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有有中班课堂教学内容整理(1)_
- 格式:docx
- 大小:194.55 KB
- 文档页数:6
中班主题活动整理物品教案(通用10篇)中班主题活动整理物品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初步养成自觉整理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懂得整理的原则是方便、有序、美观。
2、让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三、教学用具:课件、整理箱、床上用品、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籍、书包、书本、生活用品。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讲标准)(设计意图:通过孩子的选择,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发现整洁的标准:干净、有序。
)1、由“爸爸去哪儿”情景引入(播放片头)2、任务卡:选房子(1号房间干净整洁、2号房间凌乱)3、小结:孩子们,大家都喜欢……(整洁)的房子,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整洁的房间是……(干净、分类、有序)4、过渡:可是这样的房间只有一间,刚刚已经被节目里的其他人选走了,剩下这间怎么办呢?(帮助他收拾整理打扫)节目组要考考大家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活动二:整理书包(习得方法)(设计意图:自学,学生马上利用所学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
)1、任务卡:整理书包2、出示活动要求。
齐读。
3、学生活动,师巡。
4、学生交流展示。
5、小结:瞧,整理书包的好方法就有……(从大到小)(分学科、分种类、分课程)(合理利用空间)。
6、过渡:现在我们就来试试,用上这些方法从新整理整理我们的书本学具吧!刚刚整理得好的孩子可以试试用别的方法,不会整理的孩子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7、学生活动,师巡。
8、活动结束,学生交流展示:9、小结:瞧,在整理书包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整理,可以……(分学科用途整理),还可以……(合理利用空间)整理等好的整理方法。
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条理。
10、过渡:恭喜你们通过了栏目组的测试,你们顺利晋级下一个任务,请每组的主长上来领取任务卡。
活动三:整理房间(应用方法)(设计意图:互学,分小组利用所学整理比书包更大的范围。
幼儿园中班教案15篇幼儿园中班教案1幼儿园中班教案《变废为宝》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变废为宝的快乐。
活动目标:1、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2、通过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变废为宝的快乐。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大小不等的各种废弃的、清洁无毒的纸盒及废旧塑料瓶、碎布等。
2、装饰纸条、不同的图案等(用来装饰)。
3、剪刀、双面胶等。
4、教师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成品,如灯笼、宝塔、火箭等。
活动过程: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
小朋友,前几天老师请大家做小小收集员,把家里没用的纸盒、塑料瓶、碎布等带来,小朋友们都很积极,收集了许多好东西,谁来说说你收集到了哪些宝贝。
(如酸奶瓶、烟盒、洗洁精瓶、饮料瓶等)2、幼儿进行垒高游戏我们大家有了这么多的宝贝,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用这些宝贝来做游戏好吗?(1)老师介绍游戏规则:我们分成七组,大家一起商量动手进行垒高比赛,可以用不同的宝贝进行,看那组的小朋友在规定时间里垒得又高又稳。
(2)介绍两组垒高幼儿的作品,并和幼儿一起分析原因。
(快而稳的原因:把大的盒子放在下边,不争先恐后、一个一个来放等,慢而摇晃的原因:大家争抢,没有合理摆放好。
(3)再次进行游戏,第二次垒高比赛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让幼儿形成初步的垒高经验。
3、欣赏作品(1)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成品,幼儿欣赏。
(2)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回答)在幼儿欣赏、观察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介绍2~3种作品。
(3)提升:如果这些做好的玩具、好东西坏了,还有用吗?(幼儿回答后,教师根据他们的回答作出相应的应答)4、变废为宝你们想不想做个小小魔术师,用大家带来的这些盒子、瓶子来变成好玩的东西呀?(想)(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想想你用什么宝贝想做一个什么玩具?跟朋友讲讲,也可以和朋友合作做,用不同的方式对纸盒、塑料瓶进行改造、装饰,使它变成一样好玩的玩具。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8篇)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忙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篇一一、语言(一)蒙氏语言~主题二儿歌:1、电话2、妈妈3、幼儿园里真欢乐4、重阳节5、国庆节(第27页)故事:1、螳螂和蜘蛛2、啄木鸟与树(二)传统语言~明天版诗歌散文:倘若我能飞(老师用书139页)故事:三间树叶房子(老师用书86页)古诗:梅花练习部分1、识字认读:喂。
明。
话。
善。
漂。
坚。
具。
图。
木。
登。
气。
哈。
日。
增。
荣。
二、科学(一)蒙氏数学操作册:1、按一种特征分类(一)2、认得“1”和很多的关系3、按一种特征分类(二)4、4以内的点数5、复习4以内的点数5、认读4、5延长册:相应的练习(三)传统数学练习部分1、认读数字:4、5、62、唱数数字:复习1—10.三、艺术(一)音乐:歌曲1.《小树叶》(老师用书87页)2.《小鸟醒来了》(老师用书128页)律动《蚂蚁搬豆》(老师用书107页)(二)美术:绘画1.《美丽的树叶画》(师幼合作作品见幼儿用书2第9页)2.变一变(家园合作作品见老师用书96页)手工1.《美丽的瓢虫》(师幼合作作品见老师用书102页)2.蛋壳娃娃(家园合作作品见自然篇4页)四、健康1、美丽的毛巾2、白白的牙齿3、洁净卫生吃的香五、社会1、我是进餐好孩子2、如厕3、擦桌子作业设置和要求:语言、数学类〈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音乐、绘画、手工〈班级或班级栏内展现〉健康、社会类〈园内园外都要学以致用〉古诗:《梅花》宋。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幽香来。
中班幼儿教育教学计划篇二活动目标1.能从20厘米~30厘米高处往下跳,轻轻落地,保持平衡。
2.进展跑、跳等基本动作及手眼协调性,磨练反应本领。
3.具有积极参加竞争的意识,并能遵守游戏规定。
活动准备1.幼儿会玩音乐游戏“网小鱼”。
2.自制各种鱼类图片,在活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当池塘,摆放20厘米~30厘米高的平衡凳四条做池塘边。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大全一、综述幼儿园中班作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阶段之一,是幼儿逐渐迈向学习生活的起始点。
