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4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一、SWOT分析法简介SWOT 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也称波士顿矩阵,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
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企业或研究对象现实情况的方法。
SWOT分析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
分析直观、使用简单是它的重要优点。
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但是,正是这种直观和简单,使得SWOT不可避免地带有精度不够的缺陷。
例如SWOT分析采用定性方法,通过罗列S、W、O、T的各种表现,形成一种模糊的被分析对象竞争地位描述,以此为依据作出的判断,不免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臆断。
本文立足于通过运用SWOT 分析法,对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内部、外部条件进行具体分析,以便于能够使其在旅游开发中更好地抓住机会、避开威胁、发挥优势、克服弱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促进该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SWOT分析(1)优势分析1)历史文化浓厚多彩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于公元前12世纪由周公营建,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 ,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 。
2)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
洛阳市旅游景区行业研究报告一、洛阳市旅游景区概述洛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旅游资源。
目前,洛阳市已拥有16个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处国家森林公园,7处省级文保单位,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5处省级森林公园。
其中,龙门石窟是全球文化遗产,嵩山少林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白马寺是佛教四大祖庭之一,都是洛阳市的重要旅游景区。
1、旅游资源方面洛阳市旅游资源颇为丰富,包括文化古迹、自然风光以及少林武术等。
但在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
洛阳市旅游服务水平尚待提高。
在游客引导、导游服务、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洛阳市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并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但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很有必要,仍需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提高认识,打造品牌,完善营销渠道,拓宽新的发展领域。
1、整合资源,建立联动机制应建立洛阳市旅游资源整合机制,整合资源优势,将旅游资源紧密联系,创造出新的发展方式和路径。
2、提高服务水平,建设协调机制洛阳市应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服务事业的建设,提升旅游路线的规划和设计,建立旅游产业协调机制,实行资源和各项服务的整体布局和全链条的服务保障。
3、创新思路,开发新产品洛阳市应重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与推广。
针对不同的游客,开发适合的旅游产品,包括文旅结合、体验式游览等,以助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4、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洛阳市应加强旅游宣传工作,充分展示洛阳市的文化魅力和人文风貌,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国内外市场上推广洛阳市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积极拓展旅游市场。
四、结论洛阳市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尚需在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思路、扩大宣传等方面下功夫,为旅游产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洛阳市会更加繁荣昌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古城等。
近年来,洛阳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然而,洛阳旅游业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首先,洛阳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开发不均衡的问题。
洛阳以龙门石窟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发展较好,但其他景区开发相对滞后。
这导致游客在游览过龙门石窟后,往往对洛阳的其他景点缺乏兴趣,造成资源闲置的问题。
其次,洛阳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需要提高。
洛阳的旅游设施相对简陋,缺乏高品质的酒店、餐饮等服务设施。
同时,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另外,洛阳的旅游宣传推广有待加强。
虽然洛阳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相对较低。
洛阳需要加大对旅游品牌建设的力度,提升洛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采取有效的宣传推广措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洛阳旅游。
最后,洛阳的旅游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环境保护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洛阳的环境容量压力增大,一些景区存在着过度开发和资源破坏的问题。
为了可持续发展,洛阳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好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
总之,洛阳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
题。
通过加大资源开发、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强宣传推广以及加强环境保护,可以进一步促进洛阳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洛阳的旅游竞争力。
洛阳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策略探析洛阳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文化资源欠缺整合、知名品牌数量稀少、产品单一雷同、旅游业整体协作不力、景区之间各自为阵、夜间项目较少,难以留住顾客、旅游资源保护不力,惨遭毁坏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开发整合洛阳文化旅游资源:洛阳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龙门石窟、白园、关林等知名景点,但还需要进一步整合和挖掘,以形成更加完整的文化旅游体验。
同时,还可以通过策划固定线路,代替原有的固定线路,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2. 优化结构,深度挖掘:针对产品单一雷同的问题,可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推出红色旅游线路等。
同时,还可以深度挖掘洛阳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
3. 提高认识,强化体验营销:通过加强宣传推介和导游服务等手段,提高游客对洛阳旅游资源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可以开展体验营销,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洛阳的文化和历史,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4. 加快智慧旅游城市建设:通过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手段,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效率,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旅游体验。
