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灰
- 格式:docx
- 大小:9.58 KB
- 文档页数:3
笠翁对韵十灰全文及解释笠翁对韵是明清时期著名的韵书,被誉为中国古代韵书的巅峰之作。
它被广泛地应用于诗词创作、朗诵和学术研究等领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十灰是笠翁对韵中的一篇,主要描写秋天的景色。
下面是十灰全文及解释: 一灰天地一沙鸥,相随何所之。
秋风惊夜坐,白露湿晨衣。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只沙鸥在天地之间飞翔,它自由自在地游荡,似乎没有任何目的地。
秋天的到来让夜空更加宁静,白露洒落在清晨的衣服上,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二灰身世浮云散,心源明月新。
爽气金英发,清风玉露繁。
解释: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人的身世飘零,犹如浮云一般转瞬即逝。
但他的内心却保持着一片清明,如同明月当空。
秋天的到来,让他感受到了清新的气息,同时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三灰荒园无限意,并在一琴音。
霜降翻成韵,中秋月更明。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园子,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寂静。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一个人却可以感受到无限的意趣,他的琴声也让园子更加生动。
秋天的到来,让园子里的霜降变得更加明显,同时也让中秋节的月亮更加明亮。
四灰风云识俊彦,山水寄清音。
渔火昏黄处,秋砧砧杵音。
解释: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人在风雨中前行,他能够感受到风云变幻,同时也能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宁静和清音。
秋天的到来,让他看到了渔火和砧杵,这些景象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五灰生平喜吟咏,性癖爱名山。
秋月元明夜,清风白露天。
解释: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人的喜好和生平经历。
他喜欢吟咏诗词,热爱名山大川。
秋天的到来,让他感受到了清新的气息和白露的清凉。
《笠翁对韵 . 十灰》教学设计横栏港源学校孙帮璐[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在情境中,感受韵文的形式美和意境美。
3、体会韵文的音律美,继而培养学生诵读《笠翁对韵》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韵文。
[教学难点] 体会韵文的节奏美和音律美,读出韵文的意境。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音频。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文1、教师讲故事,讲解“云移支鹊观,日晒凤凰台”的小故事;2、介绍《笠翁对韵》的作者,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今天的课题。
二、正读正音读准韵文1、初读韵文,出示自读提示;2、检查一下同学们读文情况,指名分行读句;3、圈出韵字,交流反馈;4、再读韵文,感受韵文的音律美。
三、正字正义感悟韵文1、一字对(朝对暮,去对来)2、二字对(庶矣对康哉,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朔雪对春雷)(1)理解意思,初步体会意境美。
(2)春字的演变。
3、三字对(佳兴适,好怀开)4、多种形式读:师生合作读,拍手读,唱韵文。
四、图意结合感受意境1、播放音频:一边听,一边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交流反馈,配乐读对子。
3、创设情境,读出韵文的意境之美。
【设计意图:诵读指导分为“帮、扶、放”三个层次,让学生掌握方法,逐渐入境,最后在想象和感悟中美读全文。
】五、正心正行熟读成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篇;2、背诵并吟诵《十灰》。
七、拓展延伸总结升华1、初步了解《笠翁对韵》中的韵部;2、作业;3、总结。
笠翁对韵·卷一·十灰原文卷一十灰及解释春对夏,喜对哀。
大手对长才。
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
游阆苑,醉蓬莱。
七政对三台。
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
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
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
朝对暮,去对来。
庶矣对康哉。
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
佳兴适,好怀开。
朔对春雷。
云移鳷鹊观,日晒凤凰台。
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
柳媚明,燕语莺声浑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马肝:马肝味劣、喻烦粹之意。
鸡肋:《三国志魏书魏武帝纪》载,曹操攻汉中欲还,出口令曰:鸡肋。
杨修曰: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示欲还也!落梅:汉应劭《风俗通》: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
忠对信,博对赅。
忖度对疑猜。
香消对烛暗,鹊喜对蛩哀。
金花报,玉镜台。
倒斝对衔杯。
岩巅横老树,石磴覆苍苔。
雪满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碧桃满观,尽是刘郎去后栽。
金花报:古代状元寄家信报喜,称为金花报。
玉镜台:晋温峤娶其姑之女,以玉镜台为聘礼。
高士卧:《袁安传》载,袁安遇雪天在家高卧不出,人以为贤,举为孝廉。
美人来:隋赵师雄游罗浮山,日暮见一美人邀共饮,雄不觉醉卧。
醒来在树下,翠羽嘈唧其上,月落参横,惆怅不已。
苏子:苏轼守杭州,令西湖沿堤种桃柳,人号苏公堤,简称苏堤。
卷一十灰全文拼音十sh 灰huī春chūn对du 夏xi ,喜xǐ对du 哀āi。
大d 手shǒu对du 长ch ng才c i。
风fēng清qīng对du 月yu 朗lǎng,地d 阔ku 对du 天tiān开kāi。
游you阆l ng苑yu n,醉zu 蓬p ng莱l i。
七qī政zh ng对du 三sān台t i。
青qīng龙l ng壶h 老lǎo杖zh ng,白b i燕y n玉y 人r n钗chāi。
香xiāng风fēng十sh 里lǐ望w ng仙xiān阁g ,明m ng月yu 一y 天tiān思sī子zǐ台t i。
