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201415004湘潭(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大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897
- 格式:pptx
- 大小:1009.55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九华经济区自成立以来,引进的项目呈现出总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入园启动快等特点。
目前经济区正处于由起步阶段向腾飞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为保持经济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适应国家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长株潭城市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紧紧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战略发展机遇,必须要有注重科学性、前瞻性与指导性的总体规划,引导经济区规范、持续、蓬勃的发展。
为九华经济区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各项建设合理有序,特编制《九华经济区总体规划(2008年-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1.0.2条规划区范围本次总体规划规划区范围为湘潭县响水乡所辖范围,总面积为138.18km2。
第1.0.3条本规划为湘潭县响水乡所辖范围城乡建设发展和规划区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区内各项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1.0.4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30年,其中近期为2008年~2015年,远期为2016~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第1.0.5条规划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
按照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注重长株潭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的要求;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以集约型经济区发展模式为导向,实现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1.0.6条规划原则1.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从区域、多角度俯视经济区规划建设问题,明确经济区规划建设的重要作用与关键问题,强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2.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原则。
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提升区域经济、产业、环境的总体水平。
九华片区定位专题研究目录一、九华片区的现状概况 (1)二、九华片区定位的必要性及意义 (2)(一)是实现“公共经济和战略营销”的需要 (2)(二)促进“3+5”城市群核心区协调发展的需要 (3)(三)全面提升湘潭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3)(四)促进九华片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3)三、城市功能定位研究综述 (3)(一)城市功能定位的内涵 (3)(二)功能定位研究的方法与路线 (4)(三)城市定位的内容 (5)(四)城市定位的执行主体 (8)(五)城市定位误区 (9)四、功能定位的指导思想、依据和原则 (11)(一)指导思想 (11)(二)城市功能定位的依据 (11)(三)城市功能定位的原则 (11)五、新区开发的特征及案例研究 (13)(一)新区开发的特征 (13)(二)天津滨海新区功能定位介绍 (14)(三)其它相关案例 (17)(四)经验借鉴及启示 (18)六、九华片区定位分析 (19)(一)区域背景分析 (19)(二)九华片区发展条件分析 (25)(三)产业定位分析 (29)(四)功能定位分析 (35)(五)形象定位分析 (36)七、九华片区的定位 (37)八、九华片区的发展战略及保障措施 (37)城市定位是一个决定城市发展命运的主题,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导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突飞猛进,竞争日趋激烈。
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使得地域边界变得不太重要,城市的作用日益突出。
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日益体现在城市的竞争力上。
同时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导致了国际分工,城市之间的分工开始明显,城市之间的分工客观上要求对城市进行准确的定位。
城市定位不仅明确了城市竞争力所在,也指明了城市发展的方向。
城市通过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等条件的分析,确定自身的定位,最佳配置城市内外的资源,才能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促进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一、九华片区的现状概况根据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昭山、九华片区的决定(中共湘潭市委文件潭市发[2003]28号),于2003年11月正式成立九华片区,所辖范围为湘潭县响水乡所辖范围,面积138.18km2。
