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猪生产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20
畜禽生产技术中现代化养猪生产胚名词
解释
现代化养猪,就是采用先进的养猪科学技术,即采用先进的选种育种技术,先进的伺料配制技术,先进的猪舍环境调控技术,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先进的卫生防疫制度,先进的词养管理工艺以及相应的产品加工、市场预测和市场营销等进行养猪生产。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给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生产环境,有利于发挥出高生产水平、高劳动效益、高经济效益和获得优质的产品。
现代化养猪,是按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来进行猪的生产,实行流水生产工艺,将各生产群组织为具有工业生产特征的全进全出流水生产线,以期达到高生产水平、高生产效益及优质产品的“两高一优”的养猪生产。
猪生产时,胚胎发育情况:虽然动物的种类繁多,但是胚胎的发育依然拥有相似的过程,能够分成受精、卵裂、桑葚胚、囊胚、原肠胚与器官形成等阶段。
此外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动物共同拥有的特征会首先出现(如皮肤),之后才逐渐发展出特化的构造(如鱼鳞),而且较复杂的物种与较原始的物种之间一开始相当类似,之后才随着发育的时间而慢慢增加变异。
1。
养猪技术大全第一篇:养猪技术大全猪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也是现代畜禽养殖中重要的一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养猪已成为许多农户和养殖企业的重要产业。
想要养好猪,就需要掌握一些养猪技术。
下面介绍一些养猪技术的要点:1.选择好的品种猪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猪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饲养方式。
因此,选择好的品种对于养猪来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常见的猪品种有黑猪、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
养殖者应根据自己的饲养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2.建立合理的养猪场养猪场的建立对于养猪生产的影响非常大。
合理的养猪场应该建在地势较高、通风、采光好的地区,并进行防风、遮阳和防水处理。
同时,养猪场的放养密度也很重要,过高的密度容易导致猪病传播和饲料浪费。
3.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适当的饲养技术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减少猪的死亡率。
养殖者应该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保证猪的饮食和环境。
常见的饲养技术包括猪舍的通风、保暖、除臭和消毒,以及合理的饲料配比、饲料消毒等。
4.加强疾病防治养猪过程中,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保障猪的身体健康,养殖者应该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首先,要定期检查猪的身体状况,尽早发现疾病。
其次,应避免采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的方法,防止猪体内残留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猪的感染和疾病传播。
5.加强猪肉的质量管理猪肉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者的收益和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养殖者应该加强猪肉的质量管理。
包括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饲料受到霉菌的污染,保证猪肉的安全;采用科学的屠宰方法,保证猪肉的卫生安全;并根据市场需求,科学选择猪肉的加工和销售方式。
总之,养猪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产业。
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养猪技术,才能保证养猪的效益和猪肉的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求。
第1章教槽料最新饲喂技术一、为什么是教槽料?二、饲喂教槽料十分重要三、关于成本问题四、教槽料的采食量五、未来——免疫球蛋白六、教槽料的使用管理七、教槽区——需要多大空间?八、未来的设施九、印迹第2章让窝产仔数更高一、目标二、问题和成本三、应对窝产仔数低四、一般因素五、青年母猪六、影响青年母猪窝产仔数的因素七、断奶猪或者未成年母猪八、短期优饲九、刺激而非应激十、经产母猪十一、切实可行的建议十二、正确的光照方案十三、光照模式十四、窝产仔数的离散度——一种很多猪场正在使用的窝产仔数检查方法十五、母猪群体年龄结构——不要弄得很被动十六、哺乳期短十七、返情(配种后返情)十八、疾病十九、生物安全二十、遗产基因第3章既要窝产仔数多又要初生重高一、目标二、初生重非常重要三、平均初生重掩盖的问题四、两点值得探索的建议五、初生重小的仔猪会影响猪场利润六、很难说服七、奖金创造奇迹八、用肺浮漂试验检测真正的死胎第4章避免断奶后的问题一、问题概述二、研究人员针对仔数的试验研究往往不够深入三、为什么说在过渡料上花费很多是值得的?四、鲜为人知的算式五、计算盈亏六、断奶时肠道中发生了什么?七、断奶时将母猪转走常常会发生什么?八、接下去发生什么?九、水分不足十、帮助断奶仔猪度过这个消化瓶颈期十一、饲喂方法必须正确十二、减少断奶后应激十三、早晨还是傍晚断奶?十四、总结第5章免疫——每一个人的盲点一、提高对免疫力的认识二、一个令人困惑的悖论——认识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免疫防护三、对于母猪,情况有所不同四、提高主群免疫力的行动计划五、初乳六、初乳质量七、分娩监护八、仔猪何时死亡九、加速分娩十、疾病流行谱分析十一、免疫力不足的代价十二、繁殖母猪的情况十三、青年母猪的免疫力十四、免疫力与猪群年龄分布十五、如何使“卧狮”的背部又高又平又长十六、总结十七、母猪更新速度过快会损害它的免疫力十八、40%~50%的母猪群更新率太高吗?