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气浮2008_322502115

第四章气浮2008_322502115

第四章气浮2008_322502115
第四章气浮2008_322502115

亲水性物质与气泡的粘附状况

电气浮装置示意图

入流室2.整流栅3.电极组4.出流孔5.分离室6.

第四章

26

度高的废水。

叶轮气浮设备构造示意图

1.叶轮

2.盖板

3.转轴

4.轴套

5.轴承

6.进气管

7.进水槽

8.出水槽9.泡沫槽10.刮沫板11.整流板第2节气浮分类本节思考题

(1) 电解气浮法、散气气浮法、溶气气浮第四章

第四章

全溶气方式加压溶气气浮法流程图

1.废水进入

2.加压泵

3.空气进入

4.压力溶气灌(含填料层)减压阀6.气浮池7.放气阀8.刮渣机9.出水系统10.化学药液

第四章

部分气方式加压溶气气浮法流程图

1.废水进入

2.加压泵

3.空气进入

4.压力溶气灌(含填料层)减压阀6.气浮池7.放气阀8.刮渣机9.出水系统10.化学药液

第四章

34

3.回流加压溶气流程:适用于SS 高的原水,但气浮池容积大。

回流加压溶气气浮法流程图

1.废水进入

2.加压泵

3.空气进入

4.压力溶气灌(含填料层)

5.减压阀

6.气浮池

7.放气阀

8.刮渣机

9.集水管及回流清水管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第四章工艺组成:

三、加压溶气气浮的主要设备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第四章

水泵吸气式溶气系统图

1.吸水井;

2.吸水管;

3.进气调节阀;

4.水泵;

5.溶气罐;

6.压力表;

7.放气阀;

8.水位计

第四章

b. 水泵压水管射流

射流挟气式溶气系统图

1.吸水井;

2.吸水管;

3.水射器;

4.水泵;

5.溶气罐;

6.压力表;

7.放气阀;

8.水位计

第四章

39

水泵-空压机(常用)

空压机供气式溶气系统图

1.水泵;

2.空压机;

3.水位计;

4.放气阀;

5.溶气罐;

6.压力表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第四章

40

空气饱和设备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加压泵溶气罐

a.加压水泵: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遵循亨利定律: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量与加压时间的关系

第四章溶气罐: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空气溶解。形式多样。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TS 型溶气释放器工作原理

第四章

47

平流式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流程

1:混合器;2:反应室;3:入流室;4:分离室;5:泵;6:射流器;7:气体流量计;8:溶气罐;9:释放器;10:浮渣槽;11:刮渣机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竖流式气浮池

1.反应池;

2.接触室;

3.气浮池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组合一体化气浮池第四章气浮池

第四章气浮池

第四章加压溶气罐

第四章气浮池

第四章气浮池

气固比与出水SS及浮渣中固体含量的关系

(不同废水)

第四章

【CN209974355U】一种高效溶气气浮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17467.9 (22)申请日 2019.04.30 (73)专利权人 河南致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 范区长江路与睢阳大道交叉口西南角 弘盛小区113号楼502室 (72)发明人 陈明华 呼晨辉  (51)Int.Cl. C02F 1/24(2006.01) C02F 1/5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高效溶气气浮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溶气气浮装置,涉及溶气气浮技术领域,包括气浮槽,所述气浮槽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气浮槽左侧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空气压缩机和射流装置,射流装置位于空气压缩机的右侧,且空气压缩机与射流装置通过通气管固定连通,射流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的右端贯穿气浮槽并延伸至第一凹槽的内部,出气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等距离排列的出气口。该高效溶气气浮装置,具备了通过第二齿链将悬浮物排出气浮槽外的功能,能够对悬浮物进行自动清理,具有便于使用的优点,具备了放置收集槽的功能,能够对悬浮物进行收集, 具有便于清理悬浮物的优点。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209974355 U 2020.01.21 C N 209974355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974355 U 1.一种高效溶气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槽(29),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槽(2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8),所述气浮槽(29)左侧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空气压缩机(20)和射流装置(22),所述射流装置(22)位于空气压缩机(20)的右侧,且空气压缩机(20)与射流装置(22)通过通气管(21)固定连通,所述射流装置(22)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出气管(25),且出气管(25)的右端贯穿气浮槽(29)并延伸至第一凹槽(28)的内部,所述出气管(25)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等距离排列的出气口(26),且每个出气口(26)均位于第一凹槽(28)的内部,所述气浮槽(29)左侧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槽(17),所述进料槽(17)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8),所述第二凹槽(18)的内底壁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9),所述进料管(19)的底端贯穿进料槽(17)并与出气管(25)固定连通,所述出气管(25)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压力阀(24); 所述气浮槽(29)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柱(30),每个所述固定柱(30)背面的下部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32),每个所述第一轴承(32)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3),每个所述第一转轴(3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1),且第一齿轮(31)位于固定柱(30)的正后方,两个所述第一齿轮(31)通过第一齿链(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链(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整圈的拨片(4),所述固定杆(5)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所述第一电机(1)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33)通过第一传送带(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溶气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8)远离固定块(1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10),所述气浮槽(29)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柱(9),所述第二固定柱(10)背面的左侧与第三固定柱(9)背面的右侧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36),每个所述第二轴承(36)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5),每个所述第二转轴(3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4),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4)通过第二齿链(8)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溶气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所述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第二转轴(35)通过第二传送带(7)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溶气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槽(29)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卡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高效溶气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槽(29)的右侧放置有收集槽(12),所述收集槽(1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11),所述收集槽(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卡槽(13)相适配的卡块(15),且卡块(15)卡接在卡槽(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溶气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槽(2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配重块(27),且配重块(27)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2

