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唯美布光之三角光
- 格式:doc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7
经典伦勃朗布光法(详细灯位)伦勃朗是世界著名的荷兰画家。
伦勃朗式用光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人像的特殊用光技术。
拍摄时,被摄者脸部阴影一侧对着相机,灯光照亮脸部的四分之三。
以这种用光方法拍摄的人像酷似伦勃朗的人物肖像绘画,因而得名。
伦勃朗式用光技术是依靠强烈的侧光照明使被摄者脸部的任意一侧呈现出三角形的阴影。
它可以把被摄者的脸部一分为二,而又使脸部的两侧看上去各不相同。
如果用均匀的整体照明,就会使被摄者的脸部两侧显得一样了。
灯光布置主光的布置:先安装好背景布,在中间偏左位置摆放一个小凳子供模特使用。
将闪光灯套上柔光罩,装在灯架上放在相机右前放。
灯的大概位置摆好之后,请模特就坐。
正式拍摄之前跟模特进行一些沟通,说明我们需要拍摄的效果。
跟模特的沟通很重要,无论你准备怎样拍摄,要让模特感到舒适并配合你的拍摄。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开始正式布置主光。
主光放在相机右前方45度角位置,高度基本与模特的头部齐平,光对着模特的脸。
主光布置好之后准备试拍。
由于闪光灯的色温接近于太阳光,我们将相机的色温设置为5500K,感光度设为ISO 100,使用手动对焦。
我们先将闪光同步器接到测光表上,测光表放在模特面部,对着镜头方向测入射光,测得曝光组合为1/60秒,F8。
将相机按测光结果设置,装上同步器试拍。
从试拍结果看,基本合乎预期效果,主光强度、角度比较理想。
反光板补光:现在用反光板对模特进行补光。
将一块32寸的双面反光板固定在架子上,按上图位置放置,用银色面给模特阴影面补光,反光板中心对着模特肩部。
反光板架好后,关闭主光,利用反光板反射的现场光试拍一张:可以看到,原来处于阴影的部位有了细节,调整反光板位置和角度,取得最佳补光效果。
布置发灯:下一步是布置发灯。
将一盏闪光灯放在左侧,模特身后的位置,光线从上方打向模特的头发:布置好发灯以后,关闭主光,拿开反光板,单独用发灯试拍,按头发的高光部位曝光,看发灯的效果:发灯效果合乎预期。
打开主光,放回反光板再试拍:至此,由主光源、补光、发灯创造的立体人像效果已经呈现,目前的唯一遗憾就是背景偏暗,这需要用背景灯来解决。
本文由23423423dfwe3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室内婚纱人像拍摄用光技巧 2007-4-3 (一) 经典传统用光 主灯位与主体正面 45 度, 辅灯 75 度, 头部再加发灯。
主灯的作用是刻画人物形象与神采, 辅灯则 冲淡主灯造型的阴影, 以丰富层次, 发灯使人物与背景分离, 以增强立体感. 由于国内长期使用这种 用光方式来拍摄所有的人像照片, 所以人称此用光形式为传统用光。
(二) 三角光(也称为 V 字型光) 三角光是近年影楼使用最普通的潮流用光形式, 这种光线是由八字光发展起来的。
以前拍婚纱和平光艺术相都用八字光照明, 即两盏灯 45 度角同等距离照射被摄体, 亮度也是完全 相等, 光比通常是 1:1, 双灯 45 度构成了 90 度角的光区, 形成了八字光, 简称双灯平衡。
超过 90 度或 者小于 90 度角, 角度发生了变化, 受光面也发生了变化, 这就不是八字光了. 若一盏灯在前, 一盏灯 在后, 就更不是八字光了。
八字光还有大八字和小八字之分, 这种光线是以平光照明为主, 特点是明 快,亮丽,鲜艳,高贵,温馨,曾被人像摄影师公认为最美丽,最漂亮的光源. 但是这种光的形式用多了, 大家总感觉不耐看, 缺乏个性。
