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选修四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

德清三中王月英整理

第一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考纲:本课为阅读课文

第二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考纲:本课为阅读课文

第三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考纲: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科学成就及社会贡献。

★考点: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留学归来报效祖国、创建地质力学、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认识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阅读内容:

★基础知识

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

1.早年留学__________,选择_________专业,立志增强祖国的海军事业。

2.辛亥革命后,再次离开祖国,赴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学,选择了_______学专业,希望中国人能自己开发自己的矿藏,不受外国人摆布。回国到北京大学,一面从事科研,一面培养地质人才。

二.科学成就及贡献

(一)地质力学创立过程及运用

1.萌芽:1926年,他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2.正式提出:1945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正式提出“___________”名词。

3.载入史册:1948年在伦敦国际地质学大会上作《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告,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他被公认为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4.系统总结:20世纪60年代初,《________________》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

5.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油田,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6.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___________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作出贡献。

7.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对_______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有效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二)古生物学研究及运用

1.创立___________科化石鉴定化石10条标准。

2.为寻找和开发_____________资源提供依据。

(三)冰川学研究及运用

1.确定中国__________冰川的存在。

2.为_______________选线、____________________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问题思考

一、李四光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二、李四光如何应用他的科学理论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新中国成立后,有许多科学家放弃了在海外优越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他们与李四光情况相似,有的情况不同,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他们后来为国家作出了哪些贡献?

★拓展延伸

一、地质力学:“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

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二、评价李四光:1.人格特征: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从小立

志,为科学献身,重视实践,不迷信权威,“让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学术地位: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3.总体评价: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练习巩固

1.下列李四光的科技文献中堪称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的是()

A.1926年《地球表面殉变迁的主因》 B.1945年《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1948年《新华夏海的起源》 D.20世纪60年代初《地质力学概论》

2.李四光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是起于下列哪一科技文献()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新华夏海的起源》 D.《地质力学概论》

3.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下列没有体现此特点的是()A.勘探石油,发现油田 B.寻找铀矿,发展核能

C.研究和预测地震D.修建京张铁路

4.“地质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起因的学科。它是由中国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名词正式提出是在其哪篇论著()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

C.《新华夏海的起源》 D.《地质力学概论》

5.李四光在很多的科学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下列哪些领域他的贡献特别突出()

①量子力学②地质力学③古生物学④冰川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认为李四光是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其主要依据是()

A.创造地质力学理论 B.担任地质部长

C.创建“构造体系”理论 D.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二、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报告。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第二个五年计划”是什么时候?

⑵“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主要指什么?依据这一理论发现的油田中,除了“大庆

油田”还有哪些油田?依据“独创地质理论”还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

8.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请回答:

(1)李四光打破了哪两个“洋神话”?

(2)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当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

1.日本、造船 2.英国伯明翰大学、地质

二.科学成就

(一)地质力学创立过程及运用

1.《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2.《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地质力学 3.《新华夏海的起源》4.《地质力学概论》 5.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6.铀 7.地震(二)古生物学研究及运用

1.蜓 2.煤炭

(三)冰川学研究及运用

1.第四纪 2.成昆铁路、攀枝花钢厂

★问题思考

一、李四光毕生研究地球科学,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地质力学。运用这一理论,他对现代地壳运动的分析、对矿产资源的探寻、地震预报,都提出来自己的独特见解,并经受实践的检验。除此以外,他还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者,对蜓科化石研究也有特殊贡献。

二、李四光运用其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寻找石油的理论和方法。我国勘探部门据此相继找到了大庆、大港、胜利等油田,使中国一举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李四光还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的核事业做出了贡献。他还运用这一理论,对地震预报工作展开了有效研究。

三、1950年8月,“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治学严谨的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10月,邓稼先出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此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事业。

★练习巩固

1.D 2.C 3.D 4.B 5.A 6.A

7.(1)1958—1962年

(2)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寻找铀矿资源、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等。

8.(1)他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在他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国人的“中国贫油论”。

(2)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治学的精神。

第四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考纲:牛顿的科学成就及作用。

★考点:了解牛顿成长历程,简述他的主要科学成就:建立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发明反射望远镜等。认识牛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感悟其成长的人生启迪。

★阅读内容:

★基础知识

一.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

1.1642年,牛顿出生于___________北部,童年时期善于观察、发明创造。

2.中学毕业时考入剑桥大学,不仅师从_______教授学习,还自学_________等人的数学著作,将自己引导到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方面。大学毕业前,他提出来数学上有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初步算法。

3.17世纪初,牛顿自制一架___________,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证明日光即白光由七色光组成,还进一步说明了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奠定了____________基础。

4.1688年,牛顿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架______________,考察__________,分析__________,预言地球不是___________。反射望远镜的发明,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一个新阶段。

5.1672年,牛顿在《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中提出了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的“_______________”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1687年,《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版,牛顿确定了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明万有引力的概念并把它应用到天文学中。

2.万有引力定律后来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人们以此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新发现行星的运动等。

3.《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还解释了______________、地球的_____________等问题。

二.勤奋的探索与科学的研究方法

1._______________作为得出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是近代的科学研究方法,________是第一个充分使用这种方法的人。

2.牛顿在试验中得出结论后,还要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证明自己所得出结论的正确性,这种研究方法后人总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问题思考

一、牛顿一生有哪些重大理论发现?这些理论发现的贡献是什么?

