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育儿-计划外疫苗
- 格式:docx
- 大小:16.89 KB
- 文档页数:7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需要接种的疫苗疫苗分为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
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
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下面所列均为计划内疫苗(免费疫苗):接种时间接种疫苗次数可预防的传染病出生24小时内乙型乙肝疫苗第一针乙型病毒性肝炎出生24小时内卡介苗初种结核病1月龄乙型肝炎疫苗第一针乙型病毒性肝炎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针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3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一针百日咳、白喉、破伤风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4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二针百日咳、白喉、破伤风5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针百日咳、白喉、破伤风6月龄乙型乙肝疫苗第三针乙型病毒性肝炎6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A群流行性脑膜炎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麻疹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A群流行性脑膜炎1岁乙脑初免两针流行性乙型脑炎1.5--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1.5--2岁乙型肝炎疫苗第一针乙型病毒性肝炎1.5--2岁乙脑加强流行性乙型脑炎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针A群流行性脑膜炎4岁脊髓灰质炎糖丸加强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6岁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A群流行性脑膜炎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6岁乙脑加强流行性乙型脑炎7岁麻疹疫苗加强麻疹12岁卡介苗加强结核病而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
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
小孩子需要打多少种疫苗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要进行疫苗接种计划。
但是很多新手父母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给宝宝接种哪种疫苗,各位家长最好了解一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孩子需要打多少种疫苗_家长必备疫苗接种攻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孩要打多少种疫苗计划免疫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疫苗接种是众所周知的,但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疫苗,目前很多父母都不清楚宝宝需要接种多少种疫苗。
那么,小孩要打多少种疫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小孩从出生后一般是需要接种以下5种疫苗:1、卡介苗:这是必须接种疫苗,可以预防肺结核,所以宝宝出生后必须接种卡介疫苗。
2、乙型肝炎疫苗:这个疫苗也是必须接种的。
能够预防乙型肝炎,1个月和6个月接种一次。
3、脊髓灰质炎疫苗:这是为了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疫苗是一种糖丸,可以食用。
一般在宝宝2个月大,3个月大,4个月大时都需要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4、百白破:这是为了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出现,一般宝宝3个月时、4个月时、5个月时都需要接种百白破,以降低患上,百日咳和白喉的概率。
5、麻疹疫苗:这是为了预防麻疹。
每8个月和6岁接种一次。
麻疹现在每年都很普遍,对宝宝的伤害比较大,所以父母们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麻接种疹疫苗。
计划外疫苗有哪些计划外疫苗包括水痘疫苗、HIB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23价肺炎球菌疫苗、出血热疫苗、狂犬病疫苗。
下面来了解下各种疫苗的作用。
1、水痘疫苗接种作用:水痘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在幼儿园中,如果一人得病,可能将整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传染。
这种病可引起发烧及皮肤长水泡、脓泡,还可能造成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或是并发细菌感染。
如果在1岁半以前感染水痘,还可能终生隐藏反复发作带状疱疹(俗称皮蛇)的危机。
当宝宝上幼儿园前,要完成接种,有些幼儿园在入园时会询问,只有接种过水痘疫苗才接收入园。
2、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作用:小儿秋季腹泻,又称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
宝宝秋天发生的腹泻,主要是轮状病毒引起。
宝宝疫苗接种全攻略宝宝疫苗接种攻略大全宝宝疫苗接种流程是怎样?为什么宝宝要接种疫苗?宝宝该如何接种疫苗?给宝宝接种疫苗要注意什么?宝宝接种疫苗后要怎么护理?一起来看看宝宝疫苗接种全攻略吧。
宝宝疫苗接种流程宝宝在出生之后就要开始进行各种疫苗的注射,之后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定期接种疫苗。
以下是接种疫苗种类及时间安排:一类计划免疫:1、卡介苗在小儿出生时注射1针。
2、脊髓灰质炎疫苗共接种三次,第一次接种在小儿2个月的时候,3、4个月各注射一次。
3、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共接种三次,第一次接种在小儿3个月的时候,4、5个月各注射一次。
4、麻疹疫苗第一次接种是在小儿8个月的时候,到1岁时复种,在6-7岁、12-13岁和18-19岁各加强一次。
5、乙肝疫苗共接种三次,在小儿出生时、1个月和6个月时各接种一次。
