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公共经济学第五讲-完整版
- 格式:pdf
- 大小:10.90 MB
- 文档页数:77
公共经济学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倪星英文名称:Public Sector Economics教学要求: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的管理问题。
本课程要求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和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阅读有关文献资料,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弄清有关概念、原理、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2.将学习公共经济学理论和公共经济管理方法结合起来。
本课程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方法,学生应在学习公共经济学理论的同时掌握现实中公共经济问题的管理方法。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公共管理和变革的实践进行学习。
本课程的内容与公共部门的管理实践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中应把课程内容同我国现实公共经济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领会理论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言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社会资源有限、人类欲望无限、必须在若干目标之间进行取舍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人们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会计成本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变动是一种增量变动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职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总净收益净边际收益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欲望、需求、满足、激励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传统与习惯、命令与计划、价格与市场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九、当政府发行过多纸币时,物价上升第 1 页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第一讲市场与政府第一节资源配置的效率一、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如果在一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下,任何一方当事人的经济福利增进必须以其它当事人的经济福利的减少为代价,那么,这时候的资源配置状态是最优的。
学习-----好资料公共经济学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倪星英文名称:Public Sector Economics教学要求: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的管理问题。
本课程要求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和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阅读有关文献资料,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弄清有关概念、原理、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2.将学习公共经济学理论和公共经济管理方法结合起来。
本课程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方法,学生应在学习公共经济学理论的同时掌握现实中公共经济问题的管理方法。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公共管理和变革的实践进行学习。
本课程的内容与公共部门的管理实践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中应把课程内容同我国现实公共经济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领会理论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言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社会资源有限、人类欲望无限、必须在若干目标之间进行取舍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人们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会计成本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变动是一种增量变动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职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总净收益净边际收益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欲望、需求、满足、激励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传统与习惯、命令与计划、价格与市场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九、当政府发行过多纸币时,物价上升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第一讲市场与政府第一节资源配置的效率一、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如果在一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下,任何一方当事人的经济福利增进必须以其它当事人的经济福利的减少为代价,那么,这时候的资源配置状态是最优的。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1)公共经济学:就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一个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的学科。
公共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他的别称:公共财政学。
(2)市场:广义上讲,指商品、劳务、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
狭义指,某种商品的买卖双方通过交易实现供求交换的场所。
(3)市场失灵: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自由市场机制达不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4)政府:支配经济单位之间的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5)政府失灵:政府对经济干预不当,不能补救市场的失灵,甚至阻碍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没能使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6)私人物品:(萨缪尔森)某一私人物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量的总和。
(7)公共物品:任何一个消费者实际可消费的公共物品的数量就是该公共物品的总量。
(8)搭便车:也可称为免费搭车,是它是指某些人享受了公共产品的消费,但却逃避支付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的一种行为。
(9)“公共的悲剧”:指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有公共产品的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而如果社会所有的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者的话,结果最终是任何人无法享受到公共产品的好处。
(10)外部效应: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他人或企业,却并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即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成本或效益。
(11)外部正效应: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他人或企业,却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12)外部负效应: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他人或企业,却并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
(13)公共选择理论: 研究非市场决策的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
(14)公共选择:是相对于的个人选择的集体选择,也叫社会决定中的非市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