盐乔明明焦作市万方中学赵满喜豫教〔2016〕18575号一等奖玩转电磁铁(二)毋苗苗焦作市山阳区焦东路小学原杰豫教〔2016〕18576号一等奖Why do you like pandas?黄德怀河南省实验中学黄德怀—3—豫教〔2016〕18577号一等奖犟龟张凯开封市实验幼儿园豫教〔2016〕18578号一等奖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李笑雅洛阳市洛龙区龙盛小学豫教〔2016〕18579号一等奖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付丽鹤壁市山城区第六小学崔丽雪豫教〔2016〕18580号一等奖春天真好牛伟丽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杨光甫豫教〔2016〕18581号一等奖乡村四月冯耀庭济源市天坛潘村小学豫教〔2016〕18582号一等奖棉花姑娘黄玉英开封市通话县育英小学黄玉英豫教〔2016〕18583号一等奖归园田居(其一)杨付有许昌实验中学侯芳豫教〔2016〕18584号一等奖写出事件的波澜杨青山信阳高中余祖海豫教〔2016〕18585号一等奖征友启事彭雪梅信阳商城县第三小学李梅豫教〔2016〕18586号一等奖放小鸟刘程元河南省实验小学张琳豫教〔2016〕18587号一等奖绘本故事中的反复张萍长垣县直实验小学姬利梅豫教〔2016〕18588号一等奖小路的减法邹英信阳罗山县城关镇西街小学李玉宏豫教〔2016〕18589号一等奖小雨沙沙安静平顶山市新华区体育路小学王伟豫教〔2016〕18590号一等奖望大陆王晓兵洛阳市新安县学林小学张丽娟豫教〔2016〕18591号一等奖乡村四月曹霞漯河小学豫教〔2016〕18592号一等奖数学藏藏乐任贝妮开封市教育幼儿园豫教〔2016〕18593号一等奖The Attributive Clause丁文杰河南省实验中学豫教〔2016〕18594号一等奖合欢树马宗慧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王晓红豫教〔2016〕18595号一等奖书香琴韵解心忧宋红莉郑州44中顾宇燕—4—豫教〔2016〕18596号一等奖青山不老赵冬青中牟县官渡路小学校东平豫教〔2016〕18597号一等奖葡萄沟杨丽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朝凤路小学李文利豫教〔2016〕18598号一等奖圆明园的毁灭和江彬郑州大学实验小学王明霞豫教〔2016〕18599号一等奖家赵晓娜郑州市郑东新区心怡路小学拜然豫教〔2016〕18600号一等奖体积和体积单位黄锐郑州市中原区航西小学豫教〔2016〕18601号一等奖吆喝王萍焦作市第十七中学位会娟豫教〔2016〕18602号一等奖黃河颂郑艳玲长垣县蒲北中心校李凤云豫教〔2016〕18603号一等奖丑小鸭支慧开封市县街小学豫教〔2016〕18604号一等奖学步崔庆玲长垣县凯杰学校王云芳豫教〔2016〕18605号一等奖坐井观天王雪梅焦作市塔南路小学梅素霞豫教〔2016〕18606号一等奖成语识字郝华英新乡市红旗区世青国际学校豫教〔2016〕18607号一等奖识字6席肖敬河南省实验小学苏霞豫教〔2016〕18608号一等奖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许华茹驻马店市西平县焦庄大王庄小学豫教〔2016〕18609号一等奖坐井观天耿继玲鹤壁市淇滨区福源小学刘振威豫教〔2016〕18610号一等奖金孔雀轻轻跳万方辉平顶山市叶县第四小学王辰杰豫教〔2016〕18611号一等奖赏樱花赵瑜鹤壁市实验学校牛庆莉豫教〔2016〕18612号一等奖可贵的沉默钮辉漯河市实验小学豫教〔2016〕18613号一等奖生命生命赵凤琴焦作市山阳区解放东路第一小学武利霞豫教〔2016〕18614号一等奖雨的形成马倩华新乡市牧野区教文体局教研室侯瑞丽—5—豫教〔2016〕18615号一等奖血液循环王梦丽长垣县凯杰学校尚林芝豫教〔2016〕18616号一等奖Beauty in common things张惠贞河南省实验中学豫教〔2016〕18617号一等奖Teaching plan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afterprepositions in Unit5book2孔春华河南省实验中学豫教〔2016〕18618号一等奖Are you feeling bored姜妍霞漯河小学豫教〔2016〕18619号一等奖自定义动画—路径类宋珊珊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张晓东豫教〔2016〕18620号一等奖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李晓芳漯河市郾城区伊坪小学王朝霞豫教〔2016〕18621号一等奖杨氏之子刘跃红焦作市解放区幸福街小学张翠豫教〔2016〕18622号一等奖三顾茅庐秦伟峰河南省实验小学刘程元豫教〔2016〕18623号一等奖自然之道娄芳萍通许县练城乡彪岗小学娄芳萍豫教〔2016〕18624号一等奖小圆点的魅力朱微新蔡县月亮湾小学苏振豫教〔2016〕18625号一等奖我们身边的线条常讴东济源市沁园中心校豫教〔2016〕18626号一等奖生活中的色彩—色彩的联想郭晓丽洛阳市老城区坛角小学豫教〔2016〕18627号一等奖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杜锐敏鹿邑一高豫教〔2016〕18628号一等奖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孙坤鹿邑县张店中心校豫教〔2016〕18629号一等奖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郭秋霞平顶山市新华区新鹰小学张大勇豫教〔2016〕18630号一等奖平行线判定和性质孔静济源市沁园中学豫教〔2016〕18631号一等奖Book I Unit3lesson3鲁秋峰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徐茹娟豫教〔2016〕18632号一等奖We will have a class fashion show.王明珍新蔡县现代双语实验学校姚宇阳豫教〔2016〕18633号一等奖Unit5Why do you like pandas?高志鹃鹤壁市实验学校—6—豫教〔2016〕18634号一等奖场景的定义与构成要素徐春玲河南工业大学豫教〔2016〕18635号一等奖欧姆定律王晶永城市第五初级中学李颖豫教〔2016〕18636号一等奖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张博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孙颜军豫教〔2016〕18637号一等奖怎样正确演唱儿歌——以儿歌弹唱《讲卫生》为例韩姼姼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豫教〔2016〕18638号一等奖伴随着你章晶金洛阳市嵩县车村镇第二初级中学吴琳豫教〔2016〕18639号一等奖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李荣华永城市实验中学莫琳豫教〔2016〕18640号一等奖七颗钻石李军超平顶山市宝丰县山河路小学朱宏亮豫教〔2016〕18641号一等奖土地的誓言潘振永城市第一初级中学黄秀玲豫教〔2016〕18642号一等奖狼母郑凯永城市第五初级中学聂鹏程豫教〔2016〕18643号一等奖滥竽充数苏婕鹤壁市鹤翔小学豫教〔2016〕18644号一等奖江城子·密州出猎苏涛永城市第六初级中学周秀云豫教〔2016〕18645号一等奖黄河的主人李珍永城市第一小学菅淑琴豫教〔2016〕18646号一等奖一夜的工作孙敏鹿邑县唐集中心小学豫教〔2016〕18647号一等奖购买上帝的男孩肖琳永城市第一小学肖秋云豫教〔2016〕18648号一等奖甜甜的泥土马存友新蔡县今是中学李晓宇豫教〔2016〕18649号一等奖最棒的