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高速公路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7
高速公路设计开题报告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我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在这历史的长河里,我国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道路、桥梁的修建和车辆制造以及交通管理等方面,都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道路交通对于繁荣经济和交流文化,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古代道路和桥梁建筑,在世界曾处于过领先地位,在世界道路交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时代,公路建设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到200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8.37万公里。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大陆开始新建高速公路。
20多年来,陆续投入运行的主要高速公路有京石、京津塘、沈大、合宁、济青、开洛、广深、太旧、合芜、成渝、沪宁、沪杭、桂柳、呼包、哈大、泉夏、石安、安新等线路,到2007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39万公里。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使用,为汽车快速、高效、舒适地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标志着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和科学技术水平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世界上修建高速公路最早的是德国。
早在1928年至1932年就建成了从科隆至波恩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从1959年至1970制定了三个四年建设计划,开始了公路的大发展。
德国的高速公路里程为1.1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美国于1937年建成了加州高速公路。
国会于1956年通过了立法,正式开始全国高速公路网(州际与国防公路系统)的建设。
至1993年,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8.75万公里,为世界上拥有高速公路最多的国家。
其他工业化国家,如英国、法国、俄罗斯等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自己的高速公路网。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其中拥有1000公里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7个,除前述国家及我国以外,还有加拿大、法国、英国、西班牙、荷兰、南非、比利时、韩国、墨西哥、奥地利、澳大利亚等。
高速公路的开题报告高速公路的开题报告一、引言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交通效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高速公路的定义、历史背景、建设与管理、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高速公路的定义与历史背景高速公路是指设计标准高、车速快、交通流量大、通行安全的公路。
它的出现源于人们对于交通效率的追求和对于交通安全的考量。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修建类似高速公路的道路,如古罗马的“阿巴拉契亚大道”。
而现代高速公路的概念则起源于20世纪初,最早出现在欧洲和美国。
三、高速公路的建设与管理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
首先,规划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需要考虑交通需求、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因素。
其次,设计是确保高速公路达到设计标准的重要环节,包括线型设计、交叉口设计、标志标线设计等。
然后,施工是将设计方案变为实际工程的过程,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序列、保证施工质量。
最后,验收是对已建成的高速公路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高速公路的管理主要包括路政管理和交通管理。
路政管理是指对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维护等进行管理,包括政府的法规制定和监督。
交通管理则是指对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流量、车速、交通事故等进行管理,以保证交通安全和畅通。
四、高速公路的社会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高速公路的出现提高了交通效率,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石油、汽车、物流等行业。
再次,高速公路的建设改善了人民的出行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
此外,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噪音、空气污染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五、结论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规划设计、施工质量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应该充分考虑高速公路对于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调控。
高速公路的开题报告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对社会的交通有重要的意义。
※※※※※※※※※※※届学生※※毕业设计()材料※※ (二)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课题名称高速公路线形设计及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姓名学号学院专业指导教师** 1003501-30 土木工程学院交通工程 ******年 ** 月按任务书规定日1: 概述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高速公路的绿化越来越受到了广大公路设计人员和建设者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高速公路进行绿化,不仅使其具有优美的流线型、新颖的构造物,而且还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不仅使司乘人员感到安全、舒适、快速、畅通,而且还能使其有置身于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的感觉,进而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发挥高速公路的功能。
1.1 特点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有其独特的特点,它不同于一般的园林设计、城市或小区的景观设计。
这是因为园林设计、城市或小区的景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它是一种静态设计,它服务对象是低速行走的人群,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满足人们在工作之余的休闲、娱乐营造良好的氛围,它强调的是景观再造。
而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服务的对象则是处于高速行驶中的司、乘人员,而且随着车速的增加,他们对景观要求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加。
同时,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不但具有不断满足变化中的动态视觉要求的特点,而且由于高速公路系带状构造物,非点或面,所经过的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土壤条件以及社会环境、人文景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特点。
1.2 功能高速公路作为现代的交通设施,具有“快速、舒适、安全、高效、低耗”的特点,它对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对其实施绿化有着独特的功能。
1.2.1 有利保护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通过对高速公路进行绿化设计,不仅可以大大改善高速公路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给沿线造成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局部影响,保护公路用地内和相邻地带原有的植被;而且还能减少沿线环境受汽车噪声、废气排放和夜间行车灯光等带来的各种影响及缓和沿线居民的心理功能等作用。
高速公路设计开题报告高速公路设计开题报告1沥青路面设计概要世界各国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可分为经验法和力学―经验法两大类。
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采用弹性层状体系作为力学分析基础理论,以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路面整体沉降(弯沉)和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指标,以疲劳效应为基础,处理轴载标准化转换与轴载多次重复作用效应。
