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输配课程设计的
- 格式:doc
- 大小:220.00 KB
- 文档页数:14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相关术语;2. 使学生了解燃气输配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燃气输配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查阅资料、整理信息、团队协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燃气输配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燃气输配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燃气输配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际工程问题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缺乏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燃气输配系统基本组成:讲解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及其各部分功能,包括燃气输气管、配气管、调压站、用气设备等。
2. 燃气输配工作原理:介绍燃气输配过程中压力、流速、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阐述输配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燃气输配主要参数计算:讲解燃气输配过程中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如流量、压力损失、温度变化等。
4. 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国内外燃气输配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5.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节:燃气输配系统基本组成及功能- 第二节:燃气输配工作原理- 第三节:燃气输配主要参数计算- 第四节: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教材章节关联:- 第一章 燃气输配系统概述- 第二章 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设备- 第三章 燃气输配系统设计计算- 第四章 燃气输配技术发展概况教学内容进度安排:- 1课时:燃气输配系统基本组成及功能- 1课时:燃气输配工作原理- 2课时:燃气输配主要参数计算- 1课时:我国燃气输配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讲解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计算,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
《燃气输配》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城市燃气工程方向的主干专业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等环节,使学生系统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构成和基本理论、城市燃气管网水力计算与工况分析,了解各种常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设备选择依据,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城市燃气管网规划设计、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以及燃气输配施工、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总体目标(1)掌握用户及用气量的计算。
(2)了解燃气使用规律,掌握供需平衡方法。
(3)了解城市燃气供应系统。
(4)掌握燃气流动的基本方程与燃气管网水力计算,会进行燃气管网设计与计算。
(5)掌握确定管网压力降的方法,以及分析管网的水力工况与水力可靠性。
(6)了解燃气管网技术经济计算的任务和比较方法,掌握枝状燃气管网技术经济计算。
(7)掌握调压器的工作原理和选型计算,掌握调压站的工艺和设计原则。
(8)掌握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活塞式和罗茨式等压缩机的特点,了解压缩机的工艺要求。
(9)了解储气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了解低温储气方法。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整体性和系统性了解城市燃气供应系统以及城镇燃气发展历程。
【学时分配】1学时【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授课内容】城镇燃气化的必要性;国内外燃气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介绍燃气供应系统发展历程。
【授课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式(2)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第二章城市燃气需用量及供需平衡【教学目标】了解燃气使用规律,掌握供需平衡方法。
【学时分配】2学时【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讲解习题【授课内容】(1)城市燃气需用量:供气对象与供气原则,城市燃气需用量计算;(2)燃气需用工况:月、日、小时用气工况;(3)燃气的小时计算流量:城市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室内和庭院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4)燃气输配系统的供需平衡:供需平衡方法,储气容积的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燃气用量及流量计算;燃气输配系统供需平衡方法。
室内燃气输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室内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 掌握室内燃气管道的布局设计、设备选型与安装要求;3. 了解室内燃气输配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及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室内燃气输配系统中的实际问题;2. 能够正确进行室内燃气管道的布局设计,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安装;3.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室内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室内燃气输配工程的责任心,提高安全意识;2. 增强学生对燃气能源的认识,培养节能环保意识;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为基础,实践操作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相关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对室内燃气输配系统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室内燃气输配系统概述- 燃气种类及其特性- 室内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室内燃气管道设计- 管道布局设计原则与方法- 管材、管件及阀门的选择与应用- 燃气管道安装要求与施工技术3. 室内燃气设备选型与安装- 燃气表的选型与安装- 燃气灶、热水器等设备的选型与安装- 燃气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措施4. 