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0512713课程名称:智能控制英文名称:Intelligent Control学时:32学分:2适用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理论。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自动化及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总结了智能控制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了解智能控制理论发展的前沿和最新成果,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要求掌握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模糊控制理论基础、模糊控制系统原理及其设计方法,掌握几种典型神经网络的模型、学习算法及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应用、了解专家系统、遗传算法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了解智能控制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1、绪论内容体系:智能控制的发展过程、智能控制的几个重要分支、智能控制的特点、研究工具及应用。
知识点:智能控制概念,特点,发展,神经控制、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的数学工具。
重点: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智能控制系统的特点。
2、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内容体系:模糊集的概念、模糊集合的运算、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关系、二值逻辑、模糊逻辑及其基本运算、模糊语言逻辑、模糊逻辑推理、模糊关系方程的解。
知识点:模糊集的概念,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逻辑推理。
重点: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逻辑推理方法。
3、模糊控制内容体系: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原则、模糊控制器的常规设计方法、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举例、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知识点: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
重点:模糊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4、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内容体系:神经网络原理、神经网络的模型分类、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神经网络的特征及要素、神经网络控制的研究领域。
数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最新)数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由专业所属学院(部)的教研室、系(组)组织编写,或委托出版社出版。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教学大纲模板:课程名称:数学分析(本科)课程代码:20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极限、微积分、级数等内容,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分析工具,如导数、积分、微分方程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解决数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课程打下基础。
授课内容:第一章极限1.1极限的定义和性质1.2极限的运算1.3极限的存在性1.4极限的应用第二章导数与微分2.1导数的定义和性质2.2导数的运算2.3微分及其应用第三章积分3.1不定积分3.2定积分3.3积分的应用第四章微分方程4.1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4.2一阶微分方程4.3高阶微分方程4.4微分方程的应用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作业、期中和期末考试。
其中,期中和期末考试各占50%。
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期中和期末考试则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暑假数学教学大纲暑假数学教学大纲是指针对学生在暑假期间进行的数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一般来说,暑假数学教学大纲会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和学习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暑假数学教学大纲的大致框架:1.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
2.数学应用能力:包括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
3.数学思维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学分析、数学推理、数学归纳等数学思维方法。
4.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史、数学家、数学应用等数学文化知识。
5.数学拓展:包括数学竞赛、数学游戏、数学应用等拓展数学知识的内容。
在暑假数学教学大纲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格式要求一、页面设置:A4纸,页边距设定为左右边距3.17cm,上下边距2.54cm。
二、格式要求中文课程名称采用三号仿宋加粗字体,英文课程名称采用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字体,位置居中。
正文内容采用仿宋四号字体,行间距22磅,首行缩进2字符,模板填写具体格式参照大纲样本。
中文课程名称英文课程名称(空一行)课程编码:课程性质:学时、学分:**学时,**学分开课院系所:具体内容授课方式:具体内容授课对象(对象层次、专业):具体内容考核方法:具体内容教学目的及要求:具体内容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具体内容内容首行缩进2字符,**学时采用右对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书名》,***主编,****年第*版,*****出版社2.《书名》,***主编,****年第*版,*****出版社预修课程:具体内容大纲撰写人:***病理学Pathology课程编码:40000001课程性质:选修课学时、学分:30学时,1学分开课院系所: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授课方式:讲授授课对象(对象层次、专业):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考核方法:笔试,闭卷考试教学目的及要求:目的是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认识疾病的病因与形态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要求掌握病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特别是基本病理变化及病变的转归;在病理学个论的学习中,除了要求掌握有关基本概念之外,还强调掌握常见病的病理变化特点及病变的发展变化规律,掌握病理改变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
