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环境化学》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 格式:docx
- 大小:15.73 KB
- 文档页数:6
环境化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环境化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参考答案我们在进行环境化学专业考研的时候,面对一些测试题,我们需要掌握好答案。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环境化学专业考研指南攻略,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环境化学专业考研复习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大气稳定度2大气逆辐射3化学形态4标化分配系数5核衰变6生物转运7天然水的碱度8Kow二、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有哪些主要自由基?2请简述对流层中光化学氧化剂-O3的主要来源?3试分析具有温室效应作用的“臭氧”与平流层的“臭氧”差别?4试分析水体中的污染物的种类。
5分析有害废物的特征及鉴别标准?6水中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并分别加以说明。
三、计算题某有机物分子量为192,溶解在含有悬浮物的水体中,若悬浮物中85%为细颗粒物,有机碳含量为5%,其余粗颗粒物有机碳含量为1%,已知该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为0.05mg/L,那么,计算其分配系数Kp?四、分析论述题1依据下图分析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机理?2以铅为例分析重金属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途径。
3试论述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途径?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大气稳定度:指大气的稳定程度,或者说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程度。
2大气逆辐射:CO2和H2O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能量放出。
这种辐射是向四面八方的,而在垂直方向上则有向上和向下两部分,向下的部分因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3化学形态(chemical species),指某一元素在环境中以某种离子或分子存在的实际形式。
如Hg可以Hg2+、Hg(OH)2、HgCl2-、HgCl42-、CH2Hg+等形态存在。
4标化分配系数:即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5核衰变:放射性核素自发地改变结构形成另一种核素的过程。
6生物转运:污染物被机体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在组织细胞内发生化学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形成代谢物,吸收、分布和排泄具有类似的机理,均是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使外来化合物在体内发生移位,统称生物转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化学历年试题2000年环境化学一、基本概念与常识1、常压下25°C的水中能有多少溶解氧?如果用{CH2O}来表示有机物的话,降解多少有机物就可以消耗完这些溶解氧?(8分)2、水的硬度(2分)3、水的总碱度(2分)4、水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什么?(2分)5、土壤的组成(2分)6、大多数土壤中氮的形态、其最终形态为何。
(2分)7、地球温暖化有什么危害?如何控制?(2分)8、大气分为几层?臭氧层位于那一层?主要臭氧层破坏物质;最近一次有关臭氧层保护的国际大会于何时在哪国召开?(5分)二、计算题1、在碱性条件下向7.9×10-5mol/L的铜离子溶液中加入EDTA 并使之过量200mg/L,请计算溶液中铜离子的平衡浓度。
EDTA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为6.3×1018,EDTA的分子量为372.1。
(15分)2、CaF2溶解度积为3.5×10-11,请计算要想使氟离子浓度达到8mg/L以下,至少需要多大的钙离子浓度。
(氟离子的分子量为19、钙离子的分子量为40)(10分)三.论述题1.何谓硝酸化作用、其在自然界中的意义何在?写出其反映方程式;何谓反硝化作用,硝酸化、反硝化在水处理上有何重要应用?(15分)2.主要点源水污染有那些,主要面源水污染有那些,面源和点源的主要控制或治理方法。
(15分)3.什么是富营养化、它有什么危害。
(10分)4.什么是二恶英、其危害及来源。
(10分)2001年环境化学一、试述环境化学的学科特点,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20分)二、试解释以下名次(20分)1、天然水的酸度和碱度2、电子活度3、双电层理论4、光量子产率5、共代谢6、专属吸附7、多氯联苯(PCB)8、毒性(Toxicity)9、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10、生态效应三、问答题(20分)1、氮的自然循环过程在废水中的有机、无机氮化物的去除过程得到了有效地应用。
《环境化学》(A)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评阅人复查人署名合分人署名一.填空(每空 1 分)得分1.环境问题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详细原由包含污染物排放和过分开发资源;2.可连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可以超出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3 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垂直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处球自转发生水平运动;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传输。
5.当Γ <Γd 时,大气处于稳固状态。
6. 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光离解。
7.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同的化合物称为多环芳烃;8. 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响体制为:自由基引起、自由基转变和增殖、自由基氧化 NO、链停止;9. 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汲取紫外线进而保护生物,保持生态均衡;10.洛杉矶烟雾也称为光化学烟雾。
11.伦敦烟雾也称为硫酸型烟雾。
12.当降水的 pH 值 5.0时,称为酸雨。
1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10um的颗粒物;14.PAN是指大气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污染物;15.水中异养生物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资料构成生命体;16.致使痛痛病的污染物是17.致使水俁病的污染物是Cd甲基汞;。
18. 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构造,其上联接有-OH-COOH-CHO等官能团;19. 非离子型有机物可经过溶解作用分派到土壤有机质中;20.pH 值在 4.5 至 8.3 之间时 , 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为CO2、H2CO3、HCO 3-;21. 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徙转变方式有吸附、凝集絮凝、溶解积淀、配合、氧化复原;2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徙转变方式有分派光解、挥发、生物降解、水解、;23.pE 值低表示环境为复原性环境。
