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运动中科学补水
- 格式:pdf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
运动员补液的原则与方法以运动员补液的原则与方法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时,如何科学地补液,以保持身体的水平衡和正常功能。
运动员的补液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 个体化:不同运动员在运动强度、体质和出汗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补液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运动强度大、出汗多的运动员需要补液更多。
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运动过程中,人体通过排汗和呼吸等途径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
因此,补液应包括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3. 预防脱水:运动员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的发生。
脱水会影响运动员的体能和认知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4. 避免过量补液:虽然补液是必要的,但过量补液也可能引发其他问题,如低钠血症。
因此,补液应根据个人需要和情况进行,避免过量。
根据以上原则,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运动员补液方法:1. 定时饮水: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定时饮水,以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
一般来说,每隔15-20分钟就应该饮水一次。
饮水量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出汗情况进行调整。
2. 补充电解质:除了水分,运动员还需要补充电解质。
常用的电解质包括钠、钾、镁等。
可以通过饮用运动饮料或者摄入含有电解质的食物来补充。
3. 注意饮食结构:运动员在日常饮食中应合理安排含水分和电解质丰富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肉类等。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脱水。
4. 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咖啡因和酒精都是利尿剂,会加速水分的排出,不利于补液。
因此,运动员应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
5. 注意天气和环境因素:炎热的天气和高海拔环境会加速水分的流失,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运动员需要更加注意补液。
运动员补液的原则是个体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脱水和避免过量补液。
运动员可以通过定时饮水、补充电解质、注意饮食结构、避免饮用咖啡因和酒精、以及注意天气和环境因素等方法来科学地补液。
合理的补液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提高运动表现。
运动员补水的原则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补水的原则至关重要。
适时补水是关键,因为脱水会严重影响运动表现,甚至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激烈的运动中,身体会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因此,运动员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除了适时补水外,适量补水也非常重要。
过量饮水可能导致水中毒,而饮水不足则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
因此,运动员需要根据自己的出汗量、运动时间和强度等因素,适量饮用饮用水或运动饮料。
另外,均匀补水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长时间的运动中,如果运动员不能均匀地补充水分,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脱水或水肿等状况。
因此,运动员需要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均匀的饮水量,以确保身体的水平衡。
同时,适时调整也是补水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运动员需要适时调整饮水量。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运动员需要增加饮水量,而在低温环境下则要适当减少饮水量。
此外,运动员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状况调整饮水量,例如在比赛前或后、饭前或饭后等时间节点上合理调整饮水量。
最后,科学补水也是非常关键的。
饮用水和运动饮料的成分不同,适合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饮用。
例如,低糖、低咖啡因的运动饮料更适合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饮用,而矿泉水则更适合进行轻量级运动的运动员饮用。