玉米郭晓娜汝州市临汝镇回民小学王恩典豫教〔2016〕18650号一等奖出塞曹万莉永城市第九小学张艳豫教〔2016〕18651号一等奖船长刘桃玲洛阳市涧西区教育局彭桂梅豫教〔2016〕18652号一等奖三峡情李慧杰平顶山市湛河区实验小学梁文涛—7—豫教〔2016〕18653号一等奖创业的关键要素王云涛河南工业大学豫教〔2016〕18654号一等奖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张永丽郑州市第77中学陈金瑞豫教〔2016〕18655号一等奖细菌常建伟鹤壁市第二中学豫教〔2016〕18656号一等奖鸟的天堂张清友鹤壁市山城区第六小学豫教〔2016〕18657号二等奖猴子种树席亚荣驻马店市西平县柏亭朱洪小学豫教〔2016〕18658号二等奖七律·长征樊俊巧汝州市汝南街道办事处余堂小学豫教〔2016〕18659号二等奖桂林山水赵小婷洛阳市宜阳县韩城镇赵小婷豫教〔2016〕18660号二等奖五彩池李秋驻马店市西平县柏城邵庄小学豫教〔2016〕18661号二等奖七律•长征介红玉洛阳市新安县学紫苑小学张小卡豫教〔2016〕18662号二等奖搭石李彦芹漯河小学豫教〔2016〕18663号二等奖狼李霄飞开封市第十三中学豫教〔2016〕18664号二等奖春雨的色彩刘俊艳卫辉市实验小学豫教〔2016〕18665号二等奖桥陈绍丽焦作市武陟县育英实验小学刘小芬豫教〔2016〕18666号二等奖猴子种树李会鹤壁市湘江小学梁敏豫教〔2016〕18667号二等奖三个儿子成剑霞济源市承留北勋小学李萍豫教〔2016〕18668号二等奖三个儿子杨二苗许昌市文化街小学樊宏慧豫教〔2016〕18669号二等奖动手做做看孙雅娜漯河市郾城区西南街小学春海军豫教〔2016〕18670号二等奖小树摇张凯驻马店市西平县焦庄管庄小学豫教〔2016〕18671号二等奖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王朝霞源汇区泰山中路小学—8—豫教〔2016〕18672号二等奖鸟的生殖和发育齐秋梅焦作市第十七中学史新华豫教〔2016〕18673号二等奖陶罐和铁罐刘金苗登封市书院河路小学高瑞红豫教〔2016〕18674号二等奖念奴娇赤壁怀古李红利郑州市第一中学王惠明豫教〔2016〕18675号二等奖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焦素楼登封市书院河路小学程丽平豫教〔2016〕18676号二等奖艺术照设计朱贺郑州市盲聋哑学校王宝环豫教〔2016〕18677号二等奖It's raining!王志华郑州市68中学张玲菊豫教〔2016〕18678号二等奖比的意义石宇霞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创新街小学马宇豫教〔2016〕18679号二等奖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刘杰郑州八中岳春成豫教〔2016〕18680号二等奖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刘颖郑州市二七区京广路小学王晶晶豫教〔2016〕18681号二等奖乃哟乃郭丽丽登封市书院河路小学高瑞红豫教〔2016〕18682号二等奖端午的鸭蛋张艳平郑州八中岳春成豫教〔2016〕18683号二等奖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are?杨瑞娟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豫教〔2016〕18684号二等奖古典概型崔姗姗郑州市第十九中学吴红梅豫教〔2016〕18685号二等奖原地运球张亮济源市北海李庄小学史方丽豫教〔2016〕18686号二等奖My School(Fun Time)苏惠芳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王萍豫教〔2016〕18687号二等奖Let’s celebrate!时培育平顶山市第十一中学赵雨豫教〔2016〕18688号二等奖Is he your brother?陈思倩开封市县街小学吴彩霞豫教〔2016〕18689号二等奖Units Topic1sectionA胡留杰驻马店市正阳县王勿桥中心学校豫教〔2016〕18690号二等奖多姿的“拉伸”和“扭曲”张丽娜焦作市东环小学张海涛—9—豫教〔2016〕18691号二等奖信任沈翠红长垣县直实验小学殷永萍豫教〔2016〕18692号二等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王素贞漯河小学豫教〔2016〕18693号二等奖背影沈菲菲开封市第十三中学豫教〔2016〕18694号二等奖葡萄沟贾爱萍杞县城关镇南关小学豫教〔2016〕18695号二等奖韦德的心愿樊高利汝州市王寨乡胡庄小学豫教〔2016〕18696号二等奖和田的维吾尔人杨慧芳济源市河苑街小学豫教〔2016〕18697号二等奖沁园春雪王维群驻马店市西平县第一中学李文理豫教〔2016〕18698号二等奖孙权劝学于佳佳平顶山市第四十一中学张俊伟豫教〔2016〕18699号二等奖惊弓之鸟马向芹杞县大同小学豫教〔2016〕18700号二等奖狼靳小丽汝州市米庙镇第三初级中学豫教〔2016〕18701号二等奖七颗钻古仝星星滑县半坡店乡第一初中王淑变豫教〔2016〕18702号二等奖爱发脾气的孩子胡伟伟鹤壁市淇滨小学田慧豫教〔2016〕18703号二等奖风陈敏超鹤壁市淇滨区明达小学杨志娟豫教〔2016〕18704号二等奖快乐的小青蛙石月新洛阳市偃师市实验小学王利红豫教〔2016〕18705号二等奖不用嗓子的歌手杨巧莲信阳商城县实验小学彭雪梅豫教〔2016〕18706号二等奖音乐巨人贝多芬尹枝荣信阳息县张陶中学唐迟豫教〔2016〕18707号二等奖习作-看图写一段话邹静许昌市毓秀路小学王晓会豫教〔2016〕18708号二等奖十年后的礼物刘锦灵周口市太康县第二实验小学谢海英豫教〔2016〕18709号二等奖乡愁王叶苗鹿邑县实验中学—10—豫教〔2016〕18710号二等奖安塞腰鼓曹国辉长垣县一中初中部王卫民豫教〔2016〕18711号二等奖乡愁张道荣驻马店市正阳县彭桥乡中心学校豫教〔2016〕18712号二等奖水的净化苏国宏鹤壁市第四中学豫教〔2016〕18713号二等奖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韩超焦作市23中薛海霞豫教〔2016〕18714号二等奖植物的有性生殖李焕青洛阳市东升第三中学豫教〔2016〕18715号二等奖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路晓芳平顶山市第十五中学张建军豫教〔2016〕18716号二等奖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李玲莉南阳市油田实验小学杨建领豫教〔2016〕18717号二等奖太极拳理论与实践课程赵蕾河南工业大学豫教〔2016〕18718号二等奖排球教学与信息化的运用李向阳漯河小学豫教〔2016〕18719号二等奖lesson3Body Language许稳驻马店第二高中豫教〔2016〕18720号二等奖what can you do?