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临床麻醉学】
- 格式:pptx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3
临床麻醉学教案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doc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课程名称心血管病人手教材名称临床麻醉学术的麻醉授课时间年月授课对象麻醉专业日教学内容心血管病人手计划学时 4 术的麻醉1,麻醉前评估与准备;重点2,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教3,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材分1,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析难点2,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3,体外循环简介掌握麻醉前评估与准备;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教学目的熟悉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了解体外循环简介教学方法大课讲解教具(挂图幻灯投影幻灯投影及CAI 等)新内容新知 Miller anesthesia (20%)识(注明来源及所占比例)Hypertension ; Cardiac surgery ;Congentive heart disease ;外语关键词Cardiac pulmonary bypass 。
参考资料Miller anesthesia现代麻醉学课堂设计主要内容题目拟用时间表达方式概述10 分钟讲解麻醉前评估与准备30 分钟讲解举例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30 分钟讲解图表原则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30 分钟讲解图表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30 分钟讲解图表直视心内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30 分钟讲解图表体外循环简介20 分钟讲解图表教学过程第十七章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概述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心血管病人的手术死亡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者。
因此,麻醉医生更应认真对待。
心血管病人的手术分为:心血管手术和非心血管手术。
心血管病人行非心血管手术较心血管病人行心血管手术的危险性更高。
第一节麻醉前评估与准备一、麻醉前评估(一)心功能分级(二)危险因素计分(三)常规和特殊检查心电图是最常用的常规检查。
特殊检查包括:超声诊断、放射学诊断、心血管核医学检查、心导管和漂浮导管检查等,均可提供大量信息。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1 术前准备详细查阅病历,掌握要点,仔细检查,判断病情,如有影响手术麻醉的问题,与病房医师共同研究,制定出安全措施。
解释病情,安慰鼓励病人,交待手术前注意事项。
做Allen’s试验,开麻醉前药医嘱,写麻醉计划单并准备药物及用品。
2 麻醉诱导2.1 紫绀及心功能差者入手术室后面罩吸纯氧。
2.2 连接无创血压计、心电图,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
2.3 根据病情选用药物,诱导期要求麻醉平稳并足够深以减少应激反应,避免血压、心率波动过大;诱导插管后保护眼睛,安放鼻咽、直肠温度电极。
需要体表降温手术麻醉诱导后尽快进行头部及大血管部位冰袋降温。
3 动、静脉穿刺及麻醉维持动脉穿刺测压(桡、股、足背动脉),中心静脉穿刺测压(颈内、锁骨下静脉)。
一般病情维持三条静脉通路(一条中心静脉、两条末梢套管针),重症者维持四条静脉通路(两条中心静脉,两条末梢套管针)。
升主动脉瘤患者勿在上胸部及低位颈静脉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可做中、高位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
重症者可置放漂浮导管;术后可能应用球囊反搏者(IABP)再穿刺一条股动脉,以备必要时放置球囊导管时用。
由中心静脉抽血查ACT 生理值、血气等,了解通气、HCT及血电解质等情况。
冠心病患者如血压高,可用硝酸甘油泵行控制性降压。
如放自体血则按“输自体血常规”进行。
体外循环转机前输液量以中心静脉压为准,参考平均动脉压、HCT、体温及尿量等,婴幼儿注意勿输液过量。
4 体外循环运转前和管理4.1 记录各种监测指标,包括:尿量、血压、心率、血气等,查对肝素用量并测ACT,ACT值必须>300秒才能进行心内插管,ACT>480秒才能进行体外循环转机(CPB) 。
准备好停跳液,与外科医师及灌注医师联系确定手术步骤及所需温度。
及时加深麻醉,切皮、劈胸骨及CPB开始前,需加深麻醉;CPB中大量予充液使血液稀释并影响组织液成份,CPB管道对静脉麻醉药物的吸附,氧合器使吸入麻药从氧合器中溢出等都可使麻醉变浅,可能引起机体一糸列不良的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