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考:爱上数字,数量关系励志季(一)【陕西华图】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目录:如何缩短算术时间每年必然上榜的五种题型概率问题易错点分析整除思想解题技巧行测数量关系部分总结如何缩短算术时间在此,以2013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部分真题为例,来看一下数学运算可以如何运用数的整除特、代入排除法去快速解题。
例题1:两个派出所某月内共受理案件160起,其中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乙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20%是刑事案件,问乙派出所在这个月中共受理多少起非刑事案件?( )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73题)A.48B.60C.72D.96普通解法――此题看似简单,绝大多数的考生都会选择列方程求解。
假设甲乙两个派出所处理的案件数分别为x、y,根据题意只能列出方程x+y=160,根据后面的条件方程不好再列。
快速解题――数的整除。
根据题意不管是甲乙哪个派出所受理的刑事还是非刑事案件,其案件数量一定是整数,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要使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是整数,则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应该是100,由此推出乙派出所一共受理了60件案件,可计算出乙派出所在这个月中共受理非刑事案件48起。
所以此题根据数的整除特性或者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异就可以得出答案,简化解题过程。
例题2:某汽车厂商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产量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
则甲、乙、丙三型产量之比为( )。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64题)A.5:4:3B.4:3:2C.4:2:1D.3:2:1普通解法――大家遇到这道题目会想当然的去列方程来求解,假设甲、乙、丙分别为xyz,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 3y+6Z=4x;x+2y=7z,根据这两个方程相互转换求出xyz的关系。
但是此方程组有3个未知数,2个方程,不能精确求解,部分考生可能最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无法求出结果。
快速解题――代入排除法或数的整除特性。
2015公务员考试冲刺必备之行测数量关系篇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题型中,利润问题是常常出现的一种题型。
为了帮助考生快速
解决这种常考题目,中公教育专家为广大考生介绍三种方法。
工程问题是我们在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讲过的一类题型,当时总是在告知学生们设未知数为“1”,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既告诉了学生们工程问题的一种解法为设特值的方法,又透
露出特值如何设的问题。
纵观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考试,数量关系里面鸡兔同笼问题经常出现,中公教育专家希
望大家能熟练灵活地应用假设法,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
中公教育专家将结合例题给大家讲解十字交叉法的应用,帮助各位考生有效备考。
在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中有一类极限思想的考题,极限问题按题型区分可以有多种小题型,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将各种题型做简要阐述。
整除问题在各类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屡见不鲜,这一问题属于行测数量关系中最受考生欢迎
的部分,不需要考生有多好的基础,多快的计算速度,一律可以秒杀整除问题。
不定方程是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题型,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重点关
注的内容。
排列组合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一个常考题型,它是数量关系中比较特殊的题型,研究对
象和方法独特、知识系统相对独立,同时也是另一个重点考查题型——概率问题的基础。
特值法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能够大幅度提高做题速度的一种方法,与整除法、比例法并称
为行测数学运算的三大神器,建议考生们重点掌握。
这一题型能够深入地考查考生的统筹、策划、安排能力。
