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规则在哪里》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1
《规则在哪里》一、教材分析《规则在哪里》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具体分析如下:1、课文第44页的“活动天地”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为切入点,在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做游戏,让学生体验、了解规则,初步建立“规则概念”和“规则意识”。
这一点正体现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理念。
2、第45页“小记者在行动”,为学生提供了寻找规则的几种方法,即可以到现实生活中看看,找相关的人问问,也可以查有关的资料,旨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教材第46~47页,分别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呈现出许多不同的规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找一找与自己关系密切的规则,从而体会、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二、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大概八、九岁,已经形成最初阶段的规则意识。
学生能够主动发现社会、学校、家庭中普遍存在着的各种规则现象,潜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应该自觉遵守各种规则”的是非观念。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特点所限,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理解规则的必要性,觉得遵守规则存在着一定困难,难以内化为自觉行动。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游戏,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2、通过调查和分享交流,感受“生活处处有规则”。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收集“生活中的规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通过课堂上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知识与能力目标1、尝试用各种方法(如上网搜索、问父母、自己观察发现)搜集生活中的规则。
2、敢于表达自己对规则的认识。
3、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四、说教学对策分析针对学生认知水平尚浅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
在课堂上,我尝试让学生“去谈、去分享、去交流”他们认识的“规则”,教师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自己体会到“生活处处有规则”。
《规则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规则,体验规则的重要性;2、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规则;3、使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懂得人们生活离不开规则。
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与小学生有关的规则;2、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用各种办法搜集、整理生活中的规则。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意识,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2、让学生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学过程:活动一、游戏体验,感悟规则1、师:大家都玩过扳手腕的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玩这个游戏。
下面我邀请三组同学上台比赛扳手腕。
(三组分别挑选一名胖学生和一名瘦学生,一名个儿高的学生和一名个矮的学生,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进行比赛。
)请小选手起立,宣布XX同学获胜,那么刚才的比赛大家觉得公平吗?(不公平)请同学们说出比赛过程中哪里不公平。
(XX特别高,而XXX特别矮……)2、请同学们想办法怎样才能使游戏公平的进行?(制定游戏规则,选择体重和性别一样的对手进行比赛)3、按照制定好的游戏规则,继续比赛掰手腕。
过渡语:同学们一个小小的游戏都需要规则才能玩得快乐,那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规则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规则在哪里”(板书)。
活动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学校生活篇过渡语: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和同学们的感情也很深厚,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在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板书:学校)1、请同学们看课件回答画面中显示了哪些规则?请同学回答这个规则应该是在什么时候需要遵守的呢?(分课堂上、课间、放学后三部分讲解规则)2、请同学们思考在学校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生分小组讨论并汇报)3、师整理汇报结果并补充:和同学团结友爱;课间不做危险游戏;不携带危险物品进校园;尊敬老师,说话文明,待人有礼貌;诚实守信,知错就改;不碰触教室内的带电部位;放学回家路上遵守交通规则……过渡语:刚才我们找到了学校中要遵守的规则,现在我要考一考大家能不能从这个视频中找出不遵守规则的现象。
三年级道德与社会教课设计规则在那边教课目的:1.经过做游戏,体验认识规则。
2.在议论检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3.认识与小学生有关的规则。
4、争当人人恪守规则的孩子。
活动准备:1.做游戏用的物件:气球。
2.课前检查:给学生一个检查表,含检查内容、地址、方法、找到的规则、检查结果。
检查内容规则在哪里检查地址检查方法我找到的规则检查结果我一共找到了()条规则,知道规则在()。
3.课间活动,上下楼梯,下学排队等的图片。
4、《三字歌》以及有关恪守规则的名言。
教课过程:一、讲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做游戏吗?生:喜爱。
师:你们喜爱玩那些游戏?生:老鹰捉小鸡,捉迷藏,丢手绢,警察抓小偷二、玩吹气球的游戏,认识规则。
此刻我们来玩一个“吹气球”游戏,比比谁吹得大,谁愿意参加?(教师精选男女同学各三名参加游戏。
)师:我们分组吹气球,先请男同学,而后再请女同学,吹得最多的小组获胜。