二、牛顿的一生为什么能够做出那样多的发明创造?

三、牛顿在建立经典力学理论的过程中,有哪些巨人的肩膀托起了牛顿?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四、牛顿《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的出版有何意义?

★拓展延伸

一、牛顿在生前获得很多殊荣,在逝世后获得到国葬的礼遇这说明了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文

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洗礼、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形成了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社会风尚。

二、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前人的基础,自己的素养,还有客观的社会

环境。如,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具有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精神;勤奋的探索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肃的科学态度;有利的社会环境: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

三、物体运动三定律: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在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基础上得出);作用

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开普勒等人)。

★练习巩固

1.牛顿的《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的内容不包括()

A.确定了万有引力三定律 B.解释了潮汐现象

C.地球的圆扁形状 D.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

2.下列不是牛顿在光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B.发明世界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C.提出微粒说 D.提出波动说

3.假如今年是2027年,科学界为纪念牛顿逝世300周年展开一系列活动。下列与主题无关的是()

A.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座谈会 B.关于二项式定理提出的报告会

C.纪念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活动 D.关于科学的研究方法演讲

4.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

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5.“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

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6.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惟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自述》

请回答:(1)“牛顿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2)牛顿在数学和力学方面有什么贡献?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一.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

1.英国 2.巴罗、笛卡尔、解析几何、微积分、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 3.折射望远镜、、光谱学 4.反射望远镜、行星运动、潮汐现象、正球体 5.《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波动说”

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物体运动三定律 2.彗星的轨道问题、双星行为

3.潮汐现象、圆扁形状

二.勤奋的探索与科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牛顿 2.“归纳—演绎”法。

★问题思考

一、

1.天文学方面:解释潮汐现象;从理论上推测初地球不是球体,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并由此说明了岁差现象。

2.物理学方面:建立了三条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建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3.数学方面:创立了“牛顿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学。

4.光学方面:自制望远镜发现白光由不同颜色的光构成,制成“牛顿色盘”;创立光的“微粒说”。

5.牛顿的《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阐释了近代力学的许多概念,近代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概括和总结。

二、在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加之自己勤奋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有利的社会环境: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

三、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善于吸收前人的成果,要有谦虚好学和创新的精神。

四、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标志牛顿力学体系建立即经典力学体系建立。

★练习巩固

1.D 2.D 3.C 4.B 5.A

6.(1)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20年代;处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资产阶级文化在逐渐发展。

(2)数学方面,微积分学,使精密的测量和变量计算有了可能。力学方面,提出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第五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考纲: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及作用。

★考点: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简述他的主要科学成就:提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等。认识爱因斯坦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阅读内容:

★基础知识

一.主要科学成就

1.1879年,出生在________。1955年,病逝于美国_______________。

2.狭义相对论:

(1)提出:1905年,《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提出。

(2)基本原理: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改变了牛顿力学的____________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___________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3.广义相对论:

(1)提出:1916年,发表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本原理: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促进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及观测研究和理论探讨。

4.光量子假说:

(1)提出:1905年,提出_____________,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__________问题。

(2)意义:解释了光电效应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理学领域也有研究成果。

二.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1.一战时,签署反战宣言。

2.一战后,积极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自己却被德国纳粹分子追杀和迫害。

3.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原子弹,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伤害。

4.二战后,亲自领导组织“_________________”,出刊《____________》,倡导反对核战。

★问题思考

一、爱因斯坦对人类科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二、你认为爱因斯坦的科学创新体现了哪种精神?