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注
重此类题目的复习。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五大秒杀技巧【陕西华图】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正在紧张的进行中,针对有部分学员反映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难度大、耗费时间的问题,陕西华图特提供行测数量关系五大秒杀技巧,希望对广大考生备战2015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有所帮助。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是最直观快捷的行测解题方法。
在两种情况下考虑用代入排除法:一是看到多位数问题、年龄问题、余数问题、不定方程等题型,用代入排除;二是没有思路和方向的时候,考虑代入排除。
【例1】三位运动员跨台阶,台阶总数在100-150级之间,第一位运动员每次跨3级台阶,最后一步还剩2级台阶。
第二位运动员每次跨4级台阶,最后一步还剩3级台阶。
第三位运动员每次跨5级台阶,最后一步还剩4级台阶。
则这些台阶总共有( )级。
A.119B.121C.129D.131【答案】A【解析】直接用代入排除法。
观察选项,每次跨5还余4,尾数应为9或4,排除B、D。
每次跨3余2,台阶数的个十百三个数相加再减2应是3的倍数,排除C。
因此选择A 选项。
二、数字特性法【例2】某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问这四个班共有多少人?A.177B.176C.266D.265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答案】A【解析】考虑数字特性法中的奇偶特性。
乙、丙两班总人数比甲、丁两班总人数少1人,运用奇偶特性可知乙、丙与甲、丁之和也就是四个班总人数必然是奇数,排除B、C。
由题意(乙+丙+丁)+(甲+乙+丙)=131+134=265,可以推出四个班人数小于265,因此答案选A。
三、比例倍数【例3】报社将一定的奖金分发给征文活动获奖者,其中一等奖学金是二等的2倍,二等奖学金是3等的1.5倍,如果一、二、三等奖学各评选两人,那么一等奖获得者将得2400元奖金;如果一等奖只评选一人,二、三等奖各评选两人,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 )。
2015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提分必看的几道题言语理解中有几道题是不得不看的,这几道题是决定你能否和其他人拉开差距的关键。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题呢?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详细讲解三道典型例题。
大家在看解析前不妨先做一做,看看你的正确率如何。
第一题:当今很多人热衷于书画收藏,期待升值,但书画市场泡沫太大,其价格波动违背了价值规律,离了谱。
普通人无法评判书画这一特殊商品的艺术水准,故而难以确定其价格,往往只注重品牌和包装。
一些利欲熏心的书画商抓住买家的这一心理,用优美的外包装掩盖低劣的质量,对购买者实施误导,次品成了上品,赝品成了真品,废纸成了宝贝。
对这段文字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目前书画市场走入价格泡沫的怪圈B.书画作品的价格亟需行家来评判C.普通人投资书画收藏市场要谨慎D.警惕书画商利用买家心里误导消费者中公解析:很多人利用我们所学的“结构”分析法,把层断在了第一句话后面,认为这是一个总分结构。
重点是“…但书画市场泡沫太大,其价格波动违背了价值规律。
”后面描写普通人如何受骗,书画商如何欺骗买家都是分述。
所以答案就选择了A。
我们说用结构分析法断层没有错,但是我们要看到后面的分述并不是一味的都不看。
这就是我要说的。
什么样的分述我们需要看呢?首先不需要看的分述是一些举例子论证还有就是数据,,也就是我们说的采取跳读法。
但是这里面的分述并不是严格意义上从属于第一句话的。
第一句话说目前书画市场走入价格泡沫的怪圈,后面其实是在说走入怪圈的表现,甚至你可以看成是原因,故重点是后面的内容。
记住!如果后面说到一些社会上存在的严重问题或是存在的一些弊端,那么问你作者意在说明什么就需要我们适当的推理一下,所以答案应该是C。
为什么呢?说“普通人投资书画收藏市场要谨慎”,这其实就是作者想要表达这段文字的真正意图,既然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欺骗收藏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那么我们就应该在以后的投资过程中谨慎行事,防止受骗。
2015国考备战:巧用数字特性解答数量关系【陕西华图】国考数学运算部分属于较难的一个模块,这部分内容注重考察考生一定的数学功底和数学技巧运用,在限时做题的公考中,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意义尤为重大,本文给大家分享一下数学运算中重要的一种解题技巧——数字特性法。
数字特性主要包括奇偶特性、整除特性以及比例倍数特性,具体内容如下:一、奇偶特性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我们会得到两个重要的结论:(1)和差同性:两个数的和与差具有相同的奇偶性;(2)奇反偶同:两个数相加减若为奇数,则两个数奇偶性相反;若为偶数,则奇偶性相同。