基本技能方面,要求学会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病理变化的方法,并能应用病理学知识综合分析病理学变化,能对所学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进行独立分析、作出初步结论。
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3学时第一节萎缩萎缩的概念:生理性与病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的原因及分类(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性萎缩)、形态变化与影响。
《嵌入式控制系统》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嵌入式控制系统英文名称:Embedded Control Systems课程编号:00507765课程学时:32课程学分:2课程性质:选修课适用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预修课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汇编语言大纲执笔人:陈少华一、课程目的与要求《嵌入式控制系统》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及双控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该课程主要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及方法,内容包括:ARM7微处理器处理器结构及指令系统,嵌入式计算机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嵌入式网络技术,系统的设计及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及设计方法;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ARM7的微处理器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网络技术;并以它为核心,能够进行实际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1章.绪论(2学时)(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2)嵌入式计算的特点性:嵌入式系统的要求、为什么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嵌入式系统设计所面临的问题(3)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过程:系统需求分析、规格说明、系统结构设计、构件设计、系统集成第2章 ARM体系结构(4学时)(1)ARM微处理器结构:ARM7TDMI处理器核特点、ARM体系结构、ARM7TDMI功能信号(2)ARM处理模式和状态:处理器模式、处理器状态、(3)ARM存储器组织:存储器格式、存储器映射I/O、内部寄存器、(4)异常:异常类型、异常的优先级及向量、异常的进入和退出(5)ARM寻址方式第3章ARM指令系统(4学时)(1)ARM指令集:存储器访问指令、数据处理指令、分支指令、协处理器指令、杂项指令(2)ARM汇编程序设计:ARM汇编程序规范、ARM汇编程序特点、混合编程、C/C++和ARM汇编程序间相互调用第4章嵌入式计算平台(4学时)(1)CPU总线:总线定时、数据读写、中断、DMA(2)存储器及存储系统机制:存储器组织、高速缓存机制、存储管理单元(3)接口控制方式: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I/O接口芯片的寻址(4)I/O设备:键盘、显示器、、A/D和D/A转换器(5)定时器和计数器: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原理、看门狗定时器第5章系统设计和分析(6学时)(1)系统设计的形式化方法:统一建模语言、结构描述、行为描述(2)嵌入式系统设计范型:状态机设计范型、循环队列设计范型(3)编程模型:数据流图、控制/数据流图(4)程序执行时间的分析与优化:执行时间的描述、性能分析、优化执行速度第6章嵌入式操作系统(4学时)(1)嵌入式系统的进程:嵌入式系统进程模式、文境切换、(2)进程调度:进程状态、进程调度(3)进程间通信机制:进程间通信、信号机制、管道(4)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其他功能:内存管理、设备驱动管理、中断处理(5)嵌入式操作系统:µC/OS-II、VxWorks第7章嵌入式网络技术(2学时)(1)分布式嵌入体系结构:网络结构、通信方式(2)嵌入式系统网络:I2C总线、CAN总线(3)USB网络:USB的概念和特点、USB的总线体系结构、USB设备(4)嵌入式TCP/IP技术:嵌入式TCP/IP协议实现的特点、以太网及TCP/IP协议、嵌入式TCP/IP实现(5)基于网络设计的性能分析:通信分析、系统性能分析、网络分配和调度第8章系统设计实例(4学时)(1)实例一:数字式时钟:系统需求、规格说明、系统体系结构、构件设计与测试(2)实例二:嵌入式Web服务器:嵌入式Web服务器结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基与嵌入式Web的应用结构、基与嵌入式Web的应用程序设计、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杜春雷,《ARM体系结构与编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符意德,《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桑楠,《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及应用开发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4、王田苗,《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燕山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模块《×××××》实践模块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说明:根据学科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实践模块及相关课程体系,概括性的确定出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与要求)
1.
2.
3.
二、实践模块项目、内容和步骤(说明:详细叙述实践模块下设的教学项目内容,教学要求及实践步骤)
1.
2.
3.
三、实践模块具体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说明:分步骤叙述模块各教学项目具体教学安排,学时分配,指导教师及教学组织形式)
1.
2.
3.
