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饭局故事
- 格式:docx
- 大小:19.98 KB
- 文档页数:6
历史上关于餐桌的故事一、鸿门宴。
这可是超级有名的餐桌故事。
刘邦和项羽那时候都想在秦朝灭亡之后当老大。
项羽那是实力超强,他设了个鸿门宴,想在饭桌上把刘邦给解决掉。
你想啊,这顿饭吃得那叫一个紧张。
项羽这边呢,范增一直给项羽使眼色,还让项庄舞剑,想着趁机刺杀刘邦,这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刘邦这边呢,心里害怕得很,但表面上还得装作镇定。
多亏了项伯出来挡剑,还有张良在外面周旋,最后刘邦借口上厕所,一溜烟儿就跑了。
这顿饭啊,那可是充满了阴谋诡计,就像在餐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谍战片。
二、曹操和刘备的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请刘备吃饭喝酒,桌子上摆着青梅。
曹操就问刘备,天下谁是英雄啊?刘备心里打着小算盘,就说了一堆什么袁绍啊、袁术啊之类的。
曹操都摇头,最后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意思就是,天下英雄就咱俩啊。
这可把刘备吓了一跳,手里的筷子都掉到地上了。
正好这时候打雷,刘备就借口说是被雷吓到了。
你看,这小小的餐桌,就成了曹操试探刘备的战场,刘备也是靠着机智才暂时蒙混过关。
三、最后的晚餐。
这是西方宗教里特别著名的餐桌故事。
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坐在餐桌前吃最后的晚餐。
在饭桌上,耶稣说有人要出卖他。
这可不得了啊,每个门徒都很惊恐,互相询问是不是自己。
而犹大呢,就是那个出卖耶稣的人,他在餐桌上也表现得很不自然。
达芬奇还把这个场景画成了一幅超级有名的画,这餐桌周围的人物表情和神态都被刻画得细致入微,从这幅画里都能感受到当时那种紧张和神秘的气氛。
这顿饭过后,耶稣就被钉在了十字架上,所以这顿最后的晚餐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宗教事件,也让餐桌有了一种悲壮的色彩。
中国古代的八大饭局食、色,性也。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吃饭更重要的了。
在中国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
饭桌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以飨读者。
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出席人物: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羽、范增、项庄、项伯饭局始末: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
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
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
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
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想趁机杀掉刘邦。
项伯为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
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
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刘邦乘机一走了之。
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酒力,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
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璧,气得范增拔剑将玉斗撞碎。
最霸气的饭局煮酒论英雄出席人物: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张辽饭局始末: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入府。
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望梅止渴之往事,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
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古代10场最贵宴会,第一场价值15座城,第八场杨贵妃酒醉令人遐想第1场价值连城的大饭局——渑池会盟。
出席宴会主要人物:秦襄王,赵文王,蔺相如。
饭局的主要议题:赵国得到了一块和氏璧,完美无瑕,举世无双,秦襄王知道这个信息后,产生了占有之欲,为了得到这块和氏璧,提出愿意拿出十五座城来交换这块和氏璧。
赵王知道秦襄王用心险恶,心里非常害怕,蔺相如承担起出使秦国重任,赴渑池会盟。
饭局结果:蔺相如据理力争,实现完璧归赵。
第2场改变中国历史的大饭局——鸿门宴。
出席宴会主要人物: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羽、范增、项庄、项伯。
饭局的主要议题:刘邦为了安抚项羽猜疑自己的心思,亲自来到项羽阵营,项羽安排酒宴招待刘邦。
亚父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以趁机杀掉刘邦。
项伯也拔剑起舞,保护刘邦。
饭局结果:刘邦借机逃走,刘邦和项羽之大势彻底改变,中国历史也随之改变。
第3场英雄相惜的大饭局——煮酒论英雄。
出席宴会主要人物: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张辽。
饭局的主要议题:曹操请刘备喝酒论说天下英雄,以猜度刘备之野心,刘备听雷声而故意让筷子落地,以掩饰自己的本来面目。
饭局结果:曹操没有杀刘备,而刘备以后成为三国之一的割据势力,改变了三国历史。
第4场最坑人的大饭局——群英会。
出席宴会主要人物:庞统、诸葛瑾、黄忠、周瑜、诸葛亮、蒋干、吕蒙、鲁肃。
出席宴会的主要议题: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前夕,蒋干来见周瑜,想顺服周瑜投降曹操。
周瑜等将计就计,喝得酩酊大醉,制造假书信,故意让蒋干带回。
饭局结果:导致曹操斩杀了最得力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成为赤壁之败的关键。
第5场改变时局的大饭局——东晋新亭会出席宴会主要人物:王导、周顗等。
饭局的主要议题:司马懿后人建立的晋朝不但没有长治久安,反而引发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后,北方大地多半落入胡人之手,由此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衣冠渡江”。
大批北方士族纷纷南迁。
其中包括以后影响历史的著名人物王导。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酒局第十:醉打金枝唐朝时期。