十九、成本是什么?二十、病毒侵袭时会发生什么二十一、勿将抗原与抗体的概念混淆二十二、营养对免疫有帮助吗?二十三、三种方案二十四、使日粮的营养浓度与免疫力反应所需的营养水平相配匹——令营养师头疼的问题二十五、这很重要吗?二十六、饲料添加剂能够帮助免疫吗?第6章应激的含义及其对养殖利润的影响一、应激和紧张二、刺激三、如何计算应激在生产中的成本?四、应激和过渡拥挤五、青年母猪推荐的饲喂空间似乎太低六、应激和混群七、应激影响着床八、两种理论九、分娩和应激十、应激检查清单十一、40年应激检查积累的一些经验十二、测量和检测重要的信号十三、应激可以测量吗?十四、猪会和你说话吗?十五、你的猪真的喜欢你吗?十六、关键点十七、可操控的材料第7章现代高产青年母猪的管理一、目标二、选留青年母猪三、一些关注点四、有关订购青年母猪的建议五、对业务人员进行发问六、获得真相七、断奶青年母猪——新趋势(北美的幼龄小母猪)八、引进青年母猪九、适应、训化与融合十、为什么要在240日龄左右初配?十一、刺激青年母猪十二、我们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值?十三、是否所有这些工作都有必要?十四、是否有必要自己培育青年母猪?十五、基于你的国际经验,你认为哪个品种最好的?十六、青年母猪储备群十七、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青年母猪群组试验十八、如何管理青年母猪储备群十九、现代青年母猪的饲养二十、俯瞰相关青年母猪的饲喂方案二十一、重新学习新技能——代养母猪第8章生物安全——猪场需要真正落实的措施一、目标二、猪场一般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吗?三、预清洁是极为重要的四、正确清洁的价值/洗涤剂的使用五、经济学分析六、消毒七、消毒后应采取的措施八、饮水线的卫生九、饮水系统的消毒十、空气熏蒸消毒十一、石灰粉刷十二、为什么现代过氧乙酸/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对病毒尤其有效?十三、它们的工作原理——简单总结十四、对每一样东西必须使用过氧乙酸/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吗?十五、饮水线的消毒十六、现代卫生措施的成本和回报十七、所有一切都值得吗?十八、正确使用生物安全的成本十九、经济计算得出的结论二十、车辆和运输第9章毒菌霉素——另一个利润的隐性杀手一、问题(霉菌毒素中毒症)二、霉菌毒素中毒症是个问题吗?三、为什么它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四、那什么是霉菌毒素呢?五、你如何知道猪场是否有霉菌毒素问题?六、某些霉菌毒素的免疫抑制作用七、料仓清洗能起作用吗?八、霉菌毒素污染水平能进行检测吗?九、协同作用十、那么猪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去阻止霉菌毒素侵入,并且他们何时执行该措施以何降低毒素的影响呢?十一、隐蔽十二、处理“漏网”的霉菌毒素十三、广谱吸附十四、优秀霉菌毒素吸附剂拥有不可思议的吸附区十五、霉菌毒素引起的经济损害十六、回报十七、整体概况和结论第1章教槽料最新饲喂技术为什么在一本描述各种猪的问题的书中专门列出一个章节来叙述教槽料的饲喂?这里有2个原因:问题1,教槽料绝不是万能的。
一、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技术目标参数对规模化、工厂化养猪场制订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目标,是发展现代养猪生产的前提和落脚点。
而生产技术目标又是猪场制定其他系列技术参数的基础和前提。
应以取得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出发点,按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来确定生产目标。
我国规模养猪的生产技术性能指标:1、繁殖性状指标(1)、产仔数: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2.2窝,经产母猪每胎平均产仔10头,初产母猪则为9.5头;(2)、产活仔数:经产母猪每窝平均产活仔10头,初产母猪为8.5头;(3)、初生个体重:1.1—1.4千克;(4)、初生全窝重:11—14千克;(5)、断奶全窝重:45—65.7千克(6)、哺育率(断奶成活率):90%以上(7)、母猪年产窝数:2.2窝(8)、母猪产后14天配种率:90%以上(9)、一次情期受胎率85.0%(10)、仔猪35日断奶,成活率达到90.0%以上,断奶重达8.5公斤。
(11)、育成仔猪:仔猪断奶后在育成舍培育35天,培育期成活率在98.00%以上,70日令转群重达到28—30公斤。
2、生长肥育性状指标(1)、平均日增重:750—800克,育肥期105天(18周),平均体重达100公斤出栏,育成期成活率在98.0%以上,育成期每增重一公斤活重消耗饲料在2.8—3.0公斤以下。
(2)、出栏率:160.0%(3)、全群料肉比:生产每千克肉猪活重消耗的饲料数量,若以仔猪出生到育肥应摊的母猪和公猪所消耗的饲料加上肥育猪本身消耗的饲料计算,约为3.5—3.8公斤。
(4)、肥育速度:170—180日龄,体重达100公斤;3、胴体性状指标(1)、屠宰率:75%(2)、背膘厚:1.4CM以下(3)、瘦肉率:60%以上4、经济技术指标(1)、每头肥猪占用的建筑面积及生产成本:每头肥猪所占用的建筑面积一般为0.8—1.0平方米。
(2)、劳动生产率:按全员(养猪场的全员包括直接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计算劳动生产率,每个劳动人员年生产肉猪400—500头。
2024年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养猪生产技术》教材第四章,主题为“2024年养猪生产中的绿色养殖与疾病预防”。
详细内容包括:绿色养猪的概念与意义、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猪舍环境控制技术、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绿色养猪的基本概念,掌握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
2. 学习猪舍环境控制技术,提高养猪生产的环境质量。
3. 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养猪生产中的疾病风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绿色饲料的配制方法,猪舍环境控制技术。
