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个直管县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直管县(市)经济社
会发展考核评价办法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7(000)015
【摘要】豫政办[2017]58号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省直管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总页数】7页(P38-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33
【相关文献】
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14年度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目标的通知豫政办[2014]156号 [J], ;
2.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直管县(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目标的通知豫政办[2014]185号 [J], ;
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15年度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目标的通知 [J], ;
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18]31号 [J], ;
5.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 [J],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衍生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为例曹明【摘要】省直管县改革是一项重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近几年来此项改革取得了很好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省直管县实施以来衍生的问题主要有:省市县各级政府间利益关系复杂化;原有公共服务体系碎片化;县级政府规模扩张冲击机构改革既有成果;垂直体系的条块管理问题依然存在;省级财政对地方财政的支撑和管理难度加大、矛盾集中;财力与支出责任不相匹配。
要推进省直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深入发展,就必须立足省情,实行“一省多制”;准确定位市县功能,明确划分各级政府职责权限;创新工作管理机制,提高综合行政效能;深化改革垂直管理体制;理顺财政体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协调各方利益,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期刊名称】《中州学刊》【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作者】曹明【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035.1“省直管县”是一项重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是近几年来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模式。
此项改革源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国内外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内在的变革要求。
“从‘市管县’到‘省管县’的行政层级改革,绝不仅仅是一个取消地级管理层的简单问题,而是广泛涉及到行政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的统一调整,省与市、县职能的重新界定与配置,地方政府内部事权、财权的重新安排,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司法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地方政府权力的政治监督等一系列重大体制改革。
”①以河南省为例,从2004年开始,省政府为了充分发挥经济强县在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先后分两批(2004年、2007年)对47个县(市)进行了强县扩权。
其中,赋予巩义、项城、永城、固始、邓州、中牟等6个县(市)省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共80项;赋予新密、新郑、登封等41个县(市)部分省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共71项。
精心整理河南省18个省辖市89个县21个县级市
1:郑州:巩义市、新郑市、登封、新密、荥阳、中牟县
2:开封:杞县、通许、蔚氏、开封、兰考
3:洛阳:孟津、新安、栾川、嵩县、汝阳、宜阳、洛宁、伊川、偃师市
4:平顶:宝丰、叶县、鲁山县、郏县、汝州市、舞钢市
5:安阳:安阳县、汤阴县、滑县、内黄县、林州市
6:鹤壁:浚县、淇县
7:新乡:新乡县、获嘉、原阳、延津、封丘、长垣、卫辉市、辉县市
8:焦作:修武、武陟、博爱、温县、沁阳市、孟州市
9:濮阳:清丰县、南乐、范县、台前、濮阳县
10:许昌: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禹州市、长葛市
11:漯河:舞阳县、林颖、郾城。
12:三门峡:渑池、陕县、卢氏、义马市、灵宝市
13:南阳:南召、方城、西峡、镇平、内乡、淅川、社旗、唐河、新野、桐柏、邓州市
14:商丘:虞城、民权、宁陵、睢县、夏邑、柘城永城市
15:信阳:息县、淮滨、潢川、光山、固始、商城、罗山、新县
16:周口:扶沟、西华、商水、太康、鹿邑、郸城、淮阳、沈丘、项城市
17:驻马店:确山、泌阳、遂平、西平、上蔡、汝南、平舆、新蔡、正阳
18:济源:济源市
页脚内容。
河南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支持省直管试点县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11.06.27•【字号】豫司文[2011]158号•【施行日期】2011.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河南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支持省直管试点县实施意见的通知(豫司文[2011]158号)各省辖市司法局,省监狱管理局,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厅机关各局处室,各省直管试点县(市)司法局:《河南省司法厅支持省直管试点县司法行政工作实施意见》已经河南省省直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河南省司法厅支持省直管试点县司法行政工作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豫发〔2011〕7号)要求和全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确保6月1日新的管理体制入轨运行,现对省司法厅支持省直管试点县司法行政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以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按照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要求,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努力把试点县司法行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充分发挥试点县司法行政机关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职能作用,推进全省司法行政事业不断发展,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试点县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构建一套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转协调、职能作用发挥明显的试点县司法行政工作体制机制;--打造一个设施齐备、功能健全、保障有力的试点县司法行政工作平台;--形成一个业务活跃、服务民生、持续创新的试点县司法行政工作局面,为维护稳定、服务大局、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省直管县改革探讨作者:胡新建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5年第6期文/ 胡新建省直管县对于提高县级政府财政的充裕度有积极影响,但在经济发展协作日益密切的今天,更要注重区域间融合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1+1>2 的效果。