没有参加游戏的同学仔细察看游戏,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老师让女生先吹气球,男同学后吹,男生组老师给5秒钟就叫停,女生组老师给10秒,结果女生组获胜。
)师:不用数都知道,女生吹得又大,又多,女生获胜(男生急得高声说:不公正。
)师:为何不公正?谁来谈谈看?学生沟通师:怎么做才能让这个游戏公正呢?请同学们议论一下。
师:本来问题出在我们没有给这个游戏拟订游戏规则。
能谈谈玩“吹气球”时有哪些详细的游戏规则吗?(生讲规则:男生和女生同时吹气球,同时开始,用相同的时间。
师:那你们愿意按游戏规则再玩一次吗?学生从头竞赛。
师:没有规则,我们连一个小小的游戏都没法进行。
看来规则真挺重要的。
方才我们通过游戏,知道了规则在我们的游戏中。
那么,规则在哪儿呢?这节课我们活动的主题就是一起来找找:规则在哪里?(板书:规则在哪里)三、找规则:1、课本上找规则:(教师先重申本节课的规则,要修业生仔细听讲,踊跃讲话,勇敢动脑。
表现优异的同学将会获得老师的奖赏。
《规则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生活处处有规则。
2、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懂得人们生活离不开规则。
1、体验“问一问、看一看、查一查”等方法,搜集、整理生活中的规则。
2、学会独立完成调查报告。
3、能够在小组学习中清楚地表达、平等地交流自己《调查报告》的内容,同时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4、能对是否遵守规则作出正确的辨析。
(三)知识1、通过调查、游戏、小组学习、汇报交流、情境表演等教学活动,体验、了解、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2、了解与小学生息息相关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相关规则。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历经了两年的学校生活,初步了解了学校制定的各种规则,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形成了最初阶段的规则意识,也能主动发现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各种规则现象。
同时,具有一定的调查、搜集、处理资料信息和完成调查报告的能力。
但是,因为年龄小,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理解规则的普遍性和必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建立规则的概念、意识,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难点: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初识规则。
1、谈话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 喜欢玩哪些游戏?生:老鹰捉小鸡,捉迷藏,丢手绢,警察抓小偷……2、玩“夹珠子”的游戏,认识规则。
走进活动一:玩一玩,识规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夹珠子”游戏,比比谁夹得又快又多,谁愿意参加?(教师挑选男女同学各一名参加游戏。
)师:两个同学一起夹珠子,(30秒钟)时间一到,同时停下,看谁夹得最多就获胜。
没有参加游戏的同学跟老师一起数数,并认真观察游戏,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这个男同学做了手脚,筷子夹不起来的就直接用手把珠子拿到另外一个盘子里,而这个女生循规蹈矩,结果男生获胜。
)师:不用数都知道,男生夹得又快,又多,男生获胜。
(女生急得大声说:不公平。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哪?师:那么什么是规则哪?引出规则。
《规则在哪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规则在哪里》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这一主题的第一课,这一课是一个开放性的主题,教材内容只以几幅图片和几句简单文字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创生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多种资源充分激活我们的课堂。
这一主题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激发学生调查身边的规则,并汇报交流成果,同时出示相关的图片、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导他们从自己喜欢的游戏中了解规则,再到内化自身去遵守规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逐步理解规则的概念,帮助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具体化、生活化。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定粗浅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师儿童品德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过许多规则,如班级制度、小学生守则、交通规则、国家法律等,他们觉得这些有明文规定的规则是应该遵守的。
然而,对于那些没有明文规定的习俗习惯,那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或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履行规则,许多学生对规则的认识还比较狭窄和肤浅,易受他人的影响,往往因人、因事而异。
学生能通过具体情境说出遵守规则的益处和不遵守规则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后果,但思路却比较窄,只限于交通规则及有关法律上。
教学目标:1.通过做游戏,体验了解规则。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3.了解与小学生有关的规则,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了解规则,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教学难点:感受规则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觉遵守规则。
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了解规则1.游戏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做游戏。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游戏为什么没完成好(学生讨论原因后,①引出游戏规则;②阐述规则的概念强调规则的重要性)3.明确规则,再做游戏学生说规则后,让同学们再按一定的规则做游戏活动二:调查分享,感悟规则没有规则,我们连一个小小的游戏都无法进行,看来规则真的很重要。
教学设计:规则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了解规则.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3、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一些规则。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讨论调查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难点:让学生在体验观察和对比中认识规则三、教具准备1、教师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课件。
