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7.00 KB
- 文档页数:20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D.溶液中的溶剂只能为水【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东北学区三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C【解析】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错误;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比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正确;D、溶液中的溶解可能是水,也可能是其他的溶剂,错误。
故选C。
【点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反映的是溶质能否继续溶解,浓溶液与稀溶液反映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2.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AB.BC.CD.AB【来源】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所给的坐标曲线可知,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物质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没有物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B均有溶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点评: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通常在选择题较为靠后的位置出现,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应熟知基础知识点,仔细审题,理解其曲线的含义。
3.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常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2.0%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忽略水分蒸发)【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2019届初三化学二模试卷【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故B错误;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所以将35g硝酸钾晶体放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95g100%39%31.95g+50g⨯≈,故错误;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
中考化学复习---溶液的浓度计算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2020•柳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可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C2H5OH)消毒液进行手和其他皮肤的消毒。
如图为某品牌乙醇消毒液的标签。
(纯乙醇的密度约为0.8g/mL,水的密度约为1.0g/mL)。
请回答下列问题:(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H2O分子中H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为2:1 。
(2)乙醇由C、H、O 元素组成,配制乙醇消毒液需要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3:1 。
(3)乙醇消毒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约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解答】解:(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H2O分子中H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为2:1;故填:18;2:1;(2)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配制乙醇消毒液需要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75:25=3:1;故填:C、H、O;3:1;(3)将75mL乙醇与25mL水混合,则消毒液中,乙醇的质量为:75mL×0.8g/mL=60g消毒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0.6%答:乙醇消毒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约为70.6%。
2、(2020•枣庄)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从蔬菜、水果中摄取,计算:(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9:1:12 。
(2)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维生素C的溶液300g,若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3%的维生素C的溶液,问需要加水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解答】解:(1)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填:9:1:12;(2)设需要加水的质量是x,根据题意可得:300g×1%=(300+x)×0.3%解得:x=700g。
答:需要加水的质量是700g。
3、(2020•海南)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
八年级化学溶液浓度计算练习题及答案答案:八年级化学溶液浓度计算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 某溶液的体积为200 mL,溶质的质量为20 g。
该溶液的浓度是:A. 10 g/mLB. 0.1 g/mLC. 100 g/mLD. 0.01 g/mL答案:B. 0.1 g/mL2. 溶液A和溶液B的体积比为3:2,若溶液A中的溶质质量为12 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是:A. 8 gB. 10 gC. 20 gD. 18 g答案:D. 18 g3. 某溶液的浓度为2 g/L,若要制备1.5 L的浓度为4 g/L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为:A. 3 gB. 4 gC. 6 gD. 9 g答案:C. 6 g4.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则溶质质量占整个溶液质量的比例为:A. 30%B. 70%C. 20%D. 3%答案:B. 70%5. 将10 g的溶质加入到200 mL的溶剂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浓度是:A. 5 g/mLB. 10 g/mLC. 50 g/mLD. 20 g/mL答案:A. 5 g/mL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1. 将30 g的溶质溶解在200 mL的水中,计算该溶液的质量浓度。
解:质量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体积= 30 g / 200 mL= 0.15 g/mL答案:0.15 g/mL2. 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 g/mL,若要制备500 mL浓度为0.3g/mL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为多少?解:溶质质量 = 质量浓度 ×溶液体积= 0.2 g/mL × 500 mL= 100 g答案:100 g3. 溶液A的浓度为5 g/L,溶液B的浓度为10 g/L,将40 mL的溶液A和60 mL的溶液B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浓度是多少?解:溶液A中的溶质质量 = 浓度 ×体积= 5 g/L × 40 mL= 200 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 = 浓度 ×体积= 10 g/L × 60 mL= 600 g总溶质质量 = 溶液A中的溶质质量 + 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 200 g + 600 g= 800 g总溶液体积 = 溶液A体积 + 溶液B体积= 40 mL + 60 mL= 100 mL质量浓度 = 总溶质质量 / 总溶液体积= 800 g / 100 mL= 8 g/mL答案:8 g/mL4. 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若溶液的质量为800 g,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溶解度一定大于乙溶解度B.2t℃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2t℃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D.2t℃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来源】安徽省淮北市淮海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2.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溶解度/g温度/℃NaCl KCl NH4Cl KNO3 2036.034.037.231.6 4036.640.045.863.9 6037.345.555.2110A.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 36.0B.4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C.4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50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D.60℃时降温到 20℃时,KNO3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化学(带解析)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来源】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4.2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莆田卷)化学(带解析)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 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湘潭卷)化学(带解析)6.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专项试题一、单选题1.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2.现有室温下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将10 g氯化钠溶于90 g水中,可制得该溶液B.恒温蒸发水可将此溶液转化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C.加入10 g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D.溶解氯化钠时,钠离子和氯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3.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乙醇C.蔗糖D.高锰酸钾4.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D.2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31. 6g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向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0克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A.5%B.10%C.20%D.40%7.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中加入3.0gKNO3固体,另一支中加入3.0gNaCl 固体,按图1进行实验(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B.0℃时,甲中溶液可能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C.