★拓展延伸

一、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洛仑兹和庞加莱等人的工作基础上创立的时空理论,是对牛

顿时空观的拓展和修正。爱因斯坦以光速不变原理出发,建立了新的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和相对性。

二、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建立的引力理论,统合了狭义相对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将引力改描述成因时空中的物质与能量而弯曲的时空,以取代传统对于引力是一种力的看法。

三、科学家们共同品质,启迪现实:努力创造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认识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真正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正确的科研方法,如独立思考是首要条件,是科学思维的必备品质。重视实践调查,考察(李四光),归纳总结(牛顿),理论分析(爱因斯坦),科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是科学家基本的方法;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价值观,关注国家民族、全人类生存,兴衰的强烈责任感;发扬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创新等精神。

★练习巩固

1.有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发现2005年恰好是许多重大事件的百年,下列与他的发现不符合的是()

A.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提出 B.李四光提出地质力学理论

C.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 D.詹天佑开始修筑京张铁路

2.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内容不包括()

①相对性②光速不变原理③等效原理④广义相对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4.“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5.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因为它()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C. 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 标志着对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6.同相对论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日心说

C.量子理论

D.牛顿力学理论

7.牛顿和爱因斯坦成就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B.都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C.都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

D.都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8.材料一: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则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他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40年代,由于爱因斯坦等人的努力,美国的原子能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有人说爱因斯坦是“原子弹之父”。一位学者这样评论:“对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天才有助于揭示的物理世界的比较深入的洞察,应该找到它的首次应用,可是这一应用不是用来改善人们的福利—爱因斯坦对此甚为关心—而是用来生产威力无比的破坏工具,这的确是悲剧性的。同样具有悲剧色彩的是,他整个一生都忠实地为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可是在历史令人啼笑皆非的迂回曲折中,他竟然会帮助对人类幸存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原子弹提供科学借鉴。”(1)在材料一中,爱因斯坦是怎样看待科学和战争的关系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爱因斯坦在材料一中的主张是不是发生了变化?你怎样评价爱因斯坦的行为?

9.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

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的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一.主要科学成就

1.德国、普林斯顿 2.《论物体的电动力学》、相对性、光速不变原理、时空观念、原子能3.《广义相对论的基础》、等效原理、广义相对论4.光量子假说、光电效应5.宇宙学、统一场论

二.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4.“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原子科学家公报》

★问题思考

一、对科学的主要贡献是狭义相对论、光量子理论、广义相对论、宇宙论和统一场论的提出,从而引发了传统物理学的伟大革命和人类自然科学史的一次革命。

二、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懈求真,求实,求真知。

2.理性的怀疑,热爱科学,崇尚真理。

★练习巩固

1.B 2.A 3.D. 4.A 5.B 6.C 7.B

8.(1)科技进步具有双重作用,可以用来自我毁灭,也可以用来造福人类。科技造成的灾难是由特定制度体系造成的。科技的发展为战争杀伤力增强创造条件,威胁世界和平,所以,他积极致力于防止核战。

(2)没有变化。爱因斯坦建议美国研究原子弹是为了赶在德国之前,防止德国提前研制成功发动核战。他主观上很想遏制核战,维护世界和平。所以,在得知美国对日本投下原子弹后,他对此抱憾终身。

9.(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完整版)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一、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非常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么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二、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 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 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 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 还有一次, 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 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 实在太累了, 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 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后来,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三、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

国内外著名物理学家

1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及其贡献 艾萨克·牛顿 牛顿爵士是一位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1] 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物理学家,美籍德裔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3伽利略·伽利雷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他创制了天文望远镜来观测天体,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先后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等等。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4托马斯·爱迪生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

5詹姆斯·瓦特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1763年瓦特到格拉斯大学工作,修理教学仪器。在大学里他经常和教授讨论理论和技术问题。1781年瓦特制造了从两边推动活塞的双动蒸汽机。1785年,他也因蒸汽机改进的重大贡献。 6迈克尔·法拉第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杰出贡献。在电学方面,法拉第研究负载直流电的导体与附近磁场之间的关系,在物理学中建立起磁场这个概念。他发现了电磁感应、抗磁性及电解。另外,他也发现磁场能对光线产生影响,进而发现两者间的基本关系。另外,法拉第还发明了一种依电磁转动的装置,为电动机的前身。[1]

中外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一、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1.张仲景 张仲景(约150——219),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 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的论著”,后人称之为“中医方 书的鼻祖”。 2.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人,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 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值,直到1100多年以后才被阿拉伯和法国的数学家超过。 3.贾思勰 贾思勰,北朝北魏人,杰出的农学家,代表著作为《齐民要术》,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农学著作。 4.沈括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沈括是一位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 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 5.秦九韶 秦九韶(1208——1261),南宋人,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 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 营造之学,其代表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 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6.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明代人,药学家,所著《本草纲目》 为一部世界上伟大的药典。 7.张衡 张衡(78—139),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 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发明 了地动仪。 8.梁思成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长子。1924年,梁思 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建筑硕士、美术学士学位。他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办 了建筑系,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工作。

