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优质课教学设计1(精编)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雅鲁藏布大峡谷》小学五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一)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读书、自能读书”。
本节课,针对略读课文的特点,以探究“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何能堪称世界第一”为主思路,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交流的平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在自主质疑、互相交流中构建对文本的自我认知;重视文本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骄傲自豪之下的环保意识。
(二)教材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
运用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
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绘声绘色的故事、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到好处的用词,都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
全文虽属说明文,但通篇洋溢着对对祖国雅鲁藏布大峡谷强烈的热爱、骄傲、自豪之情。
(三)学情分析学生从《马》、《观潮》等学习中,感受到了祖国的腾飞、山河的壮丽及富饶,为学习本文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础。
而地理方面知识的欠缺及文本中的名词术语,给学生理解带来困难,应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
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产生热爱雅鲁藏布大峡谷并为之骄傲的感情。
3、学写课文提纲。
三、教学重难点: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景观,感悟大自然的壮美神奇。
学习些课文提纲。
四、教学准备㈠资源收集课前收集与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关的图片,相关文字知识,垂直自然带分布图㈡课件制作课件用演示文稿的方式呈现。
分3部分:1、出示重点词语(配相关图片)2、出示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相关景色的图片及语句3、学写文章提纲的句子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一提到我国的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根据课前了解的资料来谈,如:藏族、布达拉宫、牦牛、雪山、雅鲁藏布江……)2、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一大奇观,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惊叹。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⒈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初读感知,精读感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等学生准备: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2.学写课文提纲。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教学难点学写课文提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 (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课前了解的资料来谈,如:藏族、布达拉宫、牦牛、雪山、雅鲁藏布江……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一大奇观,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惊叹。
今天,我们大家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的魅力吧!板书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生齐读课题。
二、新课学习1.生字词学习⑴出示生字词:①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预习中你遇到并解决了哪些值得大家注意的字词?(学生交流,学习方法的指导)②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⑵重点词语强调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等⒉整体感知课文⑴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读完请你说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美丽、神奇、让人惊叹、不可思议、无与伦比……)⑵是啊,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生:课文中的第4自然段写了它的美丽。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之情,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自豪与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学会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列数字和举例子。
3.初步学会列提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列提纲。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听歌曲《雅鲁藏布大峡谷》。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景象。
二、精读课文(一)全班交流1.课文中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呢!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传说。
交流课前所查找的材料: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形成的。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中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数字、比较说明法)(3)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用数字具体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多深、多长;通过比较是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奇观。
)(4)指导朗读:数字重读,以体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
3.过渡: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更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读第四自然段,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的无与伦比。
4.默读第四自然段(1)学生边默读边做好批注。
(2)你知道雅鲁藏布大峡谷里景象奇异的原因吗?交流课前所查找的材料: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什么会成为自然博物馆。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
5.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2)为什么说“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出示重点句:这里有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比较:这里有非常纯净的天空,非常飘逸的云彩,非常雄伟的雪峰,非常漂亮的大拐弯,非常丰富的宝库,这里的确是世界上非常美丽、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
“非常”和“最”有什么区别。
读后你有什么感受?(3)所以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引读)(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五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3理解课文描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兴趣。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探险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2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兴趣。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感情。
3.学习课文3.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讲解生字词。
3.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旨。
4.研讨课文1)课文描绘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哪些神奇的自然景观?2)你认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表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起到了什么作用?5.拓展延伸5.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5.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6.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写三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短文。
五、板书设计《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2.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使学生了解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雅鲁藏布大峡谷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
c.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a.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b.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a.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b.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教学难点:a.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特点及成因。
b.如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a.教师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b.学生分享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了解。
2.课文朗读a.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b.教师指导学生分段朗读,关注重点句子。