溶气气浮说明书样本

YW系列 溶气气浮污水处理设备 使用说明书 山东省诸城市日东贝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一、用途 二、特点 三、型号意义 四、主要技术参数 五、工作原理 六、安装、调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七、电器原理图 八、随机附件 一、用途 气浮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给排水及废水处理中, 它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

难以沉淀的轻浮絮体。 二、特点 1、处理能力大、效率高、占地少、使用范围广。被广泛适应于石油、化工、印染、造纸、炼油、皮革等污水处理。 2、工艺过程及设备构造简单, 便于使用、维护。 3、能消除污泥膨胀。 4、气浮时向水中曝气, 对去除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及臭味有明显的效果, 同时由于曝气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 为后续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5、对低温、低浊、含藻类多的水源, 采用气浮法可取得最好的效果。 三、型号意义: 四、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经气浮处理后污染物去除率如下表: 因被处理废水水质差异很大,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五、工作原理: 污水中的污染物分为溶解性有机物和非溶解性物质( 即SS) , 溶解性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 能够转化为非溶解性物质, 污水处理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使大部分溶解性有机物转化成为非溶解性物质, 再将全部或大部分非溶解性物质( 即SS) 去除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而去除SS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气浮的方法。 经加药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气浮的混合区, 与释放后的溶气水混合接触, 使絮凝体粘附在细微气泡上, 然后进入气浮区。絮凝体在气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 下层的清水经集水器流至清水池后, 一部分回流作溶气使用, 剩余清水经过溢流口流出。气浮池水面上的浮渣积聚到一定厚度以后, 由刮沫机刮入气浮机污泥池后排出。 附图

8.1压力作用效果实验题基础题练习题 (有答案)

8.1压力作用效果实验题基础题练习(有答案) 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本实验中通过什么现象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本实验中研究方法是 (3)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和。 答案(1)海绵的形变大小(或海棉的凹陷程度)(2)控制变量法 (3)压力受力面积。 2.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如上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一定时,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答案(1)海绵的形变大小(或海棉的凹陷程度)(2)压力 (3)受力面积。 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聪对实验器材做了一些改进,如图所示,在有机透明盒里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 (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两次实验(填序号)。

(3)分析比较图中a、b、c三次实验,可得的结论是。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2)a d;(3)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4.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 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a)图(b),可以得出:力 能使物体发生,小刚是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强的。 (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在一定时,越大,压强越大。(3)通过观察图、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 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P b P e。 答:(1)形变海绵的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压力 (3)(b) (d) (4)大于 5.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小明做了几个带刻度的方形有机玻璃盒,并放入海绵(海绵大小恰好占满玻璃盒)。他先将底面积相同、重量之比为1:2:3的三个方形铅块依次放在同一海绵上,如图1、如图2、如图3,比较海绵的凹陷深度; 再将 铅块 2和 铅块 3横 放在海绵上,如图4、如图5,这时铅块1、铅块2、铅块3的底面积之比为1:2:3,比较海绵凹陷的深度。 (1)由图1、图2、图3得,受力面积相同时,海绵凹陷的深度与压力成比。

加压溶气气浮实验

加压溶气气浮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气浮净水方法的原理。 (2)通过实验模型的运行,掌握加压溶气气浮装置的工艺流程。 [实验原理] 气浮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一种技术。它是指人为采取某种方式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使气泡与水中一些杂质物质微粒相吸附形成相对密度比水轻的气浮体,气浮体在水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到水面而形成浮渣,进而达到杂质与水分离的目的。 气浮处理工艺可分为电解气浮法、散气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其中溶气气浮法可分为溶气真空气浮法和加压溶气气浮法。加压溶气气浮指的是,使空气在加压的条件下溶解在水中,在常压下,将水中过饱和的空气以微小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 加压溶气气浮装置由以下部分组成: (1)空气供给及空气饱和设备 这部分的作用就是在一定的压力下,将供给的空气溶于水中,以提供废水处理所 要求的溶气水。这一部分主要是由以下部分组成:①加压水泵:作用是提供压 力水:②溶气罐:作用是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加速空气溶解,并在其中形成 溶气水;③空气供给设备:作用提供制造溶气水所需要的空气,该设备的形式 主要取决于溶气方式,通常采取空压机为空气供给设备。 (2)溶气水减压释放设备 这一部分设备的作用是:将压力溶气水减压后迅速将溶于水中的空气以微小气 泡的形式释放出来。 (3)气浮池 这部分设备的作用是使释放的微气泡与废水充分接触,并形成气浮体,完成水 与杂质的分离过程。 [实验设备与仪器] (1)加压溶气气浮装置 (2)空压机,水泵 (3)转子流量计 (4)止回阀,减压阀 (5)废水水箱及加压水箱 (6)搅拌器 [实验用试剂] (1)混凝剂Al2(SO4)3 (2)测水中悬浮物浓度需用分析天平、烧杯、移液管、称量瓶、滤纸、烘箱。 [实验操作步骤] (1)检查气浮设备是否完好。向加压水箱中注入清水。 (2)将待处理废水样加入到废水水箱中,并测定原水中SS浓度,根据水箱中的水量向废水箱中加入混凝剂(Al2(SO4·18H2O)破乳,投量可按50~60mg/l。 (3)打开空压机向溶气罐内压缩空气至0.3MPa左右。 (4)打开水泵,向溶气罐内送入压力水,在0.3~0.4MPa压力下,将气体溶入水中,形成溶气水,此时,进水流量可控制在2~4l/min左右,进气流量可以为0.1~0.2l/min。(5)待溶气罐中液位升至溶气罐中上部时,缓慢打开溶气罐底部出水阀,出水量与溶气罐压力水进水量相对应。