教学重点:绿色养猪的概念与意义,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养猪场绿色养殖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绿色养殖的优势。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绿色养猪的概念、意义、饲料选择与配制、猪舍环境控制技术。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道例题为例,讲解绿色饲料配制的具体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针对某一猪舍环境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5. 疾病预防与控制讲解(15分钟):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
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绿色养猪的概念与意义2. 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3. 猪舍环境控制技术4.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论述绿色养猪在生产中的应用。
2. 答案要点:包括绿色养猪的概念、饲料选择、环境控制、疾病预防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绿色养猪的相关政策、技术动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绿色养猪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二、猪舍环境控制技术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1. 绿色饲料的定义:绿色饲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环保型饲料原料、添加剂和配制技术,降低养猪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猪肉产品质量的饲料。
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现代养猪生产技术》第五章“猪的饲养管理”,详细内容涉及猪的营养需求、饲料配方、饲养管理技术以及疾病预防措施。
具体包括5.1节猪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原则,5.2节各类饲料的特点及使用方法,5.3节猪的饲养管理技术,5.4节猪场疫病防控措施。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猪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原则,能够独立设计猪的饲料配方。
2. 了解各类饲料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能够合理选用饲料。
3. 学习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猪的饲料配方设计,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教学重点:猪的营养需求,饲料选用,疫病防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养猪场实例图片,饲料样品。
2. 学具:笔记本,教材,饲料配方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养猪场实例图片,引发学生对现代养猪生产技术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猪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原则。
b. 分析各类饲料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c. 介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d. 解析猪场疫病防控措施。
3. 例题讲解:以实际养猪案例为例,讲解饲料配方设计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具体的猪饲料配方。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
六、板书设计1. 猪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原则2. 各类饲料特点及使用方法3.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4. 猪场疫病防控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个猪的饲料配方。
2. 答案:根据猪的营养需求,合理选用饲料原料,设计出合适的饲料配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猪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设计掌握较好,但在饲养管理技术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养猪场,了解实际养猪生产情况,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推荐阅读相关养猪技术书籍,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猪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原则2.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3. 饲料选用与疫病防控4. 课堂实践操作:饲料配方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猪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原则猪的营养需求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大全概述:掌握好科学养猪方法,是**养猪效益的关键。
说起养猪方法,其实没有人会觉得有多难,当然的确不难,但科学的方法并非每个猪场都能细致的执行下来。
因此为帮助广大养猪朋友更好的养好猪,本文接下来将为大家全面介绍猪的养殖技术方法,供参考。
一般从初生到断奶阶段的小猪称为仔猪。
仔猪出生脱离母体后,其生活环境和生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仔猪的管理任务是获得**的成活率,**的断奶窝重,均称的个体。
