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培训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41
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调适能力一、什么是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能力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在各种聚会的餐桌上,我们听到最多的祝酒词是“视你身体健康”,有人说,健康是1,其他任何东西都是0,健康是每个人的愿望,可是有多少人能健健康康地安享天年呢?除了人为的环境污染造成各种奇奇怪怪的病致人死亡以外,人和人、人和自身关系的恶化造成人们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也严重影响着人的健康和寿命,深圳每年自杀2000人。
有人说,我国最严重的病种不是肿瘤,不是心血管病,而是精神障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精神障碍患者1600万人,每年自杀死亡28.7万人,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即每分钟有9人自杀,其中8人未遂,自杀成为15—35岁死亡的首要因素(见2008年第5期理论集萃中的文章)。
领导干部队伍中出现自杀不断见诸报端,香港的《文汇报》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的一个数据,200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共有1253名党员干部非正常死亡。
2005年,北京《医药》杂志和精神专科医院曾对北京市年龄在35岁至45岁的200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定向精神检测,发现46%的领导干部存在不健康的倾向。
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抑郁、焦虑、恐惧、偏执、强迫、应急障碍、适应障碍等等。
生物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自然寿命原本是很长的,按照哺乳动物的生物学规律来算,人的寿命是生长发育数乘以5—7,人的生长发育年龄为25—30岁,那么,从理论上说,人可以活到125—210岁。
可是现在一般人只能活到七八十岁,能活到九十多岁的就很少了,而能健康地活到八十几岁的就更少了,其中的原因不外乎四个因素:遗传基因、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不良心理素质。
正因为如此,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对健康重新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而必须是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的良好状态。
1989年世界卫生工作会议还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防病作用”作为《决议》中的重要一条。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调适新课导入:促使我选择这样一个课题与大家交流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人和我一样发现,这个世界物质越来越富有,精神却越来越空虚;信息越来越多,欺骗和虚假也越来越多;欲望和追求越来越多,理想和信念却越来越缺失;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知心的朋友却越来越少。
直接的原因是2010年龙田乡政府发生的一件惨案。
龙田乡政府干部刘德军因为家庭原因,在乡政府领导劝解过程中突然引爆了私藏在身的手榴弹,致使自己当场血肉横飞,一命呜呼,当时在场的的人大主席向春德也腿部受伤,至今还有后遗症。
我想,现在生活中自杀的人绝对不止刘德军一个人,领导干部中自杀的也不止一个,狼牙上跳崖的只有五壮士,可是深圳富士康公司在短短4个月内竟然有十四连跳,十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在地球上消失,他们不是领导干部,但是自杀的领导干部何尝不有?请看以下案例……举案例说明领导干部自杀现象较多存在,问题严重。
(董玉飞、倪玲妹、卢武铉等)那么地球上每年究竟有多少人自杀?有多少人自杀未遂?让你们估计一下!我们桑这堂课的时间内,估计地球上有多少人自杀了(80人左右)?中国又有多少人自杀了(20人以上)?感到震惊吧!因为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年约100万人自杀,中国是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自杀人数约为28。
7万,自杀未遂的人估计200万,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
尤其是在15岁至34岁青壮年段,自杀竟然居死亡原因首位,远远超过癌症、车祸、吸毒等。
常言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活的好好地,为什么要选择自杀轻生?自杀的人有男女老少,自杀的方式有各式各样,但是大多人自杀不是因为身体健康出了问题,而是心理出了问题。
我们领导干部队伍中有没有呢?那么我我们来看看: 当然,这些网上披露的官员自杀事件只是官员自杀的冰山一角,没有披露的还有成百上千。
每每官员自杀消息被披露,公众更多关心事件背后是否应藏着腐败,但是时候经过调查表明,有些官员确实是因为涉及腐败而畏罪自杀,多数的官员自杀还是因为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其中多数是得了抑郁症。
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调适能力一、什么是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能力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在各种聚会的餐桌上,我们听到最多的祝酒词是“视你身体健康”,有人说,健康是1,其他任何东西都是0,健康是每个人的愿望,可是有多少人能健健康康地安享天年呢?除了人为的环境污染造成各种奇奇怪怪的病致人死亡以外,人和人、人和自身关系的恶化造成人们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也严重影响着人的健康和寿命,深圳每年自杀2000人。
有人说,我国最严重的病种不是肿瘤,不是心血管病,而是精神障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精神障碍患者1600万人,每年自杀死亡28.7万人,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即每分钟有9人自杀,其中8人未遂,自杀成为15—35岁死亡的首要因素(见2008年第5期理论集萃中的文章)。
领导干部队伍中出现自杀不断见诸报端,香港的《文汇报》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的一个数据,200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共有1253名党员干部非正常死亡。
2005年,北京《医药》杂志和精神专科医院曾对北京市年龄在35岁至45岁的200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定向精神检测,发现46%的领导干部存在不健康的倾向。
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抑郁、焦虑、恐惧、偏执、强迫、应急障碍、适应障碍等等。
生物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自然寿命原本是很长的,按照哺乳动物的生物学规律来算,人的寿命是生长发育数乘以5—7,人的生长发育年龄为25—30岁,那么,从理论上说,人可以活到125—210岁。
可是现在一般人只能活到七八十岁,能活到九十多岁的就很少了,而能健康地活到八十几岁的就更少了,其中的原因不外乎四个因素:遗传基因、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不良心理素质。
正因为如此,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对健康重新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而必须是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的良好状态。
1989年世界卫生工作会议还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防病作用”作为《决议》中的重要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