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1.23 KB
- 文档页数:2
全球排名第一的实时SPC解决方案提供商
盈飞无限国际
电话:400-812-1268 现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类别划分
关键词:管理体系
ISO国家标准化组织将现行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标准分为三类。
A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
向市场提供有关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规范,通过内部与外部各方予以评定,证明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内部和外部的要求。
例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规范)、其他专业管理体系要求标准。
B类:质量管理体系指导标准。
通过对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各要素提供附加指导或提供不同于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独立指导,帮助组织实施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
例如:关于使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指导、关于建立管理管理体系的指导、关于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的指导、专业管理体系知道标准。
C类: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标准。
就质量管理体系的特定部分提供详细信息或就管理体系的相关技术提供指导的标准。
例如:管理体系术语文件评审,文件提供,培训、监督、测量绩效评价标准,标记和生命周期评定标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001—2008/ISO 9001: 2008代替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ISO 9001:2008,IDT)2008-12-30 发布 2009-03-01实施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目次前言┈┈┈┈┈┈┈┈┈┈┈┈┈┈┈┈┈┈┈┈┈┈┈┈┈┈┈┈┈┈┈┈┈┈┈┈┈┈┈┈Ⅲ引言┈┈┈┈┈┈┈┈┈┈┈┈┈┈┈┈┈┈┈┈┈┈┈┈┈┈┈┈┈┈┈┈┈┈┈┈┈┈┈┈Ⅳ0.1 总则┈┈┈┈┈┈┈┈┈┈┈┈┈┈┈┈┈┈┈┈┈┈┈┈┈┈┈┈┈┈┈┈┈┈┈┈┈┈Ⅳ0.2 过程方法┈┈┈┈┈┈┈┈┈┈┈┈┈┈┈┈┈┈┈┈┈┈┈┈┈┈┈┈┈┈┈┈┈┈┈┈Ⅳ0.3 与GB/T 19004的关系┈┈┈┈┈┈┈┈┈┈┈┈┈┈┈┈┈┈┈┈┈┈┈┈┈┈┈┈┈┈Ⅴ0.4 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Ⅴ1 范围┈┈┈┈┈┈┈┈┈┈┈┈┈┈┈┈┈┈┈┈┈┈┈┈┈┈┈┈┈┈┈┈┈┈┈┈┈┈ 1 1.1 总则┈┈┈┈┈┈┈┈┈┈┈┈┈┈┈┈┈┈┈┈┈┈┈┈┈┈┈┈┈┈┈┈┈┈┈┈┈┈ 11.2 应用┈┈┈┈┈┈┈┈┈┈┈┈┈┈┈┈┈┈┈┈┈┈┈┈┈┈┈┈┈┈┈┈┈┈┈┈┈┈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质量管理体系┈┈┈┈┈┈┈┈┈┈┈┈┈┈┈┈┈┈┈┈┈┈┈┈┈┈┈┈┈┈┈┈┈┈ 1 4.1 总要求┈┈┈┈┈┈┈┈┈┈┈┈┈┈┈┈┈┈┈┈┈┈┈┈┈┈┈┈┈┈┈┈┈┈┈┈┈ 14.2 文件要求┈┈┈┈┈┈┈┈┈┈┈┈┈┈┈┈┈┈┈┈┈┈┈┈┈┈┈┈┈┈┈┈┈┈┈┈ 25 管理职责┈┈┈┈┈┈┈┈┈┈┈┈┈┈┈┈┈┈┈┈┈┈┈┈┈┈┈┈┈┈┈┈┈┈┈┈ 2 5.1 管理承诺┈┈┈┈┈┈┈┈┈┈┈┈┈┈┈┈┈┈┈┈┈┈┈┈┈┈┈┈┈┈┈┈┈┈┈┈ 2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3 5.3 质量方针┈┈┈┈┈┈┈┈┈┈┈┈┈┈┈┈┈┈┈┈┈┈┈┈┈┈┈┈┈┈┈┈┈┈┈┈ 3 5.4 策划┈┈┈┈┈┈┈┈┈┈┈┈┈┈┈┈┈┈┈┈┈┈┈┈┈┈┈┈┈┈┈┈┈┈┈┈┈┈ 3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35.6 管理评审┈┈┈┈┈┈┈┈┈┈┈┈┈┈┈┈┈┈┈┈┈┈┈┈┈┈┈┈┈┈┈┈┈┈┈┈ 36 资源管理┈┈┈┈┈┈┈┈┈┈┈┈┈┈┈┈┈┈┈┈┈┈┈┈┈┈┈┈┈┈┈┈┈┈┈┈ 4 6.1 资源提供┈┈┈┈┈┈┈┈┈┈┈┈┈┈┈┈┈┈┈┈┈┈┈┈┈┈┈┈┈┈┈┈┈┈┈┈ 4 6.2 人力资源┈┈┈┈┈┈┈┈┈┈┈┈┈┈┈┈┈┈┈┈┈┈┈┈┈┈┈┈┈┈┈┈┈┈┈┈ 4 6.3 基础设施┈┈┈┈┈┈┈┈┈┈┈┈┈┈┈┈┈┈┈┈┈┈┈┈┈┈┈┈┈┈┈┈┈┈┈┈ 46.4 工作环境┈┈┈┈┈┈┈┈┈┈┈┈┈┈┈┈┈┈┈┈┈┈┈┈┈┈┈┈┈┈┈┈┈┈┈┈ 47 产品实现┈┈┈┈┈┈┈┈┈┈┈┈┈┈┈┈┈┈┈┈┈┈┈┈┈┈┈┈┈┈┈┈┈┈┈┈ 4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4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5 7.3 设计和开发┈┈┈┈┈┈┈┈┈┈┈┈┈┈┈┈┈┈┈┈┈┈┈┈┈┈┈┈┈┈┈┈┈┈┈ 5 7.4 采购┈┈┈┈┈┈┈┈┈┈┈┈┈┈┈┈┈┈┈┈┈┈┈┈┈┈┈┈┈┈┈┈┈┈┈┈┈┈ 6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7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 8.1 总则┈┈┈┈┈┈┈┈┈┈┈┈┈┈┈┈┈┈┈┈┈┈┈┈┈┈┈┈┈┈┈┈┈┈┈┈┈┈ 8 8.2 监视和测量┈┈┈┈┈┈┈┈┈┈┈┈┈┈┈┈┈┈┈┈┈┈┈┈┈┈┈┈┈┈┈┈┈┈┈ 8 8.3 不合格品控制┈┈┈┈┈┈┈┈┈┈┈┈┈┈┈┈┈┈┈┈┈┈┈┈┈┈┈┈┈┈┈┈┈┈ 9 8.4 数据分析┈┈┈┈┈┈┈┈┈┈┈┈┈┈┈┈┈┈┈┈┈┈┈┈┈┈┈┈┈┈┈┈┈┈┈┈ 9 8.5 改进┈┈┈┈┈┈┈┈┈┈┈┈┈┈┈┈┈┈┈┈┈┈┈┈┈┈┈┈┈┈┈┈┈┈┈┈┈┈ 9附录A (资料性附录) GB/T 19001-2008与GB/T 24001-2004之间的对照┈┈┈┈┈┈┈┈┈┈┈10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GB/T 19001-2000与GB/T 19001-2008之间的变化┈┈┈┈┈┈┈┈┈┈┈15 参考文献┈┈┈┈┈┈┈┈┈┈┈┈┈┈┈┈┈┈┈┈┈┈┈┈┈┈┈┈┈┈┈┈┈┈┈┈┈┈22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英文版)。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1范围1.1 总则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产品实现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