3.课文理解a.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b.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4.生字词学习a.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理解。
b.学生分享生字词的学习方法,如:形声字、同音词等。
5.课文拓展a.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特点及成因的了解。
a.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b.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a.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b.查阅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相关知识。
2.课后实践:a.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1.优点:a.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b.教师引导得当,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发表见解。
c.生字词学习扎实,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2.不足:a.部分学生课堂纪律有待加强。
b.教师在提问时,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c.课后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3.改进措施:a.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小学五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三篇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最终一块密境”,是世界仅存的一块*地......它是世界上最令人憧憬的地方,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学校五班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三篇,盼望能关心到大家!学校五班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奇妙。
2、通过同学自学沟通,培育同学自主和合作学习的力量。
3、激发同学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教学重、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爱好、导入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安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憧憬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同学沟通课前查找的资料。
)1、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特别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消失什么?(老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2、同学汇报。
(会消失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3、师:这就是漂亮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日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的,一同去巡游雅鲁藏布大峡谷。
(出示图片)(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索: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奇)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⑴ 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⑴ 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5、同学依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沟通汇报1、沟通自读疑难: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讨论的吗?2、生汇报,师引导同学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雅鲁藏布大峡谷》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写课文提纲。
二、重点难点学写课文提纲。
三、导学问题⒈自主学习⑴读文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⒉自主探究⑴自主学习展示:展示疑惑,互相解疑。
阅读对比,体会表达:①出示局部段落,说一说与课文中的段落有什么不同?(段落1摘选第二段,去掉了传说内容;段落2摘选第三段,去掉了段中的数字;段落3摘选第五段,用“非常”换掉了“最”。
)②学生互读比较,交流意见。
③学生在班上谈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段落1加入了传说故事赋予了神奇的色彩,而且更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段落2加入准确的数字使得说明的事物更准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段落3用“最”表示达到了极点、极限,表达的程度要比“非常”高。
)⑵质疑探究:我思考,我收获。
理清脉络,学写提纲:①回顾课文,想想作者怎样为我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提示:“先……然后……再……最后……”)②出示“金钥匙”,认识课文提纲,学写本课课文提纲。
[随文学习提纲,能更直接更形象的理解提纲的写法和作用,同时也落实课文布置的“金钥匙”。
](学习建议)认真读文,相互交流讨论。
(小组互助学习探究解决质疑)探究点一:回顾课文,想想作者怎样为我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本组发现:探究点二:学写本课课文提纲。
本组发现:⒊拓展提升,总结升华大自然有许多令人为之惊叹的奇观,你还知道哪些奇观?能不能介绍给大家。
(学生畅所欲言,把自身了解到的奇观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⒋达标测评:⑴选一选,看这些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列数字对比举例①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雅鲁藏布大峡谷比号称世界最长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154.6千米,比号称世界最深的秘鲁的大峡谷还要深两千多米。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篇2教材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奇观”为主题的第一篇讲授课文。
这是一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
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
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绘声绘色的故事、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到好处的用词,都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接触简单的提纲,并根据提纲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4、了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感受祖国山河壮丽。
过程与方法1、谈话导入西藏,并播放西藏美景的课件,激发学生对西藏的向往和学习的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列提纲,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交流,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美景的无限自豪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抓关键的词语,再整体感知课文,提升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美景的赞叹,体会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学会以列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
《雅鲁藏布大峡谷》学案一、学习目标1.交流资料,了解有关青藏高原的知识。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二、重点难点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导学问题⒈自主学习⑴自学生字、新词。
⑵生字书写。
说出“突兀”、“鬼斧神工“、“无与伦比”和“飘逸“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⑶多音字:号供⑷认真默读,初步感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魅力。
2.自主探究案⑴自主学习展示:展示疑惑,互相解疑。
生字,释词,多音字。
⑵质疑探究:我思考,我收获。
①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奇)②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小组互助学习探究解决质疑)探究点一: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本组发现:探究点二:课文中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本组发现:⒊达标测评⑴辨一辨,组词语。
稞()碗()伦()耗()棵()豌()论()牦()⑵生字变调组词,比比谁的本领高。
zàng( ) gōng( ) qǔ( )藏供曲cáng( ) gòng( ) qū( )⑶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匆匆忙忙----------- ----------- ------------- --------四、参考资料知识链接:青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它的边界,向东是横断山脉,向南和向西是喜马拉雅山脉,向北是昆仑山脉。
它包括中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全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的部分,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⒈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
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
初读感知,精读感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等
学生准备: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2.学写课文提纲。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教学难点
学写课文提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 (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课前了解的资料来谈,如:藏族、布达拉宫、牦牛、雪山、雅鲁藏布江……
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一大奇观,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惊叹。
今天,我们大家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的魅力吧!
