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分析 第二节 油品分析的任务及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52
油品性质及常用分析方法油品是指液态的石油及其衍生产品,例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不同种类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分析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品性质及其常用的分析方法。
1.密度和比重分析:密度和比重是油品的物理性质之一,用来描述油品的“浓稠程度”。
比重可以通过比重计来测量,而密度可以通过密度计来测量。
这两个参数可以用来计算其他重要的油品性质,比如粘度和闪点等。
2.闪点测定法:闪点是指油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的测定可以通过闭杯闪点法和开杯闪点法来进行。
闭杯闪点法是将待测油品装入闪点仪中,然后逐渐加热,当出现闪光或闪火时,读出该温度即为闪点。
开杯闪点法是将待测油品倒入开杯中,然后用火柴点燃其表面,当油品的蒸汽能够形成可燃气体和氧气的混合物时,出现闪光或闪火即为闪点。
3.粘度测定法:粘度是指油品流动性的大小,也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性质。
常用的粘度测定方法有绝对粘度法、相对粘度法和运动粘度法等。
绝对粘度法是通过测量油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长度的管道的流动速度来确定粘度。
相对粘度法是通过测量油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滴流时间来计算粘度。
运动粘度法是通过测量油品在剪切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关系来确定粘度。
4.蒸馏分析法:蒸馏分析法是将油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加热蒸发,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将油品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油品的馏程和不同馏分的性质。
常用的蒸馏分析方法包括干蒸馏法、半微量蒸馏法和过量浸提法等。
5.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可以用来分析油品中的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
通过将油品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利用样品中不同化合物在固定条件下的插值率差异,可以分离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各种成分。
6.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可以用来分析油品中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光波段的吸收特性,可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特定的官能团和化学键。
以上只是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油品性质及其分析方法,实际上油品的性质和分析方法非常复杂。
油品分析一、引言油品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及家庭等领域。
油品的质量和特性对设备性能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进行油品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油品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二、油品的概述油品是从石油或天然气中提炼得到的可燃液体,主要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油品的基本性质包括密度、粘度、闪点、凝固点和燃烧性能等。
不同类型的油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测试来评估其质量和适用性。
三、油品分析的方法1. 物理分析物理分析是通过测量油品的物理性质来评估其质量和特性。
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包括密度测定、粘度测定、闪点测定和凝固点测定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判断油品的流动性、挥发性和耐低温性能等。
2.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反应来确定油品中的化学成分和组分含量。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油品中的各种有机化合物、杂质和添加剂等。
3. 其他分析方法除了物理和化学分析,还有一些其他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油品分析。
例如,超声波分析可以评估油品中的气体含量和杂质分布情况,红外热像仪可以用于检测油品中的热点和异常现象等。
四、油品分析的应用1. 质量控制油品分析在质量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油品进行分析和测试,可以确定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及是否适用于特定的应用。
例如,对于汽车发动机油品,可以通过粘度测定和闪点测定来评估其润滑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2. 故障诊断油品分析也可以用于故障诊断。
油品中的杂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会对设备的性能产生影响,通过对油品进行分析可以检测设备中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例如,在润滑油中检测到过高的金属元素含量可能意味着设备出现磨损或密封失效等问题。
3. 环境监测油品分析在环境监测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其中含有各种有机污染物。
通过对这些废水和废气中的油品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油品分析1 油品相关术语解释1.1.闪点闪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开口闪点——用规定的开口杯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以℃表示。
闭口闪点—用规定的闭口杯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以℃表示。
1.2.燃点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当火焰靠近油品表面的油气和空气混合物时即会着火并持续燃烧至规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1.3.机械杂质机械杂质——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
