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商品条码标准(二)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8
条码等级标准条码是一种能够将信息编码成一系列黑条和空白的图案的技术,它已经成为了现代物流、零售和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条码,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商品信息,实现自动化管理和追踪,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然而,不同类型的商品需要使用不同等级的条码标准,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条码等级标准的相关内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条码技术的应用。
一、条码等级标准的概念。
条码等级标准是指根据商品的不同特性和使用环境,对条码进行分类和标准化的体系。
它包括了条码的类型、编码方式、精度要求、使用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条码在不同场景下都能够稳定可靠地使用。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条码等级标准主要有GS1-128、Code 39、EAN-13等,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商品和不同的应用场景。
二、不同类型的条码等级标准。
1. GS1-128。
GS1-128是一种全球通用的条码标准,它能够对商品进行唯一标识,并且可以在条码中编码更多的信息,如批次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GS1-128条码通常用于物流和配送领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信息编码需求,适用于各种包装形式和尺寸的商品。
2. Code 39。
Code 39是一种常用的线性条码标准,它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商品管理和追踪。
Code 39条码可以编码数字、字母和一些特殊符号,适用于小型商品和标签的打印,是零售和制造业中常用的条码类型之一。
3. EAN-13。
EAN-13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标准,它由13位数字组成,能够对商品进行唯一标识。
EAN-13条码通常用于零售领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商品信息,方便顾客购物和收银员结账。
三、选择合适的条码等级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条码等级标准对于商品管理和追踪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根据商品的特性和使用环境来确定条码的类型和编码方式,以确保条码能够稳定可靠地使用。
其次,需要根据条码的精度要求和信息编码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条码等级标准,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一、基本概念商品条码标识系统商品条码标识系统的应用最早是从食品、日用百货等快速消费品在零售POS系统自动结算开始的,目前广泛应用于全球的贸易、物流、生产、医药、建材、产品溯源、电子商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商务语言。
编码中心以商品条码为核心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农产品追溯、中药材追溯、医药零售与物流、植入性医疗器械追溯与监管等20多个应用示范。
零售商品是指在零售端通过POS扫描结算的商品。
其条码标识由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及其对应的条码符号组成。
零售商品的条码标识主要采用EAN/UPC条码。
一听啤酒、一瓶洗发水和一瓶护发素的组合包装都可以作为一项零售商品卖给最终消费者。
非零售商品是指不通过POS扫描结算的用于配送、仓储或批发等操作的商品。
其标识代码由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及其对应的条码符号组成。
非零售商品的条码符号主要采用采用ITF-14条码或UCC/EAN-128条码,也可使用EAN/UPC条码。
一个装有24条香烟的纸箱、一个装有40箱香烟的托盘都可以作为一个非零售商品进行批发、配送。
物流单元条码是为了便于运输或仓储而建立的临时性组合包装,在供应链中需要对其进行个体的跟踪与管理。
通过扫描每个物流单元上的条码标签,实现物流与相关信息流的链接,可分别追踪每个物流单元的实物移动。
物流单元的编码采用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18)进行标识。