24. 标化分派系数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派系数。
25. 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26. 氧垂曲线可挨次区分为洁净区及分解区、腐败区、恢复区及洁净区27. 在 S-P 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28. 天然水中的颗粒物齐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一、选择题1.()对大气中污染物质稀释和扩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河北大学2015年研] A.大气稳定度B.风C.湍流D.浓度梯度【答案】B【解析】风速的大小和大气稀释扩散能力的大小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关系,从而对污染物体积分数产生影响,对大气中污染物质稀释和扩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大气圈中空气的运动主要是由于()差异而引起的。
[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研] A.温度B.风压C.湿度D.密度【答案】A【解析】大气圈中空气的运动主要是由于温度差异而引起的。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是指由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传输和分散的过程,迁移过程可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3.随高度的升高气温的降低率为大气垂直递减率(Γ),对于逆温气层的大气垂直递减率()。
[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研;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研]A.Γ>0B.Γ=0C.Γ<0【答案】C【解析】对流层中,一般而言,Γ>0,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反常现象。
当Γ=0时,称为等温气层;当Γ<0时,称为逆温气层。
逆温现象经常发生在较低气层中,这时气层稳定性特强,对于大气中垂直运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4.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
[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研]A.寒冷的夜间B.多云的冬季C.寒冷而晴朗的冬天D.寒冷而晴朗的夜间【答案】D【解析】最有利于辐射逆温发展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
有云和有风都能减弱逆温,如风速超过2~3m/s时,辐射逆温就不易形成。
当白天地面受日照而升温时,近地面空气的温度随之而升高,夜晚地面由于向外辐射而冷却,便使近地面空气的温度自下而上逐渐降低。
由于上面的空气比下面的空气冷却慢,结果就形成逆温现象。
5.湍流可以使污染物在以下方向上发生扩散()。
[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研] A.垂直方向上B.水平方向上C.浓度梯度上D.任何方向上【答案】D【解析】风可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湍流可使污染物向各方向扩散,浓度梯度可使污染物发生质量扩散,其中风和湍流起主导作用。
《环境化学》考研真题详解《环境化学》考研真题详解1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武汉科技大学2022年研;江西理工大学2022年研]【答案】化学特性;行为;效应查看答案【解析】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它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2______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
[北京林业大学2022年研]【答案】环境污染物查看答案【解析】环境污染物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
有的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或在生物作用下会转变成危害更大的新污染物,也可能降解成无害物质。
3环境化学所研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______体系,变量多,条件较______。
[武汉科技大学2022年研]【答案】开放性;复杂查看答案【解析】环境化学不基础化学研究的方式方法丌同,环境化学所研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开放性体系,变量多、条件较复杂,许多化学原理和方法则丌易直接运用。
4环境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______和______。
[武汉科技大学2022年研]【答案】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查看答案【解析】环境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
二、名词解释1环境化学效应[山东大学2022年研]答:环境化学效应是指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环境效应。
如湖泊的酸化、土壤的盐碱化、地下水硬度升高、局部地区发生光化学烟雾、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的填埋造成地下水污染等破坏环境的现象。
环境化学专业课考研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 光子能量公式为_______,通常波长大于_______nm的光就不能引起光化学离解,此时对应的化学键能是_______KJ/mol。
2 光化学烟雾从产生到结束,其中主要污染物依次出现的顺序为_______,二次污染物有_______。
3 天然水的总含盐量(TDS)= _______。
4 组成水中酸度的三类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的吸附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腐殖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7 天然水中的胶体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类。
8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光解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9 我国酸雨的关键性离子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大气颗粒物中粒径_______的称为细粒,其主要的化学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粒径_______的称为粗粒,其主要的化学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絮凝过程的机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向某一含碳酸的水体加入重碳酸盐,总酸度_____、无机酸度_____、CO2酸度______、总碱度_____、酚酞碱度_____和苛性碱度_____。
14 含碳化合物的厌氧分解过程中,在______细菌的作用下,生成_________________中间产物,然后在______细菌的作用下,生成______。
15 盐基饱和度为100%的土壤,其潜性酸度为________。
环境化学专业课考研测试题及答案(3)一、名词解释1气温垂直递减率2光化学反应3吸附等温线4盐基饱和度5生物放大6天然水的碱度7Kow8标化分配系数二、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自由基HO2·的主要来源有哪些?2简述大气污染物汇的机制。
3简述环境污染物的三致作用。
4简述土壤的缓冲性能及其原理。
5水中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并分别加以说明。
