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10课《巧妙的线材造型》课件4 岭南版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3
岭南版初中九年级美术上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美术家
1 齐白石徐悲鸿
2 达·芬奇毕加索
第二单元有性格的形象
3 名画中的人像
4 独具魅力的面具
第三单元泥痕火迹的艺术
5 魅力无穷的传统陶瓷
6 个性张扬的现代陶艺
第四单元装饰与应用
7 装饰与生活
8 剪纸与应用
9 镂空的魅力
第五单元设计与生活
10 巧妙的线材造型
11 富有创意的家具
第六单元环境与家园
12 现代人居环境
13 营造出美好家园
本册综合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永恒的雕塑艺术
1 瑰丽深沉的汉唐雕塑
2 雕琢出来的人文光彩
第二单元繁忙的都市印象
3 城市扫描·都市网络
4 按动快门·移动鼠标
第三单元数字化美术与设计
5 多变的字体设计
6 个性化网页设计
第四单元商场展示艺术
7 商场环境扫描
8 展示设计
第五单元景观与环境
9 公共环境中的景观小品
10 景观模型的设计
第六单元美术与当代社会
11 灯光·夜景
12 自然·设计
13 校园艺术长廊
本册综合。
吊兰吊兰,又称:垂盆草、挂兰、钓兰、兰草、折鹤兰,西欧又叫蜘蛛草或飞机草,拉丁文名:Chlorophytum comosum (Thunb.) Baker .百合科、吊兰属植物,原产于南非。
属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根肉质,叶细长,似兰花。
吊兰叶腋中抽生出的匍匐茎,长可尺许,既刚且柔;茎顶端簇生的叶片,由盆沿向外下垂,随风飘动,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
故吊兰古有折鹤兰之称,植株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全株可入药。
根壮茎短,根稍肥厚。
叶剑形,长10-30厘米,宽1-2厘米,向两端稍变狭。
花葶比叶长,有时长可达50厘米,常变为匍枝而在近顶部具叶簇或幼小植株;花白色,常2-4朵簇生,排成疏散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梗长7-12毫米,关节位于中部至上部;花被片长7-10毫米,3脉;雄蕊稍短于花被片;花药矩圆形,长1-1.5毫米,明显短于花丝,开裂后常卷曲。
蒴果三棱状扁球形,长约5毫米,宽约8毫米,每室具种子3-5颗。
花期5月,果期8月。
金边吊兰植物描述:叶片边缘金黄色。
金心吊兰植物描述:叶中心呈黄色纵向纹。
银边吊兰植物描述:叶边缘为白色。
银心吊兰植物描述:叶片的主脉周围具有银白色的纵向条纹。
宽叶吊兰植物描述:叶片宽线形全缘或微微具有波皱。
花葶从叶丛中抽出,花后形成匍匐走茎,可以生根发芽长成为新株,花期春、夏季。
蒴果三圆棱状扁球形。
中斑吊兰植物描述:叶狭长,披针形,乳白色有绿色条纹和边缘。
乳白吊兰植物描述:叶片主脉具白色纵纹。
紫吊兰植物描述:叶片主脉为紫色。
青吊兰植物描述:叶片主脉为绿色。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线材造型》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wire rod modeling (Volume 1) of grade 9 Art published by PEP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线材造型》教案2篇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线材造型》教案2、篇章2: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线材造型》教案篇章1: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线材造型》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利用可弯曲的线材(旧电线)的造型创作,体验线材人物、动物造型设计要素和制作方法。
2、床头小摆设的设计制作练习,发现和感知生活的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选择创作题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动手中创作,在创作中动手。
教学准备:教具——示范作品,铅笔,线材艺术作品图片资料。
学具——电线或铁丝,图画纸,铅笔。
教学过程:引导阶段(联系生活,以讲述方式导入新课)①在地球上和我们工处一个家园的美丽邻居——动物。
有些已濒临着灭绝的命运。
增强学生维护生态平衡爱护好身边的小生灵。
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人类再不爱护动物,会造成怎么样的后果。
②要求学生描述他们最喜爱的动物,包括形状、构成等展示一组线材工艺作品,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线材作品引入。
二、讲授新课:(1)请学生分组研究课本中的动物、人物线材作品,分析并找出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制作方法。
《巧妙的线材造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线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线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能
结合音乐、自然风景、大师作品等多角度体会线的韵律,在写生盆景植物中
运用各种不同的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听欣赏、分析、讨论、教师示范、实践等手段,感受和
体验线条带给人们的情感与联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线的不同韵律,理解不同韵律的线与作品主题的
关系,激发现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能利用轻重、粗细、快慢、虚实、疏密不同形态的线来表现盆景植物,体会线条丰富的节奏感和多变的情感魅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大胆运用线条组织画面,画出线条丰富的变化,使情感在绘画
中的得以体现。
教具准备:课件、范画、盆景植物、炭笔等
学具准备:16开素描纸、铅笔、橡皮、炭笔、碳精条、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1.播放一段小提琴协奏
曲《梁祝》并用肢体语
言表达出你的感受。
2.提出问题:根据刚听到
音乐的旋律,节奏,能
否用绘画语言线条来表
现呢?