后来一些摄影师将广告拍摄手法引入到婚纱人像摄影中来, 在原来八字灯的前提下, 地上加了一盏 灯, 同样是平光照明, 发觉人物的眼睛特别明亮, 晶莹而有冲击力, 双人之间的暗影得到消除, 脖子 阴影消掉, 显得更干净和明快, 照出的片子效果更亮丽, 眼神更突出, 这就是三角光照明. 但是有些 人认为这种光拍的人物相对较胖, 这是对这种光源未能掌握好它的技巧和方法。
1. 三角光在人物造型上属于大平光的范畴, 它由三盏柔光灯组成, 两盏柔光灯放在照相机左右两 侧, 一盏柔光灯放置在被摄体的正前方, 被摄者置身于三角光区内, 简称三角光。
三灯布光时间2008-8-2 编辑:地区:三灯布光的特点三灯布光在人像的拍摄中运用的是最多的、也是最容易掌握的。
这种三灯布光方法具有变化多、变化快、灵活易掌握的特点,一般都很容易受顾客的接受和欢迎。
三灯布光的组合形式1. 三灯平光布光三灯平光布光方案在人像的拍摄中运用非常广泛,平柔的光线十分适合表现明快、美好、理想、和谐的艺术气氛,但相对立体用光来说,画面的立体感差一些,被摄者容易显胖,运用光线对被摄者塑造的可能性弱一些。
三灯平光布光方案我们又称之为“V”字形布光。
图1光位图1所谓“V”字形布光,就是三盏灯在数码相机的左右各布一盏,在数码相机的下方布一盏,三盏灯形成V字形光位(如图1、光位图1)。
V字形的布光适合表现脸型较瘦、面部立体感较强的被摄者,不适合表现脸型较胖的被摄者。
底灯的运用有利于消除被摄者的眼袋和笑沟,使被摄者显得年轻。
在人像摄影中,一般三盏灯都是加柔光箱的柔性光,三灯的光心在摄影中指向被摄者的面部,三灯的强度是相同的,三盏灯的色温也是一致的。
在运用V字形灯光拍摄数码人像时,由于没有背景灯光,如果要使背景的色彩得以如实表现,可以让被摄者尽量靠近背景,用前面三灯的余光照亮背景,定光点靠近背景的准确曝光量。
V字形的布光如果在其中的一盏灯上寻求光质、强度、色温的变化又可产生出一系列新的布光方案大家可以多尝试。
2. 主光+辅光+轮廓光布光主光+辅光+轮廓光布光布光法是人像摄影中较传统的一种布光方法,它以表现主体人物为主,对背景和环境都只是用主辅光的余光加以表现。
在这种布光方案中,主光一般都处在前侧光至侧逆光(如45°前侧光、90°侧光、120°侧逆光)之间作一系列变化。
主光的光质一般相对辅光可以硬一些,主光的光位是根据被摄者的表现需要、画面艺术气氛塑造的要求以及画面影调表现等因素来灵活决定,主光的强度一般在画面中相对来说是较强的,可以根据画面的实际曝光量、主辅光之间的光比、数码相机的感光度等因素来决定的。
人像摄影布光方法选光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光的质感及色温都是不一样的。
室内的传统影室灯应选择一些输出稳定,光质好,色彩还原准确的品牌。
现在许多国产灯具感觉很不错,光质很好,对人物皮肤质感的反映尤其棒。
用光也就是布光的角度、打光的水平,直接决定影像的质量和效果。
不管是单台还是多台,布光应从同一角度进行,否则光线会显得非常零乱,有时甚至会产生矛盾光,这样一来会破坏整体画面及构图。
总而言之,布光是对摄影师要求相对比较高的技术层面。
几种常用的布光方式:1、大平光这是传统影像最常用的布光方式,一般需要5-6台灯,主灯•、辅灯、地灯、顶灯各一台,背景灯一到两台。
然后以被拍摄人物的眼神为测试标准,使所有测试的灯具达到同一数值,这种布光方式使影像光线比较柔和,各处的曝光比较均匀,影像唯美。
典型光位图实例作用:去掉眼袋、消除鼻沟阴影,影像唯美三角光典型光位图实例主灯位于被拍摄人物正上方45度向下打,用相机对着眼睛,其余辅助光源、光比控制要比主灯稍弱。
这样在鼻台两边面颊部位会出现一个三角形状,能使鼻梁挺拔。
作用:使鼻梁挺拔。
阴阳光典型光位图实例主灯位于被拍摄人物侧面斜上方45度,以鼻粱为界,一面亮,一面暗,此种布光方式更利于刻画人物心情,若主灯位于正上方再调正一点,会在面颊的另一边出现鼻梁的投影,使鼻梁看上去很坚挺,眼神也有力度。
作用:使鼻梁挺拔,眼神出采。
修饰光典型光位图实例光位一般在主灯的对角线位置,主要是对整体影像进行一些光比控制、色彩的变化。
灯光要硬一点, 使人物与背景脱离,突显出轮廓光。
这样既可以丰富画面,也可以突出层次感。