因此,运动员在选择饮用水或运动饮料时,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饮品。
总之,适时补水、适量补水、均匀补水、适时调整和科学补水是运动员补水的五大原则。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确保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良好的运动表现。
体育锻炼时如何补水运动后人体会缺失大量水分和盐份以及各种维生素,所以需要补充。
下面店铺教大家体育锻炼时如何补水。
运动时补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
人体内水的含量占成年人体重的57%~70%,儿童可占80%以上。
水在人体中具有止渴、稀释血液、散热、润滑、利尿、运送营养等功效。
人体在运动时能量代谢增大(比安静时增加10~20倍),产生大量的热能,除用于肌肉活动外,还要产生大量的热,使体温升高。
出汗蒸发是散热的主要方式。
运动中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就会引起脱水,脱水可以使人体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下降。
当脱水占体重的2%时,机体的耐热能力降低,脱水4%时肌肉耐力降低;严重的脱水可使体温过高和循环衰竭以致死亡。
因此如果不及时补水对人体是有害的。
运动时补水原则与体育锻炼后进食不同,体育锻炼后的补水是可行的,只要口渴,在运动后即刻,甚至在运动中即可补水。
以往人们担心运动中补水会半加心脏负担,曩胃排空,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在天气较热的情况下,大量排汗引起体内缺水,不及时补水,可能会造成机体脱水、休克等下状。
所以,运动中丢失的水必须及时补充。
最近的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后,胃的排空能力有所加强,因此,运动后或运动中的补水是可行的。
马拉松比赛途中的饮水站,也说明运动中补水是非常必要的。
补水要注意科学性,不可暴饮。
体育锻炼后的补水原则是少量多次,可以在运动后每20-30分钟补水一次,每次饮水量250毫升左右,夏季时水温10度左右,其它季节最好补充温水;饮用不同成份的饮料对人体的影响,运动中排汗的同时也伴随着无机盐的流失,因此,运动后最好被补0.2-0.3%的住址水,也可选用橙汁、桃汁等原汁稀释饮料,不要饮含糖量过高(大于6%)的饮料,尽可能不饮用汽水。
补水的最好方法是少量多次,运动中每15~20分钟饮水150~200毫升,每小时的总饮水量不超过600毫升,这样既可以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又不致因为大量饮水增加心脏和胃肠的负担。
【运动时段合理饮水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运动时段的饮水原则。
2、掌握运动中补水的正确方法。
3、能够做到在运动中合理饮水,避免出现脱水和水中毒等问题。
二、教学内容饮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而在运动过程中,饮水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的饮水方式可以避免出现脱水和水中毒等问题,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
因此,本教学案将着重讲解不同运动时段合理饮水的方法。
1、运动前饮水运动前饮水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因运动而引起的脱水。
在运动之前,应该在身体感到口渴之前饮水,因为在运动中口渴时,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
运动前饮水的原则是适量饮水,不过量也不过少,一般情况下,饮水量应按照每公斤体重饮水0.03-0.05毫升的原则来计算。
2、运动中饮水运动中饮水是很重要的一环节。
在运动中,人体会因为出汗而失去大量水分,这就需要补充。
然而饮水时也需要注意饮水方式和饮水量。
一般来说,如果是长时间的运动,建议每20分钟饮水一次,每次饮水也应该控制在100毫升以上。
饮水时可以在运动器材上配备好水瓶或在运动时随身携带。
如果用水瓶,就要注意瓶子要洁净,并且瓶嘴要卫生干净,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3、运动后饮水运动后饮水是为了补充身体的水分,以便让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运动后饮水的原则是多喝水、慢喝水。
这样可以帮助身体迅速恢复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一般情况下,建议运动后饮水量应是运动前的1.5倍。
建议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而应该分几次慢慢饮用,这样有利于身体吸收和排泄。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授、演示和介绍运动饮水知识,让学员了解正确的饮水原则和方法。
2、实践法:通过实际的运动训练,让学员感受运动中饮水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3、问答法:开展问答环节,让学员更好地领会运动中合理饮水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四、教学工具1、干净的饮用水。
2、水壶或瓶子等饮水器具。
3、投影仪、幻灯片和PPT等辅助教学工具。
五、教学流程1、运动时段合理饮水原则的介绍。
2、运动前的饮水方法。
运动补水的3大原则
1、少量多饮和不要感到口渴时才喝水。
运动前要喝够水。
运动前两小时,需补充500毫升的白开水,目的是让机体内充分发生“水合作用”,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调动肾脏等内脏器官的功能,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