(一)**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1.**每窝产仔数,有利于**仔猪成活率。
据统计,每胎仔猪出生的活仔数增加1头,成活仔猪增加0.77头。
因此一定要选择繁殖力高的种猪。
2.加强对初生仔猪的护理。
⑴保暖防冻。
主要措施是用远红外线吊灯在保育箱上方或猪栏内供暖,设保育箱或保育栏,内铺垫草,隔寒保暖;利用暖床保暖;或产房内设暖气保暖。
⑵防压防踩。
主要措施是在猪产床靠墙面用木棍或钢管制成距离20—30厘米的护仔栏,以防母猪躺卧时压死仔猪。
另外吃乳后将仔猪放入护仔箱内取暖防压。
⑶固定乳头。
目的是使仔猪有秩序地在各自的乳头上吃乳,帮助弱小仔猪尽早吃上初乳。
在固定乳头时,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面的乳头上,因为前面后的乳头泌乳量多,弱小仔猪可得到充足的奶水,生长发育快,有肋于获得均匀一致的断奶个体,**断奶窝重。
一般固定乳头在开始的2—3天内连续按编号或颜色固定**成功。
⑷寄养与并窝。
当出现产仔过多或过少时,或母猪生病无奶时,需要并窝式寄养。
一般并窝或寄养的仔猪应与原窝猪产期接近,相差不过3天,以免导致大欺小,强欺弱,发育不均的现象。
**是吃过亲生母猪的初乳。
并窝寄养时将“寄母”的奶水或尿液涂在代哺育仔猪身上,使其气味相投。
(二)哺乳仔猪的饲养技术1.**仔猪出生重的关键措施⑴加强对母猪的选择。
这种选择包括遗传上的选择,从产仔数多,初生重大的窝仔中选择发育好、乳头多,排列整齐,**乳头,瞎乳头,体型好的仔猪做种用。
要定期更新,保持正常年龄结构,一般年更新率为20%—30%为宜。
生猪养殖技术生猪养殖技术是一个百谈不厌的话题。
如何把握和控制好生猪养殖关键环节,更好的节约饲养成本,实现养猪利润*化是每个养殖场户追求的*目的。
以下是养猪生产应当注意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及实用技术:一、栏舍要简,外加保护性饲养措施: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南瓜、洋丝瓜等植物可遮荫降温。
冬季使用塑料暖棚饲养或者封闭式圈。
猪舍不必建盖得过于美观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二、高密度养殖育肥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
如此饲养成猪,不仅圈舍需求面积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
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易长肉,增重快,减少食入饲料消耗。
三、适时出栏:肥猪体重达90公斤以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
不足90公斤,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
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适。
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
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四、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
当前,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五、饲料要廉,营养要全: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
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
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
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使用全价料,是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饲料生产企业的配方都比较成熟,都能分到五个阶段左右,营养均衡,适合换季节等要求。
如果资金充裕,直接到饲料生产企业的当地办事处订货或者厂家直接发货,会省去一部分中间费用,从而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六、严格防疫、驱虫: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和定期搞好驱虫。
第十二章现代养猪生产工艺技术第一节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现代化养猪,它要求按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来生产肉猪,实行流水式生产工艺。
这糊式的生产工艺不仅用于物质技术装备精良的大型养猪工厂,也可以用于现有农场的技术斑使其逐步过渡到用工业生产方式来组织生产,国内把采用工业生产方式组织工艺过程嚣,厂化养猪,而把实现了工业生产方式的猪场称为工厂化猪场。
每个国家依据其工农业和并辱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市场条件,对工厂化养猪的概念、形式、内容和任务有不同的要求,蠹I 来,现代化养猪应具备如下特征:(一)养猪生产包括母猪配种、妊娠、分娩、仔猪哺乳、育成和肥育等环节。
集约化养绪善不同环节相对集中的猪群按生产过程专业化的要求划分为若干生产工艺群,主要有繁碴蜀群、仔猪保育群和生长肥育群。
繁殖母猪群中又划分为后备母猪群、配种或人工授精群、妊l猪群、分娩哺乳母猪群。
按照养猪生产的6个生产环节,从配种一妊娠一分娩一保育一育嗣肥育一销售组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各个生产阶段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
(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将各生产工艺群组织成有工业生产方式特征的全进、全盘水式生产工艺过程,首要的是按一定繁殖节律(间隔期)组建一定数量的哺乳母猪群。
在生芦践中一般推行7天为一繁殖节律的生产方式,按照企业的生产计划均衡地生产商品猪,有刊利用猪舍和合理组织劳动管理的基础。
(三)拥有能适应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的、有便于组织“全进~全出”工艺猪群数量魂应的专用猪舍,如后备母猪群和配种或人工授精母猪群应设立种猪舍、妊娠母猪群应有妊簟猪舍、分娩母猪群应有分娩哺乳猪舍、仔猪保育群应有仔猪保育猪舍、生长肥育群应有肥葛舍。
猪舍大小和栏位数应与各工艺群数量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进一全出”连续演j生产。