气浮装置word精品

1气浮装置 1.1工艺原理和流程 1 ?原水进入混合反应器,在混合反应器中加入药剂(除油剂或混凝剂),以形成可分离的絮凝物; 2.经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气浮装置,在进水室污水和气水混合物中释放的微小气泡(气泡直径范围30?50um)混合。这些微小气泡粘附在污水中的絮体上,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气浮体。气浮体上升至水面凝聚成浮油(或浮渣),通过刮油(渣)机刮至收油(渣)槽; 3.在进水室较重的固体颗粒在此沉淀,通过排砂阀排出,系统要求定期开启排砂阀以保持进水室清洁; 4.污水进入气浮装置布水区,快速上升的粒子将浮到水面;上升较慢的粒子在波纹斜板中分离,一旦一个粒子接触到波纹斜板,在浮力的作用下,它能够逆着水流方向上升; 5.所有重的粒子将下沉,下沉的粒子通过底部刮渣机收集,通过定期开启排泥阀排出。 参见ADNF工艺流程图,见图3-3。 排渣 ■*— —*■岀水 压缩气体 循环泵气液混合罐 图2- 1 ADNF流程图 1.2管式混合反应器 高效管式加药反应器(PFR)由三个特殊设计的混合管道组成,加入混凝剂(Coagulan)絮凝剂(Flocculant)和溶气气泡,通过设计控制各管段的混合能量和混合时间,以达到最优化的混凝效果。

层流状态 图2-2混合反应器原理图 高效管式加药反应器(PFR)的特点: 1.由于管道中的混合能量和时间易于控制,混凝和絮凝反应稳定,可生成均匀的絮状物; 2 ?由于在管段上加入了溶气气泡,气泡能结合进絮体的内部,与絮体的结合紧密; 3?由于加药点是在管段的中间,可以将水处理药剂耗量降至最少; 4?在管道中不会反向混合,出现短路、短流现象; 5?与传统罐式加药混凝器比,不需要混合搅拌器,能耗降低; 6?无活动部件,维修操作方便。 1.3斜板气浮工作原理 ADNF气浮分离系统,采用斜板斜管分离,斜板斜管在沉淀池中广为采用。它是根据潜池理论,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众多斜板放置于池中。水流经过斜板,重的固体沉于斜板底部,轻的固体浮于斜板顶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由于在板间流体保持层流。粒子能够不受干扰的到达最近的板。一旦粒子接触到板它将开始逆流而上。根据层流模式的速度分布,在板上水流的速度为0;因此粒子的逆流而上实际上是不受阻碍的。

加压溶气气浮实验说明书

加压溶气气浮实验 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固液分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水处理方法。气浮法即是一种常用于分离水和废水中比重小于或接近于1、难以通过自然重力沉淀的方法去除的细小悬浮颗粒及胶体颗粒的固液分离方法。例如,天然水中藻类及胶体颗粒的去除,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短纤维及石油微粒的去除等。有时还用于去除水和废水中溶解性的污染物质,如表面活性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等。 由于悬浮颗粒的性质和浓度,微气泡的数量和尺寸等多种因素对气浮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气浮处理工艺系统的设计运行参数常需通过试验来确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气浮实验,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 深化对加压溶气气浮工艺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组成,运行过程及其操作和控制要点,溶气水释放的表现特征及浮渣的形成的理解; (2)加深对悬浮颗粒浓度、操作压力、气固比与澄清效果间的关系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目前以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工艺应用最为广泛。 进行气浮时,用水泵将污水抽送至压力为2~4个大气压的溶气罐中,同时通过负压带入空气。空气在罐内溶解于加压的经处理后的回流水中,然后使经过溶气的水(溶气水)通过减压阀(或释放器)进入气浮池,此时由于压力的突然降低,溶解于加压的清水或经处理后的回流水中的空气便以微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释放出来.微细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附浊于经投药混凝后形成的悬浮(絮体)颗粒上,使颗粒的密度减小,上浮到气浮池的表面与水分离,而使杂质从水中得以去除。 由斯托克斯(Stokes)公式V=g(ρ 水一ρ 颗粒 )d2/(18μ)可知,粘附于悬浮颗粒上的气 泡越多,颗粒与水的密度之差(ρ 水—ρ 颗粒 )就越大,颗粒的上升速度就越快,从 而固液分离的效果也越好。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越高,气浮时所需要的微细气泡量越多,通常以气固比(A/S)表示单位重量悬浮颗粒所需要的空气量。 气固比(A/S)与操作压力、悬浮固体的浓度及其性质等有关。对活性污泥进行气浮处理时,A/S通常在0.005~0.6之间,变化范围较大。气固比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溶气气浮操作说明

