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初中科学教师职称评定考试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1.50 KB
- 文档页数:15
杭州初中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A. 合成淀粉B. 合成葡萄糖C. 合成蛋白质D. 合成脂肪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的组成部分?A. 蛋白质B. 核酸C. 碳水化合物D. 塑料答案:D3. 地球的大气层中,哪一层主要负责吸收紫外线?A. 平流层B. 对流层C. 电离层D. 臭氧层答案:D4. 人体中,哪种细胞负责携带氧气?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答案:A5.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钠B. 铁C. 钙D. 镁答案:B6.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A. 有无细胞壁B. 有无叶绿体C. 有无线粒体D. 有无液泡答案:B7.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化学反应?A. 铁生锈B. 水沸腾C. 食物腐败D. 木材燃烧答案:B8.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蜡烛燃烧B. 冰块融化C. 金属氧化D. 食物变质答案:B9. 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醋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碱?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铵D. 碳酸氢钾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吸收光能,将______和______转化为______和______的过程。
答案:叶绿体,二氧化碳,水,葡萄糖,氧气2.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______、小肠、大肠和肛门。
答案:胃3. 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是______、平流层、对流层和______。
答案:电离层,地壳4. 人体细胞中,负责免疫防御的细胞是______。
答案:白细胞5.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锌、______、碘等。
答案:铜6.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植物细胞有______,而动物细胞没有。
答案:细胞壁7. 化学反应的特征是伴随______和______的变化。
杭州市历年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试卷2019年:第一部分(30分)1、(15分)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 请指出科学素养包含哪几个方面。
答:①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②科学知识和技能③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④科学、技术及社会的关系(2)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科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方面,请简述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①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及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②尊重科学原理,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对迷信。
③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及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及人交流、分享及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2、(15分)《科学》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1) 简述本课程内容“整合”的特点和途径是什么。
答:科学课程整合的特点有两点:一是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通及连接;(3分)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知识及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过程、方法及能力进行结合及渗透,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及社会的互动关系。
(3分)对科学课程内容的整合则从统一的科学概念及原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技能之间的融通及连接,科学技术及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探究活动等途径进行。
(3分)(2)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统一的概念和原理,它们反映了自然界内在的统一性,请你简述在《科学》课程中这些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有哪些?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概念或原理在自然科学中各方面的体现作一简单阐述。
答:如物质、运动及相互作用、能量、信息、系统、结构及功能、演化、平衡守恒等(3分)如“平衡”这个概念在生物学方面有“生态平衡”、人体中的“水份平衡”、“酸碱平衡”等,物理学中的“力的平衡”,化学中的“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等(3分)举其它概念或原理只要言之有理参照给分)第二部分(30分)3、请举例简述两种在自然科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的方法和原则(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2005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初中自然科学试卷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分三个局部,共 9 道题,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3.答题要做到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4.初中自然科学教师在作答本卷时,第一局部、第二局部试题各专业教师都需要答复,第三局部的试题,只需答复本专业的试题即可。
第二局部题中加*第一局部〔30分〕1、面向全体学生是?科学?课程的根本理念之一。
请简述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应如何表达“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理念。
2、科学课程是建立在对科学本质认识的根底上的,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是本课程的根本理念之一。
请简要阐述科学课程的本质。
3、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一个“检验与评价〞的环节,请写出这个环节的教学达成目标第二局部〔30分〕1、请选择以下的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1)自然科学第三册第三章中?光的折射?〔2〕自然科学第四册第二章中?一氧化碳?〔3〕自然科学第六册第四章中?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中的“非条件反射和本能、高级神经活动〞〔4〕自然科学第五册第一章第三节?常见的酸?(5)?科学?第一册中?物质的溶解性?〔6〕?科学?第二册第二章中?牛顿第一定律?〔7〕?科学?第三册中第三章第四节?动物的行为?〔8〕?科学?第四册中第三章第五节?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9〕?科学?第四册中第四章第二节?电生磁?*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科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请联系教学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第三局部〔40分〕一、化学局部1、〔8分〕某小组为探究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实验〔1〕:将一根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实验观察现象如下:试解释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现象的原因:。
