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89
第六章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一、三种城市空间设计理论(THREE THEORIES OF URBAN SPATIAL DESIGN)作为城市设计研究理论,都是经过对传统城市空间以及近现代城市空间发展变迁的研究分析之后,提出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视角不同,思想各异,但综合归纳之后,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方法。
1、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2、连接理论(Linkage Theory)3、场所理论(Place Theory)二、图--底理论1、“空间即主体”(space-as-object)(1)建筑实体---solid mass; 图---figure;(2)空间虚体---open voids; 底---ground;(3)城市空间的创造不仅是对建筑实体的研究,更是对空间虚体的研究;(4)“空间即主体”---城市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2、“诺利地图” (Giambattista Nolli,1748)(1)传统城市的图---底关系中,私人肌理(tissue)与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 space)的关系非常协调,相互衬托、融为一体。
(2)传统城市中具有界定明确的实体与虚体系统。
公共空间有建筑物的量体中分割出来延续并连接内、外部的空间及活动。
(3)? 就整体关系而言,城市空间研究中,虚体比实体更具实质意义,虚体(void就是实体(figural)。
3、现代城市环境(1)建筑空间设计----从重实体到重空间;(2)城市空间设计----从重空间到重实体。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 城市隙地空间寻找失落的空间5、? 空间印象转变(1)传统城市空间----连续性的街道、围合性的广场、标志性的建筑以及整体性的街廓;(2)现代城市空间----街道的空间连续性在降低、广场的围合性弱化、街廓的整体性消退,仅仅是建筑实体凸现在城市环境之中。
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城市设计是指针对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它包括了城市的交通、建筑、环境、社区等各个层面,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
在城市设计中,有许多方法和工具可用于进行分析,以帮助设计师了解城市的现状和需求,从而制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
1.SWOT分析法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策略性分析方法,它通过研究城市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来评估城市设计的潜力和可行性。
在分析中,可以通过收集相关的数据和研究报告,了解城市的经济状况、社会结构、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并分析城市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设计重点,制定出最佳的城市设计方案。
2.需求调查与分析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居民对于城市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城市设计更贴近实际需求。
调查可以采用问卷调查、面访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获取居民的意见和反馈。
分析的方法可以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
通过需求调查与分析,可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环境评估城市设计中的环境评估是为了评估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评估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等。
通过环境评估,可以了解城市的生态状况、环境质量、环境承载能力等,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环境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监测数据、遥感技术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4.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城市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分析工具,它通过对城市空间的现状和分析,确定城市的规划和布局。
空间分析包括对城市的土地利用、道路网络、建筑物分布、绿地空间等进行研究和评估。
在空间分析中,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以提供城市设计的空间布局方案。
5.可持续性评估可持续性评估是评估城市设计方案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写城市规划论文常用的18种研究方法城市规划论文通常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和回答研究问题。
以下是城市规划论文中常见的18种研究方法:1.面试法:通过与相关利益相关方,如城市规划师、政策制定者和居民等的面对面交流,获得深入的理解和观点。
2.调查法:利用问卷调查等工具来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以了解和分析城市规划问题。
3.实地考察法:对实际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包括观察城市区域、建筑物和公共空间,以获取详细的情境信息。
4.数据分析法:利用已有的城市数据和统计信息进行分析,揭示规律和问题。
5.文献综述法:对过去的研究和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结果和理论,并从中得出结论。
6.案例研究法:选择一个或多个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城市案例,深入研究和分析其中的规划问题和实践经验。
7.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城市、区域或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规划政策和实践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8.模拟模型法:建立数学或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城市规划问题,如交通流量、土地利用等,用于预测和优化。
9.空间分析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城市空间和地理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城市规划问题的空间关系和影响。
10.概念分析法: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分析,澄清概念的含义和适用性。
11.参与研究法:通过与城市规划师、政策制定者和居民等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进行共同研究和决策。
12.系统评估法:通过评估城市规划政策和项目的效果和影响,提供决策支持和改进建议。
14.效益评估法:利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城市规划项目和政策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16.整合研究法:将多个方法和途径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结果。
17.可视化方法:利用可视化工具和技术,如地图、图表、模型等,呈现城市规划问题和解决方案。
18.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并实施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验证城市规划假设和评估政策措施的效果。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在城市规划论文中采用,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目标来选择和组合使用,以获得准确、全面和可行的研究结果。
城市道路设计的几点分析1、现代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因素1.1安全性城市道路交通流量逐渐增多,道路逐渐加宽,同时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逐渐增多,这就需要现代城市道路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如何降低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从而有效地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减少人身事故、经济损失。
1.2人性化在以前的城市道路设计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车辆,而忽视对地形、环境的考虑,这样就导致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出现了一种方格网式的道路规模,千篇一律的道路断面,复制的交通设施,这些给行人、行车带来很大的困扰。
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需要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综合、全面、均衡的考虑人、车、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以如何使得人出行的快捷、人性化为主作为城市道路设计的关键点,从而确保行车辆出行的安全、便捷等,并有效地缓解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
研究发现,决定城市发展速度的因素之一就是城市道路的建设规模、速度、舒适性,而在道路的舒适性则更为重要,是否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是否可以确保人们出行的快捷性,成为影响人们选择道路交通的关键因素。
1.3环保化当今世代,环境保护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在现代城市道路设计中,也需要重视环境保护。
由于城市道路逐渐加宽,对有限地城市土地面积利用越来越高,道路尘土污染、垃圾等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加强对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
2、现代城市道路设计考虑的几个方面2.1安全设计方面(1)设置合理的中央分隔带研究发现,公路中央分隔带的开口、绿化不合理也会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对于绿化疏于修剪对驾驶人员的视距有较大程度的影响,遮挡横穿马路的行人而出现交通事故。
其次,开口设计过多或是设计位置不合理,则会造成行人的非法进入或是较多的行人横穿馬路,影响直行车辆的正常通行。
根据公路设计规范指出,一般在设计中央分隔带的开口间距时以2km为最佳间距,且开口位置应设计在视线较好的路段内。
如果开口设计在曲线段内,则其曲线半径应大于700m。
城市设计研究方法
城市设计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文献研究:通过收集、分析和综合已有的城市设计相关文献,了解和把握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包括书籍、期刊、学术论文、报告等。
2.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城市现状,了解城市的居民、空间、功能和问题,以及城市与环境、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3. 数据分析:通过搜集和分析城市的统计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遥感数据等,以及居民调查等数据,揭示城市发展的特点、趋势和问题。
4. 社会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居民对城市设计的需求、期望和评价,以及对城市发展的态度和行为。
5. 模型建立与模拟:通过建立城市设计的数学模型或计算模型,模拟城市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优化城市规划和设计。
6. 参与式设计:通过居民参与和合作,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过程,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地位和智慧,提高城市设计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性。
7. 案例研究:通过对已实施的城市设计案例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取
设计原则和方法,以指导新的城市设计实践。
综合运用以上研究方法,可以全面、深入地理解城市的特点、问题和需求,为城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