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高考新考纲九科名师解读高考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8
2012年高考历史要求考试目标1.历史知识1.1 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1.2 知道重要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1.3 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2.历史技能2.1 运用有关时间的术语(如古代、现代、世纪、年号、纪年等)2.2 辨认空间中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2.3 了解获取材料的各种途径(如考古发现、文献阅读、调查访问等)3.材料处理3.1 提取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中的信息3.2 区分原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3.3 识别材料中的客观性表述和主观性认识3.4 判断材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4.历史阐释4.1 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4.2 从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解释历史事实、历史变迁4.3 用比较的方法解释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变迁4.4 对历史的解释作出评价5.组织与交流5.1运用概述的方式进行组织5.2运用叙述的方式进行组织5.3运用论述的方式进行组织6.历史价值观6.1 认同本民族的历史文化6.2 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6.3 确立人类共有的理想与价值考试内容解读第一分册第l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A西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古代希腊人称这个地区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今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2)楔形文字 A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称为“钉头文字”,因书写笔画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
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3)《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A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法律。
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诸多领域,对债务、商务、租佃、嫁娶、财产继承以及诉讼程序等都有明文规定,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里士的第一手文献。
《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第2课古代埃及(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A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贯穿全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暂时zàn 埋怨mái 谆谆告诫zhūn 引吭高歌hángB.豆豉chǐ踝骨huái 踉踉跄跄cāng 按图索骥jìC.梗概gěn 删改shān 炊烟袅袅niǎo 明眸皓齿móuD.搁浅gē解剖pōu 鬼鬼祟崇suì不屑一顾xiâ4、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理科综合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三、科目分值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四、题型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五、试卷结构1、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尾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
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
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Ⅱ卷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
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2、物理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化学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生物两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但均不得跨模块选做。
3、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各学科考核目标、内容物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物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新课标版)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扬子晚报11-4)《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昨天出炉,本报特邀金陵中学6科一线教师第一时间予以解析。
据了解,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6科的难度和往年基本持平。
2012年的必修科目考试说明显示,考试变化不会太大,各科总体结构保持平稳,在考查范围和要求上略有调整。
不过要想冲A,考生在复习时不仅要夯实基础,还要吃透难点、要点。