室内燃气输配系统安全与防护- 燃气泄漏检测与报警系统- 燃气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室内燃气管道及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室内燃气管道设计实践操作- 室内燃气设备安装实践操作-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掌握室内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安装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结论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燃气输配的基本原理、流程和设备,能够分析燃气输配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运行流程,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燃气输配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能够意识到燃气输配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燃气输配事业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燃气输配系统的原理、流程和设备。
首先,介绍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燃气源、输配管道、调压站、储气设施等,并讲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其次,讲解燃气输配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气的压缩、输送、分配和调节等过程。
然后,介绍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设备,如压缩机、管道、阀门、流量计等,并讲解其功能和运行原理。
最后,结合实例分析燃气输配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燃气输配系统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了解燃气输配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燃气输配工程》、参考书《城市燃气工程》、多媒体资料(包括燃气输配系统的图片、视频等)、实验设备(如燃气输配系统的模型、阀门、流量计等)。
这些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城市燃气输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运行原理及重要性。
2. 掌握城市燃气输配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3. 了解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措施和环保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城市燃气输配系统运行中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燃气输配技术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燃气输配系统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概述:包括燃气种类、性质及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设备:详细讲解输气管道、调压站、储配站、计量站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维护要点。
3. 燃气输配过程中的技术参数:涉及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的测量与计算,以及相关技术标准。
4. 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介绍设计原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结合案例分析教学。
5. 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与环保:分析燃气泄漏、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措施,强调环保要求及节能减排。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随着燃气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燃气输配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增长。
因此,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的编写,对于提高燃气输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燃气输配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燃气输配行业的需求和发展的蓝领技术人才。
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燃气输配基础知识:包括燃气输配概述、燃气供应方式、燃气品种分类、燃气管道设计及其组成、燃气管道维护等内容。
(2)燃气管道施工技术:包括燃气管道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管道连接、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3)燃气管道检验技术:包括管道检查、排查和故障处理等内容。
(4)燃气安全管理:包括燃气安全措施、防止燃气泄漏的措施、燃气事故处理等内容。
(5)燃气计量:包括燃气计量器具的种类、工作原理、校准方法、安装位置等内容。
(6)燃气应用技术:包括燃气在工业生产、家庭生活、商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3. 课程组织形式由于燃气输配课程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本课程应以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为主要教学形式。
(1)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授课,采取理论授课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既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实习实训: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训单位,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燃气输配的相关技能,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评估方式(1)期中考试:期中考试主要考察课程的基础知识、理论基础和初步应用能力。
(2)学科竞赛:参加学科竞赛能够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燃气输配领域的课程论文,既能够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又能够对于课程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5. 教材选择燃气输配课程的教材,应选用硬盘资料、纸质资料、电子书和课件。
教材选择应以贯彻国家和地方教学大纲为基础,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进度。
大学燃气输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运行机制。
2. 学习并熟知城市燃气输配管网的布局、设计及施工要求。