6简要回答河流中的泥沙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
三、计算题有如下两个单体系,其中一个是Cu2+、Cu+(pE0=5.82,[Cu2+]=10-5mol/L,[Cu+]=10-4mol/L),另一个是Fe3+、Fe2+(pE0=13.05,[Fe3+]=10-3mol/L,Fe2+=0.1mol/L)。
如果各取1升,将其成为一个混合体系,并假定Fe3+被Cu+还原完全,试计算哪个体系是决定电位?四、分析论述题1.某市一家铅锌冶炼厂的含铅废水经化学处理后排入水体中,排污口水中铅的含量为0.3~0.4mg/L,而在下流500m处水中铅的含量只有3~4μg/L,试分析其原因?2.确定酸雨pH界限的依据是什麽?3.下图是C3H6、NO、空气(O2、N2)混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时间成分关系图。
从图中可知,随NO和C3H6等初始反应物的氧化消耗,NO2和醛量增加;当NO耗尽时,NO2出现值。
此后,随着NO2的消耗(浓度下降),O3和其他氧化剂如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产生了。
试利用大气环境化学原理分析可能发生的环境现象,并阐述其机制。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气温垂直递减率:气温随高度的变化通常以气温垂直递减率(Г)表示,即每垂直升高100m,气温的变化值:T-绝对温度,K;Z-高度。
2光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所引发的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
3吸附等温线:在恒温等条件下,吸附量Q与吸附物平衡浓度c 的关系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其相应的数学方程式称为吸附等温式。
环境化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大气污染物的化学性质B. 水体污染的生物效应C. 土壤污染的物理过程D. 固体废物的化学处理答案:C2. 环境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A. DDTB. 多氯联苯(PCBs)C. 二氧化硫D. 六六六答案:C3. 在环境化学中,生物放大是指什么?A. 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浓度随食物链升高而增加B. 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断分解,浓度随食物链升高而减少C. 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浓度保持不变D. 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转化为其他物质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来源?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家庭垃圾D. 自然现象答案:D5. 环境化学中的“三废”指的是什么?A. 废气、废水、废渣B. 废热、废水、废渣C. 废气、废热、废石D. 废石、废水、废热答案:A6. 哪种物质不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化亚氮D. 氧气答案:D7. 环境化学中,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重金属污染B. 放射性污染C. 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过量输入D. pH值过高答案:C8. 下列哪种不是环境化学中常用的污染物处理方法?A. 物理吸附B. 化学沉淀C. 生物降解D. 热核反应答案:D9. 环境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不会引起光化学烟雾?A. 一氧化碳B. 一氧化氮C. 二氧化硫D.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答案:C10. 环境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臭氧层破坏的催化剂?A. 氯氟烃(CFCs)B. 溴代烃C. 甲烷D. 氢氟碳化合物(HFCs)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环境化学中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答案: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通常是难以降解的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且不易排出,导致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远高于环境中的浓度。
武汉科技大学2022年《环境化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1、酸沉降;2、分配系数;3、生长代谢;4、光量子产率;5、环境污染物二、填空题1、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不仅表现在水、气、土壤等的污染已达到危险程度,而且表现在生态的破坏和_______的枯竭。
20世纪80年代,对环境的认识有了突破性发展,提出______战略;2、水环境中颗粒物的种种凝聚、絮凝方式并不是______存在的,往往是数种方式同时发生,综合发挥絮凝作用;3、太阳辐射光中到达地面的有少量短波长的_______光,大量_______和长波红外光;4、pH值小于_______(未受污染的大气降水pH)的降雨称为酸雨。
我国酸雨中关键性离子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向某一含碳酸的水体加入重碳酸盐,总酸度_______ 、无机酸度_______ 、CO2酸度_______ 、总碱度_______ 、酚酞碱度不变;(增加、减少或不变)6、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_______ 、_______。
三、选择题1、某化学键的键能为220kJ/mol,则照射波长至少在_______以下,才能引起光化学解离。
(普朗克常数h——6.626×10-34焦/秒·摩,光速C—3.0×1010cm/s,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2×1023/摩尔)A.340nmB.440 nmC.540 nmD.640 nm2、光化学烟雾是一个链反应,链引发反应主要是______。
A.丙烯氧化生成具有活性的自由基B.HO2和RO2等促进了NO向NO2转化C.NO2的光解D.甲醛在光的照射下生成自由基3、根据Whittby的三模态模型,粒径小于______的粒子称为爱根核模。
A.0.05B.0.1C.1D.24、某一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80,则pE0为______。
环境化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化学元素的周期律B. 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和影响C. 研究化学合成方法D. 研究化学与生物的相互作用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塑料D. 氧气3. 环境化学中,下列哪个过程不涉及物质的迁移?A. 沉积B. 蒸发C. 溶解D. 光合作用二、填空题1. 环境化学中,________是指一种物质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的过程。
2. 环境化学研究中,________是指物质在环境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3. 环境化学关注的污染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化学中污染物的生物放大现象。
2. 描述环境化学中物质迁移的主要机制。
四、计算题1. 假设某河流中某污染物的初始浓度为10mg/L,经过一个处理过程后,浓度降低到1mg/L。
如果处理效率为90%,求该污染物在处理前的实际浓度。