路面工程应根据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密切结合本地区实践经验,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对可选方案经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设计中通过对不同基层材料组成设计试验,确定最佳设计配合比,以减轻路面的早期反射裂缝、卿浆等破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面层应注意高(低)温下的稳定性、耐久性、抗滑能力和抗渗能力,设计中通过面层结构的材料的合理选材、骨料的合理级配等措施,另外,合理、慎重的使用SMA、改性沥青等新材料、新技术,改善路面整体使用性能。
然而,对于现有的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主要是以经济为主,并没有考虑到道路的重载、超载以及交通量的迅速发展,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一条能既能符合交通需求,也能满足经济效益是道路发展的当务之急。
2选线设计要点公路路线设计及选择时,应尽可能地利用荒坡、荒地、滩涂等荒芜土地,而少占耕地、少拆迁,一般来说,会根据沿线具体情况,来选择选线的侧重点。
对山区的公路来说,一般主要考虑了地质灾害的可治性以及发生后的处理费用等,而忽略了保护耕地资源,增加了工程中的耕地占用量;同时,山区耕地形状一般极不规则,如果修筑公路,会使其变得更加支离破碎。
因此在路线选择时,要充分顺应地形、地貌,确保山体平衡体系不被破坏,避免大挖大填,加强桥梁隧道的设计,使路线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相对山区来说,平原地区的地质条件要好的多。
然而平原地区有大量的耕地、房屋,一旦修筑公路,就会占用大量的耕地,甚至造成拆迁。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道路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黑漠公路奋斗至呼玛段两阶段初步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交通运输事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它把国民经济个领域和各个地区联系起来,担负着国家建设中原材料与产品的集散`城乡见的物资交流运输任务,并满足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需要,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它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和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在过大人民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黑河市有土地、草原、森林、水利、矿产、旅游六大资源。
耕地面积1708万亩,人均耕地16.6亩,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年产粮食35亿公斤左右。
草原面积1479万亩,载畜量70万个羊单位。
有林地面积4220万亩,森林覆被率达58.5%,是黑龙江省三大林区之一。
境内有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621条河流,地表地下水储量丰富,人均占有水量为全省的3.6倍、全国的2.7倍,黑龙江干流黑河段水能蕴藏量1500万千瓦,内河装机容量67万千瓦。
已探明储量的矿藏221处56种,其中金、铜、煤、石灰石、玛瑙石等15种矿藏储量居全省之首,五大连池矿泉水与法国维西矿泉水、格鲁吉亚高加索矿泉水并称为“世界三大冷泉”。
由于我国公路总量仍然偏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必须坚持提高公路质量,积极新建公路,沟通断头桥,加速国道主干线告诉公路网建设与旧公路的技术改造.运输工具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运输服务向高效优质发展,管理信息化发展,所以此公路的修建是十分必要的。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公路与城市道路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毕业生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使每个学生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一般公路设计。
通过加漠公路加格达奇至漠河段两阶段初步设计,使学生在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达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提高毕业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路课程设计开题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路的基本知识,包括公路的定义、分类、构造、设计原理等。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准确地描述公路的各种特征,理解公路建设的基本原理。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公路实例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认识到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培养对公路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公路的基本概念、公路的分类与分级、公路的构造与设计原理、公路建设的基本流程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公路概述1.1 公路的定义与功能1.2 公路的分类与分级2.第二章:公路构造2.1 公路线路构造2.2 公路路面构造2.3 公路排水构造3.第三章:公路设计原理3.1 公路线形设计3.2 公路路面设计3.3 公路桥梁与隧道设计4.第四章:公路建设与养护4.1 公路建设的基本流程4.2 公路养护与管理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在讲授公路基本知识时,采用讲授法,使学生掌握公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讨论法,激发学生对公路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公路构造的实验,加深对公路建设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公路工程概论》2.参考书:《公路工程设计原理》、《公路工程养护技术》3.多媒体资料:公路建设与养护的宣传片、案例分析视频等4.实验设备:公路构造模型、测量工具等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占总评的20%。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开题报告(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学院:专业:学生:学号:指导教师:教授第二篇: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介绍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简介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包括三大系统、隧道机电工程(供电、消防、通风、照明等)。
三大系统包括“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和“通信系统”。
以下根据我公司长年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领域作为集成商及产品供应商的经验,对三大系统的解决方案作简要介绍。
一、监控系统监控系统主要由信息采集子系统、监控中心及信息发布子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信息采集子系统包括:车辆检测器、气象检测器、紧急电话和巡逻车。
信息发布子系统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等,是交通监控管理为用户服务的主要形式。
监控中心是高速公路全线路监控系统的最高层即控制中心,主要负责全线路范围内交通情况的监视和控制。
监控系统的功能包括:道路及隧道桥梁监视、交通量检测、气象监测、信息采集与发布、交通诱导、隧道检测等。
主要设备包括:车辆检测系统、气象检测设备(能见度、冰检等)、情报板系统、路侧摄像机系统、监控分中心计算机网络、地图板、大屏幕投影系统、图像监视系统、主控制台和监控软件、事件检测系统、隧道CO/VI检测设备、隧道火灾检测及报警系统、隧道PLC设备等。
针对交通监控系统的系统构建目标与运营单位的运营管理需求,结合系统设备的功能特点与运行方式,我公司在长期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本着功能清晰、操作简捷、先进适用、便于扩充的原则提出以下系统解决方案。
(1)道路监控系统● 路段监控中(分)中心计算机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硬件与软件两个组成部分,其中计算机硬件主要有:数据库服务器、业务计算机、图形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打印机等;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业务管理软件等。
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完成对于道路沿线外场设备的状态查询、信息获取、功能设定;交通管理方案的比较与优选、交通控制参数的确定;路政、公安、医疗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与突发事件的协同处理;报表打印、日常信息管理等功能;● 信息采集系统用于道路沿线的交通、环境信息的采集,采集方式主要有人工采集和自动采集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