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3
国内外网络课程的评价标准展开全文国内外网络课程的评价标准1.《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在线学习的认证标准)《E-Learning CertificationStandards》是由以LynetteGillis 博士为主创者的著名教学设计与适用专业委员会建立的认证标准,由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的测量专家使用Angoff方法协助评分标准的开发,于2001年7月底通过测试并定稿。
这是一种被评价专家认为是确定合格最可靠的标准参照法之一,因为它是基于命题专家们的综合判断。
其要求专家审阅每一项,确定每一项指标的得分概率。
这些概率的平均值乘以项目总数,其结果就是最低限度的得分。
最终的合格线是基于这种综合判断和平均标准误差的计算。
最后,对每项得分计算各种分析和可靠性指数。
这一标准草案从三个方面旨在对在线学习进行评价,分别为:可用性、技术性和教学性。
可用性共包括8个子项,主要针对用户在网上学习时操作的方便性,如导航、界面、帮助、提示信息和素材内容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质量。
技术性包括6个子项,这部分内容提出了网络课件安装和运行时的技术指标。
教学性在这一标准中所占比重最大,它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目标、内容、策略、媒体、评价等各个方面提出了18个子项。
具体内容参见"附件"。
2.《A Framework for Pedagogical Evaluation of Virtual LearningEnvironments》(虚拟学习环境的教育评价框架)这一报告是由英国Wales Bangor大学的Sandy Britain和OlegLiber共同完成的。
该报告从评价策略的角度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模型。
一种是Lanrillard提出的会话模型(The ConversationalFramework),主要把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及学生与环境通过媒体进行交互的活动情况作为评价对象,从所提供的各种学习工具的交互性上考察虚拟环境的优劣,报告从线性的会话程序分析,如WebCT(一种创作网络课程的写作工具)和Virtual University(模拟校园的风格而构建的基于客户终端--服务器的综合学习环境)各自的特性。
客户端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图1系统三层体系结构图
用户层:系统的第一层,系统的用户通过IE浏览器访问系统,主要功能是用户输入登录信息,进行课程浏览,评价人员进行评价,提交评价结果,用户查看评价结果等。
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向服务器提出申请,WEB服务器用HTTP协议把申请所需的处理页面传输给客户机并在浏览器上输出。
应用层:系统的第二层。
WEB服务器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并完成用户的各种应用程序。
数据层:系统的第三层。
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存储了与课程有关的信息,如课程库,用户基本信息库等。
3系统功能设计
图2系统初始化图3系统控制流程协议原理设计实现。
(上接第55页)个模块,如图2所示。
图2网络课程评价体系功能结构图
4数据库的设计
针对网络课程评价系统的分析设计,可归结出系统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系统采用SQL数据库系统存储数据,分为4个方面,说明如下:①用户
用户信息表:存储了所有进入该系统中的用户的基本信息。
管理员表:主要包括用户ID,用户姓名,密码等。
作者表:主要包括用户ID,用户姓名,密码等
普通用户:主要包括用户ID,用户姓名,密码等。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1.总体评价网络课程各建设阶段的评价应遵循以下三个纬度。
维度一: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科学严谨,课程结构的组织和编排合理,并具有开放性和可拓展性。
课程的教学设计良好,教学功能完整,在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与策略以及学习测评等方面均设计合理,能促成有效的学习。
维度二:界面设计与创新设计。
界面风格统一,协调美观,易于使用和操作,具有完备的功能。
根据课程特色网络课程建设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意。
维度三:技术与应用。
符合学院颁布的网络课程制作技术规范的各项要求。
建设完成的网络课程必须应用于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环节且保留教学应用数据。
2.评价阶段基于Blackboard平台立项建设的网络课程分为三阶段进行评价。
第一阶段:立项申请。
申请立项学院网络课程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开展过一学期以上的课堂教学的课程;基于学院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或金智教育平台建设的课程;已搭建了网络课程的框架,建设了网络课程基本内容。
第二阶段:立项建设。
申请立项的网络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建设后将接受学院“教育技术与资源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专家的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应用验收。
通过中期检查后的网络课程必须在教学中使用,平台上至少保留一个学期的教学使用数据,方可申请验收。
3.评价指标4.网络课程评价指标说明(一)基本信息1.课程说明:描述:明确说明整个课程的目标、所属领域范围、学习者群体、典型学习时间、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参考书等。
评价依据: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说明学习者通过该课程所能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目标说明不过于宽泛。
✧领域范围说明:说明该课程所属的更大的专业或主题领域✧学习者群体说明:包括其年龄特点、知识背景、学习需求等,知识技能水平或职业岗位类型等✧典型学习时间:说明学习该课程一般需要多少小时2.教师简介:描述:教师简历、教师相片、联系电话、e-mail3.学习信息:描述:课程的设计有相应的开课、授课过程信息通知及帮助提示信息4.学习导航:描述:为学习者提供教师讲授与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导航信息,导航信息合理、查找方便,跳转灵活。
在线教育指标体系在线教育指标体系1. 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线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
在线教育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学习方式,并且拓宽了学习资源的边界。
虽然在线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评估和改进在线教育系统的发展状况,建立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2. 在线教育的基本概念在开始讨论在线教育的指标体系之前,先对在线教育的基本概念进行简要介绍。