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接触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
说课是幼儿园老师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帮助老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面就以幼儿园中班的一个典型课程为例,进行详细的说课分析。
二、课程内容本次课程主要围绕“认识水果”展开,旨在帮助幼儿对常见水果进行认知,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水果的名称和特征。
通过这堂课,幼儿不仅能够认识更多的水果,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感知和思维发展。
三、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苹果、香蕉、橘子、梨等常见水果,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水果的名称和特征。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思维发展。
•激发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在课程开始前,通过播放歌曲《水果歌》、展示水果图片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对水果的兴趣。
2. 重点呈现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幼儿逐个认识苹果、香蕉、橘子、梨等常见水果,帮助他们观察水果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3. 课堂互动利用游戏形式,让幼儿参与到识别水果的活动中,通过问答、配对等方式,巩固他们对水果的认识。
4. 情感体验在识别水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品尝水果,让他们通过口味来深化对水果的认知,培养他们对水果的喜爱之情。
5. 课程总结小结本堂课的内容,让幼儿回顾学习的主要内容,巩固对水果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耐心细致地引导幼儿,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要注意每个幼儿的学习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幼儿的个性,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六、结语幼儿园中班的说课是教师展示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精心的准备和有效的说课,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中班作为一名幼儿园中班的教师,每天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都是充满惊喜和挑战的。
中班的孩子们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有了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社交需求,这也让我的教育工作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中班的教室里,每一天都像是一场充满活力的冒险。
孩子们的好奇心如同星星般闪耀,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新的事物。
比如,有一次在科学活动中,我们一起观察了豆芽的生长过程。
孩子们围在豆芽旁边,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他们每天都会主动去观察豆芽有没有长高,有没有长出新的叶子。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
中班的孩子们在社交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他们不再像小班时那样只是自顾自地玩耍,而是开始学会合作和分享。
记得有一次在建构区,几个孩子一起搭建了一个“城堡”。
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搬运积木,有的负责搭建,还有的负责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也学会了如何解决团队中出现的分歧。
当“城堡”搭建完成的时候,他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
然而,中班的孩子们也会有一些小脾气和小任性。
比如,有的孩子在排队的时候会插队,有的孩子会因为争抢玩具而发生争吵。
面对这些情况,我会耐心地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我会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
在教育教学方面,中班的课程设置也更加丰富多样。
我们不仅有语言、数学、科学等基础课程,还有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和体能课程。
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会跟着欢快的节奏唱歌跳舞,释放自己的天性;在美术活动中,他们会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世界;在体育活动中,他们会尽情地奔跑、跳跃,锻炼自己的身体。
通过这些活动,我看到了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和潜力。
除了课堂教学,我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
比如,我会教他们如何正确地洗手、刷牙、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却至关重要。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5篇一、主题:认识身体部位1. 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将能够认识身体各部位。
2. 教学方法: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法。
3. 教学内容:a. 使用卡片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身体部位,如头、手、脚、眼睛等。
b. 运用歌曲、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并加深对身体各部位的记忆。
c. 练习使用手指指认身体部位。
4. 教学要点:a. 确保学生认识头、手、脚、眼睛等常见身体部位。
b. 通过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
5. 教学准备:a. 卡片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认识身体部位。
b. 适合年龄段的歌曲和游戏材料。
二、主题:认识数字1. 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将能够认识数字1-10。
2. 教学方法: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法。
3. 教学内容:a.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教授基本的数字写作和发音。
