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地理信息技术应用_第49讲__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88.5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安徽周兵状元笔记遥感技术的工作过程: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接收与处理→信息解释与分析→遥感应用。
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深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北越低;反之亦然。
同时,需要注意:遥感器对地物的分辨率除与飞行高度有关外,还与传感器的性能有关。
由于不同地区地物的差异、合成图像波段的差异、地物特征的季节差异等,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波段、不同季节的图像解译是不同的。
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有的还应当结合实地调查进行解译。
基础整理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介绍遥感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系统的组成以及分类;二是遥感与资源普查;三是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综合探究1.国土资源部发布《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要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建立国家级和全国31个省级、331个市级、2 800多个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
这是继1984~1996年第一次土地普查之后,国土部门开展的又一次全国规模的摸底行动。
十年前的那次土地普查,动用了20万人力,历时10余年才告完成。
而这一次,卫星遥感技术将成为最主要的调查手段,全部工作要求在三年内完成,而且要“覆盖全国,不留任何空白”。
与传统的地面调查和飞机航测相比,卫星遥感的主要优势有哪些?遥感监测土地资源的作用有哪些?探究:与传统的地面调查和飞机航测相比,卫星遥感的主要优势是:探测范围广,速度快;不受地形、气象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收集信息多。
使用卫星遥感监测土地资源,一可以实事求是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化,为土地执法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保持一种威慑,让地方不敢乱占地。
在地方利益突显的今天,国家掌握这种威慑力量尤其必要。
国土部门近年来查处的土地案件中,很大部分是通过遥感监测首先发现的,动态监测给土地执法部门提供了第一信息源。
2006年4月初,国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在郑州市开展土地执法检查。
监测发现郑州市共发生变化图斑856个。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安徽周兵状元笔记遥感技术的工作过程: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接收与处理→信息解释与分析→遥感应用。
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深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北越低;反之亦然。
同时,需要注意:遥感器对地物的分辨率除与飞行高度有关外,还与传感器的性能有关。
由于不同地区地物的差异、合成图像波段的差异、地物特征的季节差异等,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波段、不同季节的图像解译是不同的。
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有的还应当结合实地调查进行解译。
基础整理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介绍遥感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系统的组成以及分类;二是遥感与资源普查;三是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综合探究1.国土资源部发布《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要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建立国家级和全国31个省级、331个市级、2 800多个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
这是继1984~1996年第一次土地普查之后,国土部门开展的又一次全国规模的摸底行动。
十年前的那次土地普查,动用了20万人力,历时10余年才告完成。
而这一次,卫星遥感技术将成为最主要的调查手段,全部工作要求在三年内完成,而且要“覆盖全国,不留任何空白”。
与传统的地面调查和飞机航测相比,卫星遥感的主要优势有哪些?遥感监测土地资源的作用有哪些?探究:与传统的地面调查和飞机航测相比,卫星遥感的主要优势是:探测范围广,速度快;不受地形、气象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收集信息多。
使用卫星遥感监测土地资源,一可以实事求是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化,为土地执法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保持一种威慑,让地方不敢乱占地。
在地方利益突显的今天,国家掌握这种威慑力量尤其必要。
国土部门近年来查处的土地案件中,很大部分是通过遥感监测首先发现的,动态监测给土地执法部门提供了第一信息源。
2006年4月初,国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在郑州市开展土地执法检查。
监测发现郑州市共发生变化图斑856个。
第49讲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自主整合遥感的概念与发展:遥感(RS)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遥感技术航天遥感遥感类型(按遥感平台高度)航空遥感近地遥感遥感与资源普查: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21世纪,遥感科技不仅为社会信息化提供高分辨率的信息资源,改变人们的生产。
生活与交往方式,而且有助于人类重新审视“地球家园”,提高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与灾害的认识名师点拔一.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遥感功能物体和环境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接收信息、处理、分析信息专业图件或统计数字二.遥感类型分类标准类型遥感平台的高度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电磁波的波谱范围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应用领域或专题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测目标发射电磁波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三.航天.航空.近地遥感的区别类型概念优点航天遥感利用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可进行重复、不定期观测等航空遥感利用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包括600-10000米的低、中空遥感,10000-25000米的高空超高空遥感机动性强.可以根据研究主题选择适当的传感器,适当的飞行高度和飞行区域近地遥感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遥感用于城市遥感、海面污染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中高分辨率的遥感任务中【例1】不同物体和物体的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电磁波特性,卫星传感器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物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电磁辐射转换为图像,经过处理,提取物体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和物体的状态,这就是遥感工作的基本原理。
例如,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
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
如出现火情,就能对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地分析,以做出相应的防灾措施。
遥感系统同样对水体的不同状态有分辨功能。
根据以上文字材料,请你设计用遥感技术对我国太湖水质状况监测的方案,并提出治理的措施。
【解析】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于推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高考密切关注的一个领域。
本题考核学生对遥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应用能力。
【答案】方案:①获得太湖水质状况的遥感影像资料(或建立太湖水质遥感监测预报系统)②对水质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预报(或根据遥感信息对水质状况监测分析,提出防治措施)治理措施:①防止工业三废(或农田废水/污染河水/其他废弃物)直接排入湖中②保护太湖周边生态环境;对已污染水体进行(人工或生化方法)治理【例2】下图反映了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为微米。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这是照片上判读各种地物的基础。