实验〔2〕:另一同学把大小一样的同种铝条放入和盐酸溶液有相同pH的稀硫酸中,结果速度比铝和盐酸反响的速度慢得多。
2022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初中自然科学试卷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分三个局部,总分值100分,〔高级教师总分值11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所申报的职称。
3.答题要做到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4.初中科学教师在作答本卷时,第一局部、第二局部试题各专业教师都需要答复,第二局部题中加*号的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
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
第一局部〔30分〕1、〔15分〕?科学?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1) 简述本课程内容“整合〞的特点和途径是什么。
(2) 在自然科学的开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统一的概念和原理,它们反映了自然界内在的统一性,请你简述在?科学?课程中这些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有哪些?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概念或原理在自然科学中各方面的表达作一简单阐述。
2、?科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提出了评价建议,请你简述对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评价中的注重点、目标和依据。
第二局部〔30分〕1、〔30分〕请选择以下的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只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1〕?科学?第五册中第三章第5节?物体的内能?〔2〕?科学?第五册第一章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3〕?科学?第三册中第三章第四节?动物的行为?*2、〔10分〕请根据本节新课教学内容,编制两道符合大多数学生水平的课后习题,简要说明题目的立意。
并分析学生在做该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和产生的原因。
〔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第三局部〔40分〕1.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了口腔中某些致病细菌,这是 (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细胞免疫 D.体液免疫2.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3.以下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Na2CO3、H2SO4、稀HCl、NaNO3B.NaOH、NaCl、MgCl2、FeCl3C.K2SO4、Na2CO3、NaCl、HNO3D.稀HCl、AgNO3、稀HNO3、MgCl24、现有a、b、c三种金属,将a、b分别放入稀硫酸、c的硝酸盐溶液中,现象如下表所示:a b在稀硫酸中无反响溶解并放出气体在c的硝酸盐溶液中无反响无反响那么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b、a、cB、c、b、aC、b、c、aD、a、c、b5、一个南瓜果实中有许多种子,这是因为在南瓜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 )A、子房B、胚珠C、雌蕊D、柱头6、“高处不胜寒〞,意指山越高气温越低,对其成因的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 )A.高山的森林茂密,岩石多,比热容大,温度变化较小B.高山的空气比平地稀薄干净透明,吸收太阳热量少C.高山的风速大,加速山上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D.热空气因膨胀上升,膨胀对外做功,山上内能减少7、.以下现象中由公转产生的是( )A.昼夜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C.昼夜长短变化D.昼夜交替8、〔4分〕右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成分,请根据图答复:⑴乙在该生态系统中代表的成分是,丙在该生态系统中代表的成分是;⑵①代表的生理作用是,②代表的生理作用是。
教师评职称考试科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A. 观察和实验B. 假设和推理C. 数据分析D. 理论构建答案:A2.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出问题B. 制定计划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答案:D3. 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个人经验B. 权威意见C. 观察和实验D. 传统习俗答案:C4. 科学理论的哪个特点使其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理论?A. 可证伪性B. 可验证性C. 可重复性D. 可预测性答案:A5. 科学方法中,哪个步骤是用于验证假设的?A. 观察B. 实验C. 推理D. 建模答案:B6. 科学探究中,哪个环节是用于解释观察结果的?A. 假设B. 推理C. 预测D. 结论答案:B7. 科学方法论中,哪个原则强调了对实验结果的客观性?A. 可重复性原则B. 可证伪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答案:C8. 科学探究中,哪个步骤是用于形成对现象的初步理解的?A. 提出问题B. 制定计划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答案:A9. 科学方法论中,哪个原则要求实验结果必须能够被其他研究者重复?A. 可重复性原则B. 可证伪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答案:A10. 科学知识的发展通常遵循哪种模式?A. 线性模式B. 循环模式C. 螺旋模式D. 随机模式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1. 科学探究中,以下哪些步骤是必要的?A. 提出问题B. 制定计划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E. 交流结果答案:ABCDE12. 科学方法论中,以下哪些原则是重要的?A. 可重复性原则B. 可证伪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E. 创新性原则答案:ABCD13. 科学知识的特点包括哪些?A. 客观性B. 系统性C. 可验证性D. 可预测性E. 可证伪性答案:ABCDE14.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A. 问题B. 假设C. 证据D. 推理E. 结论答案:ABCDE15. 科学方法中,以下哪些是用于形成科学理论的?A. 观察B. 实验C. 推理D. 建模E. 预测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满分5分)16. 科学方法论只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
浙江初中科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1、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属于( )。
[单选题]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正确答案)2、设计制作小船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单选题] *A.经费预算B.材料和结构C.安全可靠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反应十分剧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固体。
( ) [单选题]对错(正确答案)5、在北部的星空中,有七颗屋组成勺子的模样,这七颗星被称为( )。
[单选题] *A.勺星B.北斗星(正确答案)C北极星6、建设港珠澳大桥的主要目的是( )。
[单选题] *A.彰显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B.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正确答案)C.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7、一块条形磁铁不小心摔倒了地上断成两截。