气浮操作说明 操 作 规 程 江苏泉溪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气浮操作规程本套设备包括调节池,气浮池,溶气罐,水泵等电机设备。本设备电源采用三相四线制。380v 本设备采用手动控制,污水泵为手动控制。 一开机准备 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器控制系统正常,电机运行正常,运 行方向正确。 2)设备第一次开机时,应采用清水按流程示意流经设备和管道,检 查设备和管道中有无异物。 3)长期停机后第一次开机,应手动转电机,检查其是否转动灵活。二设备开机 1 配药 1)将水和药投入加药桶内,开启搅拌机,将药搅拌均匀。PAC 配 制浓度为30% PAM配制浓度为0.3%。(PAM搅拌时间不低于35 分钟) 2 配制溶气水 打开溶气罐进水阀,进气阀。启动空压机和溶气泵,将水位保持在1/3 —1/2之间。压力在0。25—0。35Mpa.配置溶气水时不能开启

出水阀门。 1)打开溶气水出水阀,调节溶气水使其在气浮接解池内分布均匀。 2)打开污水进水阀,加药阀。开启污水泵和加药泵。调节污水进水 量。 3)观察沉淀池水中的矾花的大小,调节加药量(矾花颗粒直径为1mm 以上最佳) 定期给污泥池排泥和气浮刮渣。(渣厚3—5厘米) 三设备停机 1)先关闭污水泵,再关加药泵,然后关闭加药泵出药阀. 2)启动刮渣机. 刮清气浮池上部浮渣, 关闭刮渣机. 3)停止进水十分钟后关闭溶气罐进水阀和进气阀. 然后关闭管道 泵, 空压机. 4)关闭总电源. 四、日常维护 1 、每周检查 1 )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和停止功能是否正常; 2)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常响声。 2、每日检查 1)检查整机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响声; 2)每天至少运行一次, 每次至少运行60 分钟; 3、减速机中的润滑油需定期更换,一般设备投入正常使用,运转半个月后需 更换新油,以后每隔三个月更换一次油,平时应注意减速器油位(具体

压力溶气气浮实验

压力溶气气浮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压力溶气气浮实验方法。 2. 了解悬浮物浓度、操作压力、气固比、分澄清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 3. 加深对气浮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气浮是进行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它常被用来分离密度小于或接近于 1 且难以用重力自然沉降法去除的悬浮颗粒,其处理废水的实质是:气泡和粒子间进行物理吸附,并形成浮造体上浮分离。 加压溶气气浮是先将空气加压,使其溶于水,形成空气过饱和溶液,然后减至常压使溶气析出,并以微细气泡形式释放出来,从而使水杂质颗粒被粘附而上浮。 在水污染控制技术中,气浮法常用在以下几方面。 1)固- 液分离:污水中固体颗粒粒度很细小,颗粒本身及其形成的絮体密度接近或低于水,很难利用沉淀法实现固液分离的各种污水可用气浮法处理。在给水方 面,气浮法应用于高含藻水源、低温低浊水源、受污染水源和工业原料盐水等的净化。 2)液- 液分离:从污水中分离回收石油、有机溶剂的微细油滴、表面活性剂及各种金属离子等。 3)用于要求获得比重力沉淀更高的水力负荷和固体负荷或用地受到限制的场合。 本实验采用在溶气罐中进行加压溶气,而溶气则在气浮池中常压析出。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压力溶气气浮法的工艺流程如图2-1 所示,目前以部分回流式应用最广。加压溶气气浮法工艺主要由3部分组成,即加压溶气系统、溶气释放系统及气浮分离系统。实验仪器及试剂主要有: 1、硫酸铝Al 2(SO4)3 2、烘箱 3、分析天平 4、100mL量筒、200mL三角烧杯、200mL称量瓶 5、抽滤装置 6、秒表 7、温度计