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

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 1、张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2、张仲景(公元150 —219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 医圣" ,奉" 伤寒" 、" 金匮" 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中医" 四大经典" ,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他所确立的" 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 道经千载更光辉". 3、祖冲之(429 -500 ),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 到3.1415927 之间。他提出约率22/7 和密率355 /113 ,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 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祖桓,祖冲之的儿子,字景烁,生卒年代无可考。 祖冲之的杰出成就主要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他研究过《九章算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科学家成长故事_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光,号元扈,溢文定,上海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人,他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可谓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1562年,徐光启出生在上海县城。先祖由苏州迁至上海,务农为生。祖父弃农经商致富,因倭寇之乱而家道中落,父亲仍务农为业,祖母尹氏、母亲钱氏勤于纺织贴补家用。他们把光大门楣的希望全寄托在聪颖健壮的徐光启身上,含辛茹苦加以培养。 徐光启从小就很独立,他胆量大,也很顽强。冬天天很冷,地上有冰,很滑,别的小朋友们都怕摔跤。可他不怕,他一边跑,还一边叫嚷着:“我要跑第一!” 他很调皮。有一次,“龙华塔” 上有鸽子,他竟然爬上了这座塔,去捉鸽子。看到他爬上去,大家都吓得闭上了眼睛,生怕他跌下来。可是他自己一点也不怕,若无其事,嘴里边还嘟囔着:“鸽子,都是你害得我爬到塔顶上来抓你!” 到了小光启上学的年龄,家里决定省吃俭用,供他上学。于是东凑西筹,凑够了学费,送他去念书。父亲对他说:“家里并不宽裕,但是为了你将来有出息,省吃俭用也要供你读书,进学堂很不容易,一定要好好学习呀!” 自从进学堂读书后,小光启就再也不贪玩,不淘气了。天还不亮,他就起来背书;放学后,回到家里就躲进自己的房间做功课,经常到了吃饭的时候还得母亲去叫他,有时候还要叫好几遍。 由于勤奋和努力,每次考试,徐光启的成绩都名列前茅。父母都为徐光启的成绩而高兴。他们表示,哪怕是吃不上饭,也要供光启读书。 徐光启对书本以外的知识也很关心。他非常注意观察生活。有一天,看到奶奶在纺线,纺车上有三个纱锭,他便问道:“奶奶,为什么你的纺车有三个纱锭,而外婆用的纺车只有一个?” 奶奶说:“你外婆用的纺车是一般的纺车,我用的纺车是黄道婆发明的,一个人可顶三个人呢。” 徐光启问:“黄道婆是谁呀?” 奶奶说:“黄道婆是南宋人。她出身很苦,少年时流浪到海南,开始向当地黎族人学习纺织技术,后来回到家乡,就把技术传授给了大家。她是我们纺织的祖师婆,人们都非常尊敬她,在她家乡为她塑了像、造了词。” 徐光启说:“黄道婆真是很了不起呀!” 徐光启爱家乡,爱田园,爱庄稼。课余时间,他常常到田野里帮父亲干农活。他想,父亲做农活太辛苦了。怎么样才能让干农活的人不那么辛苦呢,这是他经常想的一个问题。 有一次,他路过德章爷爷的棉田,看到德章爷爷把棉花的顶芯摘掉了。他便问道:“爷爷,你为什么要把棉花的顶芯摘掉呢?对棉花的生长有什么好处吗?” 德章爷爷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在立秋以后,新长的棉枝不结棉桃了,如果不把顶芯摘掉,它就会疯长,把营养都吸收走了,直接影响棉花桃的成熟。如果把顶芯摘掉,就会控制不结棉桃的枝条的生长,把营养集中到棉花桃上,使得棉花桃长得丰满,收获的棉花就会多。” 德章爷爷一边说一边指着棉花顶芯让徐光启看,让他认识,并教给他怎么把顶芯摘掉。光启把德章爷爷教的一一记在心里。德章爷爷是个种棉花的能手,他经验丰富,听他的没错。因此,徐光启回去后,就照他说的方法去做,开始父亲不相信,一个劲儿阻止他。为此,父子俩还争吵了一番。可

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排名

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排名 最伟大的物理学家Top10 PhysicsWeb曾经搞过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投票,结果如下表: 1:牛顿(经典力学、光学) 牛顿(Sir Isaac NewtonFRS, 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牛顿像(21张)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之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在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

2: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奠基人)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后因二战爆发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国籍。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从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他的量子理论对天体物理学、特

中国十大科学家-推荐下载

李四光 (1889—1971) 湖北省黄冈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为中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邓稼先(1924—1986) 安徽怀宁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 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 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等问题试工作护装置

钱学森(1911-2009)浙Array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 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 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 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12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 钱学森图书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绍兴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 学。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 微物理学奖金。曾任法国国家科 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导师, 并获法兰西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1948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物理 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 究所(后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 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 处秘书长,二机部(核工业部) 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 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的确定,与钱伟长、钱学森一起,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被誉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中国两弹之父”。杰出科学家。