王佳琼许昌市兴华路小学张慧君豫教〔2016〕18721号二等奖Don't eat in class周文茜开封市化建中学豫教〔2016〕18722号二等奖自定义动画赵培许昌市第六中学韩俊超豫教〔2016〕18723号二等奖故都的秋吴晓丽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丁明照豫教〔2016〕18724号二等奖乡下人家王秋波河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窦艳莉豫教〔2016〕18725号二等奖莲叶青青彭伟娜洛阳市宜阳县高村乡王沟小学豫教〔2016〕18726号二等奖定风波李献利辉县市二中李学文豫教〔2016〕18727号二等奖绿手指亓要锋汝州市纸坊镇车渠小学豫教〔2016〕18728号二等奖马说李若虹新蔡县月亮湾中学—11—豫教〔2016〕18729号二等奖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桂春梅平顶山市石龙区第三中学杨照东豫教〔2016〕18730号二等奖少年闰土王倩鹤壁市湘江小学梁敏豫教〔2016〕18731号二等奖音乐巨人贝多芬周洪强洛阳市宜阳县莲庄镇前进西区学校豫教〔2016〕18732号二等奖花是种给别人看的安慧晓平顶山市湛河区锦绣小学熊振需豫教〔2016〕18733号二等奖找春天刘晓娟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宁郭镇宁郭小学邱青霞豫教〔2016〕18734号二等奖幽径悲剧王培鹤壁市淇滨区鹿鸣中学冯亮豫教〔2016〕18735号二等奖丑小鸭关晓琪平顶山市湛河区东风路小学唐喜梅豫教〔2016〕18736号二等奖渔歌子安申景驻马店市上蔡县华陂镇华南小学豫教〔2016〕18737号二等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探究王健霞焦作市第二十三中学廖利萍豫教〔2016〕18738号二等奖制造平衡杨思泉济源市邵原金沟小学翟建华豫教〔2016〕18739号二等奖广而告之宋涛焦作市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宰焕芳豫教〔2016〕18740号二等奖课程图标设计李杉开封市西门大街小学豫教〔2016〕18741号二等奖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鄢雪丽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涂凯迪豫教〔2016〕18742号二等奖黑夜密语武乐开封实验幼儿园豫教〔2016〕18743号二等奖输血与血型侯飞洛阳市第四十四中学豫教〔2016〕18744号二等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刘艺晶焦作市23中赵晓旗豫教〔2016〕18745号二等奖人的性别决定李颖洛阳市实验中学杜松坤豫教〔2016〕18746号二等奖包装的学问王凤河南省实验小学崔海涛豫教〔2016〕18747号二等奖中位数和众数许小丹许昌市电化教育馆李留军—12—豫教〔2016〕18748号二等奖综合与实践数学活动课《黄金分割》代慧枢开封市集英中学豫教〔2016〕18749号二等奖篮球实战技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王凯河南工业大学豫教〔2016〕18750号二等奖Mocky's Store王宇凯河南省实验小学豫教〔2016〕18751号二等奖lesson1mocky's Birthday黄璜邓州市致远实验学校豫教〔2016〕18752号二等奖Little Rabbit李丹河南省实验小学刘永琴豫教〔2016〕18753号二等奖I have a pet.潘培许昌市古槐街小学桑向红豫教〔2016〕18754号二等奖Seasons Story Time苏惠芳河南省实验小学孟江涛豫教〔2016〕18755号二等奖光的折射赵志刚焦作市万方中学任晓辉豫教〔2016〕18756号二等奖制作课程表王利品开封市集英中学李建帮豫教〔2016〕18757号二等奖小羊肖恩阮姣姣开封市教育幼儿园豫教〔2016〕18758号二等奖百鸟朝凤闫劲松新县高级中学豫教〔2016〕18759号二等奖数高楼刘利利开封市群英幼儿园刘利利豫教〔2016〕18760号二等奖花的勇气管海莉滑县王庄镇新集中心小学王天良豫教〔2016〕18761号二等奖湖心亭看雪杨艳蕊平顶山市育才中学张婷豫教〔2016〕18762号二等奖刘三姐刘云洛阳市涧西区周山路小学韩怀珍豫教〔2016〕18763号二等奖小数的大小比较于璐漯河市源汇区许慎小学豫教〔2016〕18764号二等奖平移和旋转吴镜河南省实验小学姜现伟豫教〔2016〕18765号二等奖可能性荆晓光舞阳县第一实验小学豫教〔2016〕18766号二等奖游园不值岳利伟长垣县常村镇高村小学侯世慧—13—豫教〔2016〕18767号二等奖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庞琦漯河市实验小学豫教〔2016〕18768号二等奖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刘玉梅南阳油田实验小学李玲莉豫教〔2016〕18769号二等奖分数的简单应用李邵杰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豫教〔2016〕18770号二等奖大自然的语言王利利长垣县凯杰学校杜静泓豫教〔2016〕18771号二等奖作文拟题技巧禹璐新蔡县二高豫教〔2016〕18772号二等奖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刘杨河南省实验小学姜现伟豫教〔2016〕18773号二等奖珍珠鸟白亚姣平顶山市郏县新世纪小学李小平豫教〔2016〕18774号二等奖探索图形---露在外面的面何红霞许昌实验小学查琸珩豫教〔2016〕18775号二等奖岳阳楼记徐琳获嘉县史庄镇第二初级中学冯建军豫教〔2016〕18776号二等奖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袁慧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史新华豫教〔2016〕18777号二等奖辛亥革命侯荷婷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豫教〔2016〕18778号二等奖词组的输入刘芳芳漯河小学豫教〔2016〕18779号二等奖鸦片战争康佳丽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程相文豫教〔2016〕18780号二等奖美国南北战争何艳玲永城市实验中学胡英豫教〔2016〕18781号二等奖手形的联想冯晓阁汝州市临汝镇回民小学王恩典豫教〔2016〕18782号二等奖左右杨梅新蔡县十里铺中心小学苏振豫教〔2016〕18783号二等奖课桌有多长梅永叶新蔡县十里铺中心小学李晓宇豫教〔2016〕18784号二等奖幂函数胡正波汝州市实验中学豫教〔2016〕18785号二等奖随机事件高建设永城市第六初级中学任振宇—14—豫教〔2016〕18786号二等奖分式的乘除国庆文永城市第五初级中学余辉豫教〔2016〕18787号二等奖平均数夏淑云永城市第六小学张士贤豫教〔2016〕18788号二等奖Topic1I have a small nose sectionA梁丽固始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刘敏豫教〔2016〕18789号二等奖Body Language丁淑群永城市高级中学赵丽豫教〔2016〕18790号二等奖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关永雅鹿吧县老君台中学豫教〔2016〕18791号二等奖饮酒吴梅鹿邑县西城中学豫教〔2016〕18792号二等奖古诗词鉴赏薛彩英鹿邑县西城中学豫教〔2016〕18793号二等奖小石潭记岳芳永城市第三初级中学郭亚伟豫教〔2016〕18794号二等奖马说李翠玲永城市第六初级中学张世金豫教〔2016〕18795号二等奖自然之道王妞鹿邑县马铺中心校豫教〔2016〕18796号二等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徐喜云永城市第五小学陈艳华豫教〔2016〕18797号二等奖歌唱二小放牛郎姬月侠永城市第八小学刘春耕豫教〔2016〕18798号二等奖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之徽标王慧星鹿邑一高豫教〔2016〕18799号二等奖游戏作文张党稳汝州市纸坊镇韩楼小学豫教〔2016〕18800号二等奖天上偷来的火种翟晓燕永城市第九小学余丽豫教〔2016〕18801号二等奖完形填空—词汇的使用张宁华商水县第二高级中学靳高峰豫教〔2016〕18802号三等奖9加几李樵商水县特殊教育学校李樵豫教〔2016〕18803号三等奖认识人民币朱艳红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道豫教〔2016〕18804号三等奖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衡培胜新乡市凤泉区鲁堡小学刘素红—15—豫教〔2016〕18805号三等奖有氧台阶韵律操赵军安新蔡县孙召中学豫教〔2016〕18806号三等奖we fly kites in spring.