例如,利用0.4~0.5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与其他地物分开,利用0.5~0.6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沙漠与小麦、湿地区分开;利用0.7~0.9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和区分开。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根据遥感照片进行地物的判读,涉及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高中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地物的光谱特征是遥感技术的重要理论依据.不同的地物对同一波段电磁波的反射是不同的;即使是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波段其反射率也不同,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光谱特征,选择最佳波段.最佳摄影季节和摄影时间的照片进行判读.【答案】(1)0.4~0.76(2)雪地小麦湿地【思维发散】先看图的横坐标.纵坐标各自的含义,然后依次看雪地.小麦.沙漠.湿地的反射率情况.【变式题】遥感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探测内生矿床,是因为()A.内生矿大多分布在沉积岩内B.煤炭大多分布在变质岩内C.许多内生矿分布在地质断裂带上D.铁矿全部分布在地质断裂带上【解析】遥感图像可以发现地质断裂带,而许多内生矿分布在地质断裂带上,所以可利用卫星遥感图像来大体上确定许多内生矿分布的范围,大大提高人们的探矿效率。
铁矿有内生矿和外生矿之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铁矿都分布在地质断裂带上。
【答案】 C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遥感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A、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B、地上遥感、地面遥感和地下遥感C、近地面遥感、空中遥感和地下遥感D、地球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解析】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可以分为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答案】A2、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是A、传感器B、平台C、数据库D、电流测量仪【解析】遥感由传感器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并且还可以发射电磁波,是遥感的关键装置【答案】A3、为获取所需的不同信息,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遥感技术可用A、不同的传感器B、不同的运载工具C、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D、不同的电磁波【解析】遥感的特点是手段多,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选用不同的遥感仪器和不同的波段【答案】C4、遥感的特点不包括A.探测范围大B.获取资料快C.受地面条件限制少D.对地物的分辨率低【解析】遥感的特点包括清晰度高【答案】D5、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河流与公路相比通常①宽度不发生变化②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③相对比较平直④弯曲多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床较窄;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河床较宽;河流流向受地形、地势的影响较大,一般比公路更弯曲【答案】D6、有关遥感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探测的范围大,能动态反映事物的变化B、用途广,可广泛有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境保护、防灾救灾和军事等许多领域C、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D、它需要运用24颗人造卫星才能快速、准确完成各项任务【解析】全球定位系统包括24颗卫星,提供3维坐标,遥感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的技术等组成【答案】D7、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城市呈现A.深蓝色B. 蓝灰色C.浅蓝色D.红色【解析】假彩色图像不是地面真实颜色的反映,而是人工合成的色彩.城市为蓝灰色【答案】B遥感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的信息。
除地表外,遥感能探测一定深度的海底和冰层。
微波遥感还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
阅读上面材料,回答第8题。
8、以上材料说明遥感技术A、探测范围大B、用途广C、受地面条件限制少D、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解析】根据遥感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微波遥感还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体现了遥感手段多的特点【答案】D2005年第九号台风“麦莎”8月袭击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央气象台8月5日17时发布了暴雨警报,淮河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强降水,浙江东部.江苏大部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据此回答9-11题9、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判断,与暴雨联系不大的地质灾害是()A、崩塌B、滑坡C、地震D、泥石流10、有人说台风是一种“小面积受灾,大面积受益”的气象灾害。
其“益”不表现在()A、延长休鱼期,保护渔业资源。
B、解除或缓解旱情C、增加水库蓄水量,有利于水力发电D、调节气候,降温消暑11、对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最有效的监测手段是()A、利用探测气球B、利用气象雷达C、利用全球定位技术D、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解析】(1)地震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与暴雨联系不大。
(2)可用排除法来分析,B.C .D项为益.A项过度的延长休渔期,对渔业生产不利.(3)卫星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受地面限制小,获得的信息量大等许多优点.【答案】C A D二、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1:最近,科学家对长江重新测量后发现,它的长度为6211.3千米,比公认的6300千米短了80千米。
但这一结果并没有改变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的地位。
主持测量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称:“尽管这一数字的变化对长江沿岸居民的生活几乎没有影响,但反映了人们对地球了解程度的加深,并有可能成为国家更新重要地理数据的参考。
材料2: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等受灾地区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制成了淹没地区分布图,图中淹没地区和分布及各部分的范围一目了然(1)材料1说明了遥感技术在哪种领域的应用()A、海洋B、地质C、水文D、军事侦察(2)根据以上材料,简述遥感技术的特点。
【解析】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
遥感技术就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遥感具有以下特点: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答案】(1)C (2) 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小、获取信息量大、手段多,用途广等特点2.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中,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______的方式摄取地面物体。
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面物体的分辨率较___(高、低)。
(2)在图A中,航空摄影采用_____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覆盖,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B中,传感器接收到的是______,地面信息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遥感工作过程和原理,一般而言,如果是相同的传感器,则遥感平台越低,所获影像资料分辨率越高;且采用重叠摄影的技术保证了事物不遗漏。
遥感的原理就是利用不同物体,不同条件下,其反射。
辐射的电磁波是不同的,从而进行识别【答案】、(1)飞机;航空摄影;高(2)重叠摄影(拍摄);使地面摄像范围内事物无遗漏,再用拼接方式制成完整区域图片(3)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地面接受太阳辐射或大气散射的光能产生地面辐射(含电磁波);不同物体;不同环境条件,其反射或产生的辐射电磁波是不同的,传感器可以进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