6、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都是在小儿出生6个月时接种,到1岁时加强。
二、二类选择性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白百破: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风腮: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
甲肝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甲乙肝:16岁以上儿童接种水痘:1-12岁接种1针次。
流感: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
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HIB:预防肺炎和脑膜炎的,进口的要四针,反应也比较小。
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最好第15个月去打,一针就OK。
...为什么宝宝要接种疫苗宝宝自出生后,自身带有一定的抗体,这是从母体中带出来的。
这种抗体会在宝宝出生后的6个月内帮助宝宝预防一些传染病的发生,起到暂时性免疫的作用。
但是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环境因素以及喂养的食物,都会影响到宝宝体内的抗体,使得宝宝对外界疾病的抵抗力也越发减弱。
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属于免费疫苗。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计划外疫苗,这些疫苗都是本着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可以有选择性的给宝宝接种。
在注射疫苗时应注意: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接种前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接种、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属过敏体质者,应向医生反应极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烧,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证治疗以下情况是不能在期间注射疫苗:如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
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有“羊癫疯”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疫苗注射表一类疫苗出生24小时内可注射乙型肝疫苗出生24小时后可注射卡介苗出生满一个月可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出生后满二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出生后满三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卡介苗【试验后决定是否复种】出生四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出生后五个月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出生后满六个月可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出生后满八个月可注射麻疹疫苗生后1.5-2岁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3岁:A群流脑苗(加强)4岁:脊灰疫苗(加强)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白破二联>)、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二类疫苗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
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属于免费疫苗。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计划外疫苗,这些疫苗都是本着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可以有选择性的给宝宝接种。
石斛相传古代有位叫霍斗的人与母亲相依为命。
由于各诸侯互相争战,霍斗也被征去从军。
霍斗英勇杀敌征服别国,后来成了大将军。
霍斗胜利归来,发现母亲因长年的期盼,患病瘫痪在床,而且眼睛已经看不见了。
霍斗四处张榜谁治疗好自己母亲,将以重金赏赐。
后来来了许多人也没治疗好霍斗母亲的病。
有天,霍斗走在山里,见一对老夫妻在耕地,女的拖犁,男的在后扶犁。
霍斗大怒,上去大声呵斥男人为何如此对待女人。
老夫妻双双跪下,说年年战事,自己家的牛被拉去战场了。
没了牛,只能靠人力,女人扶不稳犁头,所以男人在后扶。
霍斗听后,叫女人在靠边站,自己拖起犁头帮助耕地。
老夫妻很是感动。
霍斗见这对老夫妻,看上去近古稀之年,却有这般好力气,且眼不花耳不聋,便问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老夫妻得知霍斗将军对母亲的一片孝心,带着将军来到一片悬崖边,男人用绳索捆在身上荡到半山腰,采了些黄草,叫将军拿回家熬水给她母亲喝,他们还会定期给将军家送去。
霍斗母亲服药后居然在半年后能站起来,眼睛也看得见了。
霍斗很是高兴。
于是就用重金感谢那老夫妻。
老夫妻拒绝了。
霍斗疑惑便去问他们,老夫妻说:“时近耕种季节,家里缺粮食种子,如将军定要感谢,只需一斛粮种就可以。
“将军买了耕牛,送了十斛粮食种子。
”由于这黄草功效神奇被人叫为“救命草”“神仙草”,后被列为贡品。
达官贵人需要就得以十斛粮食换得一把。
随着岁月流转,这草。
接种疫苗的意义接种疫苗的类型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各有哪些接种疫苗有什么重要意义?接种疫苗的好处有哪些?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什么?接种疫苗有哪些类型?什么是计划外疫苗?计划外疫苗有哪些?下面店铺一一为您介绍。
疫苗的意义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即提前将病毒抗体植入体内,形成免疫系统,达到提前预防疾病或减少疾病发生概率的目的。
疫苗的种类疫苗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类毒素。
1灭活疫苗用细菌、病毒杀灭制成的一种疫苗,已失去了繁殖能力,不用担心对身体有过多伤害。
但还保留了其免疫原性,可以起到免疫的作用。
此类疫苗有甲肝灭活疫苗等。
2减毒活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症)等都属于这种,是一种接近自然感染的疫苗,免疫持续时间长。
比死疫苗的免疫效果要好,常见的减毒活疫苗有水痘疫苗等。