其中的一截磁铁上有( ) 个磁极[单选题]A.1个B.2个(正确答案)C.3个8、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属于( )。
[单选题]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正确答案)9、下面营养素中,在总热量中所占的百分比最高的是()。
[单选题]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正确答案)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高温B.只要有合适的温度,绿豆种子就可以发芽C.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合适的温度、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正确答案)11、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以下()的方法能让小船保持一定的方向。
[单选题] *A.安装上船舵(正确答案)B.安装上风力推进装置C.安装蒸汽推进装置12、对于生物多样性,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出于人类的爱心,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不重要(正确答案)B.生物多样性对维护地球环境很重要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13、古人“钻木取火”的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是()。
[单选题] *A.机械能转化为动能B.动能转化为化学能C.动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正确答案)14、瓶子里养几只金鱼,就是一个简易的生态瓶。
3 3- 2-2+ +4 3434 4 23 2443杭州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职工专业知识测试C .S02与酸性K M n04溶液的反应:5S02+2M n04+2H 20=5S04+2M n +4HD .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 C 0-+C a 2++O H -=C a C O ↓+H 0332-4 -5初中科学学科试题卷5.(3分)常温下,K a (H C OO H )=1.77×10,K a (C H 3C OO H )=1.75×10 =1.76×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 b (N H 3.H 20)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报考单位、报考岗位、试场号和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H -10-16S -32C l -35.5B a -137C a -40N a -23K -39 一、化学部分(共 30 分)1.(3分)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 A .只含氧元素 B .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 C .只含钠元素D .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2.(3分)将氯化钡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25g 放入烧杯中,先加入200g 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加入 200g 碳酸钠溶液与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22.8g 。
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 43.2%B .56.8%C .29.2%D .70.8%3. (3 分)某水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Mg 2+、Ba 2+、SO 2-、CO 2-,现取两份 100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入A g N o 3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足量B a C l 2溶液后,得沉淀物6.27克,经足量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在所得滤液中加入A g N o 3溶液有沉淀产生。
科学教师评职称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什么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 光解水B. 光合磷酸化C. 光呼吸D. 光合作用酶的激活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A. 温度B. 土壤C. 植物D. 水分3.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能量B. 合成蛋白质C. 储存遗传信息D. 细胞内物质的运输4. 以下哪个选项是遗传物质DNA的基本组成单位?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脂肪酸D. 葡萄糖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基因突变?A. 基因重组C. 基因插入D. 基因倒位6. 以下哪种物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A. 蛋白质B. 核酸C. 糖类D. 脂质7. 以下哪种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物种灭绝B. 物种适应环境C. 物种进化D. 物种退化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细胞分化D. 细胞凋亡9. 以下哪种细胞器主要负责能量转换?A. 核糖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线粒体10.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可以用于疾病治疗?A. 基因编辑B. 基因克隆D. 基因表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膜上的_________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
2. 人体中,_________是最大的淋巴器官,主要负责免疫反应。
3. 基因工程中,_________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关键步骤。
4. 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_是能量流动的起点。
5. 人体中,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_。
7. 酶的催化作用依赖于其_________结构。
8. 细胞周期中,_________期是细胞生长和DNA复制的阶段。
9. 光合作用的产物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10.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和蛋白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并解释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初中科学招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部分2.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质B. 线粒体C. 叶绿体D. 核糖体3. 人体中,负责运输氧气的蛋白质是:A. 血红蛋白B. 肌红蛋白C. 胰岛素D. 甲状腺素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A. 纤维素B. 蛋白质C. 脂质D. 木质素5. 地球的大气层中,臭氧层主要作用是:A. 吸收紫外线B. 调节气候C. 产生氧气D. 储存水分6.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生物的应激性?A. 植物的向光性B. 动物的趋光性C. 植物的向水性D. 植物的向地性7. 人体中,负责消化脂肪的酶是:A. 唾液淀粉酶B. 胰蛋白酶C. 脂肪酶D. 乳糖酶8. 以下哪种元素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锌C. 钙D. 碘9. 根据遗传学原理,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C. DNA是基因的组成部分D. 基因是DNA的组成部分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呼吸的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C. 葡萄糖D. 能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和______。