五、论述题1. 论述环境化学在当前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D二、填空题1. 物质迁移2. 物质的动态平衡3. 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三、简答题1. 环境化学中污染物的生物放大现象指的是某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逐级放大,最终在食物链的顶端生物体内达到较高浓度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需要通过科学的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措施来减少其影响。
2. 环境化学中物质迁移的主要机制包括扩散、对流、沉降、蒸发、吸附和解吸等。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影响物质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布和迁移路径。
四、计算题1. 假设处理效率为90%,即处理后污染物浓度减少了90%。
设处理前的实际浓度为X,处理后浓度为X*(1-90%)=1mg/L。
解方程得X=10mg/L。
五、论述题1. 环境化学在当前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污染物的识别、监测、评估和控制上。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一、选择题1.亨利定律是一个理想溶液定律,它不适用的条件是()。
[西南大学2012年研] A.稀溶液B.溶质在溶液中发生电离C.气体的分压较低D.溶质不与溶剂反应【答案】B【解析】亨利定律适用于低压下的稀溶液,吸收质在气相与吸收剂中的分子状态相同。
亨利定律是指一种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正比于与液体所接触的该种气体的分压,但必须注意,Henry定律并不能说明气体在溶液中进一步的化学反应。
2.在碳酸平衡开放体系中,随着体系pH的变化,()始终保持不变。
[西南大学2012年研]A.[HCO3-]B.[H2CO3*]C.[CO32-]D.c T【答案】B【解析】对于开放体系来说,[HCO3-],[CO32-]和c T均随pH的变化而改变,但[H2CO3*]总保持与大气相平衡的固定数值。
3.在一封闭的碳酸体系中加入重碳酸盐,其中()不发生变化。
[河北大学2015年研]A.总碱度B.pHC.酚酞碱度D.苛性碱度【答案】C【解析】向某一含碳酸的水体加入重碳酸盐,总酸度增加、无机酸度减少、CO2酸度不变、酚酞碱度不变和苛性碱度减少。
4.Cr6+的测定中使用的显色剂为()。
[河北大学2014年研]A.盐酸萘乙二胺显色剂B.茜素红C.二苯基碳酰二肼D.二磺酸酚试剂【答案】C【解析】Cr6+的测定中采用二苯基碳酰二肼为显色剂,对甲苯磺酸为辅助显色剂,异戊醇为萃取剂,吸收波长为540nm,在5mm光池中直接测量三价铬镀液中Cr6+。
5.下面()说法与富营养化不相关。
[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研]A.氧气过量B.磷酸盐过量C.藻类过度生长D.营养物质过多【答案】A【解析】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6.某一垂直湖水,随着其深度增加,pE变化趋势为()。
[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研]A.逐渐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保持不变D.逐渐减小【答案】D【解析】在垂直湖水中,pE随湖的深度增加将减小。
一 . 填空(每空 1 分1.环境问题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排放和过度开发资源;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垂直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水平运动;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传输。
5.当Γ<Γ d 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光离解。
7.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多环芳烃;8.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转化和增殖、自由基氧化NO 、链终止;9.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10.洛杉矶烟雾也称为光化学烟雾。
11.伦敦烟雾也称为硫酸型烟雾。
12.当降水的pH 值 5.0 时,称为酸雨。
1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10um 的颗粒物;14.P AN 是指大气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污染物;15.水中异养生物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命体;16.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Cd ;17.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甲基汞。
18.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OH -COOH -CHO 等官能团;19.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20.pH 值在 4.5 至 8.3 之间时 , 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为CO2 、 H2CO3、HCO3-;21.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22.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光解、挥发、生物降解;23.pE 值低表示环境为有机碳性环境。
24.标化分配系数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25.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26.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恢复区及清洁区27.在 S-P 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28.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环境化学》总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80%-90%。
2、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在环境中的迁移。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式。
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生活。
二、选择题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C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C土壤的盐碱化 D噪声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A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B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三、问答题1、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2、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一、填空1、写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1)NO2 + hνNO + O·(2)HNO2 + hνHO·+ NO 或HNO2 + hνH·+ NO2(3)HNO3 + hνHO·+ NO2(4)H2CO + hνH· + HCO·或H2CO + hνH2+ CO2、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为HNO3、N2O5和N2O3。
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4、乙烯在大气中与O3的的反应机理如下:O3 + CH2 == CH2H2CO+H2COOCH2(O3)CH25、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粒度和_化学性质_有关,去除方式有干沉降和湿沉降。