1.4.破乳化值破乳化值——油品从油水乳化液中分离能力的量度值,以分钟表示,min。
1.5.水溶性酸或碱水溶性酸或碱——存在于油品中可溶于水的酸性或碱性物质。
1.6.运动粘度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用厘斯表示,mm2/S。
1.7.水分水分——存在于石油产品中的水含量。
1.8 .酸值酸值——中和1克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以毫克KOH/克油表示。
1.9.灰分灰分——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碳化后的残留物质经煅烧所得的无机物,以重量百分数表示。
附:主要润滑油常规五项重量指标L—TSA防锈汽轮机油主要指标表2-1抗磨液压油主要指标表2-2中负荷工业齿轮油指标表2-32 油品的取样方法2.1. 取样工具2.1.1 取样瓶500mL~1000mL磨口取样玻璃瓶,并应贴标签。
取样瓶先用洗涤剂进行清洗,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洗净,烘干、冷却后,盖紧瓶塞。
2.1.2 注射器应使用20mL~100mL的全玻璃注射器(最好采用铜头的),注射器应装在一个专用油样盒内,该盒应避光、防震、防潮等。
注射器头部用小胶皮头密封。
注射器的准备:取样注射器使用前,按顺序用有机溶剂、自来水、去离子水洗净,在105℃温度下充分干燥,或采用吹风机热风干燥。
干燥后,立即用小胶皮头盖住头部待用(最好保存在干燥器内)。
油品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对油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油品的种类、产地、化学成分、用途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
通过对油品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油品的特性和应用,并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和参考意见。
2. 油品种类和产地油品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矿物油、植物油和动物油等。
矿物油是由地下矿藏中提取得到的,包括原油、煤油和润滑油等。
植物油主要由植物的果实、种子或种子中的胚乳提取得到,常见的有大豆油、葵花籽油和橄榄油等。
动物油则是从动物的脂肪中提取得到,如牛油、羊油和鱼肝油等。
不同的油品有着不同的产地,以原油为例,主要产地有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等。
而植物油的产地则与相应的植物分布有关,比如大豆油主要产自南美洲和北美洲,橄榄油则主要产自地中海沿岸地区。
3. 油品的化学成分和性质油品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决定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油品主要由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包括脂肪酸、甘油和烃类物质等。
其中,脂肪酸是油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的不饱和度和链长决定了油品的稳定性和润滑性。
此外,油品还有一些特殊成分,如抗氧化剂、防腐剂和着色剂等。
这些成分在油品的生产过程中添加,以增加其稳定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4. 油品的用途油品的用途非常广泛,涉及到许多领域。
矿物油广泛应用于能源行业,用作燃料和润滑剂。
原油经过精炼后可以得到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等产品。
植物油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烹饪,也可用于生物燃料和化妆品等方面。
动物油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烹饪。
除了以上应用,油品还在化工和医药等行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油品作为原材料,可以用于合成塑料、涂料、肥皂和药品等。
5. 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油品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石油行业作为主要的油品供应来源,其产量和价格对市场影响较大。
同时,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对油品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当前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油品分析方法一、馏程1、原理:在一定条件下,是产品气化、冷凝及馏出的物理过程。
初馏点:表示汽油中轻质成分的沸点但不能判断轻馏分的含量多少。
10%:表示汽油中含轻质成分的多少,它对汽油发动机启动的难易有决定性影响,同时也与产生气阻的倾向有密切关系10%低说明轻质成分多,汽油发动机启动性能好,但产生气阻的倾向也大50%: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它与汽油机启动后的升温、时间、加速性、稳定性有密切关系.。
50%低,发动机加速灵敏运转柔和,在常温下能较多的蒸发,使混合器中的汽油蒸发较多,然烧放出的热量较大,因而缩短了汽油机的升温时间,并减少汽油的消耗。
50%温度过高汽油气化不完全,发动机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热量,加速缓慢甚至会突然熄火。
90%:表示汽油中重质成分较多,使用这种汽油时,由于气化程度低,燃烧不完全,不但增大汽缸体积,耗油量上升,而且增大机械的磨损和润滑油的消耗。
二、饱和蒸汽压蒸汽压与气阻和启动有关,汽油的饱和蒸汽压过大,在气温高或外界气温降低时,燃烧后就会大量蒸发产生蒸汽泡使供油不足或中断。
三、密度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g/cm³表示或Kg/m³表示例如水的密度为1g/cm³、铁的密度为:7.86g/cm3四、实际胶质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发动机燃料的蒸发残留物,以mg/100mL 示。
用以评定燃料在发动机使用时生成胶质倾向。
使用含胶质的汽油易堵塞油路粘结气缸,增加积碳,降低功率,严重时会卡住气门。
五、铜片腐蚀主要测定油品有无腐蚀金属的活性硫化物和元素硫。
含硫化物对发动机的工作寿命大,其中活性硫化物对金属有直接的腐蚀作用,所所有的含硫化合物在气缸内燃烧后都产生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这些氧化硫不仅会腐蚀高温区的零部件,而且还会与气缸壁上的润滑油起反应,加速漆膜和积碳生成。
六、酸度中和100mL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要的KOH毫克数,以毫升KOH/100mL油表示。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一)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