在线教育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的一种教育模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接受到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指导。
在线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环境。
3. 在线教育指标体系的分类为了全面评估在线教育系统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构建指标体系。
基于深度和广度的标准,我将在线教育指标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学习体验指标学习体验是在线教育的核心之一,因此评估学习体验的指标至关重要。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用户满意度、学习资源丰富度、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程度等。
通过对学习体验的评估,可以了解学生对在线教育系统的使用感受和学习效果。
3.2 教学质量指标教学质量是在线教育的关键,通过评估教学质量的指标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教学评价结果、教师的专业背景与能力、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丰富性等。
仅仅提供学习资源是不够的,在线教育系统还必须确保教育质量的高水平。
3.3 学生学习效果指标学生学习效果是在线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
通过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可以了解学生在在线教育环境下能否获得与传统教育相当的学习成果。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成绩、学习能力提升、知识掌握程度等。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可以帮助提高在线教育系统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3.4 课程设计指标课程设计是在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课程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评估课程设计的指标可以包括: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结构性、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等。
在线教育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一章: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教育行业也逐渐被引入到信息化时代。
随着在线教育的出现,教育方式不再局限于教室和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线教育的出现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使得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线教育平台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对于教育行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市场不规范,目前市场上的在线教育平台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必须对在线教育平台进行评价。
本文主要针对在线教育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探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二章:在线教育平台的评价指标2.1 用户数量在线教育平台能够服务的用户数量是衡量其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用户数量越多,代表着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和质量越好。
2.2 课程品质课程品质是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质量的课程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课程品质不但包括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还包括讲师的素质、教学方法和态度。
2.3 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一项客观的指标,用来衡量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的服务对于用户的满意度。
在服务质量的考量中,包括了搜索功能、课程说明、网站界面、课程分类等等。
2.4 成功学员与就业率成功学员和就业率是在线教育平台的终极目标。
高学员就业率证明了在线教育平台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增强了在线教育平台课程的声誉和影响力。
2.5 技术支持在线教育平台的技术支持是关键因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线教育平台要保证软件测试的周到和激烈,保证线上教学的流畅。
第三章:搭建在线教育平台评价指标体系3.1 数据收集在线教育平台评价指标的搭建需要足够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了用户数量、课程品质、服务质量、学员就业率、技术支持等核心指标。
数据收集可以从在线教育平台内部收集,也可以从评价网站收集,从用户反馈处获取。
3.2 合理设置指标权重指标权重的设置将影响到评价指标的评估结果,合理的指标权重可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客观和准确。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目的和对象:
网络课程是一项多因素的教学系统工程。
为了保证网络课程的开发质量,以及正确地对某个网络课程进行价值性判断,我们特设计了以下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项的获得:
通过分解目标的方式,依据构成网络课程的主要因素及其属性,我们把目标分解为两个层次,从而形成指标体系。
其中一级指标分为:教学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人文性五个。
(具体如下表),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再细分二级指标。
评价标准的建立:
网络课程是一个既注重“量的要求”又追求“质的水平”的工程,根据它的这个特点,本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了两种标准的描述方式:描述式标准和期望评语量式标准。
权重的确定:
本评价指标体系由两级指标项构成,自重加权和加重加权这两种加权方式并存。
其中一级指标是采用自重加权,将满分(100分)分为5个权数,权数直接作为等级的分值。
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加重加权,设立加权重数bi和等级(aj),得分为:Fi=bi.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