实习生张可本报记者王璟张琳物理:典型题示例有区分度点评人:金陵中学高级教师邢标【变化】新《说明》存在一些微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中,“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后的“说明:向心力的定量计算只限于在一条直线上的外力提供向心力的情况”已被删去,说明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定量计算的要求可能有所提高;2、“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改成“安培力、洛伦兹力”,这点没有本质区别。
【建议】“典型题示例”中三个论述计算题仍然全为力学计算题,所以力学的重点地位继续突出。
备考过程中必须重视主干知识的复习。
在复习中要格外关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新情境、新应用。
要关注创新和计算题:注意对物理问题的论述。
“论述计算题”非常明确地传递出考查中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设计方案,细心计算,还要求能从逻辑上对物理问题加以阐述,合理表达。
“典型题示例”中最后一题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化学:内容要求几乎不变点评人:金陵中学高级教师徐守兵【变化】1、“测试内容和要求”仅有一处微调,具体为“化学2”模块“主题3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测试内容“知道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的测试要求由Ⅰ上调为Ⅱ;2、“典型题示例”正常更新比往年稍多。
26道典型题示例中,约有14题进行了更新,更新量比往年稍多,不过具体题目的变化基本为去年江苏省的小高考题,这种正常变化中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九科名师解读江苏2012年高考考试说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12年九科“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包括三科高考计分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六科。
语文取消说明类文章写作要求出场名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王夫成[主要变化]2012年的“考试说明”与2011年的“考试说明”比对,可以发现变化很少,唯一的变化是取消了说明类文章的写作要求。
[备考建议]首先,不要打探和听从小道消息,要按照考试说明完整踏实地进行复习,不留任何漏洞和死角。
比如,2011年有不少考生听信当时社会上考语音而不考字形的讹传,忽略了对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字形这一考查点的扎实训练,结果造成被动。
其次,现时不宜过早进行大规模综合训练,而应对高一和高二所学内容进行温故知新,复习时特别不能怀有猜题押宝的心理,而应做到复习的系统和全面。
比如2011年的语用题涉及鲁迅及其作品,许多考生特别是理科考生极不适应,原因之一是对以前所学内容陌生,缺少应对性的复习。
再如,2011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素材选的是长篇小说节选,习惯了做矛盾冲突激烈的短篇小说阅读题的同学就很不适应。
最后要提醒,在作文方面不要带有投机取巧心理。
比如,不要认为哪种文体比较取巧,就一味地进行这种文体训练,尤其不能不顾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写作个性,进行强制性的文体训练,要尊重写作自身规律,尊重学生写作特长,展开全面有效的复习。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作文训练中不能只盯着技巧训练,更要引导学生思考现实,梳理生活,积淀情感。
至于考试说明中取消说明类文章写作这一变化,我们理解是:可能是基于高考写作中在文体不限的情况下鲜有说明文的写作这一客观实际,考试说明顺应它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数学典型题示例加入高考原题出场名师:金陵中学高三把关教师殷涛[主要变化]数学从考试内容及要求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与去年基本上保持一致,只是在典型题示例上发生一定变化,加入了最近两年的高考原题。
2012年高考语、数、英、政考试大纲分析难度与去年持平更重能力考查今年是我省考生最后一年按照旧大纲卷命题参加高考。
到2013年,我省首批高中课改生将迎来“新高考”,届时,高考指挥棒将改用“新课标版高考大纲”。
多位参与解析大纲的老师指出,今年的全国高考大纲与上年保持一致,预计高考试题难度也将与2011年基本持平。
但同时应该注意的是,由于今年是最后一届旧教材高考,考虑到高考命题的平稳过渡性特征,命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体现新课程理念,考查形式会更加灵活、对考生临场应变能力的要求会略有提高。
NO.1语文回归课本加强思维训练【大纲分析】今年的大纲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预计2012年的全国卷试卷结构将保持稳定。
1.语言基础知识题基本不变,考查语音、词语、病句、句子连贯等四个考点。
2.古诗文考点就是训练重点。
3.语言运用要注重实用、新颖以及近几年新题型的设计。
4.预计社会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的考查会保持已有风格。
5.常见的名句名篇考查是常态。
6.高考作文试题可分为三大类:直接给出标题或者直接给出话题的作文题型;由导语或者是由材料引出标题或者是引出话题的作文题型;由导语或者是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作文题。
【备考建议】1.回归语文课本,牢固夯实、积累基础知识。
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不宜追求过难,立足课本,熟读课文。
2.熟悉高考考点,训练答题思路。
高考真题是所有试题中信度最高的试题,对其中所列考点要尽力掌握。
3.限时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归纳技巧,提高解题速度。
4.突出抓好薄弱环节,提高识记能力。
5.高度重视名句名篇的默写背诵。
6.加大写作训练,加强思维训练。
加强审题立意的训练,审明材料主旨是关键,否则会导致作文立意的偏差。
高考作文题同时还注重对思维素质的要求。
NO.2数学突出主干注重查漏补缺【大纲分析】今年数学大纲与去年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这也是全国高考大纲(数学)连续三年没有任何变化。