2、教师课前做好有关游戏的准备。
四、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规则在哪里》。
教材针对三年级儿童的特点,侧重从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入手,让学生在体验、观察和对比中认识规则。
教材的立足点不是单纯强调必须遵守规则,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把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要。
教学时可采用活动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入手,让学生获得对规则的认识,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规则,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讨论应当建立的规则等,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遵守规则,以改变过去说教的方式和灌输的方式。
五、设计总述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通过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学习规则,利用课本中的几幅图让学生“查一查”、“问一问”、“找一找”,为学生提供寻找规则的几种学习方法,即去图书馆、网上去查有关资料,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找相关的人员访问等,让学生能在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联想,对规则的认识具有更开阔的视野。
通过课件展示看看违反规则造成的危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规则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的各种环境中活动时要遵守相应的规则。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个游戏———“托物跑”。
选7名学生,其中三女,四男,将这7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三名女生,一组为四名男生。
给女生组发的物品是沙包,给男生组发的物品是乒乓球,看哪组先到终点。
2、游戏开始,女生组获胜,男生感到了游戏的不公平。
规则在哪里2教材分析:本册内容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中的第一课。
《我和规则交朋友》分为三个板块《规则在哪里》、《规则有什么用》、《我们给自己定规则》对规则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首先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知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生活规则。
认识规则的中要性,知道规则在调节人们社会生中活的重要性,然后教材就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了解生活中的各种规则,有了以上的认识后,促使学生有对外来规则的服从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自觉的行动。
学情分析:该教材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历经了两年的学校生活已经初步了解了学校制定的各种规则,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在他们平时的社会生活中也知道了一些如交通规则这些基本的社会规则,学生对于许多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虽然有所了解,但在遵守规则方面做得并不好,对于规则存在的重要性普片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有的规则的制定束缚了他们的行动的自由。
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调查、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调查,并完成书面报告。
活动目标:1、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明白规则存在的意义。
2、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人人要自觉遵守。
3、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4、明确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规则,见到有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要批评和劝阻。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规则的意义,理解小学生相关的规则,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遵守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出规则。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师: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游戏,老师先请5名同学上台玩“拔河”游戏,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为他们当好评委。
1、游戏步骤学生进行“拔河”游戏,老师故意选2名女同学和三名男同学进行比赛,让学生感到这个游戏有些不公平。
师:刚才的游戏,哪个小组想发表一下游戏感言?教师指名学生发言,生:游戏不公平。
“规则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规则在哪里》【课标要求】《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理念。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教材分析】《规则在哪里》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和规则交朋友”,它以《规则在哪里》、《规则有什么用》和《我们给自己定规则》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和对比中,发现规则与生活密不可分,认识规则的意义,进行规则教育,提高学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内化为自身需求。
《规则在哪里》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是其他两课的基础。
本课教材有三个板块:首先它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导教师让学生通过做游戏中,体验、了解规则,初步建立“规则概念”和“规则意识”。
