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43 MB
- 文档页数:48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三个儿子》原文及教案【原文】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
怎么样啊?”“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联系歌曲,导入课文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4、揭题:三个儿子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生提学习要求:读课文时该注意什么?2、师小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4、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
(沉甸甸胳膊晃荡)5、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6、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
(注:板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确定。
)7、在板书的过程中,写字指导“聪”①提醒老师注意在田字袼中写字该注意什么?②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③师生同写,看谁写的字既快又好。
④评价。
《三个儿子》课文原文
三个妈妈拎(l9n)着很重的一桶(t%ng)水回家,这时她们的儿子迎面跑了过来。
读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
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j@)聪(c#ng)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
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s3ng)子。
”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t8)别的地方。
”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l9n)着水桶(t%ng)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hu4ng)荡(dang),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t^ng)了,腰也酸(su1n)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l*n)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di1n)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
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三个儿子》、《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整合【整合原因】“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给人启迪,让人受益的古今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哲理。
其中《三个儿子》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故事。
文中的三个儿子身上就有着我们的学生身上的特质,通过三个儿子的对比让大家领悟学习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品质。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篇课文则给了孩子们一个学习的典范,旨在通过感悟文中小主人公的行为品质,让学生懂得从小事做起,懂得体谅、关心他人,学会节俭。
基于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一致,都有大量对话,所以将这两篇文章整合在一起。
【整合后教学目标】1、认识“既、嗓、聪”等10个生字。
会写“拎、桶、停”等11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对话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感受父母的艰辛与不易,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体贴、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进而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3、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预设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在家都是爸爸妈妈的儿子,女儿。
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儿子(女儿)?这节课我们将认识几个与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们,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板书课题:三个儿子)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生词认读。
出示生词,各种形式认读。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填空)三、朗读感悟1、质疑启思:⑴启疑:在三位妈妈的眼中自己的儿子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生读文,找句子。
(师相机出示,指导朗读出相应语气)⑵过渡:这就是妈妈眼中的三个儿子。
(板书:妈妈眼中)可是,在老爷爷的眼中(板书:老爷爷的眼中)又是怎么样的呢?(生读文标画,回答)⑶学生质疑:导语:是啊,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你认为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板书问号)(第三个儿子)为什么你们认定他就是老爷爷眼中这唯一的一个儿子呢?哪告诉你的?读给大家听听。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课文:3.《灰雀》4. 《三个儿子》积累·运用一【重点难点提示】1. 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和老师一起学习】(一)文章概述:《灰雀》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三个儿子》课文通过三个儿子的不同的表现,教育我们要关心父母、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二)文章结构《灰雀》课文可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列宁非常喜欢公园里的三只灰雀。
第二段(第2至10自然段):列宁又来到公园,发现少了一只,以为是飞走或冻死了,可小男孩说这只灰雀还活着。
第三段(第11至13自然段):第二天,列宁又看到了那只可爱的灰雀,并且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三个儿子》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老爷爷在旁边休息。
第二段(第2至6自然段):三个妈妈议论自己的儿子。
第三段(第7至13自然段):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让老爷爷感到自己只看到一个儿子。
(三)分析理解《灰雀》1. 学习生字:学习本课生字可用以下方法记住它们的字形。
(1)用旧字加偏旁来记字。
如:“若”加“心”字底就是“惹”;“查”加“氵”旁就是“渣”。
(2)找形近字。
如:郊()或()坚()校()式()竖()2. 词语注释:灰雀——小形鸣禽,体形如雀,羽色多样,鸣声悦耳,可为笼养。
群栖在河谷、溪流、树林中。
食物为桦、榆、柳的嫩叶和种子。
课文中说的灰雀为红腹灰雀。
在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乌苏里江一带及辽宁、河北等地都能看到。
严寒——非常寒冷。
可惜——感到遗憾。
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3. 人物简介:列宁:(1870—1924)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创建人。
二年级语文下: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教师口述《黄香温席》的故事。
2、揭题: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课文;《三个儿子》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标上自然段序号。
思考: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妈妈们在谈论的儿子?2、反馈:1)检查生字、词。
带着拼音读(自读,个别读,齐读。
)词语卡片领读。
2)抽自然段朗读。