说明今年高考仍以稳定为主,利于考生备考。
2012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解读一、回顾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1、今年江苏语文平均分92分,加入零分后85分。
海安中学理科均分98.5分,文科99.7分。
2、2011年试卷分析A、文言文翻译难度比较大、全省均分4分,特别是“淫祠”勒巫“贷而留之“文言翻译要符合原文的句意。
B、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和探究题难度大。
(均分比去年少4分)C、作文全省均分46分左右二、2012年考纲解析1、今年考纲和去年几乎没有变化,只是作文把说明文删去,要求写记叙文和议论文。
2、对于日常教学要把考试说明和后面的典型题示例作为教学的典范。
3、一定要认真研究(04----11)年江苏试卷,因为近十年来江苏以形成自己固定而独特的体系,相对比较稳定。
4、试卷问题设计的指向比较明确。
例题:11年江苏卷,诗歌鉴赏第一题“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现代文阅读13题:“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境两个方面加以分析”5、2012年江苏高考的试卷的题型和走向基本稳定。
命题组认为字形题出的比较好,得分很高,并且认为字形题并没有超出考纲(要引起复习重视)。
词语和病句题不会变化。
6、全省选择题均分13分,得分比较高,没有拉开差距。
要把重点放在阅读和语言表达及作文上。
7、语言表达题一句话新闻和定向造句几乎考不到,要点到即止。
8、文言文从09年开始不再从《二十四史》中选材,而是从名家名作中选取,都是记叙类文章。
A、题型不变,指导学生先做第三题,因为本题设置错误小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理解和把握。
B、虚词不会单独考查,一般放在文言翻译中考查,如考查也一定是虚的不厉害的学生好判断的,这也是和实词一同考查。
C、文言翻译要符合原句意思做到:1、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基本词汇要知道3、复习重在教学而不在做题,特别是所学课本中文言实词9、诗歌鉴赏:指向性比较明确,写了什么,表达什么感情,艺术特色。
诗歌鉴赏复习的关键是让学生读懂10、名句默写不能舍本逐末,要抓好课内6分,课外的两句没有范围不可用过多时间。
2012年江苏省高考说明数学科一、命题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学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实验版)》,结合江苏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既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基本能力.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贴近教学实际,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的考查,注重对中学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问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这几方面的能力.(1)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题设条件想象并作出正确的平面直观图形,能够根据平面直观图形想象出空间图形;能够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并能够对空间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2)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够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3)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运用归纳、类比和演绎进行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4)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法则、公式进行运算及变形;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够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或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考查要求是:能够运用基本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能够综合地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较为困难的或综合性的问题.3.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数学的应用意识的考查要求是: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是:能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九科名师解读高考“考试说明”昨天,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12年九科“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包括三科高考计分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六科。
据《现代快报》11月11日报道昨天第一时间约请南京金陵中学和南京十三中两所名校的高三一线把关名师,为考生提前分析各科的考试内容变化并提供复习建议。
据悉,“考试说明”将于近期下发到考生手中。
□记者谢静娴黄艳组稿语文取消说明类文章写作要求出场名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王夫成[主要变化]2012年的“考试说明”与2011年的“考试说明”比对,可以发现变化很少,唯一的变化是取消了说明类文章的写作要求。
[备考建议]首先,不要打探和听从小道消息,要按照考试说明完整踏实地进行复习,不留任何漏洞和死角。
比如,2011年有不少考生听信当时社会上考语音而不考字形的讹传,忽略了对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字形这一考查点的扎实训练,结果造成被动。