2. 人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和______。
3. 人体中,负责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______。
4.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5.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______。
6. 人体中,负责合成糖原的器官是______。
7. 细胞核内含有______,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8. 人体中,负责合成脂肪的器官是______。
9. 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是遗传物质复制和分配的关键时期。
10.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中学教师初级职称科学专业技能模拟题(含答案)中学教师初级职称科学专业技能模拟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设计实验D. 评价与反思答案:D2.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数据分析法答案:D3. 下列哪个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SI)?A. 米B. 千克C. 秒D. 牛顿答案:D4. 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物理变化?A. 冰融化成水B. 木头燃烧C. 盐水浓度变化D. 光合作用答案:D5. 下列哪个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过渡元素?A. 氧B. 铁C. 氢D. 碳答案:B6. 下列哪种电池属于一次电池?A. 铅蓄电池B. 锂离子电池C. 镍氢电池D. 碱性锌锰电池答案:D7. 下列哪个现象与分子运动无关?A. 蒸发B. 扩散C. 沸腾D. 弹簧伸长答案:D8.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吸热反应?A. 燃烧B. 氧化C. 还原D. 融化答案:D9.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成分答案:D10. 下列哪种现象可以说明地球是圆的?A. 星星在夜空中移动B. 船只在海平面上逐渐消失C. 月食D. 太阳从东方升起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
2. 元素周期表分为____个周期,____个族。
答案:7个周期,18个族。
3. 物理学中,力是使物体产生____、____、____的原因。
答案:形变、加速度、运动状态改变。
4.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____、____、____。
答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5. 人类的呼吸作用是一种____反应,可以表示为:$$\text{有机物} + \text{氧气} \rightarrow \text{二氧化碳} + \text{水} + \text{能量}$$答案:氧化。
20XX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初中自然科学试卷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分三个部分,满分100分,(高级教师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所申报的职称。
3.答题要做到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4.初中科学教师在作答本卷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试题各专业教师都需要回答,第三部分的试题,只需回答本专业的试题即可。
第二部分题中加*号的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
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
第一部分(30分)1、(15分)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 请指出科学素养包含哪几个方面。
2、(15分)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请简述在《科学》课程的教育中应如何体现“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
第二部分(30分)1、请选择下列的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节课的内容)。
(20分)(3)《科学》第四册第二章第二节《氧气和氧化》(4)《科学》第四册第三章第五节《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5)《科学》第四册第一章地三节中《原子结构的模型》(6)《科学》第五册中第三章第二节《能量转化的量度》(7)《科学》第六册中第二章第二节《生态系统》2、请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编制两道符合大多数学生水平的课后习题,并简要说明题目的立意。
(10分)*3、请联系本人的教学实际,简谈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减轻学生学习水平两极分化的方法(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10分)第三部分(40分)一、化学内容1.(10分)如右图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一些镁带,再用滴管滴入5ml稀盐酸于试管中。
试回答下列问题: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⑵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⑶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带和盐酸的总能量。
2、(10分)含有20克硫酸、盐酸混合液,往其中逐滴加入17.1%的氢氧化钡溶液时生成的硫酸钡质量和所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⑴求起始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⑵求起始混合液中HCl的质量分数。
⑶当某温度下所得溶液的pH=7时,从该溶液中蒸发掉43.02克水,过滤、烘干可得4.98克的固体,求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相对原子质量:3、(10分)、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和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却几乎不反应。
这和教材上的内容“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起反应生成氢气”不一致,是什么原因呢?是试剂、药品出了问题吗?为了寻找原因,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重新用分析纯浓盐酸和浓硫酸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加入0.1mm×10mm×25mm、纯度≥99.5%的铝片验证是否确实存在上述现象,实验结果如下表。
无论是用10%的稀硫酸还是用20%的稀硫酸,均无明显反应现象,其结论还是与教材的叙述不相符合。