3类毒素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的细胞外毒素,类似灭活疫苗,该种疫苗可以长时间刺激抗体,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还会产生更高度的抗体,达到加强免疫效果的作用。
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就属于这种。
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所谓计划内疫苗,是指在国家计划内按国家规定免费提供给接种人打的,也称第一类疫苗,我们以前在学校打的就是这种。
计划外疫苗,即不在国家计划之中的要收取一定费用的疫苗,接种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要不要打。
有时去医院的时候医生会询问你要不要打某某种疫苗,这时你可以先了解一下这个疫苗是计划外的还是计划内的,孩子身体状况是否需要接种疫苗以及接种费用是多少。
如果是计划外的,而孩子又没有相关疾病明确需要打的话就可以不打。
计划免疫疫苗:卡介苗作用:可以增强宝宝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严重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接种时间: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
接种方法:在新生儿的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进行皮内接种。
接种后反应:接种后2-3天仅可见在接种部位有小红点样的针眼,几天后便很快消退,似正常皮肤。
全国免疫规划:2024年儿童疫苗接种详解概述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
根据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全国免疫规划实施方案》,2024年我国儿童疫苗接种将继续遵循分类指导、自愿接种、知情同意的原则,为广大儿童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接种服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我国儿童疫苗接种的程序、时间表以及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程序2024年我国儿童疫苗接种程序分为两个阶段: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第一针,此后根据年龄和地区差异接种其他疫苗。
第一阶段(出生后24小时内)-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 乙肝疫苗第一针:预防乙型肝炎。
第二阶段(根据年龄和地区差异)第二阶段的疫苗接种时间及具体疫苗种类可能因地区、年龄及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以下为一个参考时间表:- 2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针、乙肝疫苗第二针- 3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第三针- 4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针、百日咳、破伤风、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第一针- 5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五针、百日咳、破伤风、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第二针- 6个月:乙肝疫苗第四针- 8个月: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疫苗第一针- 1岁: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疫苗第二针- 1岁半:流脑疫苗第三针- 2岁:乙脑疫苗第一针- 3岁:乙脑疫苗第二针注意事项1. 接种疫苗前,请向接种医生咨询儿童的健康状况,如有特殊情况请提前告知。
2. 接种疫苗后,请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以确保儿童没有过敏等不良反应。
3. 接种疫苗后,保持注射部位清洁,避免沾水,以防感染。
4. 接种疫苗后,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轻微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
5. 请按照接种时间表准时接种,如有特殊情况请提前与接种单位联系调整接种时间。
结论疫苗接种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
请各位家长按照全国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为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疫苗接种服务,共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
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
这样才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
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
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
Q:打了预防针就百分百保险吗?A:目前没有一种疫苗是百分之百有效的,绝大多数疫苗的有效率在95%以上,但支气管肺炎疫苗的有效率较低,大约为70-80%。
Q:是不是打预防针越多越好呢?A:不是。
疫苗是用病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制成的,虽然经过杀灭和减毒等特殊处理,但仍会有一定毒性,接种后可能发生一些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重者发生休克。
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随着打针次数的增加而增多。
Q:国内疫苗和进口疫苗有什么区别?A:国产、进口疫苗价格上的差异在于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不同,都通过了国家卫生部门严格检查,生产线按照GMP要求,由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
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
Q:注射疫苗的时间内宝宝生病了怎么办?还能打吗?A:等宝宝病好后可以继续接种。
因为接种疫苗时间间隔28~56天属于正常接种范围,可正常继续接种。
Q:怎么才知道预防接种后有没有产生抗体?A:一般由各地疾病控制中心定期或隔几年抽出一部分已经接种过疫苗的人,按年龄组分别来进行复查。