补水量也可以自己不感觉口渴为宜。
2.低渗低浓度。
运动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补充糖水或盐水,但浓度不要太浓,淡糖水、淡盐水为宜。
运动时间超过1个小时,应补充些淡盐水,每升水里加0.11至0.15克盐。
运动大量出汗,汗水中含有很多离子成分,如只喝没有任何离子含量的白开水,起不到补充效果,而淡盐水能及时补充流失的离子。
对于低血糖的人群,应在运动前后补充一些淡糖水。
3.总量控制。
参加强度很大的运动(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时,在运动中每次补水量可为150毫升至250毫升,但每小时的总饮水量原则上不超过600毫升,这样既可以调节机体水分平衡,又不致于因大量饮水而增加肾脏和心脏负担。
马拉松补水知识
马拉松比赛中,补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马拉松补水的知识:
1. 补水的时机:在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都需要补水。
比赛前补水可以帮助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预防脱水;比赛中补水可以补充出汗损失的水分,避免脱水;比赛后补水可以补充身体因运动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帮助身体恢复。
2. 补水量:补水量需要根据个人的出汗量来决定。
一般建议在比赛中每隔一段时间喝一小口水,避免一次喝太多导致胃部不适。
在比赛前和比赛后,可以饮用充足的水分,以补充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
3. 补水的种类:补水的种类需要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喜好来选择。
一般来说,矿泉水、运动饮料、椰子水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可以补充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
此外,一些含有咖啡因的能量饮料也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体力,但需要注意适量饮用。
4. 补给方式:在比赛中,可以采用合适的补给方式来补充水分。
一般来说,水站是马拉松比赛中常见的补给点,参赛者可以在这里取水饮用。
此外,一些运动员也会携带水壶或水袋,方便随时补充水分。
5. 注意天气状况:在天气炎热或干燥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水分和电解质补给,以维持身体的水平衡和能量水平。
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则需要更多的能量补给来保持身体的温度。
总之,补水是马拉松比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的补水方式和时机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能量水平,提高运动表现并预防脱水等运动伤害的发生。
运动补液的原则
运动补液是指在运动过程中,通过饮食和饮水来补充身体用水和电解质的过程。
运动补液的原则是为了保持身体的水盐平衡,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防止运动过程中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运动补液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补充足够量的水分
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会不断排出汗液,导致水分丢失。
因此,运动时需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以维持身体水分平衡。
一般情况下,每运动1小时需要补充500毫升至1000毫升的水分。
2. 补充电解质
运动时,身体不仅会丢失水分,还会丢失电解质,如钠、钾、镁等。
补充适量的电解质可以保持身体电解质平衡,防止肌肉痉挛、疲劳等不良反应。
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来补充电解质。
3. 根据运动强度和时长,合理调整补液量
不同的运动强度和时长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运动强度和时长,合理调整补液量。
一般来说,运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需要补液的量就越多。
4. 注意补液的时间和方法
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补液的时间和方法。
一般来说,在运动开始前、运动中和运动结束后都需要补液。
此外,应该选择易于消化和吸收的液体,如水、运动饮料等。
综上所述,运动补液的原则是为了保持身体水盐平衡,防止身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补充足够量的水分和适量的电解质,并根据不同的运动强度和时长,合理调整补液量,同时注意补液的时间和方法。
时间:第十周地点:阅览室主备人:沙特内容:如何科学合理的补充水份进行健身及重量训练时,身体水分、盐分代谢旺盛,合理适时地补充水分对身体的血液循环和身体的散热也是相当有利的。
短时间内饮水过多,虽然能抑制口渴的感觉,但也增加了机体的排尿量和排汗量,前者使肾脏负担加重,后者使体内盐分进一步丢失,导致电解质紊乱,还会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
应少量多次,每次喝100毫升为宜。
饮水过多,大量水分进入血液中,增加了心脏的负担。