一箱有不同颜色和和尺寸的12件裙子和20件夹克的组合包装,一个含有40箱饮料的托盘(每箱12盒装)都可以视为一个物流单元。
商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是表示商品特定信息的标识。
厂商识别代码是指国际通用的商品标识系统中表示厂商的唯一代码,是商品条码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品代码是指包含厂商识别代码在内的对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资产及服务进行全球惟一标识的一组数字代码。
零售商品代码与条码是指以满足零售扫描结算为主要目的,而为商品单元编制的代码和条码标识。
商品条码规则商品条码规则是指为了方便商品管理、销售和跟踪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编码规则。
这种编码规则通常是由一个数字和一组条形码组成。
在商品条码规则中,每个数字都代表不同的含义,例如制造商、产品类型、尺寸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商品条码规则的各个方面。
一、商品条码类型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商品条码主要有EAN(欧洲文章编号)、UPC(通用产品代码)和ISBN(国际标准书号)等类型。
其中,EAN主要用于欧洲市场,UPC主要用于北美市场,而ISBN则主要用于图书销售。
二、商品条码结构1. EAN:EAN-13是最常见的EAN编码形式,它由13位数字组成。
其中前三位代表国家或地区代码,接下来的两位代表制造商代码,再接下来的五位代表产品代码,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2. UPC:UPC-A是最常见的UPC编码形式,它由12位数字组成。
其中前六位代表制造商代码,接下来的五位代表产品代码,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3. ISBN:ISBN-13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ISBN编码形式。
它由13位数字组成。
其中前三位代表语言或地区代码,接下来的一位代表出版社代码,再接下来的五位代表书籍代码,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三、商品条码编码规则1. 国家或地区代码:这个数字代表商品生产国家或地区的代码。
例如,中国的国家代码是“690-695”。
2. 制造商代码:这个数字代表制造商的唯一识别码。
制造商可以向GS1组织申请一个唯一识别码。
3. 产品代码:这个数字代表产品类型和尺寸等信息。
不同类型和尺寸的产品有不同的编码规则。
4. 校验位:这个数字用于检查条码是否正确输入。
校验位是通过对其他数字进行计算得到的。
四、商品条码应用场景商品条码广泛应用于零售、物流、库存管理等领域。
在零售领域,商品条码可以帮助收银员快速扫描商品并自动识别价格和库存信息;在物流领域,商品条码可以帮助快递员快速扫描包裹并自动识别目的地和收件人信息;在库存管理领域,商品条码可以帮助仓库管理员快速扫描货物并自动更新库存信息。
商品条码编码原则商品条码编码是现代商业流通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商品的追溯、库存管理、销售统计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编码原则,以确保条码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本文将对商品条码编码的原则进行探讨。
一、商品条码编码的基本原则1.国际通用编码体系:商品条码编码应采用国际通用的编码体系,以便于商品跨国流通和国际间的统一认证。
目前,通用的商品条码编码体系是由国际商品编码协会(GS1)制定的统一编码标准。
2.唯一性标识:每个商品的条码编码应是唯一的,以避免混淆和重复。
商品条码编码的唯一性需要由相关单位进行管理,并定期对已分配的编码进行审核和清理。
3.可读性要求:商品条码编码应具备良好的可读性,以便于扫描设备准确读取。
编码应采用清晰、明确的字符,并确保在扫描过程中不会因字迹模糊或损坏而导致无法识别。
二、商品条码编码的格式商品条码编码可以采用多种格式,常见的有一维码和二维码两种。
一维码通常由数字和条纹组成,常见的编码格式有EAN-13和UPC-A 等;而二维码则由方块组成,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
1.一维码编码格式EAN-13编码格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商品条码编码格式,它由13位数字组成,分为三个部分:国家代码、厂商代码和产品代码。
其中,国家代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分配的,厂商代码和产品代码由商品生产企业自行管理。
举例来说,某商品的EAN-13编码为6901234567895,其中“690”表示国家代码,该代码表示中国;接着的“1234567”为厂商代码,代表某家具体的厂商;最后的“89”为产品代码,代表具体的产品。