6、制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机制是:CFmCln + hv CFmCln-1 + Cl·Cl·+ O3O2 + ClO·ClO·+O O2 + Cl7、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_温室效应_、_臭氧层破坏_、_光化学烟雾_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8、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_辐射逆温_、_平流逆温_、_融雪逆温和地形逆温_。
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一、选择题1.20世纪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河北大学2015年研] A.CdB.HgC.PbD.As【答案】B【解析】1953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渔村,发现一种中枢神经性疾患的公害病,称为水俣病。
经过10年研究,于1963年从水俣湾的鱼、贝中分离出CH3HgCl结晶。
并用纯CH3HgCl结晶喂猫进行试验,出现了与水俣病完全一致的症状。
1968年日本政府确认水俣病是由水俣湾附近的化工厂在生产乙醛时排放的汞和甲基汞废水造成的。
2.20世纪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西南大学2012年研;河北大学2014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研]A.CdB.HgC.PbD.As【答案】A【解析】1955年首次发现于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是积累性镉中毒造成的。
发现是由于神通川上游锌矿冶炼排出的含镉废水污染了神通川,用河水灌溉农田,又使镉进入稻田被水稻吸收,致使当地居民因长期饮用被镉污染的河水和食用被镉污染的稻米而引起的慢性镉中毒。
3.下列()工业活动不是铬污染的主要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研]A.冶炼B.制革C.电镀D.造纸【答案】D【解析】电镀、皮革、染料和金属酸洗等工业均是环境中铬的污染来源。
对我国某电镀厂周围环境的监测结果发现,该电镀厂下游方向的地下水、土壤和农作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六价铬的污染,且离厂区越近,污染越严重。
电镀厂附近居民的血、尿、发中的六价铬水平均超过了正常水平。
4.下列()化合物不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研]A.滴滴涕B.六六六C.敌敌畏D.氯丹【答案】C【解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国际公约中首批控制的12种POPs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DDT)、氯丹、六氯苯、灭蚁灵、毒杀芬、七氯、多氯联苯(PCBs)、二噁英和苯并呋喃(PCDD/Fs)。
环境化学试卷1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光子能量公式为________ ,通常波长大于________nm的光就不能引起光化学离解,此时对应的化学键能是________KJ/mol。
2光化学烟雾从产生到结束,其中主要污染物依次出现的顺序为。
3天然水的总含盐量(TDS) = 。
4组成水中酸度的三类物质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的吸附作用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6腐殖质分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类。
7天然水中的胶体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几类。
8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光解过程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类。
9我国酸雨的关键性离子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大气颗粒物中粒径______的称为细粒,其主要的化学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粒径______的称为粗粒,其主要的化学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絮凝过程的机理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2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向某一含碳酸的水体加入重碳酸盐,总酸度_____、无机酸度_____、CO2酸度______、总碱度_____、酚酞碱度_____和苛性碱度_____。
14含碳化合物的厌氧分解过程中,在______细菌的作用下,生成_________________中间产物,然后在______细菌的作用下,生成______。
15盐基饱和度为100%的土壤,其潜性酸度为________。
环境化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B. 化学污染物的合成方法C. 环境化学污染物的检测技术D. 环境化学污染物的治理技术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A. 大气化学B. 水体化学C. 土壤化学D. 有机化学答案:D3. 环境化学中,下列哪个指标常用于衡量水体污染程度?A. pH值B. 溶解氧C. 硬度D. 密度答案:B4. 重金属污染中,哪种金属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A. 铅B. 铜C. 铁D. 锌答案:A5. 环境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臭氧D. 氮气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环境化学中,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工业排放;交通排放2. 环境化学研究中,_______是衡量土壤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答案:重金属含量3. 环境化学中,_______是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答案:多环芳烃4. 环境化学中,_______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答案:二氧化硫5. 环境化学中,_______是水体中常见的无机污染物之一。
答案:硝酸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化学中的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答案:生物放大作用是指环境中的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导致在食物链的高端生物体内浓度显著增加的现象。
这种作用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因为顶级捕食者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浓度最高,可能导致其生殖能力下降、免疫系统受损甚至死亡,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阐述环境化学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答案: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城市垃圾等。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神经系统损害、肝脏和肾脏功能损害、生殖系统损害等。
长期暴露于重金属污染环境中,还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环境化学》考研真题详解
1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研;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研]