图2-2-1 气浮实验装置示意图 四、 实验步骤 1. 首先检查气浮实验装置是否完好。 2. 把自来水加到回流加压水箱与气浮池中至有效水深的 90%高度。 3. 将淘米水或其它悬浮物的废水加到废水配水箱中,并投入 AI 2 (SQ ) 3等混 凝剂后搅拌混合,投加AI 2 (SQ ) 3的量为50?60mg/b 4. 先开启空压机加压,必须压至溶气罐内压力为0.3Mpa 左右。 5. 开启加压水泵,此时压水量按2?4升/分控制。 6. 待溶所罐中的水位升至液位计中间高度,缓慢地打开溶气罐底部闸阀,其 流量与加压水量相同2?4 升/分左右。 7. 待空气在气浮池中释放并形成大量的微小气泡时,再打开原废水配水箱, 废水进水量可按4?6升/分控制。 8. 开启空压机加压至0.3Mpa (并开启加压水泵)后,其空气流量可先按0.1? 0.2 升/分控制,考虑到加压溶气罐及管道中难以避免的漏气,其空气量可按水面在 溶气罐内的液位中间部位控制即可。多余的空气可以通过其顶部的排气阀排除。 9. 出水可排至下水管道,也可回流至回流加压水箱。 10. 以重量法测定原废水与处理的水质变化,以悬浮物表示(每个样品取100mL 做两个平行样),结果记于表2-1中。 11然后可多次改变进废水量、空气在溶气罐内压力等,来测定和分析原废水 与处理水的水质,结果记表2-2-1中。 五、 注意事项 1. 为了不弄脏气浮池与原水配水箱,也可做演示实验,采用清水或浓度不 大的废水进行实验。 2. 用废水做实验时,处理后出水最好不要回流至加压水箱,以免在处理装 置运行不正常时,弄脏水箱与溶气罐。 3、 随时注意压力溶气罐内的压力,压力表不得超过4kg/cm 2,以防发生意外。 4、 单相电水泵不能断水、不能空载运行,以防损坏。 六、实验结果整理与分析 实验日期 ________ 年 ___ 月 ___ 日。 原水样悬浮物干重 ________ g ,取样体积 mL ,原水样悬浮物浓度C 0 废水池 n 水 ft

溶气气浮机说明

F X型超级溶气气浮污水处理机 使 用 说 明 书 诸城市丰旭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厂址:山东省诸城市东城项目工业园 网址: 邮编:262200 一、工作原理 经加药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气浮的混合区,与释放后的溶气水混合接触,使絮凝体粘附在细微气泡上,然后进入气浮区。絮凝体在气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下层的清水经集水器流至清水池后,一部分回流作溶气水使用,剩余清水通过溢流口流出。气浮池水面上的浮渣积聚到一定厚度以后,由刮沫机刮入气浮机污泥槽后排出。 附图: FX气浮工作原理图:

1、清水池 2、清水泵 3、控制阀 4、压力表 5、溶气罐 6、控制阀 7、空压机 8、释放器 9、刮沫机10、气浮池 11、集水器12、射流器13、控制阀14、投药罐 15、污水泵16、污水池 二、安装、调试及注意事项 (一)安装 1、设备安装前,必须夯实地基。并用混凝土砂浆垫高 100-150mm。也可架空安装,但基础必须能承担设备运行时的重量。 2、设备就位后需调整水平。 3、设备需设清洗用下水道,可挖明渠,也可直接采用管道接至调节池,以便冲冼气浮池的水排出去。 4、污水进口与反应池之间的联接管道,要求越短越好,以免絮凝体在管道中被破坏。 5、清水出口可接通下水道排放,如需进入下道处理工序,可直接与下道处理设备相接。 6、污泥出口可接至污泥槽或污泥处理设备。 7、电器箱一般应放置在扶梯侧面,环境应干净、清洁。 (二)调试: A、设备调试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要清洗水池内所有的赃物、杂物。 2、对水泵及空压机等需要润滑部位进行加油润滑。 3、接通电源,启动水泵,检查转向是否与箭头所标方向一致。用手动控制启动空压机,检查空压机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清原因。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上用压强来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就表示压强越大.但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目的:探究压力、受力面积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实验器材:砝码1个、小桌1个、长方形海绵1块.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实验步骤: 1.如图l甲所示,使小桌子四脚朝下压在海绵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即此时桌子四脚陷人海绵里的深度,将观察到的现象填人表1中. 2.在桌子上加砝码,如图l乙所示,观察此时桌子四脚陷入海绵里的深度,与图1甲的陷入情况对比,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人表1中. 3.使桌面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在桌子上加砝码,如图1丙所示,观察此时桌面陷入海绵里的深度,与图1乙所示的

小桌的陷人情况对比,将观察到的现象填人表1中. 分析与论证: 比较图1甲和图1乙可知.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图l乙和图1丙可知,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压力的作用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若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面积越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评估与交流: 通过这个实验,你掌握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本实验用到了三种物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对比法和转换法.当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逐一研究这个物理量与某一个量之间的单一关系,可以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通过改变一个条件,对比观察两种现象得出是否支持猜想的结论,用的是对比法.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来描述压强的大小,使效果更明显,易于观察,用到了转换法, 实验注意事项: 1.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海绵应选择质地较松软的. 2.砝码的质量应比小桌质量大得多,使对比实验效果更明显.