【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十灰原文及翻译十灰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
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1。
周召虎,宋桓魋2,阆苑对蓬莱3。
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
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4。
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5。
[译文]增加与减少对应,闭与开对应,碧绿的草与青色的苔对应。
书签与笔架对应,太阳、月亮和天上三台星对应。
周厉王暴虐而召穆公劝谏,春秋时宋国人桓想剌杀孔子,阆苑与篷菜对应。
和暖的风吹进楼阁中,白洁的月亮照耀楼台。
汉文帝下沼归还千里马,希望能停止进献;贞观年间闹蝗灾,唐太宗吃蝗虫使灾难能够转移到自己身上。
[注释]1书签:古代卷子装的书籍最右端有一根带子,上系有一象牙做的书签。
收藏时,先将书籍卷好,用带子捆紧,然后将书签插入带中,起紧固的作用。
笔架:搁毛笔的架子。
两曜(音yào):太阳和月亮。
曜,日、月、星的总称。
三台:星宿名,也称三阶、泰阶。
分上台、中台、下台,各有两颗星,共六颗。
2召(音shào)虎:人名,即召穆公,见于《诗经·大雅·韩奕》。
据说周宣王曾命令他带兵,沿长江汉水出征当时的少数民族淮夷。
桓魋(音huánkuí):春秋时宋国人,曾经将孔子围困在宋国的大树下。
3阆苑(音làngyuàn):传说为昆仑之巅的阆风山中的一座园林,为神仙所居。
蓬莱:也叫蓬壶,传说中渤海上的三座神山之一,上有神仙居住。
4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说的是西汉文帝刘恒的事。
据原注说,《汉书》记载,有人献千里马给汉文帝,文帝想通过此事堵住官员向上级献礼的恶习,下诏退回不收。
(今本《汉书·文帝纪》未见此记载。
)下联说的是唐太宗的事,见于《贞观政要·务农》。
唐贞观二年,关中大旱,蝗灾肆虐,唐太宗视察时抓住几只蝗虫说,百姓以农作物为命,你们却去残害,这是危害百姓。
百姓的过错是我造成的,你们只应该吞噬我的心肺,不要危害百姓。
《笠翁对韵》作者: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
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
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和小说作家,他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此叫《笠翁对韵》。
卷 一一 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左传·昭元年》载,传说高辛氏有二子,长阏伯,季实沉。
兄弟不睦,日寻戈矛。
帝迁阏于商丘,主辰;迁沉于大夏,主参,使之永不相遇。
斗:北斗七星。
戍旅:守边塞的兵卒。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曚。
腊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叆叇:浓云蔽日之状。
曈曚:日初出将明未明之状。
蜡屐:晋代阮孚好蜡屐,谢灵运亦有登山蜡屐。
藕花风:夏天荷花开放时的凉风。
元王恽诗:“人立藕花风”。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三公: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三公在北三星曰九卿内坐,主治万事。
”清暑殿:三国孙吴有避暑宫,夏日无暑气。
兆飞熊:商末吕望钓于渭滨,周文王将狩猎,卜卦:“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果遇吕望于渭阳。
二 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下饷:下午。
高舂:傍晚时分。
《淮南子·天文》:“(日)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
《笠翁对韵》全文注释笠翁对韵(上) 上卷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朦。
腊屐对渔蓬。
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晌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前,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
暮鼓对晨钟。
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金菡萏,玉芙蓉。
绿绮对青锋。
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繁对简,叠对重。
意懒对心慵。
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
花灼灼,草葺葺。
浪蝶对狂蜂。
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
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
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三江奇对偶,只对双。
大海对长江。
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朱漆槛,碧纱窗。
舞调对歌腔。
汉兴推马武,夏谏著尨逄。
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月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
步辇对徒杠。
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
灯闪闪,月幢幢。
揽辔对飞艎。
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酒量微熏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
诗写丹枫,韩夫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四支泉对石,干对枝。
吹竹对弹丝。
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
五色笔,十香词。
声律启蒙十灰全文及翻译摘要:一、声律启蒙十灰的原文及翻译二、声律启蒙十灰的注释及赏析三、声律启蒙十灰的背景及意义正文:一、声律启蒙十灰的原文及翻译声律启蒙十灰是清代文学家车万育所作,该篇文章以十灰为韵脚,列举了许多对仗工整、韵味丰富的词语。
以下是原文及翻译:原文:增对损,闭对开。
碧草对苍苔。
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
周召虎,宋桓魋。
