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梅兰芳学艺第一、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61
梅兰芳学艺黄河路一小李丽琴教材分析: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
以不争的事实证明了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学情分析:。
课文篇幅比较短,但句句是精华,其中蕴涵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子苦寒来”的道理。
教学时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梅兰芳是谁?”“他学什么本领?”“怎样学艺的?”。
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示、教育。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14 梅兰芳学艺。
2、看图,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
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勤学苦练世界闻名紧盯注视游动的鱼儿(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 男女生分节朗读。
C 齐读课文。
3、口头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指名认读,注音。
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
14梅兰芳学艺【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能够补充先天的不足。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了。
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理解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能够补充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学习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资料链接】梅兰芳(1894-1961)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原籍是我们江苏人,他在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革新,塑造了众多有没的艺术形象。
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表演人们最喜欢,他发展和提升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他的唱腔非常特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人们称之为“梅派”。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京剧:为中国“国粹”、国剧,已有20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
起源于中国古老戏剧秦腔、徽剧、昆曲及汉剧。
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现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本课的生字并写好“兰、芳、紧、或、者”五个生字。
3.通过让学生来朗读带动及老师的示范朗读协助学生读好课文中的儿化音。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梅兰芳的照片】猜猜这是谁?〔梅兰芳〕是的,我们今日就走近梅兰芳,接着学习《梅兰芳学艺》。
通过上节课学习,小挚友们知道梅兰芳学艺学的是什么?〔京剧〕2、那么后来他学胜利了吗?人们是怎么评价他的呢?〔经过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3、我听到你话里的两个词。
【出示:世界著名京剧大师】课文中就用这两个词评价了梅兰芳,谁来读读这两个词?4、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京剧大师”?〔有经历等〕京剧演得特别好,并且受到大家敬重和宠爱,这样的人就能被称为——。
〔板书:京剧大师〕那“世界著名”是什么意思?别急,请小挚友们听听再看看,你就会明白了。
【出示梅兰芳国外表演的图片】师读:梅兰芳不仅在国内非常出名,而且屡次受到外国的邀请,到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表演京剧。
他优秀的表演使外国人惊羡不已,从今爱上了中国京剧。
谁来说?〔全世界都出名〕对呀,梅兰芳不仅在国内特别出名,而且各国的人们都知道他,喜爱他,这就叫——世界著名。
谁再来读读这两个词。
〔指名读、齐读〕二、学习第一小节。
1、过渡:小挚友们,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大师,小时候的梅兰芳也只是一个很平凡的孩子,他的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总是下垂,遇到风还始终流泪。
请一个小挚友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读〕,其他同学想想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读〕2、沟通。
〔板书:没有神儿〕3、理解:什么叫没有神儿?〔眼睛不够敏捷〕4、师补充介绍:作为一名京剧演员,首先要有一双〔〕的眼睛,因为舞台上的演员时时要通过眼神来告知观众他的喜、怒、哀、乐。
可梅兰芳的眼睛——,所以师傅说他不是——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梅兰芳——没有好的条件,不行能学好唱戏。
〔相机板书:不是唱戏的料子〕5、【出示:师傅说梅兰芳不是,是因为。
】你能试着完成这个填空题吗?【出示:师傅说:“梅兰芳呀,因为,所以。
”】你能学着用师傅的口气连起来说说这句话吗?6、假如是你,听到师傅这么说,你当时会怎么想呀?〔我就不想练了;我要努力练习。
《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教案之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成长过程。
2.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引导学生从梅兰芳身上学习到勤奋刻苦、追求卓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勤奋刻苦的精神。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梅兰芳的经历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文章——《梅兰芳学艺》。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京剧界的泰斗”。
那么,梅兰芳是如何成为一代艺术大师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自学课文(1)梅兰芳小时候对京剧有什么样的兴趣?(2)梅兰芳是如何刻苦学艺的?(3)梅兰芳在学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3.课堂讨论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读完了课文,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课文中的内容。
请一位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梅兰芳小时候对京剧有什么样的兴趣?生1:梅兰芳小时候非常喜欢看戏,尤其是京剧。
师:很好!那么,梅兰芳是如何刻苦学艺的呢?请另一位同学回答。
生2:梅兰芳为了学艺,每天起早贪黑,勤学苦练,甚至睡觉的时候都在练习。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梅兰芳在学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呢?请第三位同学回答。
生3:梅兰芳在学艺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嗓子不好、身体虚弱等。
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勤奋练习、请教名师等方法,克服了这些困难。
4.分析课文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讨论了课文中的内容,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
我们来看梅兰芳小时候对京剧的兴趣。
课文中提到,梅兰芳小时候喜欢看戏,尤其是京剧。
那么,为什么他会对京剧产生兴趣呢?生4:因为梅兰芳小时候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他的父亲是京剧演员,所以他从小就接触到京剧。
师:很好!我们来看梅兰芳是如何刻苦学艺的。
课文中提到,梅兰芳每天起早贪黑,勤学苦练。
那么,你们觉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生5:值得!我们要学习梅兰芳勤奋刻苦的精神,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课文《梅兰芳学艺》优秀教案范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熟练认读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揭题。
介绍梅兰芳生平。
指名拼读兰,提醒学生读准边音。
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学习词语:学艺,说说它的意思。
2、指名把课文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词,圈出生字,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多练读几遍。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拼读。
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指名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请三个学生分段试读课文。
提醒学生读准儿化音。
引导读同长句子: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4、范读课文。
读后引导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文明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天天们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理解梅兰芳如何成为京剧大师。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说出下面字的读音。
兰神紧者注练翔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3、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相机板书:不是料子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理解世界闻名、大师的意思。