溶气气浮设备

杭州博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摘要 溶气气浮机是气浮设备的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中的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或液体和液体的分离。溶气气浮机对于污水中的小悬浮物、藻类、絮状物等有良好的处理并效果;溶气气浮机还可以应用于工业废水中有用物质(如造纸废水中的纸浆)的回收。 采用新型高效的溶气设备--微气泡发生器,代替传统的引气设备向水中溶气,并在气浮区域内安装若干斜管组,包括箱体、刮渣机、螺旋出料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气浮净水装置。理论上讲,气浮的处理效果与停留时间是没有直接联系的,而只与气浮面积有关,如果将水深H的气浮区减少为水深H/10,那么气浮距离和停留时间都将缩小10倍,这就是著名的"浅池理论"。气浮区加入斜管的目的是增大气浮面积,大大降低了雷诺系数,使气浮避免在紊流状态下进行,制造良好的层流状态,达到浅层气浮的效果。 同理,当悬浮物的密度大于1时,由于安装了斜管组,就会产生浅池沉淀的效果,从而使沉淀在紊流条件下进行。粒径教大、比重教大的不易上浮的污染物质就会集中到集泥区里,达到净水的目的。 按水流方式可分为:平流式溶气气浮机、上流式溶气气浮机和综合式溶气气浮机。

杭州博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工艺流程及技术参数 溶气气浮又称加压溶气气浮,其除污原理是通过空气加压使更多空气溶于水中,再通过压力不聚降使水中析出大量微米级小气泡,在小气泡上浮过程中,它会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及絮状物一起上浮,溶气气浮机就是通过这种原理来实现精洁水质的作用的。 经加药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气浮的混合区,与释放后的溶气水混合接触,使絮凝体粘附在细微气泡上体,然后进入气浮区。絮凝体在气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下层的清水经集水器流至清水池

2019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题专题1(各区期中考学生版)

2019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题专题1 (各区期中考) 1.(2019蔡甸期中)(3分)如图所示,用一只矿泉水瓶和一块海绵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在图A、B操作中,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知: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下列实例没有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___;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2)若将矿泉水瓶放在石块上如图D所示。图D与A比较,矿泉水瓶对石块和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2019东西湖期中)(6分)小明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组实验: 甲乙丙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_____程度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 (2)分析_________两组实验可得到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3.(2019江岸期中)(4分)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本实验用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3)比较_____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2019江汉期中)(5分)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矿泉水瓶、一块海绵、一个平整的石块和水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乙、丙两图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强为p1,图丁中同一矿泉水瓶对石块的压强为p2,则 p1______p2(选填“>”、“=”或“<”)。 (4)图甲中水对矿泉水瓶底部的压力为F1,图乙中水对矿泉水瓶盖的压力为F2,则 F1______F2(选填“>”、“=”或“<”)。 5.(2019江夏期中)(5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上把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叫做_________。 (2)分析图乙和图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请在答题卡上画出海绵对桌面的压力示意图。

平流式溶气气浮机 溶气气浮机技术参数

平流式溶气气浮机溶气气浮机技术参数 溶气气浮污水处理机为钢制结构,其工作原理是:空气通过泵送入压力溶气罐,在0.5MPA压力下被强制溶解在水中,在突然释放的情况下,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析出,形成大量至密的微气泡群,在缓慢上升过程中吸附悬浮物,使悬浮物密度下降而上浮,达到去除SS和COD的目的,该产品适应于石油、化工、造纸、皮革、印染、食品、淀粉等污水处理。 溶气气浮机采用新型高效的溶气设备——微气泡发生器,代替传统的引气设备向水中溶气,并在气浮区域内安装若干斜管组,包括箱体、刮渣机、螺旋出料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气浮净水装置。理论上讲,气浮的处理效果与停留时间是没有直接联系的,而只与气浮面积有关,如果将水深H的气浮区减少为水深H/10,那么气浮距离和停留时间都将缩小10倍,这就是著名的“浅池理论”。气浮区加入斜管的目的是增大气浮面积,大大降低了雷诺系数,使气浮避免在紊流状态下进行,制造良好的层流状态,达到浅层气浮的效果。同理,当悬浮物的密度大于1时,由于安装了斜管组,就会产生浅池沉淀的效果,从而使沉淀在紊流条件下进行。粒径教大、比重教大的不易上浮的污染物质就会集中到集泥区里,达到净水的目的。按水流方式可分为:平流式溶气气浮机、上流式溶气气浮机和综合式溶气气浮机。 技术特点: 边吸水边吸气,泵内加压混合,微细气泡尺寸10~30微米。※克服传统装置运行不稳定,大气泡翻腾及释放堵塞问题。 使用范围: 气浮机的使用范围与特点简单分析: 气浮机安装方便,处理效果好,能量消耗低,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印染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它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难以沉淀的轻浮絮体。分析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如下: (1)气浮机能消除污泥膨胀。 (2)处理能力大、效率高、占地少。 (3)工艺过程及设备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维护。 (4)气浮机在时向水中曝气,对去除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及臭味有明显效果,同时由于曝气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为后序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用途:

气浮工艺及加压溶气气浮的原理与设计要点

(一)基本概念 气浮处理法就是向废水中通人空气,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使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一气、水、颗粒(油)三相混合体,通过收集泡沫或浮渣达到分离杂质、净化废水的目的。浮选法主要用来处理废水中靠自然沉降或上浮难以去除的乳化油或相对密度接近于1的微小悬浮颗粒。 (二)气浮的基本原理 1.带气絮粒的上浮和气浮表面负荷的关系 粘附气泡的絮粒在水中上浮时,在宏观上将受到重力G浮力F等外力的影响。带气絮粒上浮时的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导出,上浮速度取决于水和带气絮粒的密度差,带气絮粒的直径(或特征直径)以及水的温度、流态。如果带带气絮粒中气泡所占比例越大则带气絮粒的密度就越小;而其特征直径则相应增大,两者的 这种变化可使上浮速度大大提高。 然而实际水流中;带气絮粒大小不一,而引起的阻力也不断变化,同时在气浮中外力还发生变化,从而气泡形成体和上浮速度也在不断变化。具体上浮速度可按照实验测定。根据测定的上浮速度值可以确定气浮的表面负荷。而上浮速度的 确定须根据出水的要求确定。 2.水中絮粒向气泡粘附 如前所述,气浮处理法对水中污染物的主要分离对象,大体有两种类型即混凝反应的絮凝体和颗粒单体。气浮过程中气泡对混凝絮体和颗粒单体的结合可以有三种方式,即气泡顶托,气泡裹携和气粒吸附。显然,它们之间的裹携和粘附力的强弱,即气、粒(包括絮废体)结合的牢固程度与否,不仅与颗粒、絮凝体的形状有关,更重要的受水、气、粒三相界面性质的影响。水中活性剂的含量,水中的硬度,悬浮物的浓度,都和气泡的粘浮强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气浮运行的好坏和此有根本的关联。在实际应用中质须调整水质。 3.水中气泡的形成及其特性 形成气泡的大小和强度取决于空气释放时各种用途条件和水的表面张力大小。(表面张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表面层相互接触部分的一对力,它 的作用方向总是与液面相切。) (1)气泡半径越小,泡内所受附加压强越大,泡内空气分子对气泡膜的碰撞机率也越多、越剧烈。因此要获得稳定的微细泡,气泡膜强度要保证。(2)气泡小,浮速快,对水体的扰动小,不会撞碎絮粒。并且可增大气泡和絮粒碰撞机率。但并非气泡越细越好,气泡过细影响上浮速度,因而气浮池的大小和工程造价。此外投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可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加 强气泡膜牢度,r也变小。 (3)向水中投加高溶解性无机盐,可使气泡膜牢度削弱,而使气泡容易破裂或 并大。 4、表面活性剂和混凝剂在气浮分离中的作用和影响 (1)表面活性物质影响 如水中缺少表面活性物质时,小气泡总有突破泡壁与大泡并合的趋势,从而破坏气浮体稳定。此时就需要向水中投加起泡剂,以保证气浮操作中气泡的稳定。所谓起泡剂,大多数是由极性一非极性分子组成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符号一般用0表示,圆头端表示极性基,易溶于水,伸向水中(因为水是强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我将从以下几部分进行说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次探究活动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中的实验探究部分,也是《压强》这节课的灵魂。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成功与否,是能否正确理解压力作用效果,建立压强概念的关键,所以上好本节实验探究课可以为压强概念的建立做出很好的铺垫。 2、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如何利用身边器材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七章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并具备了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掌握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但是八年级的学生接触物理时间还短,容易做出错误的理解,认为压力一定是由重力产生的,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实验法、归纳法、讲授及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发现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演示实验,但是我们发现不管小桌是正放、倒放还是加上砝码,海绵的形变都不明显,不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因此,我重新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以下是我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踩气球实验,(视频)第一个场景,由学生踩气球,气球破了。第二个场景,用很多个气球,上面放上面积较大的黑板,由两个学生站上去,一开始学生认为气球一定会破,但是结果却出乎了学生的意料,气球并没有破,仅仅是变瘪了,由此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提出了问题“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猜想与假设 猜想是实验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下面两个活动:活动一:让学生用双手手掌挤压气球(轻压和用力压),引导学生观察气球的形变程度,进而猜想到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活动二,引导学生用手指和手掌挤压气球,通过分析猜想到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另一个因素是受力面积的大小。