3. 掌握燃气输配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及安全技术指标。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燃气输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 具备对燃气输配系统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能力。
3. 能够熟练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燃气输配系统的检测与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燃气输配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燃气输配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性。
3.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具体学习成果,为今后的工作实践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燃气输配系统概述:介绍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分类,使学生了解燃气输配系统的整体框架。
2. 燃气输配设备与设施:讲解输配系统中常用的设备与设施,如燃气管道、阀门、调压器、计量装置等,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及性能。
3. 燃气输配管网设计:阐述城市燃气输配管网的布局原则、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要求,提高学生对管网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4. 燃气输配系统运行与管理:探讨燃气输配系统的运行机制、调度策略、安全技术措施以及运行管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运行与管理要点。
5. 燃气输配系统安全技术:介绍燃气输配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指标、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燃气输配系统概述(1学时)2. 燃气输配设备与设施(2学时)3. 燃气输配管网设计(3学时)4. 燃气输配系统运行与管理(2学时)5. 燃气输配系统安全技术(2学时)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相对应,旨在确保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燃气输配相关知识,为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燃气存储与输配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燃气的存储和输配的基本知识,理解燃气存储和输配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了解燃气存储的方式和特点;2.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3.了解燃气输配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4.能够分析燃气存储和输配过程中的问题;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燃气输配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燃气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燃气存储和输配的基本原理、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燃气输配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1.燃气存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3.燃气输配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4.燃气输配系统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燃气存储和输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用于讨论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问题;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燃气输配系统的案例;4.实验法:用于验证燃气存储和输配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燃气工程设计与施工》;2.参考书:《城市燃气工程》;3.多媒体资料:燃气存储和输配的图片、视频等;4.实验设备:燃气存储和输配的实验装置。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燃气存储和输配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或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燃气存储和输配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运行原理的掌握程度。
环状燃气输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环状燃气输配网络的基本概念、构成及运行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环状燃气输配系统中压力、流速、流量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燃气输配网络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环状燃气输配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环状燃气输配网络,并进行基本的系统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对环状燃气输配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燃气输配系统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对燃气行业的职业认同感。
2. 学生能够关注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环保和节能问题,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
3. 学生通过学习环状燃气输配课程,培养团队协作、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年级燃气工程领域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对燃气输配系统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燃气行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环状燃气输配网络基本概念与构成- 环状燃气输配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环状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环状燃气输配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2. 燃气输配系统运行原理- 燃气输配系统中压力、流速、流量等关键参数的相互关系- 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运行工况及调节方法- 燃气输配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3. 燃气输配网络设计及优化- 环状燃气输配网络设计原则与方法- 燃气输配系统优化目标及策略- 常用燃气输配网络设计软件介绍与应用4. 