1.2 应用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如果进行了删减,而且这些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的要求,同时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 方可声称符合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5)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GB/T19000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4 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组织应:a)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见1.2);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监视;e)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这些过程;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1范围1、1 总则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 应用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意在适用于各中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0)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GB/T19000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描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供方组织顾客本标准中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GB/T19001-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用以取代术语”分承包方“。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组织应: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在组织中的应用(见1、2)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e、测量、监视和分析这些过程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 要求1. 范围1.1 总则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 应用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dt ISO9000:2000)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GB/T1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表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供方——>组织——>顾客本标准中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GB/T19001-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4. 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组织应: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见1.2);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e)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一)基本信息中文名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创始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目的:增进顾客满意功能:质量评价和监督(二)概念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
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三)发展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
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并重新颁布实施。
2000年,ISO对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了重大改版。
2008年,再次系统进行了改进,强调持续改进。
ISO9000标准的由来1.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产物随着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许多国家和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选择和控制供应商,纷纷制定国家或公司标准,对公司内部和供方的质量活动制定质量体系要求,产生了质量保证标准。
2.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的产物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产品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寻求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措施,ISO/TC176组织各国专家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001-2008/ ISO 9001:2008 代替GB/T 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ISO 9001:2008, IDT)2008—12—30发布 2009—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通过对其修订,使表述更为明确,并增强与GB/T 24001-2004的相容性。
附录B中给出了GB/T 19001—2008和GB/T 19001—2000之间的具体变化。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合格评定认可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深圳环通认证中心、赛宝认证中心、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国培认证培训(北京)中心、中国建材检验认证中心、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武、李钊、刘卓慧、李强、李荷芳、李明、赵志伟、王建宁、孙纯一、曲辛田、万举勇、王梅、李平、石新勇、倪红卫。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0300。
2-1988、 GB/T 19001—1992、GB/T19001-1994、GB/T 19001—2000。
引言0.1 总则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
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下列因素的影响:a) 组织的环境、该环境的变化以及与该环境有关的风险;b) 组织不断变化的需求;c)组织的具体目标;d)组织所提供的产品;e)组织所采用的过程;f)组织的规模和组织结构。