【例1】(2012国考——68)某儿童艺术培训中心有5名钢琴教师和6名拉丁舞教师培训中心将所有的钢琴学员和拉丁舞学员共76人分别平均地分给各个老师带领刚好能够分完,且每位老师所带的学生数量都是质数。
后来由于学生人数减少,培训中心只保留了4名钢琴教师和3名拉丁舞教师,但每名教师所带的学生数量不变,那么目前培训中心还剩下学员多少人?()A.36B.37C.39D.41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解析】本题中学员人数和老师数量有关系,设每个钢琴老师所带学生为x人,每个拉丁舞老师所带学生为y人,则可得方程:5x+6y=76,题目所求为:4x+3y=?,根据第一个方程,可知76为偶数,6y为偶数,则根据奇偶性中的“奇反偶同”,可得5x为偶数,则x 为偶数,又因为x为每名钢琴老师所带学生人数,根据题意,x为质数,则x=2,带入方程可得y=11,则4x+3y=41。
【答案】D二、整除特性整除特性考查的是数与数之间的整除,例如:A=N×B,则A是B的N倍,即A是B 的倍数。
【例2】(2013年国考——65)某种汉堡包每个成本4.5元,售价10.5元,当天卖不完的汉堡包即不再出售。
在过去十天里,餐厅每天都会准备200个汉堡包,其中有六天正好卖完,四天各剩余25个,问这十天该餐厅卖汉堡包共赚了多少元?()A..10850B.10950C.11050D.11350【解析】本题若按常规做法,则前六天餐厅赚的总钱数为6×(10.5-4.5)×200=7200元,后四天赚的钱数为4×(200-25)×(10.5-4.5)=4200元,后四天餐厅亏损的钱数为:4×25×4.5=450元,则餐厅在十天内共赚的钱数为7200+4200-450=10950元。
揭秘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新题型国考于11月30日结束了,此次国考跟以往相比,难度变化不大,属于稳重有变。
那么现在由河北华图(hebhuatu)资深培训专家,为广大考生解读本次考试,首先一起来分析一下,本次考试有哪些新考点(所有题目均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与华图教育无关)。
跟去年相比,本次考试题目主要题型还是:方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植树问题,年龄问题,几何问题,行程问题,容斥问题,趣味杂题。
那这些题型跟往年相比并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以及广大考生如何应对,下面我们来分析下:根据题目顺序,我们首先来分析下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61题是一道概率问题,一般概率问题都是问概率是多少,但是本题却问男党员最大概率是多少,那既然问最大概率,我们就要考虑男性党员最多有多少人,已知50人只有15人不是党员,也就是说一共有36名党员,男女比例3:2,所以男性有30人,男性党员最多有30人,因此任选1人,最大概率是3/5。
选A。
68题是道组合问题,跟以往题目最大的不同就是因为,本题对于排列组合比较薄弱的同学,这道题可以依次数出来,如:1) 1桶5升,4桶1升;2) 1桶5升,1桶2升,2桶一升;3) 1桶5升,2桶1升;4) 1桶2升,7桶1升;5) 2桶2升,5桶1升;6) 3桶2升,3桶1升。
总共6种方式,所以选A。
因此,本题与之前国考排列组合题目相比,难度降低了不少。
而75题是一道方程问题,跟以往方程问题相比,此题不用具体把数据算出来,只要能把方程式列出来进行分析,就能根据选项得到答案,我们下面一起来分析一下:题目中给出,面包车可以乘坐10人,每一辆车的费用是250元,每个同学的费用是40元,若尽可能少租车,则求出费用与人数的关系。
设人数是x,1-10人平均费用是,根据方程式我们可以得出,此题是反比例函数方程,而11-20人的平均费用是,21-30人的平均费用是,根据这三个方程式,每个阶段肯定是反比例函数,每个阶段的分割点,如10,20,30等,都等于65,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函数图为:所以,本题选B。
国家公务员笔试专题/gjgwyks/1/1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之爱上数字(二)华图教育 任小芳2015国家公务员备考QQ 群:385176779 江苏华图公众微信号:jiangsuht作为续集,本文依旧从概率问题的角度,给大家展示隐藏在数量关系真题里边,不得不说的励志秘密。
请看例题:【例题1】某人四级考试通过的概率为0.4,他准备考三次,则能通过的概率是( )。
A.0.216B.0.064C.0.784D.0.4【答案】:C【解析】:解法一,能通过的情况有三种,分别在第一、二、三次考试通过,这三种情况的概率分别为0.4, 0.6×0.4=0.24, 0.6×0.6×0.4=0.144,分类用加法,因此此人考三次能够通过四级考试的概率为0.4+0.24+0.144=0.784。
选择C 选项。
解法二:运用概率问题逆向公式,某条件成立的概率=1-该条件不成立的概率。
因此能够通过的概率可用1减去三次都不通过的概率0.6×0.6×0.6,结果为0.784。
选择 C 选项本题看似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概率类问题,实则并非如此。
当我告别高中校园,步入大学这个到处都新鲜着的世界,我也曾豪情万丈,所以在CET 考试通知下来的时候,我立志在三次以内,定要考下四级证书。