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和指导思想为适应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形势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湘潭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指导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依据国务院、建设部文件精神,编制《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及有关环保法律法规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5.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7.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3428号) 8.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国务院审批稿)和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送审稿)9.《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2007年)和《湖南省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建设保护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令)》(〔2003年〕10.国家、湖南省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第3条规划层次本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为湘潭全部行政辖区,包括湘潭城区(雨湖区、岳塘区)、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编制城镇体系规划,总面积为5006.5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湘潭市区范围的大部分区域(不含楠竹山镇、鹤岭镇和易家湾镇、昭山乡),面积约为22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近期 2009——2010年中期 2011——2015年远期 2016——2020年远景 2020以后第5条城市规划区湘潭市城市规划区范围确定为:现湘潭市城市两区(即岳塘区、雨湖区行政区范围,不含楠竹山镇)和现湘潭县的易俗河镇、河口镇、梅林桥镇、杨嘉桥镇、姜畲镇、响塘乡、响水乡的行政辖区范围,规划区总面积约为1069平方公里。
3、加强项目建设。
一是产业项目。
重点抓好吉利三期年产20万辆整车生产线扩建及年产30万台自动变速箱、年产30万台发动机项目、九华钢材物流园、王老五饮料基地、台湾宝荣集团精密机械制造基地、浙江利欧湖南基地、台湾创新创业园标准厂房和一批汽车4S店等项目的开工建设。
二是配套服务项目。
重点建设隆平高科体育休闲公园、湖大湘江学院、湖南软件学院二期、百嘉信富瑶天下二期、华彩置业逸墅庄园二期、中国五矿九华国际、谭煤集团住宅区和台商投资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产业社区等项目。
三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湘江沿江风光带九华段和江南大道等园内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园区内产业项目配套基础设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启动沪昆高铁及站场配套设施前期工作七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重点建设好海关保税仓、商品检验检疫机构、生产性物流园、公共实验室、工业标准厂房、高端住宅、酒店以及商务文化体育休闲中心,为入园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发展、宜居环境。
区内水、电、路、气通、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二、湘潭九华工业物流园建设进展情况湘潭九华工业物流园地处九华经济区的东部,东临湘江,疏港公路以北,规划面积3000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主要服务于长株潭、娄底、邵阳、怀化等湖南西部地区及云贵等西南省、市的工业物流。
主要建设内容10个千吨级码头,60万平米的仓储、10万平米的堆场以及1万平米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等。
在物流办的积极支持与协调下,九华经济开发区的九华现代工业物流园进入了我市首批前期重点开发项目。
目前,正在做规划、土地报批、招商等前期工作。
具体情况是:1、一期工程3个千吨级泊位的九华码头已建成投入营运,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3120万元。
2、项目已委托中南大学在做项目规划设计、6月底前已完成资料收集和调研工作,计划8月底前完成选址定点和规模定性工作,9月底前完成分析论证和专题报告、提交初步成果,10月底前提交成果评审。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棚户区改造规划(2013—2017年)》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潭政办发[2014]3号【发布部门】湘潭市人民政府【发布日期】2014.01.23【实施日期】2014.01.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棚户区改造规划(2013-2017年)》的通知(潭政办发〔2014〕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湘潭高新区、经开区和昭山、天易示范区管委会,市直机关各单位,市属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湘潭市棚户区改造规划(2013-2017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1月23日湘潭市棚户区改造规划(2013-2017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改善棚户区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居住水平和质量,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指导我市棚户区改造的基本依据,凡在2013-2017年实施的各类棚户区改造,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三条规划期限:2013-2017年。