其次,“小记者在行动”,为学生提供了寻找规则的几种方法:看、问、查,旨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最后,分别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呈现出许多不同的规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让他们走进社会,按不同的生活场所,找一找身边的规则,体会“生活处处有规则”。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两年的学校学习生活,初步具有一定调查、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对学校制定的各种规则及生活中的规则有所了解,潜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应该自觉遵守各种规则”的是非观念。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所限,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理解规则的必要性,觉得遵守规则存在着一定困难,难以内化为自觉行动。
【教学目标】1.通过做游戏,体验、了解规则,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3.发展调查、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规则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明白规则存在的意义。
2、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人人要自觉遵守。
3、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4、了解不遵守规则将带来种种危害。
自觉遵守规则,见到有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要批评和劝阻。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懂得规则的意义,理解小学生相关的规则,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教育学生遵守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出规则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
师:好,咱们先来做一个“吹气球”的游戏。
我需要几名男生和几名女生,谁愿意站出来?(师分别挑选3名男同学和5名女同学)男同学代表男生队,女同学代表女生队,老师当裁判。
师:下面,我宣布:吹气球比赛的冠军是----女生队。
男同学们,你们对老师宣布的比赛结果满意吗?生:不满意,我们觉得不公平。
师追问:你们为什么觉得不公平呢?学生争相回答)生:老师,他们女同学人多,我们男同学人少。
生:老师,女同学吹气球的时间长,男同学吹气球的时间短。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亮!刚才呀!比赛之前,老师忘了宣布比赛最重要的环节:规则。
(板书:规则)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这个游戏公平、合理地进行呢?生1:我觉得应该统一两组人数。
生2:我补充,还要统一吹气球的时间。
师:对。
刚才,大家看到了,没有规则,我们连一个小小的游戏都无法公平、公正的进行,可见,规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这节课,让我们来和规则交朋友。
首先,让我们找一找,规则在哪里?(板书课题:规则在哪里)师:我们书中的小记者比我们先行一步找到了规则,咱们先来看一看课文,请大家翻开课本的46、47页,仔细观察画面说说小记者为我们找到了哪些规则?同学们仔细看,找到了举手示意老师。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则走进生活,发现规则一日规则大搜索教师引导:同学们在自己一天的生活轨迹中开展“一日规则大搜索”活动,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从家里到学校,从道路行驶到游戏玩耍,我们一定有了很多发现,下面我们就进行“一日规则搜索集合”。
规则在哪里教学目标:1、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道理,人人要自觉遵守。
2、在调查、讨论、表演、歌唱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3、了解与小学生有关的规则,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活动重点: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道理,人人要自觉遵守。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遵守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游戏道具、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的各种规则。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让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接力比赛,一组为六人,使用轻便的塑料盘子,里面放着乒乓球;一组为七人,使用乒乓球拍,上面放着乒乓球。
2、比赛后评选获胜队。
并询问是否满意老师的评审结果?为什么?3、学生指出比赛的不公平性,并让学生自己制定应该如何公平的比赛。
4、按照同学们制定的游戏规则,重新做一做。
5、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想一想,没有这些规则行不行?不按照规则做会怎么样?6、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有了规则,游戏才能顺利、公平地进行,大家才玩得开心。
7、你们平时还喜欢玩哪些游戏?这些游戏都有哪些规则?8、那什么又是“规则”?(大家都要求去做的意思)9、生活中除了游戏有规则,还有哪些地方有规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找找:规则在哪里?(板书:规则在哪里)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去调查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着规则。
今天,我们就来找找。
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去交流一下。
(一)家庭生活有规则1、通过调查,我们组发现了家庭生活中存在着规则,下面我们想通过情景剧《在家里》来展示给同学们。
2、表演者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情景剧里出现的家庭规则。
3、同学们的表演真精彩,原来家庭生活中有这么多的规则呢!其余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4、同学们,家是我们最快乐最放松的地方,通过大家的表演的讲述,我们发现了家庭生活中有许多的规则,但也正是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家庭才能和睦,我们才能健康的成长。
5、所以说,家庭生活有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