(进一步巩固字词)3)回答思考的问题: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妈妈们在谈论的儿子?三、精读课文1、学习26自然段。
1)、课件出示三个妈妈说的3句话师:请同学们细细地默读26自然段,找出三个妈妈是怎么在说自己的儿子的?边说边课件出示。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指课件板书:你觉得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怎么的呢?第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第二个儿子:有一副好嗓子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3)指导朗读,升华情感。
a)三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儿子的呢,是都在夸自己的儿子吗?b)如果你是前两位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呢?(和同桌之间先练一练)c)课件出示第一位妈妈的话。
(指名学生读)d)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一点啊?e)课件出示(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儿子的(指名生读)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f)交流读,评价,提高。
g)师生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情景体验2.教师请一名女同学,当场拎一桶水,对同学提出要求:仔细观察她拎水时的表现。
3.引出第8自然段4.生齐读;找出段中体现水桶重的词语;再带着感受读,边读边想象妈妈拎水桶时的表现。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三个儿子》课文原文及赏析《三个儿子》课文原文: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三个母亲各自有一个儿子。
第一个母亲说:“我的儿子真聪明,他会做算术题。
”第二个母亲说:“我的儿子更强壮,他能挑起两大桶水。
”第三个母亲只是微笑着说:“我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有一天,村里的老井突然干涸了,三个儿子都去帮忙打水。
第一个儿子用他的智慧计算出最佳的打水路线,但力气不够大,只能打上来一点点水。
第二个儿子力气很大,但是他没有找到正确的打水方法,也只打上来一些水。
而第三个儿子,他既不聪明也不强壮,但他观察到井边的石头和泥土,想到了挖一条小沟引水的方法,最后成功地让水流了出来。
三个母亲看到这一幕,都对自己的儿子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个母亲说:“原来智慧还需要力量来实现。
”第二个母亲说:“力量也需要智慧来指导。
”第三个母亲微笑着说:“我的儿子虽然不聪明也不强壮,但他善于观察和思考,这同样是一种宝贵的才能。
”赏析:《三个儿子》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三个不同特点的儿子在面对困难时的表现,引导孩子们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不应过分强调单一的能力,如智力或体力,而应重视观察、思考和创新等全面的能力。
课文中的三个儿子分别代表了智慧、力量和观察思考三种特质。
第一个儿子的智慧在解决问题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缺乏力量的配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个儿子的力量虽强,但在没有正确方法的指导下,也无法解决问题;而第三个儿子虽然看似普通,但他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篇课文教育孩子们要尊重和欣赏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鼓励他们全面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思考、创新等,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同时,也提醒家长们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三个儿子》原文及教案【导语】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原文】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
怎么样啊?”“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联系歌曲,导入课文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4、揭题:三个儿子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生提学习要求:读课文时该注意什么?2、师小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4、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
(沉甸甸胳膊晃荡)5、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6、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
二下语文《三个儿子》 第一课时光明小学 顾卫文一、教学目标:1、学习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初读文本,以“三个怎么样的儿子”为切入点,展开教学。
3、知道朗读,体会妈妈的介绍儿子时的心情。
二、教学准备:课中操音乐 生字卡片 幻灯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白文本介绍了三个怎样的儿子,体会人物说话时的神情 运用句式进行训练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图片)有三个妈妈正在井边打水,她们在谈论着自己的孩子呢!想跟着图中老爷爷一起去听一听吗? 咱们一起学习23课 (板书课题) 齐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那到底是三个怎么样的儿子呢?带着问题104页,自己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碰到新学的字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文 ( 读完课文的小朋友可以给课文标标自然段 )2、检查识字情况(1)(出示带拼音词语):三个儿子带词语朋友 自由读 齐读 女读(2)(带拼音生字):藏在词语的生字宝宝急着找我们啦!自由读谁来当小老师提醒同学们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说 再领读听了小老师的提醒 我们一定会读得更正确 齐读生字(3)(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宝宝跑到老师手中了,我们开开小火车吧! 开火车读卡片 4列3、接读课文我们把这些字送回课文里,请小朋友来接读课文,(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其他小朋友可要听清楚啦,他们字音是不是读正确了,句子是不是读通顺啦!还要想一想:课文中描写的是3个怎么样的儿子? 生接读课文听了小朋友读课文,你能当小老师评一评吗? 生自由评议有了小老师的评价我们一定会把生字读得更加正确,课文读得更加流利。
(三)学习1---6自然段:1、(出示1到6段)那课文里的三个妈妈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儿子呢?轻声读课文1到6段。
(读后)找一找,并用曲线画一画,找到后,再自己响亮地读一读。
2、谁把找到的句子响亮地读给大家听!生读 逐句点红妈妈说的话。
3、瞧(点出3句话),三位妈妈向我们介绍孩子来啦!学习第一个妈妈的话: 快来先认识第一位妈妈的孩子吧! (出示第一句话)(1)女同学当当第一个妈妈:(齐读) ★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儿子呢? (2)看看这位妈妈,想想这位妈妈说话时的神情和动作,她会怎么样向我们介绍儿子呢? 自由答 (点出句式) 你们能用句式说吗? 先自己轻轻说一说吧! 指名回答 同桌相互说一说吧! (3)齐读:那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妈妈的自豪呢? (随机点红:既 又 谁也)“谁也比不过他”什么意思呀?(4)多么聪明多么有力气的儿子呀!我们一起骄傲、自豪地夸夸第一个儿子吧!(生齐读)(5)妈妈为什么这么夸自己的儿子呢? 因为她? 指名答(6)让我们带着这份爱读读这句话吧! 男生齐读第二位妈妈也急着来介绍啦! (出示第二句话)(1)男同学演演第二个妈妈介绍自己的儿子吧: (男生齐读) ★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儿子呢?: (2)第二位妈妈又会带着怎么的心情来介绍自己的孩子呢? (点出 句式)自己先试一试吧! 生自由准备 谁来读一读 生答读句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妈妈的骄傲、自豪呢? 生答 (随机点红: 极了谁都)(3)“好听极了”你能不能换种说法呢?“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是什么意思呀?)(4)语言比较:(出示2句比较句子)瞧2位妈妈夸孩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