2.二维码编码格式二维码是一种可以存储更多信息的编码格式,它由方块组成,每个方块中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数字、字母、符号等信息。
常用的二维码编码格式有QR Code和Data Matrix等。
二维码编码格式相对一维码更加灵活,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如商品名称、价格、生产日期等。
同时,二维码的扫描设备也日益普及,更方便消费者进行商品信息查询和购买操作。
国际条码一览表1. 前言国际条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商品标识、物流管理和库存追踪的编码系统。
它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提供了统一的标识方式,为全球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便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国际条码标准及其应用场景。
2. EAN-13EAN-13是全球最常用的商品条码标准之一,由13位数字组成,用于标识商品的国家、厂商和商品编号。
每个EAN-13码都是独一无二的,可在全球范围内唯一识别商品。
EAN-13码通常用于零售行业,方便商品的销售和库存管理。
3. UPC-AUPC-A是美国和加拿大常用的商品条码标准,由12位数字组成,包括国家代码、厂商代码和商品代码。
UPC-A码在北美零售业广泛使用,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商品信息,提高销售效率并减少出错率。
4. Code 128Code 128是一种高密度线性条码标准,可表示任意文字和数字信息。
Code 128码具有较高的数据密度和识别精度,广泛应用于物流和库存追踪领域。
它能够编码更多信息,适用于对信息量要求较高的场景。
5. QR码QR码是一种二维条码标准,由黑白方块组成,可存储大量信息。
QR码具有快速识别、容错能力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电子票务、广告营销等领域。
QR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 总结国际条码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商品标识、物流管理和信息传递提供了便利。
不同的国际条码标准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条码标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准确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条码标准将继续演变和完善,为全球商业活动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益。
以上是关于国际条码一览表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通用商品条码符号位置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条码符号位置选择原则及通用商品条码符号的位置。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商品条码。
二、引用标准GB12904 通用商品条码GB12904 条码系统通用术语条码符号术语三、条码符号位置选择原则条码符号位置的选择应以符号不变形且便于识读、便于操作为准则。
3.1首先应选在商品包装主显示面的右侧。
3.2其次可选在与商品包装主显示面相连的平面。
3.3最后也可选在商品包装主显示面的背面。
四、条码符号位置4.1条码符号的曲度4.1.1在有曲面的商品上,条码符号的条应与曲面的母线垂直。
4.1.2条与印刷方向平行,且平行于母线时,条码符号表面曲度不可超过30°。
若包装直径太小,条码符号应转90°。
4.2箱型包装4.2.1箱型包装,条码符号最好印在箱底面,尽量避免印在正中央。
4.2.2长方型包装,条码符号最好印在箱底长边的中央。
4.3罐装、瓶装条码符号最好印在标纸的一侧下方。
4.4桶型包装4.4.1条码符号最好印在桶型包装的侧面。
4.4.2侧面无法印时,条码符号可印在桶型包装的盖子上,但盖子深度不可超过12mm。
如果内装易泄漏的液体,条码符号不可印在盖子上。
4.5袋型包装4.5.1有底且底面足够大时,条码符号应印在底面上,否则可印在背面下方的中央。
4.5.2体积大的袋包装,条码符号印在背面右侧下方,但应避免印在过低的位置,以防条码符号扭曲。
4.5.3没有底的小塑料袋或纸袋,条码符号印在背面下方的中央。
如背面中央有接缝,则应印在右下方,或印在填充后不起皱折、不变形处。
4.6吸塑包装4.6.1条码符号最好印在纸板正面,且凸出包装距纸板的高度不得超过12mm。
4.6.2凸出包装距纸板的高度大于12mm时,条码符号应放在离凸出包装尽量远处。
4.7其他形式有些商品条码符号可印在挂牌上。