而且一定范围内的省辖市及周边县是一个整体,省辖市和县是全局与局部的整体性结构,他们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
在发展县域经济上,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区域融合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使省辖市的优势资源往县级政府延伸,形成以省辖市为中心、县级相关产业链围绕的共同发展的局面,使省辖市真正成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从2004 年河南省在财政上试点省直管县以来,省直管县的探索已经走过了10 个年头,10 年来,省直管县来自省里的支持更多了,财政更充裕了。
但笔者认为省直管县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省直管在充裕县级财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在经济发展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区域间融合协作对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1+1>2 的效果,省直管县改革有必要考虑到被直管县与省辖市的区位和文化因素,即如何通过区域融合协作来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省直管县的背景目前我国实际上施行的是省、市、县、乡的4 级管理体制,这样的管理体制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了由于行政层级的增多而产生的提高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效率的现象,以及一些弱地(市)强行从县里抽血的“市刮县”等现象,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省直管县的模式,一些省份也据此进行了试点。
其中河南省在2004 年开始试点4 个县市经济单列,2014 年全面对10 个县市(固始县、新蔡县、鹿邑县、永城市、兰考县、长垣县、滑县、巩义市、邓州市、汝州市)施行了省直管。
二、省直管县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的积极影响增强了县级政府的财力,提高了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缓解了县级资金调度压力,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等。
固始县志固始县是中国河南省下辖的一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隅,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属华东与中原交融地带。
秦岭-淮河分界线穿境而过,素有“北国江南”之称。
北最长94.16公里,东西最宽56.19公里,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
辖8镇25乡,601个行政村,总人口161.1万,是河南省人口第一大县。
素有“北国江南”之称。
是河南省首批五个重点扩权县(市)、十个省直管县(市)试点单位、五个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2014年1月份,行政与此前所在地级市(信阳)完全分离,正式成为河南省省直管县,由省委省政府直接管理,拥有与地级市完全相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
县名拜东汉光武帝刘秀以“欲善其终,先固其始”之意涵命名。
古称“蓼城”,又因方言词汇“俏巴”最具特色,有“俏巴县”之称。
当地人才辈出,楚国名相孙叔敖、“开漳圣王”陈元光、闽王王审知、清末植物学名家吴其濬都是诞生于此。
同时,固始县作为中原先民南迁的始发地及集散地,被海内外华人尊称为“唐人故里、闽台祖地”,每年承办由中国侨联主办的“中原根亲文化节”。
历史夏、商为蓼国地。
西周为蓼、蒋、黄、番等国地。
春秋中期,楚灭此地诸国,建期思县,固始彼时为期思县之潘乡,又名寝丘邑。
秦始皇21年(公元前226年),蒙恬攻克寝丘,属九江郡。
西汉先后置寝、期思、蓼、阳泉、安丰、雩娄等县,分属汝南郡、庐江郡、六安国。
东汉建武2年(公元26年),光武帝封其妹婿、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改寝县为固始县,属淮阳国。
至南北朝战乱频仍,南朝齐、梁俱属豫州。
北齐、梁、北周因失去淮北土地,前后在此侨置北建州、新蔡郡、浍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废州实行郡县二级制,复隶属弋阳郡,期思县并入。
唐以后建置稳定,固始多隶汝宁府、光州。
其间商城、期思屡次并入又屡次析出。
两宋俱属淮南西路光州,元属河南江北行省汝宁府。
明,洪武4年(1371年)隶南直隶凤阳府,洪武14年(1381年)改隶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
滑县产业集聚区关于省直管县的对接问题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精神,结合我县产业集聚区的实际,现就与省直部门对接有关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深化行政制度改革,切实提高行政审批的能力,为全面增强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豫发[2011]7号)要求和全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确保6月1日新的管理体制正常、安全入轨运行。
省政府将项目备案、审批下放到产业集聚区进行管理,是充分信任和支持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解放思想和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我们不仅要做好此次下放权限的对接工作,更要用好手中的下放权利,促进产业集聚区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基本原则1、专人负责原则。
产业集聚区指定一名领导分管项目立项、备案审批工作,由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科具体负责实施,保证省政府权限下放对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2、强化管理原则。
具体负责项目立项、备案、审批工作的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河南省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和省政府关于权限下放的相关文件,准确掌握审批项目的法律依据、审批条件、申报材料以及审查材料的正确填写。
3、依法行政原则。
对法定审批主体为省政府的审批项目,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依法对申请项目进行立项、备案,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和管理。
四、工作标准1、产业集聚区将完善项目行政审批的各项制度和机制,确定各部门在审批工作中的责任分工,行政审批人员审批程序等要求。
2、将行政审批纳入政务公开范围,公开审批项目法律依据、办理程序、审批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时限、数量限制、收费标准、审批结果等内容,实行阳光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