梦想很丰满,可惜现实却骨感,实际是,我的英语成绩并非很好,每次考试能通过的概率仅为0.4。
上一季的启示:即使微弱的希望之光也能盛放美丽光芒!因此,不可因希望小而不做,更不可因一次的失败而止步,第一次能通过的概率只有0.4,考两次能通过概率变成了0.64,考三次能够通过的概率为0.784,请对比一下这三个数据,你就会明白: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坚持的越久,离成功越近!这才是命题人通过这道题目想要传达给考生的信息,即使多年来不被理解甚至被错误的解读,命题人依旧在坚持含蓄的传播着正能量。
中外历史上类似的故事很多,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事例,虽然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后被世人嘲讽,对于爱迪生本人看来却并不算失败,虽然找适合的材料失败了,却让他在无限的可能尝试里边排除了一种,挫折,也可以转身变成进步。
2015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行测—数量关系题1、1,1,8,16,7,21,4,16,2,( )A.10B.20C.30D.402、1,3,13,15,27,29,35,( )A.36B.37C.38D.393、1,4,3,5,2,6,4,7,( )A.1B.2C.3D.44、1,3,3,6,7,12,15,( )A.17B.27C.30D.245、1,3,3,5,7,9,13,15,( ),( )A.19,21B.19,23C.21,23D.27,306.某班进行一次考试,其中得优的同学平均分数为95分,未得优的同学平均分数为80分,现在已知全班的平均分数不低于92分,请问得优的同学占全班的比重至少为多少?A.66.7%B.75%C.80%D.90%7.某单位有185人.在某次乒乓球比赛中。
有12%的男员工和12.5%的女员工参加这次比赛。
则该单位男员工有多少人?A.25B.65C.105D.1258、某货船从甲港出发.顺流而下,计划3小时45分到达,行驶3小时后,发动机故障,又漂流了3小时才到达乙港,卸货后。
船速(静水速度)提高一倍,问经过多长时间可以返回到甲港?A.2小时40分B.3小时20分C.2小时D.3小时。
9.某公司因业务扩展,新招进3名男业务员后,男业务员的比例达到64%,接着又招入5名女业务员.此时男女业务员之比为3:2,问公司原有业务员共多少名?A.72B.87C.97D.10210.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均有100厘米深,已知甲容器底面直径为6厘米。
乙容器底面直径为9厘米。
两个容器内都盛有一定量的水,甲容器水深5厘米,乙容器水深30厘米。
现往两个容器内注入等量的水。
则当两个容器的水恰好一样深时.此时水深是多少厘米?A.45B.48C.50D.601.标准答案:A2.标准答案:B答案解析:解法一:两项两项为一组,前数与后数的差为2。
解法二:1+2=33+10=1313+2=1515+12=2727+2=2929+6=35每加二再加一个数,所以35+2=373.标准答案:C4.标准答案:D答案解析:奇数项:1,3,7,15构成二级等比数列;偶数项:3,6,12,(24)构成等比数列。
高斯曾说过,数学是科学之王。
然而正是面对这人类智慧精髓所在的数学知识,很多人却望而却步,沿袭了数学很难学的传统观念,很多面临行测考试的同学们,选择了逃避数量关系部分的内容,放弃者不乏其数,然而考试过后,后悔因数量关系没有好好做,因微弱分差与面试入围失之交臂者也比比皆是。
让人扼腕痛惜之余,更多的是如何攻克数量关系这个难关,怎么摘取这颗王冠上的明珠。
接下来,就让我们携手中公教育辅导专家一起分享相关的经验,以便一举拿下数量关系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一、转变观念,树立信心认为数量关系太难,所以绕道而行的同学应当适当的修正自己这种错误的观念,下面的例题说明数量关系题也并非遥不可及。
例题:某天办公桌上台历显示的是一周前的日期,将台历的日期翻到今天,正好所翻页的日期加起来是168,那么当天是几号?A. 20B. 21C. 27D. 28根据题意可知,由于日期是相邻的,所以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应用等差数列中项法公式,可以求出翻过的这7天的日期数值组成的等差中项的第四天就是,则今天的日期实际上是第8天的,并没有算在翻过的日期里,所以今天的日期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选项。
对于这一题而言,本身难度并不大,只是关于等差数列基本公式的考查。
作为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倘若咱们的考生真的彻底忘记什么是等差数列,此题依然可以猜证得出答案,7天的日期总和是168,平均日期为,言外之意,不正是说明这7天中,中间的那一天是24号,由于是连续的日期,所以,数数也能数出,第7天是24+3=27,只是小心,最后一天没有翻过,故再多加1天,所以,当天为28号。
通过这么一个例题,只想让同学们树立信心,不必过于恐惧数量关系的题目,要相信有些题,你甚至在没有学习任何解题思维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出来。
只是有些时候,我们过于夸大了题目的难度,其实,这些数量关系题没有那么难,就像个“纸老虎”一样,并不可怕。
