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儿川崎病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838.50 KB
- 文档页数:7
小儿川崎病的护理_查房小儿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多见于2-5岁儿童,尤以亚洲儿童为多。
该病特点是发热、结膜炎、唇舌溃疡、皮疹及肢体浮肿。
病程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恢复期。
护理工作在查房中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将从相关知识、观察和评估、护理措施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小儿川崎病的护理查房工作。
一、相关知识1.1川崎病的病理生理:川崎病主要累及中、小型血管,可能与病毒感染或免疫异常有关,其典型病变是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不同程度破坏血管壁,导致炎症反应和栓塞现象。
1.2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发热、皮疹、结膜炎、口腔黏膜炎、手足红肿等,严重时可导致冠状动脉炎和心肌炎,进一步引起冠心病。
1.3川崎病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炎、心肌炎、心力衰竭、瓣膜病变、冠状动脉瘤破裂等。
二、观察和评估2.1体温: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记录每日的体温曲线,及时发现并记录发热的程度和变化情况。
2.2皮疹和充血:观察患儿的皮疹和充血情况,包括皮肤出现的斑丘疹、结疱疹、肢体浮肿等,及时记录并描述相关特点。
2.3异常情况: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食欲、排尿、排便等,及时发现并记录任何异常情况,如呕吐、腹泻、腹痛等。
三、护理措施3.1营养支持:患儿发热时会出现厌食、口干等情况,护理人员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防止脱水。
3.2环境整洁:保持整洁、安静的环境,避免感染风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3体温监测:每日测量患儿体温,发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湿敷或物理降温剂),控制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3.4精神护理:给予患儿良好的心理支持,减轻其焦虑和紧张情绪,提供适合年龄的游戏和教育活动,保持患儿心情愉快。
3.5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定期换洗衣物和床上用品,避免孩子搔抓皮肤,防止继发感染。
3.6安全保护:患儿发热时肢体浮肿明显,护理人员需确保其安全,避免跌倒和受伤,适时提供辅助步行器等保护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