再者,喝多排多,使得大量盐分流失,破坏血液中盐平衡,很容易增加身体的疲劳感,引起肌肉痉挛。
健身前的“小水壶”运动前可按如下配方将水饮料备好:每1000毫升的凉开水中,加入食盐4克,葡萄糖100克和橙汁150毫升。
这样既补充了水分,也补充了盐、葡萄糖和维生素,使体内水盐代谢平衡。
剧烈运动,不宜大喝冷饮。
因为肠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会突然收缩,使胃部痉挛,产生胃痛。
长期如此,会导致慢性胃病;再者,剧烈运动时,咽喉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受凉刺激,容易引起喉部发炎,咳嗽症状。
那么,在运动前后,该如何科学地补充水分呢?运动前补水运动前补水,要补充分,但不能过多,过多会使胃部不适、影响食欲及消化吸收,水分太多同时还会影响心脏、肾脏、排泄器官的负担,也会使血液较为稀释。
运动前一般在30~120分钟补充水分约300毫升,对减少体温升高、延缓脱水发生有益,在特别热的天气里,还应额外补水250~500毫升。
运动中补水,运动中宜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使得身体逐渐得到水分的补充,以保持水分的平衡。
首先,在运动前10-15分钟,可以先饮400-600毫升的水,以暂时提高体内水分的贮备,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程度。
然后在运动中每隔20-30分钟补一次水,每次约补150-200毫升。
运动进行中及训练后不宜大量喝水。
另外水分的补充可以以加入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的运动饮料代替。
运动后补水,运动后,尤其是饭前大量饮水,会稀释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对健康不利。
跑步怎么带水
一、跑步怎么带水二、跑步时如何科学补水三、跑步后的禁忌事项
跑步怎么带水1、短距离跑步带水
如果是短途、短时间的跑步,一般不用带水。
在跑后进行补水即可。
如果不放心,可以在操场跑圈时将水放在路边显眼但不容易被别人发现的地方,避免被他人拾走或混淆,渴了到该位置随取随饮即可;如果在公园或马路上跑步,将小卖部的位置规划进路线内,随身带点零钱,跑步途中渴了买水喝。
2、长距离跑步带水
2.1、10km左右:手握式水壶,适合10公里左右的补水,佩戴在手上不会造成太多负担。
喝水时也非常方便。
或者也可以采用“手套+软质水壶”的组合。
将软质水壶套在手套上,渴了直接放到嘴边喝,非常方便。
2.2、20km左右:挂在腰间的水袋包,适合20公里左右的跑步距离,挂在腰部的设计,解放了双手,不会给我们的跑动带来太大影响。
2.3、30km左右:穿戴式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完全不会影响跑步的平衡和发力,两个500ml的水袋,可以提供给我们整整1L的水量,让我们的长距离不再有补水的烦恼。
3、跑马拉松带水
3.1、“比赛时别碰新东西”的俗语是有道理的。
经验该在长距离训练中实践——而不是在比赛日。
在马拉松距离上,有很多不可控变量,因此你会想要抓住每个机会来控制你所能控制的。
如果你没在训练中试过自我支持,那还是依靠赛道上的支持比较好。
3.2、别以为每个比赛都会有沿途补给站。
很多越野马拉松甚至一些小型公路马拉松都需要你自备补给。
如果有提供水,而且你打算依靠这些,。
运动补水的原则和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运动补水的原则和方法”。
你想想啊,咱运动的时候那可是大汗淋漓呀,身体里的水分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往外流。
就好比大热天里,你晒得口干舌燥,急需一杯水来解渴,这时候补水可太重要啦!
那补水的原则是啥呢?首先,要及时!可别等渴得不行了才想起来喝水。
比如说你正在跑步,跑着跑着觉得嘴巴有点干了,这时候就得赶紧补水啦,难不成还等渴晕了才行动呀?其次,要适量。
别一下子猛灌好多水,那样你的胃可受不了,就像气球吹气吹太多会爆一样。
再说说补水的方法。
运动前就要先喝点水,让身体有个准备,就像你要去打仗了,得先把武器装备好一样。
运动中呢,可以分多次小口小口地喝,别像喝饮料比赛似的咕嘟咕嘟一大通。
打个比方,你喝太快就好像一辆车猛踩油门,搞不好就出问题啦。
然后,运动后也别忘了继续补水哦!
咱再举个例子,假如小李在打篮球,他要是不注意补水,那没一会儿肯定就没力气了呀,还怎么打比赛呀!所以呀,运动补水这事可不能马虎,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些原则和方法呀,这样才能让运动更健康、更快乐!。
/现代食品XIANDAISHIPIN
70
在体育运动中科学补水
Scientific Water Replenishing in Sports
◎ 臧 彤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6)
Zang Tong
(FuJi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 College, Fuzhou 350016, China)
摘 要:体育运动中科学补水影响着人体水平衡、新陈代谢、人体温度与人体组织器官,科学补水需把握好补水时机、补水容量与补水类型,同时注意不补充生水,做到浓淡冷热相宜,区分水和饮料。
关键词:体育运动;补水;科学
Abstract:Scientific water replenishing in sports affects the body water balance, metabolism, body temperature and the human organs, scienti fi c water replenishing should grasp the time to recharge, recharge water capacity and water type and pay attention to not supplement water, makes hot and cold water and distinguish the water and drinks.