我国燃气输配网络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燃气输配网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燃气输配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燃气输配网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5. 实践教学环节-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环状燃气输配系统运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设计实践:设计简单环状燃气输配网络,并进行优化- 软件应用:运用相关软件对环状燃气输配系统进行模拟与分析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安排,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环状燃气输配网络相关知识。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6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燃气输配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了解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燃气输配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掌握燃气输配的基本原理和流程;(3)熟悉燃气输配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问题;(2)能够运用燃气输配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具备燃气输配系统操作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燃气输配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燃气输配安全重要性的认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功能、基本原理和流程。
具体安排如下:1.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介绍燃气输配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如储气罐、输气管道、调压站、阀门等。
2.燃气输配系统的功能:讲解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燃气的储存、输送、调度和供应。
3.燃气输配原理:阐述燃气输配的基本原理,如压力传输、流量控制等。
4.燃气输配流程:介绍燃气输配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包括燃气输送、调度、供应等。
5.燃气输配安全:讲解燃气输配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防范泄漏、爆炸等事故。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讲解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功能、原理和流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讨论法:学生就燃气输配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燃气输配系统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燃气输配系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燃气输配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燃气输配课设一、燃气输配课设概述燃气输配课设是指针对燃气输配领域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燃气输配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该课设需要涵盖燃气输配领域的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燃气管道系统、压缩机、阀门、计量仪表等。
二、课设内容1. 燃气管道系统设计该部分主要涉及到燃气管道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管道材料选择、管道布局设计等。
此外,还需要介绍相关法规标准和安全措施。
2. 压缩机选型与性能评估本部分需要学生了解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掌握如何进行压缩机选型,以及如何评估其性能。
同时也需要学生了解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3. 阀门选型与流量特性分析此部分需要学生掌握各类阀门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选型方法。
同时也需要对阀门流量特性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
4. 计量仪表检验与校准该部分主要涉及计量仪表的检验和校准方法,包括燃气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等。
学生需要了解相关法规标准,熟悉实验操作流程。
5. 燃气输配系统安全管理本部分需要学生了解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现场安全操作规范、应急预案等。
同时也需要学生了解常见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三、课设设计思路1.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燃气输配课设既需要涵盖理论知识,又需要有实践环节。
在理论学习中,可以采用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在实践环节中,可以设置模拟实验或者现场实践。
2. 课设内容紧贴行业需求燃气输配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因此课设内容应该紧贴行业需求。
可以邀请相关企业或者专家进行讲座或指导实践环节,以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 多元化评估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课设内容,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可以设置实验报告、论文写作、现场操作等多种方式,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
四、课设意义1. 培养学生燃气输配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2. 提高学生对于燃气输配行业的了解和认识。
3.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为燃气输配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6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掌握输配过程中的关键参数;2. 使学生掌握燃气输配过程中的压力、流速、流量等基本物理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3. 引导学生掌握燃气输配系统中的安全知识,了解常见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燃气输配系统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的燃气输配系统方案,并能进行初步的方案优化;3. 提高学生在燃气输配系统运行过程中,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燃气输配技术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技术、新工艺的欲望;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燃气输配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讨论、实践操作中学会互相尊重、协作共赢。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燃气输配系统基本组成:介绍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气源、输气管道、调压站、用气设备等,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燃气输配系统概述2. 燃气输配过程中的基本物理概念:讲解压力、流速、流量等参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分析它们在燃气输配过程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燃气输配基本参数3. 燃气输配系统安全知识:阐述燃气输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介绍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燃气输配系统安全4. 燃气输配系统设计及优化:引导学生学习燃气输配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简单的系统设计方法,并进行方案优化。