第四条规划范围:市本级城市规划区(含雨湖区、岳塘区、湘潭高新区、经开区和昭山示范区),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外的国有工矿区;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垦区。
第五条规划依据(一)国务院及部委的政策文件1. 《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2. 《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3. 《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4. 《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009〕295号);5. 《关于中央投资支持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保〔2010〕56号);6. 《关于做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建保〔2010〕58号);7. 《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的通知》(建保〔2012〕190号);8. 《关于做好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通知》(建保〔2013〕52号);9. 《中央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综〔2010〕46号);10. 《关于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有关税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42号)。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支持市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十条措施》的通知正文:----------------------------------------------------------------------------------------------------------------------------------------------------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支持市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十条措施》的通知潭政办发〔202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湘潭高新区、经开区和昭山示范区管委会,市直机关各单位,市属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湘潭市支持市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十条措施》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2月28日湘潭市支持市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十条措施为加快推进我市市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坚持“共同缔造、精明增长、绿色低碳”理念,统筹政策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各方作用,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共建美好社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根据国、省、市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安排部署,结合湘潭实际,现提出以下十条措施:一、优化规划设计。
实施集中连片改造,原则上在单个社区范围内,将地理位置相邻、历史文化底蕴相近、产业发展相关的老旧小区合理划定片区改造单元,科学编制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按照“一片区一方案”要求,重点完善“水、电、路、气、网、梯、安、治”等基本功能,量力而行建设“菜、食、住、行、购”“教、科、文、卫、体”“老、幼、站、厕、园”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对涉及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按程序审批后纳入相应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更新。
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确需实施改造的,按有关规定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规范改造程序。
严格按照宣传发动、自愿申报、制定方案、小区公示、市区两级评审、依法招标、项目审批、施工建设、后续管理等程序,依法依规组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