(四)拥有优良遗传素质和高度生产性能的猪群,并按统一繁育计划组建起完整的繁甍系。
工厂化养猪均由于实行全进一全出的连续流水式工艺流程,各个工序之间紧密结合、互赶接,各自有必须按期完成合乎规定的产品。
现代化养猪的主要工艺与设备1. 环境控制工艺- 温度和湿度控制:使用自动控制系统来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 通风系统:确保猪舍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传播和氨气积聚。
- 废物处理: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和厕所系统,将废物高效处理并减少环境污染。
2. 饲料供给工艺- 饲料配方:根据猪的生理需求和生长阶段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以提供均衡的营养。
- 自动饲喂系统:采用自动化设备来完成饲料供给,减少人力投入和饲料浪费。
- 饮水系统:建立高效的饮水系统,确保猪只随时获得足够的清洁水源。
3. 疾病防控工艺- 疫苗接种:按照兽医建议,为猪只进行及时的疫苗接种,防止疾病流行。
- 卫生管理:定期清洁猪舍,消毒设施和用具,预防病菌传播。
- 疾病监测:建立疾病监测系统,及早发现和隔离患病猪只,避免疾病扩散。
4. 生长管理工艺- 母猪繁殖技术:采用人工授精和科学的选种方法,提高繁殖效率和猪只品质。
- 生长监测:利用生长监测系统,定期检测猪只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 窝舍设计:设计合理的猪舍结构,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猪只健康生长。
5. 数据管理工艺- 数据收集:建立数据收集系统,记录猪只生长、饲养和疾病情况,提供决策依据。
- 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善措施。
- 决策支持: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科学的养猪决策,提高养猪效益和管理水平。
现代化养猪的主要工艺与设备可以提高养猪效率、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但在引进和应用时需要注意技术适应性和成本效益。
不同地区和规模的养猪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工艺与设备。
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养猪生产技术》教材的第三章:猪的饲养管理。
具体内容包括猪的生理习性、饲养环境要求、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生长速度与肉质改善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猪的生理习性和饲养环境要求,为实际养猪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2. 掌握饲料搭配和营养需求,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
3. 学会分析养猪生产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猪的饲料搭配和营养需求、生长速度与肉质改善。
2. 教学重点:猪的生理习性、饲养环境要求、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在实际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模型猪、饲养手册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现状,引出现代养猪生产技术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猪的生理习性:介绍猪的生长发育特点、繁殖习性等。
(2)猪的饲养环境要求:分析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猪生长的影响。
(3)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讲解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求,以及饲料的搭配方法。
(4)生长速度与肉质改善:介绍影响猪生长速度和肉质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的改善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某养猪场为例,分析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讲解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某养猪场设计饲料配方。
六、板书设计1. 猪的生理习性2. 猪的饲养环境要求3. 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4. 生长速度与肉质改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某养猪场设计饲料配方,计算营养摄入量。
2. 答案: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饲料,计算营养摄入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猪的生理习性、饲养环境要求、饲料搭配与营养需求的情况,以及在实际养猪生产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了解现代养猪生产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如智能化饲养、生态养猪等,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024年养猪技术教案全新版即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养猪技术》第五章,详细内容包括:养猪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猪的品种与选育、猪场规划与建设、饲养管理技术、繁殖技术、疾病预防与控制等。
重点探讨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特别是仔猪的护理与育肥技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认识到养猪技术的重要性。