四、实践场所、设备及消耗材料
五、实践报告撰写要求及成绩考核办法
制定人:
审定人:
批准人:
20 年月
1。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空)课程名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学分学时2学分,34学时开课时间第二学期开课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范围全校授课对象硕士课程类型必修考试方式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主讲教师协讲教师教材教材和参考书:1.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3.童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人民出版社,2005。
课程内容简介(限500字,5号字,宋体)该课程主要阐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苏联模式”到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历程,注重总结经验教训,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主要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教育,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和当今的国际环境、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学生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提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进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熟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重点在于结合实际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些原理。
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掌握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的历史,重点在于正确评价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重点在于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和“两个不会”的理论。
工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编号:063301 课程中文名称:组合数学32学时/ 2学分英文译名:Combinatorics适用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及通信、交通运输、实验设计、排程等方面任课教师:钱真、沈晶教学目的:组合数学是现代数学中发展最快的数学分支。
组合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排列、模式、设计、调度和布局等。
高速计算机使得各领域中实际组合问题的求解成为可能,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本身有带来了大量具有挑战性的组合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1.使学生掌握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使学生了解组合设计的基础知识。
3.使学生了解一些优化问题和模型。
4.培养学生的组合思维方法和组合技巧。
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1.教学方式为课堂授课。
2.学时分配:第一章排列与组合,8学时第二章母函数与递推关系,8学时第三章容错原理和鸽巢原理,8学时第四章Polya定理,4学时第五章组合设计,2学时第六章线性规划,2学时教学主要内容及对学生的要求:1.教学主要内容:介绍组合数学的基本工具;围绕组合数学的基本问题,重点介绍组合计数问题、简介组合数学求解中的存在问题和组合优化问题。
2.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先修知识是高等数学(I)、(II)、离散数学。
内容摘要:在第一章中主要介绍组合数学的基本工具,包括加法规则、乘法规则、一一对应规则;线排列和圆排列、不可重组合与可重组合、二项式及多项式定理、排列和组合的生成算法;在第二章至第四章中重点介绍组合计数问题,包括递推关系及其求解;用母函数求解递推关系,母函数在排列组合中的应用;物件性质的组合,特定、全非、恰K性质型容斥原理;鸽巢原理,Ramsey原理;Burnside引理,polya定理,母函数型的Polya定理;在第五章中简介存在问题,包括拉丁方设计,均衡不完全的区组设计,Hadamard矩阵;第六章简介组合优化问题,包括搜索与优化,动态规划法,分支定界法,背包问题、调度问题、最大流量问题的求解,匹配问题。
《XXXX》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別: 公共基础 专业基础 专业必修 专业选修课程代码: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学时:
开课学期:
先修课程:
选用教材:(格式:作者.教材名称[M],出版社,年份.)
参考书目:
[1]
[2]
二、课程简介
三、课程目标
四、教学进程安排及教学方式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方式涵盖(示例:课后作业、课堂研讨、期末考试)等。
课程总成绩由(示例:课后作业、课堂研讨、期末考试成绩)等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与表格保持一致
制定人:XXX 附:教学大纲审核表
《XXXX》教学大纲审核表。
教学大纲格式模板教学大纲格式模板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框架,帮助教师规划和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
一个好的教学大纲能够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并提供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是一个常用的教学大纲格式模板,供教师参考。
一、课程信息1.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2. 学时:(填写课程学时)3. 学分:(填写课程学分)4. 适用对象:(填写适用对象,如本科生、研究生等)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列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2. 技能目标:(列出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3. 态度目标:(列出学生应该培养的态度和价值观)三、教学内容1. 教学单元1:(描述教学单元1的内容)- 学习目标:(列出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详细描述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列出适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列出所需的教学资源)- 评估方式:(列出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2. 教学单元2:(描述教学单元2的内容)- 学习目标:(列出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详细描述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列出适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列出所需的教学资源)- 评估方式:(列出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继续列举其他教学单元的内容)四、教学方法1. 授课方法:(列出适用的授课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2. 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3. 实践方法:(列出适用的实践方法,如实验、实习、实地考察等)五、教学评估1. 评估方式:(列出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如考试、作业、项目等)2. 评估标准:(明确评估的标准和要求)3. 评估比重:(给出不同评估方式的权重)六、参考资料(列出学生可以参考的教材、参考书、期刊论文等)七、其他要求(列出其他要求,如出勤要求、课堂纪律等)教学大纲的格式模板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