目录第一章现状解读篇〃〃〃〃〃〃〃〃〃〃〃〃〃〃〃〃〃〃〃〃〃〃〃〃〃〃〃〃〃〃〃〃〃〃〃〃〃〃〃21.基本概况〃〃〃〃〃〃〃〃〃〃〃〃〃〃〃〃〃〃〃〃〃〃〃〃〃〃〃〃〃〃〃〃〃〃〃〃〃〃〃〃〃〃22.现状解读〃〃〃〃〃〃〃〃〃〃〃〃〃〃〃〃〃〃〃〃〃〃〃〃〃〃〃〃〃〃〃〃〃〃〃〃〃〃〃〃〃〃2第二章规划对策篇〃〃〃〃〃〃〃〃〃〃〃〃〃〃〃〃〃〃〃〃〃〃〃〃〃〃〃〃〃〃〃〃〃〃〃〃〃〃〃73.上位规划解读〃〃〃〃〃〃〃〃〃〃〃〃〃〃〃〃〃〃〃〃〃〃〃〃〃〃〃〃〃〃〃〃〃〃〃〃〃〃〃〃74.发展条件〃〃〃〃〃〃〃〃〃〃〃〃〃〃〃〃〃〃〃〃〃〃〃〃〃〃〃〃〃〃〃〃〃〃〃〃〃〃〃〃〃〃85.规划策略〃〃〃〃〃〃〃〃〃〃〃〃〃〃〃〃〃〃〃〃〃〃〃〃〃〃〃〃〃〃〃〃〃〃〃〃〃〃〃〃〃〃9第三章控制引导篇〃〃〃〃〃〃〃〃〃〃〃〃〃〃〃〃〃〃〃〃〃〃〃〃〃〃〃〃〃〃〃〃〃〃〃〃〃〃〃116.规划总则〃〃〃〃〃〃〃〃〃〃〃〃〃〃〃〃〃〃〃〃〃〃〃〃〃〃〃〃〃〃〃〃〃〃〃〃〃〃〃〃〃〃117.土地利用规划〃〃〃〃〃〃〃〃〃〃〃〃〃〃〃〃〃〃〃〃〃〃〃〃〃〃〃〃〃〃〃〃〃〃〃〃〃〃〃〃118.综合交通规划〃〃〃〃〃〃〃〃〃〃〃〃〃〃〃〃〃〃〃〃〃〃〃〃〃〃〃〃〃〃〃〃〃〃〃〃〃〃〃〃179.绿地景观系统规划〃〃〃〃〃〃〃〃〃〃〃〃〃〃〃〃〃〃〃〃〃〃〃〃〃〃〃〃〃〃〃〃〃〃〃〃〃〃2310.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2511.建设开发控制〃〃〃〃〃〃〃〃〃〃〃〃〃〃〃〃〃〃〃〃〃〃〃〃〃〃〃〃〃〃〃〃〃〃〃〃〃〃〃〃2612.“五线”控制规划〃〃〃〃〃〃〃〃〃〃〃〃〃〃〃〃〃〃〃〃〃〃〃〃〃〃〃〃〃〃〃〃〃〃〃〃〃〃3413.环境保护规划〃〃〃〃〃〃〃〃〃〃〃〃〃〃〃〃〃〃〃〃〃〃〃〃〃〃〃〃〃〃〃〃〃〃〃〃〃〃〃〃3614.综合防灾规划〃〃〃〃〃〃〃〃〃〃〃〃〃〃〃〃〃〃〃〃〃〃〃〃〃〃〃〃〃〃〃〃〃〃〃〃〃〃〃〃3815.市政工程规划〃〃〃〃〃〃〃〃〃〃〃〃〃〃〃〃〃〃〃〃〃〃〃〃〃〃〃〃〃〃〃〃〃〃〃〃〃〃〃〃3916.规划管理建议〃〃〃〃〃〃〃〃〃〃〃〃〃〃〃〃〃〃〃〃〃〃〃〃〃〃〃〃〃〃〃〃〃〃〃〃〃〃〃〃43附件一:生态低碳专题研究附件二:发展动力和开发实施策略专题研究第一章现状解读篇1.基本概况1.1.规划背景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中部重要的城市群,核心城市包含长沙、湘潭、株洲,是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
湘潭市万楼新城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者:秦子桐专业班级:10城市规划二班学号:**********指导老师:余翰武、祁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背景第三章………………………………………………现状概况与分析第四章………………………………………规划区功能定位和规模第五章…………………………………………………规划用地布局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第七章…………………………………………………绿地景观规划第八章…………………………………………………给水工程规划第九章…………………………………………………排水工程规划第十章……………………………………………电力电信工程规划第十一章……………………………………………………附表第十二章……………………………………………………附图1.区位分析图2.土地利用规划图3.道路交通规划图4.景观绿地分析图5.规划功能结构图6.给水工程规划图7.污水工程规划图8.雨水工程规划图9.电力电信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湘潭市万楼新城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各项建设合理有序,特编制本规划。
第1.02条规划范围万楼新城的规划区范围:建设北路(潭锰路)以东,北二环线以南,湘黔铁路以北,湘江以西。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10.31km2。
第1.0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4、《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5、《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6、《长株潭都市区建设管治规划》;7、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8、湘潭市万楼新城概念性分区规划。
第1.04条规划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将城市的开敞空间和私密空间紧密结合,塑造适宜居住的生态新城。
湘潭市集约用地示范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项@策划书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和目标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原则三、规划目标第三章规划设计构思及内容一、功能定位及规模二、规划结构及功能布局三、土地利用规划四、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五、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六、绿地景观系统规划七、城市空间设计八、建筑形态设计九、环境保护及环卫设施规划附表:用地平衡表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图纸目录■区位图二. 土地利用现状图建筑质量评价图四. 城市设计同、向图五. 总体规划图六. 功能结构规划图七. 土地利用规划图八. 地块指标图九. 开发强度规划图十. 道路规划图道路分析图十二. 竖向规划图十三.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十四.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十五. 图则(一)(二)十八. 鸟瞰效果图第一章现状概况一、项目背景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长株潭城市群经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湘潭市河东地区将发展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次中心、湘潭市的中心城区。
规划中的芙蓉大道(吉安路、板塘大道、昭山大道整体命名为芙蓉大道)城市纵向发展轴北与长沙大道对接,是城市的核心发展轴。
而规划区位于湘潭市河东地区,属于中心区延伸地区内,东面紧邻城市核心发展轴——芙蓉大道,北与滨江风光带相接。
优越的区位条件及发展机遇将带动该片区的开发建设,同时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对该项目进行整体包装打造,提升土地的附加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塑造城市特色空间。