冯艳丽漯河小学豫教〔2016〕18807号三等奖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李娇娇开封市河南大学附属中学豫教〔2016〕18808号三等奖功陈琳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完中豫教〔2016〕18809号三等奖文件的下载张修全信阳淮滨县高级中学吴清凤豫教〔2016〕18810号三等奖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王淑君焦作市光明中学王芳豫教〔2016〕18811号三等奖螳螂捕蝉李玲鸽河南省实验小学豫教〔2016〕18812号三等奖翻越远方的大山张文捷河南省实验小学豫教〔2016〕18813号三等奖星星的新朋友王冰洛阳市新安县教育局办公室张媛媛豫教〔2016〕18814号三等奖解决问题的策略王红霞真源中心校豫教〔2016〕18815号三等奖轴对称图形马香莲焦作市修武县周庄镇周庄中心小学杨跃进豫教〔2016〕18816号三等奖小数加减法李然新乡市牧野区陵园小学马倩华豫教〔2016〕18817号三等奖克和千克孟德华焦作市实验小学殷军娣豫教〔2016〕18818号三等奖圆锥的体积张素梅鹿邑县真源中心校豫教〔2016〕18819号三等奖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王剑焦作市第二十三中学周迎芳豫教〔2016〕18820号三等奖文言文断句冯素利汝州市第二高级中学豫教〔2016〕18821号三等奖七颗钻石薛向东济源市承留二小孙婷婷豫教〔2016〕18822号三等奖七律长征贾庆稳滑县老庙乡实验小学陈培红豫教〔2016〕18823号三等奖乡愁刘卫莉新乡市铁路第二中学—16—豫教〔2016〕18824号三等奖麻雀曹利平洛阳市偃师市大口镇中心小学豫教〔2016〕18825号三等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邱瑜鹤壁市山城区第一小学豫教〔2016〕18826号三等奖商鞅南门立木王亚萍信阳息县临河中学王咏德豫教〔2016〕18827号三等奖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李景霞洛阳市洛龙区龙腾小学潘建武豫教〔2016〕18828号三等奖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杨丽君许昌市第九中学史俊祥豫教〔2016〕18829号三等奖顶碗少年齐凤华周口市太康县城关镇实验小学齐凤华豫教〔2016〕18830号三等奖有序数对张燕驻马店市西平县第四中学豫教〔2016〕18831号三等奖1000以内数的认识唐燕娜驻马店市确山县贯山小学豫教〔2016〕18832号三等奖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王刚辉平顶山市二中杨春生豫教〔2016〕18833号三等奖山沟里的孩子位东梅长垣县魏庄街道梁寨小学赵艳豫教〔2016〕18834号三等奖圆的认识李红蕊周口市太康县城关镇实验小学李红蕊豫教〔2016〕18835号三等奖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刘亚飞平顶山市二高张超华豫教〔2016〕18836号三等奖确定起跑线郑兴乐平顶山市新城区公明路小学艾彦丽豫教〔2016〕18837号三等奖露在外面的面冯武元鹤壁市鹿鸣小学马红昌豫教〔2016〕18838号三等奖伟大的悲剧李爱民驻马店市泌阳县高店乡中心学校豫教〔2016〕18839号三等奖巍巍中山陵武富忠驻马店市西平县专探中学孙玉珍豫教〔2016〕18840号三等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范东占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陈培红豫教〔2016〕18841号三等奖绘画游戏姜年豪河南省实验小学豫教〔2016〕18842号三等奖电脑美术——巧用动漫形象张洪学平顶山市新城区湖光小学郝秋菊—17—。
教育信息化优秀教学成果申报书范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教育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一种方法。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校的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
本文旨在分享教育信息化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优秀成果,并介绍如何申报这些成果。
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我们将明确优秀教学成果的定义和特点,以便更好地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意义。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教育技术的支持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最后,我们将探讨优秀教学成果的重要性,分析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强调推广和申报优秀教学成果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并且掌握申报教育信息化优秀教学成果的方法和技巧。
希望本文能够为教育从业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推动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下面是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教育信息化优秀教学成果的申报进行介绍和分析: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对教育信息化优秀教学成果的定义进行阐述,并总结文章主要观点。
第二部分正文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
首先,我们将详细定义何为优秀教学成果,明确其界定和评判标准。
其次,将探讨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互动式教学平台的建设以及智慧教室的构建等。
最后,将重点强调优秀教学成果的重要性,涉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育发展的推动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第三部分结论结论将总结教育信息化对教学的积极影响,分析推广和申报优秀教学成果的意义,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黑泉镇永丰小学一、实施背景黑泉镇永丰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名,教职工10名。
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学校是比较好的,现有交互式一体机4台,教师平时上课使用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习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