教材章节:第四章 燃气输配系统设计5. 燃气输配系统运行管理:介绍燃气输配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管理知识,包括运行监控、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
城建学院《燃气输配》课程设计目录设计任务 (3)一、燃气的性质计算 (4)1.1燃气成分 (4)1.2燃气成分的基本性质 (4)1.3燃气质量要求 (9)二、燃气需用量及供需平衡 (10)2.1设计原始资料 (10)2.2用户类型及供气原则 (10)2.3城镇用气量 (11)2.4小时计算流量 (12)2.5供需平衡 (12)三、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 (13)3.1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 (13)3.2燃气管网的分类及选择 (13)3.3布线依据 (15)3.4中压管道布置 (15)3.5低压管网的平面布置 (16)3.6管道纵断面布置 (17)3.7小区管道布置容 (18)四、燃气管道水力计算及压降的确定 (20)4.1低压管网水力计算 (20)4.2中压管网水力计算 (23)五、室燃气管道设计 (25)5.1室管道水力计算 (25)5.2室燃气管道设计说明 (28)六、燃气灶的安装要求 (30)参考文献 (31)设计任务:一、设计题目:本设计为市幸福小区燃气工程设计,该小区共九栋,每栋五层,每层两单元四户二、设计原始资料:1、气源可选用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等气源2、燃气用户居民用户商业用户3、某小区及某住宅平面图4、某道路平面图及标高三、设计任务:1、设计合理的燃气输配管网系统;2、选择并设计合理的调压设施;3、设计某栋楼的室管网系统;4、室外燃气管网水力计算;5、绘制设计图纸。
四、设计要求:1、根据设计原始资料,使用有关设计手册,完成设计任务书中的各项要求。
2、正确使用专业理论进行各部分设计计算,采用的公式应该正确,采用的数据应该可靠,计算应该准确。
3、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既要简单明了,又要全面系统,文理要通顺,装订要整齐。
一、燃气的性质计算1.1燃气的成分本设计气源采用天然气,天然气容积成分为:CH4:91.46%;C2H6:4.74%;C3H8:2.59%;iC4H10:0.54%;nC4H10:0.57%;nC5H:0.01% N2:0.09%.121.2 燃气成分的基本性质:1.2.1 平均分子量M=1001(x 1M 1+x 2M 2+……+x n M n ) =(91.461×16.0430+4.74×30.070+2.59×44.0970+0.57×58.124+0.54×58.124+0.01×72.151+0.09×28.0134)/100 =17.941式中 M —混合液体平均分子量; x 1 x 2…… x n —各单一液体分子成分(%);M 1、M 2……M n —各单一液体分子量。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燃气输配”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燃气输配环节中部分设计内容、燃气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学习燃气性质计算方法和步骤;学习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主要包括:燃气性质的计算;小区燃气用气量的计算和计算流量的确定;庭院燃气管道水力计算;小区燃气管道的布线及调压设计的选型与安装。
三、设计步骤与方法(一)燃气性质的计算对于选择的气源,明确其组分,对其密度、热值、爆炸极限等参数进行计算,具体如下: (1) 平均分子量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按下式计算:1122n n 1()100M y M y M y M =⨯+++(3.1) ()116.04390.544.0970 2.844.0098 2.458.1240 1.528.0134 2.8100=⨯⨯+⨯+⨯+⨯+⨯ =18.64式中 M ——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 12n y y y 、——各单一气体容积成分(%); 12n M M M 、 ——各单一气体分子量。
(2) 平均密度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按下式计算:1122n n 1()100y y y ρρρρ=⨯+++ (3.2) 1= (90.50.7174+2.8 1.9136+2.4 1.977+1.5 2.703+2.8 1.2504) 100⨯⨯⨯⨯⨯3=0.83kg/m式中 ρ——混合气体平均密度(3kg/m );12n ρρρ、——标准状态下各单一气体密度(3kg/m );(3)相对密度0.83=0.641.293 1.293S ρ== (3.3)式中 S ——混合气体相对密度(空气为1);1.293——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度。
(4)动力粘度100i ii i iy m g y m =⨯∑ (3.4) 式中 12n y y y 、——各单一气体容积成分(%);12n m m m 、——相应各组分在0℃时的动力粘度(Pa •s )。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土木建筑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课程名称:《燃气输配》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临江小区燃气供应工程设计专业:班级:设计人:指导教师: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方向):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一、课程设计题目:临江小区燃气供应工程设计二、原始资料:(1)临江小区平面规划图:所有建筑层高按10层计;(2)气源:液化石油气:密度1.33 kg/Nm3,热值95.5MJ/ Nm3;气体的运动粘度均取25X10-6m2/s;(3)每栋建筑50%的用户有热水器(负荷50MJ/h)和双眼灶(负荷25MJ/h),50%用户只有双眼灶(负荷25MJ/h),暂不考虑公共建筑和商业用气;(4)气源:液化石油气0.4MPa。
低压管道起点压力(调压站出口压力):液化石油气4350Pa;允许总压降(不包括室内压降):液化石油气1750Pa。
三、设计应解决下列主要问题:(1)用户用气量的确定;(2)小区燃气管线的平面布置及相关设备的选择;(3)小区燃气管网水力计算;(4)小区燃气工程图纸绘制。
四、设计图纸:小区燃气输配系统平面布置图、引入管(或穿墙大样图、阀门井大样图等)、小区管道水力计算图、调压设施安装大样图。