据说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依然不改往日金枝玉叶的做派,动不动就对丈夫和公婆发脾气。
郭暧对此十分不满,但又不敢说。
一天,郭暧心里不爽,在家宴上多喝了几杯。
当即要求升平公主给公婆行下跪礼,结果被升平公主严词拒绝并当面训斥。
此时,酒是壮胆药,酒是忘情水,喝高了的郭暧借着酒劲,把公主拖回卧室饱以一顿老拳,打得公主满脸开桃花。
尽管这场家庭纠纷动静挺大,结果却皆大欢喜。
郭暧和升平公主的感情反而加深不少,升平公主也变得贤淑无比。
因此建议各位,家中若有河东狮,不妨领她去看场《打金枝》,当然不要忘了掂瓶二锅头壮行。
第九:贵妃醉酒唐代“贵妃醉酒”历来被公推为中国传统四大美人图景之一。
在此次酒局中,杨贵妃美中见醉,醉中见美,与太监宫女们演了一出好戏。
《贵妃醉酒》是一出著名的京剧,后来梅兰芳同志亲自出手,大刀阔斧地对这部作品做了“去污化处理”,所有少儿不宜的内容统统被切掉。
于是《贵妃醉酒》也就变成了八岁以上孩童也可观赏的正剧了。
第八:杜康美酒醉刘伶西晋刘伶在酒后也经常失态,但与杨贵妃不同的是,刘伶的失态不是酒后乱性,而是刻意为之。
刘伶每次大醉后,喜欢在大街上裸奔,还自称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他是当时的名士,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人们不但不斥责他,反而称赞他这种行为是率真、潇洒、有个性的表现。
第七:东晋新亭会西晋末年,中原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后,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
北方士家大族纷纷举家南迁,史称“衣冠渡江”。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虽一时安定下来却心怀故国。
每逢闲暇他们便相约到城外长江边的新亭饮宴。
有人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在座众人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无望,纷纷落泪。
为首的大名士王导立时变色,厉声道:“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人听王导这么说,十分惭愧,立即振作起来。
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会。
第六: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是一个著名的酒局,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为美人为夺权?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八大饭局
导语:NO 8 最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出席人物: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羽、范增、项庄、项伯饭局始末: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
NO.8 最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
出席人物: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羽、范增、项庄、项伯饭局始末: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
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
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
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
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想趁机杀掉刘邦。
项伯为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
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
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刘邦乘机一走了之。
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酒力,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
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璧,气得范增拔剑将玉斗撞碎。
NO.7最霸气的饭局———煮酒论英雄
生活常识分享。
年底了,盘点史上著名的八大饭局年底了饭局也伴随汹涌而来在中国,饭桌文化并不只是美食与美酒的交流更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政治家在饭桌上改变的历史名人志士也在饭局上书写传奇...... ......最坑同学的饭局——赤壁群英会周瑜装醉,蒋干盗书,想坑同学的却最终被同学坑,说起来,蒋干也不亏,毕竟史书留下了一笔。
此饭局设宴与赤壁市,今湖北省东南部,古称蒲圻。
吴王孙权设置蒲圻湖(今西凉湖)畔而得名。
霜天晓角·赤壁(宋·辛弃疾)雪堂迁客。
不得文章力。
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
直下江涛白。
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最乌龙的饭局——鸿门宴鸿门宴上,不仅演绎杀机四伏的项庄舞剑,还有雅骂“竖子不足与谋”。
项伯的乌龙浪费了范增的心机,项羽的乌龙则直接断送了曹无伤的性命。
此宴设于鸿门,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的新丰镇鸿门堡村。
峭原由于被骊山流下来的雨水冲刷,北端出口处状如门道,形似鸿沟,故名。
鸿门(明·殷奎)数家烟火新丰市,一望蒿莱戏水河。
汉祖空怜功业在,而今与仲不争多。
最针锋相对的饭局——渑池之会“完璧归赵”次年,有扣押楚怀王前科的秦昭襄王约赵惠文王在渑池会谈。
赵惠文王全身而退,不仅将赵惠文王推上顶峰,也让现在的学生知道了缶这个东东。
缶亦作缻,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
渑池县隶属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渑池之名来源于古水池名,本名黾池,以池内注水生黾(一种水虫)而得名。
秦时置黾池县,三国魏始改县名为渑池,明代县名亦称“沔池”。
和子由渑池怀旧(宋·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最令朋友神往的饭局——许昌青梅煮酒虽然刘备的忽悠貌似成功,但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何等自负,其胸襟气概,顿时光芒四射,与之相比“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古代关于吃饭的典故篇一:古代关于吃饭的典故很多,下面列举几个:1. “狼来了”的故事:相传,在唐朝,有一只狼来到一个村庄,村民们不敢出来觅食,直到一位老人用草叶塞住了门,才得以躲避。