一、常规物理性质检测方法
•外观检测:通过目测或显微镜检查油品颜色、透明度、杂质等。
•密度测定:用密度计测量油品的密度,以了解其密度特性。
•粘度测试:采用粘度计测试油品的黏性,了解其流动性。
•闪点测定:利用闪点仪测量油品在一定条件下产生闪光可燃性蒸气与空气混合的最低温度。
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水分测定:采用卤化物仪或滴定法测量油品中的水分含量。
•酸值检测:通过滴定法或电势滴定法测定油品中的酸性物质含量。
•灰分测定:利用蒸发法或电热灼烧法测定油品中的无机杂质含量。
•硫含量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或荧光法测定油品中的硫含量。
三、特殊性质检测方法
•耐水性检测:通过油水分离法、滤纸法或碟色法测定油品的耐水性能。
•抗氧化性测定:采用压力差法、色谱法或电化学法测定油品的氧化性能。
•极压性能检测:采用四球摩擦仪或滑痕法测定油品的极压性能和磨损性能。
•储存稳定性测定:通过模拟条件下储存油品,观察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评估其稳定性。
四、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
•厌氧菌检测:采用共振质谱法或培养基法检测油品中的厌氧菌污染。
•霉菌检测:利用培养基法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油品中的霉菌数目。
•酵母菌检测:通过培养基法或色谱法检测油品中的酵母菌污染情况。
•大肠杆菌检测:采用PCR法、蛋白质芯片法或胶体金法检测油品中的大肠杆菌数量。
以上仅为油品检测的一部分常用方法,具体的方法和标准应根据不同的具体需求来确定,确保油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石油化工品质量检验标准石油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支柱,石油和化工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为了确保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检验标准。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小节,就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检验方法、设备和流程进行论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
1. 原料石油和化工产品的检验方法与标准原料石油和化工产品的检验是确保成品质量的首要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采用质谱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原料石油和化工产品进行成分分析,检测其中的有害物质、污染物和杂质,以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2. 燃油的性能与质量检验燃油作为石油化工行业中的重要产品,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能源的安全供应和环境保护。
我们可以通过测定燃油的密度、粘度、闪点、凝点等性能指标,以及含硫量、苯含量、烟雾点等质量指标,来评估燃油的质量和适用性。
3. 润滑油的质量检验方法润滑油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起着润滑、冷却和密封的重要作用。
润滑油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测定其粘度、含水量、灰分、钠含量等指标,以及对油品中的铁、铜、铅等金属元素进行分析,以确保润滑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4. 聚合物材料的质量检验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中的管道、容器和密封件等领域,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设备和工艺的安全和可靠性。
我们可以采用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5. 化工产品的外观和包装质量检验化工产品的外观和包装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售和使用。
我们需要对产品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等外观特征进行检验,并对产品的包装进行密封性、耐候性和防腐性等检测,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总结起来,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涉及到原料石油和化工产品的成分分析、燃油和润滑油的性能与质量检验、聚合物材料的质量检验,以及化工产品的外观和包装质量检验等方面。
通过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质量检验标准,我们能够确保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油品分析记录、数据处理及报告目录油品分析记录、数据处理及报告 (1)引言 (1)背景介绍 (1)研究目的 (2)油品分析记录 (3)油品样品采集 (3)实验室测试方法 (4)数据记录和整理 (5)数据处理 (7)数据清洗 (7)数据分析方法 (7)数据处理流程 (8)报告撰写 (9)报告结构 (9)数据展示方式 (10)结果解读和讨论 (11)案例分析 (12)油品分析记录案例 (12)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案例 (13)总结与展望 (14)研究成果总结 (14)研究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15)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5)引言背景介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石油及其衍生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化工工业等领域。
然而,石油的质量和性能对于其应用的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对石油及其衍生品进行分析、数据处理和报告成为了必要的工作。