商品条码标准商品条码标准是商品流通领域中的重要规范,它对于商品的识别、追踪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商品条码已经成为了商品交易的基础设施,它大大提高了商品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商品条码的定义和作用商品条码是一种用于商品识别的编码系统,通过将数字、字母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特定的图案,以实现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读取。
它具有唯一性、国际性和标准化的特点,能够高效地对商品进行管理和追踪,并支持自动采购、库存管理、销售统计等业务流程。
二、商品条码的分类和编码规则根据国际标准的要求,商品条码通常分为国际通用商品条码(GTIN)和国际物流单位码(SSCC)。
GTIN是一种全球唯一的商品识别码,它包括了商品的品牌、项目、包装和变体等信息,可以通过条码扫描设备进行快速识别。
而SSCC是用于标识物流单位的编码,可以追踪物流过程中货物的流向和状态。
在编码规则方面,GTIN通常使用统一的编码规则,如13位的EAN-13编码、8位的EAN-8编码等。
而SSCC编码则采用18位的编码规则,它包括了一个全球唯一的公司识别码、一个序列号和一个用于校验的数字。
三、商品条码的优势和应用场景商品条码的使用带来了许多优势。
首先,它能够提高商品流通环节的效率,减少了人工录入和查找的时间和成本,大大提高了商品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商品条码还可以帮助商家进行库存管理和销售统计,实现对商品流向和销售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此外,消费者通过扫描商品条码,可以获取到商品的详细信息和相关促销活动,提高了购物的便利性和体验感。
商品条码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零售行业中,条码可以帮助店铺进行商品管理和库存盘点;在物流行业中,条码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分拣和追踪;在电子商务行业中,条码可以支持快速结算和物流配送等业务。
总的来说,商品条码已经成为现代商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工具。
四、商品条码标准的发展和展望商品条码标准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最早的一维条码发展到如今的二维条码,商品条码不断提升了识别精度和存储能力。
通用商品条码标准(二)
6. 符号表示
6.1 商品条码字符集的二进制表示
商品条码字符集包括A子集、B子集和C子集。
每个条码字符由2个"条"和2个"空"构成。
每个"条"或"空"由1~4个模块组成,每个条码字符的总模块数为7。
用二进制"1"表示"条"的模块,用二进制"0"表示"空"的模块,见图7。
条码字符集可表示0~9共10个数字字符。
商品条码字符集的二进制表示见表1和图8
6.2 EAN商品条码的符号表示
6.2.1 起始符、终止符
起始符、终止符的二进制表示都为"101",见图9。
6.2.3.1 前置码不包括在左侧数据符内,不用条码字符表示。
6.2.3.2 左侧数据符选用A、B子集进行二进制表示且取决于前置码的数值,见表2。
示例:确定一个EAN/UCC-13代码6901234567892的左侧数据符的二进制表示。
第一步:根据表2可查得:前置码为"6"的左侧数据符所选用的商品条码字符集依次排列为ABBBAA。
第二步:根据表1可查得:左侧数据符"901234"的二进制表示,见表3。
6.2.3.3 右侧数据符及校验符均用C子集表示。
6.2.4 EAN-8商品条码的数据符及校验符
左侧数据符用A子集表示:右侧数据符和校验符C子集表示。
6.3 码制标识符
商品条的码制标识符为]Em,见附录D。
7 符号尺寸与颜色搭配
7.1 符号尺寸
7.1.1 模块的尺寸
当放大系数为1.00时,商品条码的模块宽度为0.330mm。
7.1.2 条码字符的尺寸
当放大系数为1.00时,商品条码字符集中每个字符的各部分尺寸见图10。
其中,1、2、7、8条码字符条空的宽度尺寸应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识读设备对条码符号的识读性能,调整量为一个模块宽度尺寸的1/13。
图 10 条码字符的尺寸
表4 条码字符1,2,7,8条空宽度的调整量
字符值A 子集B 子集或C子集
条空条空
1-0.025+0.025+0.025-0.025
2-0.025+0.025+0.025-0.025
7+0.025-0.025-0.025+0.025
8+0.025-0.025-0.025+0.025
7.1.3 空白区宽度尺寸
当放大系数为1.00时,EAN-13商品条码的左右侧空白区最小宽度尺寸分别为3.63mm和2.31mm,EAN-8商品条码的左右侧空白区最小宽度尺寸均为2.31mm。
7.1.4 起始符、中间分隔符、终止符的尺寸
当放大系数为1.00时,EAN商品条码起始符、中间分隔符、终止符的尺寸见图11。
图11 起始符、中间分隔符、终止符的尺寸
7.1.5 供人识别字符的尺寸
当放大系数为1.00时,供人识别字符的高度为2.75mm。
7.1.6 EAN-13商品条码的符号尺寸