而如果没有这个光的话,片子就有点死,人物了无生气。
作用:打亮头发,皮肤线条产生阴影,质感强,人物有立体感。
影楼人像用光1.选光,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光的质感及色温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室内的传统影室灯应选择一些输出稳定,光质好,色彩还原准确的品牌。
他对现在所使用的灯具感觉很不错,特别是光质很好,对人物皮肤质感的反映非常棒。
人像摄影用光中三角光的实战三角光是人像摄影中独特的一种布光效果。
它的基本光效是:在人物正脸部分形成一个三角型的光斑;分别由:眉骨和鼻梁的投影,及颧骨暗区包围形成。
它缘起于文艺复兴时期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所画群像油画《夜巡》,画家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
故三角光也称“伦勃朗光”。
而后摄影家借鉴了这位油画大师的“布光手法”确定了光斑形状但光比和光位,使这种布光运用在人像摄影之中,这里我们就来以拍摄不同风格图片的实例来讲解三角光布光的实战方法。
根据光斑在脸部的位子和脸部对镜头的角度,我们把三角光分为:1.正三角我们把三角形光斑平行镜头或靠近镜头这边称为正三角光。
这类布光受光面窄,人物面部大部分都在阴影中,立体感强,人物五官得到强烈的凸显与强调,适合矫正脸型拍摄。
图1图22.倒三角我们把三角型光斑远离镜头这边的称为倒三角光。
这类三角光人物面部受光大,暗区小。
立体感减弱。
比较适合五官比例好,但脸型偏瘦的人像拍摄布光。
图3以下就以三角光在几种常见风格人像中使用来具体分析三角光的一些使用方法。
三角光在时尚风格人像中的运用时尚是一段时间内人们崇尚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美的展示,是一种耀眼的流行,是一种时代的感觉。
它倍受时下年青人的喜欢,时尚风格人像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特个性,新颖与创新。
三角光的效果刚好是彰显人物五官特点,刻画人物表情及神态,画面细节层次丰富,光影明显。
所以三角光是众多时尚风格人像中布光方案之一。
下面就两个写真为例看看三角光这种风格人像中的运用:例1:单人时尚写真图4光位图45光位图5图4这张六分身图片用光上采用硬光源主光,塑造人物形体及头发质感,辅助灯采用大号柔光箱在较远的距离补足主灯塑型时形成的阴影,体现暗部层次,并刻画出眼神光。
图5这张特写也是采用硬质光源作为主光源,突出了模特迷离眼神,妩媚冷艳状态。
利用光源的阴影与人物相呼应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及神秘的氛围。
用三盏灯拍摄人像是人像摄影中较常见的用光方法。
在人像摄影中什么时候用三灯?三灯的光位怎样决定、光质的处理,色温的控制以及如何运用三灯拍出理想的人像摄影照片,是专业人像摄影师必须熟悉并掌握的用光方法。
本期我想通过对三灯人像摄影四种常规布光方案的研究,与大家一起探讨三灯人像的应用方法。
一、人像摄影中的三灯平光布光方案三灯平光布光方案在婚纱影楼运用较广泛,平柔的光线较适合表现明快,美好。
理想、和谐的艺术气氛.但相对立体用光.画面立体感差一些,被摄者容易显胖.运用光线对被摄者塑造的可能性弱一些。
三灯平光布光方案大体又分两种情况。
1.V字形布光所谓“v”字形布光,就是三盏灯在照相机的左右各一盏;照相机的下方一盏,三盏灯形成V字形的光位。
如图(1)v字形布光适合表现脸型较瘦、面部立体感较强的被摄者.而不适合表现脸型较胖的被摄者。
底灯的运用有利于消除被摄者的眼袋和笑沟.使被摄者显得年青。
影楼人像摄影中.一般三盏灯都是加柔光箱的柔性光,三灯的光心在摄影中指向被摄者的面部.三灯的强度是相同的.三盏灯的色温一致。
