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高考地理热点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地理四轮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6
从高考地理试题看我国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升华和智慧结晶。
考试是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手段,地理试题是了解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工具。
通过分析高考地理试题,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传统文化。
一、自然地理1. 阐述长江经济带的特点和重要意义。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流经沿岸省市的人口密度很高,人民经济相对发达。
长江沿岸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区域,农产品产量丰富,农业经济发展较为稳定。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2. 简述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黄土高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形成主要由于长期的风蚀和水蚀作用。
黄土高原肥沃土壤稳定性较差,土地容易受到水蚀和风蚀的损害,造成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的问题。
二、人文地理1. 解释企业集聚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企业集聚是指大量的企业在某一地区集中发展,形成产业集聚现象。
企业集聚与城市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企业集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进而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2. 解释城市化进程的意义和影响。
城市化进程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城市人口增长的过程。
城市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提升了城市人民的生活品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创新。
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房价上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三、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描述我国秋冬季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原因和措施。
我国秋冬季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原因主要有:燃煤污染、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等。
为了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等。
2. 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施策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也要为子孙后代保留发展资源和环境的发展方式。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从高考地理试题看我国传统文化一、地形地貌与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经常会涉及到中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既有雄伟的高山,也有绵延的平原,还有丰富的河流湖泊。
而这些地形地貌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而这种理念在地形地貌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山高水长”、“天高地阔”的说法,山川河流对于中国古人而言是神圣的,是有灵性的存在。
比如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长江、岳麓山、华山等地,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中国古代文化中还有“龙的传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龙的传人”。
地形地貌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气候环境有着深刻的认知和利用。
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水观念,就与气候环境息息相关,古人在建筑方面注重“山环水抱”、“气流通畅”,认为这样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和命运。
又如,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不同气候环境下的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南方人爱吃米饭,而北方人则爱吃面食,这些都与气候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资源有着深刻的保护和利用理念。
比如中国古代农业文化中的“天地人和”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横征暴敛,提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理念就体现了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对自然的敬畏。
中国古代文化中还有着“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山水甲天下”等理念,都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呼吁。
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高考地理试题中,人文地理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文地理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认知和处理方式。
在中国古代,人们尊山敬水,尊师重道,注重家庭、社会和谐。
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也影响了中国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1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1.【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白蘋洲五亭记【唐】白居易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
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
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①为荒泽。
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旋属灾潦荐②至,沼堙台圮。
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
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
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
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
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
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タ,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学科#网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
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③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
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
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
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
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
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
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注】①鞠:皆,尽②荐:连续 ③覙缕:逐条陈述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2)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
(3)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1)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光亭。
1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7月初,中国与俄罗斯开始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所谓“冰上丝绸之路”,就是通过北冰洋向欧洲开辟的北极航道。
俄罗斯邀请与中国合作共建的是东北航道,这条航道西起西北欧北部海域,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
2017年8月底,“天健”轮满载风电设备等货物从江苏连云港出发,穿越北极东北航道,成功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完成了这艘巨轮对“冰上丝绸之路”的首次探秘。
早在2013年,中远航运的“永盛”轮则成功在东北航道实行商业性试航,驶上了从中国到欧洲的“便捷之旅”。
下图是“永盛”号货轮成功首航北极东北航道路线图。
(1)“冰上丝绸之路”相对于传统航线有哪些优势?
(2)为什么“冰上丝绸之路”直到最近才进行开发?
(3)在开发“冰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参考答案】(1)它可以缩短航程,降低航运的耗油等成本。
我国去往欧洲的传统航运线路,要途经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等区域,这部分地区包含的种族、宗教和文化等问题极其复杂,恐怖主义、极端事件频频发生,海盗猖獗,不稳定因素极多,对航运安全有很大的威胁。
相较之下,“冰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比较单一,主要经过俄罗斯北部地区,不稳定因素相对减少,航行安全程度较高。
(2)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北冰洋结冰期缩短(海冰减少);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使船只克服恶。
从高考地理试题看我国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地理试题是一种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的方式。
通过分析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内容和出题思路,可以反映我国传统文化在地理学科中的体现。
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地理名称、地理特色和地理知识的传承。
我国传统文化在地理试题中体现在地理名称的使用上。
在我国的历史和地理中,有很多地方以古代文化人物、历史事件或传统文化元素命名,这些名称反映了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高考地理试题中有涉及到的历史文化名胜和地名有敦煌、武夷山、长江、黄河等。
这些地名和景点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艺术成就。
我国传统文化在地理试题中体现在对地理特色的把握上。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多样,不同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
通过高考地理试题可以了解到我国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这些地理特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高考地理试题中有关四川盆地、长江三峡等题目,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在地理试题中体现在对地理知识的传承上。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包括语言、宗教、哲学和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地理知识的传承和发扬。
高考地理试题中有关古代农业发展、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题目,都与我国传统农耕文化、气象观测和环境保护传统有关。
1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1. (2016·江苏)—
Can you tell us your for happiness and a long life?