五、命题发出日期:2013.6.6 设计应完成日期:2013.6.21设计指导人(签章):系主任(签章):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评语指导教师(签章):系主任(签章):日期:年月日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气体燃料作为洁净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液化石油气清洁,热值高,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液化石油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设计为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临江区城市燃气管网规划和低压燃气管网设计。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给定的液化石油气,结合临江小区的位置、规模等情况,确定合理的液化石油气供应方案和输配方案;根据小区生活区的平面布置进行管线布线,利用同时工作系数法确定各输气管段的小时计算流量并根据经济流速预选管径,计算管道的摩擦阻力损失,通过计算对最不利环路的压力降进行校核并确定管径;对部分输气管线进行断面设计,选择阀门等管道附属设备。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目的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掌握燃气的性质与分类。
2. 使学生掌握燃气输配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了解各种设备的运行维护要求。
3. 让学生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运行措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燃气输配系统运行中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燃气输配设备的能力,熟练掌握设备运行维护的基本操作。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燃气输配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能源利用和环保问题,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认识到燃气输配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对燃气输配技术研究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燃气输配知识体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实践经验不足,对燃气输配系统的认识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将安全知识融入教学过程中。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燃气输配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 燃气的性质、分类及其在输配过程中的变化。
- 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输气管道、调压站、储配站等关键设施。
2. 燃气输配设备及其运行维护- 输气管道、阀门、调压器、流量计等主要设备的结构与功能。
- 燃气输配设备的运行维护方法,包括日常检查、设备保养、故障排除等。
3. 燃气输配系统安全运行与事故应急处理- 燃气输配系统安全运行措施,如防泄漏、防爆、防中毒等。
- 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包括事故报告、现场处置、人员疏散等。
教学内容安排:1. 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燃气输配小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燃气的性质与分类,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小区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安全要求,掌握基本的燃气输配设备及其功能。
3. 引导学生掌握燃气输配过程中的能耗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区燃气输配系统问题的能力,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燃气输配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中进行沟通与协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燃气输配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明白遵守燃气使用规范的重要性,关爱生命,关注公共安全。
3. 培养学生节能环保的观念,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基础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内容1. 燃气基础知识:燃气的性质与分类,燃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燃气输配技术》第一章2. 燃气输配系统组成:讲解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输气管道、调压站、阀门、计量设备等。
教材章节:《燃气输配技术》第二章3. 燃气输配原理:介绍燃气输配过程中压力、流速、流量等基本原理,以及输配系统的设计原则。
教材章节:《燃气输配技术》第三章4. 小区燃气输配系统设计:学习小区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方法、安全要求和设备选型。
教材章节:《燃气输配技术》第四章5. 燃气输配设备:介绍常见燃气输配设备的功能、结构及使用方法,如调压器、阀门、计量表等。
教材章节:《燃气输配技术》第五章6. 燃气输配系统检查与维护: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燃气输配系统的检查、维护和故障处理。
《燃气供应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南京市某某花园三期工程燃气设计院(系):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姓名:林乐班级学号:环设0901 24指导教师:魏玲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2012年5月31日目录一、建筑概况及基础资料 (2)1工程名称 (2)2建筑概况 (2)3设计依据 (2)4设计参数 (2)5用户灶具级热水器设置 (3)二、庭院管道设计及计算 (3)2.1管道布置 (3)2.2绘制管道水力计算图 (3)2.3庭院管道流量计算 (3)2.3.1同时工作系数法计算步骤 (4)2.3.2水力计算举例 (5)2.4管道附属设备 (6)2.4.1管材选用 (6)2.4.2附属设备 (7)2.5引入管的设计 (7)三、室内管道水力计算 (8)3.1 管道系统图布置、绘制及编号 (8)3.2 确定管道的计算流量 (10)3.3 计算步骤 (10)3.4 各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 (11)四、室内燃气管道的防腐、附属设备及其安装设计 (12)五、小结 (13)六、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一庭院燃气管道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二各栋楼引入管管径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三24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四25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五26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六27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七28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八29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九30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六31幢室内管网水力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建筑概况及基础资料1工程名称南京市康盛花园三期工程燃气设计2建筑概况本工程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23号楼为四期工程这里不考虑。