5. 加强旅游业整体协作:通过加强景区之间、旅游业者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整个洛阳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6. 保护旅游资源:通过加强管理和监管,保护旅游资源免遭毁坏。
同时,还可以开展生态旅游等活动,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针对洛阳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发整合文化资源、优化结构、提高认识、强化体验营销、加快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加强旅游业整体协作和保护旅游资源等策略进行解决。
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洛阳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洛阳发展现状分析论文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洛阳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洛阳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经济发展洛阳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近年来,洛阳市政府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洛阳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入驻。
洛阳还积极引进外资,打造开放合作平台,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加快洛阳的国际化进程。
二、旅游业洛阳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洛阳市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洛阳著名的旅游景点如白马寺、龙门石窟等每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洛阳还积极开拓文化旅游产品,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与旅游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加了旅游业的收入。
三、城市建设洛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致力于改善城市环境。
洛阳的道路交通得到了大力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同时,洛阳推动了城市绿化工作,创建了一批优美的城市公园、绿地和街头巷尾的花坛。
洛阳市政府还注重文化设施的建设,新建了一批文化艺术馆藏、博物馆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四、人才引进洛阳市政府重视人才引进,通过各种方式吸引高科技人才和人才团队落户洛阳。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福利待遇。
同时,洛阳还积极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总结来说,洛阳在经济发展、旅游业、城市建设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保护、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亟待解决。
洛阳市政府需要进一步制定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以推动洛阳的长远发展。
洛阳打造中原地区旅游高地困境及对策近年来,洛阳市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中原城市,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原地区的旅游高地。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洛阳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就洛阳打造中原地区旅游高地的困境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困境分析1.文化转型难度大洛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然而,由于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在一些程度上失去了传承和发扬的机会。
同时,洛阳也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背景下传承和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的难题。
2.旅游景点单一化洛阳的旅游资源以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为主,如龙门石窟、白马寺等。
这些景点虽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一贯的旅游线路和单一的景点设置使得游客的选择空间相对较小,缺乏多样性和个性化。
3.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洛阳的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较好,但在服务质量方面亟待提升。
游客反映,部分景区的导游服务不够专业,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吃住行等方面的服务也有待改进。
这些问题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对策建议1.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洛阳可以挖掘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将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打造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演出、工艺品展示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和参与感。
同时,洛阳可以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制定政策鼓励人们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提升洛阳的文化认可度和美誉度。
2.拓宽旅游线路洛阳可以通过拓宽旅游线路来增加游客的选择。
可以开发自然风光和乡村、农家乐等旅游资源,将景区之间进行串联,提供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使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此外,洛阳还可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推广中原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互补联动,吸引更多游客。
3.加强服务质量控制洛阳需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
同时,加强对导游的管理和监督,严禁导游搭售、漫天要价等不良行为。
此外,洛阳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改善景区的交通状况和设施,提高游客的出行和游览体验。
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作者:刘晨付秋峰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8期
洛阳是一座具有浓重历史文化色彩的古城。
历史上曾经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洛阳同时也是一座风光秀美、独具魅力的优秀旅游名城。
近年来,洛阳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强力推进旅游业发展。
但总的来说,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并不很理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通过对洛阳旅游业的实际考察,对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出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案,希望对洛阳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做出贡献。