学生一边
听,一边用肢
体语言表达
思考、回答
通过听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
韵律和节奏,并用肢体语言感受
乐曲节奏强弱、快慢的变化,充
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了肢
体语言的表达,对节奏和韵律有
个初步的认识,为新授课埋下伏
笔。
通过听觉把音乐把韵律和旋律
找到,然后用线条来表现出来,。
《线材造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科我们欣赏线材造型艺术作品,了解线材造型的使用材料,学习以线当笔进行创作的造型方法及草编工艺制作方法。
线材造型可以用电线、铝线、铁丝等材料进行创作,也可以用天然植物材料进行创作。
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多角度观察、材料的细致比较和理性分析线材的能力,从而达到线材编制结构关系的掌握。
了解线材的材料材质以及材料的选取。
2、技能目标:欣赏观察优秀线材的设计作品,了解线材的造型表现力特征,尝试用语言文字进行多角度评述,分析线材材料使用和表现。
尝试多种的线材选择和制作练习。
搜集大量的线材材料,同时掌握它们材质的特点,并能够进行制作。
3、情感目标:了解线材的特点,掌握线材材料的特性,能够利用线材设计制作造型作品。
激发学习愿望,积极参与,兴趣萌发,发掘求新求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选择线材从功能、材质、造型等多方面进行创作。
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及动手能力,会利用线材编制创作。
掌握线材材料的特点,线材造型使用的材料。
使用线材以线当笔进行创作的造型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编结作品若干等。
学生准备:课前搜索相关材料,玉米皮、布条、皱纹纸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师: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工艺品,谁家里的工艺品是用线材编制制作而成的呢?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实用的工艺品,很多动漫都拍摄成了电影如蜘蛛侠等等许多人物,那么这些人物中哪个是你喜欢和最深刻的,选择自己最理想的那个角色,增强学生对动漫的理解和喜欢,保持动漫与孩子生活的并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同动漫密切相关。
2、要求学生描述他们最喜爱的动漫人物,包括形状、构成故事等,展示一组线材工艺作品,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线材作品引入。
二、课堂发展1、展示几组学生选材设计作品,学生分组从线材选择、功能、材料、美感等方面进行评述。
2、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身边线材设计的作品,说出该作品线材特质及设计特点和表现出哪些美感。
《巧妙的线材造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线材造型的基本技巧与线条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 了解不同线材材质的特性和运用方法,增强学生对线材造型的认知与运用能力。
3. 通过对作品的观察与制作,提升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以“巧妙的线材造型”为主题,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基础练习:学生需使用不同粗细、软硬、颜色的线材,进行基本的线条练习,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并尝试通过线条的变化表达不同的情感。
2. 材质探索:学生需收集不同材质的线材(如金属线、棉线、塑料线等),观察并记录其特性,如材质的质感、颜色、强度等。
3. 创意造型:学生需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结合个人创意,设计并制作一个以线材为主要材料的造型作品。
作品可以是静物、动物或抽象形态,要求线条流畅、结构稳定。
4. 作品展示:学生需为自己的作品撰写简短的创作说明,包括创作灵感来源、使用的线材及造型特点等,并准备进行课堂展示。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在作业过程中,学生需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尖锐或有毒的线材。
2. 创意性:作品应体现出学生的个人创意和独特性,避免抄袭。
3. 技术性:作品应线条流畅,结构稳定,体现出学生对线材造型技巧的掌握。
4. 美观性:作品应注重整体美观,色彩搭配协调,线条比例合理。
5. 完成度:作业应按时完成并达到预定的质量和效果。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然后同学间互相评价作品,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结果以及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创意性、技术性、美观性和完成度等方面。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邀请作者分享创作心得和技巧。
3. 针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课堂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难题。
12、线材与面材的立体造型(新课标岭南美术第十册)12、线材与面材的立体造型(新课标岭南美术第十册)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线材教材分析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重要部分。
本课是用平常的细线按照某种规律缠绕在底板上,设计出具有韵律感的平面构成的作品。
在平面构成中,线构成属线材工艺范畴,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时可以看到这种线材构成的形式,如课本列出的照片,把细竹枝捆扎在一起,再以螺旋状扭转散开竖放在地,就会出现这种具有韵律感的构成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不少新型建筑物前面也安置上用金属线材造成的现代雕塑,与现代建筑物成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和现代感。
右下图是三件学生作品,是根据课文提出的方法制作而成的形象。
图1底板是深蓝色的圆形,使用单纯的橙色(浅色)线绕成,因有交叉重叠,所产生的色彩及肌理变化与底板形成强烈对比。
图2是四边形浅色底板,用两种色相深浅不同的色线交织而成,取得了不同的效果。
图3是在三角形底板上用色线绕成,绕线法不同便构成另一种形式。
三件作品分别用了三种不同的绕线法:圆形各点间的连接;四边形对边上点的连接;三角形邻边各点的连接;只要顺着直线看去,很容易找出相对连接的两个点。
制作步骤向我们清楚地说明了整个伤口设计和制作的过程,只要精心细致地工作,便可设计出美丽的线构成。
教学目的通过线构成的制作使学生认识到,用常见的普通的线材料可创造出美丽的艺术品。
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的造型原理和方法,并给以心灵手巧的训练。
作业要求每人设计制作不同形状的线构成两件(一件用单色线,另一件用两种色浅)。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示范教具(或选用优秀学生作品)。
教师统一准备学生作业用具:稍厚的咭纸两小块(不同颜色),色线三至五种(采用稍粗的缝衣线)。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线构成的范作,结合课本图例,说明什么是线的构成,指出其装饰作用。
出示学生作品,诱发学生的兴趣。
二、观察发现讨论制作方法:先把剪好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等各种几何图形贴在黑板上,是什么几何形(底板的纸材要较硬,经得住线的拉扯而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