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第七章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3
第七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第一节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障范围所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是指被保险人或称投保人(the insured)向保险人(insurer)按照一定金额投保一定的险别并交纳一定的保险费,保险人承保后,对保险标的物在运输途中所发生的约定范围内的损失给予被保险人以经济赔偿。
第一节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障范围一、风险1、海上风险,又称海难,是指船舶或货物在海上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或随海上运输而发生的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自然灾害:P83。
意外事故:P83。
2、外来风险(Extraneous Risks)是由海上风险以外的其他原因所造成的风险。
包括一般外来风险和特殊外来风险。
一般外来风险:P85。
特殊外来风险:P85。
二、海上损失按照损失的程度不同,一般可分为全部损失和部分损失。
见图例1、我公司出口稻谷一批,因保险事故被海水浸泡多时而丧失其原有价值,货到目的港后只能低价出售,这种损失属于?。
例2、有一批出口服装,在海上运输途中,因船体触礁导致服装严重受浸,若将这批服装漂洗后运至原定目的港所花费的费用已超过服装的保险价值,这种损失属于?。
部分损失见图❑(1)共同海损❑1)概念。
P86❑2)构成共同海损的4个条件。
P86❑(2)单独海损❑1)概念。
P86❑2)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的区别:造成海损的原因不同;案例分析:某货轮从天津新港驶往新加坡,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决定采取紧急措施,往舱中灌水灭火。
火虽被扑灭,但由于主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于是船长决定雇用拖轮拖回新港修理,检修后重新驶往新加坡。
事后调查,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为:a、1000箱货物被火烧毁b 、600箱货物由于灌水灭火而受损c、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坏d、拖轮费用和额外增加的燃料及船长、船员工资试分析以上损失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损失?承担损失的责任不同。
三、费用1、施救费施救费,是指被保险标的物发生承保责任内的灾害事故时,被保险人(或代理人、雇佣人员、受让人)为了避免或减少货物损失,采取各种抢救措施与防护措施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国际贸易实务第7章国际贸易货款的支付在国际贸易中,货款的支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利益和交易的顺利进行。
这一章,我们将深入探讨国际贸易货款支付的各种方式、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货款支付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汇付、托收和信用证。
汇付,又称汇款,是付款人通过银行,使用各种结算工具将货款汇交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
汇付主要有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形式。
电汇是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拍发加押电报或电传给在另一国家的分行或代理行(即汇入行)解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
电汇速度快,但费用相对较高。
信汇是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将信汇委托书寄给汇入行,授权解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
信汇的速度较慢,费用也相对较低。
票汇是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代汇款人开立以其分行或代理行为解付行的银行即期汇票,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
票汇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持票人可以自行转让汇票。
汇付方式在国际贸易中风险较大,对于卖方来说,如果先发货后收款,可能会面临买方不付款或者拖延付款的风险;对于买方来说,如果先付款后收货,可能会遇到卖方不发货或者货物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因此,在使用汇付方式时,买卖双方需要充分了解对方的信誉和财务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比如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或者通过第三方担保等方式来降低风险。
托收是指债权人(出口商)出具汇票委托银行向债务人(进口商)收取货款的一种结算方式。
根据托收时是否附带货运单据,托收可以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
光票托收是指金融单据不附带商业单据的托收,即仅把金融单据委托银行代为收款。
跟单托收是指金融单据附带商业单据或仅凭商业单据的托收。
跟单托收又可以分为付款交单和承兑交单。
付款交单是指出口商的交单以进口商的付款为条件,即出口商发货后开具汇票连同货运单据,通过银行向进口商提示,进口商只有在付清货款后才能取得货运单据。
承兑交单是指出口商的交单以进口商在汇票上承兑为条件,即进口商承兑汇票后即可取得货运单据,提取货物,待汇票到期时再付款。
07章习题参考答案1.单选题(1) B (2) A (3) B (4) A (5) B (6) C2.多选题(1) ABCD (2) ABD (3) ABCD (4) BCD (5)BCD (6) BC3.判断题(1) (错) (2)(错) (3) (错) (4) (对)4.简述题(1) 如何理解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答:贸易术语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问题的,以文字或缩写字母表示的专门用语。
在实际国际贸易业务中,贸易术语起着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利于买卖双方商定合同。
由于每个贸易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并且一些国际组织对每个贸易术语做了统一的解释与规定,这些解释与规定在国际上已被广泛接受,并成为惯常奉行的做法或行为模式,因此买卖双方在洽商交易时只要商定哪个贸易术语成交,即可明确彼此在货物交易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这就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商的时间,提高了交易效率,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交易费用。
②有利于买卖双方核算成交价格和交易成本。
③有利于解决双方在履约中的争议。
买卖双方在履约中产生的争议,如果不能依据合同的规定解决,则可援引有关贸易术语的一般解释来处理。
(2) 有关贸易术语的主要国际贸易惯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现行惯例有何不足之处?答: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三种,即《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00)、《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 Rules 1932) 、《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 l941)。
《2000通则》只对销售合同中买卖双方关系的一些方面加以规定,只涉及与交货有关的事项,包括货物进口和出口清关、货物包装、买方受领货物、提供证明等各项义务;对于在货物买卖过程中的有关货物所有权转移、违约后果或免责事项等不加以规定。
国际贸易实务第七章索赔仲裁与不可抗力国际贸易实务第七章:索赔、仲裁与不可抗力在国际贸易中,索赔、仲裁以及不可抗力是经常涉及的重要问题。
本章将探讨这些问题的背景、原则和应对措施。
一、索赔在国际贸易中,索赔是一种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
当一方认为对方未履行合同义务,导致损失时,可以提出索赔要求。
索赔通常是基于合同规定的赔偿条款和国际商会颁布的国际商事惯例。
1. 赔偿条款合同中通常会包含有关索赔的相关条款。
这些条款规定了当一方违反合同时,另一方可以获得什么样的赔偿。
赔偿形式可以是经济赔偿、重新履行合同、解除合同等。
2. 国际商事惯例国际商会颁布的《国际商事惯例》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文件,其中包含了国际贸易索赔的一般原则和做法。
该惯例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合同,为争议解决提供了指导。
索赔应注意的事项:- 及时性:索赔通常需要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否则可能被视为失去权利。
- 证据:索赔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对方的违约行为和造成的损失。
- 合理性:索赔的金额和形式应当合理,符合合同和法律的规定。
二、仲裁仲裁是一种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尤其适用于国际贸易中的纠纷。
与传统诉讼相比,仲裁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保密性好等优势。
1. 仲裁条款合同中通常会包含有关仲裁的条款。
这些条款规定了当发生争议时,双方应当通过仲裁来解决争议,而不是通过诉讼。
仲裁协议的内容通常包括仲裁机构的选择、仲裁程序等。
2. 仲裁程序仲裁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仲裁申请:一方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并提供有关争议的材料和证据。
- 仲裁庭组成:仲裁机构选派仲裁庭成员,包括一名或多名仲裁员。
- 争议审理:仲裁庭组织听证、证人证言、提交证据等。
- 仲裁裁决:仲裁庭作出裁决,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为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外部事件导致合同的无法履行。
不可抗力通常是合同中的一项免责条款,当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时,合同双方可以暂时或永久免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