b. 运用数字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互动,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4. 教学要点:a. 学生能够准确写出数字1-10的形态。
b. 学生能够准确发音和叫出数字1-10。
5. 教学准备:a. 数字卡片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认识数字。
b. 适合年龄段的数字游戏材料。
三、主题:认识颜色1. 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将能够认识并描述常见的颜色。
2. 教学方法: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法。
3. 教学内容:a. 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颜色,如红、黄、蓝等。
b. 运用颜色卡片或图片,让学生进行颜色匹配和描述。
c. 制作彩虹手工,让学生动手体验并巩固颜色的理解。
4. 教学要点:a.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描述常见的颜色。
b. 学生能够运用颜色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5. 教学准备:a. 颜色卡片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认识颜色。
b. 彩虹手工材料和工具。
四、主题:认识动物1. 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将能够认识并描述常见的动物。
2. 教学方法: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法。
3. 教学内容:a. 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动物,如猫、狗、兔子等。
b. 运用动物卡片或图片,让学生进行动物分类和识别。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集合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教案1活动目标:1、在音乐游戏中学习唱准歌曲的弱起小节。
2、尝试用音乐方式与人交流。
3、学习顺向和逆向行走。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1、歌曲《逛公园》。
2、爸爸、妈妈、小弟、小猫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大意。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吧。
2、歌曲里有哪些人去逛公园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那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一听到底是不是这几个人在逛公园。
;(再次听歌曲)。
4、师:歌词里有爸爸、妈妈、小弟、小猫。
那现在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按逛公园的顺序排列图片。
(幼儿排列图片)。
二、学唱歌曲。
1、那现在我们就跟着录音机一起来演唱歌曲。
(师幼一起演唱数遍)2、加入动作表演唱。
三、游戏“逛公园”。
1、请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站在中间扮“爸爸”,音乐开始时幼儿边拍手唱歌,边顺时针方向向前走。
教师则沿逆时针方向边走边拍手唱歌。
第二段歌词开始后,“爸爸”从圈上请一个女孩出来当“妈妈”,两个人同时边拍手边走。
第三段同第二段。
最后一段“小弟”从圈上拉一个人到中间做“小猫”,大家边唱歌,边用手指着“小猫”。
唱完后,“小猫”大声说:“喵,我现在就去抓老鼠。
”说完,就去抓圈上的人,圈上的小朋友迅速跑回座位。
2、指导幼儿玩2-3遍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应注意提醒幼儿保持圆形队形。
四、活动结束。
邀请配班教师等一起玩。
教学反思:对于本次活动,首先我重点抓住两个重难点一是学唱弱拍起唱的歌曲;二是掌握两个重点的游戏规则:强拍带人,和猫叫后抓人和逃回座位.在这两点上我们最大的困惑是如何让孩子很好的理解“”第一强拍?在具体活动中我让幼儿在开始部分的律动中、基本部分感受歌曲内容和旋律的过程中以及在游戏中引起对第一强拍的'感知和充分的运用。
中班课程教案(集合10篇)中班课程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的想象本事,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起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好奇心。
活动准备:图片两张(船、月亮)活动过程:1.今日,范教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大家欢迎吗?(欢迎)它是谁呀?(出示图片:船)2.让幼儿学习一首儿歌:〈小小的船〉“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1)教师先念一遍儿歌(2)之后让幼儿轻轻跟念(3)让幼儿自我念儿歌3.理解儿歌里的资料(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不是)(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3)出示图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都看见过它吗?(夜晚,看见过)那月儿是什么样貌的呢?(弯弯的,两头尖尖的)。
4.做游戏:此刻,正是夜晚,深蓝色的天空有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而这弯弯的`月儿多像一只小小的船啊!让我们张开双臂飞呀飞,飞向蓝天。
小朋友如果坐在这只船上,你看见了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中班课程教案第2篇活动目标:1、使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方法。
2、使幼儿知道唱歌时应该用最优美的声音唱。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1、课件-歌曲《劳动最光荣》2、课件-图片:蜜蜂儿歌-《劳动最光荣》活动过程:一、导入1.律动:手挽花,要求幼儿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2.歌曲-大雨小雨让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唱歌,注意唱大雨的声音时,应该声音大一点,唱小雨的声音时唱的声音小一点。
二、展开1.幼儿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出示图片-蜜蜂提问:小蜜蜂是爱劳动的小动物吗?请小朋友说说小蜜蜂是怎样爱劳动的?教师:雄鸡一早就来唱歌,它特别的勤劳。
小喜鹊在造新房,小蜜蜂在采蜜糖,他们都很勤劳。
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歌曲呢,你听一听歌曲里面唱的什么,听出来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
中班数学教案10篇《中班数学教案1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数学教案10篇!(1)中班数学教案《找规律》含反思教案目标: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自由探索。