学校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实现了及时、快捷联络,为工作提供便利;各班级也建立了QQ群、微信群,教师及时把信息发布到平台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
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一)政策推动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这是政策上的推动。
(二)现实需要黑泉镇永丰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踏上了更高的平台。
学校要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二、主要目标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三、预期成果(一)资源网建设目标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教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
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3.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提高学生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展示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教育领域。
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一、智慧教学平台的广泛应用学校引入了先进的智慧教学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轻松创建课程、布置作业、组织考试,并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
学生则能够通过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料、参与在线讨论、提交作业,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例如,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利用平台上的动画演示和互动练习,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英语学习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上的语音识别功能进行口语练习,系统会及时给予纠正和反馈,有效提升了口语水平。
二、电子书包与数字化教材电子书包的推广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又一重要举措。
学生不再背着沉重的书包,而是手持轻便的平板电脑,里面装载着各科目的数字化教材。
这些教材不仅包含了传统教材的内容,还融入了多媒体元素,如音频、视频、动画等,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数字化教材具有更新及时、互动性强的特点。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编辑和补充,学生也可以在教材上做笔记、标注重点,方便复习和回顾。
三、在线课堂与远程教学通过网络技术,学校开设了在线课堂,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即使在特殊时期,如疫情期间,学生也能够在家中通过网络接受教育,保证了学习的连续性。
远程教学还促进了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其他地区的学校开展了同步课堂,让学生能够与不同地域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拓宽了视野,增进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四、虚拟实验室与实践教学为了弥补实验设备和场地的不足,学校建设了虚拟实验室。
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操作,通过模拟实验现象和数据,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虚拟实验室不仅降低了实验成本和风险,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机会。
教育行业成就总结近年来,教育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推进,为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将对教育行业的成就进行总结,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教育行业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不仅让学习无国界,也让优质教育资源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
同时,电子教材、教学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教育行业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科研人员的培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校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也成为关注焦点,学生在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权,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蓬勃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在不断推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国际化教育合作取得突破教育行业的国际化合作逐渐取得了突破。
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学生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项目。
这种国际化的教育合作不仅促进了文化的融合,还提高了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同时,国内高校引进优秀的国际教育资源,吸引了更多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社会资助教育事业积极参与教育行业的成就离不开社会资助教育事业的积极参与。
社会各界纷纷捐款助学、设立奖学金,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此外,许多企业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设立了教育基金和教育项目,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教育行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仍面临许多挑战。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