二、规划区位置面积本项目位于湘潭市中心区延伸地区,以丝绸北路(双拥北路)、河东大道、芙蓉大道、板五路、河东大堤为界,总用地面积137.37公顷。
三、土地利用现状现状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基础设施缺乏、建设用地凌乱、无序、规模小。
但区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各用地面积较大。
第二章规划依据和目标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5》5、《湘潭市湘江东岸云盘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6、国家相关法律规范及相关地方规定;7、规划区1/1000电子地形图及用地红线图。
湘潭垃圾焚烧厂选址风波作者:暂无来源:《民生周刊》 2014年第20期本刊记者丁筱净今年1月,湖南湘潭市环保协会常务理事、微博名为“湘潭小雪无痕”的网友发了条微博,透露湘潭市政府授权市城管局与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湘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特许经营协议》的消息。
此条微博以极快速度传播,尽管最后迫于压力被删除,但迅速引起了湘潭市环保人士,位于湘潭九华的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师生以及附近居民、企业的极大关注。
据了解,该垃圾厂项目位于湘潭市九华片区西北部,由桑德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估算为12.53亿元,负责处理湘潭市城区的生活垃圾,垃圾焚烧项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 20 00 吨。
项目所在的九华片区处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心位置。
根据环评,项目空气保护目标主要有距离项目1.8公里的鹤凌镇3万名居民、距离2.6公里的湖南科技大学的3.3万名师生、距离3.5公里的软件学院7000名师生、距离6公里的近96万湘潭城区居民和距离7公里的湘潭大学3.2万名师生。
很多人明确不支持在湘潭建设垃圾焚烧项目或项目选址方案。
经过几个月的舆论发酵,有人指出该项目属于未批先建,并以此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还有人在湘潭环保局网站公开质疑项目的合法性。
公示后停工有质疑者指出,九华垃圾厂项目前期手续并不齐全,未获得土地使用许可证和规划建设许可证等前期许可即开工。
对此,项目负责人、湖南桑德静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覃险峰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回应,2012年到2013年,项目陆续获得湖南省发改委统一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省环保厅环评批复、省国土资源厅用地预审意见和省发改委的核准批复等。
今年2月,九华垃圾厂项目获得湘潭市国土局出具的《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3月获得湘潭市国家经济开发区规划局出具的项目选址意见。
“办理证件需要较长时间,直到8月底才拿到市国土局下发的土地证,至今未拿到规划部门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办理前期手续的同时,我们积极办理建设手续,但因规划部门迟迟未审批通过园区规划,项目报建手续至今未办理,严重影响项目进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8.16•【文号】国办函〔2017〕83号•【施行日期】2017.08.1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2017〕83号湖南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一、国务院原则同意《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湘潭是长株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湖南省重要的工业、科技和旅游城市。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湘潭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湘潭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069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湘潭与周边城市协调联动,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同保护生态资源,深化环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录1 总论 (1)1.1 项⽬背景 (1)1.2 规划过程 (1)1.3 规划内容 (1)1.4 技术路线 (2)1.5 规划范围及年限 (2)1.5.1 规划范围 (2)1.5.2 规划年限 (3)1.6 规划依据 (3)2 现状概况 (3)2.1 湘潭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2.2 道路交通现状 (3)2.2.1 对外交通设施 (3)2.2.2 城市路⽹ (3)2.2.3 公共交通 (4)2.2.4 停车设施 (4)2.2.5 机动车保有量 (4)2.2.6 交通管理现状 (4)2.3 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4)2.3.1 对外交通设施 (4)2.3.2 道路⽹络设施 (4)2.3.3 公共交通 (4)2.3.4 停车设施 (5)2.3.5 交通管理 (5)2.3.6 交通发展政策 (5)3 湘潭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5)3.1 战略定位 (5)3.2 发展战略 (5)3.3 发展策略与措施 (6)3.4 近期建设与发展的重点 (6)4 湘潭市交通需求预测 (7)4.1 社会经济、⼈⼝及机动车发展预测 (7)4.2 对外交通客货运量预测 (7)4.3 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 (8)5 湘潭市综合交通体系框架研究 (8)5.1 区域交通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整合 (8)5.1.1 ⼀体化的轨道客运系统 (8)5.1.2 区域公路系统与城市对外通道 (9)5.1.3 区域⽔运规划 (10)5.1.4 机场远景规划 (10)5.2 城市⾻⼲道路⾻架 (10)5.2.1 城市路⽹⾻架 (10)5.2.2 城市路⽹功能 (11)5.3 城市⼯业与物流空间布局及货运通道布局 (11) 5.3.1 湘潭市五⼤产业发展⽚区 (11)5.3.2 湘潭市物流园区布局 (11)5.3.3 湘潭市物流对外交通节点布局 (11)5.3.4 湘潭市货运通道的架构 (11)6 湘潭市对外交通设施规划 (12)6.1 规划⽬标 (12)6.2 公路枢纽 (12)6.3 铁路枢纽 (12)6.4 ⽔运枢纽 (12)6.5 航空枢纽 (13)6.6 ⼀体化交通枢纽体系 (13)6.6.1 客运枢纽 (13)6.6.2 货运枢纽 (14)6.6.3 枢纽设施管理 (14)7 湘潭市道路⽹络规划 (14)7.1 规划⽬标 (14)7.2 道路⽹络功能及等级规划 (14)7.3 路⽹指标 (15)7.4 通道规划 (15)7.5 ⾃⾏车系统规划 (15)7.6 步⾏系统规划 (16)7.7 道路设施规划 (16)8 湘潭市公共交通规划 (17)8.1 规划⽬标 (17)8.2 市域公共交通规划 (17)8.2.1 市域轨道通道+⼲线公交通道规划 (17)8.2.2 市域公交⼲线 (17)8.3 中⼼城区公共交通规划 (18)8.3.1 都市区轨道 (18)8.3.2 常规公交 (18)8.3.3 公交站场设施 (18)8.4 公交⼀体化枢纽规划 (19)9 湘潭市停车设施规划 (19)9.1 规划⽬标 (19)9.2 停车需求预测 (19)9.2.1停车需求预测 (19)9.2.2 停车场供应结构⽐例 (19)9.3 路外公共停车场规划 (19)9.3.1 停车⾯积需求 (20)9.3.2 公共停车场 (20)9.3.3 货运停车场 (20)9.3.4 环卫停车场 (20)9.4 ⾮机动车停车场规划 (20)9.5 配建停车场规划 (21)10 湘潭市中⼼城区交通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21)10.1 规划⽬标 (21)10.2 解决近期⾏车难的改善措施 (21)10.2.1 打通断头路,完善⽀路体系 (21)10.2.2 理顺货运交通 (22)10.2.3 进⾏“⼆路⼆桥”重要节点精细化交通设计,加强交通管理 (22)10.3 解决近期停车难的改善措施 (23)10.4 ⽀撑城市空间拓展路⽹建设计划 (24)1 总论1.1 项⽬背景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在“3+5”城市群中起着承东启西的辐射、纽带作⽤,是“泛珠三⾓”区域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最佳传承地。
附表二湘潭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一览图(2020年)规模等级城镇规模城镇名称2020年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万人)城镇个数一级城市>100万湘潭中心城区110 1二级城市20-50万九华新城363 湘潭县城30—35湘乡城区30- 40三级城市8-20万韶山城区82 楠湖新城8--20四级城镇Ⅰ类4-8万花石5--86棋梓 5姜畲 5杨河 4昭山(含易家湾) 5鹤岭 4Ⅱ类1-4万谭家山 2.49中路铺 2.2石潭 2.5射埠 1.4青山桥 1.3月山 1.1虞塘 1.1壶天 1银田 1Ⅲ类1万以下乌石0.917白石0.7茶恩寺0.8石鼓 0.5梅林桥 0.4泉塘 0.8潭市 0.5 金石0.3白田 0.4翻江 0.3 山枣 0.4 栗山0.3中沙 0.3 梅桥 0.3 毛田 0.3 龙洞0.3如意 0.5附表三 湘潭市域城镇职能结构一览表(2020年)城镇名称 发展定位主要职能城镇 个数 湘潭城区 长株潭城市群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湖南省重要的工业、科教和旅游城市。
A 、B 、C 、D 1湘乡城区 市域次中心、重要工业城市A 、B 、C 7湘潭县城(易俗河组团)湘潭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创新服务基地、生态工业新区A 、B 、C韶山城区 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城市,全国城乡统筹示范区 A 、B 、D 九华新城 产业基地、生态绿谷,长株潭城市群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A 、B 、C 、D楠湖新城先进制造业基地,花园新城A 、C花石 商贸综合型县域中心城镇 A 、B 、C 棋梓 建材工业、休闲旅游A 、D 昭山组团 农业高科技服务与技术支撑、旅游服务B 、D 13鹤岭镇 机械制造、商贸物流 AC 姜畲 以隆平论坛为核心的观光农业 B 、D 杨河组团 城乡统筹服务基地、观光农业 B 、C 、D谭家山 依托煤矿资源采掘和加工的工矿城镇A 中路铺 灯饰加工、农村商品流通B 、C 青山桥 鞋业制造、矿泉水产业 A 、B 石潭 高效科技农业、城乡统筹服务中心B 射埠 油茶基地、乡村服务中心 B 月山 竹木加工、食品炒货加工、商贸服务B 、C 虞唐 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服务 B 、C 壶天 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服务 B 、C 银田 食品加工、乡村服务中心 B 乌石 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B 、D 17 石鼓 乡村服务中心 B 梅林桥 食品深加工、商贸服务 B 、C 白石 以名人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D 茶恩寺 竹木加工、乡村服务中心 B 潭市 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服务B 、C 金石 乡村服务中心B 白田 水稻生猪生产加工、乡村服务中心B 翻江 乡村服务中心B 泉塘 蔬菜水果生产、乡村服务中心,传统产业基地B 山枣 竹木加工、矿泉水生产、乡村服务中心B 栗山 乡村服务中心 B 中沙 乡村服务中心B 梅桥 竹木加工、特色养殖、乡村服务中心B 龙洞 乡村服务中心 B 毛田 乡村服务中心 B 如意乡村服务中心B注:职能代码为:A 制造业职能、B 农业服务与技术支撑职能、C 商贸流通职能、D 旅游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