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毛细管空调
- 格式:pdf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23
制冷毛细管原理
制冷毛细管是一种常用的制冷设备,其原理是利用液体在毛细管中流动时的蒸发过程来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毛细管通常由一个细小的金属管道组成,管道内部充满了特定的制冷剂。
制冷剂的选择通常是一种易于蒸发的液体,如氨气或氟利昂等。
当制冷剂被泵入毛细管时,由于毛细管的直径较小,制冷剂的流速被限制,从而使制冷剂在毛细管内流动时发生蒸发。
在蒸发的过程中,制冷剂吸收了周围环境的热量,导致局部温度降低。
随着制冷剂不断蒸发、吸热和冷却,其继续流动到毛细管的末端,并靠近制冷设备需要制冷的部分。
在这一过程中,制冷剂释放了吸收的热量,使得所需制冷的部分温度降低。
制冷毛细管的原理基于液体的蒸发吸热和液化释热的物理特性。
通过控制制冷剂在毛细管中的流速和压力,可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和控制,从而达到制冷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制冷毛细管并非一种高效的制冷方法,其制冷能力有限。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得更大的制冷效果,通常会将多个制冷毛细管组合起来,或者与其他制冷装置结合使用。
空调毛细管工作原理
空调毛细管是一种用于空调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其主要作用是控制冷媒的流量和压力,实现制冷效果。
空调毛细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压缩空气的原理。
当空调系统启动时,压缩机将高压冷媒气体送入空调毛细管管道中。
空调毛细管由一根长细管和一根短细管组成,这两根细管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高压冷媒气体进入长细管时,由于细管内直径很小,导致压力降低,同时冷媒温度也降低。
这样,冷媒气体会快速冷却并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态。
由于管道中存在一定的阻力,冷媒液体会在细管中逐渐减速并通过短细管进入蒸发器。
此时,冷媒液体通过短细管的速度会再次加快,从而使冷媒液体在蒸发器中发生蒸发,吸收热量,并将蒸发的冷媒气体送回压缩机。
通过不断循环上述过程,空调毛细管控制冷媒的流量和压力,实现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
细管内的压力降低、温度降低以及速度加快的原理,使得冷媒在蒸发器中能够快速蒸发,从而提供制冷效果。
总的来说,空调毛细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空气原理,控制冷媒流量和压力,实现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
浅谈毛细管网空调系统论文导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逐步提高,相应的室内空调系统必须得到改进,尽量减少室内送风量,避免强风感和噪声,特别是在休息时间保持室内宁静。
毛细管网就是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的一部分。
1、高效节能:毛细管网有极大的散热表面积,以辐射方式供暖制冷。
因此,毛细管网承担的热、湿负荷有限,无法满足多数冷热负荷较大建筑的需要,特别是无法保证在高温环境下的空调效果,必须配以新风处理体统并将新风的含湿量处理到室内设计的绝对含湿量以下,是新风担负房间的部分湿负荷,弥补辐射供冷系统对热湿处理能力的不足。
关键词:毛细管网,辐射供冷,节能,舒适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逐步提高,相应的室内空调系统必须得到改进,尽量减少室内送风量,避免强风感和噪声,特别是在休息时间保持室内宁静;同时考虑到能源短缺的影响,还应尽量采用低品位能源,有冷热蓄能措施等,目前普遍认为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毛细管网就是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的一部分。
一、毛细管网平面辐射空调简介毛细管网模拟叶脉和人体毛细血管机制,利用毛细管网表面或辐射体表面与室内空气较小的温差,通过毛细管内流动的液体来调节自身温度,从而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毛细管网是集分水式结构,由外径3.5-5.0mm(壁厚0.4-0.9mm左右)的毛细管和外径20mm(壁厚2mm或2.3mm)的供回水主干管构成管网。
保温层、散热层和毛细管网结合使用,复合成毛细管网换热器。
毛细管网顶板辐射空调一般由热交换器、带循环泵的分配站、温控调节系统、毛细管网以及配套除湿系统等组成。
毛细管网主要承担室内去除显热的影响。
由于除湿的任务有处理潜热的新风系统承担,因而显热系统的冷水供水温度不再是常规冷凝除湿空调系统中的7℃,而是提高到18℃左右。
毛细管网平面空调系统夏季供水温度为16/18℃,辐射面表面温度约为20℃;冬季供水温度为28/32℃;辐射面表面温度约为30℃。