2. 掌握猪的品种与选育方法,提高猪的繁殖力和生长速度。
3. 学会猪场规划与建设的基本原则,为养猪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特别是仔猪的护理与育肥技术。
重点:猪的品种与选育、猪场规划与建设、饲养管理技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养猪技术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养猪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引发学生对养猪技术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猪的品种与选育,让学生了解不同品种的特点与选育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猪场规划与建设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猪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4. 例题讲解:以仔猪护理为例,讲解饲养管理技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猪场规划方案,并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养猪技术2. 板书内容:a. 养猪业发展现状与趋势b. 猪的品种与选育c. 猪场规划与建设d. 饲养管理技术e. 疾病预防与控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b. 解释猪的品种与选育方法,并举例说明。
c. 设计一个猪场规划方案,包括猪舍建设、饲养设备选择等。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养猪技术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对猪场规划与建设部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养猪实践活动,了解养猪业的最新动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推荐阅读相关书籍,加深对养猪技术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猪的品种与选育2. 猪场规划与建设3. 仔猪护理与育肥技术4. 作业设计一、猪的品种与选育1. 我国主要猪种及其特点:如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皮特兰猪等。
养猪生产技术第一篇:养猪生产技术养猪生产技术1.了解猪的类型和品种特征,熟悉猪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和选种和引种使用的方法。
2.掌握猪的生物学特点和生产流程,熟悉猪的一般饲养管理原则、饲喂方法,种公猪和繁殖母猪、幼猪及肉猪生产、工厂化养猪的生产特点、饲养管理方式和方法;第一节猪的特性:一、生物学特性二、行为特点第二节生产流程:图示:第三节生产性能及其选育:1.繁殖性能窝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断奶重和断奶窝重初产日龄和产仔间隔母猪的年产仔头数 2.生长肥育性能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 3.产肉性能背膘厚度屠宰率胴体瘦肉率眼肌面积肉质性状(肉色、大理石纹、PH值、系水率(失水率)、肌肉嫩度)4.体型外貌毛色、耳型、体尺(体长、身高、胸围、腹围、管围);遗传缺陷(致死、半致死、隐性基因、半致死基因等)。
5.猪的性能测定标准环境条件测定信息、测定结果的使用测定方式测定指标操作规程6.育种值估算遗传参数育种值选择指数动物模型(BLUP)7.种猪的选择种猪选择体型外貌、繁殖性能、生长肥育及胴体性状后备猪选择断奶阶段六月龄阶段繁殖阶段终选阶段第四节品种及其利用 1.地方猪种类型及特点 2.地方猪种的特性3.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地方品种资源保护的内容方法(原位保存法、非活畜保存法、与利用相结合)资源的利用(杂交优势利用、培育新品种(品系)的素材、特殊用途的利用)4.国外引入品种引入的主要国外品种简介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皮特兰汉普夏:引入品种的特性引入品种的利用5.国内培育品种:引入品种+地方品种——选育——新品种。
三江白猪湖北白猪苏太猪上海白猪北京黑猪东北花猪赣州白猪等6.猪的品系繁育群体继代选育品系的保持和利用7.猪的杂交优势利用杂交优势利用的目的杂种优势现象主特点杂交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畜禽的繁育体系(育种场核心群繁殖场扩繁群商品场生产群)第五节猪的营养与饲料 1.饲料营养物质及其分类: 2.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 3.饲料的初步加工与调制:4.饲养标准5.日粮配合与配合饲料:第六节猪的繁殖技术1.种猪的繁殖利用性成熟与体成熟种公猪的利用种猪的利用年限:2.母猪的发情鉴定及适时配种性周期待配母猪的普查交配时间决定3.妊娠诊断观察法借助妊娠诊断仪妊娠期和预产期计算:4.分娩分娩前的准备母猪的临产表现接产技术接产假死仔猪的急救5.母猪的繁殖障碍繁殖障碍的表现形式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主要措施第七节规模化养猪的基本条件: 1.猪的环境条件: 2.养猪生产的设备:3.猪场的环境保护:猪场环境污染粪污处理猪场环境保护第八节各类猪群的饲养管理1.公猪的饲养管理(环境、营养、疾病、管理)2.母猪的饲养管理配种母猪配种妊娠母猪哺乳母猪母猪的泌乳规律哺乳期的饲养管理3.哺乳仔猪初生仔猪哺乳仔猪的死亡原因初生仔猪的护理哺乳仔猪的护理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4.断奶仔猪早期断奶断奶期的饲养管理(三过渡):5.生长育肥猪猪体组织的变化肉猪育肥技术:第九节规模化猪场经营管理1.经营类型猪场经营类型选择断奶仔猪的生产育肥猪生产自繁自养种猪生产2.经营规模猪场经营规模的确定分析法盈亏平衡点分析效益盈亏平衡点第二篇: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实验实验一、实验一、猪品种的认别与鉴定目的要求:一、目的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录像带、幻灯片等途径认识和鉴别常见猪的品种,并能复述其突出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