1、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2、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
(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
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组:按颜色排列。
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第二组:按几何图形排列。
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
第三组:按图案排列。
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律排列。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课后反思:我对幼儿园上了公开课《找规律》,这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学习内容,活动的设计我以游戏、操作贯穿于整一节课,这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第一个环节我以“听词做动作”的游戏导入,让幼儿听我说两组词(①小鸟啄虫、小鸟啄虫、拍手、拍手。
②小鸟飞、跺脚、跺脚)做动作,然后让他们思考每一组动作继续做下去该怎样做,许多小朋友都做对了,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莫爵彪小朋友说:“我照着前面做的就往后做了。
幼儿园中班常规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 1. 认识并掌握中班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 2.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班内清理整顿,确保教学环境整洁有序;
3.准备音乐、游戏等辅助教学工具。
三、教学内容
第一课:日常生活习惯
1. 目标
让学生认识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教学过程
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正确洗手方法;
2.学生模仿并练习正确的洗手动作;
3.小组讨论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展示所学习的卫生知识。
第二课:动手创作
1. 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和观察力。
2. 教学过程
1.老师示范制作手工小制品,如折纸、剪纸等;
2.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制作,注意观察、动手能力的培养;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
第三课:团结合作
1. 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 教学过程
1.组织学生参与团体游戏,如集体动作、合作游戏等;
2.导师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相互合作、团结一致;
3.进行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学会了日常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增强了动手创作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将继续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以上是本次幼儿园中班常规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内容8篇导语: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是家长和孩子感受幼儿园教学环境和方法的重要机会。
在公开课中,教师要通过创造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吸引孩子的兴趣,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为您介绍8篇幼儿园中班公开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认知类教案:探究自然界中的颜色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水果和花朵的图片,并给每个孩子准备不同颜色的画笔和彩纸。
首先,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不同颜色的水果和花朵,并鼓励他们观察和描述。
然后,教师带领孩子们制作彩纸上面的水果和花朵,让他们用不同颜色的画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二、语言类教案:探索儿歌中的押韵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选择一首常见的儿歌,如《小星星》,并让孩子们跟着节奏念出歌词。
然后,教师可以指导孩子们寻找歌词中的押韵部分,让他们发现和理解什么是押韵。
接下来,教师与孩子们一起编曲新的歌词,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享受音乐和语言的乐趣。
三、数学类教案:学习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数字标记的卡片,并让孩子们自由选择。
然后,教师可以问孩子们卡片上数字所代表的数量,并鼓励他们用手指或小玩具进行计数。
接着,教师可以将卡片上的数字和数量进行对应,让孩子们逐渐掌握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四、艺术类教案:发现世界上的形状这节课的前半部分,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卡片,并让孩子们观察和描述卡片的形状特征,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在纸上自由画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并分享彼此的作品。
后半部分,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参观学校周围的环境,鼓励他们寻找和发现各种不同形状的事物。
五、科学类教案:探究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植物的种子,并给孩子们提供培养植物的材料。
首先,教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带领他们一起播种。
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同时引导他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思考和交流。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全200篇一、引言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编写教案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它能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中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阶段,因此,编写一份高质量的中班教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幼儿园中班教案的相关内容,帮助您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幼儿园中班教案的定义和作用幼儿园中班教案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设计的教学方案。