板书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生齐读课题。
二、新课学习
1.生字词学习
⑴出示生字词:
①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预习中你遇到并解决了哪些值得大家注意的字词?(学生交流,学习方法的指导)
②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
⑵重点词语强调
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等
⒉整体感知课文
⑴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读完请你说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美丽、神奇、让人惊叹、不可思议、无与伦比……)
⑵是啊,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
(生:课文中的第4自然段写了它的美丽。
第2自然段写了它不可思议……)
⑶全篇课文都是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段落之间不是孤立的,都写了它的美丽、不可思议,只是从不同方面来描写的,侧重点不同。
文章的内容很多,为了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可以用提纲了解主要内容。
(PPT:提纲:交代雅鲁藏布大峡谷(1)神奇的大拐弯(2)世界之最(3)自然博物馆(4)最后一块秘境(5))
请大家根据提纲再来默读课文,把每一部分内容感受深的地方做个批注。
(学生读书做批注,老师巡视)
⒊研读课文,感受美景
利用提纲帮助我们读书,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是了解的更清晰了?下面我们就从不同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
⑴学习第2 自然段(神奇的大拐弯)。
①(生:我喜欢描写神奇的大拐弯这一段,我觉得太神奇了。
想给大家读读)
(PPT:第2自然段从“傍晚”到“叫人不可思议”的句子)
(生:我觉得太美了,身边是白云缭绕,脚下是怪石突兀,雅鲁藏布江浩浩荡荡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太神奇了。
)板书:神奇
指导学生:
你说的非常好,能把你感受到的神奇读出来吗?
学生再读。
(读的语气不够时,出示PPT1的图片)
雅鲁藏布江的神奇在于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
(学生自己读句子)
(PPT: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
)这是一条自西而来的大江。
(指名读句子。
)
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的大江。
(指名读句子。
)
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的大江。
(齐读句子。
)
这是一条让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的大江。
(齐读句子。
)
②这神奇的雅鲁藏布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③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想说什么呀?
(生:太了不起了。
大自然太美了……)
把你的感受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生:神奇壮丽、气势磅礴、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板书学生说的词。
)
(PPT:第2自然段的句子: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叫绝。
)
把词放到句子中,读一遍。
比较两个句子(PPT: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让你更加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
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看看在语气上有什么区别?
(生:第一句用了“不能不”,更能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惊叹。
)
④小结:我们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大家先自学批注,读课文,谈感受深的地方,再有语气地读一读。
接着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内容。
⑵学习第3、4、5自然段。
①学生以小组形式按学习提示进行学习。
出示学习提示(PPT:1、读第3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介绍了大峡谷什么特点?
2、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为什么被称为“自然博物馆”?画出重点词句。
3、读第5自然段,试一试文中的“最”换成“非常”好不好?)
(小组学习,老师巡视)
②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
(生: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了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
它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154.6千米……”(齐读)
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想说什么吗?板书:世界之最
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生:文章从谷外、谷里、谷两边的植物、动物写出了这是一个自然博物馆。
)板书:自然博物馆
分别读这些句子。
指导读出环境的美。
(生:“最”字不能换成“非常”,“最”是到了极限了,“非常”的程度不深,不能表示大峡谷是第一纯净、第一雄伟的了。
)板书:秘境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
去感受这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景色。
我们真的可以自豪地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的新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领略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同学们应该巩固所学知识,继续搜集与大峡谷相关的资料。
四、课堂练习
⒈在正确的字音后面作个标记。
máo( ) yì( ) lún() wān()
牦逸伦豌
háo( ) yè( ) lǘn( ) wǎn( )
⒉生字变调组词,比比谁的本领高。
藏供
⒊
辨一辨,组词语。
稞()碗()伦()耗()棵()豌()论()牦()五、布置作业
⒈朗读课文。
(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⒉抄写生字(对自己感到较难的字多写几遍)
⒊试写课文提纲。
(在学过的课文中任选一篇)
*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才认识你”写一篇读文感受。
[选作]
六、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生字词
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
二、整体感知课文
交代雅鲁藏布大峡谷(1)
神奇的大拐弯(2)
世界之最(3)
自然博物馆(4)
最后一块秘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