Key words:Sports; Water replenishing; Science 中图分类号:G804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影响着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补水,不仅关系到运动者运动的可持续性,也直接影响运动者的运动质量和生理素质。
运动者要充分认识科学补水的意义,掌握科学补水的方法,准确把握运动中补水的注意事项,进行科学、有益的运动补水。
1 体育运动中科学补水意义
1.1 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人体的正常运行需要保持正常的水平衡,否则会出现脱水现象,对人体造成功能性障碍,影响人体运动与正常活动的开展,并影响人体健康。
运动中科学地补水将较好地维持人体内的水平衡,维护人体正常的机体环境,确保机体的日常活动,保持人体身体健康。
1.2 确保机体新陈代谢
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要素,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都离不开水。
水在人体内具有很强的溶解性,且密度较大,易加速人体物质的溶解,使人体进行有效的物质输入与废物输出,促进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保证人体代谢物排出,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人体具有运动的生理基础[1]。
1.3 有效调节人体温度
人体在运动中会流汗,汗水不仅使人体的水含量
减少,也会散发大量热量,导致人体温度不平衡。
体育运动中科学地补水将能够有效地调节人体温度,将人体运动中释放的热量吸储起来,为人体补充热量;在循环过程中,通过水循环将热量均衡地输送到人体,从而起到调节人体温度的作用。
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6.22.027
现代食品/XIANDAISHIPIN 71
1.4 维护人体组织器官
人体的运动能力离不开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撑,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补水,将造成人体组织器官障碍,损害人体组织器官。
水在人体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可有效降低人体肌肉与关节摩擦造成的伤害。
人体心脏等器官也离不开水,科学补水可将运动造成的心脏不适感降低到最低水平。
2 体育运动中科学补水方法
科学补水的方法要遵循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根据运动的不同阶段进行差异化补水。
2.1 科学把握补水时机
体育运动中科学补水需掌握好补水的时机,如果补水时机把握不好,不仅会影响补水的效果,也直接影响人体运动。
运动前补水,时间不宜离运动过近,一般在运动前30~120 min 补水,过早过迟都不适宜;运动中补水也要掌握好时机,主要是掌握补水的时间间隔,20~30 min 最佳;运动后可间隔补水,根据需要灵活掌握补水时间。
2.2 科学把握补水容量
运动中科学补水还需把握好补水量,补水过少或过多都达不到预期的补水效果。
运动前,通常可补充300 mL 的水量,同时也要灵活而动,如果天气较热,可增补250~500 mL 的水量,既能够满足运动水需求,也不会因补水过多加重器官负担;运动中补水量一次不宜过多,可采取一少一多方法,少是控制补水量,多是适当增加补水频率,建议100~200 mL/20~30 min为宜;运动后补水约150~200 mL [2],因为运动后人体一次性吸收数量较少,可采用间隔补水方法,大量补水会造成心脏负担。
2.3 科学把握补水类型
体育运动中补水还要根据不同时段补充不同类型的水,以满足不同时期人体的补水需求。
运动前补水类型不限,以补充常态白开水为主,满足人体运动水需求;运动中,由于人体功能性需求,可在水中适当加入无机盐与葡萄糖,但加入的量不宜过多,保持较低浓度,一般要控制在25 g/L 以下,无机盐则适宜控
制在20 g/L 以下,以免造成机制代谢负担;运动后补水,可适量地加氯化钠和葡萄糖,能有效促进人体体能,缓解运动造成的疲劳。
3 体育运动中补水注意事项
3.1 对生水说NO
体育运动中补水要坚决对生水说NO,坚决远离生水。
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人体消耗的能量较大,导致人体免疫能力处于较低水平,补充生水易使人体受到疾病的伤害,影响人体健康。
3.2 浓淡冷热相宜
体育运动中补水还要做到浓淡、冷热皆相宜。
补充水时,过浓会加重人体新陈代谢负担,过淡难以满足人体补水需求;补水过程中也要注意冷热相宜,过热会使人体水蒸发加速,过冷会导致胃不适,引起胃痉挛、腹泻等,影响人体运动与健康。
3.3 水与饮料要区分
体育运动中,不少运动者将补水与补饮料混为一个概念,运动补水不同于补充饮料。
例如,人体如果补充碳酸饮料会在胃中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胃胀气,影响运动者运动;部分饮料含有咖啡因,如茶与咖啡,易导致人体水分的快速流失。
4 结语
科学地补水对于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影响着运动者的运动质量,也直接关系到运动者运动过程中的舒适感,并影响着人体健康。
运动者在运动实践中要掌握科学的补水方法,养成科学补水的习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查明艺.浅谈在体育运动中合理的补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154.
[2]邵爱洪.探析体育运动中的科学补水[J].当代体育科技,2012(30):12-13.
作者简介:臧 彤(1983-),女,助教,硕士;专业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