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法等。
中班教案的作用在于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幼儿园中班教案的基本结构1.教学主题:明确教案的主题,贴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2.教学目标:明确教案的预期效果,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3.教学内容:根据主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
4.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游戏、讨论、观察等。
5.教学过程:详细描述教学活动的步骤和时间分配。
6.评价方法:评估幼儿学习成果的方式,如问答、作品展示等。
四、编写幼儿园中班教案的原则1.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教案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2.注重启发性:教案应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突出实践性: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4.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教案应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
五、幼儿园中班教案的分类及举例1.语言领域:如《三只小猪》、《小猫钓鱼》等。
2.数学领域:如《数字捉迷藏》、《比大小》等。
3.科学领域:如《水的实验》、《认识季节》等。
4.艺术领域:如《画太阳》、《舞蹈表演》等。
5.社会领域:如《好孩子标准》、《认识家庭》等。
六、如何运用幼儿园中班教案提升教学质量1.充分备课:熟悉教案内容,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2.课堂灵活调整: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幼儿园中班常规教学教案(优秀9篇)幼儿园中班常规教学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各种鞋子的“神秘箱子”。
3、音乐;鞋子的分类标志卡、鞋架等。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1、出示礼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逐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说说高跟鞋、大头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 T:这是什么鞋?(高跟鞋)谁最爱穿?(妈妈)这是什么鞋?(大头鞋)谁最爱穿?(爸爸)同法,说说其他鞋子的名称和用途。
(二)鞋子展览会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老师将鞋子散落一地)T:我们要开鞋子展览会了,可是,现在这鞋子还是乱七八糟,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吧) T:想想看,怎么整理它?(通过看看自己穿的鞋子,引导幼儿说出2只形状、大小、颜色一样的放在一起)2、幼儿动手整理:3、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T:这下整齐多了,谁来说说,你以前穿过什么样的鞋?什么时候穿的?(三)体验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并穿一穿、试一试。
(每位幼儿挑出自己喜欢的鞋子,听音乐,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T:你们怎么走得那么慢,跑得那么慢呀?(引导幼儿说鞋子太大了)你们穿着那么大的鞋舒服吗?方便吗?小结:穿鞋要合脚。
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
(请小朋友穿上自己舒适的鞋再听音乐走走跑跑跳跳)(四)鞋子找家小朋友都挺累了吧,鞋子也挺累的了,请幼儿按教师提供的鞋子图标,对鞋子进行分类,把鞋子送回家。
(五)穿上合脚的鞋到户外游戏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幼儿园常规教学方案篇二活动目标:1.学习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感知词语五颜六色,雪白雪白、漂漂亮亮,的结构。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整理物品》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材《我是生活小主人》中的第三章《我会整理》,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整理个人物品,如衣物、玩具、书籍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和收纳整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培养其自觉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
2. 帮助幼儿掌握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自觉整理的好习惯。
重点:培养幼儿整理物品的兴趣,使其愿意并主动参与整理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整理物品示例图、整理盒、玩具、衣物、书籍等。
2. 学具:每人一份整理盒、玩具、衣物、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请一位幼儿上台演示整理物品的过程,其他幼儿观看并学习。
2. 教学活动(15分钟)(1)教师讲解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如分类、叠放、摆放等。
(2)教师示范整理物品的过程,并邀请幼儿一起参与。
(3)幼儿分组进行整理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整理题目,如:“请将衣物按照大小叠放整齐”。
(2)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并指导幼儿完成练习。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除了整理个人物品,我们还可以整理家里的哪些地方?”六、板书设计1. 整理物品的重要性2. 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3. 叠放、分类、摆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将你的衣物按照大小叠放整齐。
(2)请将你的玩具按照类别整理好。
2. 答案:(1)衣物叠放整齐的照片或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操作2. 教师的示范与指导3.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4. 拓展延伸活动的开展一、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操作1. 引导幼儿观察整理物品的示例图,帮助他们理解整理的步骤和技巧。