毛细管网空调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最大程度应用的空调技术一、毛细管网空调基本原理及发展史1.人体恒温原理所有的恒温动物都有一层富含毛细血管的表皮,我们人类也是一样。
这层毛细血管帮助我们调节体内的温度,在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让我们的体温控制在36℃,从而使我们体内的器官不受外部环境温度影响。
周围温度高:皮肤表面血管扩张,血流增加,皮肤散热。
周围温度低:皮肤表面血管收缩,血流降低,防止体温散失。
2.毛细管网空调原理采用 3.4x0.55mm或 4.3x0.8mm的塑料材质毛细管组成间隔10mm-30mm的网栅,在网栅中和人体血管中的液体流动速度基本相同,都在0.05-0.2m/s之间。
辐射60%,对流40%的形式使得此种制冷或供暖形式等同于自然界物体间的动态热平衡规律,以及人体与周边的传热比例。
静态环境使人体感到非常舒适,体感温度比室温高2~3℃,不会产生常规空调由于需要满足制冷或制热量而采用高速送风时带来的吹风感和相应的干燥感觉。
PPR毛细管网是理想的高效换热器,这是由其结构特点和材料特点决定的。
毛细管热泵空调系统是指利用毛细管作为采集能量的前端采集器或释放能量的末端散冷散热器。
热泵空调根据需要可以采用水源热泵主机,也可以采用空气源热泵主机。
在冬季毛细管辐射供热工况,供水水温只需30℃-35℃即能达到室温20℃±2℃;夏季毛细管辐射供冷工况,辅以置换新风的除湿系统,供水水温只需18℃即能达到室温26℃±2℃。
为了区别于传统工况的空调系统,特命名为毛细管热泵空调系统。
3.国内外毛细管网空调技术发展史1985年,德国人Donald Herbs发明了毛细管网系统。
1986年,在德国柏林的一个项目中首次应用。
1994年,德国 CLINA毛细管技术有限公司在柏林成立。
在那前后,又成立了德国BEKA采暖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国地之气环保设计有限公司。
至2016年,上述三家制造商公司在美国、澳洲、瑞士、瑞典、荷兰、俄罗斯等西方国家已广泛推广毛细管网空调系统。
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应用中一些问题的探讨本文针对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应用中一些问题,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此种空调的特点,并探讨了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分析结果表明,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是一种全新的空调系统,对设计应用有严格要求,为保证应用效果,需要结合工程特性,从温湿度独立控制、窗台新风处理机、冷热源使用三个方面同时入手,可有效提升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的应用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分析,对提升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的应用效果有一定参考和借鉴。
标签: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温湿独立控制;冷热源1、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的运行原理和组成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和传统空调有本质的区别,不再选用氟利昂制冷,而是用水作为冷媒和热媒,置换通风系统则承担着独立通风换气的功能,可大幅度提升室内空气质量,解决室内全部的潜热负荷和湿负荷,同时也承担部分显热负荷。
其余的显热负荷则全部由毛细管辐射顶板来承担。
换热方式也和传统空调有本质区别,以辐射换热为主,通过辐射和对流来完成换热。
2、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的特点2.1结构特点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集分水式结构,换热面积非常大,毛细管直径小,管壁薄导热性能显著,换热均匀,是目前空调领域比较高效的换热器【1】。
2.2 材料特點在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制造中,常用PPR和EPRT等可热塑性塑料作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热熔的方式就能成型,在加工制作不会形成污染物。
而且具有耐热、耐压、耐腐蚀的特点,在很多恶劣的环境中也可以良好应用。
2.3使用特点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和传统空调相同相比,最为显著的使用特点是薄、柔、轻,安装起来非常方便,覆盖层也比较薄,铺装面积非常大。
可综合利用很多低品位能源,使用起来节能又舒适。
此外,还可提供较高的水温实现制冷效果,较低的水温实现供暖效果;末端无需损耗电能;室内温度场均匀并且无吹风感。
3、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应用中的一些问题3.1温湿度独立控制问题在应用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时,为防止发生毛细管辐射表明结露问题,必须严格控制冷冻水的水温,最低不应低于16℃。