小区三期工程共有8幢住宅楼。
总用户数为368户。
燃气接入管为低压管道。
用户分布如下表:用户分布表1-1楼号用户数楼号用户数24 63 28 3225 42 29 3026 44 30 6327 42 31 523设计依据1.《建筑燃气设计手册》袁国汀主编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93错误!未指定书签。
3.《燃气输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设计参数天然气,其设计基本参数如下:燃气密度ρ:0.75kg/Nm3,燃气运动粘度ν:1.38×10-5m2/s,燃气低发热值:36220kJ/Nm3,调压站进口压力:3150Pa。
5用户灶具级热水器设置假设100%居民同时安装双眼灶和快速热水器。
经过市场调研:双眼灶选用西门子ER38943MX双眼灶,额定热负荷:4Kw;额定流量Q=W/Ht,即Q=4×3600÷36220×2=0.8Nm³/h。
热水器选用万和JSQ20-16JP ,额定热负荷:20kw;即额定流量:20×3600÷36220=2 Nm³/h二、庭院管道设计及计算2.1管道布置2.1.1 地下燃气管道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本设计不存在冰冻线的问题,但同样,有最小覆土深度(路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要求: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8m;埋设在非车行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m;埋设在庭院(指绿化地及货载汽车不能进入之地)内时,不得小于0.3m。
在本设计中,考虑到现在小区内车辆的普及率,埋地深度都在0.9m及以上。
2.1.2 地下燃气管道穿越城镇主要干道时,应敷设在套管内,并应符合一定要求。
2.1.3 燃气管道不得在地下穿过房屋及其它建筑物,不得平行敷设在电车轨道之下,也不得与其它地下设施上下并置。
2.2绘制管道水力计算图水力计算图包括以下内容:●庭院管道布置;●管段编号;●计算流量;●管段长度;●管径。
2.3 庭院管道流量计算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管径及设备通过能力应按燃气计算月的小时最大流量进行计算。
小时计算流量的确定,关系着燃气输配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小时计算流量定得偏高,将会增加输配系统的金属用量和基建资金,定得偏低,又会影响用户得正常用气。
确定燃气小时计算流量得方法有两种,不均匀系数法和同时工作系数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和使用范围。
由于居民住宅使用燃气的数量和使用时间变化较大,故室内和庭院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一般按燃气用具的额定耗气量和同时工作系数K0来确定。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庭院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一般按燃具的额定耗气量和同时工作系数确定,计算流量公式如下:∑=NQKKQt0(2-1)式中Q—计算流量;K t—不同类型用户同时工作系数,取K t=1;K0—相同燃具或相同燃具组合工作系数,由《建筑燃气设计手册》表2-13得到;N—相同燃具或相同组合燃具数;Q0—相同燃具或相同组合燃具的额定流量(Nm3/h)。
根据下表2-2可查得居民生活用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K0。
表2-1同类型燃具数目N 燃气双眼灶燃气双眼灶和快速热水器同类型燃具数目N燃气双眼灶燃气双眼灶和快速热水器1 1.00 1.00 40 0.39 0.182 1.00 0.56 50 0.38 0.1783 0.85 0.44 60 0.37 0.1764 0.75 0.38 70 0.36 0.1745 0.68 0.35 80 0.35 0.1726 0.64 0.31 90 0.345 0.1717 0.60 0.29 100 0.34 0.178 0.58 0.27 200 0.31 0.169 0.56 0.26 300 0.30 0.1510 0.54 0.25 400 0.29 0.1415 0.48 0.22 500 0.28 0.13820 0.45 0.21 700 0.26 0.13425 0.43 0.20 1000 0.25 0.1330 0.40 0.19 2000 0.24 0.12计算示例:管段21-20:100%双眼灶+热水器11户,同时工作系数:0.244。
∑=NQKKQt0=0.244×(2+0.8)×11=7.515m3/h其他管段计算方法相同,将上述结果列于庭院燃气管道水利计算表(附表1)中。
2.3.1同时工作系数法计算步骤1)将各管段按顺序编号,凡是管径变化或流量变化处均应编号。
2)求出各管段额定流量,根据管段供气的用具数查得同时工作系数值。
按50%居民只安装双眼灶;50%居民同时安装双眼灶和快速热水器计算各管段计算流量。
3)由文献查得低压天然气管道允许压力降,本设计中:△P=1380pa.选取主干管道,计算求得总长l,考虑局部阻力为沿程阻力的10%。
计算△P/l,又由于密度不同,需进行修正。
4)根据流量和(△p/l) ρ=1在图6-5中查得管径。
5)根据流量和查得的管径,查得实际△p/l。
6)然后利用公式求摩擦阻力损失△P1。
7)因为局部阻力为沿程阻力的10%,所以总阻力P=△P*1.1求得。
2.3.2 水力计算举例。
图2-1庭院管道系统图干管水力计算如系统图所示,从最不利点开始节点编号1-48。
在此水力计算不全部列出,以22-23管段为例。
管段23-22:(1)管长L=4.3m(2)确定流量:26号楼有44户居民,100%居民同时安装双眼灶和快速热水器计算,由式(2-1),Kt=1,双眼灶和燃气热水器同时工作系数。
Ko =0.244Qh= 0.244×(2+0.8)×11=7.515m3/h(3)确定管道单位长度摩擦损失。
管道允许总压力降为△P=1380pa.选取主干管道,计算求得总长l=363m,考虑局部阻力为沿程阻力的10%。
单位长度摩擦损失为:P/l=1380÷363÷1.1=3.456(4)密度修正。
图6-5中密度为1 kg/Nm3,本设计中所用燃气密度为0.75 kg/Nm3,所以,(△p/l)(ρ=1)=△p/(l*ρ)=3.456÷0.75=4.608(5)确定管径。
根据流量Q=7.515 m3/h和△p/l(ρ=0.75)=4.608,查图确定管径d=32mm。
(6)根据管径d=32mm和Q=7.515m³/h,查得单位长度摩擦损失△p/l=2.625.(7)对应实际密度下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p/l =2.625×0.75=1.969Pa/m(8)求得摩擦阻力损失△P1=1.969×4.4=8.663pa(9) 因为局部阻力为沿程阻力的10%,所以总阻力P=△P×1.1 =9.529pa.其余管段水利计算数据见附表1支管水力计算以管段24—25为例由于支管24-25与干管并联,其允许压力降△p 1=△p 1-23=1285.5Pa,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p/l =2.7Pa/m。
仿照干管的水力计算,得管径d=50mm,实际摩擦阻力损失△p=33.75 Pa,小于允许压降。
2.4管道附属设备2.4.1 管材选用现有管材主要有钢管、铸铁管和PE管。
钢管承载应力大、可塑性好、便于焊接,与其他管材相比,壁厚较薄、节省金属用量,但耐腐蚀性较差,必须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铸铁管抗腐蚀性能很强,但抗拉强度、抗弯曲、抗冲击能力和焊接性能均不如钢管好;PE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埋地敷设不需要做防腐和阴极保护,弥补了钢管的最大缺点。
除此之外,PE管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严密性优于钢管;管内壁平滑,提高介质流速,提高输气能力,较之相同的金属管能输送更多的燃气;成本低,材质轻且卫生无毒。
综合以上的比较,本设计的庭院管道采用PE管以提高输送效率以及节省防腐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