—Living every day to the full, definitely.
A. recipe
B. record
C. range
D. receipt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考查名词。
本题谈论的是幸福和长寿的秘诀,因此选择recipe 。
recipe 除了可以表示"食谱",还可以表示"秘诀"。
学科*网
2.(2017·北京)The national park has a large collection of wildlife, _________ from butterflies to elephants.
A. ranging
B. range
C. to range
D. ranged 【参考答案】A
【知识拓展】
range (n .)一系列;(变动或浮动的)范围,界限,区域;射击距离;山脉
within/in range(of sth .)在可及的范围内,在视觉(或听觉)范围内
out of range(of sth .)超出……的范围;在视觉(或听觉)范围以外
☞There is a full range of activities for children .
这里有给孩子们提供的各种活动。
☞Several cars are available within this price range .。
2018年地理高考押题系列(一)【温馨提醒】1.注意关键词信息的提取,不能乱作一团;2.综合题部分要求背诵并熟练应用,高考才能成功逆袭。
【高考跟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并传承下来的,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颁布并实施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最新的《考试大纲》、《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版)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列入高中地理必学、必考内容。
在近三年的地理高考真题中,2015年北京文综地理卷第11题的“城市牵挂”、2015年文综新课标Ⅱ第1—3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农业”、2016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题中1—2题的“我国山水画”、2016年天津文综地理卷第14题的“妈祖文化”、2016年新课标Ⅰ卷第1—3题的“瓷都景德镇”、2017年新课标Ⅰ卷第43题的“桂林江头洲村保存着明清时期建筑”、2017年新课标Ⅲ卷第1--3题的“剪纸”等均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
【知识补充】与地理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我国古天文观测和气象地质监测(如地动仪、日晷、登封观星台、黄道经纬仪、羽葆测风器、乾隆测雨器、二十四节气等)、古代文集中对地理现象的记录(如《尚书》中的《禹贡》,《管子》中的《地图》、《地员》、《度地》、《水地》,《孙子》中的《地形》、《九地》,《山海经》、《宫宅地形》、《徐霞客游记》等)、传统建筑(如黄土高原的窑洞、北京四合院、傣族竹楼、藏族的碉房、蒙古族的蒙古包、福建土楼、胶东的海草房,古宫殿建筑等)、传统民族服饰(如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藏礼帽的帽沿宽大,包含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的蒙古族服饰等)、生活习惯和风土民情(如南米北面、南船北马、南床北炕、南茶北酒,筷子,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中国五大戏曲,春联、年画等)、传统工艺(如微雕、陶瓷、布艺、木艺、刺绣、毛绒、皮影、泥塑、紫砂、蜡艺、文房四宝、书画、铜艺、装饰品、漆器、剪纸、造纸术、印刷术、制茶术、中医等)、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彝族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芦笙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京族的哈节、毛南族的庙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等。
从高考地理试题看我国传统文化高考地理试题中蕴含着丰富瑰丽的中华传统文化。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下就从高考地理试题中,看看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物传人移高考试题中有许多与“物传人移”有关的主题,例如农作物的种植与迁移、工业品的制作与流通、人口迁徙和文化流动等。
在这些问题背后,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例如,古人说,“五谷丰登、文物富饶”,说明人类生活的发展与粮食生产的水平密切相关。
我国传统的中医养生观念也强调“食养”。
而这样的文化传承,也影响了当今社会,使得人们对于粮食的品质和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并提倡崇尚健康和安全的生活方式。
二、人文地理人类活动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试题中也经常涉及到人文地理知识。
如城市规划、居民区布局、旅游胜地开发等。
在这些问题中,中华传统文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注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自然风光为背景,富有文化内涵,在当前城市规划中,依然受到各级规划者的青睐。
三、环保考查环保题目时,也会涉及到中华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的理念。
例如,“物尽其用”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这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四、伦理意识重视道德和伦理意识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考试题目也会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
如一个区域的人口过多过集中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道德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赖伦理意识的影响。
这方面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的楷模。
总之,高考地理试题中,除了知识的考查以外,也蕴涵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通过对试题内容的理解,我们加深对于我们的精神文明更深刻的认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贡献,以及对当下的启示。
我们要怀着敬畏之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中国文化的自信和骄傲。
1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梅关古道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
历史上,梅关古道是广东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
下图示意梅关古道与关楼景观,读图回答1—3题。
1.“庚岭寒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梅花有“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
影响梅花次第开放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壤条件差异
B .降水条件差异
C .光照条件差异
D .热量条件差异
2.梅关是一座古老的关楼,位于梅岭之巅,是岭北与岭南分界线,游客每到此处,都要在关口两侧分别留影。
关楼留影效果最佳是在
A .清明节傍晚,南侧
B .劳动节日出,北侧
C .端午节日落,南侧
D .元宵节中午,北侧
3.梅关古道现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遗迹,造成这一职能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 .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
B .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C .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
D .社会政治的发展演变
【参考答案】1.D 2.B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