我国现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我国现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一、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规范是指导企业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性标准,其中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通用要求、保证产品质量所需的程序和方法,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是指导企业如何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性标准,其中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建立、实施和改进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企业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方面的指导。
三、质量管理体系方法与工具质量管理体系方法与工具是企业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所必需的工具和手段,其中包括质量管理方法、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改进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四、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评估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评估是确保企业建立和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审核员的要求、审核程序、审核要点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审核与评估,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保持是对企业建立和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三方认证的制度,其中包括认证机构的要求、认证程序、认证证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认证,可以证明企业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信任。
六、质量管理体系改进与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改进与优化是企业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包括质量管理创新、质量控制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七、质量管理体系培训与指导质量管理体系培训与指导是企业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之一,其中包括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培训和指导,可以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践方法,提高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现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指为了贯彻和实施质量管理规范,以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为
目的而制定的标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不
断更新,目前主流标准包括ISO9001、ISO14001、ISO45001、TS16949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目的是通过规范化质量管理过程,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ISO9001标准覆盖了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管理体系、资源管理、产品设计和开发、
供应商管理、生产制造、测量、分析和改进等,确保企业在整个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满足客
户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过程方法”为核心理念,要求企业制定和实施一套系
统化的质量管理程序,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过程,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具体内容包
括:
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制定和实施一套系统化的质量管理程序,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和法
律法规要求。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政策、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确保人员能够掌握和遵守相关的质量管理规范和要求。
2. 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包括人员、物资、设备等资源的管理,确保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和效益。
企业应该制定和实施一套资源管理程序,监控和改进资源使用情况,确保资源和人员能够达到最佳配置状态。
3. 产品设计和开发
产品设计和开发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该制定和实
施一套产品设计和开发程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和法律法规要求,同时降低设计和开
发成本。
4. 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是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企业应该制定和实施一套供应商管
理程序,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和服务,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
合作关系。
5. 生产制造
生产制造是企业最核心的业务,企业应该制定和实施一套生产制造程序,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交付周期。
生产制造的过程应该符合质量管理要求,并根据数据进行追溯和改进。
6. 测量、分析和改进
测量、分析和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企业应该制定和实施一套测量、分析和改进程序,持续监控和改进生产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同时,企业应该按照要求制定和实施内审程序和管理评审程序,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