当放大系数为1.00时,EAN-13商品条码的符号尺寸见图12。
7.1.7 EAN-8商品条码的符号尺寸
当放大系数为1.00时,EAN-8商品条码的尺寸见图13。
7.1.8 符号尺寸与放大系数
商品条码的放大系数为0.80~2.00,条码符号随放大系数的变化而放大或缩小。
由于条商的截短会影响条码的符号的识读,因此不应随意截短条高。
不同放大系数所对应的模块宽度、EAN商品条码的主要尺寸见表5。
单位:mm
表5 放大系数与模块宽度及EAN商品条码符号主要尺寸对照表
mm
放大系数模块宽度条码符号尺寸
标准版缩短版
条码符号长度a条高b条码符号高度c条码符号高度a条高b条码符号高度c
0.800.26429.8318.2820.7421.3814.5817.05
0.850.28131.7019.4222.0422.7215.5018.11
0.900.29733.5620.5723.3424.0616.4119.18
1.000.33037.292
2.8525.9326.7318.2321.31
1.100.36341.0125.1428.5229.4020.0523.44
1.200.39644.7527.4231.123
2.0821.8825.57
1.300.42948.4829.7133.7134.7523.7027.70
1.400.4625
2.2131.9936.3037.4225.5229.83
1.500.49555.9434.2838.9040.1027.3531.97
1.600.52859.6636.5641.494
2.7729.1734.10
1.700.56163.3938.8544.0845.4430.9936.23
1.800.59467.1241.1346.6748.113
2.8138.36
1.900.62770.8543.4249.2750.7934.6440.49
2.000.66074.5845.7051.865
3.4636.4642.62
a 条码符号长度为从条码起始符左边缘到终止符右边缘的距离以及左、右侧空白区的最小宽度之和。
b 条高为条码的短条高度。
c 条码符号高度为条的上端到供人识别字符下端的距离。
7.2 符号的颜色搭配
商品条码的识读是通过分辨条空的边界和宽窄来实现的,因此,要求条与空的颜色反差越大越好。
条色应采用深色,空色应采用浅色。
白色作空,黑色作条是较理想的颜色搭配。
通常条码符号的条空颜色选择见表6和附录G的G.2。
表6 条码符号条空颜色搭配参考表
序号空色条色能否采用序号空色条色能否条用
1白色黑色√17红色深棕色√
2白色蓝色√18黄色黑色√
3白色绿色√19黄色√
4白色深棕色√20黄色绿色√
5白色黄色×21黄色深棕色√
6白色橙色×22亮绿红色×
7白色红色×23亮绿黑色×
8白色浅棕色×24暗绿黑色×
9白色金色×25暗绿蓝色×
10橙色黑色√26蓝色红色×
11橙色蓝色√27蓝色黑色×
12橙色绿色√28金色黑色×
13橙色深棕色√29金色橙色×
14红色黑色√30金色红色×
15红色蓝色√31深棕色黑色×
16红色绿色√32浅棕色红色×
注1:“√”表示难采用;“×”表示不能采用
注2:此表仅供条码符号设计者参考,条空颜色搭配是否合格还应满足8.1.3和9.1.1的要求。
7.3 符号的识读与印制
商品条码的识读与印制参见附录E。
8 符号等级
8.1 符号的质量参数及分级
8.1.1 译码正确性
商品条码译码正确性的分级见GB/T 18348-2001 第7.4条。
采用的参考译码算法见附录F。
8.1.2 可译码度
商品条码可译码度的计算及分级见GB/T 18348-2001 第7.6条。
8.1.3 光学特性
商品条码的光学特性参数最低反射率(Rmin)、符号反差(SC)、最小边缘反差(ECmin)、调制比(MOD)、缺陷度(Defects)的确定和分级见GB/T18348-2001 第7.5条。
8.2符号等级的确定
商品条码符号等级的确定见GB/T 18348-2001 第8章。
9 符号质量及判定规则
9.1 符号质量
9.1.1 符号等级
商品条码的符号等级不得低于1.5/670。
其中,1.5为符号等级;06为测量孔径标号(测量孔为0.15mm);670(nm)为测量光波长,其允许偏差为±10nm。
注:符号等级1.5/06/670是对商品条码符号的最低质量要求,但由于商品在包装、储存、装御等过程中商品条码易受损毁,使符号等级降低,因此建议商品条码的印制质量等级不低于2.5/06/670。
9.1.2 一致性
商品条码所表示的商品识代码应与供人识别字符相同。
9.1.3 空白区宽度
空白区的宽度尺寸应不小于标准规定的空白区最小宽度尺寸(单位为mm)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的值。
9.2 判定规则
EAN商品条码的质量符合4.1、4.2、4.4.1.2和9.1要求的,判定为合格。
UPC商品条码的质量判定规则见附录C的C.5。
10 符号的选用原则
10.1 通常情况下,应选用EAN商品条码来标识商品。
10.2 除下列情况可申请使用EAN-8商品条码外,应选用EAN-13商品条码。
—EAN-13商品一的印刷面积超过印刷标签最大面面积的四分之一或全部可印刷面积的八分之一时;
—印刷标签的最大面面积小于40cm2或全部可印刷面积小于80cm2时;
—产品本身是直径小于3cm的圆柱体时。
10.3 通常情况下,不选用UPC商品条码。
当产品出口到北美地区并且客户指定时,才申请使用UPC商品条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