中国古代的十大科学家

关于古代科学家的资料 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1、张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2、张仲景(公元150 —219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 医圣" ,奉" 伤寒" 、" 金匮" 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中医" 四大经典" ,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他所确立的" 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 道经千载更光辉". 3、祖冲之(429 -500 ),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 到3.1415927 之间。他提出约率22/7 和密率3 55 /113 ,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 44 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

中外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一、中国科学家得杰出代表 1、张仲景 张仲景(约150——219),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齐备得论著”,后人称之为“中医方书得鼻祖”。 2、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人,杰出得数学家、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与机械三方面。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就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得值,直到1100多年以后才被阿拉伯与法国得数学家超过。 3、贾思勰 贾思勰,北朝北魏人,杰出得农学家,代表著作为《齐民要术》,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得农学著作。 4、沈括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沈括就是一位博学多才、成就显著得科学家,就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得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与医学。 5、秦九韶 秦九韶(1208——1261),南宋人,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其代表著作《数书九章》,其中得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与秦九韶算法就是具有世界意义得重要贡献。 6、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明代人,药学家,所著《本草纲目》为一部世界上伟大得药典。 7、张衡 张衡(78—139),我国东汉时期伟大得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得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得贡献。发明了地动仪。 8、梁思成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长子。1924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建筑硕士、美术学士学位。她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得设计,为东北大学与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长期从事教育事业与中国建筑史得研究工作。 9、钱学森

中国近代物理学五大奠基人士

中国近代物理学五大奠基人士 胡刚复 胡刚复(1892年3月24日-1966年2月19日),生于江苏桃源县(现泗阳县)。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他与其两位兄长胡敦复、胡明复并称为?三胡?。 学术贡献: 胡刚复将X射线标识谱、吸收谱和原子序数之间的实验规律扩展到25号至34号元素,并测定了X射线频率和光电子速度的关系,对X射线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1949年在大陆更名南京大学,1962年在台复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物理实验室,把近代物理学研究引入中国。培养了吴有训、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钱临照、余瑞璜等著名物理学家。抗战期间,作为理学院院长协助竺可桢校长西迁浙江大学,并将浙江大学理学院办成了当时最好的学院之一。此外,曾在1923年陪同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来中国讲学。讲学时用到entropy一词,胡刚复在翻译时灵机一动,把?商?字加火旁来意译此词,创造了?熵?字,发音同?商?。 吴有训 学术成就: 吴有训全面验证了康普顿效应,并发展了该理论。康普顿效应,也被称为?康普顿-吴有训效应?,是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发现。

康普顿效应被验证后,康普顿以该理论成就获得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吴有训对X射线散射效应及量子力学的贡献尽管没被授予诺贝尔奖,但他是公认的首位对世界现代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华人科学家。 在发展康普顿散射理论方面,吴有训用精确的实验,解决了康普顿散射光谱中变线与不变线之间的能量或强度的比率问题。1925年11月,美国物理学会第135届会议在吴有训所在的实验室召开,在会上宣读交流的论文中,吴有训的论文《康普顿效应中的变线与不变线之间能量的分布》排在第一位。 回国后,吴有训在清华大学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近代物理研究实验室,开创了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先河,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 1935年,他被德国自然科学院推举为院士,是第一位被西方国家授予院士称号的中国人。 饶毓泰 生平:父饶之麟,为清朝举人、拔贡生,曾任户部主事。母余峨之。幼年在叔父和舅父教导下习四书经史。1903年,入抚州中学堂学习。1905年,只身去上海,就读于中国公学。后转入?中国新公学?,胡适曾为其英文老师。191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1912年回临川中学(今抚州一中)任教半年。

精品2019版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目标导航] 1.了解爱因斯坦早年的成长历程,分析其在科学方面能够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2.了解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基本内容,分析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之间的关系。 3.概括爱因斯坦为争取和平而进行的重要活动,认识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一、提出狭义相对论 1.成长历程 (1)出身:1879年,出生于德国南部小城乌尔姆的一个犹太血统家庭。 (2)童年:善于思考,对自然界的现象总爱寻根问底。 (3)中学:被赶出校门,坚持自学。 (4)大学: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主修数学和物理。迷上了物理学,为以后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2.提出狭义相对论 (1)提出:1905年6月,发表了《论物体的电动力学》,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提出。 (2)内容: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3)意义: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二、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 1.广义相对论 (1)标志:1916年发表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2)内容 ①等效原理,即在一个加速运动的系统里,物体会自动改变运动状态,而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的力,就是惯性力。 ②广义相对性,即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可以运用到时空中的各种物体运动上。 (3)意义: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广义相对论的指引下,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 2.推动量子力学发展 (1)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 (2)1921年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3.其他成就 在宇宙学、统一场论等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中国近当代科学家的故事资料