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冷却KNO3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D.4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8.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A.硝酸钾B.植物油C.面粉D.泥土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泡沫逸出B.烧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逸出C.喝下汽水打嗝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10.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A.奶粉B.食盐C.花生油D.面粉11.实验室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该溶液需要称量3g 氯化钠,量取50mL 蒸馏水B.称量氯化钠时,只需在盛放氯化钠的右盘垫一张纸C.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量取蒸馏水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12.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将15gX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5gB.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Y>X>ZC.t2℃时,X、Z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D.若X中混有少量Y时,最好采用蒸发结晶方法提纯X13.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初三化学溶液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将50g20%的氯酸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1%B.5%C.10%D.20%【答案】B【解析】抓住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稀释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50g×20%÷200g×100%=5%,故选B【考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24.0%B.28.6%C.31.6%D.40.0%【答案】A【解析】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
但题目中并没有直接告诉溶质和溶液的质量。
分析知:将20 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的是20℃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又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便可以用20℃硝酸钾的溶解度除以100 g与硝酸钾的溶解度之和。
3.实验室要配置100g24.5%的稀硫酸,需要取 g 98%的浓硫酸倒入 g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 25 75【解析】此题属于溶液配制里的稀释问题,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故可设需要98%的浓硫酸质量为x,则100g×24.5%=x×98%,∴x=25g,则加水的质量=100g-25g=75g【考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4.将80 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80 g B.100 g C.200 g D.280 g【答案】C【解析】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为80 g×35%="28" g,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28 g÷10%="280" g,所以加水的质量为280 g-80 g="200" g,所以选C。
5.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4.5g B.15.5g C.16.1g D.18.3g【答案】C【解析】设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由Zn+H2SO4═ZnSO4+H2↑、ZnO+H2SO4═ZnSO4+H2O得:H2SO4~ZnSO498 16198g×10% x解得:x=16.1g由以上计算可知,A、B、D错误,C正确.【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6.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可用于医疗消毒。
第九单元溶液命题点1溶液的形成和浓度1.[2018安徽,15]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将10.00g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烧杯中物质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质量/g水饱和石灰水稀盐酸浓硫酸氯化钠浓溶液氯化钙浓溶液1天8.16 8.37 8.64 11.18 9.38 10.252天 5.76 5.94 6.69 12.55 8.47 10.33(1)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的是(填字母序号)。
?(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浑浊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的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的(填溶质的化学式)。
?(4)将10.00g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得到2.26g 晶体,则该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1g)?(5)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的变化,该小组开展如下探究。
①甲同学猜想浓度可能会变大,理由是。
?②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6)乙同学取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0g,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得到18.80g溶液,由此能否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若能,请计算其组成;若不能,请补充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同时说明需要测定的数据(用a表示),并计算a的取值范围。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2008安徽,10]已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下列各图是某KNO3饱和溶液的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命题点2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3.[2017安徽,10]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
第15讲 溶液的浓度【知识要点】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可利用上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并根据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2.溶液的稀释计算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下等式: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配制(1)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①计算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氯化钠3g ,水47g 。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③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 3。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2)用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 g/cm 3)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计算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25g ,水25g 。
②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24mL 和水25mL ,倒入烧杯中。
③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把配好的上述两种氯化钠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试题精析】1.(2014年广州)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9.8% B .10.2% C .10.8% D .19.6%分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x,则:50×98%=(50+450)×x x =9.8%答案:A2.(2011年广州)向100g 10% NaOH溶液中加入12.5g 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12.5% B.20% C.22.5% D.25% 分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溶液综合试题及答案处在初三第一学期的你,不知道怎样复习化学的吗?是这样的话,那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第三单元溶液综合试题,来热热身,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初三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溶液综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B.食盐水C.蒸馏水D.澄清的石灰水【解析】选C。
糖水、食盐水、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是蔗糖、食盐和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2.溶液这种混合物,之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 )A.溶质是固体B.溶剂是水C.溶液是液体D.溶质被解离成分子或离子状态【解析】选D。
物质的溶解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到溶剂的微粒中,所以溶液才具有均一稳定的特性。
故选D。
3.(2013•北京中考)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油【解析】选C。
本题考查溶液的定义。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牛奶和植物油形成乳浊液。
4.(双选)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解析】选C、D。
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无关,所以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错误;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B错误;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C正确;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无关,所以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正确。