3、学过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想法?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初步理解句意: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2、进一步理解句意: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结果的句子。
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梅兰芳的成就和贡献,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化传承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2.学习《梅兰芳学艺》这篇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2.认真朗读课文,培养优美的朗读语音。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PPT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利用投影仪播放一段梅兰芳的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呈现(约10分钟)•展示课文《梅兰芳学艺》的题目,让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
•通过学生的猜测,引导他们注意学艺的重要性。
3. 文本理解(约15分钟)•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解释生词和重点短语,确保学生理解课文。
•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情况。
4. 拓展阅读与讨论(约15分钟)•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的拓展材料,了解梅兰芳的表演特点和艺术成就。
•引导学生思考,梅兰芳对艺术的追求和努力有何贡献。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5. 朗读训练(约10分钟)•再次朗读课文,并进行一些反复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 总结归纳(约5分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梅兰芳的了解。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阅读其他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写一篇读后感。
以上是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的教案,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说课稿《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梅兰芳学艺》。
下面我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梅兰芳学艺》是苏教版第三册第14课。
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全文共3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第二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了。
第三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勤学苦练的结果。
课文篇幅较短,但意蕴深长,其中蕴含了“勤学能补拙,苦练可通神”的道理,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教材。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梅兰芳是谁?”“他学什么本领?”“怎样学艺的?”。
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示、教育。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正确,读出味。
2、学写“注、视、灵、活”四个生字。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4、能在反复的比较中品味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5、懂的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立志从小练好基本功。
6、渗透学习写人类文章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1、从“苦练眼神”一事中体会梅兰芳不怕困难、勤学苦练的精神。
2、指导学学生理解关键词关键句。
(课文共3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这段中的重点句是“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这句话是讲梅兰芳持之以恒地练眼神,不怕吃苦。
尤其是“紧盯”和“注视”这两个词语要指导学生读好,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
)教学难点:理解“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课案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梅兰芳学艺》执教时间:2010年11月2日执教班级:执教老师:海陵小学杨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播放一段京剧)师:听,这就是京剧。
这段京剧就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唱的。
(出示梅兰芳的图片)师:他就是梅兰芳,这里的“兰”和“芳”都是生字,来,伸出你的手指,跟老师一起写。
(一起书空两个字。
注意“芳”的最后两笔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师: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大师,是我们江苏人。
他在舞台上表演了很多角色,在观众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板书:学艺)师:“梅兰芳学艺”,梅兰芳学的是什么?生:学唱京剧。
师:那么题目“梅兰芳学艺”的意思就是——生:梅兰芳学唱京剧。
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梅兰芳小时侯是怎样学艺的?听老师读课文。
(范读课文)【梅兰芳对于现在二年级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从音乐和照片入手,让学生直面人物,明确对象,很好地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人物形象。
】二、读通课文,随文识字师:现在请小朋友坐端正,捧好课文,学着老师,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老师这儿有几个要求呢!(出示要求)(生自由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读书的姿势,听朗读的情况,提醒学生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读通读顺读正确,是阅读理解的基础。
整体把握是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重要环节。
这里关注了学生的读书姿势。
】师:谁来读第一自然段?(一生读。
)师: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他读得很流利,一个字都不错!生:我也觉得他读得挺好的,如果声音再高一点就更好了!师:你们俩评价得很好!我们评价别人,应该先看到别人的优点,向别人提意见,可以这样说:我想给他提个建议……【指导学生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交往教育运用恰当。
】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谁小时候去拜师学艺?生:我知道了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
师:谁能读好这两个词?(一生读。
)师:“傅”原来读第四声,这里读轻声。
那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师傅呢?生:本领大的人才能当师傅。
《梅兰芳学艺》
第2课时教学设计梅XX学艺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只要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认读词语。
注视紧盯学艺或者灵活飞翔勤学苦练京剧大师2、填空。
梅XX小时候_,经过_,终于成为_。
二、讲读课文。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XX学艺(生读课题)。
大家进一步来阅读课文,想一想,梅XX是怎么学艺的1、学习第一段。
自由轻声读,边读边想:梅XX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句子。
讨论:“眼睛没有神”是什么意思“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齐读。
为什么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呢学生讨论后,出示填空:因为梅XX_,所以师傅说_。
师傅说梅XX不是_,是因为_。
2、学习第二段。
过渡:听了师傅的话,梅XX是不是就灰心、失望了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出示第二段话,指名读。
讨论第一句话。
梅XX灰心、失望了吗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讨论第二句话。
梅XX下定了决心后,又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先到课文第二段中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指名读,女生齐读。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勤学苦练)是从哪儿看出梅XX在勤学苦练的“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呢哪个词儿体现了“勤” (常常、日子一长)能把“常常”这个词换一换吗把句子中“飞翔”和“活动”去掉,再来读一读句子,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梅XX为什么一定要紧盯飞翔着的鸽子,注视游动着的鱼儿呢引读第三、四句话。
(师引)梅XX下决心苦练眼神,练习的时间长了,双眼(生读),(师引)所以人们都说(生读)。
讨论:眼睛真的会说话吗根据板书小结,齐读第二段。
3、学习第三段。
过渡:梅XX的眼睛变得有神了,他是不是就满足了呢从“勤学苦练”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梅XX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了其他的唱戏基本功。
)引读。
(师引)是啊!梅XX下定了决心,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唱戏的各种基本功,终于成了(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