2. 请幼儿上台演示整理过程,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课程教案1. 课程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交往能力。
2. 教学重点:认识和使用各种工具,培养动手能力;通过游戏、故事和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交往能力。
3. 教学资源:各种工具(剪刀、粘贴胶、颜色笔等)、绘本故事、游戏道具等。
4. 教学准备:- 准备各种工具和材料;- 准备适合幼儿的绘本故事;- 准备游戏道具,如假装医生工具、厨房玩具等。
5. 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工具1) 师生互动:老师拿出一个工具,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工具,然后向幼儿解释该工具的用途和名称。
2) 学习活动:让幼儿围绕“工具”这一主题画一副画,老师帮助幼儿涂上不同颜色的工具,同时教授颜色的名称。
第二课:使用工具1) 师生互动: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老师的动作过程。
2) 学习活动:每个幼儿拿一副剪刀和一张彩纸,向他们展示如何正确握剪刀,然后让幼儿尝试剪出一些简单形状。
第三课:语言表达1) 师生互动:读一本关于动物的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画,描述动物的特征和行为。
2) 学习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选一种动物,幼儿通过扮演动物表达动物的特征和行为。
第四课:社交交往1) 师生互动:带领幼儿一起玩具医生游戏,其中一个幼儿扮演医生,其他幼儿轮流扮演病人,医生需要与病人交流并使用医生工具进行治疗。
2) 学习活动:分成小组进行厨师角色扮演,每个小组制定自己的菜单并使用厨房玩具进行模拟烹饪。
每组完成后,幼儿将所制作的食物分享并品尝。
6. 总结反思: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工具、展示语言表达和积极参与社交交往。
教学计划包括哪些内容幼儿园中班在幼儿园中班阶段,教学计划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其内容应当全面、系统,涵盖了幼儿在该阶段应该学习和发展的主要方面。
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还可以确保幼儿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那么,幼儿园中班的教学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1. 课程设置在中班阶段,一般会涉及到语言、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等多个方面的课程设置。
语言课程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内容,数学课程主要涉及数字、形状、空间等基础数学概念,美术和音乐课程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和创造力,体育课程则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
2. 课程目标教学计划应该明确每个课程的具体目标和教学重点。
比如,在语言课程中,可以重点培养幼儿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数学课程中,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数字概念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在美术和音乐课程中,则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能力。
3. 教学方法教学计划也应该包括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中班阶段,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实践性教学等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4. 教学活动教学计划还应该设计各种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这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比如,可以组织有趣的游戏、集体活动、手工制作等教学活动,这不仅能够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5. 评估与跟进教学计划还应该包括对幼儿学习情况的评估和跟进。
通过定期的测评和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幼儿的学习困难和进步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幼儿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支持。
综上所述,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应该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评估与跟进等内容,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确保他们在中班阶段获得全面的成长。
幼教课堂设计
有有中班课堂教学内容整理(1)_
教师:***
日期:***
XX幼儿园
1,成语教学
(1)水滴石穿
粗粗壮壮一根木,来来回回能锯断;结结实实一块石,水儿嘀嗒能滴穿!
(2)心不在焉
小花猫,笑眯眯,又看屋顶又看地.
老师讲课它不听,手上摆弄小东西,心不在焉瞎胡闹,长大怎能有出息?
只有专心来听讲,才能取得好成绩.
(3)垂涎(xian)三尺
野狐狸,笑嘻嘻,看见路边一只鸡。
馋的狐狸腿发软,暗自在打坏主意。
等我猛地一纵身,美味就到我嘴里。
越想越觉味道香,口水顺着下巴滴。
解释:涎:口水。
口水挂下三尺长。
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
现多形容见了好东西就眼红,竭力想占为己有。
(4)杯水车薪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从前,有个农夫砍柴回家,天气炎热,他推了满满的一车柴草来到一家茶馆门前。
在屋里刚坐下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不好了,救火啊!柴车着火了!”农夫立即起身,端
起茶杯就冲了出去。
他把茶杯里的水向燃烧的柴车泼去。
但丝毫不器起作用,火越来越大,最后柴车化为了灰烬。
杯水车薪
一辆马车拉干柴,火星一溅燃起来。
着火了,着火了,农夫一杯水泼来。
浇上去,火不灭,白白烧毁一车柴。
自身力量实在弱,杯水车薪太可笑。
(5)成语歌曲: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我们运用的旋律是: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行军打仗来到深山老林,
七转八弯迷失了方向,到处是狼嚎和虎啸。
不要急,不要慌,快叫马儿来帮忙,
老马识途找到回家道,全军上下齐呀齐欢笑。
猫记千,狗记万,老母鸡还记二里半,
老马识途记得千千万,行军打仗立呀立功劳。
(6)同舟共济
解释:舟:船;济:渡,过洒。
坐一条船,共同渡河。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
力,战胜困难。
也比喻利害相同。
童谣: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