二、蜕变思维,建立方法有了战胜数量关系题目的信心还远远不够,真正的自信还在于拥有不凡的实力,如何让同学们具备拿下数量关系问题的实力呢?最主要的还是蜕变思维,注意,不是单纯的转变,而是从本质上的蜕变,力求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解题思路,实践表明,很多同学拿到数量关系题目的主要思路就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问题,尽管这样求解并无不妥,然而,找寻等量关系及求解方程所花费的时间往往会比较长,这就会造成同学们可能在其他题目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答了,多少有些得不偿失,因此,如何又快又对的解出数量关系题目才是我们需要把握的重点。
2015国考:爱上数字,数量关系励志季(一)【陕西华图】我是个普通的培训师,一个始终奔波在各教室之间最普通的华图专职数量关系教师。
自入行以来的大多数时候,一天七个小时,都花在课堂上和学员在一起,见的最多的是学员,给我感触最多的也是学员。
我感谢愿意将备考中所有焦躁坦诚相告、在考试结束后还愿意将考场情况如实转达给我的每一个学员,我因此为我们共同走过的几十个小时并未虚度而感动盈眶,转过身去又无法抑制的悄然心伤。
我说过的135道题、5个模块必有所舍弃不必在意,即便如此,当100个人里面99个告诉我“我没做数量关系”、或者“我没做资料分析”的时候,作为数量关系老师的我依然忍不住的悲戚。
我了解全部不爱数量关系的理由,我更知道那些全部都是借口,此刻,我自觉有必要做点什么,做点什么让大家看到我所看到的、感受到我所感受到的、爱我所爱的——数量关系。
本文不为华图、不为个人、不为学员,只为给我挚爱的纯如白雪的数字正名。
给你一个理由爱它,因为它那么单纯那么直接,它不如言语理解四个选项表述看似都对孰是孰非暧昧不清,也不像判断推理逻辑层叠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这个理由都不够,那我来给你讲讲在那些看似简单枯燥的数字背后,隐藏的少有人知励志故事。
数量关系励志故事第一季:
在数量关系的数学运算部分中,有一类题型叫做排列组合,以排列组合为基础的概率类问题就是我们励志故事的主题。
故事之前先普及一个基本概念:概率是满足条件的情况数与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
总情况数的比值。
接下来故事开始:
在小学教科书中收录了一篇讲读课文名为《田忌赛马》,话说齐国大将田忌喜爱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
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
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的好友孙膑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第二次比赛的时候,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
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如果要谈从这个故事中所获得的启示,请原谅我仅以数量关系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其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懂得一定的排列组合知识非常重要!孙膑深谙排列组合之道,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其二,要从一个题目说起。
针对这个故事,在数学运算里有这么一道题:如果田忌的三匹马以随机的顺序出场比赛,能够获胜的概率是多少?这是个基础的概率类问题,根据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情况数,田忌能获胜的情况数仅为1,即孙膑所提出的情况,而总的情况共有6种,可知能够获胜的概率仅为1/6。
1/6的概率并不大,折算成百分数大约只有16.7%,换句话表述成功的概率连两成都不到,就是这个近乎渺茫的希望,最终打败占据八成优势的不可能而反败为胜。
请相信,这不是偶然!公考成功的希望固然小,但是请切记:不抛弃,不放弃,即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
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
使微弱的希望之光也能盛放美丽光芒!
最后,仅以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道题作为结尾礼物送给大家:
【例题】 在某闹市的街边,王某拿出三个黑球和三个白球,放在一个箱子里,让人们摸球抽奖,一次付1元钱就可以从箱子里摸出三个球,如果摸出的全是黑球就可以得到10元钱奖励,问中奖的概率是多少?如果每天有200人次摸奖,理论上王某每天可以获利多少元?( )
A. 1/20;120
B. 1/2o ;100
C.1/10;120
D. 1/10;100 【答案】:B
【解析】:能够中奖的情况只有一种,即拿出的三个球全都是黑球,而从6个球中拿出三个的总情况数为,2036 C 则能够中奖的概率为1/20。
以此概率,理论上若有20个人抽奖,
当中应有一个人中间,若有200人抽奖,则有10人中奖,抽奖每人付1元钱,王某共收200元,10人中奖每人奖金10元,王某共需付100元奖金,最终获利200-100=100元。
B 选项正确。
这再次验证,在生活中,数学并非一无是处,掌握一定的排列组合及概率知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