Q:为什么有的同一种预防针要打几次?A:人得传染病后,身体内能够产生抗体,一般可以抵制第二次再得同样的病。
预防针就是按照这个道理,将各种病原微生物通过人工的方法,使其毒性减低,制成疫苗,注入人体,使人得一次“轻病”。
与自然得病相比较,预防接种使人所产生的抗体量要少些,维持的时间也短。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2023
年版)
一、引言
本文档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的2023年版。
该程序表旨在指导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在实施疫苗儿童接种工作时的操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二、程序表内容
下面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的具体内容:
1. 出生时
- 听证时间: 出生后 12 小时内
- 接种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第一剂次
- 备注: 乙型肝炎疫苗第一剂次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2. 月龄接种
- 对象: 凡出生的婴儿
- 接种项目:
- 2 月龄: 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日咳(百日咳无细胞疫苗)第一剂次
- 3 月龄: 百日咳(百日咳无细胞疫苗)、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二剂次
- 4 月龄: 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二剂次
- 备注: 接种间隔时间需符合国家免疫规划要求
3. 岁月接种
- 对象: 一岁至六岁儿童
- 接种项目:
- 1 岁时: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第一剂次
- 3 岁时: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第二剂次
- 6 岁时: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强化免疫
- 备注: 接种时间需根据接种记录及国家免疫规划要求进行安排
三、总结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的2023年版提供了清晰的
接种时间和项目安排。
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应按照该程序表的要求,正确实施儿童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儿童免疫健康。
*注意:程序表中的接种项目和时间仅为示例,请根据具体情
况和国家免疫规划要求进行调整。
*。
计划外疫苗
【导读】计划外疫苗是相对于计划疫苗而言,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自费和免费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计划疫苗基本能满足儿童对于大部分传染疾病防治的需求,因此大都不会去接种计划疫苗。
还有的是因为计划外疫苗价格问题而不考虑接种计划外疫苗。
那么计划外疫苗有哪些?需要接种计划外疫苗吗?关于计划外疫苗的相关知识,为你解答。
什么是计划外疫苗
计划外疫苗是自费疫苗,是指除了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计划外疫苗。
计划外疫苗都是本着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可以有选择性的给宝宝接种。
一般计划外疫苗有水痘疫苗、HIB疫苗(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23价肺炎球菌疫苗、出血热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计划外疫苗是在计划内疫苗的基础上增加了预防、控制其他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计划外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有些是属于地方或局部流行的(如出血热等);有的虽然流行普遍,传染性也强,但属于自限性疾病,可自行痊愈,转归良好(如风疹、水痘);有的对健康宝宝并无大碍,只对体弱多病的宝宝造成威胁,如流感、肺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还有的传染病与人为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如狂犬病虽然病死率极高,但只要不养狗和猫就不易被感染。
计划外疫苗有哪些
计划外疫苗包括水痘疫苗、HIB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23价肺炎球菌疫苗、出血热疫苗、狂犬病疫苗。
下面来了解下各种疫苗的作用。
1、水痘疫苗
接种作用:水痘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在幼儿园中,如果一人得病,可能将整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传染。
这种病可引起发烧及皮肤长水泡、脓泡,还可能造成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或是并发细菌感染。
如果在1岁半以前感染水痘,还可能终生隐藏反复发作带状疱疹(俗称皮蛇)的危机。
当宝宝上幼儿园前,要完成接种,有些幼儿园在入园时会询问,只有接种过水痘疫苗才接收入园。
2、轮状病毒疫苗
接种作用:小儿秋季腹泻,又称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
宝宝秋天发生的腹泻,主要是轮状病毒引起。
这种疫苗主要是预防宝宝由轮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腹泻,保护率在60%~70%左右,不能完全避免宝宝得病,但减轻宝宝腹泻症状的效果比较明显。
建议想让宝宝用的家长在宝宝满6个月即可使用,因为此病最容易侵犯6个月~2岁的宝宝。
3、流感疫苗
接种作用:6~35个月是孩子自身免疫功能正在发育和成熟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外界病毒的抵抗能力相对于大龄儿童更弱,在遇到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容易感染流感。
儿童感染流感之后容易引
发肺炎、中耳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所以应给宝宝接种流感疫苗。
4、HIB疫苗(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
接种作用:b型嗜血流感杆菌感染是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若5岁前的孩童受到感染,常造成脑膜炎、肺炎、骨髓炎等致命性反应。