秀成果奖获奖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3.09.04
•【字号】教科技〔2023〕312号
•【施行日期】2023.09.0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
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
奖获奖名单的通知
教科技〔2023〕312号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各委管学校,厅直属单位(实验学校):
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办科技〔2023〕144号)要求,经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授奖公示,现将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予以公布。
希望获奖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积极探索新理念新技术改革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改革发展,助力教育强省建设。
附件:1.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理论研究类)
2.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创新应用类)
河南省教育厅
2023年9月4日。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成果总结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成果总结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流。
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幼儿教育领域,信息化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成果进行总结。
一、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老师为中心,典型的以课堂笔记的填鸭式教学为代表。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以让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的作用不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供资源和帮助学生发展自学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得幼儿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加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二、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信息化让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成为了可能。
通过建设幼儿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资料、教案、优秀教学视频等分享给其他老师,也可以从中获得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反哺教学。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更能够让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信息化技术使得多媒体教学迅速发展。
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直观,更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比如卡通动画、小说、歌曲、绘本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习效率。
四、数字化考勤和家园共育幼儿园实行数字化考勤系统,能够提高考勤效率,减轻工作负担,同时通过家庭版APP,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出勤情况、作息安排等。
除此之外,数字化家园共育也成为了信息化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方面。
家长可以通过APP随时了解班级活动、教师留言、学习记录、家庭作业等信息,与学校、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互通信息。
总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成果是显著的,其趣味性、互动性、生动性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和运用。
未来,信息化技术将持续不断地影响和推动着教育行业的发展,建议教育部门和各个幼儿园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对信息化教育的管理和评估,促进教育行业的更好发展。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号召,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将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报告如下:一、基础设施建设我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目前,学校已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区域。
校园网出口带宽达到_____Mbps,能够满足师生高速访问互联网的需求。
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_____间,其中包括智慧教室_____间。
多媒体教室里配备了投影仪、电子白板、电脑等设备,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学校还建有计算机教室_____间,学生计算机人均拥有量达到_____台,能够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求。
二、教学资源建设为了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工作。
一方面,学校鼓励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试题等,并将优秀的教学资源上传至学校的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另一方面,学校购买了大量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如电子图书、教学视频、在线课程等,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