在运用V字形灯光拍人像时.由于没有背景灯光.如果要使背景的色彩得以如实表现.可以让被摄者近量靠近背景.用前面三灯的余光照亮背景.在曝光时适当考虑让面部过曝一点.定光点靠近背景的准确曝光量。
V字形布光如果在其中的一盏灯上寻求光质,强度、色温的变化可产生出一系列新的布光方案。
2、上下夹光布光上下夹光布光方案是在人像摄影中较时尚的布光.其灯光的光位组成是由两盏灯从照相机的上下方各一盏投向被摄者,第三盏灯作背景光或发光。
如图(2)上下夹光的造型特点是相对于其它类别的平光布光.被摄者会显瘦一些,一般上下夹光的前面两盏灯是加柔光箱的柔性光.而用于塑造背景的背景光或用于塑造轮廓的轮廓光一般是偏硬的硬性光。
在上下夹光布光中.一般上下两盏灯的灯心要对着被摄者的面部。
灯光的强度一般是根据未来画面景深和虚实的需要来确定,背景光的强度要与前面两灯的强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用三盏灯拍摄人像是人像摄影中较常见的用光方法。
在人像摄影中什么时候用三灯,三灯的光位怎样决定、光质如何处理、色温如何控制以及如何运用三灯拍出理想的人像摄影照片,是专业人像摄影师必须熟悉并掌握的用光方法。
本节与大家一起探讨三灯人像摄影的4种常规布光方案的应用方法。
一、三灯平光布光三灯平光布光方案运用较广泛,平柔的光线较适合表现明快、美好、理想、和谐的艺术气氛,但相对立体用光,画面立体感差一些,被摄者容易显胖,运用光线对被摄者塑造的可能性弱一些。
三灯平光布光方案大体又分两种情况。
1.“V”字形布光“V”字形布光,就是3盏灯在照相机的左右各1盏,在照相机的下方布1盏,3盏灯形成“V”字形的光位,如图3-41和图3-42所示。
“V”字形布光适合表现脸型较瘦、面部立体感较强的被摄者,而不适合表现脸型较胖的被摄者。
底灯的运用有利于消除被摄者的眼袋和笑沟,使被摄者显得年轻。
人像摄影中,一般3盏灯是加柔光箱的柔性光,三灯的光心在摄影中指向被摄者的面部,三灯的强度是相同的,色温也是一致。
在运用V字形灯光拍摄人像时,由于没有背景灯光,如果要使背景的色彩得以如实表现,可以让被摄者尽量靠近背景,用前面3盏灯的余光照亮背景。
V字形布光中,如果在其中的1盏灯上寻求光质、强度、色温的变化可产生出一系列新的布光方案2.上下夹光布光上下夹光布光方案是在人像摄影中较时尚的布光,其灯光的光位组成是由两盏灯从照相机的上下方各一盏投向被摄者,第三盏灯作背景光或发光。
上下夹光的造型特点是相对于其他类别的平光布光,被摄者会显瘦一些,一般上下夹光的前面两盏灯是加柔光箱的柔性光,而用于塑造背景的背景光或用于塑造轮廓的轮廓光一般是偏硬的硬性光。
在上下夹光布光中一般上下两盏灯的灯心要对着被摄者面部。
灯光的强度一般根据未来画面景深虚实的需要来确定,背景光的强度要与前面两灯的强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如图3-43所示。
假设前面两盏灯实测总曝光量是F8.5,背景要如实还原色彩时,背景光的强度也应是F8.5,如果要使背景变浅,背景光的强度就应高于F8.5,反之背景光就要弱于F8.5。
人像摄影唯美布光之三角光(二
(三)持续光
正面
1、持续光前三角光光效如图5 光位图5
图5
光位图5
人物正面,主灯位于人物的前侧方稍高的位置。
使用1000W的持续光照明,光质柔和过渡细腻,立体感柔和,色温偏暖,适合拍摄画意人像作品。
2、使用反光板补光如图5-1 光位图5-1
图5-1
光位图5-1
配合持续光使用反光板补光比较合适,光质都较为柔和,反差适中、层次丰富、细腻、柔和,但又有立体的变化。
3、使用灯光补光图5-2 光位图5-2
图5-2
光位图5-2
主光使用持续光那么我们还可以使用持续光对人物的暗部进行补光,控制补光的距离、合理的调整明暗的反差。
注意事项
1、持续光光质较软,对人物的质感表现较弱,所以我们要保证持续光的强度以及要使用三角架。
2、持续光色温偏低,所以我们要合理的选择数码相机的白平衡。
3、合理的选择三角光可以对脸型较宽的人物进行合理的修饰。
侧面