中国近代科学家的故事 1.詹天佑(1861~1919)近代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 11岁考取容闳所招出洋留学生习技艺,次年赴美,为中国首批留美官费生。清德宗光绪四年(1878)入耶鲁大学工学院土木建筑科,三年后毕业。归国后,奉派赴福州水师学堂习驾驶,第二年以优异成绩调派赴扬武兵舰服务。光绪十年(1884)应两广总督张之洞之聘任广东博学馆教席,两年后完成测绘广东沿海险要图。从十四年(1888)起献身铁路工程,任工程师,先后主持塘沽天津段、滦河铁桥、津芦段、萍乡至醴陵、潮汕铁路、京张铁路等建筑工程。民国8年(1919)奉命至海参崴、哈尔滨参加协约国西伯利亚铁路监管会。因北方严寒,加以公务繁忙,操劳过度而患病,不久逝世于汉口 2.冯如(l883~1912)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员 冯如,广东恩平人。幼时家贫,12岁赴美国,当童工。工作之余勤于钻研技术。在旅美华侨支持下,曾在旧金山创办广东飞行器公司。溥仪宣统六年(1909)设计并制成飞机,亲自驾驶,试飞成功。后造新飞机一架,航程、时速、高度均达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飞行协会举办的飞行竞赛大会上获奖。宣统三年(1911),拒绝外国重金聘请,返回广州,并带回两架自制的飞机,辛亥革命爆发,参加广东革命军,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革命军陆军飞行队长。中华民国元年(1912)八月二十五日在广州作飞行表演时失事牺牲,年仅29岁。 3.李四光(l889~1971)地质学家 原名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地质学家。蒙古族。湖北黄冈人。1919年和1927年分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49年以前,长期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国外之时,他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归国后,他长期担任着政府地质部部长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竺可桢(l890~1974)气象、地理学家 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1910年赴美,1918年以论文《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开创中国气象教育事业,筹划组建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特别是创设高山、边远地区的气象站,开展中国高空探测和天气预报业务,组织编印中国气候资料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20年代,他创建了气象研究所。30年代,竺可桢研究中国气流的运行,特别是东南季风和中国雨量的关系。首

世界十大最杰出的青少年

世界十大最杰出的青少年 一、通过制作果酱来挣未来的14岁商人 Fraser在14岁的时候根据他祖母的菜谱开始制作果酱,然后在16岁的时候离开学校去SuperJam果酱公司做全职工作。SuperJam一年卖出50万瓶,在当时占英国果酱市场份额的10%。Fraser的公司股权现在值100~200万美元。 二、从头发中发明太阳能板的18岁少年 在尼泊尔,许多乡村地区都没有能力获得电能。18岁的Milan声称,头发作为一种导体在太阳能板上能够便捷地被使用,同时还可以改革可更新的能源。这个太阳能板能够制造9伏的能量,大概的花费是23英镑。 三、登顶埃非勒斯峰的13岁少年 13岁少年Jordan Romero已经成为了最年轻的登顶埃非勒斯峰的少年。他与他的父亲、女朋友和一只队伍一起完成了登山任务。因为年龄的限制他们不能从尼泊尔那边攀登,整个队伍决定从中国开始然后以一个更加复杂的路线结束此次攀登。

四、以6位数金额卖掉自己网站的15岁少年 15岁的Cameron Johnson以六位数卖掉了他的一个网站。这些都可以追溯到9岁的时候,Johnson开始在他弗吉尼亚的家里使用Photoshop制作和销售一些贺卡。从这以后,他就一直在他的网站上卖一些东西。 五、建造了电动汽车的16岁少年 当我们大多数人刚刚开始学习驾车时,Deitrich――这个从俄亥俄州来的16岁的小伙子已经成为了建造电动汽车的最年轻的人,他制造的电动汽车代替了采用汽油发动机的车。 六、破解300年数学之谜的16岁少年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时候,16岁的伊拉克少年Mohamed移居到瑞典,之后,他破解了一个曾经挑战了无数数学家的300多年的公式,这个问题被称为Bermoulli数学难题。 七、在自家地下室建立了一个核装置的17岁学生 Thiago Olson,一个17岁的在校学生,被他的朋友们称为“疯了的科学家”,因为他在自己的地下室创造了一个核扩散反应装置。Thiago耗费了他对物理所有的兴趣在这个项目上,花费了两年又1000个小时去探索和建造它。