这个典故表达了在危急时刻,人们需要保持冷静和警惕,以应对可能的威胁。
2. “食不言,寝不语”的故事:这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礼仪,强调在用餐时不能说话,以免打扰对方。
这个典故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一些贵族在吃饭时喜欢聊天,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3. “鲍鱼之肆”的故事:这个典故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一段描述。
据说,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在鲍鱼之肆中吃饭,惠施吃得很高兴,庄子则吃得很少。
后来,庄子说:“你们吃这种鲍鱼,只是因为它们的味道很好,但是对于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吃那种没有味道的草。
”4. “吃人家的嘴短”的故事:这个典故源于《论语·卫灵公》中的一段描述。
据说,孔子在和弟子们一起用餐时,曾子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这句话表达了在与人交往中要尊重对方,不要贪图别人的恩惠。
这些典故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吃饭的重视和礼仪,也强调了在用餐时要尊重他人,避免发出不必要的噪音和打扰。
篇二:古代关于吃饭的典故有很多,下面列举几个:1. “食不言,寝不语”:出自《论语·子罕第十三》。
意思是在吃饭时不要说废话,在睡觉时不要谈论食物。
这个典故强调在用餐时要集中精力,保持专注。
2. “不鼓盗钟”:出自《庄子·盗钟》。
意思是不敲打盗来的钟,以免引起别人的警觉。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要注意言行举止,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 “餐巾纸”: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在离别时,用餐巾纸擦嘴,被视为一种传统的礼仪。
这个典故提醒我们在吃饭时要文明得体,不要浪费食物。
4. “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出自《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在那个时代,人们常常没有食物吃,没有衣服穿。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和衣物,不要浪费资源。
历史上十大著名饭局
历史上十大著名饭局
1、最具杀气的饭局——鸿门宴
出席人物: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羽、范增、项庄、项伯。
2、最霸气的的饭局——煮酒论英雄
出席人物: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张辽。
3、最坑人的饭局——群英会
出席人物:周瑜、诸葛亮、蒋干、吕蒙、鲁肃、诸葛瑾。
4、最鼓舞人心的饭局——东晋新亭会
出席的人物:王导、周顗。
5、最快倒的饭局——杜康美酒醉刘伶
出席人物:杜康、刘伶。
6、最诗意的饭局——饮中八仙长安酒会
出席人物: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之、美少年崔宗之、苏晋、李白、书法家张旭、辩论家焦遂。
7、最省心的饭局——杯酒释兵权
出席人物:赵匡胤、石守信、王审琦等。
8、最壮胆的饭局——醉打金枝
出席人物:郭暧、升平公主、郭子仪、李白、淑妃、八王爷
9、最无聊的饭局——贵妃醉酒
出席人物:唐玄宗、杨贵妃、高力士、裴力士等
10、最豪华的的饭局——乾隆千叟宴
出席人物:乾隆、千名老者。
中国古代著名的八大饭局(3)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
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
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
被邀请的老人约有3000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
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
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
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作了一个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
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
堪称绝对。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
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
在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说着“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饮。
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
千叟宴这场浩大酒局,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最鼓舞人心的饭局———东晋新亭会出席人物:王导、周顗饭局始末:西晋末年,中原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后,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
北方士家大族纷纷举家南迁,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称“衣冠渡江”。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虽一时安定下来,却经常心怀故国。
每逢闲暇,他们便相约到城外长江边的新亭饮宴。
名士周顗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在座众人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无望,纷纷落泪。
为首的大名士王导立时变色,厉声道:“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人听王导这么说,十分惭愧,立即振作起来。
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会。
后世咏叹国破家亡的诗词歌赋里常常见到的“风景殊异”、“新亭会”、“江河”,就是来自此次新亭会。
最不辱使命的饭局———渑池之会出席人物:秦襄王、赵文王、蔺相如饭局始末:赵国得到和氏璧,贪得无厌的秦襄王得此消息,派人送信给赵文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换这块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