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方法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25
石膏几何体组合素描,标准步骤分解。
在画之前要先观察,考虑好构图,画面关系,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定大小。
第二、定位置,画出方形锥体,确定构图。
第三、以方形锥体为参照,确定六面柱大小、透视方向。
第四,准确画出六面柱。
第五、确定十字方体大小和位置。
第六、先准确画出竖立长方体。
第七、画出横向长方体。
这时画面构图与抓型已经完成。
第八、通过透视、结构进一步验证画面中每个物体的准确度。
第九、准确画出几何体的投影大小、位置、形状。
第十、把几何体暗部和投影统一的大致铺一遍。
第十一、区分几何体暗部和投影之间的明暗对比关系。
第十二、铺设背景。
第十三、通过擦(擦笔、餐巾纸揉擦)的方法,统一下画面色调,加强明暗对比关系。
同时也基本确定下物体灰面的明暗关系。
第十四、进一步区分明暗对比,把握画面投影、暗部、背景、灰面之间的节奏关系。
第十五、细节刻画。
特别注重物体结构、明暗交界线处的细节处理。
第十五、同上。
第十六、进一步调整画面中的整体对比关系,同时进一步丰富物体细节。
第十七、最后一步统一画面。
反复对画面进行整体观察,看看有没有地方型出问题,看看明暗对比关系有没有违和冲突感,看看画面空间关系、虚实关系有没有到位,看看画面中物体体积感、空间感、质感、光感表达够不够,并且要把它们和谐的统一起来。
总结:遇到很多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会没有方向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好,总是出现画好了这个又没画好那个,改了这个发现另一个又不对,画面经常是改来改去,最后是——就这样吧!以上步骤画法相对比较严谨、准确、肯定、整体、有序,特别适合基础阶段的高年级学生去学习掌握。
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的方法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这档子事儿。
你可别小瞧这石膏几何体,它们看着简单,却是素描的基础呢!就好像盖房子得先打牢地基一样。
咱先说这第一步,观察!得瞪大了眼睛,仔仔细细地瞧。
瞧啥呢?瞧这几何体的形状、比例、结构,心里得有个数。
这就好比你要了解一个新朋友,得先知道他长啥样不是?这观察可得认真,不能马虎,不然画出来的东西可就走样啦!然后呢,就是起稿啦!轻轻地用铅笔勾画出大致的轮廓。
这时候就像给几何体搭个架子,架子歪了,那可就全完了。
轻点儿下笔,别着急,慢慢来,就像走路一样,稳稳当当的。
接着,开始深入刻画结构啦!这可是关键的一步。
要把那些线条、转折表现得明明白白的。
就好像给几何体穿上合适的衣服,得合身才行呀!这时候要注意线条的轻重、虚实,不能一股脑儿地瞎画。
在画的过程中,你得不断地问自己:这样画对不对?像不像?有没有表现出几何体的特点?这就跟咱平时做事一样,得时常反思,才能进步嘛!画着画着,可能会遇到难题,线条画不直啦,比例掌握不好啦。
别急,这都正常!谁还没有个磕磕绊绊的时候呢?多练练就好啦。
当你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别忘了整体调整一下。
看看有没有哪里不协调,有没有哪里需要改进。
这就像出门前照照镜子,整理整理衣服,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
你说,画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难不难?其实也不难,只要有耐心,有细心,谁都能画好。
就像那句话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想想,当你完成一幅漂亮的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时,那得多有成就感呀!别人一看,哇,画得真好!你心里是不是美滋滋的?所以呀,朋友们,别害怕,大胆地去尝试吧!拿起笔,和这些石膏几何体来一场奇妙的邂逅,在纸上创造出属于你的艺术世界!加油哦!。
石膏几何体写生要点与表现例要1、石膏几何体写生要点。
知识点内容讲解一、课前准备:准备素材图片二、石膏几何体写生,注重对基本几何形体的形体特征和结构方式的分析与认识,初步树立形体的体积与结构概念,掌握石膏几何体体积特征和结构特点,以及形体透视缩形和明暗变化的一般规律。
依据不同的课题要求,运用线条或明暗调子正确表现对象的比例、结构、体积、空间及其相互关系。
1.观察与分析在素描造型中,构成物象形态特征的形体关系、结构关系、比例关系、透视关系、明暗关系、空间关系等造型因素,都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联系的。
画素描,就是画关系。
画准关系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和判断各种关系。
而正确的认识与判断,来自于正确的观察与分析。
因此,重要的是学会观察,学会分析。
我们说过,观察的过程也就是分析与判断的思维过程,要将整体观察、比较观察、本质观察贯穿于作画步骤的过程始终。
如,在观察过程中运用几何形体的结构规律,去分析客观物象的形体结构关系;运用透视缩形法则,去分析物象形体的透视关系;运用明暗变化规律,去分析物象形体的明暗关系等等,这样才能有正确的判断,也才有正确的表现。
上图是一幅以线条和少许的明暗色调相结合为表现手段的几何体写生作业。
这是一幅看似“简单”,但却是一幅将观察与分析贯穿作画过程始终的作业。
运用辅助线分析和把握不同几何形体的形体结构关系,以及形体自身和形体之间的透视、比例关系。
简约的明暗色调服从于形体结构的分析表现。
特别是加重线的运用,明确而清晰的表现了形体及其自身的体积空间。
这样的作画是很有希望的。