目前,学校的教学资源平台已拥有各类教学资源_____GB,涵盖了各个学科和学段。
教学资源平台的使用频率较高,教师可以方便地获取所需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三、信息化教学应用1、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学校注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
通过培训,教师掌握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课堂教学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广泛应用信息化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翻转课堂等,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教学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远程教学和辅导;翻转课堂则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育信息化应用取得哪些成果教育信息化应用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化:- 利用互联网技术,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广泛传播和共享,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学资源。
- “互联网+教育”模式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发展,例如在线课程平台、慕课(MOOCs)等新型教育形式的出现,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
2. 智慧校园建设:- 各地学校纷纷推进智慧校园项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能化的教学环境。
如智能教室、数字化图书馆、电子校务系统等,提升了校园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3. 教育教学创新:- 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个性化学习等,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互动工具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 教育数据应用:- 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有助于实现精准教学和科学决策,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分析,为改进教学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5. 促进教育公平:- 信息化手段帮助缩小城乡、区域间的教育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使得更多学生能获得均等化的教育机会。
6. 案例研究与优秀成果推广:- 不同地区的学校和教育机构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这些案例包括但不限于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在线教育平台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展示交流与推广应用。
7. 政策支持与制度建设:-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十三五”规划期间整合开发了多学科的教育资源,并制定相应政策以保障和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探索实践不断深入,既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层面,也体现在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模式改革层面,切实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效能。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有哪些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为教育带来了诸多显著的成果。
首先,教育信息化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
通过互联网技术,全球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整合和共享。
学生不再局限于本地的教材和教师,能够获取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课程、讲座、学术研究成果等。
在线教育平台上,丰富多样的课程涵盖了从基础学科到前沿科技的各个领域,无论是中小学的基础知识讲解,还是大学的专业课程,甚至是职业培训和兴趣爱好的培养,都能找到丰富的资源。
这使得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无论身处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有网络,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教育内容,为其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授,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教学模式向更加互动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多媒体教学工具如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在线教育平台和教学软件支持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创新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前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则更多地进行讨论、实践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此外,自适应学习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内容推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再者,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公平。
在一些偏远地区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信息化建设为当地的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的新窗口。
通过远程教育,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发达地区相似的教育资源,接受优秀教师的授课。