阆苑对蓬莱。
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
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
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翻译:增加与减少相对,关闭与开放相对。
碧草与苍苔相对,书签与笔架相对,两曜与三台相对。
周召虎与宋桓魋相对。
阆苑与蓬莱相对。
薰风吹拂着殿阁,皓月照耀着楼台。
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
光辉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二、声律启蒙十灰的注释及赏析1.增对损,闭对开:此句为对仗句,增与损、闭与开皆为反义词。
2.碧草对苍苔:碧草指青草,苍苔指青苔,二者皆为植物,且颜色相对。
3.书签对笔架:书签是用来标记书籍中某一部分的小木片或纸片,笔架是用来放置毛笔的工具。
4.两曜对三台:两曜指太阳和月亮,三台指福、禄、寿三星。
5.周召虎,宋桓魋:周召虎是指周朝的召虎,宋桓魋是指宋国的桓魋,二者皆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6.阆苑对蓬莱:阆苑是指神话中的仙境,蓬莱也是指神话中的仙境,二者皆为仙人所居之处。
7.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薰风指和暖的风,皓月指明亮的月亮。
8.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却马汉文指汉朝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吞蝗唐太指唐朝的文学家韩愈,此句意为两位文学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来消除灾难。
9.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此句描绘了秋日的天空和春天的雷声,分别为辉煌和震撼的景象。
三、声律启蒙十灰的背景及意义声律启蒙十灰是清代文学家车万育所作,是声律启蒙系列文章中的一篇。
声律启蒙系列文章是为了教授儿童学习诗词的韵律和格律而作,通过列举许多对仗工整、韵味丰富的词语,使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词的韵律和格律。
Shíhuī十灰增zēng对duì损sǔn,闭bì对开duìkāi,碧bì草cǎo对duì苍cāng苔tái。
书签shūqiān对duì笔架bǐjià,两liǎng曜yào对duì三sān台tái。
周zhōu召zhào虎hǔ,宋sòng桓huán魋zhuī,阆láng苑yuàn对duì蓬péng莱lái。
薰xūn风fēng生shēng殿diàn阁gé,皓hào月yuè照zhào楼台lóutái。
却què马mǎ汉hàn文思wénsī罢bà献xiàn,吞tūn蝗huáng唐táng太tài冀jì移yí灾zāi。
照zhàoyào耀八bā荒huāng,赫hè赫hè丽lì天tiān秋qiū日rì,震zhènjīng惊百bǎilǐ里,轰hōng轰hōng出chū地dì春chūnléi 雷。
【注释】损:减少。
碧草:碧绿的草。
苍苔:青色的苔藓。
苍,本义是指草的颜色。
也可指浅青色。
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有“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句子。
唐朝李白有诗句“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书签:古代指悬于卷轴一端或贴于封面的署有书名的竹、牙片、纸或绢条。
也指贴在线装书书皮上的标有书名的纸或绢的条儿,其上的文字可以手写或印刷。
现代的书签指为了记录阅读进度而夹在书里的小薄片儿,多用纸、陶瓷、竹片等制成。
笔架:搁置毛笔的架子。
杜甫有诗句“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
《笠翁对韵》——灰
春对夏,喜对哀。
大手对长才。
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
游阆苑,醉蓬莱。
七政对三台。
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
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
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
注释:阆苑:阆风之苑,神话传说的仙人居地。
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
七政: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三台:古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
汉代许慎《五经异义》: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壶老杖:《后汉书•费长房传》载,东汉费长房从壶公学仙,辞归,壶公给他一竹杖,说:骑之可以到家,长房到家后把杖投入葛陂,杖化为龙。
玉人钗:汉武帝升平元年,起招灵阁,有神女留玉钗与帝,后化为五燕升天。
望仙阁:南朝陈后主建。
思子台:汉武帝立太子,被江妃谗死,帝知其冤,作思子台。
玉橘:《汉武外传》载,王母降汉武宫中,享帝以玉橘冰桃雪藕。
莲舟:《三辅黄图六》载,太乙真人坐莲舟,燃藜杖,降天禄阁,照刘向读书。
朝对暮,去对来。
庶矣对康哉。
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
佳兴适,好怀开。
朔雪对春雷。
云移鳷鹊观,日晒凤凰台。
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
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注释:马肝:马肝味劣、喻烦粹之意。
鸡肋:《三国志•魏书•魏武帝纪》载,曹操攻汉中欲还,出口令曰:鸡肋。
杨修曰: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示欲还也!鳷鹊观:古代道观名。
凤凰台:在江苏南京市。
落梅:汉应劭《风俗通》: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
忠对信,博对赅。
忖度对疑猜。
香消对烛暗,鹊喜对蛩哀。
金花报,玉镜台。
倒斝对衔杯。
岩巅横老树,石磴覆苍苔。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碧桃满观,尽是刘郎去后栽。
注释:金花报:古代状元寄家信报喜,称为金花报。
玉镜台:晋温峤娶其姑之女,以玉镜台为聘礼。
高士卧:《后汉书•袁安传》载,袁安遇雪天在家高卧不出,人以为贤,举为孝廉。
美人来:隋赵师雄游罗浮山,日暮见一美人邀共饮,雄不觉醉卧。
醒来在梅花树下,翠羽嘈唧其上,月落参横,惆怅不已。
苏子:苏轼守杭州,令西湖沿堤种桃柳,人号苏公堤,简称苏堤。
刘郎:唐刘禹锡《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