高二历史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高二历史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本专题叙述了中外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的主要事迹,分两课时授课。第一课时介绍了分别处于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三位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如由多人著成、世界公认的古典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北魏末年写成《齐民要术》的贾思勰,在圆周率计算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祖冲之,明代写成《农政全书》的徐光启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自成体系,成果先进,应用性强。李时珍在批判地继承了16世纪以前我国医药学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亲身实践,完成了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但纵观我国古代绵长的历史,领先世界的是实用型技术而非科学,而技术只有发展到科学的高度,用科学指导和改进技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明朝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已慢慢落后于西方。当时的西方,已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资产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制度由萌芽走向壮大,新旧两种思想和两种制度的斗争空前惨烈,其中就包括以科学的力量来反对宗教的愚昧、落后与反动。近代自然科学正是在这场殊死的斗争中为自己争得了独立的地位,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冲破宗教与封建的藩篱、确立近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帷幕。而在中国,在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统治和列强的侵略欺凌下,中国的科学技术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工业国家。在这种历史背景中,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主持完成京张铁路的建设,成为震惊中外的伟大工程,它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从中也可以看出科学家的坚毅性格、创新精神和爱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许多科学家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怀着报国之心,毅然回国,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地质学家李四光便是杰出的代表。他创立地质力学,打破中国“贫油”之说,并致力于地震地质的研究,为实现地震预报探明了方向。第二课时介绍了分别处于西方近代、现代的两位大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在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逐渐居于世界领先

中国近现代数学家

中国现代数学家 1. 华罗庚 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人!!在众多数学家里华罗庚无疑是 天分最为突岀的一位!! 华罗庚通过自学而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他是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 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的 中都作岀卓越贡献。在这些数学领域他或是创始人或是开拓者!从某种意义上他也 是位传奇数学家,一生最高文凭是初中,早年在美国取 得巨大成就后,闻知新中国成立后,发出"粱园随好,非久居之处”呼吁在国外的科 学家学成回去报效祖国,跟他同时代在闻讯回国的科学家,许多都 为中国做岀了巨大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有: 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导弹做岀贡献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中国创立了原子 弹,氢弹等; 回国后华罗庚开创了中国的近代数学,并建立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培养了大批数学家如陈景润,王元等号称华学派,后来致力于应用数学,将数学应用于工业生产,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 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如华引理、华不等式、华算子与华方法。 另外华罗庚还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 中国最著名的五大数学家。 他的经典名言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2. 陈省身—微分几何之父 陈省身,汉族,美籍华人,国际数学大师、著名教育家、中国科 学院外籍院士,“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创始人,20世纪世界级 的几何学家。少年时代即显露数学才华,在其数学生涯中,几经抉择,努力 攀登,终成辉煌。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 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 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曾先后主持、创办了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 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创始成员(1983年), 英国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年), 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8年), 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9年)。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他是现代微分几何的开拓者,曾获数学界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

【物理】吴大猷——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博士在南开,度过了他青春岁月中10年最美好的年华。 吴大猷先生自14岁至24岁在南开生活了10年:南开中学4年,南开大学4年,又在南开大学任教2年。他说:这10年“是性格、习惯的形成,求学基础的训练的重要时期”,“这十年决定了我这一生的为人和工作。” 他对南开感情甚笃。赤子心怀,老而弥坚。他从60年代中期起,就利用教研之余撰写回忆文章,如《求学的回忆》《十年的南开生活》《怀念饶毓泰(树人)师》《南开大学和张伯苓》等。动情的回忆,表达了老人对南开的怀念。 1921年夏,吴大猷先生的伯父吴远基受聘为广东旅津中学校长,由广州带吴大猷、吴大业、吴大任和吴大立来到天津。老伯父决意要用他当校长的收入,栽培这四个分属三房的堂兄弟。同年兄弟4人考上了南开中学,吴大猷和吴大任编在一年级,业、立则在补习班。4人同住7斋同一间寝室,整齐划一的夏布蚊帐、被褥、衣箱、书箱、洗脸用具等。每天早晚,4人一齐拿着脸盆去洗脸,一齐去食堂,许多活动都是兄唱弟随,很是惹人注目。 转眼四年过去。吴大猷就要读完高中二年级,他决定以“同等学历”资格投考大学。可是高三的《大学普通化学》还没有学,他决心自修。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时化学、英语考试极佳。 吴大猷没读高中三年级就上了南开大学矿科。他所以要学矿科,一是觉得家境不充裕,选学实用性学科以后容易找到职业,二是以为自己天资有限,可能不是搞基础理论研究的料子。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对自己的估计并不太准确。 吴大猷在矿科实际上就学习了一年。这一年的学习成绩除上学期物理得B,余皆为A。1 926年夏,支持南开办矿科的李组绅表示不再给学校经费,矿科决定停办。于是,吴大猷改学理科的物理。改科,当时的吴大猷并未看得多么重要,他后来甚至把这件事看成自己“不成熟”时期中的一件“没有道理的事”。因为,物理是他当时数、理、化三科中成绩最不理想的一科,而且,他最害怕物理教授饶毓泰先生。 但是,他偏偏选了物理,而且引领他进入深奥的物理学领域的也正是饶毓泰先生。吴大猷多次说过:“我最怀念的老师是在南开大学物理系教我的饶毓泰先生。”他认为,饶毓泰先生是影响他一生最大的两位师长之一。饶毓泰博士是中国现代物理学前驱之一,南开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奠基人,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极严。吴大猷先后选习他的普通物理、力学、近代物理、气体运动论、光学和电磁学等课程。除物理课程外,他在大学还学习了微积分、高等微积分、高等解析几何、微分方程(张锡禄)、近代代数、复变函数(姜立夫)、定性化学分析、定量化学分析、物理化学(邱宗岳)、气象学(竺可桢)、世界文学(司徒月兰)、德文(段