其次,现时不宜过早进行大规模综合训练,而应对高一和高二所学内容进行温故知新,复习时特别不能怀有猜题押宝的心理,而应做到复习的系统和全面。
比如2011年的语用题涉及鲁迅及其作品,许多考生特别是理科考生极不适应,原因之一是对以前所学内容陌生,缺少应对性的复习。
再如,2011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素材选的是长篇小说节选,习惯了做矛盾冲突激烈的短篇小说阅读题的同学就很不适应。
最后要提醒,在作文方面不要带有投机取巧心理。
比如,不要认为哪种文体比较取巧,就一味地进行这种文体训练,尤其不能不顾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写作个性,进行强制性的文体训练,要尊重写作自身规律,尊重学生写作特长,展开全面有效的复习。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作文训练中不能只盯着技巧训练,更要引导学生思考现实,梳理生活,积淀情感。
至于考试说明中取消说明类文章写作这一变化,我们理解是:可能是基于高考写作中在文体不限的情况下鲜有说明文的写作这一客观实际,考试说明顺应它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数学典型题示例加入高考原题出场名师:金陵中学高三把关教师殷涛[主要变化]数学从考试内容及要求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与去年基本上保持一致,只是在典型题示例上发生一定变化,加入了最近两年的高考原题。
2012年高考数学科(江苏卷)考试说明中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分为了解(A)、理解(B)、掌握(C)三个层次。
必做题部分A级考点29个,B级考点36个,C级考点8个。
附加题部分A级考点11个,B级考点36个,无C级考点。
[备考建议]首先依据考试说明把握好深度和难度。
合理研判A、B、C三级考点是关键,比如C 级考点未必一定在难题中考查2011年江苏数学高考中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及正切的考查便是例证;又如圆锥曲线中的双曲线和抛物线仅是必做题中的A级考点,无需拓展和拔高。
狠抓基础注重通性和通法。
复习中不搞“偏题”和“怪题”,切实领会教材中的基本解题思想和方法。
比如2011年江苏高考17题考查了最基本的在应用题中建模和解模的能力。
培养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复习中需切实加强以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交流能力、计算能力等等。
比如2010年江苏高考16题中对“点面距”的考查,虽然在考试说明中未列出这一考点,其实考查的是“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加强专题复习,关注高中与大学衔接内容。
合理安排各模块的训练难度,要重视附加题,但不要盲目地增加附加题的训练难度。
应用题每年均考查,可认真研究到底考查建立哪些数学模型,还有哪些模型没有考查等等,可考虑进行专题复习和训练。
英语给出五个档次的范文和分析出场名师:金陵中学高级教师朱大龙[主要变化]“考试说明”提供了试题分析和参考答案,并就书面表达题型提供了一至五档的范文,而且就各档次的作文作了具体分析。
如第五档作文分析:作者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作者能够使用较多的句型和词汇,没有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
作者能够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全文结构紧凑,内容连贯,流畅。
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再如第一档作文分析:作者仅完成了试题规定的少量任务,明显遗漏了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
文章仅能使用一些简单的语法结构和有限的词汇项目。
全文存在较多的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全文缺乏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不够连贯。
文章仅能传递少量规定信息给读者。
[备考建议]考生们要注意词汇的积累,尤其对“考试说明”中的高级实词、高频词和核心词进行多方位复习,还要对易混词汇进行意义和用法上的辨析。
如现阶段就应该侧重利用教材的学习和复习来巩固词汇,而不要完全依赖于试题的检测途径。
复习阶段依然要以阅读为中心,除了教材的通透朗读以外,大量的短文阅读并辅以理解训练是最好的复习方法,这样还可以巩固和拓展词汇。
制定书面表达的训练计划,特别是图画类的作文,既能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又能考查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又不制约考生的发挥空间。
另外,“考试说明”中给出了五个档次的范文和分析,这是史无前例的。
建议考生认真研读,了解作文档次的设定和语言运用的要求,以及怎样避免不应有的错误。
物理考点由104个删减为99个出场名师:金陵中学南京市物理学科带头人陈立其[主要变化]考点由原来的104个变为99个,减少的如下:①原来29、31考点合并为新的29考点;②原来30、32考点合并为新的30考点;③原来36考点“示波管”去掉了;④原来47、48考点合并为新的44考点“安培力”;⑤原来49、50考点合并为新的45考点。
单从数量上看减少了5个,实际上,有实质性变化的是“示波管”考点被删掉了。
原来72考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去掉了,将71考点“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拆分成两个。
有9处考点说明去掉了:①“胡克定律”考点的“弹簧组劲度系数问题的讨论不作要求”;②“摩擦力”考点的“不引入静摩擦系数”;③“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考点的“在非惯性系内处理运动的问题不作要求”;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考点中“只限于单个物体”;⑤“斜抛运动”中“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⑥“角速度”考点“角速度的方向不作要求”;⑦“安培力”考点“通电线圈磁力矩的计算不作要求”;⑧“激光的特性及应用”考点“激光产生的原理不作要求”;⑨“物质波”考点“德布罗意波长关系式的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有两处考点要求由原来的“Ⅰ”级升为“Ⅱ”级:①13考点的“功和功率”;②20考点的“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备考建议]9处说明的删除给命题者留下更大的空间,这些变化最值得教师和考生重视。