1、持续光前三角光光效图6 光位图6
图6
光位图6
人物侧面使用持续光照明出三角光的效果,光影效果明显、过渡柔和、立体感强。
对人物的形体轮廓都有很好的表现。
2、使用反光板补光图6-1 光位图6-1
图6-1
光位图6-1
使用反光板进行对暗部补光,提亮暗部突出人物的五官。
3、使用灯光补光图6-2 光位图6-2
图6-2
光位图6-2
使用灯光补光要注意和主光的色温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人物的亮部与暗部的色彩还原正常。
注意事项
1、在角度的选择上,人物的3/4的面部角度比较适合三角光的塑造。
2、注意三角区的下面的点要基本与鼻子端部对齐,如果过长就会破坏脸型和五官结构。
二、后三角光
三角形亮区面在人物脸部的里面,基本是和镜头相向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后三角光。
这样的布光可以使被摄者脸部的后面一侧呈现出三角形的阴影。
因为大部分的脸的亮部对着镜头,所以它可以突出人物面部的丰富表情变化,增强人物的立体变化。
下面我们分别从三种不同的光质照明来给大家讲解。
(一)硬光
1、硬光后三角光光效图7 光位图7
图7
光位图7
使用硬光来塑造后三角光光效,面部的质感得到很好的加强。
人物的明暗对比强,空间感好。
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要使用补光工具进行合理的调节。
图7-1
光位图7-1
使用反光板配合硬光补光,提亮暗部的层次,减弱反差,适合对五官的立体塑造,突出眼神。
3、使用灯光补光图7-2 图7-3 光位图7-2
图7-2
图7-3
光位图7-2
使用灯光补光,我们可以通过光亮输出方便的控制明暗反差和光比。
如图7-2和7-3的比较图,可以看出,不同强度的补光效果,可以根据主题灵活选择。
注意事项
1、明暗光比不能过大,否则不适合唯美的顾客要求。
2、根据人物的五官控制光比,如五官过平我们的光比可以稍大。
3、反差大在测光和曝光上要严谨,保证高光的层次。
(二)柔光
1、柔光后三角光光效图8 光位图8
图8
光位图8
使用柔光来塑造后三角光光效,面部的皮肤层次得到很好的表现。
人物的明暗对比较强,空间感较好。
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要使用补光工具进行合理的调节。
2、使用反光板补光图8-1 光位图8-1
图8-1
光位图8-1
使用反光板配合柔光补光,提亮暗部的层次,减弱反差,适合对五官的立体塑造以及皮肤的细腻表现,突出神态。
3、使用灯光补光图8-2图8-3 光位图8-2
图8-2
图8-3
光位图8-2
使用柔光补光,我们可以通过光亮输出或柔光布,方便的控制明暗反差和光比。
如图8-2和8-3的比较图,可以看出,不同强度的补光效果,可以根据主题灵活选择。
注意事项
1、注意人物朝向镜头的脸庞如果过于肥胖,那么不适合使用这种三角布光。
2、明暗光比较小时,则需要人物五官的立体感要强。
(三)持续光
1、持续光后三角光光效图9 光位图9
图9
光位图9
使用持续光来塑造后三角光光效,面部的皮肤层次得到很好的表现。
光质较软适合皮肤较好的顾客,同时要求使用较强的大功率的持续光照明,保证较高的快门速度和小光圈。
2、使用反光板补光图9-1 光位图9-1
图9-1
光位图9-1
使用反光板配合持续光补光,提亮暗部的层次,减弱反差,适合对五官的立体塑造以及皮肤的细腻表现,突出神态。
3、使用灯光补光图9-2 光位图9-2
图9-2
光位图9-2
使用持续光补光控制明暗反差和光比,统一色温是保证色彩还原的前提。
也可以利用持续光的低色温的特点改变补光的色温达到混合光的三角光效果。
注意事项
1、持续光后三角光的布光,要注意灯光的强度要有所保证。
2、持续光后三角光的布光照明要注意人物的脸型的选择,否则会夸张脸庞产生肿大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