一、洛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一)洛阳旅游产业体系日渐完善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
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洛阳旅游业也步入发展快车道,截止至2014年底,全市国内国际旅行社88家,其中四星级旅行社6家,三星级旅行社30家,二星级旅行社41家。
星级饭店66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38家;开放性旅游景区(点)74家,其中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15家、3A级景区16家。
(二)洛阳旅游资源遍布全市
洛阳悠久的建都史使其披上了一层浓浓的古文化外衣,十三朝古都的美誉更是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除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外,洛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同时拥有国内罕见的自然旅游资源。
其部分代表性景区列表如下:
(三)洛阳旅游经济较快发展
近年来,洛阳市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在旅游经济效益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4年洛阳接待游客总人数9469.81万人次,同比增长10.01%;旅游总收入600.96亿元,同比增长23.9%。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旅游创汇23816.28万美元,同比增长
17.34%;接待国内游客9385.61万人次,同比增长9.93%。
国内旅游收入586.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07%。
二、洛阳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特色单一
洛阳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但是在游客印象里最深的估计也只有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和“甲天下”的牡丹花了。
提起洛阳,人们心中除了出现洛阳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外再无其他。
而造成这种局面就是因为洛阳旅游特色单一,在大力宣传洛阳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外,忽略了其他旅游景点的宣传与营销,从而使洛阳的众多旅游资源埋没在这三样盛名之下,发挥不出自身的优势。
(二)旅游产业规模小,链条偏短
洛阳众多的旅游资源与洛阳现有的旅游产业规模并不相称,在硬件方面,洛阳现有的星级饭店、旅行社数量等与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相比较少。
在软件方面,高素质旅游人才、高质量旅游服务也显得捉襟见肘。
旅游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带动效应不强。
除了旅游产业规模不大以外,洛阳旅游产业链条偏短也制约了其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目前,洛阳的旅游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层面上,新型的旅游产品偏少,旅游业链条短小,旅游项目局限,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不高,带动性不强。
(三)基础设施薄弱
面对飞速发展的旅游业,滞后的基础设施又成为阻碍洛阳旅游业发展的新瓶颈。
每年牡丹花会期间,由于宾馆、酒店价格飙升,房源严重紧张,很多游客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住宿的地方,除了星级酒店、宾馆外,游客集散中心、旅游交通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多个旅游景点一到旺季就会出现人群拥堵、车辆堵塞的局面,导致我出不去,你进不来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景区景点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四)旅游高素质人才缺乏
目前洛阳旅游业人才状况是旅游专业高素质人才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服务质量不高。
具体表现在:首先,熟悉景区规划、线路策划、营销推广等方面的专门技能人才非常缺乏。
其次,由于旅游产业的门槛对文化素养要求不高,造成了旅游从业者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多为高中、中专,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人才非常稀少。
再次,由于旅游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基层的旅游从业者普遍专业知识匮乏,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造成坑蒙拐骗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三、洛阳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旅游特色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
针对洛阳来说,除了宣传龙门石窟、白马寺和牡丹花外,也要打造其他知名资源品牌。
一、对其他的重点景区,白云山、老君山、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龙潭峡等,要深入到景区内部,因地制宜,突出每个景区的特色,从而打造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
二、针对洛阳悠久厚重
的历史文化,要将旅游与文化充分融合,以文化为载体,旅游为形式,推进二者的互动和融合,突出文化旅游特色,从而增强旅游吸引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二)加快旅游产业规模建设,促进产业融合
洛阳旅游业要想飞速发展,必须要加快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以强带弱,引起连锁效应,从而促进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加快旅游产业规模建设的过程中,要合理开发、和谐发展,保证洛阳旅游产业在“科学、和谐、高速”的轨道上发展。
在加快旅游产业规模建设的基础上,也要使旅游产业链条增长以及促进各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使传统的观光旅游朝着更加多面、多类型的旅游项目发展,同时可以使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环保型特色工业等想融合,促使洛阳形成旅游产业规模宏大、链条齐全、各产业相融合发展的健康局面。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针对洛阳所出现的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一、加快旅游住宿设施建设,加大规模建设一批中低档的经济型酒店、家庭旅馆等,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住宿需求。
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加快改造和建设一批停车场、超市、公厕等,增设城区到各旅游景区以及旅游景区之间的旅游专线车。
(四)提高旅游产业员工素质,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高素质的人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随着国际环境的大发展,旅游产业的全方位人才显得更为紧俏,因此,要想旅游产业发展的好,人才要留的好。
一、加大投资,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学历、高水平的旅游人才。
二、加强对各旅游产业员工的培训,可以聘请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培训讲师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也可以定时参加各项相关的培训班,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
三、加强旅游产业人才的监督与考核,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行为。
四、结论
洛阳市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很多问题,以至于阻碍其前途的发展,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以此提高洛阳旅游业发展的免疫能力,使其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