其希望就在于坚持在作画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分析。
2.结构与形体在诸多造型因素中,结构与形体是最本质的固定因素。
正因为如此,在素描造型训练中强调要树立结构与形体观念。
画准形,是素描造型训练的基本要求。
而画准形的关键,就在于对形体、结构的感知、分析与准确把握。
画素描,强调画关系;画关系,又特别强调抓好大关系。
其实质就是要以对结构与形体的准确把握为基础,从物象的结构与形体出发,去认识和把握各种关系。
课题: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课时:1课时课型:绘画课授课对象:七年级教材分析:本课讲述石膏几何体的认识与绘法,单个石膏几何体写生是学院派素描基础训练的第一个阶段。
首先,作画时要有整体观念。
这就要求作画者以整体的眼光来观察对象,并从全局出发把控画面,不能拘泥于局部细节。
这是因为作画首先要追求画面关系的整体和谐,而非面面俱到式的细节真实。
其次,在作画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持基本的形体意识。
这是因为形体结构是绘画的根本所在,没有形体就没有空间,也不存在明暗关系;而且,学会分析形体、认识形体、表现形体,也是素描基础知识的目的所在。
最后,写生应当遵循一定的作画步骤。
一般来讲,我们将作画过程分为起稿、分析形体、确定大关系、深入刻画和整体调整这几个步骤。
这些步骤从前到后有着内在的联系和顺序。
对于初学者而言,最好遵循这一系列步骤来进行写生。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对教材上的内容对素描石膏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了素描石膏的特点,从而更加了解它的结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目标:同学们通过从范画的欣赏,了解素描石膏从视觉上达到的美感,从而了解视觉很实质上的美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会从视觉上了解素描石膏的美感,从而可以更加了解素描石膏几何体的特点及其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教学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绘画透视原理。
教学方法:1.教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
(1)形象直观法:现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然后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归纳得出理论知识。
这种方法简单明了,易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
(2)创设情景法:上课的时候通过启发式。
发散性和总结性提问,以此优化课堂提问。
提问中紧扣教学重点难点,体现一定的课堂层次性,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多种方式灵活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最终使学生掌握本课知识。
素描石膏几何形体组合写生第一篇:素描石膏几何形体组合写生素描石膏几何形体组合写生一、基本透视原理:(巩固复习)1、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倾斜透视,4、圆透视5、投影透视6、倒影透视二、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画面中的表现1、三大面:黑、白、灰2、五大调:亮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明暗交界线——受光与背光的交界地带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接受邻近物体的反射形成投影——物体遮挡光线的部分三、多个组合写生的观察方法:1、整体观察抓取明确的整体印象。
2、相互比较几何形体之间相互比较,观察其结构特点,确切位置,色调变化。
四、写生的方法步骤:(教师范画演示)1、观察与理解:观察从整体出发,由全貌到主要部分,再到局部。
理解也要从整体开始,然后再理解各形体的结构、比例、明暗关系。
2、布局与基本形体:确定各物体在画面上的位置,正确描绘各物体基本形体与结构关系,用明暗交界线区分形体明与暗两大面,以及物体的投影位置。
3、铺大体明暗: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调整大的明暗关系。
4、深入刻画:根据明暗关系,从主体开始逐步对个局部进行刻画,重点放在主体部分,同时兼顾整个画面的色调关系。
5、整体调整:整体调整就是在深入刻画的基础上,对整体的素描关系进行调整,即最后进行修改作业要求:1、立方体、球体、圆柱、方锥结合体组合写生1张,4开纸。
2、要求:物体结构、透视表现准确,构图合理;能用明暗表现出物体的虚实与空间关系;画面整体感强,刻画认真细致。
素描考级要求1-3级石膏几何形体写生2-3个不同形状的一组石膏几何形状写生。
例:立方体、锥体和柱体等的组合。
180分钟4开或8开纸 1级:构图大体得当;能描绘出基本的形体结构;有一定的比例和透视意识。
2级:构图得当;能基本正确地描绘出形体结构;符合对象大的比例和透视关系;能用明暗辅助来表现形体和空间。
3级:构图完整;能比较正确地表现出对象形体结构;比例和透视关系较准确;能用轮廓结合明暗来塑造体积和空间并表现出一定的光线关系;对素描的初级技法有所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