【答案】化学特性;行为;效应查看答案
【解析】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它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2______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
[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研]
【答案】环境污染物查看答案
【解析】环境污染物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
有的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或在生物作用下会转变成危害更大的新污染物,也可能降解成无害物质。
3环境化学所研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______体系,变量多,条件较______。
[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研]
【答案】开放性;复杂查看答案
【解析】环境化学与基础化学研究的方式方法不同,环境化学所研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开放性体系,变量多、条件较复杂,许多化学原理和方法则不易直接运用。
4环境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______和______。
[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案】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查看答案
【解析】环境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
二、名词解释
1环境化学效应[山东大学2016年研]
答:环境化学效应是指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环境效应。
如湖泊的酸化、土壤的盐碱化、地下水硬度升高、局部地区发生光化学烟雾、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的填埋造成地下水污染等破坏环境的现象。
2地球环境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研]
答:地球环境系统是指包含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各圈层的自然环境和以生物圈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所组成的系统。
地球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有它的发
生、发展和形成历史,各种环境要素彼此相互依赖,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平衡。
3环境化学[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研;山东大学2011年研]
答:环境化学是指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4环境污染物[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研;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研]
答:环境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
主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化学物质,也有自然界释放的物质,如火山爆发喷射出的气体、尘埃等。
环境污染物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
有的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或在生物作用下会转变成危害更大的新污染物,也可能降解成无害物质。
5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山东大学2015年研;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年研;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研;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研;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是指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的污染物。
优先污染物的特征是:①具有较大生产量
(或排放量),并广泛存在于环境中;②毒性效应强,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严重的现实危害或潜在危险;③经济技术条件可行,可进行控制和检测。
6环境效应[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研;中国科学院大学2011年研;西南大学2011年研]
答:环境效应是指自然过程或者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
环境效应按起因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和人为环境效应;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化学效应和环境物理效应。
7环境生物效应[山东大学2011年研]
答:环境生物效应是指各种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异而产生的后果。
根据其所引起后果时间与程度上的差异,可分为急性的环境生物效应和慢性的环境生物效应。
例如,工业污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泊或海洋,改变了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致使鱼类受害,甚至灭绝。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请简述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1年研]
答:(1)环境问题的定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
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
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
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2)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①大气污染;
②臭氧层破坏酸雨侵袭;
③水体污染与水资源短缺;
④土地荒漠化;
⑤绿色屏障锐减;
⑥物种减少;
⑦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人口激增;
⑧全球变暖。
2简述环境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河北大学2014年研]
答: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环境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
(2)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以及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
(3)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4)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5)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属于环境分析化学的范围)及探讨环境污染和治理技术中的化学、化工原理和化学过程等问题;
(6)在原子及分子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发生起源、迁移分布、相互反应、转化机制、状态结构的变化、污染效应和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