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公平的起点。
另外,教育信息化提升了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学校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籍、成绩、选课等信息进行高效管理,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错误。
教师也能够通过教学管理平台更方便地安排教学计划、布置作业、批改试卷,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第三届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
评选活动指南
目录
一、参评人员范围
二、评选项目及内容要求
(一)项目设置
(二)内容及制作要求
(三)评价指标
(四)其他要求
三、参评办法
(一)参评办法、报送数量及方式
(二)报送时间及评选结果公布
四、组织工作
(一)组织领导
(二)联系方式
一、参评人员范围
全省基础教育阶段各学校教师、教研人员、教育技术工作者,各有关高等学校教育电视工作者。
二、评选项目及内容要求
(一)项目设置
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项目设置有:
1. 优秀论文
2. 优质课
3.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
(1)教育电视栏目
(2)教育电视新闻
(3)校园电视作品
(4)教育电视主持人风采
(二)内容及制作要求
1. 优秀论文
根据“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主题,论文具体选题可包括: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研究、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共享与服务研究、在线教育研究与实践、“三通两平台”的研究与应用、高效教育产品设计及其教育应用研究、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家、校、企互动创新方式及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等。
以及不限于以上内容,其他与教育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
革和教学创新有关的内容以及相关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呈现。
撰写要求:文章应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内容,能突出重点,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能反映学术和实践创新。
文章应包含题目、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文中引等,字数控制在3500—7000字(含图表)。
不要在论文里写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等联系方式。
作者限1人。
2. 优质课
着重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应体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突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实录。
制作要求:可以在录播教室录制、也可以在普通教室由双机位及以上摄像机录制完成,时长不超过50分钟。
前期录制拍摄分辨率不低于720×576,视频制作推荐使用高清制式,压缩推荐采用H.264编码方式,码流率不低于256Kbps,封装格式推荐使用MP4,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
主讲教师限1人,指导教师限1人。
报送时应附有本人教案的电子文档。
3.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
(1)教育电视栏目:要求自办自创,以期为单位报送。
(2)教育电视新闻:每条新闻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
(3)校园电视作品:制作范围包括课本剧、电视短剧、DV 纪实、电视小品等,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
(4)教育电视主持人风采:教育电视新闻、专题采访、栏
目主持;(不含电台播音主持)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
制作要求:以上项目均要求前期录制拍摄分辨率不低于720×576,视频制作推荐使用高清制式,压缩推荐采用H.264编码方式,码流率不低于256Kbps,封装格式推荐使用MP4,作品大小不超过2G。
作品作者人数限5人。
(三)评价指标
1. 优秀论文
2. 优质课
(四)其他要求
1. 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2. 优秀论文参评作品应是从未在任何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的原创稿件,严禁剽窃或抄袭行为。
3.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参评作品应是2015年以来没有参加过省级以上评比(比赛)的原创作品。
三、参评办法
(一)参评办法、报送数量及方式
1. 优秀论文
优秀论文参评作品采用在线报送方式,作者本人自行登录“河南省教育信息化评选活动网站()”,根据页面提示,选择相应链接注册和上传论文,每人只能提交一篇论文,提交后不能修改。
参评优秀论文无需填写作品登记表。
2. 优质课
优质课参评作品需以省辖市(直管县)为单位统一在线报送,每省辖市报送数量不超过40件、直管县不超过20件。
作品报送工作人员需加入QQ群191342031(不接受个人报名),经管理员审核获得用户名及密码,然后登录“河南省教育信息化评选活动网站()”,根据页面提示选择相应链接,集中上传作品清单和参评作品。
3.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由作者所在单位集中后统一在线报送,每单位报送数量不超过10件。
作品报送工作人员需加入QQ群191342031(不接受个人报名),经管理员审核获得用户名及密码,然后登录“河南省教育信息化评选活动网站()”,根据页面提示选择相应链接,集中上传作品清单和参评作品。
(二)报送时间及评选结果公布
1. 报送时间
优秀论文报送提交时间:即日起—8月10日;
优质课报送提交时间:即日起—6月20日;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报送时间:即日起—6月10日。
请各单位自行掌握有关作品上传时段,避开高峰。
2. 评选结果公布
根据专家评审情况,于9、10月份以文件形式公布评选结果并印发证书。
四、组织工作
(一)组织领导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由省教育厅主办,评选活动办公室设在省电化教育馆,主要承担具体组织工作。
“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评选活动的信息发布和作品报送支持平台。
(二)联系方式
活动组织:(0371)66324348
技术支持:(0371)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