中外微生物学史上著名的十大人物

中外微生物学史上着名的十大人物 XX (生物制药二班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摘要: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这么一群人,不断地探索着这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所作的贡献。 关键词:微生物学发展史;十大人物;生平事迹; Ten Public Figures in History of Microbi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XX (The 2th class of Biological Pharmaceutics,College of Life, Science,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Abstract: In the vast history, so a group of people, constantly exploring the magical world, let us know in this world and our invisible creatures, we will never forget their contributions. Key words: the history of microbiology; ten public figures; life story and contributions; 自古以来,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已经觉察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所发生的作用。在留下来的石刻上,记有酿酒的操作过程。中国在时期,就已经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作用,进行沤粪积肥。但到17世纪中叶,微生物学的研究才取得重大进展。此后,欧洲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伟大的微生物学家。19世纪末,随着欧洲建立的一些细菌培养技术被教会医院的引入应用,中国人开始逐步了解微生物学,一大批学者投入微生物学的研究并取得了显着成就。 1673年,有个名叫列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1632-1723)的荷兰人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被他称为“小动物”的微生物世界。他给英国皇家学会写了许多信,介绍他的观察结果,他发现了杆菌、球菌和原生动物,表明他实实在在看到并记录了一类从前没有人看到过的微小生命。因为这个伟大的发现,他当上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所以今天我们把列文虎克看成是微生物学的开山祖。不过,在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后差不多过了200年,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对它们的形态进行描述上,并不知道原来是这些微小生命的生理活动对人类健康和生产实践有那样的重要关系。虽然他活着的时候就看到人们承认了他的发现,但等到100多年以后,当人们在用效率更高的显微镜重新观察列文虎克描述的形形色色的“小动物”,并知道他们会引起人类严重疾病和产生许多有用物质时,才真正认识到列文虎克对人类认识世界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巴斯德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

TOP20 物理学家简介

物理学家简介 1 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 年1月8日),意大利物理学家。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 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史蒂 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阿尔伯 特·爱因斯坦称他为现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的所有试验中,最著名的该算是“质量相异者同时落 地”,这个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落体速度与其质量 成正比的理论。 2 牛顿 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 年3月31日),英格兰物理学家。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 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 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 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一则著名的故事称,牛顿在受到一颗从树上掉落的苹果启 发后,阐示出了他的万有引力定律。漫画作品更认为,掉 落的苹果正好砸中了牛顿的脑门,它的碰撞让他不知何故 地明白了引力。 3 托马斯·杨 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年6月14日-1829 年5月29日),英国医生、物理学家,光的波动说的奠基 人之一。托马斯·杨在物理学上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关于光 学,特别是光的波动性质的研究。1801年他进行了著名的 杨氏双缝实验,证明光以波动形式存在,而不是牛顿所想 象的光粒子(Corpuscles)。二十世纪初物理学家将杨的 双缝实验结果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结合起来,提出了 光的波粒二象性,后来又被德布罗意利用量子力学引申到 所有粒子上。

奥古斯丁·菲涅耳(Augustin Fresnel,1788年5月10日 -1827年7月14日),法国物理学者,是波动光学理论的 主要创建者之一。菲涅耳专门对光的属性做理论与实验研 究。 他的发现与数学演绎,发扬光大托马斯·杨的实验工作,将光 的波动学扩展至更多的光学现象。 5 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 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也精于化学,在电 磁学及电化学领域有所贡献。 虽然法拉第只受过很少的正式教育,这使得他的高等数学知 识(例如微积分)相对有限,但不可否认,法拉第仍是历史 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某些科学史学家认为他是科学 史上最优秀的实验主义者。 6 麦克斯韦 詹姆斯·麦克斯韦(英语:James Clerk Maxwell),1831 年6月13日-1879年11月5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和数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 之一。麦克斯韦被普遍认为是对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十 九世纪物理学家。他对基础自然科学的贡献仅次于艾萨 克·牛顿、艾尔伯特·爱因斯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