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卡罗纳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卡罗纳》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卡罗纳》教案卡罗纳101班苏伟杰 1005112031 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尝试用“感同身受”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学会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难点:通过字面了解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请同学们静静欣赏。
音乐播放完,便问说说你们从这首歌听到了什么?预设生:母亲是多么伟大的,有妈妈的孩子是个宝生:有妈妈的还是多么幸福生;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师;是啊,有妈妈的还是是多么幸福,妈妈是多么伟大,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最伟大的人。
可是,一个只有三年级的孩子,他的母亲却因病去世了。
他的名字叫做-----(点击课件卡罗那让学生齐读)(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同学们把初步把课文读一遍,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预设生;卡罗纳的母亲病逝了,老师、同学及作者妈妈对的关心。
嗯,同学们都归纳的很好。
2.出示生字新词并指导学生读遭(zāo)到怜悯(mǐn)——怜惜.同情号啕大哭——哭的声音很大,哭的很伤心叮咛(níng)嘱咐(fù)千叮咛万嘱咐——一次又一次吩咐。
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过来(三)走进内心感受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的痛同学们掌握了这些字词了吗?那现在我们带着问题继续课文。
师:失去母爱后的卡罗纳是怎样表现的?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语句。
预设:生: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师指导生用低沉的语气读这一句子。
生读: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上号啕大哭。
23.卡罗纳【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读中感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人和人之间深厚而真挚的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写的写作方法。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同学们,母亲是最爱我们的人。
母亲,一个最温暖的名字。
可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小朋友,他却失去了自己亲爱的母亲,他就是——卡罗纳。
2.板书课题:卡罗纳。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过渡谈话: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会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字词。
(1)多音字:没;屏。
(2)重点词语解释:怜悯、屏息凝神、目不转睛、恍然大悟。
4.用简短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课文讲了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不幸后,老师、同学给予他理解和安慰的故事。
三、整体感知:1.卡罗纳遭遇到了什么不幸?此时的卡罗纳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体会,教师适时引导。
(1)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
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①说体会,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朗读,请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从卡罗纳的外貌、神态、行动中感受到了他的可怜与不幸。
)②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请找出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朗读各自找到的句子。
①“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伤心?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明确:“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自己也大病了一场”。
教师范读,读出伤心的情感。
②“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卡罗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撒、挺、肩”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卡罗纳失去母亲的痛苦,培养学生关爱同学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2.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感受卡罗纳的内心世界。
2.学习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导入,展示卡罗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个人物。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语气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利用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猜字谜、组词游戏等,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4.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
引导学生关注卡罗纳的动作、表情、语言,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深入分析课文着重分析课文中的心理描写,让学生感受卡罗纳的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习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心理描写,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写作方法。
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心理描写。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类似卡罗纳的人物,分享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学会关爱他人。
3.课堂小结4.课后作业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课题:《卡罗纳》2.生字词:撒、挺、肩、忍受、安慰、拥抱、体贴、温柔、体贴3.课文内容概括:(1)卡罗纳失去母亲,非常痛苦。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卡罗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卡罗纳的故事,感受卡罗纳的品质。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卡罗纳的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理解卡罗纳的品质,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卡罗纳吗?知道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卡罗纳的故事,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样的品质。
二、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课文的情感。
2.读完课文后,请同学们谈谈对卡罗纳的印象。
三、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卡罗纳外貌的句子,体会卡罗纳的形象。
请同学们谈谈对卡罗纳外貌的印象。
2.学习第二段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卡罗纳行为的句子,体会卡罗纳的品质。
请同学们谈谈对卡罗纳行为的看法。
3.学习第三段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卡罗纳语言的句子,体会卡罗纳的品质。
请同学们谈谈对卡罗纳语言的感受。
四、深入理解1.请同学们思考:卡罗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品质?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卡罗纳的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从卡罗纳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卡罗纳的故事,谁能分享一下卡罗纳的品质?2.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进一步感受卡罗纳的品质。