油品分析记录、数据处理及报告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涉及到对石油及其衍生品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石油样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组成、质量、纯度、稳定性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为石油的生产、加工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油品分析记录、数据处理及报告中,我们需要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来获取准确的数据。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石油样品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结构,从而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数据处理是油品分析记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分析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有关石油样品的各种参数和指标。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石油的密度、粘度、闪点、凝点等物理性质,以及硫含量、酸值、水分含量等化学性质。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石油的品质和适用性,从而为石油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油品分析记录、数据处理及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帮助决策者和相关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油品检测是指对各种类型的油品进行化学、物理、机械、热学等方面的检验,以确定其质量、性能和适用范围的一种技术手段。
油品检测主要包括原油、石油产品、润滑油、燃料油等各类油品的检测。
油品检测的标准及方法对于保障油品质量、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品检测标准。
1.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公布的,对油品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的具体要求和方法的标准。
国家标准是油品检测的基础,也是油品生产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国家标准通常包括对油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燃烧性能、腐蚀性能等方面的检测要求和方法。
2.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由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的,针对特定类型的油品的检测要求和方法的标准。
行业标准通常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细化和补充的。
行业标准对于指导油品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油品检测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油品检测方法。
1.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油品中各种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
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元素分析、酸值测定、碱值测定等。
化学分析法对于确定油品的成分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油品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2.物理测试法。
物理测试法是指通过对油品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的方法。
物理测试法主要包括密度测定、粘度测定、闪点测定、凝点测定等。
物理测试法对于确定油品的流动性、稳定性、燃烧性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油品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3.机械试验法。
机械试验法是指通过对油品在机械设备上进行试验和分析的方法。
机械试验法主要包括摩擦试验、磨损试验、润滑性试验等。
机械试验法对于确定油品的润滑性能、耐磨性能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油品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4.热学分析法。
热学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油品的热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的方法。
热学分析法主要包括热值测定、燃烧热测定、氧化安定性测定等。
热学分析法对于确定油品的燃烧性能、热值性能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油品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一.名词解释1.油品分析:用统一规定或公认的方法,分析检验石油和石油产品理化性质和使用性能的科学试验。
2.再现性:在不同试验条件按同一方法对同一试验材料进行正确和正常操作所得单独的试验结果,在规定置信水平下的允许差值,用R表示。
3.点样:从油罐内规定位置或在泵送操作期间按规定时间从管线中采取的试样。
4.组合样:按规定比例合并若干个点样,用以代表整个油品性质的试样。
5.初馏点:蒸馏时,冷凝管较低的一端滴下滴下第一滴冷凝液时的温度计读数。
6.终馏点:蒸馏过程中,温度计最高读数。
7.油品安定性:油品在贮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
8.油品腐蚀性:石油产品在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所接触的机械设备,金属材料,塑料及橡胶制品等引起破坏的能力。
9.闪点: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接触火焰能发生瞬间闪火的最低温度。
10.凝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
11.冷滤点:在规定条件下,柴油试样在60s内开始不能通过过滤器20ml时的最高温度。
12.灰分:油品在规定条件下灼烧后,所剩的不燃物质。
13.残炭:油品在规定的仪器中隔绝空气加热,使其蒸发,裂解及缩合所形成的残留物。
14.烟点:在规定的条件下,试样在标准灯具中燃烧时,不冒黑烟火焰的最大高度。
15.结晶点: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出现肉眼可见结晶时的最高温度。
16.冰点: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冷却到出现结晶后,再升温至结晶消失时的最低温度。
17.润滑脂:由一种或多种稠化剂和一种(或多种)润滑液体形成的一种塑性润滑剂。
18.溴指数:在规定试验条件下,与100g试样反应所消耗溴的质量。
19.溴值:在规定条件下,与100g试样反应所消耗单质溴的质量。
20.碘值:在规定条件下,与100g试样反应所消耗单质碘的质量。
21.滴熔点:在规定条件下,将已冷却的温度计垂直侵入试样中,使试样黏附在温度计球上,然后将附有试样的温度计置于试管中,水浴加热至试样熔化,当试样从温度计球部滴落第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为试样的滴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