问题1:为了探究“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差异原因”,你能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哪些假设(或猜想)?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假设三……问题2:为了论证上述假设,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填写下表,有几组写几组)4.在1000mL0.2mol/L的稀硝酸中投入铜片3.84g,让其充分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求:(1)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有多少升?(2)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多少?NO3 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多少?(3)若使反应后溶液中Cu2+全部变为Cu(OH)2沉淀,至少应加入0.4mol/L的NaOH溶液多少升(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相对原子质量N 14;Cu 64,)?二、物理内容1、(4分)如图所示,AB 和CD 的水平距离相同,小球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分别沿光滑水平面AB 和光滑凹面CD 运动,球通过水平面AB 的时间为t 1,通过凹面CD 的时间为t 2,则t 1、 t 2的关系为: ( )A 、t 1= t 2B 、t 1>t 2C 、t 1<t 2D 、无法确定2、(4分)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 1、l 2、l 3、l 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A .l 2>l 1B .l 4>l 3C .l 1>l 3D .l 2=l 43、(4分)一只容器内盛有5牛的水,再往容器里放一物体,则水对物体产生浮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对物体产生的浮力可能大于5牛B 、水对物体产生的浮力可能小于5牛C 、水对物体产生的浮力可能等于5牛D 、水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不可能大于5牛 4、(4分)、图示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冰箱内的管道中,致冷剂迅速膨胀并吸收热量 B .在冰箱外的管道中,致冷剂迅速膨胀并放出热量 C .在冰箱内的管道中,致冷剂被剧烈压缩并吸收热量 D .在冰箱外的管道中,致冷剂被剧烈压缩并放出热量5、(5分).在初中《科学》教材中对“功”的定义是这样叙述的:“科学上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请从初中的定义出发,证明物体沿不规则曲线从A 运动B ,重力所做的功只跟始末位置有关,跟路径无关。
B C DFF①② ③ ④6、(9分).如甲图所示电路是在环境温度为10℃左右的条件下工作的某自动恒温箱原理简图。
箱内电阻R 1=20k Ω,R 2=10k Ω, R 3=40k Ω, R t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当电压鉴别器两接入点a 、b 的电压Uab <0时,鉴别器将自动使开关S 接通,使恒温箱内的电热丝发热,从而使箱内温度升高;当Uab >0时,鉴别器将使S 断开,停止加热。
求:⑴根据以上说明,判定该恒温箱内的温度将保持在多少摄氏度?⑵若想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在30℃,在保持R 1、R 2不变的情况下,应该把R 3更换成阻值多大的电阻?7、(10分).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各种新型汽车不断投放市场,它们均使用汽油做燃料并符合国际排放标准.如图甲所示为某新型汽车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 ,R 0为定值电阻,A 为油量指示表(实质是一只量程为0~0.6A 的电流表),Rx 为压敏电阻.关于压敏电阻咫的阻值与所受液体压强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及液体的密33⑴油箱是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0.15m 2,油箱内汽油高度达到60cm 时油箱即装满,油箱装满时,油量指示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当油箱内汽油用空时,油量指示表的指针指向某一位置,求此位置所对应的电流值.⑵为测试该汽车的油耗,将汽车油箱装满后,沿高速公路行驶300km ,油量指示表的指针从“满”处向左逐渐偏转到“E”处,如图丙所示,问该汽车每行驶100km 消耗汽油多少升?⑶该车在行驶路上,正好遇上交警的测速监控车辆,测速原理如图丁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
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秒,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秒,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秒(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求:被测汽车速度是多少米/秒?三、生物部分: 1.(10分)下图表示发生在组织液与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
测速仪汽车第7题丁图第7题甲图第7题乙图 第7题丙图(1)请据图回答能正确表示氧分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的是。
氧分子进入细胞的原理是(2)进入细胞的氧分子主要参于了什么生理过程?(3)此生理过程如果用化学反应式表示可表达为:(4)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中所含的氧元素直接来自何处2.(10分)20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
因为这三位科学家发现了调控细胞周期的一系列基因,以及相关的酶和蛋白质。
这项工作对肿瘤研究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同一种生物的体内,癌细胞与正常体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是有差异的。
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比正常细胞的____________。
(2)如果要测定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在实验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温度因素。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称恶性肿瘤为细胞周期病,其根据是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____________,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细胞会无限增殖,演变为癌细胞。
(4)治疗恶性肿瘤的途径之一是用药物抑制____________的合成,从而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
如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则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阻断在____________期。
3.(10分)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
实验过程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
从第5分钟起给予人工光照。
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右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0~5分钟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
(3)在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5)加入NaHCO 3溶液后,平均每分钟产生摩尔的氧气。
4.(10分)植物茎的顶芽尖端是产生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芽尖端处产生的生长素在向茎运输时具有一定的的规律;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中间插有云母片的琼脂块上,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检验发现A 侧含生长素 (填多、少、不确定)。
说明生长素能 。
(2)如果用呼吸阻断剂处理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运输会停止,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
(3)右图表示生长素的浓度与植物器官生长的关系。
说明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4)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对同一个器官表现为了(4分)20XX 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初中科学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30分) 1、(15分)(1)①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②科学知识和技能 ③ 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15分,第(1小点3分,其余每小点4分)(1)应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