实验六 压力溶气气浮实验

实验六压力溶气气浮实验 气浮实验是研究比重近于1或小于1的悬浮颗粒与气泡黏附上升,从而起到水质净化作用的规律,测定工程中所需的某些有关设计参数,选择药剂种类、数量等,以便为设计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实验原理 气浮净化方法是目前给排水工程中日益广泛应用的一种水处理方法。该法主要用于处理水中比重小于1或接近1的悬浮杂质,如乳化油、羊毛脂、纤维以及其他各种有机或无机的悬浮絮体等。因此气浮法在自来水厂、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炼油厂、食品加工厂、造纸厂、毛纺厂、印染厂、化工厂等的水处理中都有所应用。 气浮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周期短、占地面积小以及处理后的浮渣中固体物质含量较高等优点。但也存在设备多、操作复杂、动力消耗大的缺点。 气浮法就是使空气以微小气泡的形式出现在水中并慢慢自下而上地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与水中污染物质接触,并把污染物质黏附于气泡上(或气泡黏附于污染物上)从而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气水结合物升到水面,使污染物质从水中分离出去。 产生比重小于水的气、水结合物的主要条件是: 1.水中污染物质具有足够的憎水性。 2.加入水中的空气所形成的气泡的平均直径不宜大于70微米 3.气泡与水中污染物质应有足够的接触时间 气浮法按水中气泡产生的方法可分为布气气浮、溶气气浮和电气浮几种。由于布气气浮一般气泡直径较大,气浮效果较差,而电气浮气泡直径虽不大但耗电较多,因此在目前应用气浮法的工程中,以加压溶气气浮法最多。 加压溶气气浮法就是使空气在一定压力的作用溶解于水,并达到饱和状态,然后使加压水表面压力突然减到常压,此时溶解于水中的空气便以微小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逸出来。这样就产生了供气浮用的合格的微小气泡。 影响加压溶气气浮的因素很多,如空气在水中溶解量,气泡直径的大小,气浮时间、水质、药剂种类与加药量,表面活性物质种类、数量等。因此,采用气浮法进行水质处理时,常需通过实验测定一些有关的设计运行参数。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压力溶气气浮实验方法和释气量测定方法 2.了解悬浮颗粒浓度、操作压力、气固比、澄清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基本概念 的理解 (三)实验装置及设备 1.测定气固比的实验装置和设备 1)实验装置 测定气固比的实验装置由吸水池、水泵、空气压缩机、溶气罐、溶气释放器、气浮池 等部分组成 2)实验设备和仪器仪表 (1)吸水池 (2)水泵 (3)溶气罐 (4)精密压力表 (5)空气压缩机 (6)释放器 (7)气浮池 (8)玻璃转子流量计 (9)烘箱 (10)分析天平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大通关 (4)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实验大通关(4)探究影响压力 作用效果的因素 1.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通过实验得出() A.压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压力大小有关 B.压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受力面积有关 C.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 D.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无关 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如图甲所示,将铅笔挤压在两手指间,会感觉按压__________(选填“笔尖”或“笔尾”)的手指较疼,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压力

的大小__________;若将铅笔按如图乙所示方式竖直放置,则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东同学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利用铁架台、烧瓶夹、煮熟去皮的鸡蛋、包装带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7-1-11甲所示,他把鸡蛋放到了铁架台的烧瓶夹上,手拿比较宽的包装带切鸡蛋,没有切开; ②他换用同种材料的细包装带再次切该鸡蛋,如图乙所示,鸡蛋被切开了。 小东同学因此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1)小东同学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解决该问题,你认为需要补充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至图丙所示:

溶气气浮的分类及设计原理

溶气气浮的分类及设计原理 溶气气浮(DAF)是气浮的一种,它利用水在不同压力下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对全部或部分待处理(或处理后)的水进行加压并加气,增加水的空气溶解量,通入加过混凝剂的水中,在常压情况下释放,空气析出形成小气泡,粘附在杂质絮粒上,造成絮粒整体密度小于水而上升,从而使固液分离。 溶气气浮(DAF)适用于处理低浊度、高色度、高有机物含量、低含油量、低表面活性物质含量或具有富藻的水。相对于其它的气浮方式(详见附录1),它具有水力负荷高,池体紧凑等优点。但是它的工艺复杂,电能消耗较大,空压机的噪音大等缺点也限制着它的应用。 1 分类(type) 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DAF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1.1 根据气泡从水中析出时所处压力的不同,可分为真空式气浮法与压力溶气气浮法两种。前者利用抽真空的方法在常压或加压下溶解空气,然后在负压下释放微气泡,供气浮使用;后者是在加压情况下,使空气强制溶于水中,然后突然减压,使溶解的气体从水中释放出来,以微气泡形式粘附上絮粒,一起上浮。 1.1.1 真空式气浮池,虽然能耗低,气泡形成和气泡与絮粒的粘附较稳定;但气泡释放量受限制;而且,一切设备部件,都要密封在气浮池内;气浮池的构造复杂;只适用于处理污染物浓度不高的废水(不高于300mg/l),因此实际应用不多。 1.1.2 压力溶气气浮法是目前国内外最常采用的方法,可选择的基本流程有全流程溶气气浮法、部分溶气气浮法和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三种。 1.1.2.1 全流程溶气气浮法

全流程溶气气浮法是将全部废水用水泵加压,在溶气罐内,空气溶解于废水中,然后通过减压阀将废水送入气浮池。流程图见图1。 它的特点是:①溶气量大,增加了油粒或悬浮颗粒与气泡的接触机会;②在处理水量相同的条件下,它较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所需的气浮池小。③全部废水经过压力泵,所需的压力泵和溶气罐均较其他两种流程大,因此投资和运转动力消耗较大。 1.1.2.2 部分溶气气浮法 部分溶气气浮法是取部分废水加压和溶气,其余废水直接进入气浮池并在气浮池中与溶气废水混合。 它的特点是:①与全流程溶气气浮法所需的压力泵小,因此动力消耗低;②气浮池的大小与全流程溶气气浮法相同,但较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小。 1.1.2.3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是取一部分处理后的水回流,回流水加压和溶气,减压后进入气浮池,与来自絮凝池的含油废水混合和气浮,流程见图2。 它的特点是:①加压的水量少,动力消耗省;②气浮过程中不促进乳化;③矾花形成好,后絮凝也少;④气浮池的容积较前两种流程大。 现代气浮理论认为: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节约能源,能充分利用浮选(混凝)剂,处理效果优于全加压溶气气浮流程。而回流比为50%时处理效果最佳,所以部分回流(回流比50%)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是目前国内外最常采用的气浮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