二、深入学习1.学习第四段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卡罗纳勇敢的句子,体会卡罗纳的品质。
请同学们谈谈对卡罗纳勇敢的看法。
2.学习第五段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卡罗纳善良的句子,体会卡罗纳的品质。
请同学们谈谈对卡罗纳善良的感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卡罗纳》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读懂课文的基本内容。
2.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这些词汇。
3.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了解和认识到同学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和关爱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基本内容,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同学之间的互相尊重、理解和关爱的情感,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身边的好朋友,激发学生对友谊和同伴关系的思考,为课文的阅读和学习奠定基础。
2.初读课文: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视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3.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探讨。
(1)卡罗纳的处境如何?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同学之间的互相尊重、理解和关爱?(3)你认为这些情感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重要性?(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体现这些情感?(5)你有没有和卡罗纳类似的经历?你是如何处理的?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感受,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同学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和关爱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多媒体辅助: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如PPT、图片等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课堂互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课堂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例如词语搭配、句子理解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语法知识。
【导语】《卡罗纳》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天来上学这样⼀个特殊的⽇⼦,从他承受的巨⼤悲痛和⾝边⼈对他的⽆限关爱这两⽅⾯展开来写。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样,都选⾃亚⽶契斯的《爱的教育》⼀书。
本⽂讲述的是⼩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不幸时,⾝边的⼈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
课⽂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天来上学这样⼀个特殊的⽇⼦,从他承受的巨⼤悲痛和⾝边⼈对他的⽆限关爱这两⽅⾯展开来写。
⽂章语⾔⽣动,描写细腻,字⾥⾏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标 ⒈认识5个⽣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课⽂的思想感情。
⒊读懂课⽂内容,激发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了解⼤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教学难点 读懂课⽂内容,激发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歌曲《爱的奉献》、*《世上只有妈妈好》⽚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激发情感 ⒈课件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中的⽚段(⼩强与妈妈分别的⼀幕)。
学⽣观看后谈感受。
⒉师: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找。
⼀个只读⼩学3年级的孩⼦失去了妈妈,⽆限疼爱他的妈妈因为⽣重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的不幸,他⾯容灰⽩,眼睛哭红了,连两腿也站不稳,好象他⾃⼰也⼤病了⼀场似的。
他万分伤⼼。
⒊揭⽰课题:这个可怜的孩⼦就是——卡罗纳,板书课题。
师:让我们轻轻地呼唤:卡罗纳。
让我们再深情地呼唤:卡罗纳。
⼆、初读课⽂,整体感知 ⒈⼤声朗读课⽂,读准⽣字,读通句⼦。
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⒉说说⾃⼰读懂了什么? ⒊⽤⾃⼰喜欢的⽅式再读课⽂,说说课⽂主要讲述了⼀件怎样的事?(⽂讲述的是⼩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不幸时,⾝边的⼈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卡罗纳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5个生字。
指导“悯、遭、啕”的字音。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得课文提高朗读和明白得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多种形式的朗读的学习过程,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关爱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多种形式的朗读的学习过程,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展现(前奏版-5分钟)(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妈妈对我们的爱,但有一个年龄和我们差不多的小孩,突然失去了无限疼爱他的母亲,他万分难过。
那个悲伤的小孩叫——(板书课题:卡罗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3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三、自主探究,展现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现和汇报——强化训练)预习任务:1、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
2、想想课文要紧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主、合作、探究:1、小组开火车读课文,相互纠错、正音。
2、想想课文要紧讲了一件什么事?3、从文中哪些地点可看出卡罗纳专门难过?找出相关的句子后交流。
(用“——”勾画出来)4、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5、扫瞄课文,合作找出描写大伙儿面对不幸的卡罗纳的具体做法的句子,并在令你感动的地点写上感受。
6、出示大伙儿关怀卡罗纳的句子并指导感情朗读7、假如卡罗纳确实是我们班的其中一位同学,你又会如何样对他?(尽量写详细,写出你的关怀)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1、连一连(把字与它的音节用线连起来)(6分)俯遭悯咛咐啕mǐn zāo fǔtáo níng fù2、词海拾贝(把词语补充完整)(12分)屏息()神号啕大()()然大悟血()亲情理()因此目不转()3、依照意思写词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卡罗纳教案教案标题: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卡罗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情感变化,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进行有效的情感表达训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同情弱者的人文情怀,懂得在别人遭遇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围绕《卡罗纳》这篇课文展开,该篇课文讲述了卡罗纳失去母亲后,在学校和同学们的关爱下逐渐走出悲伤的故事,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关爱。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包含生字新词讲解、课文重点段落解析以及相关情感教育图片等;准备课堂互动问题及答案解析。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尝试概括文章大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生活实例或故事引入“关爱”主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朗读感知:全班齐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体会人物情感。
