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神经
- 格式:ppt
- 大小:10.80 MB
- 文档页数:10
颌面部神经疾病一、单元脉络梳理1.三叉神经痛(1)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2)治疗原则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2)治疗原则3.舌咽神经痛(1)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2)治疗原则二、知识内容细讲三叉神经痛概述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
疼痛可由于口腔或颜面的任何刺激引起。
以中老年人多见,多数为单侧性。
分类两种:原发性(真性或特发性)无神经系统体征,而且应用各种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者。
继发性(症状性)其他病变压迫或侵犯三叉神经。
病因尚不明确,认识也不一致,主要学说:中枢病变学说和周围病变。
病理表现三叉神经痛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意见不一。
目前已公认脱髓鞘改变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是在三叉神经某分支区域内,骤然发生闪电式的极为剧烈的疼痛。
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扳机点”所引起。
“扳机点”:在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内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黏膜特别敏感,对此点稍加触碰,立即引起疼痛发作。
疼痛先从“扳机点”开始,然后迅速扩散至整个神经分支。
“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但也可能为两个以上,患者不敢触碰。
疼痛: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剧痛。
特殊动作发作时:颜面表情肌的痉挛性抽搐,口角被牵向患侧。
还可出现痛区潮红,结合膜充血,或流泪、出汗流唾液以及患侧鼻腔黏液增多等症状,称为痛性抽搐。
发作多在白天,每次发作时间一般持续数秒、数十秒或1~2分钟后又骤然停止。
两次发作之间称间歇期,无任何疼痛症状。
患者疼痛发作时,用力揉搓面部皮肤,可发生皮肤粗糙、增厚、色素沉着、脱发、脱眉,有时甚至引起局部擦伤并继发感染。
在患者中疼痛牵涉到牙时,常疑为牙痛而坚持要求拔牙,故不少三叉神经痛患者都有拔牙史。
诊断及鉴别诊断明确罹患的分支,首先要寻找“扳机点”眼支:眶上孔、上眼睑、眉、前额及颞部。
上颌支:眶下孔、下眼睑、鼻唇沟、鼻翼、上唇、鼻孔下方或口角区、上颌结节或腭大孔。
口腔颌面部神经损伤的诊断和修复方法口腔颌面部神经损伤是指由于外伤、手术或其他原因导致口腔颌面部神经受到损伤的情况。
这种损伤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感觉、运动或其他神经功能的异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口腔颌面部神经损伤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修复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口腔颌面部神经损伤的诊断方法1. 病史询问和症状观察: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受伤的原因和发生的时间等信息,并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如感觉丧失、运动障碍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2. 神经功能测试:医生会使用一系列的神经功能测试来评估受损神经的功能状态。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触觉测试、疼痛测试、温度测试、反射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神经受损的具体区域和程度。
3. 影像学检查:口腔颌面部神经损伤的确诊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辅助。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扫描、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受损神经的解剖结构,为后续的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二、口腔颌面部神经损伤的修复方法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的神经损伤,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
这包括对受损神经进行密切观察、应用药物治疗、进行物理治疗等,以促进神经的恢复功能。
2. 外科修复:对于严重的神经损伤,外科修复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外科修复方法包括直接缝合、神经移植、神经吻合等。
直接缝合适用于神经断裂的情况,通过缝合神经两端来促进神经再生。
神经移植是指将健康神经组织移植到受损区域,以帮助神经重新连接。
神经吻合是指通过特殊的吻合技术将神经的两端连接起来,使其能够重新传递信号。
3. 神经重建辅助治疗:为了加速神经损伤的修复过程,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神经生长因子的应用、电刺激等。
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电刺激可以激活神经细胞的功能。
4. 康复训练:对于已经进行神经修复的患者,康复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康复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神经的功能,包括感觉和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