复习时要注意考级要求和增加的两个知识点有关的计算习题的训练,特别是计算性质的选择题。
结合“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考点后面的说明被删除来看,高考中出现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应用题也就不奇怪了。
化学更加注重实践价值出场名师:金陵中学高三把关教师王延广[主要变化]更注重化学实践价值,部分考点的要求更为明确。
“考试说明”将“认识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意义”调整为“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调了化学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将“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调整为“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扩大了与化学平衡有关的计算范围,但对计算的要求保持平稳;将“认识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能设计合理路线合成简单有机化合物”调整为“能利用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合理路线合成简单有机化合物”,进一步明确了有机合成路线设计题中选用反应的范围。
[备考建议]回顾基础知识,注意归纳总结。
试卷分值中非选择题约占三分之二,这部分考题中将有大量问题需要用文字或化学用语表达,所以平时训练中语言描述要全面、准确、简练,化学用语的书写要规范。
重视化学计算。
生物建议加强探究性学习出场名师:金陵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王苏豫[主要变化]调整了部分例题。
例如增加的单项选择题第15题,是一道使用显微镜观察实验材料的实验题。
多项选择题第3题原题考查减数分裂,新题综合考查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结构和复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内容。
非选择题第10题改为研究植物激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突出了重要概念的学习。
第11题改为探究植酸酶对动物生长和生命活动影响的实验,增加了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考查,同时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建议]加强探究性学习。
在进行真实的生物实验的基础上获得与生物学科知识有关的基本活动经验,提高应用生物科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和人类健康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例如,针对相关知识,选择一些科学家的科学实验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从中发现生物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学原理、概念、规律等的理解,特别是植物生理、动物生理、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内容。
历史考点增加多于删减出场名师:金陵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唐珂[主要变化]与2011年相比,考点增加的多于删减。
“必考内容”增加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兴起与影响;启蒙运动的发生;法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将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的建立细化为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增加了天京变乱;解放战争中内战的爆发;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勃列日涅夫改革;新政协的召开等内容。
“选考内容”的变化为选修4增加了一个人物:柏拉图。
由于强调知识模块,增加的考点大多有利于知识模块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便于专题性考题的命题。
明确删除的考点有五处,新增有十处,表述上有变化的有七处。
新考纲在考点的内涵与外延的表述上更加力求准确。
如郡国并行制(删去汉初),选官制度(删去汉朝至唐朝的)等。
[备考建议]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各模块专题知识的有序梳理,重视对历史现象发展线索和演变过程的相关知识的整理和掌握。
要更加注重对历史的理解,掌握概念,理清线索,归纳阶段性特点,建立起以通史为主线,兼顾专题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
我们要仔细研读教科书,关注隐性知识,关注社会热点,等等。
政治新增“文明风尚”考点出场名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政治教研组长汪维波[主要变化]2012年总体稳定、局部调整。
以经济生活为例,在考试内容上呈现出9个新变化,如“信用卡的功能”变为“信用工具”,“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变为“供求关系与价格”“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变为“商品的价值量”“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四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变为“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四种投资理财方式” “个人所得税”增加为“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备考建议]对重大时事学习要自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搞清事件来龙去脉及关注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