5.85克5%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完全溶解后成为 ( )A.100克19.25%的溶液B.100克20%的溶液C.85克20%的溶液D.85克15%的溶液【解析】选A。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液的浓度计算1.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适量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制取1.6g氧气,需要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多少?(2)将20g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多少?2.实验室可以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136g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减少3.2g。
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2)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ZnO用于制作油漆、药物等。
将一定量的ZnO加入到100g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08.1g。
计算:(1)ZnO的质量为______g。
(2)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化学方程式:ZnO+2NaOH=Na ZnO+H O)2224.小明将30%的H2O2溶液加水稀释,并用其制取O2。
(1)稀释过程中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a.量筒b.烧杯c.托盘天平d.玻璃棒e.漏斗f.胶头滴管(2)用稀释后的溶液按如图实验,分析并计算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5.向100g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像可知,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g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6.将12.5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100g,请计算。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7.小宇用配制的10%的CuSO4溶液测定一瓶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训练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1.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B.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克饱和溶液C.t2°C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来源】2013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B.将40 ℃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质量不变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化学(带解析)3.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溶解度/g温度/℃NaCl KCl NH4Cl KNO32036.034.037.231.64036.640.045.863.96037.345.555.2110A.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 36.0B.4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C.4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50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D.60℃时降温到 20℃时,KNO3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化学(带解析)4.将100g 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为5%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A.100g B.200g C.300g D.400g【来源】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5.2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湖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16溶解度、溶液的浓度及溶液的相关计算一、单选题1.(2022·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C.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蒸发的方法提纯甲D.a2℃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饱和溶液2.(2022·湖北孝感·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C.α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3D.α2℃时相同质量的甲和乙溶液,降温至α1℃时甲溶液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溶液多3.(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没有涉及到的是A.称量溶质B.量取溶剂C .溶解搅拌D .过滤除杂4.(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方案)A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各取2g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10mL水中,测溶液的温度B 检验CO2中是否含有CO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C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溶解、过滤、蒸发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称取3.0gNaCl固体,溶解在47mL蒸馏水中A.A B.B C.C D.D 5.(2022·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向一定温度、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下列图像符合实际变化过程的是A.B.C.D.6.(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NaCl溶液中加水稀释B.电解水生成H2和O2的体积(相同条件且忽略气体的溶解)C.向一定量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D.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二、填空题7.(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2020-2021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浓度】专题解析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1.R 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 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B .R 是KNO 3C .②③中清液是饱和溶液D .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届九年级质量普查调研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答案】D【解析】烧杯②中有100g 水,其中溶解了60gR 溶质,在 t 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60g ,故R 是KNO 3。
A. t 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60100g g g×100%=37.5%,正确;B. R 是KNO 3,正确;C. ②中有100g 水,溶解了60g 的KNO 3,恰好是饱和溶液,③中有没有溶解的固体物质,是饱和溶液,正确;D. 因为不知道烧杯③中液体的温度,所以无法确定烧杯③中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故无法比较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错误。
故选D 。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的概念。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 .碘酒B .牛奶C .米粥D .豆浆【来源】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中学2019届化学模拟【答案】A【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C、米粥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D、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题汇编及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1.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10℃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卷)化学【答案】D【解析】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不正确,只有指明某温度下,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B.10ºC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不正确,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
C.30ºC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不正确,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37.5%。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和,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故选D。
2.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C.t2℃时,将1g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3g不饱和溶液D.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源】2013届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保沙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二)化学试题(带解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a、b、c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A正确;t2℃时a的溶解度为50g,那么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中溶质的质量为50g,t1℃时a的溶解度为20g,那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30g,B正确;t2℃时a的溶解度为50g,那么2g水中恰能溶解1ga形成饱和饱和溶液,C错误;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较大,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D正确。
故选C。
考点:溶解度曲线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来源】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一中学2019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答案】B【解析】【分析】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里面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