欧美各国多已将嗜血流感杆菌疫苗列入常规注射。
但我国还没有,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还是接种为好。
5、23价肺炎球菌疫苗
接种作用:肺炎球菌可引发多种疾病,如脑膜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病死率高。
肺炎球菌有90多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就是选取了23种最容易致病的病菌,分别提纯其抗原性强的多糖,按比例混合制成疫苗,起到抗肺炎的作用,能覆盖85%~90%的肺炎球菌侵袭。
6、出血热疫苗
接种作用:适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易感人群,按0、14天程序接种,半年加强一针。
出血热病症简介: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是发热,包括头痛、腰痛等,除此之外,可能出现面颈、胸部潮红。
该病可导致肾脏损害以及侵犯全身多器官组织,而且暂时没有特效药治疗,重点在于灾区预防。
7、狂犬病疫苗
接种作用:世界上还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
所以,凡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后,都
应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
宝宝若被严重咬伤,如伤口在头面部、全身多部位咬伤、深度咬伤等,应联合用抗狂犬病毒血清。
计划外疫苗什么时候打
我们都知道疫苗的接种都是有特定的时间。
每一种疫苗的研制,都是经过多次的临床测试得出其特性作用及最佳的接种时间等。
因此家长在带孩子去接种疫苗的时候要看清楚相关疫苗的对应接种时间。
那么如果家长想带孩子去接种计划外疫苗又是什么时间接种好呢?下面来了解下计划性疫苗接种时间表。
1、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2、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3、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
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4、轮状病毒疫苗:6个月—5岁婴幼儿可选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而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也同样是用于6个月到5岁的孩子。
六个月到三岁以内,每年口服一次,三岁到五岁的孩子口服一次即可。
另外,每年九月到次年的一月是秋季腹泻流行的季节,所以在每年的8—10月接种该疫苗预防效果更好。
5、狂犬疫苗:被狗咬伤后的10天时间内应进行正规的狂犬病疫苗接种。
6、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常用的流行性出血热灭火疫苗接种时间安排为:0、
7、28天三针,6个月后加强一针。
7、23价肺炎球菌疫苗: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2岁以上接种1针,可保护5年以上。
计划外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计划外疫苗是本着自费、自愿接种的原则的,因此家长可以选择性地给孩子接种计划外疫苗。
可是很对家长在计划外疫苗到底要不要打这个问题上一直很纠结。
计划外疫苗到底要不要打?根据计划外疫苗的特性给你提供一些建议。
1、最好选择打水痘疫苗和HIB 疫苗
(1)水痘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是在儿童中。
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
经常在幼儿园、小学中爆发。
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婴儿满2周岁时可接种。
(2)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个月~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
而且感染后会出现高烧、肺炎甚至脑膜炎,病情比较严重。
因此建议接种,婴儿满两个月就可以开始接种HIB疫苗。
2、可以选择打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流感的变异,流感疫苗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建议接种人群是1岁以上,身体抵抗力差、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可以酌情接种。
(2)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宝宝不主张选用。
但体弱多病宝宝可选。
3、可以考虑打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是3个月~2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原因。
轮状病毒疫苗预防效果不好,但副反应不大,因此可考虑接种。
计划外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很多宝宝在接种疫苗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为了减少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妈妈在带宝宝接种疫苗前后都要注意一下事项:
1、接种疫苗前要让医生准确知道宝宝有什么禁忌症和慎用症,以便让医生更好地判断宝宝是否适合接种相关疫苗,最好带上宝宝的相关病例。
2、准备接种前一天给宝宝洗澡,当天最好穿清洁宽松的衣服,便于医生施种。
3、如果小宝宝有不适,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病、皮肤敏感者等需要暂缓接种。
4、接种注射疫苗后应当用棉签按住针眼几分钟,不出血时方可拿开棉签,不可揉搓接种部位。
5、宝宝接种完疫苗以后不要马上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三十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出现高热和其他不良反应,可以及时请医生诊治。
6、接种后让宝宝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触发其它疾病。
7、接种疫苗的当天不要给宝宝洗澡,但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8、接种疫苗后如果宝宝出现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烦躁、哭闹的现象,不必担心,这些反应一般几天内会自动消失。
但如果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长,就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