空调毛细管原理
空调毛细管原理是指通过一个细长的管道来控制制冷剂的流动。
该管道通常由铜制成,直径十分细小,一般在0.5-1.5毫米之间。
在空调系统中,毛细管通常位于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起到控制制冷剂流动的作用。
毛细管原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压力差和毛细现象来控制制冷剂的流动。
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进入冷凝器,通过冷凝器的散热作用,使制冷剂变成高压液体。
高压液体制冷剂进入毛细管后,由于毛细管直径十分细小,液体无法自由流动,会产生一定的阻力。
当高压液体通过毛细管流动时,由于管道直径细小,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非常明显,这就出现了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通过液体和管道壁面之间的黏附力和表面张力来驱动液体的流动。
液体分子在毛细管内发生蒸发和冷凝过程,从而带走了部分热量,使毛细管内的制冷剂温度降低。
由于液体在毛细管内不断蒸发和冷凝,形成了一个恒定的蒸发和冷凝循环,使得制冷剂在毛细管内维持着稳定的流动。
通过调节毛细管的直径和长度,可以控制流量和压力差,从而实现对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的控制。
总之,空调毛细管原理利用压力差和毛细现象控制制冷剂的流动,通过液体蒸发和冷凝循环来实现对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的调节。
毛细管起到调节流量和压力差的作用,是空调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毛细管空调系统介绍及施工过程安装图解一、毛细管空调系统简介毛细管空调系统原理:以PPR材料制成的毛细管网栅为主要传热装置,构成以冷热辐射为主要特征的供暖、供冷空调系统。
典型的毛细管空调系统的组成:1.冷热源;2.毛细管网栅;3.水循环管路系统(循环泵、板换);4.新风调湿系统;5.自控系统。
毛细管系统示意图毛细管辐射供冷及新风除湿系统二、毛细管空调系统的优越性1.高舒适度:以低温辐射方式供暖供冷,表面温度分布均匀,能实现最佳的舒适度;2.空气品质优良:新风量充足,在人体周围形成“空气湖”,无噪声,无明显吹风感;3.节省空间:占用空间少,便于房间布置;4.安装简便:毛细管安装简便、快捷,可满足各种场合要求;5.节能:夏日供水温度高于常规系统5~9℃,夏季低于常规系统10~20℃,可进步系统能效比,吻合节能请求。
热舒适性热舒适性是评判空调系统好坏的重要指标。
对各类方式的空调系统舒适性的查询拜访结果,毛细管系统是最惬意的。
制冷、制热本领:毛细管席60%的冷量是通过辐射形式进行传递,40%的冷量是通过对流方式进行传递。
毛细管席制冷能力受产品形式及安装方式的影响,可以和常规制冷机及锅炉组合使用,也可以与土壤热泵机组直接配套,与后者组合使用可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毛细管辐射系统一旦安装完毕,无需任何维护费用。
温度、湿度、新风量自动调节:由于毛细管辐射供冷系统的传热特性,主要依靠毛细管表面的低温与室内助体、物体之间举行辐射、对流换热。
表面温度过低,室内空气含湿量高,会产生结露现象,招致室内装饰表面发霉,影响身体健康。
表面温度太高,不能有用地降温,带走房间冷负荷。
因此毛细管系统必须与温、湿度控制及新风系统密切配合,实现人体健康所需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的平衡(归纳为“衡温、衡湿、衡氧”)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优越性和效益。
温度、湿度控制:通过房间温控器和露点探测器,调治毛细管水系统进水温度(≥16℃);同时开启新风调湿系统,除去室内空气中多余水蒸气。
空调毛细管工作原理
毛细管是一种具有很小直径的细长管道,通常由铜制成。
空调中的毛细管起到限制制冷剂流动的作用,控制其流速和压力,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空调毛细管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压缩机产生的高压低温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冷却,从而变成高压高温的气体。
这时,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都较高。
2. 制冷剂进入毛细管后,由于毛细管的直径很小,形成了一个狭窄的通道,制冷剂的流速被限制了。
同时,由于毛细管的外部环境温度较低,制冷剂在毛细管内部受到了强烈的冷却。
3. 这种高压高温的制冷剂受到限制的流速和冷却的效果,导致其压力和温度迅速下降。
制冷剂从气态转变为饱和气液混合态,即部分气体和部分液体的状态。
4. 经过毛细管后,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其余的高温气体会被蒸发器内的空气吸收,从而降低了环境温度。
制冷剂再次回到低温低压的状态。
总结来说,空调毛细管通过限制制冷剂流速和冷却效果,使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迅速降温和降压,从而实现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