3. 生字新词学习:师生共同探究生字词的意思及用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文本解读:分段解析课文,引导学生关注卡罗纳的情感变化和周围人的关爱行为。
5. 主题探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关爱的理解和在生活中如何实践关爱。
6. 总结提升:回顾全文,提炼主旨,强调关爱他人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意义。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我为卡罗纳做的一件事”的小练笔,或者让学生观察身边是否有类似需要关爱的同学,思考并记录下可以提供的帮助。
六、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化学生对关爱他人重要性的认识,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成为有爱心、有同理心的人。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情感体验的深度。
2. 作业反馈:通过批阅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课文主旨的理解程度及实际运用情况。
《卡罗纳》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五个生字,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在阅读中领会人物的心里世界,试试用“感同身受”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培育独立阅读能力,学会在阅读中感觉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仔细描绘的方法。
感情态度价值观:在阅读中领会人物的心里世界,激发关爱别人、帮助别人的感情。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指引学生认识大家在卡罗纳遇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沟通各自的阅读领会和感觉。
教课难点:指引学生认识大家在卡罗纳遇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沟通各自的阅读领会和感觉。
三、教课策略《卡罗纳》选自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
本文叙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受失掉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旁的人真挚地理解他,热忱地宽慰他,静静地关爱他的故事。
课文抓住卡罗纳失掉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从他蒙受的巨大沉痛和身旁人对他的无穷关爱这双方面睁开来写。
文章语言生动,描绘细腻,字里行间流露出其余人对卡罗纳的爱,简单惹起学生感情上的共识。
教课时能够采纳以下策略:1.让学生在阅读中感觉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仔细描绘的写作方法,从课文叙述的故事中领会到人与人之间要真挚理解、互有关爱。
2.表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从感知、理解、累积、运用等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在自主感悟的基础上有序地睁开。
四、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激发感情1.深情导入。
第1页/共4页“世上只有好,有的孩子像宝⋯⋯ 世上只有好,没的孩子像根草”,正如歌中所唱,母是多么地大,有的孩子是多么地幸福。
一个只小学三年的孩子,也有一个疼他的母。
在他母诞辰那一天,献了母一封达八的信,来深深表达自己母的,信的周围画上了美丽的花。
但是半年后,无穷疼他的母居然患病逝世了,他遇到了巨大的不幸。
他面貌灰白,眼睛哭了,两腿也站不,仿佛他自己也重病了一似的,万分沉痛。
2.听到个故事,你的心情怎?3.个可怜的孩子叫──出示: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卡罗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卡罗纳》。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小男孩卡罗纳的日常生活,展示了他的善良、勇敢和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卡罗纳的美好品质。
2. 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体会卡罗纳的品质。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黑板、粉笔、卡片。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个小男孩是谁?他在做什么?(2)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答案:这个小男孩叫卡罗纳,他正在帮助别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故事——《卡罗纳》。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如:“善良”、“勇敢”、“关爱”等。
(3)学生用词语造句,巩固词汇。
4. 分析课文(1)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卡罗纳的哪些事情?(3)提问: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卡罗纳具有哪些品质?(4)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5.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设想自己遇到类似情况,会如何去做。
(2)学生分享,教师点评。
6. 例题讲解(1)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关于词语运用的例题。
(2)教师讲解,学生练习。
7. 随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卡罗纳》2. 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卡罗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2.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3.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
教学难点:
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准备:
1.课文插页的挂图。
2.写有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推介新书,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永恒的,令人百读不厌。
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本书,该书曾在19世纪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并且先后被译成了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你们想知道这书叫什么名字吗?《爱的教育》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里边的一篇故事。
二、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比较长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小黑板,读准9个词语。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出现的问题,同学互相帮助纠正。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提纲导读,感悟理解
1.出示“导读提纲”,学生自读课文。
A.当知道卡罗纳所遭遇的不幸时,老师是怎么做的?
B.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万分伤心的?
C.“我”和同学们是怎样传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的?
D.当“我”跑过来扑进母亲的怀抱时,她为什么把“我”推开了?“目不转睛”
是什么意思?
你从母亲的“目不转睛”里读懂了什么?“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2.学生读读、画画、议议。
3.提供范例,指导交流。
A.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脚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B.他的脑海里一下子闪现出往日的情景。
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
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C.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起来。
4.学生交流。
四、欣赏评价,延伸教育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去宽慰卡罗纳呢?
2.你对卡罗纳身边的人们是怎么看的,请选择一个作一番评价。
3.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积累9个词语。
2.摘抄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3.谈谈自己对本课课题的理解,这个标题好吗?若不好,你能给它换一个更好的课题吗?并用文字将自己的想法记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